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结核病)
小儿结核病的病例分享

治疗中的挑战和经验分享
药物治疗的挑战
小儿结核病需要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但药物副 作用较大,如肝损害、耳毒性等,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 监测肝功能、听力等指标。
营养支持
结核病为消耗性疾病,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营养支 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热量摄入,促进康复。
患儿配合度
小儿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较差,家长需加强监护,确保患 儿按时服药,完成整个疗程。
提高小儿结核病认识和关注度的重要性
• 提高小儿结核病认识和关注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这有 助于早期发现疑似病例,实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治愈 率、降低死亡率。其次,关注小儿结核病有助于推动社会各方 面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为患儿提供更为全面、高效的医疗 服务。最后,加强对小儿结核病的认识和关注度也有助于提高 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环 境贡献力量。
结核病在小儿中的重要性
01 影响生长发育
结核病在小儿期发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可能导致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
02 传染性强
小儿结核病患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容易将病菌 传染给周围的人群,包括家人、同学等。
03 治疗难度
由于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结核病的 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治疗难度相对较大。
治疗反应和效果
症状改善
经过规范治疗,患儿发热、咳嗽 等症状逐渐减轻,体重稳定增长
。
辅助检查改善
X线检查显示病灶逐渐吸收,结 核菌素试验转阴,痰液检查无菌
。
治愈标准
完成规定疗程,临床症状消失, 辅助检查正常,可判定为治愈。 对治愈患儿需进行定期随访,观
察有无复发。
04
病例讨论
病例特点总结
病例分析摘要2

结核性脑膜炎、浸润性肺结核-病例分析病史摘要:患者,女,36岁。
因头痛、呕吐、发热急诊入院。
患者于20多天前因受冷感冒头疼,伴有寒战、高热(体温不详),以后头痛加重,呈刺跳痛,尤其前额部明显。
10天前开始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无血。
当地医院诊断为“流感”,予以相应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2天前自觉双下肢麻木,乏力,急诊入安。
既往无特殊病史。
查体:体温40℃,脉率110/min。
慢性病容,消瘦,嗜睡,神志恍惚,合作欠佳,双眼无水肿,瞳孔等大对称,对光反射存在。
心肺检查无明显异常,腹部稍凹陷,全腹有压痛。
浅反射及腹壁反射减弱,浅感觉存在,膝反射及跟腱反射未引出,颈强直。
克氏征、布氏征阳性。
化验检查:WBC 9.2X109/L,N:0.5,L:0.14。
脑脊液压力高,细胞数高,查见抗酸杆菌。
X线检查:双肺上部各有一结节状阴影,边缘见模糊的云雾状阴影。
分析题:1、根据所学知识做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2、根据病理学知识解释相应症状、体征、化验结果。
参考答案:1、结核性脑膜炎、浸润性肺结核。
依据:头痛、呕吐、发热;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脑脊液压力高、查见抗酸杆菌;X线所见。
2、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压升→头痛、呕吐;结核累及脑膜→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浸润性肺结核→X线所见;感染、脑脊液中抗酸杆菌及中枢神经受损→发热。
小叶性肺炎--病例分析患儿,男,3岁。
因咳嗽、咳痰、气喘9天、加重3天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9℃,脉搏165次/min,呼吸30次/min。
患者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周围青紫,神萎,鼻翼扇动。
两肺背侧下部可闻及湿性啰音。
心率165次/min,心音钝,心律齐。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4×109/L,分类:嗜中性粒细胞0.83,淋巴细胞0.17。
X线胸片:左右肺下叶可见灶状阴影。
临床诊断:小叶性肺炎、心力衰竭。
入院后曾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但病情逐渐加重,治疗无效死亡。
肺结核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肺结核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好嘞,今天我们来聊聊肺结核这个话题,尤其是那些疑难病例。
说到肺结核,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咳嗽、咳痰、胸痛,感觉就像是电影里的情节。
可真要说起一些疑难的病例,那可就复杂了,像解一道难题,考验咱们的智慧。
这不,有一个病例让我印象深刻。
患者是一位年纪轻轻的小伙子,二十出头,整天活力四射。
可他最近却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咳得不行,吃饭都没什么胃口。
刚开始大家都以为就是普通的感冒,没想到越拖越严重。
医院检查一番,结果出来,哎呀,肺结核,真是晴天霹雳!大伙儿都在想,怎么会呢?这个年纪的孩子,居然得了肺结核,真让人费解。
这时候,医生们可就开始开动脑筋了。
要知道,肺结核可不是小事,得小心谨慎。
这位小伙子经过一番检查,结果显示,他的病情竟然复杂得多,合并了其他的一些疾病。
这可把医生们愁坏了。
大家在病房里聚集,像是开会一样,讨论着他的病情。
有的说要换药,有的则认为需要更深入的检查。
你说这病情就像捉迷藏,越捉越迷,让人无从下手。
然后,大家决定给他做一个详细的CT扫描,结果出来,哎呀,肺部的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
一旁的护士小李看到结果,都忍不住咳嗽了,虽然她并没有得病。
大家都皱起眉头,心里一紧,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伙子身上的病灶数量不少,简直就像一块块拼图,散落在他的肺部,真是让人心惊。
这时候,有一位资深的医生站出来,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给大家打气。
他说,咱们不能怕,要勇往直前,得为小伙子找到最好的治疗方案。
他开始给大家讲解病灶的情况,分析可能的治疗方法,整个病房都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氛。
听着听着,大家心里的紧张感渐渐消散了,仿佛看到了一丝光亮。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决定先用一些强效的抗结核药物,结合综合治疗。
虽然路途坎坷,但总比坐以待毙强嘛。
就这样,小伙子开始了他的治疗之旅。
每天都得吃药、做检查,真是辛苦得让人心疼。
不过,看到他逐渐恢复的样子,大家心里都乐开了花,像是开了一朵大花。
病情的恢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例讨论ppt课件

结核杆菌在胸膜腔内继续繁殖,导致胸膜炎症加重 和胸腔积液的形成。
胸膜炎症反应
胸膜炎症反应是结核性胸膜炎 的主要病理过程,表现为胸膜 充血、水肿和炎症细胞的浸润 。
炎症反应可导致胸膜表面纤维 素渗出和胸膜粘连,影响胸腔 的正常生理功能。
炎症反应还可能导致胸腔积液 的生成增多和吸收减少,进一 步加重胸腔积液的积聚。
治疗方案
抗结核药物治疗
使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物进行抗结 核治疗
胸腔穿刺引流
对胸腔积液进行引流,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支持治疗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预防并发症
02
结核性胸膜炎病理生理
结核杆菌感染
01
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进入肺组织,并在肺泡内繁殖 ,引起局部炎症反应。
02
随着感染的进展,结核杆菌可穿过肺泡壁进入胸膜 腔,引发胸膜炎症反应。
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症状与体征
患者就诊时的症状、体征及病程进展情况。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确定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并与其他 可能的疾病进行鉴别。
治疗经验与教训
治疗方案
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结核药物、抗炎药物、 胸腔穿刺抽液等。
治疗过程与效果
CT检查
MRI检查
可清晰显示胸膜、肺组织的结构和病 灶的部位范围。
可见胸膜增厚、粘连,肋骨聚拢,纵 膈向患侧偏移。
04
病例的治疗与护理
抗结核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
根据结核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选择敏感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 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异烟肼、利 福平、乙胺丁醇等。
用药原则
遵循早期、联合、适量、全程的 原则,确保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 符合治疗要求,以提高治疗效果 并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肺结核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肺结核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一、病例介绍患者,男,45岁,已婚,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半年余,再发加重1周入院。
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痰,伴午后潮热、盗汗、消瘦、乏力,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结核”,规律服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症状有所缓解。
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加重,咳黄痰,伴胸闷、气促,稍感胸痛,乏力、纳差,无咯血,无头痛,无尿痛,无畏寒、发热,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在当地治疗无效,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二、病例讨论1. 讨论时间:2022年8月15日14:002. 讨论地点:呼吸科医生办公室3. 主持人:李主任(呼吸科主任医师)4. 参加人员:张医师(呼吸科主治医师)、王医师(呼吸科住院医师)、赵护士(呼吸科护士长)、刘护士(呼吸科护士)等。
三、讨论内容1. 经治医师报告病史患者,男,45岁,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半年余,再发加重1周入院。
患者半年前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痰,伴午后潮热、盗汗、消瘦、乏力,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结核”,规律服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症状有所缓解。
1周前,患者咳嗽加重,咳黄痰,伴胸闷、气促,稍感胸痛,乏力、纳差,无咯血,无头痛,无尿痛,无畏寒、发热,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在当地治疗无效,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2. 发言记录张医师:根据患者病史,初步诊断为肺结核复发。
但患者此次入院时,症状有所加重,且痰液颜色改变,提示可能存在肺部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胸部CT、痰培养等,以明确诊断。
王医师:患者既往规律服用抗结核药物,但症状仍反复,可能与药物剂量不足、药物耐药或患者依从性差有关。
建议调整抗结核药物剂量,并加强患者用药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
赵护士:在护理方面,应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同时,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支持,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刘护士:在饮食方面,建议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以增强患者体质。
空洞型肺结核--病例讨论PPT课件

.
9
2013年3月13日在我院行胸部X线检查
影像所见:胸廓骨骼 及胸壁软组织未 见异常。右下肺 野可见小片状渗 出影,其内密度 欠均匀病灶边缘 欠清,余肺野清 晰,两肺门影正 常,心脏大小正 常。气管纵隔居 中,膈面光整, 肋膈角锐利其余 未见明显异常。
申请作MRI检查。
.
7
2013年3月8日在我院行
双髋关节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
.
8MRI报告Fra bibliotek影像所见:两侧髋臼、股骨干及异常右侧股骨头 骨质内见多片状长短不一T1、等长T2信号影,静 脉注射对比剂病灶边缘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内部 无强化。变累及股骨颈及大、小粗隆;双髋关节腔 内积液稍增多;周围软组织筋膜及肌间隙内未见异 常。
.
5
2013-2-3 诊断意见:
新仁医院
右肺中叶小片状含气空腔影,
X线片
建议相关检查。
.
6
2013-3-3,全身疼痛,住我院感染科
查体:T:37.6~38.3oC,急性病容, 双髋关节压痛,化验: WBC:16.4X109/L, NE:66%, LY:25%。
临床诊断:1.空洞型肺结核;2.髋 关节炎?3.双肺间质性改变并双肺 轻度感染;4.颈、腰椎退变。
.
14
影像诊断总结:
诊断依据:病人以肺部感染及双髋关节压痛症状为主,无
典型结核中毒症状,住院时体温及血液WBC升高;相距2月3 次肺部X线片右肺中叶病灶主要呈片状边缘模糊密度增高影, 以及其内空洞影形态、大小、数量、内部情况有明显改变,病 灶边缘主要呈侵润表现,病灶以外纤维增生病灶不多,且无显 著增加;双髋关节MRI检查见两侧髋臼、股骨干及右侧股骨头 骨质炎性异常信号表现;右侧髋臼上方、股骨干有明显骨质破坏 及周围少量骨质增生 。
空洞型肺结核病例讨论课件

• 病例概述 • 空洞型肺结核病理分析 • 治疗方案与效果 • 病例讨论与反思 • 总结与展望
01 病例概述
病例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三
职业:办公室职员 籍贯:江苏南京
年龄:35岁 性别:男
病例病情简介
主诉
咳嗽、咳痰、低热、盗汗2个月。
病史
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量不多,多为白色粘痰。同时伴有低热(体 温波动在37.5℃左右)和盗汗。无胸痛、气促等症状。患者曾自行服用感冒药,症状无明 显改善。
鉴别诊断
需与肺部其他疾病如肺部肿瘤、肺炎等相鉴别。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 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02 空洞型肺结核病理分析
空洞型肺结核定义
01
空洞型肺结核是一种肺部疾病, 其特征是肺部组织出现空洞。这 些空洞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引起的,通常出现在肺的上部。
02
空洞型肺结核是肺结核的一种类 型,属于继发性肺结核。
治疗效果总结
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治疗过 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治疗 提供参考。
治疗方案调整与优化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03
治疗方案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 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优化治疗过程。
治疗方案优化
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 技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 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和死亡率。
治疗方案推广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全球结核 病疫情挑战。
探索新型抗结核药物 和治疗方法,提高治 疗效果和缩短治疗时 间。
提高临床医生诊疗水平的建议
加强临床医生对空洞型肺结核的 认知和诊断能力,提高诊断准确
临床药师-病例讨论--结核并痛风

病例讨论3一例继发性肺结核并痛风病例讨论病史摘要:患者,男性,74岁,身高162cm,体重70kg。
主述:咳嗽、咳痰1+月,加重伴发热3天。
现病史: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咳白色泡沫痰,量少,易咳出,无腥臭味及分层,咳嗽时感心前区及肩背部放射痛,伴四肢乏力,无畏寒、发热,无流涕,无头昏、头痛等不适,遂就诊于“贵州省织金县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怀疑“结核”可能性大,予患者“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II 8粒 Qd”口服抗结核治疗,患者感咳嗽、咳痰稍好转后出院。
患者出院后继续规律服用“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II 8粒 Qd”。
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加重,咳白色泡沫痰,量少,易咳出,咳嗽时感心前区及肩背部放射痛,伴发热,最高体温40℃,伴四肢乏力,无流涕,无头昏、头痛等不适,遂就诊我院急诊,予患者“退烧针”后体温降至正常,并予患者“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具体剂量不详)抗感染治疗,此后患者反复发热,最高体温39℃,予患者物理降温后稍好转。
今日患者为求系统治疗,遂就诊我院呼吸科病房。
本次患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欠佳,二便如常,体重未见明显增减。
既往史:3年前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高血压”,最高血压175/?,未规律服用药物。
3年前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痛风",未予诊治。
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系统疾病史。
否认“肝炎、伤寒或副伤寒”等传染病史。
术外伤史:10年前因阑尾炎在当地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恢复可。
个人史:生长于原籍无外地、疫区长期旅居史,无吸烟,偶有饮酒,量少,无毒物、放射性物质及职业粉尘,无性病及冶游史。
家族史:无与疾病相关的遗传或遗传倾向的病史及类似本病病史。
家庭成员:爱人7年前因“脑梗塞”去世;生育史:2子3女,均体键。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双侧胸廓呼吸动度对称,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异常隆起,无震颤,心率8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病况诉说:
患者男性,67岁,农民。
因咳嗽、咯痰、发热20余天,近日又
有腹泻。
1973年5月12日因血压下降入院。
入院前20余天咳嗽、咯痰并发热(38℃),痰量不多,黄色脓性,当地诊断为“气管炎”,肌注青霉素无效,近日因出现腹泻,一天5~6次,含黏液,无脓血,无里急后重,并因血压下降转院。
20年来慢性咳嗽,从未作过胸部X线检查。
15年前普查血吸虫病,大便孵化阳性,曾进行锑剂治疗,以后多次复查,大便阴性。
体检:T 38.5℃,P 100次/分,BP 9.33/6.67kPa(70/50mmHg)。
中度脱水貌,皮肤干燥。
胸部前后径增长,叩诊高清音。
心无特异。
腹部饱满,软。
肝肋下2cm,剑突下5cm,脾肋下2cm,有轻度移动性浊音。
实验室检查:Hb 130g/L,WBC 10×109/L,N 90%,L 8%,M2%。
血、大便培养,均无病菌生长。
ESR 52mm/h。
24小时痰漂浮法找到少数抗酸杆菌。
血总蛋白50g/L,白蛋白21g/L,球蛋白29g/L,锌浊度试验8U,GPT 5U,黄疸指数6U。
腹水检查:比重1.005,Rivalta 试验阴性,细胞数26。
胸部X线摄片:两肺小点状及片状模糊阴影,在肺上部显示2个环形边界透光区的空洞形成。
住院经过:入院后经给氧、补液、血管活性药、抗生素、异烟肼脱水征象纠正,BP于次日即上升至13.3/9.3kPa(100/70mmHg),大便1~2次/天。
但咳嗽、咯痰无好转。
入院3天后出现痰内带血,肌注处大片瘀斑,两下肢紫癜,血小板计数20×109/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24秒(正常对照11秒)。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 试验)阳性,血浆纤维素原1.1g/L。
尿比重1.014,蛋白(+),红细胞0—3/高倍,WBC 0—2/高倍。
入院第5天无尿,C02结合力/L(12容积%)。
经输血、静注垂体后叶素及血管活性药物无效死亡。
问题:
1.从病史,本例主要疾病有哪些
2.死前3天相继出现广泛性多处出血、无尿等表现,血小板计
数减少,血浆纤维素原明显减少等,说明发生什么并发症 3.预期本例尸检可见病变,作出全面病理诊断。
4.肺内出现空洞有哪些可能病理上如何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