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对热力学的贡献
焦耳是如何破灭永动机的神话的焦耳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焦耳是如何破灭永动机的神话的焦耳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我们知道能量的单位是焦,也可以称为焦耳,今天就来介绍这个单位的鼻祖,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来听听他的学说又是如何证明说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焦耳是如何破灭永动机的神话的焦耳的热学第一定律
永动机的创造历史
在欧洲,永动机最早是13世纪,由一个叫亨内考的法国人提出,他称之为“魔轮”。
后人不断模范改进他的设计,但从未实现永不停息的神话。
著名学者达·芬奇也制造了一个类似的装置,然而均无法实现持续转动,达·芬奇敏锐地得出结论,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焦耳破灭永动机梦
焦耳也曾想实现永动机的神话,他曾花费十多年时间研究永动机,最终一无所获,然而焦耳却明白了永动机不能实现的真正原因,得出了热量学最重要的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现在我们只要了解这一定律,我们就可以知道永动机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总量是不变的,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
焦耳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的过程。
能量的发现者——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简介

义世界观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所以.思格斯把以焦耳为代表所发现
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列为19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
首。
焦耳的成就使他极负盛名。1850年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后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66年,他获得英国皇家学会最高奖——科
焦耳对热力学的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1845年.他在研
究气体内能时,发现“气体的内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积无关”。
1848年,他在对气体分子的运动研究中,发现热运动是平动,从而找到
了气体分子热运动的主要形式。1852年.他与英国物理学家W.汤姆
孙(即开尔文,1824。1N7)合作,发现当自由扩散气体从高压容器进
理学家楞次也独立发现了这一定律,所以该定律被称为“焦耳一楞次
定律”。
其次,他研究测定了热和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I酗3年,他通
过实验泅得热功当量为424.9千克·拟千卡。1847年,他利用桨轮
在水中旋转搅动的方法,直接进行机械能转变为热的实验,测得热功
当量为428.9千克·米/千卡(现在测得的热功当量的公认值是427
转化的现象,他是世界上阐述能量守恒和转化思想的第一人。1847
年,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分析了化学能、机械能、电磁能、光能等不
同形式能量的守恒和转化,清晰、全面、概括地论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
定律。但焦耳是被公认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代表人物,为什么
呢?因为,迈尔和亥姆霍兹缺少实验证据,而焦耳关于热的机械当量
普利金质奖章。1872年、1887年他两次任英国促进协会主席。他被
誉为“能量的发现者”、“现代热力学的始祖”。
焦耳和热能的单位和热力学平衡和非平衡性

焦耳和热能的单位和热力学平衡和非平衡性焦耳和热能的单位和热力学平衡与非平衡性1. 焦耳与热能单位1.1 焦耳的概念焦耳(Joule)是能量、功和热量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
一个焦耳等于一牛顿的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米所做的功。
在热力学中,焦耳也被用作热能的单位。
换句话说,焦耳表示物体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能量。
1.2 热能的定义热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的总和。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内部分子运动越剧烈,热能也越大。
热能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在物体之间传递。
1.3 焦耳与其他能量单位的换算关系焦耳与其他常见能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下:•1焦耳(J)= 1瓦特秒(W·s)•1焦耳(J)= 10^-3千卡(kcal)•1焦耳(J)= 10^-3千焦(kJ)•1焦耳(J)= 6.2415×10^18电子伏特(eV)2. 热力学平衡与非平衡性2.1 热力学平衡的概念热力学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系统内部的温度、压力、体积、组成等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净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具有稳定的宏观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和预测系统的行为。
2.2 热力学非平衡性热力学非平衡性是指系统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此时系统内部的物理量不满足某一平衡条件。
非平衡状态可以是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或者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未达到平衡。
在非平衡状态下,系统的行为需要通过特定的演化方程来描述。
2.3 热力学平衡与非平衡性的判断准则判断系统是否处于热力学平衡,可以根据以下准则:•温度相等:在热力学平衡状态下,系统内部各部分的温度相等。
•压力相等: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压强相等。
•体积相等:系统内部各部分的体积相等。
•组成相等:系统内部各部分的组成(如化学成分)相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测量系统内部各部分的温度、压力等参数,来判断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焦耳的生平简介

伟大的科学家—焦耳一、生平简介焦耳,J.P.(James Prescott Joule 1818~1889)焦耳是英国物理学家。
1818年12月24日生于索尔福。
他父亲是酿酒厂的厂主。
焦耳从小体弱不能上学,在家跟父亲学酿酒,并利用空闲时间自学化学、物理。
他很喜欢电学和磁学,对实验特别感兴趣。
后来成为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位酿酒师和业余科学家。
焦耳可以说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杰出的科学家。
焦耳最早的工作是电学和磁学方面的研究,后转向对功热转化的实验研究。
1866年由于他在热学、电学和热力学方面的贡献,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柯普莱金质奖章。
1872年—1887年焦耳任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
1889年10月11日焦耳在塞拉逝世。
二、科学成就1.焦耳定律的发现电磁力的研究计划虽然屡遭失败,但凭着三年间学到的电磁知识,焦耳发现了焦耳定律。
这就是:“通电线圈的发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方和导线电阻的乘积成正比。
”他是把缠着的导线的线圈放到水中,同上电测量水温的上升,用电流计看电流的强度,才发现了这个定律。
2.热功当量的测定1843年在英国《哲学杂志》第23卷第3辑上发表自己的文章后,他用不同材料进行实验,并不断改进实验设计,结果发现尽管所用的方法、设备、材料各不相同,结果都相差不远;并且随着实验精度的提高,趋近于一定的数值,焦耳花了毕生精力,进一步研究了这一工作,对功和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精密的测定,给出了物理学上一个著名的常数----热功当量。
其中阐明:第一,不论固体或液体,摩擦所产生的热量,总是与所耗的力的大小成比例。
第二,要产生使1磅水(在真空中称量,其温度在50~60华氏度之间)增加1华氏度的热量,需要耗用772磅重物下降1英尺的机械功。
他精益求精,直到1878年还有测量结果的报告。
他近40年的研究工作,为热运动与其他运动的相互转换,运动守恒等问题,提供了无可置疑的证据,焦耳因此成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者之一。
3.在热力学方面的成就年轻时,焦耳最初的研究方向是电磁机,他想将父亲的酿酒厂里应用的蒸汽机替换成电磁机以提高工作效率。
焦耳定律的定义-定义说明解析

焦耳定律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焦耳定律是描述能量转换和热量传递的物理定律,由19世纪德国物理学家焦耳提出。
焦耳定律的核心概念是热量和功的等价性,即单位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换是可测量的,并且总能量守恒。
通过焦耳定律,我们可以理解热能是如何转化为功的,以及如何在不同对象之间传递热量。
这一定律在热力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我们优化能源利用,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本文将深入介绍焦耳定律的起源、内容和应用,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对焦耳定律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焦耳定律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焦耳定律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焦耳定律的起源、内容和应用,通过对其原理和实际应用的分析来说明其重要性。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焦耳定律在能量转化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对焦耳定律的更深入研究和应用前景。
整体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焦耳定律的定义及其意义。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主要是介绍和解释焦耳定律的定义。
通过对焦耳定律的起源、内容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物理定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同时,通过对焦耳定律的展望,展示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可能的应用领域。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焦耳定律,并认识到其在物理学和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从而为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
2.正文2.1 焦耳定律的起源焦耳定律,也被称为焦耳-汤姆逊定律,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在19世纪提出。
焦耳是热学的先驱之一,他对能量转化和热力学定律做出了重要贡献。
焦耳定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焦耳在进行实验研究时的一次重要发现。
他发现了一个关键的现象,即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反之亦然。
这一发现奠定了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即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焦耳效应的原理与应用

焦耳效应的原理与应用焦耳效应是热力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材料因电流流过而产生的热效应。
这一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电加热、熔化、焊接、电阻加热、电热水壶和电子烟等方面都有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焦耳效应的原理,并且介绍焦耳效应的一些应用。
一、焦耳效应的原理焦耳效应是由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于19世纪初提出的。
他的实验发现,在直流电流通过导电体时,由于电子在导体内运动,将会产生热能。
这个热效应的大小取决于电流、导体的电阻和电源电压。
根据热力学基本定律,电流通过一个导体时,测量电能耗散的时间与导体内产生的热量之比即为电阻。
因此,焦耳效应可用以下公式表示:Q = I²Rt其中,Q表示在电阻器内产生的热能量,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t表示电流通过时间。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当电流愈大或电阻愈大时,排放的热量愈高。
这就是为什么高功率电器和电线会发热的原因。
同时,普通金属线的电阻率是常数,也就是说,当电流通过时间增加时,任何金属导线的电阻都不会改变。
二、焦耳效应的应用1. 电阻加热电阻加热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了焦耳效应。
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我们可以制造出许多高温工具。
例如,在金属加工中,电阻加热用于金属加热、热处理和硬化。
鼓风炉和炉子是具有电阻加热特性的两个常见的设备。
2. 焊接焊接是一种将金属接在一起的工艺。
在焊接过程中,焊枪或电极通常通过焦耳效应加热金属来融钎。
焊枪中的电流通常通过低电阻率的材料,在导电体中产生高能微波。
高能微波的能量可以加热金属直到到熔点,使得金属之间融合在一起。
3. 电子烟电子烟也是焦耳效应的一种应用。
电子烟的本质是一种可以产生热蒸汽的装置。
在电子烟的雾化器中,由电池产生的电流流过线圈时,电线产生炭火效应,使得电线发生加热,从而导致雾化器中的液体蒸发产生烟雾。
4. 电加热电加热也是焦耳效应的应用之一。
电加热通常用于加热一般的空气或液体。
焦耳定律及其应用

焦耳定律及其应用热力学中的焦耳定律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原理,它揭示了能量转化的关键规律。
无论是在物理学还是在工程学领域,焦耳定律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焦耳定律及其应用。
焦耳定律是基于能量守恒原理而建立的,它描述了能量转化的关系。
按照焦耳定律,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时,总是有一部分能量被转化为热能散失。
这是因为能量转化是一个不完全的过程,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
焦耳定律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在热动力学中。
在热力学系统中,焦耳定律揭示了能量的转化以及能量转化效率的关系。
根据焦耳定律,能量转化越完全,能量转化效率就越高。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能量转化的完全度来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焦耳定律可以用于评估能源设备的效率。
例如,在燃烧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效率可以通过焦耳定律来计算。
在一个燃烧炉中,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供暖或者发电。
然而,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能量不完全转化为有用的能量,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通过应用焦耳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燃料的能量转化效率,并评估系统的性能。
除了在热力学中的应用,焦耳定律也可以用于分析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在电路中,能量的转化常常涉及到电阻。
根据焦耳定律,当电流通过一个电阻时,电阻会产生热能。
这种热能散失是由于电阻内部的电子碰撞产生的。
通过焦耳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电阻产生的热能,并根据此数据来设计和改进电路。
此外,焦耳定律还可以用于理解和优化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损耗。
在现代工业中,能源效率是一个关键问题。
通过应用焦耳定律,工程师可以确定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损耗,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能量损失。
这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
总之,焦耳定律是一个在热力学和工程学中广泛应用的原理。
它揭示了能量转化中的关键规律,并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优化能量转化过程。
通过应用焦耳定律,我们可以评估能源设备的效率,设计和改进电路,降低能量损失。
焦耳公式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

焦耳公式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焦耳公式是描述物体热量变化的基本公式,可以用于计算热量的传递和转换。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公式推导、物理意义和应用等多个方面介绍焦耳公式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历史背景焦耳公式得名于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焦耳。
焦耳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曾发明蒸汽机和电池。
他在研究热力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焦耳发明的热能定律是热力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而焦耳公式则是基于热能定律的推论,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和工程学领域。
二、公式推导焦耳公式的全称是焦耳-汤姆孙热量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内部热能的转换和传递。
公式如下:Q = mcΔT其中,Q表示物体的热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T表示物体的温度变化。
公式的推导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当一个物体被加热时,它会吸收热能,导致其内部分子的运动加快,从而使温度升高。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吸收的热能等于物体内部热能增加的量。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物体温度变化前后的热能,来计算它的热量变化。
三、物理意义焦耳公式的物理意义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用于计算物体吸收的热量,还可以用于计算热量的传递和转换过程。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这一点。
1. 比热容比热容是焦耳公式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物体吸收热能的能力。
比热容越大,物体吸收单位热能后温度升高的程度就越小,反之亦然。
因此,比热容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体的热能吸收能力。
例如,水的比热容比铁低得多,这意味着在相同热能输入下,水的温度变化比铁大得多。
2. 热量传递焦耳公式还可以用来计算热量沿一定距离的传递过程。
当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接触时,它们之间会发生热传递,这种传递可以是导热、对流或辐射。
焦耳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热量在不同介质或固体之间的传递情况。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衣服的热阻值来选择适合的保暖衣物,从而减少热量传递。
3. 热量转换焦耳公式还可以用来计算热量的相互转换过程。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焦耳公式来计算燃烧某种燃料所释放的热量,或者计算在冬天加热房间所需的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耳在热力学领域的贡献
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是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焦耳出生于曼彻斯特近郊的索尔福德,在研究热的本质时,发现了热和功之间的转换关系,并由此得到了能量守恒定律,最终发展出热力学第一定律。
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中,能量的单位——焦耳,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他和开尔文合作发展了温度的绝对尺度。
他还观测过磁致伸缩效应,发现了导体电阻、通过导体电流及其产生热能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常称的焦耳定律。
他的一生为社会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他在热力学、电学等方面都有着不俗的成绩。
焦耳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焦耳的贡献第一方面,他为了提高自己父亲酒厂的工作效率,成功的研究出了怎样用电动机代替蒸汽机。
最终因为支持电动机工作的能源——锌价格昂贵,不如蒸汽划算而放弃了。
但他的这一研究却为蒸汽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二方面,焦耳在研究电动机的过程中,注意到了热量的问题,于是开始研究电流。
他不断实验,最终发现了规律,并进行总结和整理,得出了焦耳定律。
这个定律提出电流通过导体,热量高低与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这一定律使电学有了很大的发展。
第三方面,他测定了热和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这也是他最大的贡献。
他钻研并测定了热和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
此后,他用不同材料进行实验,并不断改进实验设计,结果发现尽管所用的方法、设备、材料各不相同,结果都相差不远;并且随着实验精度的提高,
趋近于一定的数值。
最后他将多年的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哲学学报》1850年第140卷上,其中阐明:第一,不论固体或液体,摩擦所产生的热量,总是与所耗的力的大小成比例。
第二,要产生使1磅水(在真空中称量,其温度在50~60华氏度之间)增加1华氏度的热量,需要耗用772磅重物下降1英尺的机械功。
他精益求精,直到1878年还有测量结果的报告。
他近40年的研究工作,为热运动与其他运动的相互转换,运动守恒等问题,提供了无可置疑的证据,焦耳因此成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者之一。
在这样的研究结果下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这一定律的提出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第四方面,关于气体的研究,他做了一个实验,研究气体在膨胀和压缩时温度产生的变化。
通过对气体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的关系研究,成功的计算出了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
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后世研究气体分子有着重要的贡献,这些都是焦耳的贡献。
焦耳的故事焦耳的故事的第一个小故事就源于焦耳的学历,焦耳没有上学,没有经历过正统的教学,所以当他开始进行物理研究的时候,这一切的难度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所以焦耳经历了很多次的失败,但是焦耳并没有放弃,他开始在失败中汲取经验,然后在下一次实验的时候避开先前所犯的错误,或者说无法避免的错误的话就在下一次的时候进行改正或者改进使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断的降低,直至最后对实验结果完全无影响。
焦耳的第二个小故事是关于坚持的,焦耳的整个成名的道路并不
平坦,这其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曲折和不被认可。
当焦耳第一次提出他的理论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大家都不相信一个没读过书的人能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证明这一理论的正确性,所以他们不相信也不认可。
但是焦耳并没有因为世俗的眼光和偏见而放弃,他又开始了他的研究,这一次他的研究更细致更精准,这期间他同样也有各种各样的失败和误解,但是焦耳都不曾放弃过。
终于他成功了,并且在不断努力之后,他得到了他该有的认可和尊重。
焦耳生平简介:焦耳的家庭条件比较富裕,1818年12月24日生于曼彻斯特。
他的父亲是一位酿酒商。
焦耳小时未能上学读书,而是跟随父亲学习酿酒,后来他自己也成为酿酒商,他的科学研究活动则主要是业余进行的。
焦耳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却十分浓厚。
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自学物理、化学和数学等,终于成为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
焦耳青少年时期,正处于曼彻斯特学会的兴盛时期。
著名科学家、曼彻斯特大学教授道尔顿是这个学会的重要成员。
1835年,焦耳结识了道尔顿,受到他的热情帮助,这对焦耳的科学研究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1840年起,22岁的焦耳便开始发表一系列的科学研究论文。
他首先发表了四种测之热功当量的方法,发现了焦耳定律。
1843年又写出了《水电解放热》一文,还发表了论述能是守恒的文章。
1850年焦耳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后又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1866年他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柯普利金质奖章。
1872年和1887年焦耳再次任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
1889年10月11日逝世于塞拉,要年71岁。
焦耳被公认为发现能
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的代表人物。
他的一系列精密的实验,为能量守恒原理提供了可靠的根据。
他深信“能”是不灭的,并可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式,同时他竭力从实验上证明确是如此。
他系统地测量了可以转化为一定数量热的各种形式的能量。
他还提出了热是各种物体中粒子运动的结果。
他认为热与机械能是等价的。
焦耳首先研究了电流的热效应。
1840年,他测量了电流通过电阻丝的发热情况,在《论伏打电生热》的论文中描述了焦耳效应,楞次也于1842年独立地发现了这一定律,故亦称焦耳--楞次定律。
定律指出:“电流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导体时所放出的热量,与导体电阻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焦耳当初是信奉热质说的。
1843年,他在作完另一实验后,彻底否定了热质说。
这个实验是:通过一台发电机封在盛水器里,操作时所消耗的机械功,以水温的升高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测量。
水温的升高是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电能又转变为热的结果。
这一实验用热质说是无法解释的。
此后,焦耳还利用桨轮在水中的旋转搅动方法,直接进行机械能转变为热的实验。
焦耳经过多年的反复实验,终于最后证实了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同样,热的传递是能量的一种传递形式。
1843年,焦耳发表了产生单位热量所需功的量值(叫做热功当量),并使用了多种精确度逐步提高的方法来测定这个值,所得的428.9千克力·米/千卡与现在的427千克力·米/千卡十分接近。
焦耳的最初实验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1847年6月在牛津召开的英国科学促进协会大会上,焦耳宣讲了他的实验结果,但却受到冷遇。
开尔文在会上听到焦耳的论述后,注意到了焦耳工作的重要意义,此后两人曾多次合作进行热力学方面的研究,并且成了莫逆之交。
1848年,焦耳对气体分子的运动作了研究。
他认为,热运动是平动,从而找到了气体分子热运动的主要形式,并于1851年发表了有关的论文。
焦耳对于气体运动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他于1845年在研究气体内能时所发现的焦耳定律,特别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定律指出:“气体的内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积无关。
”1852年,焦耳和汤姆孙合作,发现当气体不作外功而膨胀时,气体的温度就下降,这就是所谓的焦耳——汤姆孙效应。
焦耳——汤姆孙效应在19世纪期间被用来建立大规模的制冷专业。
焦耳对热力学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现代热力学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