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模拟设计一个通信系统
基于Matlab的16QAM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淮海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仿真设计题目:16QAM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MATLAB仿真系(院):电子工程学院学期:2013-2014-2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基于Matlab的16QAM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1绪论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应用MATLAB的编程方法和功能模块可以搭建各种仿真系统,还可以应用丰富的时间域、频率域、相位域的仿真测量仪器。
许多新一代通信系统的系统级仿真程序出现在MATLAB软件的演示实例中,这使得学习的效率大为提高,对技术与系统的理解已经从概念深入到电路方案和选取层面。
Simulink是Mathworks公司推出的基于Matlab平台的著名仿真环境。
Simulink作为一种专业和功能强大且操作简单的仿真工具,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所青睐,它搭建积木式的建模仿真方式既简单又直观,而且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
正交振幅调制,这是近年来被国际上移动通信技术专家十分重视的一种信号调制方式。
QAM是数字信号的一种调制方式,在调制过程中,同时以载波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来代表不同的数字比特编码,把多进制与正交载波技术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频带利用率。
正交调幅是一种将两种调幅信号汇合到一个信道的方法,因此会双倍扩展有效带宽。
正交调幅被用于脉冲调幅,特别是在无线网络应用。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频带利用率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在频谱资源非常有限的今天,传统通信系统的容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用户的要求。
正交幅度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以其高频谱利用率、高功率谱密度等优势,成为宽带无线接入和无线视频通信的重要技术方案。
首先介绍了QAM调制解调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的16QAM 系统调制解调方案,包括串并转换,2-4电平转换,抽样判决,4-2电平转换和并串转换子系统的设计,对16QAM的星座图和调制解调进行了仿真,并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进而证明16QAM调制技术的优越性。
基于matlab光纤通信演示系统设计

光纤通信作为一种高速、高带宽的通信方式,在现代通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以及为了展示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我们设计了一套基于Matlab的光纤通信演示系统。
1. 系统概述光纤通信演示系统由光源模块、光纤传输模块、光探测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四个部分组成。
光源模块用于产生光信号,光纤传输模块用于模拟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过程,光探测模块用于接收光信号,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2. 光源模块光源模块采用LED或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通过电流调节控制光信号的强度和频率。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模拟电流调节过程,并生成相应的光信号波形。
3. 光纤传输模块光纤传输模块包括光纤和光纤传输系统模型。
在实际光纤通信系统中,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会受到衰减和色散等影响。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建立光纤传输系统模型,模拟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过程,并观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变化。
4. 光探测模块光探测模块采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探测器接收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模拟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过程,并得到相应的电信号波形。
5. 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信号放大、滤波、解调等处理过程。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包括滤波、解调、误码率分析等处理,最终得到解调后的信号波形和信号质量分析结果。
通过以上演示系统的设计,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加深对光纤通信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也可以通过Matlab模拟和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为实际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和支持。
基于Matlab的光纤通信演示系统设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纤通信技术,还可以为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优化和性能分析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支持。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光纤通信技术将会在未来的通信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matlab的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仿真

基于matlab的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仿真1.课程设计的目的(1)增加对仿真软件的认识,学会对各种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方法(2)加深理解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概念(3)初步掌握系统的设计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2.设计方案论证2.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在数字传输系统中,其传输的对象通常是二进制数字信号,它可能是来自计算机、电传打字机或其它数字设备的各种数字脉冲,也可能是来自数字终端的脉冲编码调制(PCM)信号。
这些二进制数字信号的频带范围通常从直流和低频开始,直到某一频率m f ,我们称这种信号为数字基带信号。
在某些有线信道中,特别是在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数字基带信号可以不经过调制和解调过程在信道中直接传送,这种不使用调制和解调设备而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通信系统,我们称它为基带传输系统。
而在另外一些信道,特别是无线信道和光信道中,数字基带信号则必须经过调制过程,将信号频谱搬移到高频处才能在信道中传输,相应地,在接收端必须经过解调过程,才能恢复数字基带信号。
我们把这种包括了调制和解调过程的传输系统称为数字载波传输系统。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模型如图 1所示,它主要包括码型变换器、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均衡器和取样判决器等部分。
图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1.2 数字基带信号1.2.1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对不同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应根据不同的信道特性及系统指标要求,选择不同的数字脉冲波形。
原则上可选择任意形状的脉冲作为基带信号波形,如矩形脉冲、三角波、高斯脉冲及升余弦脉冲等。
但实际系统常用的数字波形是矩形脉冲,这是由于矩形脉冲纤数字传输系统中的线路传输码型。
此外,CMI 码和曼彻斯特码一样都是将一位二进制码用一组两位二进制码表示,因此称其为1B2B 码。
(5)4B/3T 码4B/3T 码是1B/1T 码的改进型它把4 个二进制码元变换为3个三进制码元。
显然,在相同信息速率的条件下,4B/3T 码的码元传输速率要比1B/1T 码的低,因而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效率。
使用MATLAB进行通信系统设计和仿真

使用MATLAB进行通信系统设计和仿真引言:通信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使人们能够传递信息和数据。
为了确保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使用计算工具进行系统设计和仿真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使用MATLAB这一强大的工具来进行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一、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通信系统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发射机、传输媒介和接收机。
发射机负责将输入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并将其发送到传输媒介上。
传输媒介将信号传输到接收机,接收机负责还原信号以供使用。
二、MATLAB在设计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 信号生成与调制使用MATLAB,可以轻松生成各种信号,包括正弦波、方波、脉冲信号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调制,例如将低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以实现更高的传输效率。
2. 信号传输与路径损耗建模MATLAB提供了各种工具和函数,可以模拟信号在传输媒介上的传播过程。
通过加入路径损耗模型和噪声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模拟实际通信环境中的传输过程。
这些模拟结果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和优化通信系统的性能。
3. 调制解调与信道编码MATLAB提供了用于调制解调和信道编码的函数和工具箱。
通过选择适当的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通过使用MATLAB进行仿真,我们可以评估不同方案的性能,从而选择出最优的设计。
4. 多天线技术与信道建模多天线技术可显著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MATLAB提供了用于多天线系统仿真的工具箱,其中包括多天线信道建模、空分复用和波束成形等功能。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多天线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并优化系统设计。
5. 频谱分析与功率谱密度估计频谱分析是评估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MATLAB提供了各种频谱分析函数和工具,可以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并计算功率谱密度估计。
这些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的频率分布特性,并进行性能优化。
6. 误码率分析与性能评估对于数字通信系统而言,误码率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MATLAB实现通信系统仿真实例

补充内容:模拟调制系统的MATLAB 仿真1。
抽样定理为了用实验的手段对连续信号分析,需要先对信号进行抽样(时间上的离散化),把连续数据转变为离散数据分析。
抽样(时间离散化)是模拟信号数字化的第一步.Nyquist 抽样定律:要无失真地恢复出抽样前的信号,要求抽样频率要大于等于两倍基带信号带宽.抽样定理建立了模拟信号和离散信号之间的关系,在Matlab 中对模拟信号的实验仿真都是通过先抽样,转变成离散信号,然后用该离散信号近似替代原来的模拟信号进行分析的。
【例1】用图形表示DSB 调制波形)4cos()2cos(t t y ππ= 及其包络线。
clf%%计算抽样时间间隔fh=1;%%调制信号带宽(Hz )fs=100*fh ;%%一般选取的抽样频率要远大于基带信号频率,即抽样时间间隔要尽可能短. ts=1/fs ;%%根据抽样时间间隔进行抽样,并计算出信号和包络t=(0:ts:pi/2)';%抽样时间间隔要足够小,要满足抽样定理.envelop=cos (2*pi *t);%%DSB 信号包络y=cos(2*pi *t).*cos(4*pi *t );%已调信号%画出已调信号包络线plot (t ,envelop ,'r :','LineWidth',3);hold onplot(t ,-envelop,'r:’,’LineWidth',3);%画出已调信号波形plot(t ,y,’b','LineWidth ’,3);axis([0,pi/2,-1,1])%hold off%xlabel ('t ’);%写出图例【例2】用图形表示DSB 调制波形)6cos()2cos(t t y ππ= 及其包络线。
clf%%计算抽样时间间隔fh=1;%%调制信号带宽(Hz )fs=100*fh;%抽样时间间隔要足够小,要满足抽样定理。
数字通信系统matlab仿真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信道编码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专业:通信工程姓名:XXX学号:0730xxxx基于MATLAB 的通信系统仿真———信道编码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摘要:简述信道编码理论,详细说明分组码的编译原理、实现方法及检错纠错能力,用MATLAB 仿真有无信道编码条件下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及信道编码在不同信道下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如AWGN 信道和深衰落信道。
关键词:信道编码、分组码、MATLAB 仿真、性能一、引言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始终是通信技术所追求的目标,而信道编码能够显著的提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1948年,信息论的奠基人C.E.Shannon 在他的开创性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有噪信道编码定理.他指出:对任何信道,只要信息传输速率R 不大于信道容量C, 就一定存在这样的编码方法:在采用最大似然译码时,其误码率可以任意小.该定理在理论上给出了对给定信道通过编码所能达到的编码增益的上限,并指出了为达到理论极限应采用的译码方法.在信道编码定理中,香农提出了实现最佳编码的三个基本条件 :(1 )采用随机编译码方式 ; (2 )编码长度L→∞ , 即分组的码组长度无限 ; (3)译码采用最佳的最大似然译码算法。
【1】二、信道编码理论1、信道编码的目的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信道内存在加性噪声及信道传输特性不理想等容易造成码间串扰同时多用户干扰、多径传播和功率限制等也导致错误译码。
为了确保系统的误比特率指标通常采用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是为了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提高传输质量而设计的一种编码。
它是在信息码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多余码元,使码字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2、信道编码的实质信道编码的实质就是在信息码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多余码元(称为监督码元),使它们满足一定的约束关系,这样由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共同组成一个由信道传输的码字。
举例而言,欲传输k 位信息,经过编码得到长为n(n>k)的码字,则增加了 n - k = r 位多余码元,我们定义 R = k / n 为编码效率。
跳频通信系统的matlab仿真

跳频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报告指导老师王秀红班级1002403学号100240330姓名张敏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跳频扩频原理 (3)跳频扩频仿真系统框图 (3)仿真要求 (4)理想信道系统各处波形 (4)高斯白噪声下的系统的信噪比-误码率性能 (8)多径+高斯白噪声下的系统的信噪比-误码率性能 (9)多径+高斯白噪声+单频干扰系统信噪比-误码率性能 (8)结论 (9)部分程序 (9)跳频扩频原理跳频(FH-Frequency Hopping),是用一定码序列进行选择的多频率频移键控。
也就是说,用扩频码序列去进行频移键控调制,使载波频率不断地跳变,所以称为跳频。
从时域上来看,跳频信号是一个多频率的频移键控信号;从频域上来看,跳频信号的频谱是一个在很宽频带上不等间隔随机跳变的。
信息数据通过波形变换(信息调制)后,进入载波调制。
载波由伪随机序列(跳频序列)控制可变频率合成器产生,频率则随着跳频序列的序列值改变而改变。
跳频信号经射频滤波器发射后,被接收机接收。
接收机首先从发送来的跳频信号中提取跳频同步信号,使本机伪随机序列控制的频率跳变与接收到的跳频信号同步,输出同步的本地载波,使载波解调即扩频解调获得携带有信息的中频信号,从而得到发射机送来的信息。
与定频通信相比,跳频通信比较隐蔽也比较难以被截获。
只要对方不清楚载频跳变的规律,就很难截获我方的通信内容。
基于Matlab 下的通信系统仿真

IX
.-.. .. ..- /--.. ./.... .
2.程序或仿真模型 2.1 设计思想(流程图)
上图中,假如连续时间信号是一个带限信号,其频率是 - m ~ m ,抽样脉冲为理想单位 冲激串,其数学表达式为、
由图可见,模拟信号 X(t)经抽样后,得到已知抽样信号 Xs(t);
X
.-.. .. ..- /--.. ./.... .
中包含的有效内容,也即信息(Information) 。消息是具体的、表面的,而信息是抽象的、 本质的,且消息中包含的信息的多少可以用信息量来度量。 通信系统就是传递信息所需
要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的总和,包括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受 信者) ,它的一般模型如图 3-1。
1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1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信源(信息源,也称发终端)的作用是把
I
.-.. .. ..- /--.. ./.... .
上述的实际抽样过程中,很容易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描述,设连续时间信号用 X(t)表示,抽 样周期为 Ts ,抽样频率为 Ws ,则以抽样信号的数学表达式为
I
.-.. .. ..- /--.. ./.... .
Matlab 原理
设计项目
基于 Matlab 下的通信系统仿真(信号的抽样) 基于 Simulink 下的通信系统仿真(信号的抽样)
姓名:许美茹 学号:1467119128 学院:信工院通信一班
II
.-.. .. ..- /--.. ./.... .
号称为模拟信号。在用户线上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称为“模拟通信”。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不同,它是一种离散的、脉冲有无的组合形式,是负载数字信息的信 号。电报信号就属于数字信号。现在最常见的数字信号是幅度取值只有两种(用 0 和 1 代表) 的波形,称为“二进制信号”。“数字通信”是指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信息,或者用数字 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传输的通信方式。 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相比具有明显的优 点:首先是抗干扰能力强。数字通信中的信息是包含在脉冲的有无之中的,只要噪声绝对 值不超过某一门限值,接收端便可判别脉冲的有无,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其次是远距离 传输仍能保证质量。因为数字通信是采用再生中继方式,能够消除噪音,再生的数字信号 和原来的数字信号一样,可继续传输下去,这样通信质量便不受距离的影响,可高质量地 进行远距离通信。此外,它还便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便于实现加密处理,便于实现通 信网的计算机管理等优点。 实现数字通信,必须使发送端发出的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 这个过程称为“模数变换”。模拟信号数字化最基本的方法有三个过程,第一步是“抽样”,就 是对连续的模拟信号进行离散化处理,通常是以相等的时间间隔来抽取模拟信号的样值。 第二步是“量化”,将模拟信号样值变换到最接近的数字值。因抽样后的样值在时间上虽是离 散的,但在幅度上仍是连续的,量化过程就是把幅度上连续的抽样也变为离散的。第三步 是“编码”,就是把量化后的样值信号用一组二进制数字代码来表示,最终完成模拟信号的数 字化。数字信号送入数字网进行传输。接收端则是一个还原过程,把收到的数字信号变为 模拟信号,即“数据摸变换”,从而再现声音或图像。 如果发送端发出的信号本来就是数字 信号,则用不着进行模数变换过程,数字信号可直接进入数字网进行传输。 区别在于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增量调制、AMI 码、循环码、ASK、衰落信道
1
通信系统课群综合训练课程设计说明书
Abstract
In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need the input digital sequence map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in the channel, the source output digital sequence, after signal after mapping become suitable for channel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modulation signals, and at the receiving end corresponding to resume the original signal demodulation. So this thesis mainly studies the digital signal transmission of the basic concept and the digital signal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process and how to use MATLAB simulation software to desig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first interface introduced this topic theoretical basis, including digital communication, digital baseband transmission system composition and digital signal transmissio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process and basic steps of the MATLAB simulation tools to implement the digital baseband transmission system's process, the system is analyzed.
I
通信系统课群综合训练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需要将输入的数字序列映射为信号波形在信道中传输, 此时信源输出数字序列, 经过信号映射后成为适于信道传输的数字调制信号,并 在接收端对应进行解调恢复出原始信号。 所以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数字信号的传输 的基本概念及数字信号传输的传输过程和如何用 MATLAB 软件仿真设计数字传输 系统。首先介介绍了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包括数字通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 成及数字信号的传输过程。然后按照仿真过程基本步骤用 MATLAB 的仿真工具实 现了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真过程,对系统进行了分析。
1.2 主要步骤
本通信传输系统的 MATLAB 仿真包括以下内容:单频正弦波模拟信号经过抽 样(抽样频率为 Fs=20F) 、增量调制、二进制自然编码、AMI 码型变换基带传输, 循环编码 ASK 调制后发送到衰落信道,然后经过 ASK 解调,循环码译码、AMI 码 译码、数模转换后恢复出单频正弦波模拟信号。 信源:采用单频率正弦波; 数字化方式:增量调制(DM) ; 基带码:AMI 码; 信道码:循环码; 调制方式:ASK; 信道类型:衰落信道。
通信系统课群综合训练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1 Abstract...................................................................................................................................... 2 1 设计任务..................................................................................................................................3 1.1 系统简述......................................................................................................................3 1.2 主要步骤......................................................................................................................3 1.3 系统框图.....................................................................................................................3 2 系统原理及实现......................................................................................................................5 2.1 增量调制......................................................................................................................5 2.2 基带传输 AMI 码.........................................................................................................6 2.3 信道传输码循环码......................................................................................................7 2.4 ASK 调制......................................................................................................................9 2.5 衰落信道....................................................................................................................10 3 系统仿真................................................................................................................................11 3.1 增量调制仿真............................................................................................................11 3.2 基带传输 AMI 码.......................................................................................................12 3.3 信道传输码循环码....................................................................................................12 3.4 ASK 调制....................................................................................................................14 3.5 衰落信道....................................................................................................................14 3.6 解码过程....................................................................................................................15 3.7 数模转化及失真分析................................................................................................16 4 小结与体会............................................................................................................................18 5 参考文献................................................................................................................................19 6 附录程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