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
英语学习策略

第五章英语各项技能学习策略研究所谓学好一种语言,Oxford(1990)认为是指掌握了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又懂得语言体系和有关文化。
外语学习中,听是四种基本技能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听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包括听新闻、对话、通知、访谈、故事、歌曲、解说、电话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听的内容不同,所采取的方式或所需要的技巧也各不相同。
不同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行为准则,每一行为都反映了它所代表的文化。
因此,在口语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习英语语音、语调、语法、句法等基本语言知识,而且还要了解其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等。
阅读是接触外语、吸收语言材料、获取感性认识的最重要的途径。
阅读不仅是英语教学的核心,也是各种标准化测试的重点。
大量的阅读可使学生巩固和扩大词汇量,增长包括语言知识在内的各方面知识,增强英语语感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听、说、译及其它语言技能的提高。
写作是产出性技能,是一种再创造,是活用所学知识的过程。
因此,写作是学习者英语综合技能的运用,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写作对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一般都要学会这四种技能。
虽然学习者可以因学习目的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但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完全割裂。
四种技能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
这四项外语技能学习策略的研究对外语教学有重大意义,既能够培养学习者独立自主学习,改进学习方法,改善学习过程的自我管理,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又能对课程设置、教法研究和教材编写提供帮助。
英语各项技能的学习策略研究5.1.1听力学习策略听、说、读、写是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而听在这四种活动中处于首要地位。
同时,听力能力是英语学习四项技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学生学好英语一个难关。
大量研究证明:在现代的言语生活里,听占45%,居于首位;说占30%;读占16%;写占9%。
从实践中可以发现,听力能力的强弱与学习、工作的效率成正比。
对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调查和展望

对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调查和展望葛欣曹青(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石家庄,054800)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十五年发表于国内期刊上的外语学习策略文献的研究,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主要成果,文章将研究文献分为学习策略理论研究类、学习策略的微观视角研究类、影响学习策略的因素研究类等六个类别,对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展望。
关键词:外语学习策略成果回顾分析展望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9—0285—01一、引言自Carton(1968)首次提出外语学习中的线索推理三策略以来,不少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探索外语学习策略特征。
近年来,研究者对外语教学领域的研究兴趣由研究如何“教”转移到探讨学生如何“学”。
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而近十五年的相关研究内容更为丰富,鉴于此,为了更准确地把握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笔者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了1996年至2011年《外语教学与研究》等12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回顾和总结了近十五年来我国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主要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同类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性展望。
二、主要成果回顾近十五年来我国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成果总量巨大。
越来越多的外语教育工作者关注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
为了使读者能充分把握我国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现状,笔者对近十五年来12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外语学习策略”研究文献分类描述,将研究文献分为以下六个类别。
(一)学习策略理论研究类:学习策略理论研究类文章主要是对外语学习策略涵义的归纳总结,以及结合当前教育热点阐述较新的学习策略研究结果。
在笔者筛选的近十五年来76篇有关学习策略理论研究类的文章中,仅有的两篇文章也并非单纯地讲理论,它们更强调的是与实践的结合部分。
(二)学习策略的微观视角研究类:对于学习策略的研究,国内学者从微观视角出发进行了研究,其中微观视角包括听力、词汇、阅读、写作等策略的研究。
英语学习优等生管理策略使用个案调查论文

英语学习优等生管理策略使用的个案调查摘要:外语学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和心理过程,语言材料的选择、组织和输入都要涉及到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外语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研究表明,学习的效果=50%的学习策略+40%的努力程度+10%的智商。
而管理策略在众多策略中起到统领作用,因此本文采取个案调查的形式,对一名优等生的管理策略进行深入到听、说、读、写的微观调查,以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背后的故事”关键词:英语学习管理策略优等生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b)-0000-001 引言管理策略一词最先由skehan(1989)提出,包括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策略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几个方面。
o’malley认为“不懂得使用管理策略的学生,从本质上说就是没有方向或机会回顾自己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也没有机会思考未来的目标”。
关于策略的实证研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已经十分广泛,对于相关概念已经在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中逐渐成熟。
然而关于管理策略的研究并不多见。
然而对于管理策略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它不仅关注于学生“怎样学”中使用的策略,还关注了学习者对于“怎样学”所持观念,而这些策略和观念正是导致英语学习结果差异的原因之一。
本文以个案调查的形式,研究英语学习优等生的管理策略使用情况,以作为寻找影响英语学习成绩因素的突破口。
2 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参加此次个案研究的学生为某市重点高中的一名高一学生l。
她以优秀的中考成绩考入高中,综合成绩(743)和英语单科成绩(145)都为全班第一。
2.2 研究工具本次个案调查采用了问卷、访谈、课堂观察等多种方式,对该名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管理策略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了解。
问卷包括“个人简况”和“管理策略问卷”两个部分。
问卷设计了四十个陈述项目,例如“我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英语听力学习方法、在听力中我会有意选择有关的重点词组或关键句”等,每项陈述后有1至5个数字,分别代表“完全不符合”、“通常不符合”、“有时符合”“通常符合”、“完全符合”五个等级。
大学英语普通班教学模式探究——个案研究

第1 1 期
湖 北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掌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e i T V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 3 , No . 1 1
2 0 1 3年 l 1月
No v e mb r . 2 0 1 3 . 1 3 3 ~1 3 4
一
、
指导 ,也很 乐于主动 参与到学 习活动 中去跟 同伴相 互学习 。 因此 , 我的教学方案设计为融合作学 习和 工具性学习动机为 体 的英语 教学模 式 。 三 、四个课 堂的教学设计 三人行 必有 我师,同伴间 的相互学 习对 学员获益最大 。 在学期初 , 我会 根据学员们 的高考英语成绩 、 分级考试 成绩、 生源地 、个人兴趣爱好 、宿舍号等给他们分 组,一般会 3 ~ 5人一组 ,每 组学员的英语成绩和其他情 况都基本均衡 ,除 了传 统 的个 人学 习模 式外 ,学员 的小组合 作学习更 加被侧 重 ,其 中很 多 口语活动和 阅读活动都会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 我校大 学英 语教学共分为 四个模块 :阅读教学、口语听 力教学 、学 员网络 自主学习和综合测试 。其 中,阅读教学和 口语 听力 教学是 整个教学活动 的中心。 这 四个课堂 的教 学活 动设计如下 : ( 一 )阅读教学 设计 1 .教员简单 导课 。每次课 刚开 始笔者会用一两分钟 的 时间以讲解 、视频、音 频、提 问等形式简要就该单元 的主题 进行介绍 ,引导学员很 自然的进入本单元 的学习。另外 ,该 导课也可 以调动学生学 习兴趣 ,避 免打瞌睡等现象 。 2 .学员演 讲。在学期初 ,我会 给学员简要讲解英 语演 讲 的策 略和技巧及注 意事 项 。我会提前 3 ~5天通知 2 ~3 名 学员 就某 一单元的主题准备演讲 , 具体演讲题 目自拟 , 要 求演讲要做 到脱稿并打分 。每次演讲采用十分制 , 评委 从各 个合作 学习小组 中抽取 。 3 .教 员讲解 相关背景知识 、领 读单词、课文大意和段 落划分 。该步骤 引导学 员对 课文 内容有总的 了解 ,并为接下 来 的合作学 习活动的开展奠定语 言基础 。 4 .学 员小组合作学习 。学 员以小组为单位共 同学 习该 课文 ,我会在每组指定个 小组长管理该小组 , 学员们可采用 如下合 作学习活动 : 他们可 依据 课文段落划分依次轮流分段 落讲解 学习该课文 , 可 一人带读某些段落然后就该段落 小组 成 员相 互提 问切磋交流 ,如可就语音语调 、段落大 意、不理 解 的句 子、重点句型词组 、句子翻译、写作手法 、修辞手法 等相互 交流 学习 , 不 当之 处或不理解的地方及时提 出, 确保 每 位组 员既有机 会带领其 他组 员学习也有 机会参 与到相互 讨论 回答 当中, 总之组 员们 要相互监督学习确保每位成 员都 能透彻 理解 该课文 。 在 此过程中我会要求学员 除了 口头讨论 外 也要 做必要的记录和笔头工 作。 我会在教室来 回走动监 督 每 组任务完 成情 况并就他 们不理解 之处或 感觉 困难 之处及 时提供 帮助和参考
文理科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个案研究

为直接作 用与 学 习和 间接作 用 与学 习两类 ,直接作
素与大学英 语 四级 考试 之 间的关 系 ,发现 在代 表学 习者 因素 的 1 个 变 量 中 有 7个 对 考试 成 绩有 明显 6
的预测能力 。高分 组 与低分 组在 代表 学 习者可 控 因 素的 1 0个变 量上表 现 出显著 差异 。 风识 等[ 研究 袁 5 ] 了英语 专业 和非英 语专 业学 生 的学 习策 略差异及 其
等的变化 。文秋芳 、王立非 对外 语学 习策 略 的有效
性研究 提出 了质 疑 ,并对好 差 生 的策略差 异 、学 习
的认 同 。有学 者认 为策 略 是一种 计 划 、管理 、监控 、
协调 技巧 的能 力 , 一 系列技 巧 的有 目的 的运 用 ;] 是 [ 7
策略对 成绩 的预测性 和策 略培 训有 效 的三个结 论提
中 图分 类 号 :G4 2 4 文 献标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9 4 (0 8 0 —0 0 一O 6 2 0 8 2 0 ) 3 14 4
新颁布 的 2 0 《 0 7 大学英 语课 程 教学要 求 》 出 : 指
与专业 四级 和 大学英 语 四级 考试 的相关情 况 ,得 出
・
收 稿 日期 :2 O 一 O — 2 O8 5 2
作者简 介:毛红娟 (9 6 ) 1 6一 ,女 ,江苏海门人 ,讲师 ,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的研究 。
维普资讯
学 习能力 。
一
结论 ,六种 学 习策 略在使 用方 面有 统计 上的显著 差
异 ,学 习策略 与 四级 成绩 有不 同程 度 的相关性 。秦 晓 晴 对硕 士研 究生 的英 语 学 习策 略特点 进行 了实 ] 证研究 ,得 出学 习成 绩 与学 习策 略不相 关 的结论 。
学习策略

英语学习策略研究浅探2010-12-14 10:54:54 Tag:英语学习方法学英语英语能飞英语网我要评论(0)英语学习策略研究浅探:本文阐述了学习策略的涵义、学习策略的分类、影响学习篆略的因素和英语学习策略的特征。
提出培养英语学习策略措施的同时,对国内学者对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部分成果做一大概综述,并依此提出国内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展望。
国外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早于国内对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9O 年代中后期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成为我国英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
学习策略研究的出发点在于认清课堂教学条件下学生学习的规律,从而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更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因此,学习策略的研究越来越受得人们的重视。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学习策略的培养和使用受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的外语学习效果。
那么,什么是学习策略呢?”学习策略”这一术语被人们普遍接受之前,有过不同的称谓,如”学习行为、”认知过程”以及学习”手法”(tactics)等等。
笔者列举了三种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0’Malley and Charrnot 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加强自己理解、学习或记忆信息所采用的特殊方法或行为”Ⅲ。
Oxford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变得更容易、更快捷、更有趣、更有效、更有利于学习者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所采取的行动”。
Cohen认为,”学习策略包括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和第二语言使用策略,是学习者为提高第二语言学习和使用而有意采取的步骤或行动”。
国内史耀芳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有意识地调控学习环节的操作过程,是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学习方法和技巧。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及英语学习策略的特征Rubin,O’Malley&Chamot和Oxfor等都根据自己的见解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分类。
英语写作中的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及社交策略分析

英语写作中的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及社交策略分析
张晓丹 张 彧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摘 要:英语写作作为基本的语言技能,是语言输出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英语写作的各种策略基础上,旨在寻求更 有效的提高英语写作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研究分析表明元认知策略对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最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英语写 作水平的高低。认知策略的学习和使用也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并且应该建立在元认知意识的基础上并受之监控 和调节。而社交 / 情感策略的使用可以帮助学习者完善语言、增强写作意识。
(三)安排学习过程 在高职 CAD 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应合理安排学习过 程。为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采用差异性原则,使学 习小组的划分呈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效果。同时,每个小组 应有两个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为任务探索提供知识保障。另 外,教师应选择正确的引导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每 个学生的特长和作用,避免学生在任务探索的过程中过度依赖 他人的现象。 四、小结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重视并加强新 课程改革,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CAD 是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 在 CAD 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 能力。任务驱动法在 CAD 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提出任务、分 析任务、完成任务和总结任务这几个方面。但是在高职 CAD 教 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应注意驱动法的选用、明确学习任务、安排 学习过程、改进学习评价。研究任务驱动法在高职 CAD 教学中 的应用对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高等
教学 教育
(四)总结任务 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 自己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寻找解决措施。同 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 价交流,并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和肯定,使学生通过任务驱动 法获取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实现高效学习。 三、在高职 CAD 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驱动法的选用 在高职 CAD 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应正确选用驱动法。 这是因为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时间较长,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知 识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并且,学习任务在具备一定挑战性 的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学习任 务。因此,高职 CAD 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用任务驱 动法,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 (二)明确学习任务 首先,学习任务应与专业知识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能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习任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 水平进行划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让不同学习水平的 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学习任务的 制定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学习水平。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

2009年3月第28卷第3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 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 tion M a r .2009Vol .28No .3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贾秋雨(),女,黑龙江七台河人,级硕士研究生。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贾秋雨(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 要:词汇知识的质和量与词汇学习策略密切相关,如果学生缺乏正确的词汇学习策略,词汇将始终是他们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障碍。
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对英语学习程度差距悬殊的两名学生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外语水平不同的学习者在词汇学习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选择和运用上存在明显差异。
针对研究结果,建议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并运用多种词汇学习策略,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关键词:词汇学习;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教学启示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9)03-0116-03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词汇学习。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贯穿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
词汇知识习得水平与词汇学习策略密切相关。
虽然大多数学生对词汇学习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但由于缺乏正确的词汇学习策略,导致词汇始终是他们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障碍。
1 文献综述关于策略的分类,学者们各持己见,但多数研究者仍采用欧麦力和萨默特(O ′Malley &Chamot 1990)的学习策略的分类方法。
他们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把学习策略分为三种类型: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促进某一学习活动的顺利完成而采取的计划、监察、评估等活动,是学习者进行自我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认知策略则指学习者赖以获得知识和概念的识别、记忆和理解等过程。
社会/情感策略则指通过与人交际或调控情感、动机以辅助学习的策略。
这三类策略每一类又包括若干分类:元认知策略包括预先准备、集中注意、选择注意、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具体策略;认知策略包括重复、归类、利用上下文情景、联系、猜测、词形分析(前、后缀)、查词典、做练习、词汇表等;社会/情感策略则包括提问、协作已达到澄清的目的、减低焦虑程度、自我鼓励等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策略
重复 、翻译 、记笔记 、编组 、演绎 、再结合 、关键词 、语境化 、迁移 、推理和详细描述
学
习 策
元认知策略 预先组织机制 、集中注意力 、自我管理 、自我监察 、自我评估 、延迟表达
略社交 /ຫໍສະໝຸດ 感策略 合作 、请求说明 、参与小组活动和联系
学习策略还可以表现形态 、作用方式和意识程度等 3方面来认识 (吴本虎 2003) 。依据表 现形式上的差异 ,学习策略可以分为“外露策略 ”和“内隐策略 ”,外露策略是指表现为可观察 的外在言语行为的学习策略 ,而内隐策略则是表现为不可观察的内部心理过程的学习策略 。 依据作用方式的不同 ,我们可以将学习策略分为“语言学习策略 ”和“一般学习策略 ”,语言学 习策略是那些直接参与言语活动过程的学习策略 ,一般学习策略则是那些间接支持言语活动
过程的学习策略 。依据意识程度上的强弱 ,学习策略可以分为“主动策略 ”和“自动策略 ”,主 动策略是有意识使用着的学习策略 ,自动策略即下意识使用着的学习策略 。
近年来 ,国外的培训研究主张明晰式 、结合式 、综合式的培训方式 。明晰式是指学生被告 知策略使用的价值 、原因 、目的或可能的效果 。结合式是指把策略教学与正常语言教学的任 务 、目标 、教材结合起来 。综合式培训是指对适合于不同学习方面 (听 、说 、读 、写 )和多种类型 (认知 、元认知等 )的策略进行同时教学 。这种培训方式的好处是 :学生立刻看到策略学习与 语言学习的相关性 ,因而保持对策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策略可立刻在语言学习中应用 ,有利 于转移到类似情景中去 。然而 ,国内运用上述方式进行策略培训很少见 ,如果有 ,也是在班级 层次进行 ,难以发现学习者掌握策略的速度 (这似乎应以学习者有意识经常使用某一策略开 始 ) ;国外研究又多是在第二语言环境中进行 (谭晓英 ,魏立明 2002) 。因此 ,本研究以追踪个 案研究的形式来力图发现学习者掌握策略的特征 。
策略使用的研究方法有 3种调查学习策略的方法和 6种调查手段 ,它们是观察法 ( obser2 vation) 、内省法 ( introspection) 、追思法 ( retrospection)和现场记录 ( recording) 、有声思维 ( think2 loud) 、面谈采访 ( interview) 、问卷调查 ( questionnaire) 、周记 /日记 ( study diary) 、实验检测 ( ex2 periment) (吴本虎 2003) 。通过面谈采访和学习周记 /日记 ,我们就可以进行个案追踪研究 。 文献显示这种个案研究并不多 ,文秋芳 ( 1996)曾经进行过成功学习者同非成功学习者在使用 策略上的差异对比 。她发现 ,学习成功者对听 、说 、读 、写各项活动没有偏废 ,既认真完成老师 布置的任务 ,又有自己的学习计划 ,两者相辅相成 ,达到全面发展 。对所从事的听和读的学习 活动能有意识的分为两种 :精读和精听 ,半精听和半精读 ,而且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要求 。学 习成功者成功地管理了自己的学习活动 ,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对自己有分析有评价 ,对学习 方法有选择有评估 ,发现问题 ,及时调整 。但她的研究并没有涉及学习者进行策略使用方面的 个别培训 。而这正是本研究所要涉及的 。 3. 方法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 ,人们对学习策略并没有普遍的认同 ,大家从各个角度来讨论 、认识 学习策略 (王立非 2001) 。有的学者将学习策略看成是“步骤 ”和“技巧 ”,在本质上属于外部 行为 (Rubin 1975; Oxford 1992 /1993) ;有的学者 ( Stern 1983)则认为 ,学习策略不是具体的学 习方法 ,而是方法的总体特征和普遍趋势 ,属认知心理学范畴 ;他们对“策略 ”( strategy)和“手 段 ”( technique)作了明确区分 ,认为前者是方法的总和 ,带有某种意图性 ;而后者是在语言学 习某个层面可观察到的学习行为 ,如从语篇中推断出语法规则 ,遇到生词查词典等学习方法 。 还有学者 认为 学习策 略是 两 者 兼 而 有 之 (W einstein & M ayer 1986; Chamot 1990; 文 秋 芳 1996) 。
外语界 2007年第 2期 (总第 119期 )
指学习策略应涵盖应对整个语言学习各方面的对策 ,有了这种认识 ,学习者就能很好地利用 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发挥其各自应有的作用 ;开放性就是学习者能不停地从外 界获取新方法 、新技巧 ,从而能不断地发展 、调整 、完善和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系统 ;动态性 表现在学习者根据自己英语水平的变化和学习任务的不同 ,对学习策略系统不断地作出调 整。
Foreign L anguage W orld No. 2 2007 ( General Serial No. 119)
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
□秦建华 王英杰
提要 : 本文以一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使用学习日记的研究方法 ,来发现本科生在英语学习 中使用学习策略的特点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 ,探讨学习策略培训的方式和途径 。 关键词 : 学习策略 ; 策略培训 ; 策略发展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f a college student, and by use of study log, tries to find out fea2 tures of strategy use in language learning. M eanwhile, this paper also tries to p robe into the ways of strategy training and strategy development. Key words: learning strategy; strategy training; strategy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 H31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4 - 5112 (2007) 02 - 0073 - 09
·74·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Foreign L anguage W orld No. 2 2007 ( General Serial No. 119)
由于研究者的类型和经历不同 ,研究方法也不同 ,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分类也不同 。 Skehan (1989)提出策略分类的依据是学习者置身于学习情境的能力 、个人的偏好和评估能力 。 W enden (1983)对成年外语学习者的策略研究发现 ,自我指导策略包含 3个普遍范畴 :即语言 内容 、计划和自我评估 。OπM alley & Chamot(1989)按照信息处理模式把学习策略分为 3类 :第 1类是认知策略 ,指通过学习材料的直接分析 、转换或综合来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活动 ( Rubin 1987) 。这类策略具有可操作性 /认知加工的功能 。 Chamot ( 1987 )列举了许多认知策略 : 重 复 、翻译 、记笔记 、编组 、演绎 、再结合 、关键词 、语境化 、迁移 、推理和详细描述等 ,与完成具体学 习任务有直接关系 。第 2类是元认知策略 ,利用认知过程中获得的知识 ,通过确定学习目标与 计划 、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结果等手段来调节语言学习 ,这类策略具有执行功能 ,包括预 先组织机制 、集中注意力 、自我管理 、自我监察 、自我评估 、延迟表达 。第 3 类是社交 /情感策 略 ,此类策略指学习者选择与其他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交流的方法 ,包括合作 、请求说明 、参与小 组活动和联系等 。
在本研究中 ,我们认为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个人为了便于理解 、学习和记忆信息而进 行的某种思考的行动 ”(OπM alley & Chamot 1990) ,它应该是一个心理认知过程和具体行为相 结合 ,是学习者关于语言学习的方法手段所构成的动态系统 ,是学习者关于语言学习所采取的 具体对策的综合体系 。这个对策体系应该由多个次系统构成 ,而每个次系统又应该由数个次 次系统构成 ;每个次系统之间又会有交叉 。
一个学习策略系统具有 3个特点 (文秋芳 1996 ) : 整体性 、开放性和动态性 。整体性是
·7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策略的使用是“有意识的行为 ”( Chamot 1987 ) ,学习者经常有意识地运用策略 (Oxford 1992 /1993) ,最终熟练地使用策略 。这是一个从有意识到无意识的过程 。当然 ,并非使用所有 的策略都处于有意识状态 ,有时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 。学习策略开始以明显 的 、可意识到的形式存在 ,逐渐程序化 ,直到完全无意识地使用 ,即从一个“有意识对策 ”( con2 scious tactic)开始 ,最终发展成为“潜意识策略 ”( subconscious strategy) (王立非 2001) 。我们 认为 ,学习者开始会有意识地采用某种学习方法 ,如重复 、翻译 、内心独白 ( self2talk) (文秋芳 1996; Chamot & OπM alley 1993) ,最后则发展成为无意识地认知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从有意识 到无意识的过程恰好反映了策略存在于不同层次 ,正确揭示了学习策略从认知层次向元认知 层次发展的全过程 。
1. 引言 20世纪 60年代以来 ,受认知学习理论的影响 ,人们开始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习策略
的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该领域的研究还揭示了成功学习者和不 成功学习者在使用策略方面的不同 :前者比后者更频繁使用策略 ;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并 为不同学习任务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 ;他们学得比较快 ,更有学习积极性 。与此同时 ,把成功 者使用的学习策略教给较差学生的研究也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 ,结果显示 :较差学生可以学会 使用成功学习者的策略 ,提高他们学习的效果和成绩 。本文通过一个个案研究 ,来说明学习者 策略使用的变化 。变化主要体现在所选策略由粗略到细致 ,由单一到多样化的过程 ,由机械使 用到因时因任务而随时调整 ,逐步形成一个系统的过程 。 2. 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