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厅声学(安藤四一)思维导图
初二年级(物理)总结 知识点

真空不能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传播靠介质
音调是指声音的尖、 音调是指声音的尖、脆、细或低沉,由振动的频率 细或低沉, 决定,通过改变发声体的长度、粗细、 决定,通过改变发声体的长度、粗细、松紧来实 现。 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响度); );男高音轻声伴唱 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响度);男高音轻声伴唱 音调) (音调) 分贝dB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dB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 防止噪声产生 • 阻断噪声的传播 •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1)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 频率范围是20 20000Hz。 20000Hz。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2)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频 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 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和人不同,有些 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和人不同, 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 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有些动物对低频 声波反应灵敏。 声波反应灵敏。 大象的语言是次声波。地震、 ● 大象的语言是次声波。地震、火山喷 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 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一些机器工 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 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 猫能听到超声波, ● 猫能听到超声波,狗能听到次声波和 超声波,海豚也能听到超声波。 超声波,海豚也能听到超声波。
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雷达, ——雷达 (4)军事方面 :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雷达, 定位系统设计制造的。(声呐) 。(声呐 仿照蝙蝠的超声波 定位系统设计制造的。(声呐)
声能够传递能量
(1)生活方面:超声波加湿器 生活方面: 医学方面: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振动 (2)医学方面: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振动 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药液雾化器) 。(药液雾化器 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药液雾化器) 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 超声波对钢铁 (3)工业方面 :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 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 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 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 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 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 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激烈的振动, 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激烈的振动,把物体上 的污垢敲击下来而不会损坏被洗的物体: 的污垢敲击下来而不会损坏被洗的物体:用来 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清洗眼镜
2023年中考物理必背知识手册《第二章 声现象》思维导图及背诵手册

(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以下情况:一部分声波在障碍物表面反射;另一部分声波可
能进入障碍物,被障碍物吸收甚至穿过障碍物,如隔墙能听到相邻房间里的声音。不同障碍物对声波的吸
收和反射能力不同。通常情况下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音的能力强。
6.回声测距:当声源静止时,声音从发出到碰到障碍物反射回声源处所走过的距离,是声源到障碍物
距离的两倍,即
s
1 2
v声t
,其中
t
为从发声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v
声为声音的传播速度。
★知识点三: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1)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字母 f 表示。 (2)频率的单位:赫兹,简称赫,用符号 Hz 表示。 2.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的关系: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的高低。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音听起来越清 脆;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听起来越低沉。 3.振动发声的频率: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材料和松紧程度等有关。 (1)弦乐器的音调高低取决于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程度。一般来说,弦乐的弦越细、越短、越紧, 其发声时的音调越高。 (2)管乐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的空气柱长短。一般来说,长空气柱振动发声的音调低,短空气柱振 动发声的音调高。 (3)打击乐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
4.噪声强弱的等级
(1)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属于强弱的等级,分贝符号是 dB。0dB 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
音—听觉下限。 (2)一些声音的声级和人们相应的主观感觉
声音 风吹落叶沙沙声理想环境
20-30
安静
阅览室、办公室
40-50
较静
一般说话
60
大声说话
70
发出声音,水(液体)振动发声。 (5)敲鼓:(1)敲鼓时,鼓面上纸屑的跳动;(2)敲鼓时,鼓面附近的蜡烛火焰晃动;说明鼓声是
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的思维导图-物理声现象思维导图

有关。一般状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声速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在 15℃的空气中,声速是 340m/s。 利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结合公式,可以利用回声测
量距离或者利用空气中的声速和金属物体的长度测量声音在这种金属中 的传播速度。利用回声测距离时要特别留意,接收到回声的时间为往返的 时间,因此用公式 s=vt 计算时,t 应为题目所给时间的一半。
第1页共1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⑶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声方式 叫骨传导。
留意:正常的人听到别人的声音是通过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来传递 的,听到自己的声音则主要是通过头骨来传递的。听自己说话的录音与直 接听自己说话的声音有所不同正是这个缘由。
第1页共1页
⑷双耳效应(立体声原理):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加上人 的头部对声音有掩蔽作用,就会造成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 其他特征不同,从而能区分声源位置的现象,就是双耳效应。
猜你感兴趣的: 1.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学习物理 2.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 3.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 4.高一物理必修 1 思维导图 5.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小报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⑴人耳的构造。 ⑵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带悦耳小 骨及其他组织也跟着振动,这种振动又传给耳蜗中的听觉神经,听觉神经 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便听到了声音。 声音传入大脑的顺序是: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有声音产生、声音到达肯定的响度、有介质传 播、人的听觉器官健全。
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的思维导图 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的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留意: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肯定在发声。物 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肯定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传播声音 的物质叫介质。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 留意: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要发生反射。人们把声音 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人耳辨别出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初中物理《声现象》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2

初中物理《声现象》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2 声现象单元设计适用年级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所需时间课内共用4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6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的起始,本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开篇立论和探究导引的作用,学好本单元不但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能启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探究精神。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声音有哪些特性?以及人们是怎样利用和控制声音的。
本单元将设置以下三个专题,及每个专题的重难点专题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和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重点)2、能探究发现声音在什么样的物体中可以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难点) 专题二:声音的特征1、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重点) ?2、知道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分别跟哪些因素有关,由哪些条件决定 (重点)3、能够根据指定的现象说出声音的那一个特征 (难点)专题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道防治噪声产生的原因并掌握控制噪声的途径(重点) 专题一是对声现象的搜集和整理,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专题二做好铺垫,专题二是对声现象进一步的学习,学习其所包含的物理道理,专题三属于应用,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服务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这这一单元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振动使物体发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是一种波,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实际中既要合理地利用声音,同时也要有效地控制噪声。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和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能探究发现声音在什么样的物体中可以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 3、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4、知道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分别与什么有关 ? 5、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6、知道防治噪声产生的原因并掌握控制噪声的途径过程与方法:1、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2、、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具体问题。
七八年级音乐思维导图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音乐教学计划---符燕花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从教已经有很多年了。
在慢慢的教学中,我有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不过这些都不是我最觉得自己进步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应该在更多的方面帮助学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进步,这才是我一直以来教学的根本目的。
在教学中得到更多的进步,我相信我是能够做好的。
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三、教材分析1、初一年级学生人教版第二册,以唱歌为主,分五部分共9课。
安排19课时,其中复习考试2课时,机动1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2、初二年级学生人教版第四册,以欣赏为主,分四部分,共8课。
安排20课时,其中机动2课时,复习考试2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四、工作任务:1、初一、二年级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五、教学目标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
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1、初中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音乐厅声学设计之星海音乐厅PPT课件

第9页/共29页
• 大厅的屋盖选用“马鞍”形壳体,所有横剖面均为凹弧 形面而引起声聚焦,从而造成声场不均,并存在回声现 象。通过1/40缩尺实体模型试验和三维计算机模型试 验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感谢您的观看!
第29页/共29页
• 室内大厅采用不对称扇表平 面,右侧设有厢座,左侧二 层有挑廊,大厅后部设有三 排座席的小楼座。
第18页/共29页
• 大厅的不规则形体有助于 厅内的声扩散,池座有左 侧墙和厢座矮墙提供早期 侧向反射声,厢座和楼座 主要由吊顶供给早期反射 声。
• 为满足多功能使用的要求, 并具有最佳的混响时间, 故采用计算机调控的可调
第11页/共29页
• 为使大厅达到中频满场1.8s的混响时间,并使低频混响 提升到2.07s,采取如下几项措施:
1.增大容积。
2.减低座椅的而减少厅内空、
满场混响时间的差
第12页/共29页
3.厅内所有界面均不用吸声材料,在容易引起不利 声反射的部位,如后墙和后部吊顶,设置锥状扩散 体;壳顶拆模后上刷涂料;墙面和地面均贴木板; 所有悬吊的反射体采用刚度大的阻燃玻璃钢结构。
第15页/共29页
• 交响乐大厅的噪声控制,主要解决 单层壳顶的隔声和空调系统的消声 和减振两方面。
• 交响乐大厅的墙体均为内隔重墙, 只有壳顶暴露在室外,单层230mm 厚的钢筋混凝土壳体,具有足够的 空气隔声量。但大雨冲击的撞击隔 声量却很低,对此做了隔离撞击声 的构造。
第16页/共29页
空调系统的消声和减振:
声现象知识结构图

声现象知识结构图:这一章的重点是:运用本章的基础知识去了解和解释生活中的事例(如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的应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探究题等)。
考点提示:(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探究声音的特性;(3)学会减弱噪声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4)人类对声的利用。
典型例题:1、马明同学用手将自己的耳朵堵住,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和牙齿上,他(填“能”与“不能”)听到音叉的声音;若能听到,其中的道理是。
分析:正常情况下,我们听到声音是空气传到人耳的(空气传导),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人的骨头也能传播声音(骨传导)。
解答:能;利用骨传导来传声。
2、小宇要将家中隔音墙的材料由棉布换成瓷瓦,晓丽认为不妥,请根据他俩提出的探究课题,写出简要的探究报告。
课题:棉布与瓷瓦哪种材料的效果更好。
实验器材和步骤:解答;用棉布、瓷瓦各一块,分别做成体积、形状完全相同的盒子,其中防入小闹钟,让它发声,人在外面根据听到的声音大小判断哪一种材料的隔音效果好。
3、某同学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水管,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的人能听到次敲击声,第一次是通过传来的,因为。
4、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种特性:1)拍打西瓜,判断其生熟的依据是:2)乐手调节琴弦的松紧,是在调节声音的:3)暖水壶灌水时,根据声音的变化就能判断水是否满了的依据:4)我们可以判断交响乐中是不同的乐器演奏:5)声如洪钟:6)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5、控制噪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以下分别属于哪一种?市区内多种树:无声手枪:摩托车的消声器:机器上加装隔音罩: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靠近公路的居室安装双层玻璃,关紧门窗:居民区中午和晚间不允许建筑安装施工:6、敲桌子时能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振动,你能设计实验证明桌子在振动吗?。
声现象知识结构图

声现象知识结构图::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制作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和论证→_______________→交流与合作、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它需要靠传播,不、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快慢情况是、通常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m/s= km/h,声速大小与与有关。
(会用速度公式v=s/t计算,利用回、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人听到声音的途径:传导和传导。
(判断发声体的位置:双耳效应)、声音的特性:、、、音调高低由决定;响度的大小由决定;闻其声而辨其人是因为各人的不同。
、超声波指的是;次声波指的是。
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超声和次声是人耳听到的。
1)、噪声是用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为了保护听力,噪声不能超过;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能超过;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能超过。
注意书本上我国城市环境声强级标准。
①、3)、控制噪声可以从三方面入手②、③、理解并举例。
声传递,请举例:声传递,请举例:本章重点与预测:这一章的重点是:运用本章的基础知识去了解和解释生活中的事例(如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的应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探究题等)。
考点提示:(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探究声音的特性;(3)学会减弱噪声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4)人类对声的利用。
典型例题:1、马明同学用手将自己的耳朵堵住,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和牙齿上,他(填“能”与“不能”)听到音叉的声音;若能听到,其中的道理是。
分析:正常情况下,我们听到声音是空气传到人耳的(空气传导),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人的骨头也能传播声音(骨传导)。
解答:能;利用骨传导来传声。
2、小宇要将家中隔音墙的材料由棉布换成瓷瓦,晓丽认为不妥,请根据他俩提出的探究课题,写出简要的探究报告。
课题:棉布与瓷瓦哪种材料的效果更好。
实验器材和步骤:解答;用棉布、瓷瓦各一块,分别做成体积、形状完全相同的盒子,其中防入小闹钟,让它发声,人在外面根据听到的声音大小判断哪一种材料的隔音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