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佩戴操作流程
自吸过滤式防毒呼吸用品使用注意事项(2篇)

自吸过滤式防毒呼吸用品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必须弄清作业环境中的毒物性质、浓度和空气中氧含量,在未弄清楚作业环境条件以前,绝对禁止使用。
当毒气浓度大于规定使用范围或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时,不能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
直接式防毒面具规定耐受毒气体积浓度大于0.5%,应改用导管式。
使用前应检查部件和结合部的气密性,若发生漏气应查明原因。
例如,面罩选择不合适或佩戴不正确;橡胶主体有破损;滤毒罐(盒)破裂;面罩的部件连接松动等等。
面具保持良好的气密状态才能使用。
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导气管有无堵塞或破损,金属部件有无生锈、变形、橡胶有否老化。
螺纹接头有无生锈、变形、连接是否紧密。
检查滤毒罐表面有无破裂、压伤、螺纹是否完好,罐盖、罐底活塞是否齐全,罐盖内有无垫片,用力摇动时有无响声。
检查面具袋内紧固滤毒罐的带、扣是否齐全和完好。
整套防毒面具连接后的气密性检查。
在检查完各部件以后,对整体防毒面具气密性的检查很重要。
简易检查方法是:打开橡胶底塞吸气,此时如没有空气进入,则证明连接正确,如有漏气,则应检查各部位连接正确与否。
正确选用面罩的规格。
在使用时,应使罩体边缘与脸部紧贴,眼窗中心位置应选在眼睛正前方下1cm左右。
应根据劳动强度和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浓度选用不同类型的防毒面具。
如低浓度的作业环境可选用小型滤毒罐的防毒面具。
应严格遵守滤毒罐的有效时间。
在使用过程必须记录滤毒罐使用过的时间、毒物性质、浓度等。
若记录卡片上累计使用时间达到滤毒罐规定的时间,应立即停止使用。
Ø在使用过程中严禁随意拧开滤毒罐(盒)的盖子,并防止水或其它液体进入罐(盒)中。
防毒呼吸面具的眼窗镜片,应防划痕磨擦,保持视物清晰。
防毒呼吸用品应专人使用和保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
在清洗和消毒时,应注意温度,不可使橡胶等部件因受温度影响而发生质变受损。
自吸过滤式防毒呼吸用品使用注意事项(2)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呼吸用品是进行化学防护的重要装备之一。
(完整版)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2626-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际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03-27发布2006-12-01实施前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2626-1992《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通用技术条件》、GB /T 6223—1997《自吸过滤式防微粒口罩》、GB/T 6224.1-1986《过滤式防微粒口罩总透漏率的试验方法》、GB/T6224.2—1986《过滤式防微粒口罩的过滤效率的试验方法》、GB/T 6224.3—1986《过滤式防微粒口罩死腔的试验方法》和GB/T 6224.4—1986《过滤式防微粒口罩对空气呼吸阻力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 262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标准名称从《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通用技术条件》修改为《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所规范产品的防护对象从防粉尘扩大到防各类颗粒物,即包括粉尘、烟、雾和微生物。
——增加了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术语和定义。
——在面罩类型中增加了全面罩、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增加了防颗粒物过滤元件分类,即防非油性颗粒物(以KN标记)和防油性颗粒物(以KP标记),并分别规定了检测条件。
——改变了过滤效率检测条件,取代医用滑石粉,用氯化钠代表非油性颗粒物,用DOP 代表油性颗粒物,使用最难过滤的颗粒物粒径,并将检测流量从30 L/min提高到85 L/min,从检测初始过滤效率改变为加载过滤效率。
——增加了过滤元件的过滤效率级别,半面罩有90.0%、95.0%和99.97%3个过滤效率级别,全面罩有95.0%和99.97%两个过滤效率级别。
——增加了对呼吸器面罩总泄漏率(适用于随弃式面罩)和泄漏率(适用于可更换式面罩)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将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的检测流量从30 L/min提高到85 L/min。
——删除了对吸气阻力上升值、湿阻力上升值和面罩质量的技术要求。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标准的执行与产品管理

佩 戴 者 呼 吸 克 服 部 件 气 流 阻 力 , 止 防
悬 浮 在 空 气 中 的 粉 尘 、 、 等 液 态 烟 雾
或 固 态 颗 粒 物 进 入 人 体 的 呼 吸 防 护 用 品 , 滤 原 理 是 其 中 的 过 滤 元 件 通 过 过
4 1
1标 准 内容解 析
:
。
曩
曩 叠
础 时 , 0 受 试 者 中 至 少 有 8 人 的 总 体 泄 漏 率 应 小 1 8 标 识 l个 个 . 于 2 标 准 中 规 定 全 面 罩 的 泄 漏 率 为 : 以 每 个 动 %。 当
标 识 是 产 品 的 重 要 身 份 说 明 , 确 的 标 识 可 帮 正
避 作 的 泄 漏 率 为 评 价 基 础 时 , 个 动 作 的 泄 漏 率 应 小 助 使 用 者 辨 识 产 品 的 防 护 级 别 或 防 护 类 型 等 , 免 每
业 病 。 且 尘 肺 病 发 病 工 龄 有 缩 短 的 趋 势 , 过 半 数 用 、 护 和 管 理 , 作 业 者 能 够 正 确 选 择 和 使 用 呼 吸 并 超 维 使 的 病 例 分 布 在 中 、 型 企 业 。 于 尘 肺 病 具 有 迟 发 器 , 好 的 保 护 作 业 人 员 的 身 体 健 康 。 小 由 更 性 和 隐 匿 性 的 特 点 , 家 估 计 我 国 每 专 年 实 际 发 生 的 尘 肺 病 例 数 要 大 于 报 告
分 类 、 滤 元 件 的 分 类 、 别 以 及 标 记 ; 五 章 技 术 过 级 第
( ) 滤效 率测 试流 量 。 2过 标准采 纳 了美国标准 中的有 关要求 , 考虑 了 中等
以 5/ n a 要 求 规 定 了 呼 吸 器 各 项 的 技 术 指 标 , 括 外 观 检 查 、 体 力 劳 动 强 度 下 人 的 最 大 瞬 时 吸 气 流 量 , 8 L ri 包 过 滤效 率 、 漏 率 、 吸 阻 力 、 气 阀 、 腔 、 野 、 泄 呼 呼 死 视 头 的 流 量 作 为 实 际 检 测 流 量 来 评 价 过 滤 效 率 的 实 际 情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

在调整口罩时, 需要确保口罩的 边缘没有缝隙, 同时也要尽量尽 量不要触摸口罩 外面和摘下口罩 后,也需要再次 洗手。
正确佩戴防毒面具的方法
确认防毒面具的型号和过滤件适用 于所接触的毒物。
将防毒面具放在适当的位置,调整 带子以确保舒适度和紧密贴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清洁面部,确保没有油渍、污垢或 化妆品。
适用场景:适用于存在空气污染的环境, 如工业生产、实验室、建筑工地等。
工作原理:自吸过滤式呼吸器通过过滤 材料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有毒气体和病 菌等有害物质过滤掉,使空气变得清洁。
优点: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具有轻便、舒适、 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个人防护的必备装备。
供气式呼吸器
定义:通过外部 气源提供呼吸气 体的呼吸防护用 品
存放时注意干燥: 呼吸防护用品应存 放在干燥的环境中 ,避免潮湿和霉变 。
按照说明书进行维护和保养
定期检查:确保呼吸防护用品完好无损,没有破损或老化现象。
清洁: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定期清洗呼吸防护用品,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 的清洁剂。
按照说明书进行维护和保养:按照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进行维护和保养, 确保正确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建立应急预案, 应对突发情况, 保障员工的生
命安全。
鼓励员工积极 参与安全管理 和监督,提高 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和空气质量监测
制定严格的安 全管理制度, 确保工作场所 符合相关法律
法规要求。
定期进行空气 质量监测,了 解工作场所的 空气污染物种 类和浓度,及 时采取措施控
制污染源。
和安全性。
不要使用过期 或损坏的呼吸 防护用品,以 免造成安全隐
患。
gb2626-201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新标准解析

gb2626-201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新标准解析1.标准修订的背景与新标准的实施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是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中颗粒物是指在空气中的固态、液态或固态与液态混合的颗粒状物质,如粉尘、烟、雾和微生物。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颗粒物的呼吸防护,包括煤矿、非煤矿、水泥厂、木材加工、建材厂、采石场、打磨等典型粉尘,焊接或铸造烟尘等常见金属加工典型作业环境,以及重金属颗粒物、放射性颗粒物、微生物气溶胶颗粒物、工程纳米颗粒物及雾霾等。
该标准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广大公众日常生活、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和职业危害控制预防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由于受到技术可行性、经济投入合理性等因素的限制,在工程控制不达标的作业环境中,呼吸防护是保护广大作业人员和公众生命健康和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唯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该标准已应用10余年,对有效保护广大职业劳动者和普通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部分测试方法需完善、技术要求需提升等呼声。
结合相关技术的发展,新标准从科学性、先进性、协调性等方面,重点对标准中的核心技术要求呼吸阻力、泄漏率和过滤效率等技术要求和/或测试方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新版标准GB 2626-201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已于2019年12月31日发布,原定2020年7月1日实施。
2020年6月11日,因新冠疫情的影响,为全力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该标准中涉及的一类产品——颗粒物防护口罩的稳定供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将GB 2626-201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国家标准实施日期延长至2021年7月1日。
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在2021年7月1日之前的过渡期内,企业可以自行选择执行GB 2626-2006或GB 2626-2019,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尽早按新标准组织生产。
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逃生呼吸器

目录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分类、分级和标记 (3)4.1 分类 (3)4.2 分级 (3)4.3 标记 (3)5 技术要求 (3)5.1 设计要求 (3)5.2 材料要求 (4)5.3 外观质量 (4)5.4 泄漏性 (4)5.5 过滤元件 (4)5.6 呼吸阻力 (5)5.7 呼气阀 (5)5.8 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5)5.9 视野 (5)5.10 头带 (5)5.11 面屏 (5)5.12 气密性 (5)5.13 可燃性 (5)5.14 通话性能 (6)5.15 连接和连接部件 (6)5.16 质量 (6)5.17 实用性能 (6)5.18 制造商应提供的信息 (6)5.19 包装 (7)6 试验方法 (7)6.1 试验样品和试验环境条件 (7)6.2 表观检查 (7)6.3 质量 (8)6.4 防护时间 (8)6.5 泄漏性 (8)6.6 呼吸阻力 (8)6.7 呼气阀气密性 (8)6.8 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8)6.9 视野 (8)6.10 头带 (8)6.11 连接和连接部件 (9)6.12 面屏 (9)6.13 气密性 (9)6.14 可燃性试验 (9)6.15 实用性能测试 (9)7 标识与包装 (10)7.1 标识 (10)7.2 包装 (11)前言本文件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应急管理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逃生呼吸器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自吸过滤式逃生呼吸器(以下简称呼吸器)的分类、分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识和包装。
本文件适用于逃生时防护有毒气体、蒸气以及颗粒物的一次性使用呼吸器。
有限空间8呼吸防护用品

有限空间安全8呼吸防护用品今天我们说说有限空间作业的劳动防护用品和事故救援的必备品——呼吸防护用品根据呼吸防护方法,呼吸防护用品可分为隔绝式和过滤式两大类。
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能使佩戴者呼吸器官与作业环境隔绝,靠本身携带的气源或者通过导气管引入作业环境以外的洁净气源供佩戴者呼吸。
常见的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有长管呼吸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
1. 长管呼吸器长管呼吸器主要分为自吸式、连续送风式和高压送风式3种。
自吸式长管呼吸器依靠佩戴者自主呼吸,克服过滤元件阻力,将清洁的空气吸进面罩内;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通过风机或空压机供气为佩戴者输送洁净空气;高压送风式长管呼吸器通过压缩空气或高压气瓶供气为佩戴者提供洁净空气。
自吸式长管呼吸器使用时可能存在面罩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的情况,此时外部有毒有害气体会进入面罩内,因此有限空间作业时不能使用自吸式长管呼吸器,而应选用连续送风式或高压送风式长管呼吸器。
2.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是使用者自带压缩空气源的一种正压式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受气瓶气压和使用者呼吸量等因素影响,一般供气时间为 40 min 左右,主要用于应急救援或在危险性较高的作业环境内短时间作业使用。
3. 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是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帮助作业人员自主逃生使用的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一般供气时间为15min左右。
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能把使用者从作业环境吸入的气体通过净化部件的吸附、吸收、催化或过滤等作用,去除其中有害物质后作为气源供使用者呼吸。
常见的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有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等。
在选用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时应充分考虑其局限性,主要有: 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不能在缺氧环境中使用; 现有的过滤元件不能防护全部有毒有害物质; 过滤元件容量有限,防护时间会随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的升高而缩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过高时甚至可能瞬时穿透过滤元件。
3M6000系列呼吸器说明书

3M6000系列全面罩呼吸器3M™6700/07138小号、6800/07139中号、6900/07140大号全面罩使用说明书赣subways请保存此说明书供参考。
07138、07139和07140只是产品样本用号码,获得NIOSH 认证的是3M ™6700小号、6800 中号和6900大号全面罩。
通用安全信息用途:3M™6000系列全面罩呼吸器获NIOSH认证,在遵守所有使用说明和使用限制,并遵守相应的安全卫生法规的前提下,设计用于帮助提供针对某些空气污染物的呼吸防护。
3M™6000系列全面罩满足ANZI Z87.1-2003标准中对眼和面部高水平防冲击的性能要求。
产品部件不含任何天然橡胶成分。
赣subways本呼吸器提供针对某些空气污染物的呼吸防护。
错误使用将会导致疾病或死亡。
为正确使用,请向您的主管寻求帮助,也可仔细阅读产品说明,或致电3M公司。
本使用说明只提供面罩信息,在随每一空气过滤元件或供气系统的使用说明书中还有重要信息,未遵照那些空气过滤元件或供气系统使用说明。
错误使用将会导致疾病或死亡。
勿使用溶剂清洗呼吸器。
使用溶剂清洗呼吸器会使某些部件老化,降低呼吸器的性能。
请在每次使用前检查所有部件,确保呼吸器功能正常。
在美国,您的雇主对供气式呼吸器必须提供至少满足压缩空气协会产品规格G-7.1-1997所描述的D级呼吸空气质量。
在加拿大,供气系统必须提供至少满足CSA 标准Z180.1要求的呼吸空气。
未按照该要求使用将会导致疾病或死亡。
使用说明和限制重要信息:使用前,佩戴者必须阅读并理解本使用说明。
请保存此说明书供参考。
适用于:赣subways根据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的批准、OSHA(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限制规定、加拿大CSAZ94.4规定和适用的法规及3M说明,用于针对某些空气污染物的呼吸防护。
不适用于:污染物达到可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水平、污染物未知;在自吸过滤模式下,通过定性适合性检验而接触浓度超过10倍允许暴露限值(PEL),或通过定量适合性检验而接触浓度超过50倍PEL;在供气式模式下接触浓度超过1000倍PEL;或接触超过OSHA标准或其他适用的政府法规规定浓度中数值较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