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地理三第四章旅游开发及保护单元测试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关于风景名胜科学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夏威夷火山、东非大裂谷、南斯拉夫的喀斯特地貌都是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②泰山、庐山、黄山、喜马拉雅山等都是高大断块山③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④长江三峡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典型的峡谷地貌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2.最佳日接待量制定的主要依据是( )A. 交通通达性B。

旅游容量C。

旅游点知名度 D. 地区接待能力3。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 )A. 把握时机B。

抓住景观的特点C。

以情观景D。

选择观赏位置4。

辛弃疾词云:“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此意境反映了自然景观的()A. 形象美B. 色彩美C. 动态美 D. 听觉美5.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①自然灾害②旅游硬件设施情况③社会文化环境④旅游地的经济水平A。

①②③ B. ①③④C。

①②④ D. ②③④6。

欣赏自然景观时应当“登山涉水,求质求真”,这样才能做到()A。

抓住景观特点 B. 把握观赏时机 C. 以情观景 D. 领悟人文与自然的和谐7.关于选择旅游资源观赏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教版地理选修三 第四章 旅游开发及保护 单元测试

人教版地理选修三 第四章 旅游开发及保护 单元测试

2019-2019学年人教版地理选修三第四章旅游开发及保护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杭州西湖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41处世界遗产。

杭州西湖申遗成功主要是因为这里有独特的()A. 水文景观B. 地文景观C. 人文景观 D. 气象景观2.文明的旅游者既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以对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的责任。

做文明旅游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A. 遵纪守法B. 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C. 废物装进垃圾袋D. 在文物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2)下列行为中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是()A. 为方便随地乱扔垃圾B. 攀折旅游景点中的花草树木C. 猎取旅游景区中的野生动物,以获取食物D. 定期开放旅游景点,设置最多游览人数的限制(3)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旅游要尽兴,不必在乎繁文缛节B. 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C. 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礼貌的要求D. 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3.有关旅游景观欣赏时机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北方地区景观最宜秋季观赏B. 阴天是观赏黄山云海的最佳时机C. 钱塘江大潮最佳时机是在农历八月十八日D. 青海湖的候鸟宜在7月份观赏4.以舟山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亮点的普陀“新年祈福之旅”成为今年春节的短线游亮点。

另据报道,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观光平台在2019年5月已投入使用。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钱塘江潮发生时,涛声似千军万马。

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看,钱塘江潮之美属于()A. 形象美B. 色彩美C. 声音美 D. 朦胧美(2)若某一游客想在观光平台上参观钱塘江大潮,欣赏这一景观时应()A. 选择观赏位置 B. 把握观赏时机 C. 抓住景观特色 D. 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3)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既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又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样设计主要考虑哪种现象对大桥的影响()A. 海啸B. 赤潮C. 潮汐 D. 寒潮5.辛弃疾词云:“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3第4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3第4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鼓浪屿是面积不足2平方千米的小岛,该地发展旅游应该()1.(2)下列关于上述两个景点的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梵净山旅游配套设施较完善②梵净山距市场较远③鼓浪屿区域旅游合作条件好,旅游基础设施相对完善④梵净山自然旅游资源丰富,鼓浪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A. 大规模新建酒店B. 降价吸引大量游客C. 限制游客数量,保证旅游质量D. 修建机场【答案】C【解析】(1)鼓浪屿是面积不足2平方千米的小岛,环境承载力有限,该地发展旅游应该限制游客数量,保证旅游质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答案】B【解析】(2)梵净山为自然保护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旅游配套设施较差,距市场较远。

鼓浪屿区域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合作条件好,旅游基础设施相对完善,②③④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1)该地可供开发的旅游项目有()①登山探险②地质考察③野营狩猎④园林观赏⑤民俗文化2.(2)由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该地拟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一处建造宾馆,最佳地点是()A. ①②③B. ③④C. ①②⑤D. ④⑤【答案】C【解析】(1)图中有雪峰、石林、傣家竹楼,可以发展登山探险、民俗文化、地质考察。

【答案】D【解析】(2)宾馆建在丁地,少占农田,靠近公路,最主要的是离旅游项目不远。

3.假如一座高3000多米的高山,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下列哪幅图最能表示降水量与高度的关系()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在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一定的高度,降水达最大值,最大值以后降水开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和A接近。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四章旅游开发和保护第一节旅游的规划练习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四章旅游开发和保护第一节旅游的规划练习

旅行的规划一、单项选择题海南国际旅行岛建设如日中天,此后以致很长期间,国际旅行岛建设都是海南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兴起的重要抓手,当前它给海南带来的盈利、变化和成就实在而明显。

联合以下图,回答1~2题。

1.开发海南岛的资源,需要就地取材、有所重视,图中甲地带在家产布局上的首要任务是()A.恢复和保护热带丛林植被B.利用少量民族风情发展旅行业C.建设山区热带农业D.利用热带山区的自然景观发展旅行业2.海南岛旅行资源开发应突出()①喀斯专门貌②热带海滨和岛屿风光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④少量民族风情特点A.②③B.①②C.②④D.③④瑞金位于江西省东南边境,武夷山脉西麓(见以下图),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被评为该省首批历史文假名城,又被誉为“红色圣地、绿色宝库”。

联合以下图,回答3~5题。

3.瑞金发展红色旅行,被誉为“红色圣地”的旅行吸引物是()A.客家文化发源地B.红军会师旧址C.苏维埃旧址D.将军的故土4.瑞金开发旅行资源的有益条件有()①历史文化价值高②凑近客源花费市场③旅行资源丰富④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发达⑤经济发达,招待设备规模大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5.瑞金旅行景区规划设计的有效举措是()①进一步完美基础设备②要点增强客家文化的开发③增强景区规划,突出“红色圣地”的主体形象④规划景区内服务系统,基本服务设备布局应凑近旅行线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以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6~7题。

()6.该地欲规划一处海水浴场,合适的地址及原因分别是A.A地水域浅,有沙岸B.B地天然半岛,景色优美C.C地水域深,海岸线平直D.D地水域深,有沙岸7.该地欲选一处海蚀地貌发育地建设滨海地质公园,图中切合条件的地址是() A.A地B.B地C.C地D.D地丝绸之路作为中国最早推出的旅行线路之一,长久以来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地,跟着《丝绸之路旅行区整体规划》的实行,丝绸之路被打造成了拥有强盛产品支撑的国际品牌,旅客人数急剧增加。

高二地理选修三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单元测试(含答案)

高二地理选修三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单元测试(含答案)

2015年秋季学期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二地理选修三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是指()A.在一定时间条件下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B.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C.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D.景区旅游单位面积内所能容纳的能力2. 旅游区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发展交通造成的垃圾B.旅游饭店产生的垃圾C.旅游者乱抛的垃圾D.旅游区动植物形成的垃圾3. 下列不属于旅游规划基本内容的是A.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 B.旅游者C.旅游设施和服务 D.旅游交通条件4. 去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旅游须提前半年预定门票。

这说明()A.旅游活动规模应与旅游容量相适应B.公园管理者运用心理学方法促销门票C.使平日很少的游客能集中安排,提高交通效益D.公园售票能力有限5. 有关旅游活动的规模与环境的承载量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②如果旅游规模超过环境承载量,就会对旅游资源产生破坏③旅游规模达不到环境承载量,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④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环境的承载量没有什么关系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 旅游者在景点内乱刻乱画乱写会造成()A.环境污染B.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C.对背景环境的破坏D.对文物古迹等的破坏7. 旅游地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A.修建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所致B.旅游地居民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所致C.旅游者的触摸、拍照等所致D.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所致8. 五一、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做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

其主要目的是()①保护景区环境②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③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④保障旅游的质量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9. 读“某沿海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地图”,完成(1)~(2)题。

苏版高中地理三第4章《旅游开发与保护》word章末检测

苏版高中地理三第4章《旅游开发与保护》word章末检测

苏版高中地理三第4章《旅游开发与保护》word章末检测一、选择题每年的农历五月“端午节”,珠江三角洲各地都进行龙舟竞渡,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人前来观光,进行文化交流以及从事商业贸易等活动。

据此回答1~2题。

1.龙舟节在珠江三角洲连续2021多年,其自然缘故要紧是A.光热充足,降水丰富B.基塘、湖泊众多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D.河流无明显的枯水期答案C2.要想使龙舟节更好的连续和进展,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建立环境立法和相关爱护政策B.普及旅行环境爱护教育C.加大开发力度,多建些娱乐场所D.提供“绿色”旅行答案C闻名的“春城”昆明市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基于那个气候特点,昆明市提出了建设湖滨生态都市的进展战略,然而滇池水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障碍。

据此回答3~5题。

3.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A.西南季风的连续阻碍B.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阻碍D.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解析昆明四季如春,一是由于纬度较低,全年太阳辐射都比较强;二是由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

[来源:Zxxk ]答案D4.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其海拔高度在A.800~1 000米B.1 800~2 000米C.2 800~3 000米D.3 800~4 000米解析滇池位于云贵高原西部,该高原西高东低,海拔由2 000米降低为1 000米,故答案是B。

答案B5.昆明市实施建设湖滨生态都市进展战略的要紧计策之一是A.填埋严峻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都市新区B.全面实施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复原工程C.环湖大规模建设滨水型都市新区D.把昆明市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至滇池湖畔解析全面实施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复原工程是昆明市实施建设湖滨生态都市进展战略的要紧计策之一。

答案 B6.在德国汉诺威市中心区设置游玩标志线,其要紧目的是A.使旅行者在较短的时刻内对都市的要紧景点有一个差不多了解B.使旅行者可不能走失或迷路C.使旅行者可不能偏离此线D.使旅行者都沿要紧公路游玩答案A7.下列关于丹霞旅行风景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丹霞地貌是仅在我国广东特有的一种地貌类型B.丹霞旅行区具有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而不具备历史文化价值C.丹霞盆地的自然景观以奇、险、美著称D.丹霞盆地受工矿业及大规模森林采伐的阻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解析丹霞地貌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也有分布,在我国福建、甘肃等地也有;广东丹霞地貌旅行区位于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会处,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3第4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附答案)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3第4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附答案)

第章单元测试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卷)(时间:分钟满分: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下列不属于旅游规划基本内容的是.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旅游者.旅游设施和服务.旅游交通条件.旅游规划主要是对旅游地的规划,它的基本内容包括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住宿设施、其他基础设施、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因素,不包括旅游者。

.下列关于旅游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为满足当地人的需求和促进旅游地的发展而制订的.旅游规划对旅游地及周边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水准的旅游规划能够使当地的旅游竞争力得到提升.旅游规划也是政府及税务部门进行战略决策的依据和实行宏观调控、行业管理的指南.旅游规划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旅游资源②交通③住宿④客源市场.①.①②.①②③.①②③④..山西平遥古城是我国首批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城市,目前人口达多人。

但是为保护古城,专家计算它最多容纳人。

因此有一半人要迁走。

关于山西平遥古城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抓住机遇,积极建设宾馆,迎接八方来客.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增加古城收入.保持原有古城风貌,突出古城特色.商品经济时代,就应将古城建设成为商业城市.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是有限度的,根据平遥古城的特点,对该古城应保持古城风貌,突出古城特色,才能保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不包括.功能分区.景观特色.空间布局.景区形象.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景区形象、功能分区、空间布局三个方面。

.在德国汉诺威市中心区设置游览标志线,其主要目的是.使旅游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城市的主要景点有一个基本了解.使旅游者不会走失或迷路.使旅游者不会偏离此线.使旅游者都沿主要公路游览..下列关于丹霞旅游风景区的说法,正确的是.丹霞地貌是仅在我国广东特有的一种地貌类型.丹霞旅游区具有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而不具备历史文化价值.丹霞盆地的自然景观以奇、险、美著称.丹霞盆地受工矿业及大规模森林采伐的影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丹霞地貌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也有分布,在我国福建、甘肃等地也有;广东丹霞地貌旅游区位于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会处,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

第四章旅行开发与保护( 时间: 60 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 ( 每题 4 分,共 40 分 )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浙江东阳卢宅——被称为江南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俗语说“北有故宫,南有卢宅”,有“中公民间故宫”的美名。

但洪水和不适合的保护方法使得卢宅面对很多危险。

据此达成 1~ 2 题。

1.卢宅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原由主假如()A.无度的参观旅行及不合理的保护方法以致古建筑物不停遇到扰乱和损坏B.文化研究意义胜于故宫C.保护东阳木雕工艺,找寻古老风气D.提升东阳卢宅的著名度,借以增添旅行收入2.保护卢宅应当()A.从头维修,加以改革打破B.注意排水、防火、防风化C.原地增设旅行设备,分别客流D.拒绝旅客,关闭保护分析:第 1 题,从资料可知,卢宅拥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因“洪水和不适合的保护方法使得卢宅面对很多危险”,所以将卢宅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原由主假如无度的参观旅行及不合理的保护方法以致古建筑物不停遇到扰乱和损坏。

第 2 题,保护卢宅应当尽力保持其原貌;注意排水、防火、防风化;原地增设旅行设备,分别客流,与该地原有旅行资源不般配;卢宅拥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所以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开发。

答案: 1.A 2.BM省提出要“踊跃安妥”地开发西沙群岛旅行资源。

联合以下图,回答3~ 5 题。

3.西沙群岛典型的旅行资源有()①热带岛礁②热带雨林③大海生物④民族风情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安妥开发西沙旅行资源是由于当地()①基础设备单薄②生态环境柔弱③远离祖国大陆④生态损坏严重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开发西沙旅行资源有益于()A.改良当地的自然生态B.促使当地经济发展C.大规模开发大海资源D.扩大当地岛礁面积分析:第 3 题,西沙群岛典型的旅行资源有热带岛礁、大海生物,当地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第 4 题,西沙群岛及其海疆,珊瑚礁丰富,距我国大陆较远,生活资料的供应不便,基础设备单薄,生态环境柔弱;同时在开发旅行资源的基础上要注意保护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版地理三第四章旅游开发及保护单元测试1.杭州西湖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41处世界遗产。

杭州西湖申遗成功主要是因为这里有独特的〔〕A.水文景观 B.地文景观 C.人文景观D.气象景观2.文明的旅游者既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以对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的责任。

做文明旅游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以下现象中,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A.遵纪守法B.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C.废物装进垃圾袋D.在文物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2〕以下行为中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是〔〕A.为方便随地乱扔垃圾B.攀折旅游景点中的花草树木C.猎取旅游景区中的野生动物,以获取食物D.定期开放旅游景点,设置最多游览人数的限制〔3〕以下有关文明旅游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旅游要尽兴,不必在乎繁文缛节 B.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C.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礼貌的要求D.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3.有关旅游景观欣赏时机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我国北方地区景观最宜秋季观赏 B.阴天是观赏黄山云海的最正确时机C.钱塘江大潮最正确时机是在农历八月十八日D.青海湖的候鸟宜在7月份观赏4.以舟山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亮点的普陀〝新年祈福之旅〞成为今年春节的短线游亮点。

另据报道,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观光平台在2019年5月已投入使用。

结合以下图,回答以下各题。

〔1〕钱塘江潮发生时,涛声似千军万马。

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看,钱塘江潮之美属于〔〕A.形象美B.色彩美C.声音美D.朦胧美〔2〕假设某一游客想在观光平台上参观钱塘江大潮,欣赏这一景观时应〔〕A.选择观赏位置B.把握观赏时机 C.抓住景观特色 D.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3〕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既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又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样设计主要考虑哪种现象对大桥的影响〔〕A.海啸B.赤潮C.潮汐D.寒潮5.辛弃疾词云:〝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此意境反映了自然景观的〔〕A.形象美B.色彩美C.动态美D.听觉美6.从地理学角度来看,以下图景观观赏时间性较强的为〔〕A.ABB.BCC.ACD.BD7.有一位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让我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

如果该游客要游览武陵园群峰,应选择的欣赏方式为〔〕A.适当的距离仰视B.身临群峰之间欣赏C.在视野开阔处俯瞰 D.在远处眺望8.我国自然与人文和谐的风景美学思想表达在〔〕①人文思想的建设与自然景观协调,但突出人文美②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来渲染自然景观,使两者巧妙和谐地联系起来③古代园林建设不要求再现自然,只要有美感就行④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的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9.〝五色山〞是对山体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颜色的一种形象称呼。

如图是某地区一山体自然景观颜色的变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欣赏〝五色山〞五色景观应〔〕A.乘船〔筏〕沿水路观赏B.选择特定的观赏点C.在视野开阔的高处俯瞰 D.发挥想象〔2〕观赏〝五色山〞的时间及〝五色山〞最可能出现的地区是〔〕A.春季西南地区B.秋季东北地区 C.春季华北地区 D.夏季西北地区10.以下关于选择观赏位置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地貌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②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景观,要置身其中远观方知其妙③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俯视④观赏江河湖海应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A.①④B.③④C.①②D.①②③11.从历史发展看,近代旅游与古代旅游的区别主要表现在〔〕A.旅游目的 B.旅游方式和内容 C.旅游需求 D.旅行社的诞生12.某岛屿有独特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

当地椰子、芒果、槟榔、菠萝等水果丰富。

以下诗句能够表达该岛旅游景观特点的是〔〕A.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13.要达到以情观景的最高境界,通过的途径是〔〕A.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于景→登山涉水、求质求真B.移情于景→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登山涉水、求质求真C.登山涉水、求质求真→发挥想象→移情于景→综合感受D.登山涉水、求质求真→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于景1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反映了大自然的〔〕①色彩美②动态美③声音美④形象美⑤人工美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15.现代旅游,就目的性来讲,占绝对优势的是〔〕A.探亲访友 B.娱乐、消遣 C.科学考察 D.采风问俗16.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

回答以下问题。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1〕下面四位同学对«村行»评论,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由视觉、嗅觉感到的春天景象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2〕以下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二】综合题17.在我国北方某山区沿河公路两侧的景观有〝百里山水画廊〞之称。

此河段绵延112华里,沿途重峦叠嶂山势雄浑,树木花草四季变幻,令人赏心悦目。

以下图为〝百里山水画廊游览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1〕指出在该线路出游的最正确季节和较理想的旅游交通方式。

〔2〕简述该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18.【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现在老年人出游意识增强了,加上退休后时间比较充裕,多数又有退休工资,因此就想着趁腿脚还灵便的时候去看看祖国大好河山、异域风俗人情。

〞某旅游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中老年人已经成为旅行社跟团走的主力军。

我国«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于2019年9月1日正式实施,老年游终于有了一份〝国家标准〞。

简述我国老年旅游兴起的原因和旅行社组织老人旅游团需特别注意的事项。

19.旅游欣赏的重要原那么是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达到以情观景的最高境界,据此回答以下题。

〔1〕我国许多佛教圣地都处于高山地区,形成这一布局的因素是〔〕A.气候因素 B.地形因素 C.超脱红尘的思想 D.天人合一思想〔2〕北方园林建筑与南方园林建筑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地形、气候差异B.地域文化差异 C.自然、人文综合差异D.建筑水平、工艺差异【一】单项选择题【解析】【分析】〔1〕在文物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这破坏文物原来面貌,是属于不文明行为。

〔2〕定期开放旅游景点,设置最多游览人数的限制,避免过度利用景点,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

〔3〕旅游要尽兴,但需要注意不同旅游景区要求和风俗习惯,而不是不必在乎繁文缛节。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中国自然景观的欣赏方法主要内容的掌握,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

因此浏览时需把握观赏时机:把握季节—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越往南观赏季节变长,但南方千米以上的高山也最宜夏季观赏,因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并具有变化;同时兼有避暑之效,把握天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睛最正确,能观赏到云海,又能观赏到日出日落;把握时间—特定时间出现的景观要确切把握观赏时机,如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潮和青海湖5月份观候鸟等。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区分不同景观的最正确时机。

【解析】【分析】试题通过杭州湾跨海大桥图片,考查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和欣赏方法。

〔1〕从题中〝涛声似千军万马〞,可知钱塘江潮之美属于声音美,C正确。

〔2〕钱塘江大潮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美誉,欣赏这一景观时把握观赏时机,B正确。

〔3〕桥梁各段的桥轴线应尽量与涨潮和落潮的主流垂直,以减少建桥对水流的影响,同时也是为了保证船舶的安全通行,C正确。

【点评】据专家介绍,建高速公路有科学的要求,直段不能太长,否那么容易让司机产生视觉疲劳,很容易出事故;其次桥梁各段的桥轴线应尽量与涨潮和落潮的主流垂直,以减少建桥对水流的影响,同时也是为了保证船舶的安全通行。

另外,设计师们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兼顾杭州湾复杂的水文环境等特点,确定了整座大桥的平面为S形曲线,从而使大桥的外型更加美观漂亮,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自然旅游景观的审美主要内容的掌握,这首词描写的是夜景,形象美、动态美、色彩美在白天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而鹊鸣、蝉噪、蛙声等均反映了自然界的听觉美。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从诗句中去体会意境。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解析】【分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的最大特色之一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与自然相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景观观赏时间性较强的是AC。

【解析】【分析】我国风景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人文景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生动地表达了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自然观。

人文思想的建设与自然景观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古代园林建设要求再现自然,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准那么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地关系。

【点评】旅游景观欣赏中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

〔1〕对山景的欣赏宜选择视野开阔的高处俯览可观其全貌。

〔2〕〝五色山〞反映山麓的绿色植被;山顶的积雪覆盖;山间那么落叶缤纷,应选B项。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中国自然景观的欣赏方法主要内容的掌握,以情观景首先要.综合感受,其次要发挥想象,第三要移情于景,最后要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要达到观景最高境界需亲身体验。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旅游自然景观的审美主要内容的掌握,〝黄〞〝翠〞〝白〞〝青〞等词描绘色彩美,〝鸣〞〝上〞〝含〞〝泊〞等词反映动态美,〝鸣〞表达声音美,整首诗的意境反映了大自然的形象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