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粉原材料性能及作用

合集下载

家用洗衣粉的成份及作用

家用洗衣粉的成份及作用

家用洗衣粉的成份及作用家用洗衣粉、餐具洗涤剂与工业洗涤剂、纺织煮练剂的成份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仅存在配方的侧重和配比的差异而已。

1、表面活性剂:洗涤配方的核心成份,没有表面活性剂就不会发泡、不能去油、不能称之为洗涤剂。

表面活性剂有阴、阳、非、两性离子等四大类,但用于洗涤则以阴离子和非离子为主。

最普通、最传统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就是人类使用了几百年的肥皂(高级脂肪酸钠)。

合成洗涤工业问世之后使用最普遍的是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最广泛的是聚氧乙烯醚类。

近年来带有双官能团的阴-非离子复合型表面活性剂性能较为全面,如带有聚氧乙烯醚链的硫酸酯盐、带有聚氧乙烯醚的脂肪酸盐等。

2、软水剂:又称金属络合剂,可防止水中的钙、镁离子造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失活,提高表面活性剂利用率。

三聚磷酸钠(STPP)是最为常用的一种络合助剂洗剂,它不仅有优异的软化水质、分散污垢、缓冲碱剂及抗结块性能等特点,而且价廉易得,综合性能是目前任何无磷助洗成份所无法比拟的。

3、碱剂:在适当的碱度下,纤维和污垢可被最大限度地离子化,更易于污垢的水解和分散。

一般洗衣粉配方中都含有纯碱和硅酸钠,其中硅酸钠还有悬浮污垢颗粒、防止再沉积的特性。

4、漂白剂:某些洗衣粉中含有过硼酸钠一类的漂白剂,可以延缓衣物的泛黄程度,但对衣物有一定损伤。

5、酶:早年的洗衣粉中很少加入酶,大概主要是出于成本的考虑。

而近年来的各种名牌洗衣粉几乎都含有比例不等的酶。

酶是一种专一性的生物催化剂,蛋白酶可以催化水解肉、蛋、奶渍,淀粉酶可以催化水解酱、粥等污渍,脂肪酶可以催化水解各类动植物油脂和人体皮脂腺分泌物及化妆品污垢,纤维素酶可使织物增艳、去除颗粒性污垢。

原来多使用单一的蛋白酶,现在一般使用多种成份的复合酶。

6、荧光增白剂:丝、棉、毛类天然纤维的浅色衣物容易泛黄,加入荧光增白剂后,它能够留存在衣物上,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反射出与黄光互补的蓝色光线,从而掩盖了衣物上的黄色。

[高效]洗衣粉的配方

[高效]洗衣粉的配方

洗衣粉的配方一、原材料性能作用1、烷基酚醚(Tx-10):白色,粘稠液体,是生产高档、增白洗衣粉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含量99%,主要起泡沫作用,同时可去除油性污,泡沫多少取决于使用量。

质量鉴别方法:看颜色,应是白色或淡黄色;主要看浓度和泡沫浓度。

购买者,用手指粘一小点,在水里反复运动几次,看是否泡沫多。

它与洗衣粉泡沫比较,前者为后者的10倍。

2、月桂酸二乙醇酰胺(6501):淡黄色,粘稠液体,是生产各种普通洗衣粉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含量98%。

主要起泡沫作用,泡沫稳定性比较好,同时去除油性污,泡沫多少取决于使用量。

质量鉴别方法同1。

3、十二烷基苯磺酸:浓黄色偏黑,粘稠液体,是生产各种普通洗衣粉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含量98%,主要起泡沫作用,同时起膨化作用,也除油污。

洗衣粉的体积大小和泡沫多少取决于使用量。

但千万注意一定要含量98%,有含量40%-60%不能膨化,泡沫少,生产的洗衣粉湿度大。

质量鉴别方法同1.特点:放在手心上发热。

4、三聚磷酸钠:白色细小颗粒,含量90%,微毒。

主要决定洗衣粉的存放时间,防止洗衣粉结团。

增加用量可使洗衣粉保存时间延长,分解油污增强。

5、纯碱:即无水碳酸钠,为白色粉末,含75%-95%,在洗衣粉中主要去污。

一般用工业纯碱,本品易吸潮,应注意防潮,剩余部分应用塑料封好。

质量鉴别:发热烧手比较好。

6、元明粉:即无水硫酸钠,白色,粉状,此品是一种助洗剂,在洗衣粉中主要是一种填充料。

调节洗衣粉成本高低在于它的多少。

7、甲基纤维素(CMC):淡黄色,粉状,在洗衣粉中的作用是抗沉淀,可将油污从物体分离于水中,起悬浮作用。

质量鉴别方法:经水溶化有粘连滑感。

甲基纤维素有2种形状:粉状和须状,一般用粉状最好。

8、碱性蛋白酶:为粒状产品。

洗衣粉中加入酶制剂,可加速分解衣物中的油污。

它有多种颜色:绿色、翠绿、蓝色等。

加酶的洗衣粉不好保管,易失效,一般可不加。

加酶洗衣粉应选用比较好的塑料袋,密封性要好,防止气化。

洗衣粉原料介绍

洗衣粉原料介绍
体溶液对固体污垢微粒有分散作用,对油污有乳化作用 、在 洗衣粉中加入水玻璃还能增加粉状颗粒的机械强度,流动性 和均匀性 ; 缺点:1.成品粉未溶物随泡花碱加量升高 2.水解生成的硅酸溶胶可被纤维吸附而不易洗去,织物干燥 后会感到手感粗糙 。
第二章 洗涤剂常用原料
(三)硫酸钠
外观:白色结晶或粉末 ; 优点:使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吸附量增加, 并促使在溶液中形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取决于分子中亲水和亲油两部分的组成和结构,这 两部分的亲水和亲油能力的不同,就使它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性能有差别。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的强度与亲油基的强度之比值,就称为亲水 亲油平衡值,简称HLB值。 1~3作消泡剂;3~6作W/O型乳化剂;7~9作润湿剂;8~18作O/W型乳化; 13~15作去污剂;15~18作增溶剂
(2)次氯酸钠 制法:由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而制得 ; 性能:漂白能力很强的氧化剂,化学性质很不稳定,易分解释出游 离氯,只有在强碱性条件下,次氯酸钠才较为稳定 ; 用途:在工业生产中常用次氯酸钠作为纺织品的漂白剂。
第二章 洗涤剂常用原料
(六)漂白剂和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 加蓝增白的增白方式: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蓝色染料,使织物上增 加微量的蓝色,与原有的微黄色互为补色,从视觉上提高了表观白 度,但织物反射的亮度却降低了 ; 荧光增白剂 的用量:在洗涤用品中的添加量很少,一般为洗涤剂活 性物质的1%左右。
缺点:碱性较强 ; 用途:用于低档洗衣粉 。
第二章 洗涤剂常用原料
(五)抗污垢再沉积剂
常用的抗污垢再沉积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盐(CMC) 、聚乙烯吡咯 烷酮 (PVP );
CMC抗污垢再沉积的机理:CMC吸附在纤维的表面,从而减弱了纤 维对污垢的再吸附,另外,CMC能将污垢 粒子包围起来使之稳定分散在洗涤液中 ;

洗衣粉洗衣服的实验原理

洗衣粉洗衣服的实验原理

洗衣粉洗衣服的实验原理洗衣粉洗衣服是靠其化学成分和物理作用来清洁衣物的过程。

以下将从洗衣粉的成分、作用机制以及实验原理等方面来介绍。

1. 洗衣粉的成分洗衣粉主要由表面活性剂、辅助剂和填充剂组成。

1.1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洗衣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它能够改变水的表面张力,使水能够更好地与污垢接触并渗透到衣物纤维中。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功能,表面活性剂可以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复合型表面活性剂。

在洗衣粉中多用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2 辅助剂辅助剂包括柔顺剂、增白剂、漂白剂等,能够提高洗涤效果和使洗后的衣物更柔软、明亮。

柔顺剂能够减少纤维间的摩擦,减少静电,防止衣物起球、起毛;增白剂能够遮盖衣物表面的黄色污渍,提高白度;漂白剂能够氧化衣物上的污渍,增加白度。

1.3 填充剂填充剂通常是无机盐类,如碳酸钠、硫酸钠等,主要作用是增加洗衣粉的体积和重量,并起到稀释和调节pH值的作用。

2. 洗衣粉的作用机制洗衣粉的作用机制主要有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两个方面。

2.1 物理作用物理作用是指洗衣过程中的摩擦、受力和冲洗等过程。

洗衣过程中,洗衣机在搅拌或摇动下会产生大量的涡流和水流,使洗涤剂和衣物充分混合,形成剧烈的摩擦和冲击作用,从而使衣物上的污渍脱落。

洗衣粉中的填充剂和颗粒状成分在物理作用下也能起到增加摩擦和冲击力的作用。

2.2 化学作用化学作用是指洗衣粉中的化学物质与衣物上的污渍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其脱落。

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与水和油污结合,降低油污与纤维的黏附力,使污渍变得可溶于水,从而被冲洗掉。

此外,洗衣粉中的柔顺剂、增白剂和漂白剂等也能发挥它们的作用,使衣物更加柔软、明亮。

3. 实验原理为了验证洗衣粉对衣物的清洁作用,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首先,准备洗衣粉、带污渍的试样衣物和滚动盒。

将试样衣物剪成统一大小的小块,并在每个试样上加上相同类型和量的污渍,如油渍、酱油渍、红酒渍等。

然后,将试样衣物放入滚动盒中,加入一定量的洗衣粉和适量的水,并封好盒子。

为什么洗衣粉能去除顽固污渍

为什么洗衣粉能去除顽固污渍

为什么洗衣粉能去除顽固污渍洗衣粉是一种常见的清洁剂,它具有去除顽固污渍的能力。

那么,为什么洗衣粉能够有效去除顽固污渍呢?本文将从洗衣粉的成分、化学原理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洗衣粉的成分洗衣粉主要由表面活性剂、助剂和填充剂等组成。

其中,表面活性剂是洗衣粉的主要成分,它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更容易渗透到衣物纤维中,从而起到清洁的作用。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二、洗衣粉的化学原理洗衣粉的清洁作用是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的。

当洗衣粉溶解在水中时,表面活性剂会与水分子结合形成胶束。

胶束的结构使得污渍分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从而使污渍分子从衣物纤维上脱落。

此外,洗衣粉中的助剂还可以调节水的pH值,增强洗涤效果。

三、洗衣粉的使用方法使用洗衣粉去除顽固污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对于顽固污渍,可以先进行预处理。

例如,对于油渍,可以在洗涤前先用洗衣粉或洗洁精涂抹在污渍上,然后用刷子轻轻刷洗,再进行正常的洗涤程序。

2. 选择合适的洗涤程序:根据衣物的材质和污渍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洗涤程序。

一般来说,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洗涤时间可以增强洗涤效果。

3. 适量使用洗衣粉:使用过多的洗衣粉并不能增加清洁效果,反而容易残留在衣物上,影响穿着舒适度。

因此,适量使用洗衣粉即可。

4. 注意洗衣粉的溶解:将洗衣粉放入洗衣机时,应注意将其充分溶解,避免残留在衣物上形成白色斑点。

5. 合理选择洗衣粉:根据衣物的材质和污渍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洗衣粉。

例如,对于彩色衣物,应选择不含漂白剂的洗衣粉,以免褪色。

总结:洗衣粉能够去除顽固污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成分中含有表面活性剂,通过化学反应实现清洁作用。

在使用洗衣粉去除顽固污渍时,我们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洗涤程序、适量使用洗衣粉,并注意洗衣粉的溶解和选择。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洗衣粉去除顽固污渍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洗衣粉的化学成分及衣物清洁原理

洗衣粉的化学成分及衣物清洁原理

洗衣粉的化学成分及衣物清洁原理洗衣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清洁用品之一。

它能够有效地去除衣物上的污渍,让衣物焕然一新。

那么,洗衣粉是如何实现这一效果的呢?本文将介绍洗衣粉的化学成分以及衣物清洁的原理。

一、洗衣粉的化学成分洗衣粉的主要成分包括表面活性剂、助剂、填充剂和香精等。

1.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洗衣粉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更容易渗透到衣物纤维中,从而更好地清洁衣物。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清洁能力,能够去除衣物上的油污和污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则具有良好的柔顺性,能够使衣物柔软光滑。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则具有良好的乳化和分散能力,能够有效地去除衣物上的污渍。

2. 助剂助剂是洗衣粉中的辅助成分,它们能够增强洗衣粉的清洁效果和稳定性。

常见的助剂有增白剂、漂白剂、防腐剂和缓冲剂等。

增白剂能够使衣物更加白净,漂白剂则能够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

防腐剂能够延长洗衣粉的保存期限,缓冲剂则能够调节洗衣粉的酸碱度,提高清洁效果。

3. 填充剂填充剂是洗衣粉中的惰性成分,它们主要起到增加洗衣粉体积和稳定性的作用。

常见的填充剂有碳酸钠、硅酸盐和硫酸盐等。

二、衣物清洁的原理洗衣粉能够清洁衣物的原理主要有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两种。

1. 物理作用物理作用是指洗衣粉通过机械摩擦和冲刷的方式去除衣物上的污渍。

当衣物在洗衣机中被水和洗衣粉搅拌时,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更容易渗透到衣物纤维中。

同时,洗衣机的搅拌和冲刷作用能够将污渍从衣物上剥离下来。

2. 化学作用化学作用是指洗衣粉中的化学成分与污渍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去除污渍。

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与油污和污渍发生乳化和分散作用,使其溶解在水中。

此外,洗衣粉中的漂白剂能够氧化衣物上的顽固污渍,使其变得更容易清洗。

总结起来,洗衣粉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更容易渗透到衣物纤维中。

洗衣粉的组成及去污机理

洗衣粉的组成及去污机理

洗衣粉的组成及去污机理洗衣粉的主要作用是清洁被各种污垢污染的织物。

就洗涤织物的过程来讲,可以用下面的关系式来描述:织物·污垢 + 洗涤剂=织物 + 污垢·洗涤剂,一种优良的洗涤剂一是降低污垢与织物表面的结合力,具有使污垢脱离织物的能力,二是防止污垢再沉积到织物上,洗涤过程中介质水起很重要的作用。

洗衣粉如何实现满意的清洁效果呢?1 表面活性剂起主要洗涤作用表面活性剂由亲水基和亲油基组成,双亲分子结构使它具有特殊的性质,表面活性剂容易从溶液内部迁移到溶液表面或油-水界面,改变界面的性质,使界面张力降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界面张力低于一般纤维的临界表面张力,因此,当织物浸泡在洗涤剂溶液时,很快地被润湿,如果织物表面已黏附污垢,即使完全被污垢覆盖,其临界润湿表面张力小于30达因/厘米,也容易被溶液润湿,并渗透到织物纤维内部,铺展在织物表面的油性液体污垢,在润湿以后,表面活性剂分子将油膜包住,产生乳化作用,油膜逐渐卷曲成油株,在机械力的作用下,污垢脱离织物;附着在织物上的固体污垢,表面活性剂在污垢及织物表面吸附,降低了固体污垢和织物的黏附强度,从而使污垢容易洗去,正是由于表面活性剂能降低界面张力,使洗涤液产生润湿、渗透、乳化、吸附、起泡等现象,从而达到洗净织物的目的,就我国市场销售的洗衣粉,一般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大于15%,高档洗衣粉的活性物的含量高达20%以上。

2 磷酸盐及4A沸石的软化硬水作用就我国目前的洗涤衣物用水现状,一是农村的河水,二是城市的生活用水(城市饮用水和洗涤用水目前还没有分开供给),本文以城市生活用水标准进行分析:从生活用水的标准来看,水中有一定量的硬度离子如:Ca+2、Mg +2 、Fe+3,用硬水洗涤衣物,硬金属离子与表面活性剂形成不溶性的盐,如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酸钙等,这不仅增加了洗涤剂的耗量,而且洗后织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灰暗色,三聚磷酸钠是洗涤剂配方中最有效的硬水软化剂,三聚磷酸钠与水中的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生成可溶性的环状络合物并保持惰性,使水软化.反应方程式如下:Na[Na4(P3O10)] + Ca+2 = Na[Na2Ca(P3O10)] +2Na+1按上述反应理论方程式计算,100克三聚磷酸钠所螯合Ca +2离子量为10.87克,实验数据表明室温时,100克三聚磷酸钠螯合Ca +2离子为13.4克。

洗衣粉主要成分及其作用原理

洗衣粉主要成分及其作用原理

洗衣粉主要成分及其作用原理
洗衣粉的成分共有五大类:活性成分、助洗成分、缓冲成分、增效成分、辅助成分。

活性成分
是洗涤剂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

洗涤活性成分是一类被称作表面活性剂的物质,减弱污渍与衣物间的附着力,在洗涤水流以及手搓或洗衣机的搅动等机械力的作用下,使污渍脱离衣物,从而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

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脂肪酸盐为例,我们阐述一下洗涤原理,如RCOONa,其亲水基为羧基,其疏水基为R基团,疏水基与污物结合,亲水基与水结合溶于水,如此,污物即从衣物上脱离溶于水,达到去污目的。

助洗成分
助洗剂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束缚水中所含的硬度离子,使水得以软化,从而保护表面活性剂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如所谓含磷、无磷洗涤剂,实际是指所用的助洗剂是磷系还是非磷系物质。

缓冲成分
有机污渍一般都是酸性的,使洗涤溶液处于碱性状态有利于这类污渍的去除,所以洗衣粉中都配入了相当数量的碱性物质。

一般常用的是纯碱和水玻璃增效成分
提高洗净效果的,如酶制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漂白剂、漂白促进剂等;改善白度保持的,如抗再沉积剂、污垢分散剂、酶制剂(纤维素酶)、荧光增白剂、防染剂;保护织物改善织物手感的,如柔软剂、纤维素酶、抗静电剂、护色剂等辅助成分
这类成分一般不对洗涤剂的洗涤能力起提高改善作用,但是对产品的加工过程以及产品的感官指标起较大作用,比如使洗衣粉颜色洁白、颗粒均匀、无结块、香
气宜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性能及作用
1、烷基酚醚(Tx-10):白色,粘稠液体,是生产高档、增白洗衣粉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含量99%,主要起泡沫作用,同时可去除油性污,泡沫多少取决于使用量。

质量鉴别方法:看颜色,应是白色或淡黄色;主要看浓度和泡沫浓度。

购买者,用手指粘一小点,在水里反复运动几次,看是否泡沫多。

它与洗衣粉泡沫比较,前者为后者的10倍。

2、月桂酸二乙醇酰胺(6501):淡黄色,粘稠液体,是生产各种普通洗衣粉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含量98%。

主要起泡沫作用,泡沫稳定性比较好,同时去除油性污,泡沫多少取决于使用量。

质量鉴别方法同1。

3、十二烷基苯磺酸:浓黄色偏黑,粘稠液体,是生产各种普通洗衣粉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含量98%,主要起泡沫作用,同时起膨化作用,也除油污。

洗衣粉的体积大小和泡沫多少取决于使用量。

但千万注意一定要含量98%,有含量40%-60%不能膨化,泡沫少,生产的洗衣粉湿度大。

质量鉴别方法同1,特点:放在手心上发热。

4、三聚磷酸钠:白色细小颗粒,含量90%,微毒。

主要决定洗衣粉的存放时间,防止洗衣粉结团。

增加用量可使洗衣粉保存时间延长,分解油污增强。

5、纯碱:即无水碳酸钠,为白色粉末,含75%-95%,在洗衣粉中主要去污。

一般用工业纯碱,本品易吸潮,应注意防潮,剩余部分应用塑料封好。

质量鉴别:发热烧手比较好。

6、元明粉:即无水硫酸钠,白色、粉状,此品是一种助洗剂,在洗衣粉中主要是一种填充料。

调节洗衣粉成本高低在于它的多少。

7、甲基纤维素(CMC):淡黄色,粉状,在洗衣粉中的作用是抗沉淀,可将油污从物体分离于水中,起悬浮作用。

质量鉴别方法:经水溶化有粘连滑感。

甲基纤维素有2种形状:粉状和须状,一般用粉状最好。

8、碱性蛋白酶:为粒状产品。

洗衣粉中加入酶制剂,可加速分解衣物中的油污。

它有多种颜色:绿色、翠绿、蓝色等。

加酶的洗衣粉不好保管,易失效,一般可不加。

加酶洗衣粉应选用比较好的塑料袋,密封性要好,防止气化。

加酶洗衣粉的存放时间只限8个月,否则,降低洗涤效果。

鉴别:颗粒型最好;细粉多则质量差。

9、荧光增白剂(VBL):本品淡黄色,粉状,用于增白,有一定限量,多用反而效果差。

荧光增白剂分高级型和普通型,价格差距大,增白程度也大,直观无法鉴别,要试用。

二、膨化粉性能与作用
膨化粉是生产洗衣粉的最佳填充料,体积轻,颗粒均匀。

作用:助洗和调节体积(加减用量)。

三、生产过程
第一步:将下列原料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纯碱:25%、甲基纤维素:1%、元明粉:10%、十二烷基苯磺酸:6%、烷基酚醚TX-10:4%、月桂酸二乙醇酰胺(6501):1%。

第二步:再将膨化粉:53%加入第一步,混合搅拌均匀。

用20目过筛即可装袋。

如洗衣粉要求色白,可将十二烷基苯磺酸改为烷基酚醚TX-10。

也可用0.1%的荧光粉作增白剂。

如加香,可将香料适量加入第一步料中。

如要加酶,可将碱性蛋酶直接加入洗衣粉中拌匀,用量2%至3%,配方中加多少酶就减多少纯碱。

1、烷基酚醚(Tx-10)
2、月桂酸二乙醇酰胺(6501)
十二烷基苯磺酸
(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4A沸石
6、元明粉:即无水硫酸钠
7、甲基纤维素(CMC)
8、碱性蛋白酶(KL)
9、荧光增白剂(VBL)
10、无水偏硅酸钠、泡花碱(GT--2)
(2)、水玻璃
11\香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