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变电所)(1)资料讲解
电气课程设计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电气课程设计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学号:同组人:时间:2011 __大学__学院电光系一、原始资料1.负荷情况本变电所为某城市开发区新建110KV降压变电所,有6回35KV 出线,每回负荷按4200KW考虑,cosφ=0.82, Tmax=4200h,一、二类负荷占50%,每回出线长度为10Km;另外有8回10KV出线,每回负荷2200KW,cosφ=0.82, Tmax=3500h,一、二类负荷占30%,每回出线长度为10km;2.系统情况本变电所由两回110KV电源供电,其中一回来自东南方向30Km处的火力发电厂;另一回来自正南方向40Km处的地区变电所。
本变电所与系统连接情况如图附I—1所示。
图附I—1 系统示意图最大运行方式时,系统1两台发电机和两台变压器均投入运行;最小运行方式时,系统1投入一台发电机和一台变压器运行,系统2可视为无穷大电源系统。
3.自然条件本所所在地的平均海拔1000m,年最高气温40℃,年最低气温-10℃,年平均气温20℃,年最热月平均气温30℃,年雷暴日为30天,土壤性质以砂质粘土为主。
4.设计任务本设计只作电气初步设计,不作施工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①主变压器选择;②确定电气主接线方案;③短路电流计算;④主要电气设备及导线选择和校验;⑤主变压器及出线继电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⑥所用电设计;⑦防雷和接地设计计算。
二、电气部分设计说明书(一)主变压器的选择(组员:丁晨)本变电所有两路电源供电,三个电压等级,且有大量一、二级负荷,所以应装设两台三相三线圈变压器。
35KV侧总负荷P=4.2×6MW=25.2MW,10KV侧总负荷P=2.2×8=17.6MW,因此,总计算负荷S为S=(25.2+17.6)/0.82MVA=52.50MVA 每台主变压器容量应满足全部负荷70%的需要,并能满足全部一、二类负荷的需要,即S≥0.7 S30=0.7×52.20MVA=36.54MVA 且S≥(25.2×50%+17.6×30%)/0.82MVA=21.80MVA 故主变压器容量选为40MVA,查附录表Ⅱ-5,选用SFSZ9—__/110型三相三线圈有载调压变压器,其额定电压为110±8×1.25%/38.5±5%/10.5KV。
变电所设计课程设计

变电所设计课程设计《矿山电工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35/6kv变电所设计助学院校: 河南理工大学自考助学专业: 机电设备与管理姓名: 聂梦栩自考助学学号: 040213200192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河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O14 年 10 月 31 日目录摘要 (I)第一章负荷计算与功率因数补偿 (1)1.1 概述 (1)1.2 计算各组负荷与填表 (4)1.3 各低压变压器的选择与损耗计算 (6)1.3.1 机修厂、工人村与支农变压器 (6)1.3.2 地面低压动力变压器 (6)1.3.3 洗煤厂变压器 (6)1.3.4 各变压器功率损耗计算 (6)1.4 计算6kV母线上补偿前的总负荷并初选主变压器 (7)1.5 功率因数补偿与电容器柜选择 (8)1.5.1 选择思路 (8)1.5.2 无补偿时主变压器的损耗计算 (8)1.5.3 35kV侧补偿前的负荷与功率因数 (9)1.5.4 计算选择电容器柜与实际补偿容量 (9)1.5.5 补偿后6kV侧的计算负荷与功率因数 (10)1.5.6 补偿后主变压器最大损耗计算 (10)1.5.7 补偿后35kV侧的计算负荷与功率因数校验 (10)1.6 主变压器校验及经济运行方案 (11)1.7 全矿电耗与吨煤电耗计算 (11)1.8 拟定绘制矿井地面供电系统一次接线图 (12)第二章供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14)2.1 概述 (14)2.2 选取短路计算点并绘制等效计算图 (15)2.3 计算各元件的标么电抗 (16)2.3.1 电源的电抗 (16)2.3.2 变压器电抗 (16)2.3.3 线路电抗 (17)2.4 计算各短路点的短路参数 (17)2.4.1 K35点短路电流计算 (18)2.4.2 K66点短路电流计算 (18)K点短路电流计算(折算到6kV侧) (19)2.4.3'212.4.4 井下母线短路容量计算(K7点) (20)2.5 设计计算选择结果汇总 (23)第三章35kV高压电气设备选择 (24)3.1 概述 (24)3.2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24)3.2.1 按当地环境条件校验 (24)3.2.2 按短路条件校验 (25)3.3 隔离开关的选择 (25)3.4 电流互感器选择 (26)3.5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7)3.6 35kV避雷器的选择 (28)3.7 6kV电气设备选择 (28)3.7.1 开关柜方案编号选择 (28)3.7.2 高压开关柜校验 (29)3.7.3 36kV母线选择 (30)3.7.4 6kV支柱绝缘子的选择 (31)3.7.5 穿墙套管的选择 (31)3.8 动稳定校验 (32)3.9 热稳定校验 (32)3.10 选择结果汇总 (33)3.10.1 35kV电气设备 (33)3.10.2 6kV电气设备 (33)第四章电力线路选择 (35)4.1 概述 (35)4.2 35kV电源架空线路选择 (35)4.2.1 架空导线型号选择 (35)4.2.2 按经济电流密度初选导线截面 (36)4.2.3 按长时允许负荷电流校验导线截面 (36)4.2.4 按机械强度校验导线截面 (37)4.3 主、副井提升机6kV电缆线路选择 (37)4.3.1 6kV电缆型号选择 (37)4.3.2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主井、副井6kV电源电缆电截面 (37)4.3.3 按长时允许负荷电流校验 (38)4.3.4 按允许电压损失校验电缆截面 (38)4.3.5 按短路电流校验电缆的热稳定 (38)4.4 6kV下井电缆选择 (39)4.4.1 6kV下井电揽型号选择 (39)4.4.2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下井电缆截面 (40)4.4.3 按长时允许负荷电流校验 (40)4.4.4 按允许电压损失校验电缆截面 (40)4.4.5 按短路电流校验电缆的热稳定 (41)4.5 压风机等其他负荷组6kV电缆线路选择 (41)4.6 扇风机1等其他负荷组6kV架空线路选择 (42)4.6.1 扇风机1架空导线型号选择 (42)4.6.2 按经济电流密度初选导线截面 (42)4.6.3 按长时允许负荷电流校验导线截面 (42)4.6.4 按允许电压损失校验导线截面 (43)4.6.5 按机械强度校验导线截面 (43)4.7 选择计算结果汇总 (43)课程设计的收获和建议 (48)参考文献 (48)第一章负荷计算与功率因数补偿1.1概述工矿企业负荷计算,首先需收集必要的负荷资料,按表1-1的格式做成负荷统计计算表,计算或查表求出各负荷的需用系数和功率因数,然后由低压到高压逐级计算各组负荷,在进行负荷归总时,应计入各低压变压器的损耗,考虑组间同时系数后,就可求得矿井6kV母线上的总计算负荷,作为初选主变压器台数容量的主要依据.功率因数的补偿计算与主变压器的容量、负荷率及运行方式密不可分,题意是要求将35kV母线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以上,故应将主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也计入总的负荷中,在计算过程中将会存在估算与最后验算的反复。
供配电课程设计变电所

供配电课程设计变电所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变电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行方式,培养学生对供配电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变电所的定义、功能和分类;掌握变电所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熟悉变电所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能够分析变电所的结构和性能;具备绘制变电所一次接线图和运行参数表的能力;掌握变电所的调试和故障处理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力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增强学生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变电所的基本概念、设备及运行方式,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原理,以及变电所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
1.变电所的基本概念:介绍变电所的定义、功能和分类,使学生了解变电所在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2.变电所的主要设备:讲解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3.供配电系统的原理:介绍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基本规律。
4.变电所的运行管理:讲解变电所的运行流程、操作方法和安全规程,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5.变电所的维护方法:介绍变电所的维护保养方法,使学生了解如何保证变电所的稳定运行。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变电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行方式,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变电所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供配电系统及变电所设计》等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支撑。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变电所的设备和工作原理。
变配电所课程设计

变配电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变配电所的基本原理,掌握变压、配电及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变配电所的组成结构,了解各部分设备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学生能够掌握电力系统中电压、电流的等级划分,了解不同电压等级的应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变配电所的简单故障问题。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验电笔、万用表等工具进行电力检测。
3.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配电线路图,并进行基本的线路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电力安全的重要性,遵守电力设施操作规程。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对电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a. 变配电所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b. 电力系统中电压、电流的等级划分及设备参数。
c. 变压器、配电装置、保护装置的结构和功能。
d. 电力线路的基本计算方法和电路分析。
2. 实践教学:a. 变配电所设备的认识与操作,包括验电笔、万用表的使用。
b. 变压器、配电柜等设备的拆装与维护。
c. 配电线路图的设计与绘制。
d. 简单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教学大纲:1. 第一周:变配电所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学习。
2. 第二周:电力系统中电压、电流的等级划分及设备参数的学习。
3. 第三周:变压器、配电装置、保护装置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
4. 第四周:电力线路的基本计算方法和电路分析。
5. 第五周:实践操作,设备认识、操作与维护。
(完整)110KV变电所一次部分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110KV变电所一次部分设计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职称讲师班级电力113班学号学生姓名2014年 6月 30日电气工程基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内容要求设计110KV变电所(B所)的电气部分二、原始资料1供设计的变电所有A、B、C三个,各自的地理位置和系统发电机、变压器相关数据如附图1所示.附图1 各变电所的地理位置2各变电所的10kV低压负荷分别为P a=500kW,P b=300kW,P c=200kW.3各变电所典型负荷曲线有两种,分别如附图2(a)和附图2(b)所示。
4110kV输电线路l1、l2、l3、l4的长度各不相同,电抗均按0。
4Ω/km计.5每位同学设计的原始数据,除了P a=500kW,P b=300kW,P c=200kW之外,其它数据应根据自己所在班级的序号,在附表1中查找。
附图2 典型日负荷曲线附表1 每位同学设计原始数据查找表三、设计任务(1)设计本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形式。
(2)设计高低压侧主接线方式。
(3)设计本变电所的所用电接线方式。
(4)计算短路电流。
(5)选择电气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
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 2。
计算书一分 3。
主接线图一份要求:上述3者按顺序装订成一册(简装,钉书针左边钉好3颗,勿用夹子夹)五、主要参考资料[1]姚春球。
发电厂电气部分。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2]电力工业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第一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3]周问俊.电气设备实用手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4]陈化钢。
企业供配电。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9[5]电力专业相关教材和其它相关电气手册和规定摘要:本次设计为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初步设计,根据原始资料,以设计任务书和国家有关电力工程设计的规程、规范及规定为设计依据.变电站的设计在满足国家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前言变电站(Substation)改变电压的场所。
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主要作用是进行高底压的变换,一些变电站是将发电站发出的电升压,这样一方面便于远距离输电,第二是为了降低输电时电线上的损耗;还有一些变电站是将高压电降压,经过降压后的电才可接入用户。
对于不同的情况,升压和降压的幅度是不同的,所以变电站是很多的,比入说远距离输电时,电压为11千伏,甚至更高,近距离时为1000伏吧,这个电压经变压器后,变为220伏的生活用电,或变为380伏的工业用电。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化的持续迅速发展,对变电站的建设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的设计,其中针对主接线形式选择,母线截面的选择,电缆线路的选择,主变压器型号和台数的确定,保护装置及保护设备的选择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其中,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的选择和方法与计算,保护装置包括避雷器和避雷针的选择。
其中分析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和原因,是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目录第1章原始资料及其分析 (4)1原始资料 (4)2原始资料分析 (6)第2章负荷分析 (6)第3章变压器的选择 (8)第4章电气主接线 (11)第5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4)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 (14)2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 (15)第6章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18)1 导体和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8)2 设备的选择 (19)结束语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附录一:一次接线图第一章原始资料及其分析1。
原始资料待建变电站是该地区农网改造的重要部分,预计使用3台变压器,初期一次性投产两台变压器,预留一台变压器的发展空间。
1.1电压等级变电站的电压等级分别为110kV,35kV,10kV。
课程设计--某制药厂全厂总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某制药厂全厂总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1. 概述本文档旨在对某制药厂全厂总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进行设计。
该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为制药厂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以确保其正常运营和生产。
2. 变电所设计2.1 变电所位置选择根据厂区规划和结构,变电所应位于距离主要用电设备较近的位置,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输电损耗,并便于配电系统的布置和管理。
2.2 变电设备选择变电所的主要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等。
设备的选择应满足制药厂的实际负荷需求,并考虑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2.3 变电站布局变电所的布局应合理,以确保设备之间的安全间距,并提供便于操作和维护的空间。
同时,应考虑到变电站的扩展性,以满足未来可能的电力需求增长。
3. 配电系统设计3.1 配电方案选择根据制药厂的负荷需求和供电可靠性要求,选择合适的配电方案。
常见的配电方案包括单供电源和双供电源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2 配电设备选择配电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开关柜、熔断器、接触器等。
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到负荷的特点、操作和维护的便利性,以及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
3.3 配电网络布置根据制药厂的用电设备分布和负荷要求,合理布置配电网络,确保电力供应均衡、可靠,并便于故障排查和维修。
4. 安全措施为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安全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接地保护、过载保护、短路保护以及灭火系统的设置等。
5. 总结本文档对某制药厂全厂总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概述。
设计的关键在于满足制药厂的用电需求,同时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负荷特点、设备选型和布置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最终设计出的系统应能够保障制药厂的正常运营和生产。
变电所的课程设计

变电所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变电所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2. 学生掌握变电所主要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功能;3. 学生了解变电所的安全运行措施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变电所的电气接线图,识别各设备及其连接关系;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变电所设备的简单维护与检修方法;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变电所的运行状况进行初步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力工程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增强安全意识;2. 学生通过学习变电所知识,增强对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电力工程基础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设计。
学生在本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电力设备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1. 知识目标:通过讲解、演示和参观,使学生掌握变电所的基本知识;2. 技能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变电所概述- 变电所的定义、作用及分类;- 变电所的组成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
2. 变电所主要设备- 变压器:结构、原理、功能及分类;- 断路器:结构、原理、功能及分类;-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熔断器等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3. 变电所电气接线图- 电气接线图的基本符号和表示方法;- 识别变电所电气接线图,分析各设备连接关系。
4. 变电所的运行与管理- 变电所运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措施;- 变电所设备的维护与检修方法;- 变电所运行状况的监测与判断。
5. 变电所实践操作- 变电所设备认识与操作练习;- 变电所设备简单维护与检修实践;- 小组合作,分析实际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变电所)(1)
变电所设计任务书(1)
一、题目220KV区域变电所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
1、变电所性质:
系统枢纽变电所,与水火两大电力系统联系
2、地理位置:
本变电所建于机械化工区,直接以110KV线路供地区工业用户负荷为主。
3、自然条件:
所区地势较平坦,海拔 800m,交通方便有铁,公路经过本所附近。
最高气温十38o C 最低气温 -300C
年平均温度十100C 最大风速 20m/s
覆冰厚度5mm 地震裂度<6级
土壤电阻率<500Ω.m
雷电日 30
周围环境较清洁、化工厂对本所影响不大
冻土深度1.5m 主导风向夏南,冬西北
4、负荷资料:
220KV侧共4回线与电力系统联接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10KV 侧共12回架空出线,最大综合负荷256MW , COS φ= 0.85
用户名称最大负荷MW
线路长度KM
回路数重型机械厂60 20 2 机床厂20 15 1 军工机器厂60 20 2 汽车制造厂40 15 2 化工机械厂30 10 1 化工厂30 20 1 化肥厂40 20 2 市区变电所
40
10
1
10KV 侧装设TT —30-6型同期调相机两台5.系统情况
设计学生: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完成设计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电所
100KM
150KM
6╳TS1035/240-40 6╳SSP2-260000/220
4╳QFS-300-2 4╳SSP-360000/220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