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交通的变化看祖国的发展
我们走在大路上(说课稿)

我们走在大路上(说课稿) 《我们走在大路上》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着重反应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凸显了振兴中华需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敢于拼搏的体育精神。
本课课题中的大路有着双重含义,一是指交通事业的发展,二是指我国自力更生创造大业之路,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之路。
虽然是从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切入,但是不仅仅局限于此,而是涵盖了经济领域的各项事业建设的成就。
因此,课文总目标1、为了解一些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为祖国的发展而自豪。
2、懂得振兴中华离不开辛勤的劳动,弘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我将本课分为三课时,第一课时的课时目标为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水、陆、空交通事业上取得的成就。
我分成了两个活动板块。
活动一举例说说上海道路变化情况,我从学生在三年级所学的《浦江的诉说》这篇课文入手,让学生举例说说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道路交通的发展变化。
再将学生的交流进行归纳,上海的交通发展迅速,道路由少变多,由窄变宽,由旧变新,由平面到立体,这些给上海人民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然后告诉学生,在改革开放这几十年中,整个中国的交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入到本课的教学之中。
活动二了解全国交通大发展,这个内容太广泛,因此要结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来总结。
首先,我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然后完成一张表格。
再对表格进行交流的时候,将主要的核心内容进行讲解。
课文从陆上、空中、水上三个方面来展现交通的大发展。
首先交流陆上交通,除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的历史和样貌外,请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高速公路的名字。
然后给学生看全国高速公路的网络图,然后问学生的感受,学生能立刻感受到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迅速,这些高速公路将城市与城市之间系统地连接了起来。
除了高速公路之外,铁路也是陆上交通的主要干道。
在这里教学的时候可以重点突出几个铁路之最。
祖国的发展变化作文(精选8篇)

祖国的发展变化作文祖国的发展变化作文(精选8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祖国的发展变化作文(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祖国的发展变化作文篇1祖国,您变了,您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贫穷和脆弱,您正不断走向繁荣与昌盛。
祖国,您变了,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交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您的变化,我们有着深深的挂念与感激。
起先,我们家乡十分穷困,有的全家老小都住在一间房子里,家具更是少之又少,只有床、桌子以及凳子,真可谓是家徒四壁啊!而现如今,好多家庭都住上了大房子:三室一厅,三室二厅,甚至是几栋别墅。
里面的家具更是一应俱全:书架、衣柜、茶几,更有华丽的灯饰,豪华的地板,飘逸的窗帘……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家变得更美丽、温馨。
祖国,您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温暖,还为我们提供了便捷。
现如今,告别了泥泞小路,告别了辛苦的“11路”,平整的柏油公路随处可见。
大街小巷上车来车往,既方便,又快捷,能够为我们节省许多体力和时间。
我们借着平稳、快速的交通工具,犹如一支利箭行驶在旅途中,行驶在日新月异的人生轨道上。
另外,还有电话、手机,还有电视、网络,您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便捷交通。
祖国,您犹如我们的母亲,为我们提供温暖的拥抱,为我们创造方便、快捷的条件,作为您的孩子,我要报答您!我决定以后努力学习,去海外留学,等到我学成归来的那一天,就是我报答你的那一天!祖国的发展变化作文篇2五千年的文明,承载着历史沉甸甸的脚步,改革开放的突发猛进,揭示着一个民族的伟大崛起!我们时时刻刻都感受着祖国的铿锵有力的脚步,在东方这片古老土地上,中华民族演绎着不朽的奇迹。
九曲黄河源远流长,五十六朵鲜花竞相开放,装点着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演绎着绚丽的光华。
在日新月异的变化里,周围的人和事,都在悄悄变化着,连我姥姥的不例外。
弘扬“西迁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

时评132020年 第8期 下 / 总第898期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参观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勉励广大师生继续弘扬好“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杰出贡献。
20世纪50年代,一批交大人响应党的号召,从上海迁至西安。
60多年来,交大人以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通过数十年的筚路蓝缕、几代人的薪火相传,为大西北贡献了一所著名学府,圆满完成了当年党和国家交给的光荣使命,并形成了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西迁精神”。
轻以待己,重以报国。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1955年,党中央经过慎重研究,作出了交通大学由上海迁至西安的重大决定。
时任交通大学校长的彭康说,“我们这个多科性工业大学如何发挥作用,都要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考虑我们学校的问题必须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合理部署来考虑”。
自此,交大6000余名师生,投身西部,扎根黄土。
弘扬“西迁精神”,就要学习和践行交大人“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的精神,始终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西迁之初,教学条件、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交大人迎难而上,通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把取材废旧器材搭建而成的实验室,建设成尖端精密设备集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把麦田里的旷野校园,建设成樱花灿烂、梧桐成荫的大花园;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8万名优秀人才,创造了3万多项科研成果,彻底改变了西部没有规模宏大工业类院校的格局,为西部振兴奠定了深厚扎实的科研基础。
弘扬“西迁精神”,就要学习和践行交大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把艰难困苦当作磨炼砥砺,以饱满昂扬的精神状态排除万难、拼搏奋进;在物质条件相对优越的情况下,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攻艰克难,勇往直前,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
中国百年交通变化

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西起上海地铁2号线的龙阳路站,东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专线全长29.863公里。由中德两国合作开发的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商运线 2001年3月1日在浦东挖下第一铲,2002年12月31日全线试运行,2003年1月 4日正式开始商业运营,是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专线。
总结:
• 中国交通工具在古代是步行、车马;近代,随着东西 方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交融,中国吸收了西方先进 文明,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和交通技术传入了中国,火车、 轮船、汽车、飞机逐步取代了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改变 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 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 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视 野,加快了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 响。 • 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原因有四点,一是外来技术传入 的推动;二是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三是政府的大力 提倡;四是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
2000年,中国汽车产量预计 首次超过200万辆。中国终于 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它是西藏与祖国内地联系的重要 通道,承担着西藏85%以上进藏物资和90%以上出藏物资运输任务,在西藏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 青藏公路全长1160公里,为国家二级公路干线,最大行车速度60公里/小 时,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共修建涵洞474座,桥梁60多座,总长 1347米,共投资7.6亿元,每公里平均造价2.52万元。 青藏公路改建工程于1975年开工,是世界上尚无先例的高寒冻土区铺设 黑色路面工程,是中国公路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
轮船招商局
19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次 打破了列强的垄断局面。
中国这十年话题优秀作文10篇

中国这十年话题优秀作文10篇中国这十年话题优秀作文篇1____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____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__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____岁生日!中国,这条盘踞在古老东方的一条巨龙,经过____年的风雨洗礼,焕然一新,早已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
我和我的祖国一脉相承。
历经____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这几十年来,我的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建国____年,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我还小,穿的衣服都是粗布料的,样式简单,颜色单一。
小时候的衣服都是妈妈自己买布缝制的,家里大的穿完小的穿。
即便是衣服破了,也还是要缝了又缝,补了又补,那一个个的补丁罗成了疙瘩。
我小时候的鞋子也是母亲自己纳的鞋底做的粗布鞋。
那时候,连一双白帆布球鞋都很少见,“穿”只能是奢侈的想一想。
在建国____年中,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人们更加的追求个性、时尚、流行、品牌。
衣服不再单单是为了保暖,更多的是为了彰显个人的品味。
各式各样的名牌服装、鞋子还有箱包充盈着市场,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
吃的方面,我小的时候连玉米面饼子都不够吃,野菜加上红薯也只能是勉强填饱肚子,一年到头几乎很少能吃上肉。
小时候做饭连柴火都不够烧,还得去搂树叶子。
现在随着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餐桌越来越丰富:猪牛羊肉、鸡鸭鹅以及各类海鲜、水果应有尽有。
现在做饭都是用电或者燃气炉,还有抽油烟机,省事儿又干净。
此外,人们也越来越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科学饮食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小时候我家“住”的是爷爷和爸爸自己磊的土坯房子。
一家好几口人挤在窄窄的三间半破“土”房里。
每到下雨的时候总是漏雨,弄的屋里乱七八糟的。
等到了冬天,外面下雪,屋里结冰,冻的不得了。
如今,我家住上了二层楼房,外墙都做了保温。
交通的变迁:交通改变生活 时代变迁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交通的变迁:交通改变生活时代变迁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交通的变迁:交通改变生活文字旁白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交通改变生活》我爸爸对我说,他小时候自行车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不是中国人的发明,中国却在那个时候被誉为”自行车王国”,大街小巷,几近人手一辆的自行车,是那个时代的印记。
现在我们的交通工具多种多样........我将分四个部分为大家介绍:一交通工具的变迁、二历史性的交通大变革、三展望未来交通、四课间小知识人类在6000多年前有了滚木托运、5000多年前先后有了独轮车和马车、500多年前有了四轮马车中国人出行方式的变化,从古代骑马、轿子、马车、黄包车、人力车到现在现在的汽车,火车,飞机,大邮轮等等铁路的演变:从蒸汽机车时期、内燃机车时期、电力机车时期、高速列车时期到磁浮列车时期,还有地铁大概许多人都对老电影当中的绿皮车印象深刻。
在那个年代出远门,绿皮车也是仅有的选择。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铁路运营里程仅5万公里,还基本上都是蒸汽机车,绝大多数火车时速只有40公里。
而那个时候,祖国刚刚迎来了改革开放,火车站从80年代就开始了它的忙碌。
改革开放40年山西省铁路运输统计:铁路里程从1978年的2057公里增加到2017年的5317公里;完成客运量、旅客周转量7664万人和223.3亿人公里,分别是1978年2124万人和27.1亿人公里的3.6倍和8.2倍。
7、太焦高铁是我市境内的唯一客运专线,这一条高铁线路全长达将近362.1千米,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
项目建成后,长治至太原和郑州将实现一小时通达,太原至郑州也将步入两小时交通圈。
8、路的变化:从泥泞乡间小道到平坦水泥路到宽阔一级路再到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道路的建设变化是从人工到机械道路环境的变化9、改革开放40年山西省公路运输统计:公路里程从1978年的3.2万公里增加到2017年14.3万公里;公路完成客运量、旅客周转量17333万人和150.4亿人公里,分别是1978年2375万人和11.6亿人公里的7.3倍和13倍。
最新学习交大西迁精神个人心得体会5篇范文

学习交大西迁精神心得体会【1】“西迁精神”是教育战线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教育人的“传家宝”。
它不仅是西安交大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是全国广大知识分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高尚情操的光辉写照,更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精神“先锋队”。
交大人迅速响应国家号召西迁,义无反顾,满怀豪情就到了西安。
这种祖国至上的精神乃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贵的精神资源。
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这是他们的价值选择。
这是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家国情怀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是知识分子爱国报国的朴素表达,也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文化传承。
他们给我们的箴言是,永远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国家的大局下思考,在民族的大局下行动。
“西迁精神”是交大人的骄傲,它记录的是一段可歌可泣的伟大建设史,中国高等教育顽强的拓荒史,是我们时代精神谱系中耀眼的一环。
我们要让“西迁精神”浸润我们内心,推动我们内省,更要把带着前行者汗水的精神财富交给我们的孩子。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是一代代人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历史成就了她的品格。
我们常说,历史是深沉的教育,历史是庄严的洗礼。
在历史里,有稳定我们内心的力量。
“西迁精神”也将成为我们和我们孩子内心的稳定器。
在教育课程上,要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把传统和现代衔接,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将家国情怀的培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之中。
潜移默化地将家国情怀和使命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心中,溶于血液,培育学生低头奋斗的智慧和抬头看天的情怀。
重温“西迁精神”,温故一段辉煌的奋斗史,那决绝的勇气,那建设者的汗水、那校园飞扬的歌声似乎触手可及。
教师要真正甘于奉献,拥有教育情怀。
60多年前,一大批教师“踏歌向西”,他们没有计较个人的得失,在他们看来,教育从不是追求钱和名利的事业,而是去影响人和培养人,这是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怀,而这又离不开对教师、对教育发自内心的爱、自我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上海交大校史校训

上海交大校史校训
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是我国最早的高等工程师学院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经过120多年的发展,上海交大已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交大的校训是“求是创新、严谨治学、团结奋进、承载使命”,这体现了学校一贯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求是创新,是学校一直以来坚持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学校对知识和思想的追求和探索。
严谨治学,是学校对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要求,也是对学术道德和学风的坚守。
团结奋进,是学校对内部团结和外部合作的要求,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的培养。
承载使命,是学校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当和责任,也是对学校自身发展的追求和期望。
上海交大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坚持求是创新、严谨治学、团结奋进、承载使命的校训,秉持“澄明厚德、博学笃行”的校风,努力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全球一流人才”的目标,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轮车
黄包车
• 人力车应是日本的舶来品,故又称东洋车。1874年,一个叫米拉的法 人力车应是日本的舶来品,故又称东洋车。1874年 国人,从日本引进了这个新玩意儿,又从租界当局取得了营业执照, 国人,从日本引进了这个新玩意儿,又从租界当局取得了营业执照, 雇日人拉车营业。后因言语不通,拉车人才为华人顶替。为求醒目计, 雇日人拉车营业。后因言语不通,拉车人才为华人顶替。为求醒目计, 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开始的时候,黄包车车辆高大, 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开始的时候,黄包车车辆高大, 座位宽敞,轮为铁制,行驶时隆隆作响,震动很厉害。 座位宽敞,轮为铁制,行驶时隆隆作响,震动很厉害。后有人加以改 由双座改为单座,轮子改成类似现在的橡胶胎,行驶时悄然无声, 进,由双座改为单座,轮子改成类似现在的橡胶胎,行驶时悄然无声, 拉跑速度也明显加快。当年的许多商界和文化界人士, 拉跑速度也明显加快。当年的许多商界和文化界人士,最喜欢乘坐黄 包车,常常包租一辆供其使用,或为家人使用。 20世纪20至30年代 世纪20 年代, 包车,常常包租一辆供其使用,或为家人使用。在20世纪20至30年代, 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 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
电车
• 伴张爱玲入睡的电车铃声 1908年 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意味着上 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 海现代公共交通工具的起步。电车的起始点是静安寺,沿愚园路、 海现代公共交通工具的起步。电车的起始点是静安寺,沿愚园路、赫 德路(今常德路)、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卡德路( )、爱文义路 )、卡德路 德路(今常德路)、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卡德路(今石门二路 )、静安寺路 今南京西路)向东行驶,穿过南京路(今南京东路) 静安寺路( )、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向东行驶,穿过南京路(今南京东路) 并沿着外滩,抵达广东路外滩。从此,叮当叮当的电车铃声, ,并沿着外滩,抵达广东路外滩。从此,叮当叮当的电车铃声,是上 海繁华都市形象一道移动的风景, 海繁华都市形象一道移动的风景,是张爱玲每天晚上枕着入睡的伴奏 在她以写上海风情出名的小说中, 声。在她以写上海风情出名的小说中,电车也是上海的一座人生舞台 各不相干的人在此登场,但往往来不及表演,却要下场了。 ,各不相干的人在此登场,但往往来不及表演,却要下场了。当年那 封锁》 全是写电车上发生的故事,开头写得颇经典: 部《封锁》,全是写电车上发生的故事,开头写得颇经典:“开电车 的人开电车。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 的人开电车。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 的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样往前移— 的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样往前移— 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蟮,没有完,没有完……” —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蟮,没有完,没有完……”
老火车
轨道交通
•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日益临近,上海城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日益临近, 年上海世博会的日益临近 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紧迫性也在增加。 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紧迫性也在增加。上海市不断优化轨道交通投资环 创新投融资模式, 境,创新投融资模式,政府大力号召外资和民营企业进入轨道交通建 设领域。近年来,上海市轨道交通沿线商业开发逐渐成熟, 设领域。近年来,上海市轨道交通沿线商业开发逐渐成熟,轨道交通 的集聚效应诱发大量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的集聚效应诱发大量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轨道交通沿线房地产开 发及轨道交通枢纽商业运营都成为投资热点。 发及轨道交通枢纽商业运营都成为投资热点。 • 为从根本上缓解上海交通拥堵状况,确保2010年世博会交通顺畅,上 为从根本上缓解上海交通拥堵状况,确保2010年世博会交通顺畅, 2010年世博会交通顺畅 海市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建立轨道交通网络资源共享机制, 海市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建立轨道交通网络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健全 轨道交通行业安全体系。 2010年 上海将建成12条线、 12条线 轨道交通行业安全体系。到2010年,上海将建成12条线、运营里程 超过400公里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规模将跻身世界城市前三位。 400公里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 超过400公里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规模将跻身世界城市前三位。预 2012年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可达510公里左右 年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可达510公里左右, 计2012年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可达510公里左右,总长度居世界 第一。 2020年上海将建成97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年上海将建成97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第一。到2020年上海将建成97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汽车
• 一号汽车与蓝布小轿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混杂的年代,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混杂的年代,“ 世纪20年代初 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 ——汽车 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 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 ……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 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新与旧 快与慢,并驾齐驱,蔚为大观。当时人力车的数量最多,1909年上 、快与慢,并驾齐驱,蔚为大观。当时人力车的数量最多,1909年上 海发放了8471辆人力车的牌照, 成为上海客运主要工具之一” 8471辆人力车的牌照 海发放了8471辆人力车的牌照,“成为上海客运主要工具之一”。 • 有趣的是,当时上海马路上煤气灯、电灯和油灯也是交相辉映,后来 有趣的是,当时上海马路上煤气灯、电灯和油灯也是交相辉映, 居上的电灯正在拼命竞争老大的位置。可以说, 居上的电灯正在拼命竞争老大的位置。可以说,新生事物得以脱颖而 都有过一个逐渐演进甚至不断反复的过程, 出,都有过一个逐渐演进甚至不断反复的过程,但先进替代落后终是 必然之结果,从轿子、独轮车、马车到电车、汽车的发展史, 必然之结果,从轿子、独轮车、马车到电车、汽车的发展史,也可见 一斑。 一斑。
纪念建国60周年 纪念建国60周年 60
“六十年巨变 六十年巨变 ”
上海交通工具六十年巨变
独轮车
• 独轮车,又称小车、手推车、江北车,原先用来载货,因重心较高, 独轮车,又称小车、手推车、江北车,原先用来载货,因重心较高, 不易掌握。租界开辟后,周围相继建成一些工厂,男女工都有。 不易掌握。租界开辟后,周围相继建成一些工厂,男女工都有。一些 女工为了去较远的纺织厂上班,往往相约合坐独轮车前往,并且渐成 女工为了去较远的纺织厂上班,往往相约合坐独轮车前往, 风气。从当时的照片看,一辆车上约有八九人,分坐两边。 1874年 风气。从当时的照片看,一辆车上约有八九人,分坐两边。据1874年 的统计,英法租界共有独轮车3000 3000辆 的统计,英法租界共有独轮车3000辆,简直是近代上海一支不容忽视 出租车队” 由于收费低廉, 的“出租车队”。由于收费低廉,一般贫民苦力均乐以独轮车代步或 运物。但是好景不长,人力车兴起后,因其车速快于独轮车, 运物。但是好景不长,人力车兴起后,因其车速快于独轮车,而且乘 坐舒适惬意,独轮车遂趋没落,仍旧以载货为主要功能。 坐舒适惬意,独轮车遂趋没落,仍旧以载货为主要功能。 当时的官吏、商人与小康市民,大概认为有损面子, 当时的官吏、商人与小康市民,大概认为有损面子,是决不肯坐独轮 车的。他们出出入入,均乘坐轿子,而且比阔斗富, 车的。他们出出入入,均乘坐轿子,而且比阔斗富,把一顶轿子弄得 花样百出。新娘出嫁,所坐花轿有红绿二色,绣有“凤穿牡丹”“ ”“福 花样百出。新娘出嫁,所坐花轿有红绿二色,绣有“凤穿牡丹”“福 禄鸳鸯”的轿帘;闺秀淑女乘坐的轿子,顶垂缨络,旁嵌玻璃,谓之 禄鸳鸯”的轿帘;闺秀淑女乘坐的轿子,顶垂缨络,旁嵌玻璃, 撑阳轿” 一般市民如郎中或私塾先生,只坐普通的蓝布小轿; “撑阳轿”;一般市民如郎中或私塾先生,只坐普通的蓝布小轿;而 官场中人,轿子的等级式样却马虎不得,不能越雷池半步, 官场中人,轿子的等级式样却马虎不得,不能越雷池半步,上海道坐 的是八抬八杠的绿泥金顶大轿, 的是八抬八杠的绿泥金顶大轿,知县只能用四人抬的红漆朱顶蓝泥轿 了。
黄包车
汽车
• 汽车来到上海 交通工具中的“骄子”——汽车,据说是寓沪西医为求出诊方便, 交通工具中的“骄子”——汽车,据说是寓沪西医为求出诊方便,大 汽车 约在1901年时由外国侨民引进到上海的。那一年, 1901年时由外国侨民引进到上海的 约在1901年时由外国侨民引进到上海的。那一年,一位叫李恩时的匈 牙利人带了两辆汽车登陆上海,从那时起, 牙利人带了两辆汽车登陆上海,从那时起,上海乃至中国才有了汽车 汽车样式奇异,速度飞快,路人为之惊讶不已, 。汽车样式奇异,速度飞快,路人为之惊讶不已,租界当局也不知如 何对其征税。1902年 30日 何对其征税。1902年1月30日,工部局开会讨论通过了为上海第一辆 汽车颁发牌照的决定,不过因从未征过汽车税,无例可循, 汽车颁发牌照的决定,不过因从未征过汽车税,无例可循,遂按马车 规格征税,每月捐银2 规格征税,每月捐银2元。 • 汽车落户上海后,发展极为迅速。有外侨陆续携汽车来上海,或从国 汽车落户上海后,发展极为迅速。有外侨陆续携汽车来上海, 外订购汽车。受西风熏陶的华人也开始成为汽车的主顾。1903年上海 外订购汽车。受西风熏陶的华人也开始成为汽车的主顾。1903年上海 只有5 1908年就增加到了119辆 但初期会驾驶车辆的人很少, 年就增加到了119 只有5辆,1908年就增加到了119辆,但初期会驾驶车辆的人很少, 所以这些汽车空搁一年半载不足为奇。在当时, 所以这些汽车空搁一年半载不足为奇。在当时,汽车驾驶员是最吃香 的职业,有此技术,不愁没有人出大价钱来雇你, 的职业,有此技术,不愁没有人出大价钱来雇你,问题是要学会驾驶 技术,谈何容易。办驾驶学校,招收驾驶学生,是后来的事情了。 技术,谈何容易。办驾驶学校,招收驾驶学生,是后来的事情了。
有轨电车
无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