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名人
化学家名人名言

化学家名人名言化学家是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一员,他们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人类带来了众多的惊喜和发现。
而他们的名言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启示,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知名化学家的名言吧。
1. “没有实验证据,理论不过是一种臆想。
”——路易·巴斯德法国化学家路易·巴斯德是现代微生物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发明了疫苗接种技术,开创了一种新的医学治疗方法。
他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在理论和实验之间,实验始终是最为重要的。
2. “科学研究必须不断迈向高峰,不断向前推进。
”——林纳斯·鲍林瑞典化学家林纳斯·鲍林是碳化学的奠基人之一,被人们尊称为“有机化学之父”。
他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科学家必须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以推进科学研究的不断高峰。
3. “化学不是一门理论学科,而是一门实验学科。
”——迈克尔·法拉第英国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是电化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伏打电池的概念,被人们誉为“电化学之父”。
他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化学研究离不开实验,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发现新的事物和原理。
4. “自然界是化学家的实验室。
”——安德烈·安布罗瑞西法国化学家安德烈·安布罗瑞西是元素周期表的创造者之一,他发现了镁、铝等元素,对化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化学研究不仅基于实验室,更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5. “化学家需要充分利用所有现有的知识,以创造新的科学知识。
”——罗伯特·博义美国化学家罗伯特·博义是有机合成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创造性地发明了合成染料和医药方面的众多方法。
他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化学家要学会利用现有的知识和工具,以推动化学领域的不断发展。
6. “科学家应该具备思考、创造、探索和分享的能力。
”——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这句名言虽不是关于化学,但却可以为化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
化学领域需要的不仅仅是实验技能,还需要对知识和工具的不断思考和创新,以找到新的方法和思路。
药物合成名人故事

药物合成名人故事药物合成一直是化学领域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许多名人在这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一些人的故事极具启发性。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药物合成名人故事。
1. 约翰·凯门齐约翰·凯门齐是20世纪最杰出的化学家之一,他的贡献直接导致了现代药物学的进步。
他最著名的贡献之一是在20世纪40年代合成出了含有四环素结构的物质。
凯门齐利用4-氨基苯甲酸开始了他的合成,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化合物——比萨环。
比萨环就是一种含有四环素结构的化合物,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2. 威廉·班克斯威廉·班克斯是化学界的另一位杰出人物,他的贡献极大地促进了药物合成的发展。
他最著名的工作之一是合成了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疼痛缓解药物,它能够减轻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
班克斯通过对水杨酸的反应,合成了阿司匹林,并运用轻松实用的合成方法,使得这种药物被更广泛地使用。
3. 罗伯特·韦多克地高辛是一种强心苷,常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韦多克成功合成地高辛后,他开始进行这种化合物的研究,以进一步了解其药理学作用。
4. 丹尼尔·谢尔普斯丹尼尔·谢尔普斯是化学界又一位杰出的人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合成了多种天然产物,包括青霉素和另一种抗生素链霉素。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用于抗菌治疗的药物,它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巨大。
谢尔普斯通过使用天然青霉素的衍生物作为起始物质,经过一系列反应步骤,最终合成了人造青霉素。
接下来的进一步研究增进了对抗生素的理解,并推动了药物治疗领域的发展。
结论药物合成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这些人的工作和贡献对现代医学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
通过他们的研究和努力,许多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化合物得以创建,为人类带来了福祉。
(1)有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名人小故事或者名言

(1)有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名人小故事或者名言世界上有很多名人都对化学学科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贡献。
他们的思想和成就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几位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名人小故事和名言。
1. 尚克勃鲁斯特(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尚克勃鲁斯特是18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物理学家和实验化学家,也是一位具有独特幽默风格的人。
他对化学的研究和理解,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科学界。
尽管他是一位物理学家,但他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
他的名言:“化学是一门美丽的哲学,它通过研究物质和变化的过程,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
”2. 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卢瑟福是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的研究成果对当代物理学和化学学科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实验结果证实了原子的核心结构,并提出了原子核模型。
他的名言:“化学的伟大在于它可以将一对原子结合起来,物理的伟大在于它可以将一对原子分离开来。
但真正的奇迹在于,当化学与物理相结合时,我们可以创造出新的物质。
”3. 居里夫人(Marie Curie)居里夫人是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她的研究对物理学和化学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首先发现了镭元素,证明了它的放射性质,并赢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她的名言:“科学和生活的关键是对问题的好奇心。
只有保持好奇心和发现的热情,我们才能不断推动科学的发展。
”4. 保罗·德·马略(Paul Dirac)保罗·德·马略是20世纪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对量子力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他的研究更加偏向于物理学,但他也认识到化学学科对于物理学的重要性。
他的名言:“化学是理论物理学的基础,我们无法理解和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而化学正是帮助我们理解这些问题。
”5. 默里·凯瑞(Marye Anne Fox)默里·凯瑞是当代美国著名化学家,她在化学领域的研究和贡献备受赞誉。
化学历史上的名人

化学历史上的名人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来自科学,而科学的发展则需要发现者和创造者的智慧开拓。
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更需要有先行者树立榜样来发展。
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化学领域中诞生了一大批伟大的发现者,也就是在化学历史上的名人。
十七世纪有一位著名的荷兰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史蒂文弗里德曼,他是现代元素周期表制定者、有机化学分类系统的提出者、化学反应的系统性定义者,也是《物质及其变化》的作者,弗里德曼的著作极其重要,对于如今的化学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力量。
八十年代,英国的化学家罗伯特史密斯,他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作为一位先进的化学家和教育家,他在以氢化物酸性研究和有机化学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他把化学融入日常生活,开发出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如互变式反应等,构建了新的理论,对当代化学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外,十九世纪的居里夫人朱莉娅居里,这位伟大的法国女化学家,她是现代核化学的创始人,她的最大成就是在1896年发现了镭元素,并创造了新的核反应理论,为核化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她也因此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
此外,还有美国石油化学家詹姆斯霍金斯,他是石油化学领域的巨人,他尝试用新的方法来处理石油,并开发出了石油分离、提炼和加工的新方法。
他拥有一系列关于沥青的重大发现,这些发现对当今的石油化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最后,也不能不提有“玻璃王”之称的中国科学家唐朝。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其在玻璃的制作上的创新实践,把中国的玻璃制品从原材料中提取出来,使中国成为玻璃制造业的世界领先者。
在发展玻璃技术的同时,也推动了当时中国矿业、冶金和机械等技术的发展,对化学史也有巨大贡献。
因此,当我们欣赏这些伟大的化学家时,不仅要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的知识和发现,更要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前进、不断发现。
只有这样,才能让化学发展更上一层楼,让人类的文明取得最大的进步!。
化学历史上的名人

化学历史上的名人化学是一门起源于古代的科学,它一直都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
从古至今,化学家利用它们研究自然现象,提供新思想,发明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最终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所有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如果不是因为化学历史上的一些杰出人物。
在此,我们将介绍一些最受尊敬和最有影响力的化学家,以及他们对化学的贡献。
费希特(Fritz Haber)是一位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化学家,被认为是发明化学农药的第一人。
他的成就是给世界上八千万农民提供了大量的食物,甚至可以使他们拥有足够的粮食来令人信服。
他发明了化学农药,拯救了数百万人口,令人惊叹不已。
伦理尔(Ernest Rutherford)是一位来自新西兰的化学家,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是质子、中子和微粒子的发现者,从而奠定了核化学的基础。
他还发现了放射性元素的发生变异,并将其用于核反应,赢得了他另一个著名的发明原子弹的诞生。
萨缪尔沃森(Samuel Watson)是一位20世纪的美国化学家和生物化学家,被誉为“基因组”的发明者,他还与他的同事合作发明了他们自己的DNA测序机器,实现了DNA序列分析和研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测序,为研究和治疗遗传疾病,以及其它基因相关的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参考样本。
玻鲁兹(Marie Curie)是一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也是诺贝尔奖得主,她发现了钋和钔元素,也发现了放射性元素,还发明了放射性疗法,从而拯救了许多病人。
当今,放射性治疗仍然是治疗许多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也拯救了数以百万计的人们。
爱迪生(Thomas Edison)是一位20世纪末的美国发明家,也是一位知名的化学家,他曾研究、开发和发明了许多用于实用生活的新型化学产品,包括灯泡、灯丝、电池等。
他的发明改变了现代家庭的生活方式,把新的生活方式带到了每一个家庭。
本特利(John Dalton)是一位19世纪英国化学家,他建立了元素原子理论,元素是由原子构成的,他将元素以原子量表示,这使化学家们能够更精确地研究自然界事物的组成。
初中化学科学家及其贡献

初中化学科学家及其贡献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化学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为其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位初中化学科学家及其贡献。
1.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一位伟大哲学家和科学家,他是最早研究化学的人之一。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种元素理论,即地、水、火、气,这一理论在欧洲持续影响了两千多年。
2. 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约翰·道尔顿是19世纪初的英国化学家,被誉为现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原子理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微小颗粒——原子组成的。
这一理论为后来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3. 安托万·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安托万·拉瓦锡是18世纪法国的一位著名化学家,被誉为现代化学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氧气的概念,并首次将氧气与燃烧联系起来,揭示了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拉瓦锡还建立了化学元素的命名和分类系统,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 亨利·摩尔(Henry Moseley)亨利·摩尔是20世纪初的英国物理学家,他对元素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发现了元素的原子核中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原子序数。
摩尔的工作为元素的周期表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化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元素的性质和规律提供了方向。
5. 丹尼尔·魏伯纳(Daniel Bernoulli)丹尼尔·魏伯纳是18世纪瑞士的一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在气体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化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提出了魏伯纳原理,即气体分子的速度与气体的温度相关,为后来关于气体行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6. 马里·居里(Marie Curie)马里·居里是20世纪初的波兰化学家,她是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
居里夫人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发现了两种放射性元素——镭和钋,并研究了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中国化学专业的名人

中国化学专业的名人
中国化学专业的名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包括:
1. 屠呦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药学家,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抗疟药青蒿素为世界公认的抗疟药之一。
2. 杨振宁: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在物理学领域的成就备受世人推崇。
3. 高锟: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化学家,其在材料化学领域的贡献被公认为是中国化学界的重要里程碑。
4. 胡适: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其在化学教育和研究方面的贡献被广泛认可。
5. 王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其在电化学、表面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环保等重大工程项目。
以上五位名人只是中国化学专业中的冰山一角,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为中国化学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 -。
初中化学名人

初中化学名人
拉瓦锡(法):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张青莲(中):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道尔顿:元素符号
汤姆生:发现电子
波义耳(英):物质有粒子构成,将化学变化中不可分解的物质叫元素
德谟克利特(古希腊):认为宇宙间万物是由原子构成
里希特(德):提出酸碱当量定律
普鲁斯特(法):提出物质的定组成定律
普利斯特里,卡文迪许(英):水的组成揭秘
侯德榜:侯氏制碱法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瑞利:制氮气
拉姆塞:发现氩
玛丽·居里: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1906年4月19日),巴黎人,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的丈夫。
也是“居里定律”的发现者。
1903年和居里夫人还有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4月19日,皮埃尔·居里在一场马车车祸中不幸遇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名人目录1 最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2 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3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4 20世纪最伟大的化学家:莱纳斯·卡尔·鲍林5 中国化学家:黄鸣龙6 诺贝尔奖创办者:诺贝尔化学家最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个人简介:门捷列夫门捷列夫:俄国化学家。
1834年2月7日生于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1907年2月2日卒于圣彼得堡。
1850年入圣彼得堡师范学院学习化学,1855年毕业后任敖德萨中学教师。
1857年任圣彼得堡大学副教授。
1859年他到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
1860年参加了在卡尔斯鲁厄召开的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
1861年回圣彼得堡从事科学著述工作。
1863年任工艺学院教授,186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
1866年任圣彼得堡大学普通化学教授,1867年任化学教研室主任。
1893年起,任度量衡局局长。
189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国会员。
重大成果:门捷列夫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
今称门捷列夫周期律。
1869年2月,门捷列夫编制了一份包括当时已知的全部63种元素的周期表(表1)。
同年3月,他委托N.A.缅舒特金在俄国化学会上宣读了题为《元素的属性与原子量的关系》的论文,阐述了元素周期律的要点:①按照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呈现明显的周期性。
②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特征。
③应该预料到许多未知单质的发现,例如,预料应有类似铝和硅的,原子量位于65~75之间的元素。
④已知某些元素的同类元素后,有时可以修正该元素的原子量。
1871年门捷列夫又发表了《化学元素周期性的依赖关系》论文,对化学元素周期律作了进一步阐述。
他还重新修订了化学元素周期表(表2),把1869年竖排的表格改为横列,突出了元素族和周期的规律性;划分了主族和副族,使之基本上具备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形式。
门捷列夫在发现周期律及制作周期表的过程中,除了不顾当时公认的原子量而改排了某些元素(Os、Ir、Pt、Au;Te、I;Ni、Co)的位置外,并且考虑到周期表中合理的位置,修订了其他一些元素(In、La、Y、Er、Ce、Th、U)的原子量,而且预言了一些元素的存在。
在1869年的元素周期表中,门捷列夫为4种尚未被发现的元素留下空位。
1871年他又发表论文《元素的自然体系和运用它指明某些元素的性质》,对一些元素,例如,类铝、类硼和类硅的存在和性质以及它们的原子量做了详尽的预言。
这样的空位共留下6个。
门捷列夫的这些推断为后来的化学实验所证实。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激起了人们发现新元素和研究无机化学理论的热潮。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在化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把几百年来关于各种元素的大量知识系统化起来,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系,进而使之上升为理论。
门捷列夫还曾研究气体和液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于1860年发现气体的临界温度并提出了液体热膨胀的经验式。
1865年研究了溶液的性质,提出了溶液的水合物学说,为近代溶液学说奠定了基础。
1872~1882年,他和他的学生准确地测定了数种气体的压缩系数。
门捷列夫因发现周期律而获得英国皇家学会戴维奖章。
他还曾获英国科普利奖章。
1955年科学家们为了纪念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
门捷列夫运用元素性质周期性的观点写成《化学原理》一书,曾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
化学家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个人简介:居里夫人居里夫人Marie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Marie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
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
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
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
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Curie)所影响。
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
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
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居里:她的一生》(MariaCurie:A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生平经历:如果只看简历,很容易使人觉得玛丽亚·居里只是一帆风顺的成功科学家。
她于1867年11月在波兰华沙出生。
有一兄三姊,父母亲都是教师。
她15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中学毕业。
其后当了几年家庭教师,于1891年到法团巴黎大学索邦分校(Sorbonne)接受大学教育,1894年毕业,获得数学和物理两张证书。
1895年,她与任教于巴黎市工业物理和化学学院的皮埃尔·居里(PierreCurie)结婚,1897年秋长女伊伦(Irène)出生。
此前。
她跟索邦的李普曼(GabrielLippman)做磁学研究,并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此时,为了博士学位论文作准备,她开始在皮埃尔的实验室进行新课题,皮埃尔也很快便加人了妻子的工作。
他们的实验笔记从1897年12月6日开始,到1898年2月17日记录了第一次观察到新的放射性元素钋(polonium)为止。
经过几个月追踪和分析,他们在7月18日正式提交法国科学院宣读的报告中提出两个重要发现:一是元素钋、二是r放射性」(radioactivity)这个概念。
钋的纯化和另一新元素镭的分离等现象的发现,对化学研究有很大刺激;而放射性研究,则是物质本质研究的突破性发现。
1903年6月,居里夫人通过论文答辩,获颁物理科学博士。
11月初居里夫妇获颁英国皇家学会的戴维奖章(HumphreyDavyMedal);11月中旬更获悉与贝克勒尔(HenriBecquerel)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最高荣誉,以表彰他们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
1905年他们得次女伊芙(Eve)。
1906年皮埃尔去世。
1911年居里夫人获诺贝尔化学奖。
表彰她发现钋和镭。
1934年居里夫人去世。
1935年她的长女伊伦和女婿的里奥·居里(FrédéricJoliot-Curie)获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科学发现,居里夫人在世时就知道了)。
1937年次女出版的《居里夫人》,成为风靡全球的一本传记.化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个人简介:巴斯德巴斯德于1822年出生在法国东部的多尔镇。
他在巴黎读大学,主修自然科学。
他的天赋在学生时代并没有显露出来,他的一位教授把他的化学成绩评为“及格”。
但是巴斯德在1847年获得博士学位,不久便证明了教授的裁判还为时过早,年仅二十六岁的巴斯德因对酒石酸的镜像同分异构体的研究而一跃跨入著名化学家的行列之中。
重大成果:巴斯德并不是提出疾病细菌学说的第一个人,类似的假说以前就由吉罗拉摩·费拉卡斯托罗、弗里德里克·亨利及其他人提出过。
但是巴斯德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论证有力地支持了细菌学说,这种支持是使科学界相信该学说正确的主要因素。
如果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那么通过防止有害细菌进入人体就可以避免疫病,这看来是合乎逻辑的。
因此巴斯德强调防菌方法对内科临床的重要性,他对把防菌方法引入外科临床的约瑟夫·李斯特有着重大的影响。
有害细菌可以通过食品和饮料进入人体。
巴斯德发明了一种消灭饮料中的微生物的方法(叫做巴斯德氏消毒法),这种方法在使用之处几乎把受污染的牛奶传染源彻底消除了。
巴斯德年过半百又开始潜心研究炭疽──一种侵袭牛和许多其他动物包括人在内的严重传染病。
巴斯德证明有一种特殊的细菌是这种病的致病因素。
但是远比这更为重要的是他发明一种弱株炭疽杆菌,用这种弱株给牛注射,会使这种病发作轻微,而无致命危险,并且还会使牛对此病的正常状况产生免疫力。
巴斯德公开演示证明了他的方法会使牛产生免疫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人们很快就认识到他的一般方法可用于许多其他传染病的预防。
巴斯德本人在他那举世无双的著名成就基础之上发明了一种人体免疫法,此法使人接种后对可怕的狂犬病具有免疫能力。
从那时起,其他科学家也发明了防治许多严重疾病如流行性斑疹伤寒和脊髓灰质炎的疫苗。
巴斯德是一位格外勤奋的科学工作者。
在他的功劳簿上有许多仍有价值的小成果。
就是他的而不是任何他人的实验,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微生物并不是自然产生的。
巴斯德还发现了厌氧生活现象,即某些微生物能在无空气或无氧的条件下生存。
巴斯德对蚕病的研究成果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他的其他成就之一就是发明了鸡霍乱──家禽的霍乱疫苗。
巴斯德于1895年在巴黎附近去世。
人们常把巴斯德和发明天花疫苗的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相比较。
虽然詹纳的工作比巴斯德早八十年,但是我认为詹纳远不如巴斯德重要,因为他的免疫方法只对一种疾病有效,而巴斯德的方法可以而且已经用于许多种疾病的预防。
自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许多地区的人口估计寿命大体上增长了一倍。
在整个人类史上,人类寿命的这种巨大增长对个人生活来说可能比任何其他发明都具有更大的影响。
实际上现代科学和医学真正把第二次生命赐给了我们现在生活着的每一个人。
假如这种寿命的延长可以完全归功于巴斯德的工作的话,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他列在本书之首。
巴斯德的贡献是如此重要以致于上个世纪死亡率下降的最大成就应当毫无疑问地归功于他。
因此他在本册中得以名列前茅。
巴斯德一生进行了多项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
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这位法国化学家发现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杀灭那些让啤酒变苦的恼人的微生物。
很快,“巴氏杀菌法”便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上。
(2)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由于发现并根除了一种侵害蚕卵的细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国的丝绸工业。
(3)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他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药苗。
他意识到许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于是建立起了细菌理论。
由赛诺菲巴斯德开发上市的主要疫苗:1934:破伤风疫苗1941: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疫苗1947:流感疫苗1950:黄热病疫苗1955:萨宾研制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1958: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脊髓灰质炎疫苗1960:结核菌素多糖疫苗1960:麻疹疫苗1962:萨宾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1970:风疹疫苗1973:萨宾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Vero细胞)1974:甲型脑膜炎疫苗1975:甲型+丙型脑膜炎疫苗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1979:索尔克注射脊髓灰质炎疫苗(Vero细胞)1980: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1981:乙肝疫苗1985: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1987:乙肝疫苗(使用基因技术)1987: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五联苗1988:伤寒疫苗(多糖纯化)1992: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1992:破伤风、白喉和非细胞百日咳三联苗1996:甲肝疫苗1997: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五联苗2001:甲肝和伤寒联合疫苗化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化学家:莱纳斯·卡尔·鲍林个人简介:莱纳斯·卡尔·鲍林莱纳斯·卡尔·鲍林(LinusCPauling,1901-1994)是美国著名的化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