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图

合集下载

地理 中图版 必修三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地理  中图版  必修三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读图回答: 下列代号所对应的地理事物名称?
感知黄土高原
感知黄土高原
感知黄土高原
黄土塬 黄土墚 黄土茆
黄土柱
黄土林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 观察组图,
注意图中 哪些内容 反映了黄 土高原水 土流失严 重?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 严重的地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黄土的特性
自 然 原 因
降水集中 多暴雨
地质构造 植被
黄 土 高 原 水 土 流 失
人 为 原 因
开垦陡坡 毁坏树木 过度放牧 和采樵 滥用土地
水土流失的危害—— 侵蚀和淤积(山区)
坡地:跑水、跑肥和跑土 侵蚀 水 土 流 失 多雨地区:土壤易酸化
干旱地区:蒸发加剧, 促进土壤次生盐碱化
• 综合治理后有何效果? • 对水土流失为何要采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
重点——保持水土
保塬、护坡、固沟
措施——“三结合”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
治理前
治理后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物措施 水 土 流 失 的 治 理 植树种草 兴修水库 工程措施 修建水平梯田 打坝淤地 小流域综合治理
总结与练习 ——填写框图
• 对山区的危害——侵蚀和淤积 • 对下游的危害——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
涝灾害 • 造成生态恶化——干旱灾害频繁 • 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
水土流失的治理
回顾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和黄土高原的实际, 在影响水土流失的诸因素中哪些是人类可以控制 的,哪些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因此,人类可以采 取哪些有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共28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共28张PPT)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 8/12021/8/12021/8/1Aug-211-Aug- 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 8/12021/8/12021/8/1Sunday, August 01,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 8/12021/8/12021/8/12021/8/ 18/1/2021
⑺毁坏树木
9
⑻燃料不足
⑼人口增长
⑽滥修窑洞
⑾住房不足
⑿水土流失严重
3
6
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黄土土质疏 松的特性
降水集中 多暴雨
地面破碎 沟谷纵横
植被稀少

自 土人
然 高为

原 水


土因


开垦陡坡
滥伐树木
过度放牧 和采樵
不合理开 矿修窑洞
水土流失的危害
• 观察组
图,注 意图中 各河段 含沙量 的变化。
•黄土以粉沙颗粒为主 •无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 •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
水易崩解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植被稀少
植被良好
覆盖地表
截留降水
降低流速


分散流量
过滤淤泥
固定和改良土壤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 考古发掘,黄土高原地区有不少仰韶文 化(距今7100-7400年)遗址,说农业 垦殖开始很早,凡适合农耕的地区早已 辟为农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1日星期 日2021/ 8/12021/8/12021/8/1

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区图

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区图

中国⽔⼟流失分布区图中国⽔⼟流失分布区图风沙区的范围1、风沙区主要包括⼆⼤区域。

⼀是“三北”⼽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

主要分布于长城沿线以北地区,该区域⽓候⼲旱少⾬,风⼒侵蚀强烈,荒漠化严重,沙漠蚕蚀绿洲,直接危害农、林、牧业。

包括新疆、青海、⽢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省、⾃治区的沙漠及沙漠周围地区。

⾯积187.6万km2,约占全国总⾯积的19.0%。

特点:本区⽓候⼲旱少⾬,⼤部分地区年降⽔量在200mm以下,风⼒强劲,风沙活动频繁⽽强烈2、⼆是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

该区域主要是江、河、湖、海岸边沉积的泥沙,⼲燥遇⼤风形成并逐步扩⼤,造成掩埋各类⽣产⽤地的危害。

风沙区的建设项⽬的要求1、严格控制施⼯过程中的扰动范围(特别是施⼯场地和施⼯道路),保护地表结⽪层;2、宜采取砾(⽚、碎)⽯覆盖、沙障、草⽅格、化学固化等措施;3、植被恢复应考虑⼟壤、⽔资源和灌溉条件;4、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应注意⼟壤盐碱化。

东北⿊⼟区的范围南界为吉林省南部,东西北三⾯为⼤⼩兴安岭和长⽩⼭所围绕。

主要包括三⼤区。

⼀是低⼭丘陵区,有⼤、⼩安岭地区,系森林地带,坡缓⾕宽,岩性为花岗岩及页岩,发育暗棕壤,多为轻度侵蚀;有长⽩⼭千⼭⼭地丘陵区,系林草灌丛,岩性为花岗岩等,发育暗棕壤,棕壤,多为轻度、中度侵蚀;有三江平原区(⿊龙江、乌苏⾥江及松花江冲击平原)古河床,⾃然堤形成低岗地,河间低洼地为沼泽草甸,岗洼之间为平原,多为微度侵蚀。

⼆是漫川漫岗区,指松嫩平原,属冲积、洪积台地,地势倾斜,坳⾕和岗地相间的地貌特征,多为中度侵蚀,局部强度侵蚀。

三是平原区和草原区,主要是湿地、草场和珍贵野⽣动植物栖息地,多为微度、轻度侵蚀。

特点:坡度⽐较⼩(2~4度),但坡⾯较长,多为1000 ~2000m,汇⽔⾯积较⼤,往往使流量和流速增⼤,从⽽增强了径流的冲刷能⼒,同时,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仓,由于受⼟壤侵蚀的影响,⿊⼟层逐渐变薄,肥⼒下降,使得⽣产能⼒降低,威胁粮⾷⽣产。

高中地理 中国黄土高原及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 中图必修3

高中地理 中国黄土高原及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 中图必修3
随坡度变大,土壤层厚度变薄,有机质层 厚度变薄;肥力下降。
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坡度
5o~ l0o
10o~ 15o
15o~ 20o
20o~ 25o
25o~ 30o~ 30o 35o
>35o
土层厚度 (mm)
120
81
80
78
71
42
20
有机质层 厚度(mm)
28
20
17
15
12
9
7
(3)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在兴建大型工程时 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看地图,熟悉黄土高原区的位置和范围
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上游地区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02022/1/102022/1/101/10/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02022/1/10January 10,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02022/1/102022/1/102022/1/10
平梯田

开垦陡坡
不 合
毁坏树木
理 人 类
过度放牧 和采樵

中国水土流失分区

中国水土流失分区

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区图风沙区的范围1、风沙区主要包括二大区域。

一是“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

主要分布于长城沿线以北地区,该区域气候干旱少雨,风力侵蚀强烈,荒漠化严重,沙漠蚕蚀绿洲,直接危害农、林、牧业。

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省、自治区的沙漠及沙漠周围地区。

面积187.6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9.0%。

特点:本区气候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风力强劲,风沙活动频繁而强烈2、二是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

该区域主要是江、河、湖、海岸边沉积的泥沙,干燥遇大风形成并逐步扩大,造成掩埋各类生产用地的危害。

风沙区的建设项目的要求1、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扰动范围(特别是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保护地表结皮层;2、宜采取砾(片、碎)石覆盖、沙障、草方格、化学固化等措施;3、植被恢复应考虑土壤、水资源和灌溉条件;4、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应注意土壤盐碱化。

东北黑土区的范围南界为吉林省南部,东西北三面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围绕。

主要包括三大区。

一是低山丘陵区,有大、小安岭地区,系森林地带,坡缓谷宽,岩性为花岗岩及页岩,发育暗棕壤,多为轻度侵蚀;有长白山千山山地丘陵区,系林草灌丛,岩性为花岗岩等,发育暗棕壤,棕壤,多为轻度、中度侵蚀;有三江平原区(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松花江冲击平原)古河床,自然堤形成低岗地,河间低洼地为沼泽草甸,岗洼之间为平原,多为微度侵蚀。

二是漫川漫岗区,指松嫩平原,属冲积、洪积台地,地势倾斜,坳谷和岗地相间的地貌特征,多为中度侵蚀,局部强度侵蚀。

三是平原区和草原区,主要是湿地、草场和珍贵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多为微度、轻度侵蚀。

特点:坡度比较小(2~4度),但坡面较长,多为1000 ~2000m,汇水面积较大,往往使流量和流速增大,从而增强了径流的冲刷能力,同时,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仓,由于受土壤侵蚀的影响,黑土层逐渐变薄,肥力下降,使得生产能力降低,威胁粮食生产。

【地理课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地理课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C巫山 D大兴安岭
9介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的山脉是( B ) B太行山
10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因 素是( C ) A冰川侵蚀 B地壳运动 C流水侵蚀 D 风力沉积 11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C ) A毁林开荒,过度垦殖 B开挖煤矿,毁坏森林
C黄土疏松,多暴雨
D经济落后,伐林为薪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处在各 种地理要素的相互交错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2)黄土高原的土壤质地特殊.黄土 。 孔隙很多,黄土层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3)黄土高原地区降水 .多 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4)自然灾害频繁. 等时 有发生加剧了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
A四合院 B窑洞
( B )
D竹楼
C 骑楼
7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是( D )
1地形破碎 2气候干旱 4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A 1、2 B 2、3 C 3、4
3水土流失严重 D 1、2、3、4
8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环境的有效措 施是 ( A)
A植树种草 耕作业
A秦岭
B 陡坡地建梯田 C 全部发展 D全部发展畜牧业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和 破坏植被
陡坡毁 林开垦
人类 活动 影响
修路 采矿
影响因素
特点
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
影响
自 然 因 素
降水
地形 植物 土壤
水 地形过渡带,坡度大,物质不稳定 土 流 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 失 粉沙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植被破坏(水蚀、风蚀)
人 为 不合理的耕作 制度(轮荒) 因 露天煤矿 开 素
4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 地,此地产煤最多的省是 ( D) A黑龙江 B安徽 C河南 D山西 (D ) 5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区图

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区图

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区图风沙区的范围1、风沙区主要包括二大区域。

一是“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

主要分布于长城沿线以北地区,该区域气候干旱少雨,风力侵蚀强烈,荒漠化严重,沙漠蚕蚀绿洲,直接危害农、林、牧业。

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省、自治区的沙漠及沙漠周围地区。

面积187.6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9.0%。

特点:本区气候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风力强劲,风沙活动频繁而强烈2、二是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

该区域主要是江、河、湖、海岸边沉积的泥沙,干燥遇大风形成并逐步扩大,造成掩埋各类生产用地的危害。

风沙区的建设项目的要求1、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扰动范围(特别是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保护地表结皮层;2、宜采取砾(片、碎)石覆盖、沙障、草方格、化学固化等措施;3、植被恢复应考虑土壤、水资源和灌溉条件;4、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应注意土壤盐碱化。

东北黑土区的范围南界为吉林省南部,东西北三面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围绕。

主要包括三大区。

一是低山丘陵区,有大、小安岭地区,系森林地带,坡缓谷宽,岩性为花岗岩及页岩,发育暗棕壤,多为轻度侵蚀;有长白山千山山地丘陵区,系林草灌丛,岩性为花岗岩等,发育暗棕壤,棕壤,多为轻度、中度侵蚀;有三江平原区(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松花江冲击平原)古河床,自然堤形成低岗地,河间低洼地为沼泽草甸,岗洼之间为平原,多为微度侵蚀。

二是漫川漫岗区,指松嫩平原,属冲积、洪积台地,地势倾斜,坳谷和岗地相间的地貌特征,多为中度侵蚀,局部强度侵蚀。

三是平原区和草原区,主要是湿地、草场和珍贵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多为微度、轻度侵蚀。

特点:坡度比较小(2~4度),但坡面较长,多为1000 ~2000m,汇水面积较大,往往使流量和流速增大,从而增强了径流的冲刷能力,同时,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仓,由于受土壤侵蚀的影响,黑土层逐渐变薄,肥力下降,使得生产能力降低,威胁粮食生产。

新教材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 区域发展 第四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新教材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 区域发展 第四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表一:水土流失演示实验记录表
实验步骤
用喷水壶喷洒草皮
草皮被破坏后,用喷水壶喷洒 模仿小雨喷向裸露的黄色沙土 模仿大雨喷向裸露的黄色沙土 调大支架倾角后,用喷水壶喷洒裸 露的黄色沙土 调小支架倾角后,用喷水壶喷洒裸 露的黄色沙土 用喷水壶喷洒黄色沙土 用喷水壶喷洒红色黏土
观察到的现象
水土流失
什么是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破坏植被

耕 地
土地退化




自然灾害频繁



生态环境恶化 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需 求
毁林开荒
开垦荒地
破坏生态平衡


需要更多劳力
人口继续增长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 黄河下游为什么会形成“地上河”? • “地上河”有什么危害?
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
蓄 清 排 浑
“调水调沙”就是利用水库调节库容,人为制造“洪水”冲刷河道,从而减少下游河 道淤积甚至达到冲淤平衡,遏制河床抬高。自2002年开始,黄河小浪底水库连续实施了13 次汛前调水调沙,每年大约需要1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冲沙入海。经过10年的“冲澡、净 身”,黄河累计入海总沙量达7.62亿吨,河道下游主槽河底高程平均被冲刷降低约2.03米。
第二章 区域发展
第四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之父”与黄土高原
刘东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刘东生等学者在黄土地层 学研究中做出了贡献,为确定黄土地貌发育年龄打下了坚实基础。 他们在黄土地貌发育的历史过程、黄土性质与现代侵蚀的关系、 黄土地貌类型区域分布与黄土下伏原始地面起伏的关系等方面, 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本节主要内容
一 脆弱的环境 1.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2.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 二、尖锐的人地矛盾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练习
1.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是黄河流水搬运堆积而成 B地跨甘晋陕等七省区 D C地势由西向东倾斜 D粮食作物以谷子为主
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毁林开荒 开垦荒地 需要更多劳动力 人口继续增长 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 破坏生态平衡
《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 示意图》,思考讨论: 人口增长所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图中如何体现出恶性循环的? 为什么说人口过度增长是黄土高原环境 恶化的重要原因。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二、尖锐的人地矛盾
学生阅读了解: ①农业垦殖历史悠久 ②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问题严重, 对土地资源增大了压力 这里是全国人口增长较高的地区 传统的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产粮 少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植被破坏 土地沙化 自然灾害频繁 燃料需求增加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5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再根据图等高线高程判断其 大致海拔高度和地势状况。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黄土高原景观图, 要求 学生观察后说明黄土高原的地面 覆盖物和植被覆盖情况。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一、脆弱的环境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具体表现 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和环境遭到 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两个方面。 1.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黄土高原景观图,提问: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历史上塬面广阔的黄 土高原地貌产生什么变化?
暴雨洪水中的侵蚀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小流域洪水在沟头下泄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2.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 <讨论 >根据大家已有知识,我们知道,通过植 树造林等措施来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 境。为什么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已 难以将黄土高原的环境恢复到原来的状 态?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主要表现
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人地矛盾尖锐 ④环境遭受破坏后恢复困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D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3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课本图3.2“黄土高原的过渡性”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我国最西一列山脉:大兴安岭一太行山 脉一巫山一雪峰山,学生判读出两侧主 要地貌: 东侧主要为平原、丘陵,西侧主要为高 原山地。 我国 400mm 年等降水量线,学生判断出 两侧所属干湿地区类型 东侧半湿润,西侧半干旱

B
廊新世纪中学版权
C 4、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A地势低平B地势坦荡C沟谷发育D波状起 伏 5、有人说,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治理有赖 于植被,而植被恢复的必要条件则是人口数 量与土地承载力的协调。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举例说明你的理由。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宁夏海原地震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许多科学家认为,就纯自然和技术角度而言, 在无人类破坏的情况下,通过生物措施和工 程措施可以达到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目 的,在黄土高原地区也已有一些成功典范。 但从社会经济角度而言,由于当地开发历史 悠久,人口太多,经济和人类活动方式比较 落后,加上经济贫困,工程措施需要巨大的 资金投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现象在这里比较普遍,多种原因都使黄土高 原恢复原状十分困难。
主讲
河北廊坊新世纪中学
吴建国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图》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据水利部遥感中心1990年调查统 计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
面积的38.2% 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平方千米 风力侵蚀面积188万平方千米 惊人的数据: 40 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减 少耕地 4000 万亩,造成经济损失 4000 亿 元(每年平均造成经济损失100亿元)
山体滑坡 抗 旱
华县水灾
廊坊新世纪中学版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