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热汽化潜热蒸汽压概念解释
什么是汽化潜热?

什么是汽化潜热?
水分子和水蒸汽分子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近,而水蒸汽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
所以同样重量的蒸汽比水的体积大的多。
水分子必须具有相当大的能量,才能克服其他水分子对它的引力,飞出水面变成蒸汽分子。
【再学一学轴封加热器多级水封】因此,水分子变成蒸汽分子,必须从外界吸收热量,使水分子的能量增加。
在一定的压力下,每千克饱和温度的水变成饱和蒸汽所需要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单位是kJ/kg。
【为什么汽轮机要设计回热抽汽系统?】随着压力的升高,水的饱和温度升高,水分子的动能相应增加,从外界获得较少的热量,就可以使水分子具有脱离相邻水分子间引力的能量。
【启一次机需要花多少钱?】
所以,随着压力的升高,汽化潜热减少。
例如压力为0.1Mpa,汽化潜热为2259kJ/kg,即0.1MPa的蒸汽变成0.1MPa的水,要释放出2259kJ/kg的热量,这也是一些高背压供热机组利用汽轮机乏汽汽化潜热的原理。
【什么是空冷机组的双背压供热技术?】压力为1Mpa和10Mpa时汽化潜热分别为2018kJ/kg和1327kJ/kg。
当压力升高至临界压力22.11Mpa时,汽化潜热为0。
【高、低压加热器详细学习】。
最新汽化热、汽化潜热、蒸汽压概念解释

汽化热:是一个物质的物理性质。
其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101.325 kPa)下,使一摩尔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蒸发所需要的热量,对于一种物质其为温度的函数。
常用单位为千焦/摩尔(或称千焦耳/摩尔),千焦/千克亦有使用。
其他仍在使用的单位包括 Btu/lb(英制单位,Btu为British Thermal Unit,lb为磅)。
因为汽化是液化(凝结)的相反过程,同一物质的凝结点和沸点相同,故凝结热与液化热的名称也同时被使用,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下,使一摩尔物质在其凝结点凝结所放出的热量。
汽化潜热:液体在定压下沸腾汽化时,虽然对它进行加热,但液体的温度并不升高,液体和蒸气一直保持相应于液面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可知,液体沸腾时加给液体的热量,主要是用来克服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及液体的表面张力,并用以增加分子的位能(由液体变为蒸气,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而蒸气和液体分子的动能并没有增大。
显然,这些热量并不是用来升高液体的温度,而是用来使液体转变为蒸气,因而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这种消耗于液体汽化过程的热量叫潜热。
在一定温度下1kg饱和液体全部转变为同温度的蒸气所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或简称为汽化热,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kJ/kg。
例如水在100℃时的汽化潜热为2257.2kJ/kg。
液体的汽化热可用实验测定。
同一种液体的汽化热随压力的升高(也就是随饱和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蒸气压蒸气压指的是在液体(或者固体)的表面存在着该物质的蒸气,这些蒸气对液体表面产生的压强就是该液体的蒸气压。
比如,水的表面就有水蒸气压,当水的蒸气压达到水面上的气体总压的时候,水就沸腾。
我们通常看到水烧开,就是在100摄氏度时水的蒸气压等于一个大气压。
蒸气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蒸气压越大,当然还和液体种类有关。
一定的温度下,与同种物质的液态(或固态)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气所产生的压强叫饱和蒸气压,它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汽化热详细资料大全

汽化热详细资料大全单位质量的液体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转化为气体时所吸收的热量。
也等于在一定的压强下(如在1大气压下) 单位质量的气态物质在这一温度下转化为液态时所放出的热量。
汽化热随液体种类和汽化时的温度不同而异。
水在100℃时的汽化热为539卡/克。
基本介绍•中文名:汽化热•外文名:heat of vaporization•又称:汽化焓、蒸发热•隶属:物理概念•特点: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理论:热力学热压理论术语简介,影响因素,水汽化热,汽化热值,套用,术语简介在一定压强下,单位质量液体变为同温度的气体时所需要的热量。
由于汽化热只改变物质的相而不改变物质的温度,因此又称其为汽化潜热。
从微观上看,气体中比液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得多,液体分子间有较强的吸引力,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一方面必须克服分子间的引力而作功,另一方面在汽化过程中体积增大时,必须反抗外界压力而作功。
作功就需要消耗能量。
汽化时要保持物质的温度不变,因而就必须从外界输入能量。
这就是液体汽化时需要汽化热的原因。
如果汽化时不从外界补充能量,而使液体绝热蒸发,那么液体的温度就要降低,这是获得低温的一种方法。
例如,利用液氦的绝热蒸发,可获得约0.7K的低温。
汽化热与物质的种类、汽化时的温度和压强都有关。
由于温度升高时,液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液态与气态间的差别随之缩小,液体从外界获得较少的能量就能汽化。
当温度达到临界温度时,气态与液态间的差别完全消失。
因此,汽化热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到临界温度时,汽化热为零。
常用单位为千焦/摩尔(或称千焦耳/摩尔),千焦/千克亦有使用。
其他仍在使用的单位包括Btu/lb (英制单位,Btu为British Thermal Unit,lb为磅)、J/kg(焦耳/千克)、J/g(焦耳/克),由于历史原因,至今有些书上仍用cal/g (卡/克)作量度单位。
由于汽化热只改变物质的相而不改变物质的温度,所以又称汽化潜热。
水蒸气的汽化潜热定义

水蒸气的汽化潜热定义
水蒸气的汽化潜热是指单位质量的液体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完全气化时所吸收的热量。
汽化潜热是一个物理概念,用于描述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过程中所需的热量。
水蒸气的汽化潜热是水的一个重要性质,它在热力学、化工、食品加工、能源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在汽化过程中,水分子吸收能量后从液态变为气态,这个能量主要用于克服分子间的引力,使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
汽化潜热的值取决于温度和压力条件。
在常压下,水的汽化潜热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汽化潜热约为2260千焦/千克。
在实际应用中,汽化潜热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获取。
了解水蒸气的汽化潜热对于热力工程、食品加工、制冷技术等领域中的传热传质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汽化潜热也是计算物质相变过程中的热量交换的重要参数之一。
综上所述,水蒸气的汽化潜热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单位质量的液体完全气化所需的热量。
它是物质相变过程中热量交换的重要参数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汽化热汽化潜热蒸汽压概念解释

汽化热汽化潜热蒸汽压概念解释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汽化热:是一个物质的物理性质。
其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 kPa)下,使一摩尔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蒸发所需要的热量,对于一种物质其为温度的函数。
常用单位为千焦/摩尔(或称千焦耳/摩尔),千焦/千克亦有使用。
其他仍在使用的单位包括 Btu/lb(英制单位,Btu为British Thermal Unit,lb为磅)。
因为汽化是液化(凝结)的相反过程,同一物质的凝结点和沸点相同,故凝结热与液化热的名称也同时被使用,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下,使一摩尔物质在其凝结点凝结所放出的热量。
汽化潜热:液体在定压下沸腾汽化时,虽然对它进行加热,但液体的温度并不升高,液体和蒸气一直保持相应于液面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可知,液体沸腾时加给液体的热量,主要是用来克服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及液体的表面张力,并用以增加分子的位能(由液体变为蒸气,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而蒸气和液体分子的动能并没有增大。
显然,这些热量并不是用来升高液体的温度,而是用来使液体转变为蒸气,因而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这种消耗于液体汽化过程的热量叫潜热。
在一定温度下1kg 饱和液体全部转变为同温度的蒸气所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或简称为汽化热,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kJ/kg。
例如水在100℃时的汽化潜热为kg。
液体的汽化热可用实验测定。
同一种液体的汽化热随压力的升高(也就是随饱和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蒸气压蒸气压指的是在液体(或者固体)的表面存在着该物质的蒸气,这些蒸气对液体表面产生的压强就是该液体的蒸气压。
比如,水的表面就有水蒸气压,当水的蒸气压达到水面上的气体总压的时候,水就沸腾。
我们通常看到水烧开,就是在100摄氏度时水的蒸气压等于一个大气压。
蒸气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蒸气压越大,当然还和液体种类有关。
一定的温度下,与同种物质的液态(或固态)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气所产生的压强叫饱和蒸气压,它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蒸汽压汽化焓汽化熵饱和汽

汽化焓的影响因素
物质的种类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因此 具有不同的汽化焓。
温度和压力
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物质的汽化焓逐渐增 大。
物质的状态
固态物质在熔化和汽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不同,因此其汽化焓也不同。
03 汽化熵
汽化熵定义
汽化熵
表示物质在汽化过程中熵的变化量。
熵
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表示系统内分子运动的无 序程度。
感谢您的观看
03
在一定的压力下,汽化焓与汽 化热相等,即物质在汽化过程 中吸收的热量等于物质的汽化焓逐渐增大。
在一定的温度下,不同物质 具有不同的汽化焓,因此可 以通过测量物质的汽化焓来
推断物质的性质。
在一定的压力下,物质的汽化 焓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可以利 用这一关系计算物质的热力学
压力和蒸发面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力越大,蒸汽压越小;蒸发面 积越大,蒸汽压越大。这是因为压力增大时,气体分子逸出 的速率减小;蒸发面积增大时,气体分子逸出的速率增大。
02 汽化焓
汽化焓定义
01
汽化焓是指物质在汽化过程中吸 收的热量,通常用符号ΔHv表示。
02
汽化焓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 类和温度,不同物质在不同温 度下的汽化焓是不同的。
01
温度
温度是影响饱和蒸汽压的主要因 素,随着温度的升高,饱和蒸汽 压相应升高。
02
03
压力
气体的种类
压力也是影响饱和蒸汽压的因素 之一,随着压力的升高,饱和蒸 汽压也会相应升高。
不同气体的饱和蒸汽压不同,这 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和分子量等因素的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温度和压力
汽化潜热_精品文档

汽化潜热汽化潜热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在物理学和化学中,汽化是一种相变过程,涉及到液体分子或原子在增加温度和增加能量的情况下离开液体相,转变为气体相。
汽化潜热是在这个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能量。
汽化潜热的概念可以通过水的蒸发过程来理解。
当水加热到达其沸点时,液态水开始转变为水蒸气。
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以克服液态水的分子间吸引力,并克服大气压附加在表面上的压力。
这个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被称为汽化潜热。
汽化潜热是物质在相变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
当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分子能够在容器内自由移动。
这种相变过程需要克服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因此需要吸收能量。
相反,当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分子被拉回到液体相中,这时释放出能量。
汽化潜热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性质。
每种物质都有不同的汽化潜热值。
比如,水的汽化潜热为2257千焦耳/千克(或540卡/克),而乙醇的汽化潜热为841千焦耳/千克(或201卡/克)。
汽化潜热的单位是能量单位除以质量单位,通常以焦耳/克或千焦耳/千克来表示。
汽化潜热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日常烹饪中,我们常常使用蒸汽来煮熟食物。
当水被加热到达其沸点时,水蒸气开始产生,并将热量传递给食物,使其熟透。
这个过程中,水的汽化潜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工业生产中,汽化潜热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蒸汽动力发电厂使用蒸汽驱动涡轮机,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这个过程涉及到水的汽化潜热,将水加热到沸点,产生蒸汽并驱动涡轮机。
另一个应用领域是空调和制冷。
当液体制冷剂通过蒸发器时,它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从而使室内温度降低。
这是因为液体制冷剂的汽化潜热导致了热量的吸收。
此外,汽化潜热还在化学和物理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可以使用汽化潜热来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
这个过程被称为蒸馏,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酒精制造和饮料工业等领域。
物理汽化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汽化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汽化的基本概念和定义1. 汽化的概念汽化是指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在汽化过程中,液态分子受到热能的影响,获得足够的动能,克服液态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逃离液体表面,进入气相。
汽化是一个放热过程,液体蒸发时吸收的热量被用来克服液态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汽化是一种热力学过程,与温度、压力和物质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2. 汽化的定义根据热力学定律,汽化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液态物质分子受到热能影响,从液体内部逃离,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汽化的基本定义可以用来讨论物质的相变和状态方程等问题。
二、汽化的原理和特性1. 汽化的原理汽化是一种热力学过程,它遵循热力学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液态分子受到热能影响后,获得足够的动能克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进入气相。
汽化的原理与能量转化、热传导和物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等有关。
2. 汽化的特性(1)汽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液体蒸发时吸收的热量用来克服液态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这导致周围环境变冷。
(2)汽化是一种非平衡态过程。
在汽化过程中,液态分子逃离液体表面,因此汽化是一种非平衡态过程,而不是熟知的平衡态过程。
(3)汽化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温度和压力是影响汽化的重要因素,它们与汽化热、饱和蒸气压和比热等物理量紧密相关。
(4)汽化是一种物质的相变过程。
液态物质经过汽化转变为气态,这是一种相变过程,与凝固、熔化和凝聚等过程具有相似性。
三、汽化的理论模型和实验方法1. 汽化的理论模型汽化过程的理论模型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微观上,汽化过程可以用分子动力学理论模拟,考虑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动能转化等因素。
宏观上,汽化过程可以用热力学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来描述,建立汽化过程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
2. 汽化的实验方法汽化过程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蒸发实验、沸腾实验和汽化冷却实验等。
蒸发实验是通过在一定温度下观察液体蒸发的过程和速率,从而研究液态分子的汽化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化热:是一个物质的物理性质。
其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101.325kPa)下,使一摩尔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蒸发所需要的热量,对于一种物质其为温度的函数。
常用单位为千焦/摩尔(或称千焦耳/摩尔),千焦/千克亦有使用。
其他仍在使用的单位包括Btu/lb(英制单位,Btu为BritishThermalUnit,lb为磅)。
因为汽化是液化(凝结)的相反过程,同一物质的凝结点和沸点相同,故凝结热与液化热的名称也同时被使用,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下,使一摩尔物质在其凝结点凝结所放出的热量。
汽化潜热:??液体在定压下沸腾汽化时,虽然对它进行加热,但液体的温度并不升高,液体和蒸气一直保持相应于液面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可知,液体沸腾时加给液体的热量,主要是用来克服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及液体的表面张力,并用以增加分子的位能(由液体变为蒸气,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而蒸气和液体分子的动能并没有增大。
显然,这些热量并不是用来升高液体的温度,而是用来使液体转变为蒸气,因而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这种消耗于液体汽化过程的热量叫潜热。
在一定温度下1kg饱和液体全部转变为同温度的蒸气所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或简称为汽化热,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kJ/kg。
例如水在100℃时的汽化潜热为2257.2kJ/kg。
液体的汽化热可用实验测定。
同一种液体的汽化热随压力的升高(也就是随饱和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蒸气压蒸气压指的是在液体(或者固体)的表面存在着该物质的蒸气,这些蒸气对液体表面产生的压强就是该液体的蒸气压。
比如,水的表面就有水蒸气压,当水的蒸气压达到水面上的气体总压的时候,水就沸腾。
我们通常看到水烧开,就是在100摄氏度时水的蒸气压等于一个大气压。
蒸气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蒸气压越大,当然还和液体种类有关。
一定的温度下,与同种物质的液态(或固态)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气所产生的压强叫饱和蒸气压,它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如:放在杯子里的水,会因不断蒸发变得愈来愈少。
如果把纯水放在一个密
闭的容器里,并抽走上方的空气。
当水不断蒸发时,水面上方气相的压力,即水的蒸气所具有的压力就不断增加。
但是,当温度一定时,气相压力最终将稳定在一个固定的数值上,这时的气相压力称为水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力。
当气相压力的数值达到饱和蒸气压力的数值时,液相的水分子仍然不断地气化,气相的水分子也不断地冷凝成液体,只是由于水的气化速度等于水蒸气的冷凝速度,液体量才没有减少,气体量也没有增加,液体和气体达到平衡状态。
所以,液态纯物质蒸气所具有的压力为其饱和蒸气压力时,气液两相即达到了相平衡。
饱和蒸气压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和温度。
饱和蒸气压越大,表示该物质越容易挥发。
当气液或气固两相平衡时,气相中A物质的气压,就为液相或固相中A物质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下面为影响因素:
1.对于放在真空容器中的液体,由于蒸发,液体分子不断进入气相,使气相压力变大,当两相平衡时气相压强就为该液体饱和蒸汽压,其也等于液相的外压;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能量更高,更易脱离液体的束缚进入气相,使饱和蒸气压变大。
2.但是一般液体都暴露在空气中,液相外压=蒸气压力+空气压力=101.325KPa),并假设空气不溶于这种液体,一般情况由于外压的增加,蒸气压变大(不过影响比较小)
3.一般讨论的蒸气压都为大量液体的蒸气压,但是当液体变为很小的液滴是,且液滴尺寸越小,由于表面张力而产生附加压力越大,而使蒸气压变高(这也是形成过热液体,过饱和溶液等亚稳态体系的原因)。
所以蒸气压与温度,压力,物质特性,在表面化学中液面的曲率也有影响
DN代表管道内部直径
单位是mm毫米
例如DN50就是50毫米
几分阀就是以英寸为单位来表示管道内部直径大小1英寸=2.54厘米
DN15——1/2〃
DN20——3/4〃
DN25——1〃
DN32——11/4〃
DN40——11/2〃
DN50——2〃
DN65——21/2〃
DN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