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溶液中的电子酸碱平衡

合集下载

溶液中的电子酸碱平衡

溶液中的电子酸碱平衡

第9章 溶液中的电子酸碱平衡一、选择题1.已知Sr 3(PO 4)2的溶解度为1.0×10-6 mol ·L -1,则该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为( B )(A )1.0×10-30; (B )1.1×10-28;(C )5.0×10-30; (D )1.0×10-12。

2.已知Zn(OH)2的溶度积常数为1.2×10-17,则Zn(OH)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 A )(A )1.4×10-6 mol ·L -1; (B )2.3×10-6 mol ·L -1;(C )1.4×10-9 mol ·L -1; (D )2.3×10-9 mol ·L -1。

3.已知Mg(OH)2的Θsp K =1.8×10-11,则其饱和溶液的pH 为 ( C )(A )3.48; (B )3.78; (C )10.52; (D )10.22。

4.AgCl 和Ag 2CrO 4的溶度积分别为1.8×10-10和2.0×10-12,则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 )AgCl 和Ag 2CrO 4的溶解度相等; (B )AgCl 的溶解度大于Ag 2CrO 4;(C )二者类型不同,不能由Θsp K 大小直接判断溶解度大小;(D )都是难溶盐,溶解度无意义。

5.BaSO 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3,Θsp K =1.0×10-10,把1.0×10-3mol 的BaSO 4配成10L 溶液,BaSO 4未溶解的质量是 ( C )(A )0.0021g ; (B )0.021g (C )0.21g (D )2.1g6.向Mg(OH)2饱和溶液中加MgCl 2,使Mg 2+浓度为0.010 mol ·L -1,则该溶液的pH 为{Θsp K [ Mg(OH)2]=1.8×10-11} ( D )(A )5.26; (B )4.37; (C )8.75; (D )9.63。

9章

9章

HCl、HI、H2SO4、HNO3、HClO4在水中为什么具有 相同的酸度呢?
若在非水溶剂(如甲醇)中,酸度又不同呢。
同一溶剂中,酸碱的强弱由其本质决定
HCl H 2O Cl H 3O 酸1 碱2 碱1 酸2 强酸 弱碱 弱碱 强酸
HAc H 2O Ac H 3O 酸1 碱2 碱1 酸2 弱酸 弱碱
第九章: 酸碱平衡
9-1 酸碱理论
一、S.Arrhenius 酸碱理论(经典酸碱理论) 瑞典科学家S.Arrhenius于1887年提出 二、酸、碱质子理论(Proton Theory of Acid and Base) 1923年丹麦化学家Brønsred(布朗斯特)和英国化
学家Lowry(劳莱)提出。 三、酸碱电子理论 1923年,由美国物理化学家Lewis提出,又称Lewis酸
例1: 液氨中,HAc变为强酸: 而HCl也是强酸:
HAc + NH3(l) = Ac- + NH4+ 强酸 强碱
HCl + NH3(l) = Cl- + NH4+ 强酸 强碱
NH3(l)把HAc和HCl的酸性“拉平”。原因是 NH3(l) 碱 性 强 , 它 是 HAc 和 HCl 酸 性 的 “ 拉 平 试 剂”。这种现象称为“拉平效应”。
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变色范围 酸色 过渡色
甲基橙 3.1 – 4.4 红

甲基红 4.4 – 6.2 红

石 蕊 5.0 – 8.0 红

酚 酞 8.0 – 10.0 无色 粉红
碱色 黄 黄 蓝
玫瑰红
9-3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一、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 电离平衡常数

9电子酸碱平衡-习题

9电子酸碱平衡-习题

6.已知fGo(Pb2+,aq)=-24.3KJ•mol-1,fGo(F-,aq)=-276.5KJ•mol-1, fGo(PbF2 ,s)=-620.4KJ•mol-1。 298K, PbF2 的 pKsp 值是 ( (A) 8.95 (B) -8.95 (C) 7.57 (D) -7.57 )
-1
(A)1.36×10-18; (C)0.95×10-20;
13. 根据酸碱电子理论, 下列物质中不可作为 Lewis 碱的是 (A) Cl(B) NH3 (C)Zn2+ (D)F-
( )
二、填空题 1.同离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电解质的溶解度 增加 减小 ,盐效应使难溶 大 得多。
;同离子效应较盐效应
(A)AgCl 和 Ag2CrO4 的溶解度相等; (B)AgCl 的溶解度大于 Ag2CrO4;
Θ K sp (C)二者类型不同,不能由 大小直接判断溶解度大小;
(D)都是难溶盐,溶解度无意义。
第九章 溶液中的电子酸碱平衡
Θ K sp 9. BaSO4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33, =1.0×10-10, 把 1.0×10-3 mol
2.求在 1.5 L1.0 mol·L-1 Na2S2O3 溶液中能溶解多少克 AgBr? 已知:Mr(AgBr) = 5.0×10
-13
Θ K 188, 稳 [Ag(S
Θ K 2O3) ]= 2.8×10 , sp (AgBr) =
3 2
13
解:设 AgBr 在 Na2S2O3 溶液中溶解度为 x mol·L-1 AgBr(s) + 2NH3 1-2x K = Ksp·K 稳= 14
Fe(OH)3 s 6F- FeF63- +3OH -

酸碱平衡基础知识讲义

酸碱平衡基础知识讲义

强酸,10-5左右为弱酸,10-10左右为极弱酸.
弱碱也可以按Kb的大小进行相应分类.
电离常数为平衡常数.所以也与浓度无关
,而只受体系本身性质和温度的影响.
问 题
9-3.2:电离度和电离常数均可表示弱电解质的 电离程度,它两各自有何特点和区别以及联 系?(B级掌握)
解:虽然两者均可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但有区别,当体系确定时,电离常数只与温度 有关,而电离度还与浓度有关.
Ka

[H][Ac] [HAc]
平 平 浓衡浓衡 度

一元弱碱的电离如NH3的电离平衡:
H2O + NH3
NH4+ + OH-
其平衡常数: 碱常数
Kb
[NH4][OH] [NH3]
平 平 浓衡浓衡 度 度
一般Ka(或Kb)值越大,表示酸或碱的电离程 度就越大.通常把Ka在10-2左右的酸称为中
6) 交界碱:介于软碱与硬碱之间的碱.如 NO2-,SO32-,Br,N2,C6H5NH2,C6H5N,N3-等.
2. 软硬酸碱的结合原则
电子理论指出:硬酸配硬碱,软酸配软碱;但 软硬不相配(即形成的酸碱加合物稳定性差)
因为硬-硬,软-软结合能形成稳定配合物,且 反应速度较快.而硬-软结合的倾向较小,所形成 的配合物不够稳定,且反应速度较慢.交界酸碱 不论对象是硬还是软,均能与之反应,所形成的 配合物的稳定性及反应速度适中.
9-2 水的离子积和pH
一:水的离子积(C级掌握)
在任何水溶液中有下列平衡存在:
H2O + H2O H3O+ + OH或简写为: H2O H+ + OH-
其平衡常数 Kw [H]O [ H ]

溶液中化学平衡(1)-酸碱电离平衡

溶液中化学平衡(1)-酸碱电离平衡

K
a1
K
b3
K
a2
K
b2
K
a3
K
b1
K
w
22
Kb3
KW Ka1
1.0 1014 7.6 103
1.31012
K
a2
K
b3
23
3. 解离度和稀释定律
K a,K b是在弱电解质溶液体系中的一种平衡常数,不受浓度影
响,而浓度对解离度有影响,浓度越稀,其解离度越大。
如果弱电解质AB,溶液的浓度为c0,解离度为α。
HAc + OHNaAc的水解反应
H2O + Ac-
H2O + Ac- HAc + OH-
酸碱反应总是由较强的酸与较强的碱
作用,向着生成相对较弱的酸和较弱
的碱的方向进行。
12
4.2.2 酸碱的相对强弱
1.水的离子积常数
作为溶剂的纯水,其分子与分子之间也有质子的传递
H2O +H2O
H3O+ + OH-
例如0.10mol.L-1HAc的解离度是1.32%, 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是 c (H+)=c (Ac-)
=0.10×1.32%=0.00132mol.L-1。
2
4.1.2 活度与活度系数
强电解质的解离度并没有达到100%。这 主要是由于离子参加化学反应的有效浓度要 比实际浓度低。 离子的有效浓度称为活度。
a3
c(H )c(PO43 ) c(HPO42 )
4.4 1013
三种酸的强度为:H3PO4 >H2PO4- >HPO42--
20
21
磷酸各级共轭碱的解离常数分别为:

第九章酸碱平衡

第九章酸碱平衡

第九章酸碱平衡本章总目标:1:了解酸碱理论发展的概况2:了解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解离平衡的影响。

3:掌握酸、碱、盐以及缓冲溶液的pH值的相关计算。

4:了解离子活度、活度因子、离子强度等概念。

5: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的性质。

各小节的目标:第一节: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1:掌握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常数的意义、用途和计算。

2;掌握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的意义、用途和计算。

当时,3:解离度概念——平衡时已经解离的浓度与起始浓度之比。

4: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国,加入与其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左移,从而降低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5:掌握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的计算。

6: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溶液的pH等基本概念。

7:熟练掌握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c酸/c盐);(C碱/C盐)8:可以解释缓冲溶液可以达到缓冲目的的原因。

第二节:盐的水解1:掌握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1.弱酸强碱盐:;2.强酸弱碱盐:;3.弱酸弱碱盐:2:可以运用公式——来解释升温促进水解的原因。

3:掌握单水解过程的计算——,4;掌握双水解pH值的计算:第三节: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的发展1:掌握离子强度、活度的概念和离子强度的计算。

2:理解盐效应对弱电解质解离度的影响。

3:了解酸碱质子理论、酸碱溶剂体系理论和酸碱电子理论。

Ⅱ习题一选择题1.某弱酸HA的Ka=2.0×10-5,若需配制pH=5.00的缓冲溶液,与100ml,1.0mol/L的NaAc相混合的1.0mol/LHA体积应为()A. 200mlB.50mlC.100mlD.150ml2.已知相同浓度的盐NaA ,NaB,,NaC,NaD的水溶液的pH依次增大,则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解离度最大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HA B.HB C.HC D.HD3.pH=3和pH=5的两种HCl溶液,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是()A .3.0 B.3.3 C.4.0 D.8.04.已知Kb0(NH3)=1.8×10-5,其共轭酸的Ka0值为()(《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 1.8×10-9 B. 1.8×10-10 C. 5.6×10-10 D.5.6×10-55.难溶电解质M2X的溶解度S与溶度积Ksp之间的定量关系式为()A.S =KspB.S=(Ksp/2)1/3C. S =Ksp1/2D.S =(Ksp/4)1/36.下列物质中,既是质子酸,又是质子碱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OH-B.NH4+C.S2-D.PO43-7.欲配制pH=13.00的NaOH溶液10.0L,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是()(原子量Na=23)A .40g B.4.0g C.4.0×10-11g D.4.0×10-12g8.H2AsO4-的共轭碱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H3AsO4B. HAsO42- C . AsO43- D.H2AsO3-9.往银盐溶液中添加HCl使之生成AgCl(Ksp=1.56×10-10)沉淀,直至溶液中Cl-的浓度为0.20mol/L为止。

第9章 溶液中的质子酸碱平衡

第9章 溶液中的质子酸碱平衡
α = 1.310-3 100% = 1.3% 0.10
9.3 水的电离平衡和pH
1 水的电离平衡 2 溶液的pH
1.水的电离平衡:
水是一个弱电解质,可发生如下电离:
H2O(l) + H2O(l) H3O+ (aq) + OH-(aq)
简写为:H2O (l) H+ (aq) + OH-(aq)
KW
=
c(H3O+ ) c
c(OH- ) = c(H3O+ ) c
Note:讨论问题,有时要用到a和r,但是在本章的计
算中,如不特殊指出,则认为 a = c ,r = 1。
(4).离子强度
➢ 衡量溶液中离子与它的离子氛之间的作用强弱。 ➢ 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高,离子与 离子氛之间的作用越强。
I=1/2Σcizi2
I:离子强度(mol·L-1) ci:i离子的浓度(mol·L-1) Zi :i 离子的电荷数
H+
酸1 + 碱2
碱1 + 酸2
酸碱反应的方向则取决于溶液中两种酸释放质子能力的 强弱及两种碱接受质子能力的强弱。一般反应方向是由 强酸与强碱发生反应,向生成弱的共轭碱和共轭酸方向 进行。
①HF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反应是由给出质子的半反应和接 受质子的半反应组成的。
HF(aq) H+ + H2O(l) HF(aq) + H2O(l)
4). 除离子氛外,在浓溶液中,还存在离子缔合现象, 阴阳离子形成离子对作为独立单元而运动。
5). 强电解质只有无限稀释时才能完全忽略离子间的相 互作用。
(3).活度与活度系数
活度:又称有效浓度,是指电解质溶液中实际 上可起作用的离子的浓度,即扣除了离子间相 互作用的浓度,以a (activity)表示。活度和浓 度c的关系为:

大学化学 第九章 溶液中的质子酸碱平衡 PPT课件

大学化学 第九章 溶液中的质子酸碱平衡 PPT课件
第九章 溶液中的质子酸碱平衡
9.1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状况
9.1.1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
Tf' i= T f
9.1.1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 1 离子氛模型 • 2 活度,活度因子及离子强度
aB=rB×CB 或是 aB=rB×mB
活度因子(activity factor) 无限稀释的时候 r=1 r 反映了离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电离理论只适用于水溶液,但在非水溶剂和无水 的情况下,电离理论又无法适应。
碳酸钠和磷酸钠等盐的水溶液显碱性,电离理论也无法解 释.
二、酸碱质子理论 (Bensted-Lowry质子理论)
1、酸碱的定义 酸: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如HCl、NH4+、 HSO4-是酸; 碱: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Cl-、NH3、HSO4是碱。 酸和碱可以是分子或离子。 酸碱两性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
共轭碱。
酸碱质子理论
强酸给出质子的能力很强,其共轭碱则较弱, 几乎不能结合质子,因此反应几乎完全进行(相当于 电离理论的全部电离)。 HCl + H2O 酸1 碱2 H3O+ + Cl酸2 碱1
弱酸给出质子的能力很弱,其共轭碱则较强, 因此反应程度很小,为可逆反应(相当于电离理论的 部分电离)。
HAc + H2O H3O+ + Ac酸1 碱2 酸2 碱1
③质子论中没有盐的概念。
酸碱质子理论
3.酸碱反应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反应的实质,就是两个 共轭酸碱对之间质子传递的反应。例如: HCl + NH3 === NH4+ +Cl酸1 碱2 酸2 碱1 NH3和HCl的反应,无论在水溶液中或气相中, 其实质都是一样的。 即HCl是酸,放出质子给NH3,然后转变为它的 共轭碱Cl-; NH3是碱,接受质子后转变为它的共轭酸NH4+。 强酸放出了质子,转化为较弱的共轭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溶液中的电子酸碱平衡一、选择题1.根据酸碱电子理论,下列物质中不可作为Lewis碱的是(C) (A)Cl-(B)NH3(C)Zn2+(D)F-2.已知Sr3(PO4)2的溶解度为1.0×10-6mol·L-1,则该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为()(A)1.0×10-30;(B)1.1×10-28;(C)5.0×10-30;(D)1.0×10-12。

溶液中的电子酸碱平衡3.下列有关分步沉淀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离子积先达到Kθsp的先沉淀出来;(B)沉淀时所需沉淀试剂浓度大者先沉淀出来;(C)溶度积小的物质先沉淀;(D)被沉淀离子浓度大的先沉淀。

4.同离子效应使( B)(A)弱酸电离度增大,难溶盐溶解度增大;(B)弱酸电离度减小,难溶盐溶解度减小;(C)弱酸电离度变小,难溶盐溶解度增大;(D)弱酸电离度变大,难溶盐溶解度减小。

5.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AgCl的溶解度增大;(B)AgCl的溶解度、Kθsp均不变;(C)AgCl的Kθsp增大;(D)AgCl的溶解度、Kθsp大。

溶液中的电子酸碱平衡6.已知∆f G o(Pb2+,aq)=-24.3KJ•mol-1,∆f G o(F-,aq)=-276.5KJ•mol-1, ∆f G o(PbF2 ,s)=-620.4KJ•mol-1。

298K,PbF2的p K sp值是( ) (A)8.95 (B)-8.95 (C)7.57 (D)-7.577.已知Kθsp(CaF2)=5.3×10-9, 在0.250L、0.1 mol·L –1的Ca(NO3)2溶液中能溶解CaF2 ( B)(A) 1.0×10-5 g (B)2.3×10-3 g(C)) 2.0×10-5 g (D)1.0×10-4g8.AgCl和Ag2CrO4的溶度积分别为1.8×10-10和2.0×10-12,则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C)(A)AgCl和Ag2CrO4的溶解度相等;(B)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K大小直接判断溶解度大小;(C)二者类型不同,不能由Θsp(D)都是难溶盐,溶解度无意义。

溶液中的电子酸碱平衡9.BaSO 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3,Θsp K =1.0×10-10,把1.0×10-3 mol 的BaSO 4配成10L 溶液,BaSO 4未溶解的质量是( )(A )0.0021g ; (B )0.021g(C )0.21g (D )2.1g10.在0.10 mol ·L -1 Fe 2+溶液中通入H 2S 至饱和(0.10 mol ·L -1),欲使FeS 不沉淀,溶液的pH应是[Θsp K (FeS) = 6.0×10-18,H 2S 的Θa 1K Θa 2K =9.23×10-22]( )(A )pH ≤4.10; (B )pH ≥0.10;(C )pH ≤2.91;(D )pH ≥2.91。

11.SrCO3在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A)0.1 mol·L-1 HAc (B)0.1 mol·L-1 Sr(NO3)2(C)水(D)0.1 mol·L-1 NaNO312.已知 23Ni(en)的Θ稳K=2.14×1018,将2.00 mol·L-1的en溶液与0.200 mol·L-1的Ni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则平衡时[Ni2+]/ mol·L -1为()(A)1.36×10-18;(B)2.91×10-18;(C)0.95×10-20;(D)4.36×10-20溶液中的电子酸碱平衡二、填空题1.同离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减小,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增加;同离子效应较盐效应大得多。

2.已知Θsp K(BaSO4) = 1.1×10-10。

若将10 ml0.2 mol·L-1 BaCl2与30 ml 0.01 mol·L-1 Na2SO4混合,沉淀完全后溶液中[Ba2+][ 24SO]= 1.1×10-10。

3.Mn(OH)2的Kθsp为1.9×10-13,在纯水中其溶解度为3.6×10-5 mol·L–1,其饱和溶液的pH值为__4.14_。

0.05 mol Mn(OH)2(s)刚好在浓度为2.8mol·L–1,体积为0.50L的NH4Cl溶液中溶解。

4.向含有固体AgI的饱和溶液中:(1)加入固体AgNO3,则[I-]变小。

(2)若改加更多的AgI,则[Ag+]将不变。

(3)若改加AgBr固体,则[I-]变小,而[Ag+] 大。

溶液中的电子酸碱平衡5.已知PbF2的溶度积为2.7×10-8,则在PbF2饱和溶液中,[F-]= 3.8×10-3mol·L-1;PbF2溶解度为1.9×10-3mol·L-1。

6.若AgCl在水中,0.010 mol·L-1 CaCl2中,0.010 mol·L-1 NaCl 中及0.050 mol·L-1 AgNO3中溶解度分别为S1,S2,S3,和S4,将这些溶解度按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S1>S3>S2>S4。

7.已知K sp, AgCl>K sp, AgBr>K sp, AgI,则AgCl、AgBr、AgI在相同浓度NH3·H2O溶液中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gCl>AgBr>AgI。

8.列出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K Θ与有关配离子的Θ稳K ,难溶盐的Θsp K 以及酸、碱的Θa K 、Θb K 的关系式:(1)Ag 2S + 4CN -2Ag(CN)-2+S 2-,K Θ=Θ2(K )稳ΘspK ; (2)Ag (NH 3)2++Br -+2H +AgBr + 2NH 4+,K Θ=3b,NH (K22st )()w K K spK溶液中的电子酸碱平衡三、计算题1. pH=5.0时,要使0.01 mol ·L -1铁盐溶液不生成Fe (OH )3沉淀,可加入NaF 防止,计算所需NaF 的最低浓度。

K sp Fe(OH)3= 4×10-38,K 稳[FeF6]3- = 1×1016。

解:设平衡时F ‾ 浓度为x mol L ‾1()-3--36Fe(OH)6F FeF +3OH s +=x 0.01 10-9()3922sp st 60.0110410K K K x--⨯=⋅=⨯=得:-1x=⋅0.054mol L∴所需平衡时的NaF浓度为0.054molL‾1溶液中的电子酸碱平衡2.求在1.5 L1.0 mol ·L -1Na 2S 2O 3溶液中能溶解多少克AgBr ?已知:M r (AgBr) = 188,Θ稳K [Ag(S 2O 3)-32]= 2.8×1013,Θsp K(AgBr) =5.0×10-13解:设AgBr 在Na 2S 2O 3溶液中溶解度为x mol ·L -1AgBr (s ) + 2NH 3-++Br )Ag(NH 231-2x x xK = K sp ·K 稳= 1422140.44(12)x x x =⇒=-∴m AgBr = 0.44×188×1.5×10-3= 124.08 g3.将6 mol/L NH 3·H 2O 与0.2 mol/L CuSO 4等体积混合,求混合溶液中的[Cu 2+]、[-24SO ]、[NH 3]?已知[Cu(NH 3)4]2+的K 稳 = 3.49×1012解:混合后:-1O H N H L 3mol C 23⋅=⋅1Cu L 0.1mol C 2-⋅=+1SO L 0.1mol C 24-⋅=-设先全部生成配离子,配离子再解离,有x mol ·L -1的-243)Cu(NH 解离溶液中的电子酸碱平衡Cu2++ 4NH3-24Cu(NH3)1 4 1解离前 0 2.6 0.1 解离后 x 2.6+4x 0.1-x41246.21.01049.3)46.2(1.0⋅≈⨯=+⋅-x x x x ∴161027.6-⨯=x∴混合溶液中124162L0.1mol ][SO ,106.27][Cu ---+⋅=⨯=13L 2.6mol ][NH -⋅=。

4.将5.0×10-3 L 0.20 mol ·L -1的MgCl 2溶液与5.0×10-3L 0.10 mol ·L-1的氨水混合时,有无Mg(OH)2沉淀生成?为了使溶液中不析出Mg(OH)2沉淀,在溶液中至少要加入多少克固体NH 4Cl ?(忽略加入固体NH 4Cl 后溶液体积的变化,NH 3的K b = 1.8×10-5,Mg(OH)2的K sp = 1.8×10-11)解:C Mg2+ = 0.1 mol ·L -1C NH3 = 0.05 mol ·L -1b 541[OH ] 1.8100.0509.510(mol L )K C----=⋅=⨯⨯=⨯⋅溶液中的电子酸碱平衡∴有沉淀若不析出Mg(OH)2,则:∴加入NH 4Cl 质量0.067×53.5×5.0×10-3×2 = 0.036 g2-242Mg OH 80.1(9.510)9.010 > sp Q C C K +--=⋅=⨯⨯=⨯1152Ksp 1.810[OH ] 1.3410[Mg ]0.1---+⨯===⨯3345Kb[NH ] 1.8100.05[NH ]0.067mol L[OH] 1.34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