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教案

合集下载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2水落“盐”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2水落“盐”出

章节: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课题:4.2水落“盐”出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累计课时:15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尝试探究分离盐和水的方法,了解海水制盐的有关知识。

2、学生能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3、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教学重点: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自主设计。

教学难点:如何确定分离出来的物质就是盐。

教学准备:1、学生材料: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蒸发皿、火柴、滴管、小烧杯(含盐水)、烧杯(清水)、放大镜、白纸、药匙、食盐盒、毛巾、筷子(每组各一份)。

2、教师材料:一杯饱和的盐水溶液(125毫升)、清水(50毫升)、药匙、食盐、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加水使杯底的盐溶解了1.教师出示一杯已饱和的盐水。

师导:这是一杯盐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别吗?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看谁想的方法既简单又实用?2.学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3.师生交流采用加水的方法。

4.学生上台演示。

二、盐水蒸发后留下了白色物质。

1.师导:(出示已溶解的盐水)水是会蒸发的,如果杯子里的水全部蒸发完了,原来溶解在水里的盐会怎样呢?盐会和水一起蒸发吗?2.师导:同学们的猜想很不错,但科学是要讲究证据的。

你有办法证明盐是不是会跟着水一起蒸发吗?3.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4.小组内活动,用筷子沾一点浓盐水涂在手指上,轻轻吹气,加快水的蒸发。

观察手指上盐水的变化。

5.采用加热的方法。

师导:对,给盐水加热加快它的蒸发,这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

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套加热的材料。

(师介绍材料)同学们能用这些材料给盐水加热吗?你准备怎么做?6.师导:同学们可真聪明!那么做这个实验时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请各组材料员领取材料。

(提示:加热后勿碰;盐水未完全干,熄灭酒精灯;酒精灯的使用)7.酒精灯的使用:(师示范酒精灯的点燃和熄灭;学生上台演示)8.学生分组实验。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磁铁》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磁铁》教案

第四单元磁铁1、我们知道的磁铁【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2、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方面。

过程与方法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2、观察磁铁形状,根据形状给磁铁取名。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磁铁的用途,体会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好处.2、乐于表达和交流。

3、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交流、整理关于磁铁的知识。

【教学难点】知道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

【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宝刀传说。

(课件图片出示)古代的侠客不光武功高强,而且常常有好的兵器。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从青铜兵器到铁制兵器,越来越结实,但是也有了一类特殊的兵器。

就一把普通式样的刀,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却说是“宝刀”。

原来,其他的兵器不敢轻易靠上它,一靠上它兵器就会被它吸住,力气小的人往往会让兵器脱手。

撒暗器的也不管用,那些铁制的暗器还没伤到人,只要用宝刀在面前挥舞几圈,暗器就被它全部吸住了.难怪被侠客们称为“宝刀"!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2、听完了宝刀的传说,我想小朋友们的心里一定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吧?呵呵!不着急,再看看老师的遥控小车吧!3、演示遥控小车:把一块磁铁用纸包上放在塑料小车上,把一根条形磁铁包装成指挥棒状,手拿“指挥棒"靠近小车,吸引或排斥着小车前进和倒退.小车怎么会听我的指挥?4、怪事还真多,你能猜猜其中的奥秘吗?学生猜测、交流、讨论。

二、我们对磁铁的了解:1、在我们周围,很多物体上也都使用了磁铁。

我们知道磁铁的哪些事情,是怎么知道的?2、请以小组为单位,在记录纸(我们知道的磁铁)上画出或者写出对磁铁的了解吧!再想想怎样把小组知道的有关磁铁的事情介绍给全班小朋友。

一会儿我们开个小小交流会,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多,介绍的好。

3、小小交流会:我们知道的磁铁。

(1)、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以“磁铁”为中心用网状图形式记录在黑板上。

小学科学冀人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风的形成》教案

小学科学冀人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风的形成》教案

小学科学冀人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风的形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风,风的形成原因;2.能够描述、模拟和感受风的运动;3.发现风的作用及其对生活的影响;4.了解与风相关的安全知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风的形成原因、特点及作用;2.安全知识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什么是风?课前活动教师播放一段风的视频,激发学生对风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导入教师让学生描述看到过的风以及经历过的有关风的事情,引导学生感受风的存在。

操作过程1.教师通过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风的特点,并用简单的语言解释风起来的原因。

2.学生分小组模拟风的运动过程,模拟不同强度的风对物体的影响。

3.学生进行风的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风的形成原因。

4.教师让学生进入室外体验自然的风。

学生们感受风的吹拂,通过结合自己亲身感受知道风的存在与形式。

总结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对风的认识和体验,总结学生的体验和认识成果。

第二课时:风的作用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小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了解风的作用及对生活的影响。

操作过程1.学生小组合作,收集不同地方的风的测量数据,进而了解不同地方风的情况,以及对不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2.教师以图形、口头的形式,让学生体会风的力量,并了解风对人的影响和防护措施、安全知识等。

总结教师让学生进行口头总结,巩固内容。

第三课时:安全环保知识导入教师通过材料、图片、音视频等几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风对环境和人的安全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环境和安全。

操作过程1.学生小组合作,收集风对环境和人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环境和安全的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总结教师让学生进行口头总结,查漏补缺。

四、教学设计理念本教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性,以体验为主要教学形式,配合视频材料,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风的相关知识及安全知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个人与小组合作活动来展示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2.评价风实验报告等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3.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叶的神奇》教案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叶的神奇》教案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叶的神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种类的叶子及其特点。

2.掌握观察叶子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类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不同种类的叶子及其特点。

•难点:掌握观察叶子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种类的植物。

•引发学生对于叶子的认识和好奇心。

2. 新课讲解(10分钟)
•通过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种类的叶子的方式,介绍叶子的结构特点。

•讲解如何观察叶子,以及如何区分不同种类的叶子。

3. 观察实验(20分钟)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对不同种类的叶子进行观察实验。

•让学生描述并记录不同叶子的特点。

4. 分类总结(10分钟)
•通过学生观察实验的结果,进行分类总结。

•帮助学生总结出不同叶子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点。

5. 拓展练习(15分钟)
•帮助学生制作叶子标本册,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叶子的特点。

•鼓励学生在家庭周边或校园内寻找不同的叶子,增加他们的观察乐趣。

6. 总结回顾(5分钟)
•让学生回答一些有关叶子的问题。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学生对于观察实验还缺乏足够的理解和技能。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于观察实验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原理。

此外,我还将加强对于学生的实践引导,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类能力和科学素养,助力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6、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7、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可以变成磁铁。
8、磁铁的用途和它的性质是相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
1、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想法。
2、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3、用记录表记录磁铁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进行思维加工,得出结论。
4、想办法解决简单问题:辨认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辨别磁铁的南北极,解决实验中和做指南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做一个指南针1课时
5、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6、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制作磁针,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
2、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科学态度。
3、体会在探究学习中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5、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单元备课
小学(科学)第(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备课人:丁学福
教材简析
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很多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磁铁有一定了解,他们对继续研究磁铁有很强的兴趣,这是进行本单元探究学习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本单元将从学生交流知道的磁铁知识开始,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单元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
单元重点
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y”表示。
3、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4、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单元难点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植物的“身体”》教案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植物的“身体”》教案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植物的“身体”》教案一、教学内容1.1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植物的外部结构,如根、茎、叶等;2.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理解植物的内部结构及其与生长的关系;3.通过实验加深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4.培养学生观察和感知能力,锻炼学生的科学素养。

1.2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外部结构和生长过程,并能在实验中加深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植物的内部结构和生长过程,并能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和加深认识。

二、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如下:2.1 讲授法通过讲授方式,介绍植物的基本结构,生长过程和内部结构,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植物的初步认知。

2.2 实验法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生长过程和植物内部结构,加深学生对植物结构和生长过程的认识。

2.3 讨论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条件和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以及探究植物的生长规律。

2.4 调查法通过调查植物的生长情况,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感知,锻炼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如下:3.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提出自己对植物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现象和生长规律。

3.2 知识讲解通过对植物的外部结构和生长过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成分、生命现象和生长规律。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内部结构,如根、茎、叶等。

3.3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植物内部结构,加深学生对植物结构和生长过程的认识。

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

3.4 讨论和总结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条件和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以及探究植物的生长规律。

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和实验结果,并探究一些与植物生长相关的现象和问题。

3.5 作业布置相应的复习和练习任务,以巩固学生对植物生长和结构的认识。

四、教学建议本节课的教学建议如下:1.强调学生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加强实践教学;2.加深学生的革命观念,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3.可以通过有趣生动的故事,图画或多媒体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教案(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教案(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教案(新)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复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重点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巩固研究成果,提高科学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1. 复并巩固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2. 提升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3. 强化学生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学内容本教案将按照以下科学课程章节的次序进行复教学:1. 第一章:性状相同的物体- 复物体的性状分类;- 通过对物体的性状进行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开展与物体性状相关的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 第二章:动物的生活和养分- 复动物的分类和生活性;- 回顾动物营养的来源和分类;- 研究动物的饲养管理,加深对动物生活的理解。

3. 第三章:灵敏的感觉器官- 复人体的感觉器官及其功能;- 进一步理解感觉器官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开展感官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4. 第四章: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回顾太阳对地球的照射和影响;- 研究太阳能的利用和应用;- 进行与太阳能相关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教案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示范等方式传授科学知识;- 实验法: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科学现象;- 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多媒体辅助等方式呈现科学实例;- 小组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和讨论,促进互动与思考。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本教案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评估方法:- 平时成绩记录: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等;- 口头提问: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检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验成果展示: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的结论和成果展示;- 书面测试:通过小测验或考试评估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教学资源如下: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2. 实验器材和实验用品;3. 多媒体设备和图片资源;4. 学生练册和作业本。

最新整理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新教科版).docx

最新整理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新教科版).docx

最新整理体育教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新教科版)第四单元磁铁1、根据磁铁的形状不同,可分为(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等。

2、在家庭物品中(电冰箱的门上)、(柜子门上)、(包上)都用到了磁铁。

3、我们所了解的磁铁性质(能吸铁、能吸金属、会粘在铁片上。

有时会推开另一个磁铁、可以做指南针)。

4、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不能吸引哪些物体?答:磁铁能吸引大头针、铁钉、弹簧、回形针、钢珠、圆珠笔尖上的小圆珠、一元硬币等,磁铁不能吸铜、铝、塑料、橡胶、木头、纸、衣服等。

5、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

6、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7、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8、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9、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10、钢针经过磨擦可以变成(磁铁)。

11、指南针的构造:(磁针、支架、标明方向的底盘)。

12、2000多年前,人们把(天然磁石)制成勺形,放在一个光滑的铜盘上,铜盘上刻着方向,轻轻转动勺子,当它停止转动后,(勺柄总是指向南方),人们称它为(司南),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了。

13、司南为什么要放在光滑的铜盘上?答:为了能让司南自由转动。

14、一块磁铁会改变另一块磁铁的磁力,用(相吸)的方式会使(磁力变大),(相斥)的方式会使(磁力变小)。

15、磁铁具有什么性质?答:(1)磁铁能吸引铁;(2)当磁铁的两极相互接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3)磁铁还能指示南北,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16、指南针的制作原理:答: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如:条形、蹄形、环形磁铁、方块形磁铁、圆饼形磁铁和槽形磁铁等。

2、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方面,如:磁铁文具盒,门、柜、包的磁吸,在铁皮黑板(或白板)上压图片的小磁贴,打靶玩具中的磁铁飞镖。

3、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4、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5、我们可以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质材料制作的。

6、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7、磁铁能指南北方向: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一个磁极指南,叫南极,用“S”表示;一个磁极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

8、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它们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9、一个磁铁如果没有受到敲击、高温或强磁场等影响,磁力大小一般是不会改变的。

10、两个或多个磁铁放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有的会增大,但不是成倍的增加,如果继续吸上磁铁,磁力还会继续增大,但增大的数量会依次递减;有的会减小。

1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12、磁石是一种铁矿石,称为磁铁矿石。

13、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司南,是把天然磁石制成勺形,放在一个光滑的铜盘上,铜盘上刻着方向。

轻轻转动勺子,当它停止后勺柄总是指向南方,人们称它为“司南”。

14、使铁片、钢针变成磁铁的过程叫磁化。

15、指南针的构成:磁针、支架、方位盘、盒子。

16、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第一课件网
一、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

二、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北方向与磁针
指的南北方向一致。

三、对照方位盘确定各个方向。

17、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怎样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来做一根磁针
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30次。

18、怎样判别摩擦后的钢针是磁针了呢
用磁针去接近铁质的小物体,如果吸引就说明是磁针了。

19、如何确定一个磁铁的南北极
一、悬挂法:悬挂磁铁使之能自由转动,静止后,指南的一端为南极,指北的一端为北极。

二、用已知南北极的磁铁试,根据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判断磁铁的南北极。

20、我们可以用指南针做什么
一、确定南北方向。

二、判别磁铁的南北极。

三、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铁做的。

21、一个磁铁分成两段后,每块磁铁仍然具备南北两极。

如何确定它们的磁极,方法参照第19题。

22、存放磁铁时应将两个磁铁的南、北极叠加起来。

这样有利于保护磁铁的磁性。

23、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相同磁极相互排斥的磁力悬浮起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