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音乐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下面将从目标设定、组织合作、评价反馈等方面进行浅谈。

目标设定是实施合作教学的关键。

在设计合作教学活动时,需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实现这一目标的合作方式和方法。

在进行节奏训练时,可以设计一个小组合作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打击乐器或手拍,完成一首简单的节奏曲目,既锻炼了学生的节奏感,又培养了合作精神。

组织合作是实施合作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3-4人,并引导他们进行合作活动。

在进行唱歌练习时,可以让小组内的学生分工合作,一人担任指挥,一人担任伴奏,其他学生担任合唱部分,齐唱整首歌曲。

通过小组的合作互动,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乐趣,增强集体荣誉感。

评价反馈是实施合作教学的必要环节。

在合作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合作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可以通过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激励学生对合作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要指出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学生改进。

学生也可以互相评价,激发彼此之间的学习动力。

要注意在合作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合作意识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既要鼓励擅长合作的学生,又要帮助不擅长合作的学生提高合作能力。

可以通过分组组合的方式,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与较弱的学生进行搭档,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教师在目标设定、组织合作和评价反馈等方面,都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合作教学更加有效和有针对性。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音乐素养,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的基本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合作教学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中备受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

合作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良性互动、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的教学活动。

在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就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制定合适的合作教学任务小学音乐课的合作教学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合唱、合奏、创作音乐作品等任务,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尊重他人、倾听他人,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分组及分工合理在实施合作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地分组,并且确定分工。

通常可以以学生的音乐特长、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组成较为均衡的小组。

还需要为每个小组确定明确的分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有所发挥,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可以在分组时,注重团队的协调性和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让每个小组都有一名辅导员,来帮助组织和指导合作任务。

三、鼓励分享和交流在合作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分享和交流,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音乐观点和技巧,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修养。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互动表演等方式,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成果。

经常性地进行合作小结,让学生们总结自己在合作中的体会和收获,促进学生的经验积累和提高。

四、给予充分的指导和支持在实施合作教学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可以通过在合作开始前进行课前指导,并指导学生进行合作计划,安排任务分工等。

还可以在合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辅导和指导,解决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合作任务的顺利进行。

而且,在合作结束后,还需要针对学生的合作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在合作中的优点,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略谈小学低段音乐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略谈小学低段音乐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略谈小学低段音乐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小学低段音乐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是一个促进学生互动、互助和共同学习的有效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提高音乐技能,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学低段音乐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分组形式进行。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

分组时可以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进行合理安排,保证每个小组的成员之间的互补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可以组织小组合作进行合唱练习。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首合适的歌曲,并进行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彼此学习,互相指导,共同提高合唱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在音乐创作和表演方面的发展。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策划和演出小品、音乐、舞蹈等,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表现力。

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帮助,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互相批评和反馈来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互听评,鼓励学生发表对自己组员表演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听取他人的评价,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小组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种方式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如举办小型音乐会、制作音乐视频等。

通过展示,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努力和成果,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探索小学生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

探索小学生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

探索小学生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极为重要,不仅培养了他们的音乐素养,还有助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而在音乐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探索小学生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以期为音乐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思路。

一、背景介绍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它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小学生音乐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可以促进同学们的情感交流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二、合作学习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合作学习使学生们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参与学习的主体,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2. 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小组中的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和合作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有效的沟通技巧。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音乐是一门艺术,而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机会,鼓励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挥,在音乐创作中得到积极的体验和成就感。

三、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生音乐教学中的运用1. 小组合作演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奏不同的乐器或声部,通过互相配合和协作,演奏出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

这种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合奏技巧。

2. 分工合作创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创作一段短曲或音乐故事,并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合作。

通过分工合作,学生们可以在音乐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

3. 互助学习:在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进行互助学习,通过小组内的互相教导和讨论,提高学生们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4. 互评互鉴:每个小组完成一次音乐表演后,可以进行互评和互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同时也提供了反馈和改进的机会。

四、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1.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实施合作学习模式之前,教师应该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将其传达给学生,以便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责任。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合作教学是指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合作、交流、探究和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协作,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合作教学呢?以下是几个策略供参考。

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进行班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凝聚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只有建立起积极的课堂氛围,学生才会更主动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合作。

合理安排课堂活动。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合合作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互动合作。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演唱、共同排练乐器表演、创作音乐作品等。

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乐趣,增强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分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索、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巧妙运用配对组合。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配对组合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合作。

教师可以将音乐课堂中的学习任务划分为小组竞赛,学生之间进行配对比赛,鼓励彼此学习、互相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通过随机配对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检查对方的答案,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反思总结。

在合作教学中,反思总结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应该经常与学生一起反思合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总结合作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积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学生的合作成果,鼓励学生互相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只有通过不断反思和总结,才能不断改进合作教学的策略,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实施合作教学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合理安排课堂活动、巧妙运用配对组合和注重反思总结等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合作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活动,使学生在互动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小学音乐课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音乐能力的重要环节,实施合作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下面就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要营造积极的合作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采用游戏形式的教学设计,设立合作任务的奖励机制等。

教师还要赋予学生合作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合作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

通过让学生了解到合作是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要选择适合的合作方式。

在小学音乐课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协作、交流,共同完成音乐学习任务。

可以设立小组长或者轮值小组长,让他们负责组织和管理小组活动。

还可以设置小组竞赛,鼓励小组之间的合作竞争,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设计适合的合作活动。

合作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互动性,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角色,有的负责唱歌,有的负责伴奏,有的负责舞蹈等。

通过这样的合作活动,学生可以互相帮助,相互协作,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

第四,要及时给予合作反馈。

在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观察、评价和指导学生的合作过程和合作成果。

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小组展示、小组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正面的鼓励和肯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加愿意参与到合作教学中来。

要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

家长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持者和助力者,在合作教学中,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和学习进展,与家长共同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通过营造积极的合作氛围、选择适合的合作方式、设计适合的合作活动、及时给予合作反馈和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和发展。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教师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围绕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对音乐教师们在实践中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搭建合作平台,营造合作氛围在小学音乐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搭建合作平台,营造合作氛围。

可以通过设置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合作。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合作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力量。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小型的音乐创作和表演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成就感和认同感。

二、合作教学内容设计,注重个性与团队在设计合作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注重个性与团队的结合。

合作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合作教学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力量和意义。

合作教学内容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合作中收获快乐和成长。

三、合作组织与管理,激发学生潜能在实施合作教学时,教师需要合理组织和管理合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和能力设置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更好的锻炼和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合作动力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合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师还可以注重对合作过程的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合作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成长在实施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成长。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合作评价标准,让学生明确合作的目标和要求,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合作精神。

略谈小学低段音乐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略谈小学低段音乐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略谈小学低段音乐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小学低段音乐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可以采用小组演唱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在学习一首歌曲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学习一部分歌词和旋律。

然后,各小组成员可以轮流唱出自己的部分,最后整合在一起完成整首歌曲的演唱。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并鼓励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中。

可以组织小组创作音乐作品。

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音乐素材,如简单的旋律、节奏等,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各自编写一部分音乐,并最终将各组的作品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音乐作品。

通过创作音乐作品,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可以组织小组音乐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组织小组间进行拍手游戏、节奏竞赛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

还可以组织小组合奏,让学生分成不同的乐器组,负责演奏不同的乐器声部,最后合奏成一首完整的乐曲。

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音乐感知能力和乐器演奏技巧。

可以采用小组对话的方式进行音乐欣赏和讨论。

老师可以播放一段音乐,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互相讨论和谈论关于这段音乐的感受和印象。

通过小组对话,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摘要] 奥尔夫曾经说过:“让孩子在合作中共同实践、一起去创造音乐是十分有意义的。

”在新理念下衍生出的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可以全面培养学
生的音乐素质,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
学音乐学习中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能显著提高学习
效率。

小学音乐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关注,
让学生们手拉手,在音乐课堂中飞翔。

[关键词] 小学音乐;合作学习;有效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
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
合作精神。

”这表明了音乐的合作属性,体现了音乐一种本质。

要让学生领悟音乐的这种属性和本质,最行之有效的
方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提高小组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了以下策略。

一、调查分析,找准学生需求
在进行音乐小组合作教学研究过程中,为了解小学生
对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喜爱度的基本情况,笔者设计了
“小学生音乐课堂小组合作需求调查问卷”,课前通过谈话、调查等途径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喜好度。

这样的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掌握小学生对音乐的需
求以及喜好,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二、师生交流互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交互影响的过程,良好的合作
氛围是学生喜欢课堂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情境,
促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氛围。

例如,《小小的船》是花城出版社小学《音乐》第二册第8课“读读、唱唱”
中的一首儿童诗歌,是一首充满浓郁童趣的三拍子歌曲。

歌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主人公坐着小船似的月亮遨游天
空的天真遐想,歌曲轻快悠扬,朗朗上口。

在教这一课时,笔者先创设情景,激趣引入:“昨天,我做了一个奇特的梦,梦见我飞上了蓝天,和白云、星星捉迷藏,还梦见了
你们,我们一起坐在月亮船上唱歌、跳舞,还背起了儿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优美的儿歌被
小星星听到了,而它却用另一种形式表现了出来,听……”(放录音课件)。

在这种富有童真、童趣的情境导入下,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
唱歌曲,看谁最聪明,学得最快。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摒弃了“你教我学”的被动学习过程。

最后,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检测:“我们的月亮船这么美丽,你们想不想登上它去太空旅行呢?我们的船长、水手、游客就在你们当中,现在我们就进行选拔,大家当评委,如果他合格,就用你们的掌声来告诉他,好吗?”通过加强师生互动,摒弃填鸭式教学,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在这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的演唱、表达、欣赏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学生手拉手,激发学习兴趣
遇到教学重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手拉手合作,突破教学的重点。

例如,教学花城出版社二年级《音乐》下册《美丽的朝霞》这首歌,难点是要求学生能用简单的律动感受3/8拍的节律并感悟音乐中的情绪、情感。

针对这个教学难点,笔者在播放完《美丽的朝霞》范唱音乐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说说音乐中唱出了哪些景色。

五分钟讨论过后,开始小组抢答环节。

学生们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回答:“我们的早晨有美丽的朝霞、太阳,还有那些美丽的花朵、树木、小溪、小朋友、蝴蝶、蜜蜂……”看到充分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笔者开始范唱,并请个别学生模仿,针对这节课中的教学难点:
笔者让学生们分组过关,并且在巩固歌曲阶段进行师生接龙、分组接龙。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
们的积极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到合作所带来的成功和愉悦感。

四、动画与音乐交融,提高鉴赏能力
动画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影音形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笔者将动画引入到音乐课堂中,并在欣赏动画、聆听音乐的同时,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配乐中所使用的乐器,感受音乐的魅力。

比如,笔者选择了中国传统的水墨动画,因为水墨动画的配乐大都是由我国传统民族乐器演奏的,这样也更彰显了民族特色。

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中,就较多地运用了二胡、古琴和琵琶来配乐,悠扬的乐声响起,把观众带进一个优美抒情的水墨画世界。

而《牧笛》则主要运用了竹笛来将江南水乡的恬静、安逸娓娓道来,使笛声不仅成为影片叙事的重要元素,并为影片增添了诗意,再加上明快的色彩,竹笛同水墨画的结合充满了诗情画意。

大多数水墨动画作品画面优美飘逸,伴随着悠扬的传统配乐,创造了美好的意境,给人良好的视觉、听觉享受。

在欣赏完动画与配乐后,笔者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一起研究、探讨这首曲子所涉及到的乐器及表达的情感。

由于是小组讨论,学生没有了回答问题时的羞涩拘谨,而是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各抒己见,能从各种角度
来研究、分析、想象。

学生间的思维摩擦与碰撞往往会引发创造的火花,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这样,教师不仅在音乐课上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展开自己想象的空间,还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巧妙选择合作学习内容,做到寓教于乐
如果合作学习的内容太难,学生被激发的兴趣就可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反之,太容易,大多数学生不需要怎么思考就可以得出结论或答案,小组合作学习就会缺乏讨论和交流,成为一种毫无实质意义的形式。

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上,要以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音乐内容为主。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好莱坞动画中夸张而富有喜剧性的音乐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大家熟悉的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等一系列的动画片中,滑稽的表演与音乐节奏的配合常令人忍俊不禁,充满了喜剧性,如:急速的钢琴音是猫和老鼠追逐与逃跑的急促脚步;大提琴的拨弦表现的是猫靠近老鼠的蹑手蹑脚;鼓声和镲声表现的是它们的激烈冲突;小提琴的滑奏表现的是它们各种各样的滑稽动作。

另一方面,好莱坞动画音乐也特别注重一呼百应的热烈气氛效果,强烈明快的节奏配合华丽壮观的场景,有一种排山倒海的宏大气势。

这些音乐都会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
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以来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多种小组合作方式相结合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学习、欣赏音乐中,学生根据对音乐的感悟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想法。

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应当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手拉手,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飞翔,让音乐课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李丽.音乐课堂上的小组合作[J].读写算(教师版),2014,(28).
[2]叶俊玲.在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小组合作学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8).
[3]殷佳佳.音乐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策略思考[J].教师,2010,(29).
责任编辑万永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