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领导干部阳光心态的塑造

合集下载

领导干部如何塑造阳光心态

领导干部如何塑造阳光心态

领导干部如何塑造阳光心态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各种矛盾凸显、各种思潮涌动的生存环境改变,作为肩负发展、稳定、和谐多重任务的领导干部,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否则在各种困难和压力面前就会缺乏勇气和毅力,难以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

塑造领导干部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显得尤为重要。

而对阳光心态的塑造,需要积极的思维和宽容的精神。

积极的思维要求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积极的方面,并且要采取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学会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无论在生活中遇到怎样的困难,都应该保持一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心理状态,在工作中取得辉煌的成绩。

以下就个人体会总结几点,不妥之处请指正:保持宁静淡泊的平和心态。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修身养性,内圣外王。

庄子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体现了人的豁达与智慧;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自己的荣辱得失看得很淡,把人生的价值放到“庙堂”和“忧民”的大背景下,是一种忘我的平和;诸葛亮主张的“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是一种内心的宁静,是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

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人心浮躁的时代,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心中有定力,让志向不受外界的干扰,才会从喧嚣中获得宁静,才能活得充实、轻松,才能做到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宠辱不惊,泰然处之。

磨炼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

意志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确定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顽强的意志从来都是在与困难打交道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的,人生的成功也是在顽强意志的磨炼中实现的。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成就事业,人生成功,必须要有顽强意志,经过第一境界的苦苦求索,第二境界的艰辛努力,但求耕耘不问收获,在不经意的时候才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领导韬略与阳光心态修炼》学习心得体会

《领导韬略与阳光心态修炼》学习心得体会

《领导韬略与阳光心态修炼》学习心得体会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关于领导韬略与阳光心态的培训班,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在这篇学习心得中,我想分享一些我从这个培训班中获得的感悟和体验。

首先,学习领导韬略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全局观和长远眼光。

作为一名领导者,我们不仅要注重眼前的问题,还要能够看到更宏观的发展趋势。

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我们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并引领团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培训中,我们通过学习案例分析和实践训练,深刻认识到领导者需要具备洞察力和战略思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培养阳光心态是一名领导者不可或缺的素质。

在人际交往中,积极的态度和善良的心灵能够带给他人积极的影响。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如何保持心态的平和和积极。

通过培养一种乐观的态度,我们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内在动力,实现共同进步。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有效的沟通技巧,知道怎样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和理解他们的需求。

这些技巧不仅有助于领导者更好地发挥其影响力,也有助于团队之间的和谐相处。

最后,培训中的集体合作也让我深感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需要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面对挑战并取得成功。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通过小组讨论、协作训练等方式锻炼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与不同组员合作时,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别人的观点,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协调和处理团队内部的矛盾。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共同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学习了领导韬略和阳光心态的修炼,我明白了一个优秀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能力。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也得到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我会将所学所悟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并带领团队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在领导韬略与阳光心态的修炼过程中,我从中体会到了许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

首先,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具备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愿景。

党员干部应该塑造十种阳光心态

党员干部应该塑造十种阳光心态
芷 业 文 化
党 员 干 部应 该 塑 造 十 种 阳 光 心 态
尹 志 明 ( 共无 锡 市 委 党 校 中

江苏
无锡
24 8 ) 1 0 6
要 :党员干部 塑造 阳光心 态,是做好 一切工作的前提 。本文阐述 了党员干部应该 塑造 的十种 阳光心 态,对 党员干部 加强心 态修 养将 会
散 ,失去欢声笑语 ,失去率性 自我 ,只有 “ 宠辱 不惊 、看庭前花开花 落 ;去留无意 ,望天空云卷云舒” 才能 “ 以物喜 ,不 以己悲 ” 不 。人
在 名 利 面 前 的 攀 比是 无 止 境 的 ,平 平淡 淡 才 是 真 。 “ 淡一分小心 、少一些欲 望 ,在利益面前 不
贪 心 、在 诱 惑 面 前 不 动 心 、 在 分 化 面 前 不 变 心 , 这 样 ,才 能 用 对 权
非宁静无以致远。 ”是诸葛亮在风云三国时恪守平常心的写照 ;“ 事能
知 足 心 常 惬 ,人 到无 求 品 位 高 ” 是 陈 白崖 在 晚 清 哀 歌 中 的淡 定 追 求 。 领 导 干 部 守 住 了平 常 心 ,就 守 住 了伸 出去 的 手 ,捂住 了 张 口 的嘴 ;守 住 了平 常 心 ,就 守 住 了 法 律 原 则 ,就 守 住 了道 德 伦 理 ;守 住 了 平 常
福祉 。
滥 ;是包容共让 ,宰相 张英 回书家人 “ 他三尺又何 妨” 让 。当然 ,我 们讲包容 ,绝不是那 种低 趣 味 的 “ 团和 气”、更 不是 “ 一 和稀 泥 ” 、 搞 “ 动作 ” 小 、弄 “ 小圈子 ” ,而是 胸怀全 局 ,把握原 则 ,以包 容 的 心态弘扬正气 、凝聚人心 、造就和谐 。
邓 小 平指 出 :共 产 党 员 太 谨小 慎 微 不 好 ,胆 子 太 大 了 也 不 好 。要

领导干部 心态 上进

领导干部 心态 上进

领导干部心态上进
领导干部的心态上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职业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团队和组织的未来。

以下是一些关于领导干部心态上进的关键要素:
1.积极向上:领导干部应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追求进
步和提高。

他们应该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不畏惧失败,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

2.自我驱动:领导干部应该有强烈的自我驱动力,不断学习和提升
自己的能力。

他们应该具备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不断追求卓越和成功。

3.开放包容:领导干部应该具备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他人的意见
和建议。

他们应该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接受不同的观点,以更好地推动团队和组织的发展。

4.勇于担当:领导干部应该勇于担当责任,不推诿、不逃避。

他们
应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5.持续学习:领导干部应该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总之,领导干部心态上进是推动个人和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

只有具备积极向上、自我驱动、开放包容、勇于担当和持续学习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推动团队和组织的发展。

党员干部要有阳光心态

党员干部要有阳光心态

党员干部要有阳光心态生命需要阳光,其实心态更需要阳光。

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宽容、感恩、乐观和自信的心智模式,成功是一种心态,生活没有固定模式,应该像阳光一样开发。

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问题的顺利解决在于当事者持何种心态,怎样去应对它们,不同的心态所起到的作用和获得的效果是不尽相同的。

为人处事之道,心态是前提,心态有时决定高度风范、有时决定成败输赢、有时决定人生幸福。

因此无论是赏干部还是普通群众保持阳光心态就显得更为重要,要将阳光心态作为成就人生的重要砝码。

阳光心态激发工作热情。

只要心中充满阳光,沙漠之中也会有绿洲。

不管环境怎么改变,事物如何发展,观察的角度不同,就会获得不同的体会和心情。

因此,拥有一颗阳光的心,才会保持平常的心态,才能更健康地投入工作,成为做好一切工作的良好开端。

基层工作者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每天都需要面对众多繁杂的事项,因此怎样调节心理、调整心态十分重要。

其实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感恩的心去感恩工作、感恩生活。

就会善于从这些日常的小事中寻找到快乐,从每完成的一件工作中觅到成就。

所以,一个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困难,找到工作的价值,体会生命的意义。

阳光热情恪尽职守相连。

在本职工作中,如果只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强烈事业感和责任心,要深知今天所做的工作,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未来命运。

一定要屏弃“为别人工作”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观念。

一个人如果放弃了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生存的机会。

所以广大的青年干部一定要保持一种阳光向上的心态,随时警醒告诫自己,责任不仅是工作赋予我自己的使命,更是我们自己为自己赋予的使命,心中要常存责任感,我们应牢固树立“与时俱进”、“迎难而上”意识,尽心尽力的毫不松懈的去工作去努力,掌握住自己的命运。

心态责任成就美好人生。

如果一个人不想成就美好的人生未来,那么他在工作就没有激情,也就无法将自己的奋斗目标转化到工作中,就无法去实现自我的价值,最终他也就只能平平淡淡、碌碌无为地生存在社会中。

领导干部要注重心态建设

领导干部要注重心态建设

领导干部要注重心态建设
领导干部加强心态建设当把握好政与正、智与知、财与才、位与为、得与德的关系。

政从正来。

正直才能敢于碰硬、敢于拔刺,公正方可服众、善政。

为政者,当“正”官德、“正”人品,以正带人、以正服人、以正资政.清正为官、公正处事、堂正做人。

智从知来。

小聪明虽可以得逞一时,然大智慧才是长远发展之后劲。

智从知来,知从学来。

既要有崇尚学习的自觉,又要有踏实学习的恒久;既要向书本学、向他人学,又要向网络学、向实践学。

财从才来。

追求物质财富,本无可厚非,但当取之有道。

靠真才实学、靠踏实苦干拼来的幸福生活、博得的物质财富,才够放心踏实,才够称心体面。

以权敛财、权钱交易,最终一场空、一生毁、一家散,是最大的“败笔”。

位从为来。

人们常说,有为才有位。

既要客观评价自己的“为”,又要精准理解组织给予的“位”。

要破除“熬过年头即可上位”的消极怠政思想,勤勉工作,用实打实的“为”去争取沉甸甸的“位”;要树立“在其位当谋其政”的主动作为意识,尽心尽力、尽职尽智,把在“位”的有利条件转化为惠及群众的有“为”业绩。

得从德来。

领导干部单靠权力赢得的赞誉,注定是“人前人后两个样”,注定是要“贬值”的;唯有靠品德、修为赢取的民心,才会持久,才会“增值”。

领导韬略与阳光心态修炼-文档资料

领导韬略与阳光心态修炼-文档资料
这就是所有服务者的崇高境界
“每当我们有进步时,竞争者同样也会 进步,而每当我们表现好时,顾客的 期望也会跟着提高;所以不管我们有 多好,我们都必须要更好。”
— 柯恩斯
(4)“拉绳实验”
法国农业工程师林格曼曾经设计了一个拉绳实验: 把被试者分成一人组、二人组、三人组和八人组, 要求各组用尽全力拉绳,同时用灵敏的测力器分别测量其拉力,
汉高帝刘邦:
“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 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 家,扶百姓,给饷馈,不绝粮 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 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
此吾之所以有天下也。”
顾嗣协(清)
(二)中西方用人模型对比与分析
能 力
文化亲和力
中国传统选人模式 高


在其位
(6) 猴子为什么不抢香蕉了?
领导
他象一个孤独的灯塔, 在星夜中为千帆导航。
“It takes only a solitary light to guide a thousand ships in from
the night”
Stephen Covey Leadership Center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
二、提升服务,打造团队
什么是团队
团队的涵义:
团队与绩效
(1)、一个观念的转变
把“ ”“ ”
变成“ ” “ ”
观念的转变
从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变为“ ”
-2-Biblioteka (2)日本人为什么特别抱团, 个人总是在服从团队?
日本在谈沉没!
日本科技厅正式成立




千叶理科大学成立:
(3)市场经济就是交换经济

论领导干部的阳光心态

论领导干部的阳光心态
学习与修养
SECRETARY’S COMPANION 2019 年第 9 期
论领导干部的阳光心态
□刘长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工作、 生活中, 人们经 常 说某 领 导 有 “阳 光 心 态 ” , 处处散发着正能量。 所谓“阳 光心态”, 指的是乐观的、 自 信的、 健康向上的心智模式, 反映着一种积极、 认真、 担 当、 负责的工作态度, 为人处 世的和谐、 宽厚、 谦让、 肯 干、 吃苦、 耐劳的品格。 习近 平指出: “良好的精神状态, 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良 好的精神状态, 指的就是一种 “阳 光 心 态 ” 。 它 好 比 一 面 滤 镜, 透过阳光心态, 看到的是 原真; 透过灰暗的心态, 看到 的是扭曲。 领导干部在学习、 工作、 生活中, 既有花香鸟 语, 也有风霜雨雪、 潮起潮 落; 既有缘来缘去, 也有分分 合合、 矛盾对恃。 惟有以阳光 心态看人、 看事、 看待一切, 微笑地面对生活中的顺境与逆 境, 才能想得开、 看得开, 生 活才有意义、 价值, 人生才有
公仆、 无私奉献” 的淡泊观、 价值观。
塑造阳光心态要有一颗 “情趣心”。 情趣来自于人的心 态, 心态又决定情趣。 由阳光 心态派生出的情趣心, 才是健 康情趣。 人的生活情趣, 简单 地说就是志趣和爱好, 它是一 个人内在情感和心理需要的表 现。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 活情趣和爱好, 但情趣与爱好 健康与否, 直接反映着一个人 的心理修养、 情趣雅俗、 品位 高低。 高雅的情趣往往是 “真 ” “善 ” “美 ” 的 化 身 , 体现着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 求、 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 心理状态; 庸俗的情趣往往与 “低级趣味” “堕落” “腐化” 等丑陋的生活态度相联系, 它 让人玩物丧志, 损害身心健 康, 丧失志向。 生活情趣是一 个人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的集中反映。 领导干部的人生 情趣并非小事, 必须引起高度 重视。 历代王朝的更迭, 无不 验证了“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 可以亡身” 的名言, 揭示了 “滋生骄逸之端, 必践危亡之 地” 的至理。 在历史上, 范仲 淹“以天下为己任”; 白求恩 “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毛泽 东历千难万险, 亦百折不挠, 胸怀宽广……这些都是有着远 大理想, 洋溢着热爱人生之情 的高尚志趣, 所以才有做“一 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说领导干部阳光心态的塑造
点击量:622 2008-09-11 00:00:00 【大中小】【打印】【关闭】
■王冬青
时下,心理学领域有一个时髦词语叫“阳光心态”,它也是领导科学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说透心态的作用和力量,下面先引用三个经典案例:
案例一:甲、乙两个秀才去赶考,路上遇到了一口棺材。

甲说,真倒霉,碰上了棺材,这次考试死定了;乙说,棺材,升官发财,看来我的运气来了,这次一定能考上。

当他们答题的时候,两人的努力程度就不一样,结果甲落第了,而乙考取了。

回家以后他们都跟自己的夫人说,那口棺材可真灵啊!可见,心态影响人的能力,能力影响人的前途和命运。

案例二:德国纳粹心理学教授做了一个残忍的人体试验,他把一个死囚关在一个屋子里,蒙上死囚的眼睛,对死囚说,我们准备换一种方式让你死,我们把你的血管割开,让你的血滴尽而死。

然后教授打开一个水龙头,让死囚听到滴水声,教授说,这就是你的血在滴。

第二天早上打开房门一看,死囚真的死了,脸色惨白,一副血滴尽的模样。

其实他的血一滴也没有滴出来,他被吓死了。

这个试验表明心态影响生理和生命。

案例三:亏了20万,六旬老翁猝死证券厅。

这是发生在2008年3月份的事。

这位老人61岁,去年退休后拿25万进入股市,开始还少赚了一笔。

但没过多久,股市不断下跌,账上只剩下了5万元。

3月12日的早晨,他走进重庆市杨家坪步行街某证券营业厅后,便靠窗坐下。

稍后老人便捏着拳头,紧盯着大盘。

10时10分左右,紧盯屏幕的老人重复着“又跌了,又跌了!”这两句话。

不多久,老人的头逐渐向右倒去,搭在一位股民肩上。

就这样,这位老人猝死在证券厅里。

这一悲剧说明,害死老翁的不是别人,正是老翁自己的悲观、沮丧的心态。

由此可见,心态决定成败,心态决定命运。

可是,我们平常人不大理会心态的力量和作用,没有适时地调整自己心态,由着性子让不良情绪生发、扩展、蔓延。

其实,在同一件事上的不同心态,会引发和产生两种方向完全相反的力量和作用,从而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人们知道,人的心境一般情况下有四种状态:高兴、烦心、平和、轻松。

其中平和、轻松属于一般的阳光心态。

此外,阳光心态还有一种高级的或最佳的心智模式,那就是知足、感恩、达观、积极。

知足、感恩、达观、积极的心智模式,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

具有这种阳光心态可以使人深刻而不浮躁,谦和而不张扬,自信而不怯懦。

这是一个人应对竞争,成就事业,获得健康、幸福和圆满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各种思潮涌动,各种矛盾凸显,作为肩负发展、稳
定、和谐多重任务的领导干部,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外,还应努力塑造阳光心态,使自己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显得尤为重要。

以笔者所见,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塑造和具有如下几种阳光心态:
其一,要有荣辱不惊的平和心态。

人的一生,有如簇簇繁花,既有红火耀眼之时,又有暗淡萧条之日。

面对成功或荣誉,不狂喜,不盛气凌人,把功名利禄看轻些,看淡些;面对挫折或失败,也不会一蹶不振,只要奋斗了,拼搏了,就可以无愧地对自己说:“天空不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泰戈尔)这样就会赢得一个广阔的心灵空间,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修身养性,内圣外王。

《庄子》中有一句名言:“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意思是说,大家都说你好,你也不要浮躁,大家都说你不好,你也不要沮丧,要理性地对待。

在信息化时代,领导干部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才会从喧嚣中获得宁静,做到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宠辱不惊,泰然处之。

在改革的年代,领导干部以平和的心态正确对待职务岗位上的升、降、去、留十分重要。

随着改革的推动和深入,领导岗位和职数的逐步减少将是一种必然和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职务和岗位上的升、降、去、留是各级领导干部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多数同志能以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

但也确有一些同志把官位看得过重,只能升不能降,只能留不能去,一不遂意便产生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情绪低迷,心态消极,甚至会做出蠢事、傻事。

类似情况出现的时候,要有意识地给自己心中浇点冷水,以浇灭某些欲望,保持淡泊宁静的平和心态。

这样,烦恼和不快就会少得多。

其二,要有利导思维的积极心态。

所谓利导思维,就是凡事都从好的方面去思考、去理解,用一种乐观向上的思维方式去面对所有的问题。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些伤心事、苦恼事,如果善于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能挖掘出积极因素来,就能转“忧”为喜。

人的生理试验告诉人们,不论遇到多么不愉快的事情,只要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脑内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益的荷尔蒙;不论所处的环境多么优越,只要心情烦闷,忧愁苦恼,脑内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因此,一个人只要能保持乐观开朗的态度,就会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拿破仑·希尔写的《成功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

”古人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因为任何事物都不只是一个平面,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心态就会看到不同的东西。

法国大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

”就是把“苦”视为“甜”,善于从消极因素中,认识蕴涵的积极因素,从而使之成为奋发图强的动力和契机。

其三,要有饮水思源的感恩、豁达心态。

中国有句俗话叫:“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领导干部要常怀感恩之心,时刻想到是党和人民给了我们政治生命,给了我们手中权力,给了我们施展才干的舞台;时刻想到没有下级的支持和努力,自己就寸步难行。

以知足的心态去体察和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从而使自己博爱而善良,敬业而忠诚,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自己与社会、他人之间创造一种友善氛围。

眼下,有一个新的提法叫“快乐工作、快乐服务”。

就是在紧张的工作和繁忙的服务当中,感悟快乐。

这是培养良好的健康心态的过程。

和谐始于内心,和谐离不开豁达。

豁达是和谐的内在元素、外在表现。

内心不豁达,身心难和谐;内心不和谐,行为难豁达。

豁达,能化解矛盾,消除隔
阂,获得理解和支持。

塑造阳光心态,是领导干部自我完善的重要方面。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压力日益增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也逐渐增多。

领导干部除了面临一般人的心理压力之外,还承受着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的双重压力,更容易被心理问题所困扰。

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领导干部心理失常、自杀、伤人等恶性事件,均是不健康的心态引发的。

因此,培育阳光心态,构筑坚强的心理防线,是领导干部应对社会竞争,适应现代社会变革的必然要求。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教务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