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标准体系(PPT 17)

合集下载

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业标准化体系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制定、实施和监督一系列标准,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竞争力、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管理体系。

农业标准化体系涉及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

通过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可以规范农业生产行为,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种植环节,可以制定统一的施肥、灌溉、植保等标准,确保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符合质量标准;在养殖环节,可以制定统一的饲养、疫病防控等标准,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农业标准化体系有助于增强农业竞争力。

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已成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通过建立健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可以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拓展出口市场,实现农产品出口质量和数量的提升。

此外,农业标准化体系还能够保障农产品安全。

近年来,农产品安全问题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建立完善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减少农产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最后,农业标准化体系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绿色生产标准、循环农业标准等,可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低耗、环保。

同时,农业标准化体系还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总之,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竞争力、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农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农业标准体系(精)

农业标准体系(精)


2、遵从的原则
农业标准体系应符合国家有关农业的法律 法规及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方针和 政策要求,与 WTO 规则、农业协议及国际 发达国家的技需要为目的。

3、如何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建立农业标准体系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搜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各级标准文本。 搜集 WTO 有关农业的规则、协议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法 规和标准。 对无上级标准,在农业生产中又需要的,应制定地方标准 (或企业规范)。 研究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标准体系表。 根据目标需要与特色,构建特定农业标准体系。 建立农业标准体系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适应本行 业和本单位的实际需要。
如何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建立农业标准体系的原则
农业标准体系结构
一、农业标准的分类

农业技术标准 农业管理标准 农业工作标准
1、农业技术标准
对农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 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包括 :



基础性技术标准 农产品标准 生产技术规程、规范 农艺、农产品加工技术标准 检验、检疫标准 设施标准 环保标准 包装、标志、储运标准


农业标准体系的பைடு நூலகம்成:


以技术标准为主体
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农业工作标准的内容:

工作岗位的职责 岗位工作人员基本技能 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 检查与考核的办法和量化指标等
二、农业标准的性质与分级
1、性质

强制性标准:国家法律规定必须执行的 标准,属于我国的技术法规。
推荐性标准:是指国家、行业和地方制 定的向企业和社会推荐采用的标准。

中国农业基本经济制度研究PPT课件

中国农业基本经济制度研究PPT课件
❖ 产权理论: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 互行为关系的社会的基础性规则。
❖ 企业理论:企业也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企业 边界:利用企业方式组织交易的成本=通过市场 交易的成本
❖ 制度变迁理论: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收 益较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
三、制度变迁的源泉
2. 外生变迁 ① 意识形态:一种价值观念,它支配一个人或群体的精神,
❖ 诺斯:“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 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 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经济 史中的结构与变迁》P.225)
二、制度的起源(青木昌彦)
❖ 博弈的结果(自发的秩序):个体参与人联合选择互相一致 的策略(个体间存在共同信念),促成制度建立。
❖ 博弈均衡(制度)不是外生给定的,是由参与人的策略 互动内生的,存在于参与人的意识之中,并且可以自我 实施。(制度是一种均衡状态)
作为共有信念和均衡概要表征的制度
策略 制 约
信念
共同构建 协调
均衡
证 实
凝结
制度
均衡概要表征
参与人
竞争性符号系统
经济域

政治域
组织协调
商品交换
新制度经济学
三、制度变迁的源泉(新制度经济学)
1.பைடு நூலகம்内生变迁 ❖ 思考:是什么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向?
❖ 一个设想:一个事件为个人和组织创造了在此以前被认 为是无利可图的新机会。这一事件可能是新市场的开发, 技术进步,或相对价格的改变。它改变了与很多社会活 动相关的成本收益比率,并且激励个人和组织去寻找和 协商新的契约性协定。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
❖ 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各种经济 物品,以便更好的满足人类的需求。稀缺性存在 不得不选择;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可供选择。 选择包括:(1)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2) 用什么方法生产——如何生产;(3)产品如何 分配——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是人类社会所必 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选择 的原则是:目标最优化。

4.1中国的农业-课件(47张PPT)

4.1中国的农业-课件(47张PPT)

3. 读图,我国农业各部门中,产值比例最大的是( )
A. 种植业 B. 牧业 C. 林业 D. 渔业
4.把以下食品与相关的农业类型连线:
谷物、蔬菜
畜牧业
肉、蛋、奶
种植业
鱼、虾
林业
水果
渔业
牧业35%
渔业11%
4% 林业
种植业50%
学习目标
农业(第二课时)
1.运用资料,说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 分布特点。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畜牧业的分布特点。
• 农业科技的不断提高,使许多 不适应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条 件得到改善,农业生产空间大 大拓展。
课堂活动
2.讨论:发生下列变化的主要原因。 荔枝生产于中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栽培较多。读图,
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影响的角度。
“一骑红尘妃 子笑,无人知 是荔枝来”的 时代已尘封于 历史的记忆中!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1.农业的概念
➢ 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 的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
农业就是种 植农作物吗?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2.农业的分类
种植业: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这样的生产部门称为种植业。
自动收割机在收割水稻
温室大棚里的草莓
农田滴灌设施
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水稻平均产量 不到4500千克/公顷,目前超级杂交水稻已突 破12000千克/公顷,使我国在耕地面积减少 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第三章农业标准化的种类、级别和体系

第三章农业标准化的种类、级别和体系

(二)农业区域标准 1、概念 、 由某一区域标准化或标准组织机构制定, 由某一区域标准化或标准组织机构制定,并 公开发布的标准。 公开发布的标准。 2、部分区域标准化机构 、 亚州标准咨询委员会( 亚州标准咨询委员会(ASCA)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非洲地区标准化组织(ARSO) 非洲地区标准化组织
3、地方代码 、
名称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市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代码 110000 120000 130000 140000 150000 210000 220000 230000 310000 名称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代码 320000 330000 340000 350000 360000 370000 410000 420000 430000 名称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代码 440000 450000 460000 500000 510000 520000 530000 540000 610000 名称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代码 620000 630000 640000 650000 710000 810000 820000
(六)农业企业标准 1、概念 、 由农业企业自行制定, 由农业企业自行制定,法定代表人发 布,并向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 标准。 标准。 2、标准 、 Q/××× ××××−××××
二、对象分类法 1、术语标准 、 3、品种标准 、 5、质量标准 、 7、包装标准 、 9、安全标准 、 2、试验标准 、 4、产品标准 、 6、分级标准 、 8、方法标准 、 10、卫生标准 、
(二)推荐性农业标准 指农业生产、交换、 指农业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 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 类农业标准。 类农业标准。

中国的农业ppt(共27张PPT)

中国的农业ppt(共27张PPT)
农耕区畜牧业主要是指农民家庭饲养的猪、牛、羊以及鸡、鸭、鹅等 家禽。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我国 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四) 水产业
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根据生产方式又可 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居 世界第一位。我国发展水产的水域条件优越,陆地上 河湖面积广大,养殖历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 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广阔水域。 • 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冬小麦
经济作物
棉花 花生 甜菜
棉花 油菜 甘蔗
耕作制度 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华北 一年两熟或三熟 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我 国 九


品 粮 基

九大 商品粮
基地
①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
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②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
风沙

多水旱灾 害,春季 低温
一年两熟 或一年三 熟
主要作物
春小麦玉 米大豆甜 菜
冬小麦玉 米棉花花 生 水稻 油菜 棉花 甘蔗
2.我国西部地区四大牧场比较
牧区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牧场类型
主要畜种
温带草原牧场 山地牧场 高寒牧场
三河马 三河 牛
伊犁马 细毛 羊
青海牦牛
高寒牧场
江淮地区
③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五大 商品棉
基地
江汉平原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中国农业区划体系》课件

《中国农业区划体系》课件

农业区划体系在农业科研和推广中的应用
农业科研:为农业科研提供基础 数据,指导科研方向
区域规划:为区域农业规划提供 科学依据,促进区域农业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推广应用:为农业推广提供科学 依据,提高推广效果
政策制定:为农业政策制定提供 科学依据,提高政策针对性和实 效性
农业区划体系在农业教育和培训中的应用
社会经济资 源:包括人 口、劳动力、
资金等
技术资源: 包括农业科 技、农业机
械等
农业经济区划
农业经济区划的目的:合理配置农业 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
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区划的方法:综合分析农业 资源、生产条件、市场等因素,采用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划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作用:农业区划体系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 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农业区划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农业区划体系的形成:195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农业区划研究,1960年代正 式建立农业区划体系
农业区划体系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农业区划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了以农 业资源为基础,以农业经济为依据,以农业技术为手段的农业区划体系
农业区划体系在农业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农业区划体系为 农业政策制定提 供了科学依据
农业区划体系可 以帮助政府制定 出更加符合当地 实际情况的农业 政策
农业区划体系可 以帮助政府更好 地了解农业资源 分布情况,从而 制定出更加合理 的农业政策
农业区划体系可 以帮助政府更好 地了解农业市场 情况,从而制定 出更加符合市场 需求的农业政策
中国农业区划 体系

农业标准化与农业现代化PPT课件

农业标准化与农业现代化PPT课件

2021/5/21
6
农业标准化融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是“科技兴 农”的载体和基础,是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 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还是农业生产的科学化、系统 化,有利于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提高“一优两高”农业 的比重,对于发展农业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2021/5/21
7
农业标准化的目的是将农业的科技成果和多年的
2021/5/21
30
在标准体系方面,特别缺乏有机农产品标准。有资料显示,国家 环保总局于2001年12月25日发布了行业标准《有机食品技术规范》, 并于2002年4月1日起实施,但截止2003年1月31日,还没有制定 有机农产品国家标准,在全国所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只有浙 江省制定并发布了有机茶、有机稻米两个地方标准,江苏正在加紧制 定有机梨、有机茶、有机稻米、有机鸭、有机藕、有机蟹等一系列农 产品标准。
2021/5/21
18
2.建立一个强大的执法体系
发达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农业标准 化法规与政策,在实际执行中采取了 严格的具体执法措施:
2021/5/21
19
一是对不达标农产品采取严厉的惩罚手段。例如,欧盟国家 多年以前就制定法规禁止抗生素残留超标牛奶上市(其标准为青 霉素类药物残留的限量为千万分之十),牛奶在上市前必须经过 检测,如发现有抗生素的牛奶,该牛奶场不但要停产和要求追回 产品进行销毁,而且要处以罚金;日本所有农产品进入市场前都 要按照标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分级,对等外级的农产品是不允许 进入市场销售的,而只能作为加工原料;美国对农产品的质量监 督执法则把重点放在对污染、疾病、加工、残留、守法和经济欺 骗5个危险领域进行“关键控制”。
2021/5/21
24
2.制定严格的质量认证和检测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agriculture
世界农业产量增长趋势 20世纪世界年谷物增长率: 60年代:3% 70年代:2.3% 80-90年代:2% 2010年预计:1.8%
2000年首次出现世界谷物生 产量低于消费量。 2000,2001,2002年缺口分 别为1600,2700和9600万吨 世 界 谷 物 降 为 30 年 来 的 最 低 水平。 2003 年 18.18 亿 吨 , 缺 口 9300万吨。 (莱斯特。R。布朗)
来自 中国最大的数据库下载
农业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Basic concep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agriculture standard
农业标准的分类
按性质分:
强制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
国家标准
按级别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来自 中国最大的数据库下载
2005-06
.
1
主要内容
Main content
背景 Back ground 农业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Basic concep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agriculture standard 农业标准化的特点Characteristic of the
agriculture Standardization 中国农业标准的发展Development of Chinese
农业产出增速明显高于同期的美国和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农业能以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可以说是世界近代农业发展 的佼佼者,令全世界注目。
来自 中国最大的数据库下载
农业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Basic concep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agriculture standard
农业标准的基本概念
农业标准:为在农业生产、经营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农业活动或其结 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的文件;该 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的机构批准。
农业标准的含义: 1、 目的:在农业生产经营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大社会效益 2、 范围: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区域)或全球 3、本质属性:统一的规定。“统一”应是必要的、合理的;客观事物若 不需 要统一,不必制定标准。 4、对象:为实现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活动或其结果 5、农业标准是协商一致的产物(非领导意志)。协商原则:获得最佳秩序、 促进最大社会效益为目标 6、农业标准的基础:农业成熟的科学技术和经验 7、农业标准有固定的格式(GB/T1.1)和制定、发布程序
中国农业标准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49-1956):农业标准从无到有,数量很少,但为第一
五年计划的实施起到积极作用。 2、曲折阶段(1956-1976):原国家标准局拟订了1964-1976农业标准化
规划;组织农口各部门制定了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质量要求和分等分级要求 等一批重要标准。但文革时期处于停滞甚至倒退。
来自 中国最大的数据库下载
农业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Basic concep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agriculture standard
农业标准的分类
按属性分:
技术标准 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
按目的分:
基础标准 物流标准 质量标准 技术规程 方法标准
3、转折阶段(1976-1990):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 提出了农业标准化“七五”计划,成立了农作物种子等第一批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国标、行标和地方标准迅速增加, 逐步向农业综合标准化过渡。
1、农业投入高速增长 化肥:0~3000万吨 农药:0~66万吨 拖拉机:0~8300万千瓦 农电:0~2173亿千瓦时
2、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上升,各种农产品供应充足 粮食:1949年:11318万吨,1998年:51230万吨 肉类:1949年:220万吨, 2002年:6586万吨 水产品:1949年:52万吨, 2002年:4564万吨
中国农业标准体系
Agriculture standard system of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 农轻和地方部农业处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AC)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Light Industry & Local Standardization Division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standard 中国农业标准的基本情况Basic situ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e standard 中 国 农 业 标 准 化 体 系 Agriculture standardization syst载
农业标准化的特点 Characteristic of the agriculture standardization
主要对象是有生命的 区域性特征明显,与地理、气候等条件密切相关 周期长、对象繁杂、复杂性突出 文字标准和实物标准同步进行
来自 中国最大的数据库下载
中国农业标准的发展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griculture standard
增长率(%)
世界谷物增长率变化情况
4 3 2 1 0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2010年
来自 中国最大的数据库下载
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agriculture
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