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与猪丹毒、猪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和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世界性猪类经济动物重要病原体,其混合感染会加重猪只的临床症状并且增加病死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猪瘟的流行是全球范围内猪类生产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研究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病原学特征和临床症状1. 猪圆环病毒猪圆环病毒是一种DNA病毒,DNA质量较小、非包膜,约20-25nm。
可引起多种猪类疾病,如猪圆环病、呼吸道病、复合感染等。
猪圆环病毒为全球猪类生产中的一种经济性疾病,主要感染妊娠母猪和生长期猪只,常常引起成长发育迟缓、体重下降、器官病变、死亡率升高等问题。
2. 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高传染性和高致病性疾病。
病毒为RNA病毒,球形、包膜。
感染猪后,病毒主要在淋巴组织定植,引起淋巴细胞增殖,伴随淋巴组织细胞坏死和产生大量病毒后,病毒沿着循环系统传播,进入各器官和组织,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3. 混合感染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可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猪只出现明显的长期发热、黄疸、呼吸困难、肚胀、浆膜出血和支气管肺炎等症状。
混合感染时,猪只死亡率显著升高,病死率通常高达50%以上。
诊断方法1. 病理诊断混合感染的猪只在病程晚期,多数有肺部和腹腔浆膜出血病变,肺组织呈红色或紫色,质地变软,表面覆盖黄色脓血,常有坏死、病理效应和出血等病变。
同时,还可见到淋巴结肿大、肝、脾、肾等内脏器官体积增大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测(1)病毒分离和鉴定可以通过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对混合感染后的病毒进行分离和鉴定。
其中,PCR检测方法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2)血清学检测通过血清学检测,分离出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的抗体,判断猪只体内的病原体含量及疫苗效果。
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血清凝集反应(SERA)等。
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

随着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逐渐增加。
本文主要阐述了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具体诊断和治疗对策,希望为相关的养殖户提供参考。
01发病情况某养殖场出现新生断奶仔猪发病的情况,患病猪出现明显的精神不振和体温升高的症状,同时咳嗽和呼吸困难,采食量下降,猪只明显消瘦。
此外,有些患病猪皮肤苍白和贫血,同时皮肤表面有出血点,临床症状比较明显。
02病理剖检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可以发现,猪只身体消瘦,明显贫血。
其次,患病猪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肺脏有出血点,全身都会出现败血症状。
再次,心脏和肾脏部位有明显的出血斑和出血点,气管和喉头出血,肠粘膜呈现坏死状。
01临床症状患病猪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症状,体温在42℃~43℃之间,采食量下降和食欲不振,明显消瘦。
其次,患病猪中还会出现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的症状,粪便中有粘液或者血丝。
有些患病猪气喘,有些部位出现明显的出血点,并且伴有明显的贫血症状。
04实验室诊断无菌采集病死猪的淋巴结和脾脏部位进行实验室的检测,采取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发现选择的肾脏部位有明显的黄绿色荧光,可以判断为猪瘟病毒。
其次,可以采集仔猪的血液,然后进行圆环病毒抗体的检测,发现有些仔猪结果为阳性,进行猪蓝耳病和猪伪狂犬病的实验室检验结果都阴性,可以确诊该病。
此外,为了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可以结合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等特点来验证实验室的检验,最终确定为圆环病毒病和猪瘟的混合感染。
05具体的治疗措施和防控对策5.1 治疗措施对发病猪只采取肌肉注射圆环病毒抗血清的方式,1次/d即可,连续注射3d,为了减少疾病的传播,对没有患病的猪只采取紧急免疫接种猪瘟活疫苗的方式,按照体重选择具体的剂量。
最后,可以在注射的盐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电解多维,或者在饲料中加入广谱抗生素,可以包括氟苯尼考和卡那霉素等,能够有效的预防继发性感染。
采取上述治疗方法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经过7d的治疗之后会发现病死猪的死亡数量明显降低,患病猪只逐渐康复,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猪圆环病毒与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门淋 巴结和纵隔淋巴结 更为突 出。
松 ,3 ~4 ml /天,混料 饲喂 。 O 0 /头 5. 茵法 :用黄 芪 多糖注 射液 , 抗
发病 ,发病率达 2%。猪场 才另请 乡兽 4 医诊治 ,但仍然控 制不 了病情 的发展 ,
具体 用药不详 。8 3 月 0日早晨 ,饲养 员
f % i: 7 i
五0诊新
根据流 行病 学特 点、临床症状 、典
询问得知 , 该场共有 在栏生 猪4 0 , 0 头 除 5 头种公猪和 2 头母 猪外 ,其余 3 0只 5 7 均为 1 ~2 的仔猪 ,其中 10 0 O 2 只仔 猪是
7 l 月 8日从 湖 北 省 枣 阳 市某 种 猪场 引进
前大 腿内侧皮下注射 ,l 1 ,连用 天 次
~5 出血或坏死等病变 ;淋 巴结肿大 ,外表 4 天 。
充血或 出血 ,切开后剖面呈灰 白色 ,肺
2. 上 腺 皮 质 激 素 :一 般 给 强 的 肾
续几 天阴雨 、气温大幅度 降低后 ,病情 明显加重 ,至 8月 2 9日共有 9 6只仔 猪
异 ,适于基 层应 用。 )
( 检测肺炎支原体抗原 分别采 三)
取病死 猪的肺 、肝组织和肺 门淋巴结进 行血清学检查 ,三份病料 的抗肺炎支原 体 I M>1 ,为阳性 。( G ;8 此法 2 小时 4 内可获结果 ,比较实用 。 )
。
_~ j 发病情况
肤上 多处发生 圆形 或不规则形的病灶 , 病灶隆起 ,周边呈淡红色或暗紫色 ,中
。
验室做聚合 酶链式 反应 ( R) PC 试验 。 结
= I床瘫状 = l : 篚
果 为阳性 ,病原 为 P V- 。 C 2 ( )IA法 按无菌要 求采取病料 二 H
猪圆环病毒与猪丹毒、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圆环病毒与猪丹毒、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刘玉萍;赵凯科
【期刊名称】《现代牧业》
【年(卷),期】2017(001)001
【摘要】为了对猪圆环病毒与猪丹毒、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提供一个科学的诊治方案,本试验以南阳市某猪场发病猪群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症状、组织病变、细菌学诊断、药敏试验及PCR诊断,确诊其为猪圆环病毒、猪丹毒和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病例.采用加强饲养管理、环境卫生消毒、药物综合治疗和圆环病毒疫苗免疫接种相结合的方法对发病猪群进行防控.结果表明,该方案对发病猪群病情的控制及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可为今后此类混合性感染的治疗提供借鉴.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刘玉萍;赵凯科
【作者单位】[1] 河南省郑州种畜场,河南郑州,450011;[2]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绵阳,6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85.3
【相关文献】
1.猪圆环病毒与猪丹毒、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2.猪圆环病毒(Ⅱ)、猪巴氏杆菌与猪丹毒混合感染的诊治
3.猪圆环病毒、巴氏杆菌及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
诊治4.猪圆环病毒与猪丹毒、猪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5.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副猪嗜血杆菌和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和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是猪流行病学中常见的病毒,这两种病毒与猪的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会导致不同类型的疾病。
当这两种病毒同时感染猪,会引起更加严重的病症。
本文将重点讨论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方法。
1. 病原学特征猪圆环病毒是一种小型的单股DNA病毒,分为两种类型:PCV1和PCV2。
PCV1是被认为是猪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落中的一员,不引起疾病。
而PCV2则引起了多种猪的疾病,包括圆环病、急性全身性疾病和免疫抑制等。
猪瘟病毒则是一种单股RNA病毒,属于黄病毒属。
它引起了严重的瘟疫,导致高死亡率和经济损失。
猪瘟病毒在猪群中的传播高度易发,严重威胁着猪业的发展。
2. 混合感染的病理表现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病毒混合感染会引起更加严重的病症。
一些研究表明,猪圆环病毒感染会加重猪瘟病毒感染的病情,导致更高的死亡率。
在混合感染的情况下,猪的免疫系统会受到双重打击,引起更加明显的免疫抑制反应。
病变主要分布在呼吸道、消化道、心脏、肝脏、脾脏和淋巴组织等。
3. 实验室诊断实验室检测是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病毒混合感染的可靠方法。
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ELISA、PCR、细胞培养和病理分析等。
其中PCR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对病原体进行快速检测。
PCR检测主要针对猪圆环病毒的ORF2和猪瘟病毒的5'UTR序列进行扩增。
ELISA检测则可以检测血清抗体含量,口腔分泌物和粪便样本的抗原含量。
病理学检测也是混合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病理学检测可以发现病变分布和程度,有助于尽快确定感染情况。
4. 治疗和预防目前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可以治愈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
因此,预防是最重要的。
猪圆环病毒疫苗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预防猪圆环病毒病,而猪瘟病毒可以通过强制猪群的疫苗接种来减轻传染病。
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是猪只常见的疾病,它们分别由猪圆环病毒(PCV)和猪瘟病毒引起。
这两种疾病分别对猪只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它们的混合感染也会给猪只的生产和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就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养猪户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两种疾病。
猪圆环病毒是一种小型DNA病毒,主要感染幼猪和育肥猪,引起猪只的多种临床症状,包括呼吸系统、胃肠道和免疫系统的损害。
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感染性的疾病,由猪瘟病毒引起,主要引起猪只的呼吸系统和胃肠道的病变,甚至导致死亡。
当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时,往往会表现出更为严重的临床症状,给猪只的生产和养殖带来更大的困扰。
对于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十分重要。
猪只混合感染疾病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太明显,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来确诊。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猪只的血清学检测、病毒抗原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来确定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的感染情况。
还可以通过病理学检测来观察组织病变情况,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对于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毒的消毒和猪只的免疫调节。
在猪只的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对养殖环境的消毒工作,定期清洁饮水和饲料,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病毒的传播。
在猪只的饲养过程中,要加强对猪只的免疫力提升,及时接种疫苗,保持猪只健康状态,预防病毒感染。
还需要合理饲养管理,加强对猪只的营养和保健,提高猪只的自身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在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兽医应根据猪只的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对于轻度感染的猪只,可以进行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治疗,帮助猪只恢复健康。
对于重度感染的猪只,可以采取支持性治疗,包括输液、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等措施,帮助猪只度过感染的危险期。
需要对混合感染的猪只进行隔离,防止病毒的传播,保护其他健康的猪只。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观察猪只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猪只尽快恢复健康。
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猪圆环病毒(PCV)和猪瘟是两种常见的猪的病毒性疾病。
它们都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容易引起猪的死亡。
当猪圆环病毒和猪瘟同时感染猪时,病情可能更加严重,治疗也更具挑战性。
对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十分重要。
一、诊断方法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的混合感染通常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诊断:1. 临床症状观察:混合感染的猪常表现出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打喷嚏)和消化道症状(如腹泻、厌食)。
2. 病原学检测:进行猪瘟和猪圆环病毒的病原学检测,包括病毒分离、PCR检测等,以确定混合感染的存在。
3. 实验室检测:通过血清学检测猪的抗体水平,确定猪是否感染猪圆环病毒和猪瘟。
二、治疗方法对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的混合感染,主要采取以下治疗方法:1. 对症治疗:根据猪的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如使用解热药物、止泻药物等缓解症状。
2. 抗生素治疗:由于混合感染容易引起二次细菌感染,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细菌感染的发展。
3. 免疫治疗:对猪进行疫苗接种,增强猪的免疫力,帮助猪抵抗病毒和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4. 其他辅助治疗:如补液、营养支持等,提供猪所需的营养物质和保持体力,促进康复。
三、预防措施预防混合感染的关键措施包括:1. 疫苗接种:定期为猪接种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疫苗,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机会。
2. 环境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病毒的传播和传染源的存在。
3. 防病生物安全措施:限制人员和物品的进出,隔离新购进的猪,避免病毒通过外源性途径传播。
4. 健康监测和早期诊断:定期对猪进行健康监测,提前发现和诊断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的感染,及时采取措施阻止病毒的扩散。
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的混合感染对猪的健康和养殖业产生了严重威胁。
通过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猪圆环病毒和猪瘟混合感染的疫情,保障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猪丹毒病混合感染的综合诊疗

猪丹毒病混合感染的综合诊疗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点是以高热、出血和肝肾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食用感染猪肉等途径传播。
而猪丹毒病的混合感染则是指猪体内同时存在其他细菌、寄生虫或病毒等引起的感染,这种情况下猪的疾病表现可能更加复杂,对诊疗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就猪丹毒病混合感染的综合诊疗进行探讨。
一、病因分析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病毒引起的,感染猪丹毒病毒后,猪的体温会急剧上升,出现咽喉红肿、呼吸困难、眼结膜充血等症状,重者还可出现皮下出血和肌肉出血等表现。
但猪在经过猪丹毒病病毒感染后,对于其他病原菌的侵袭也会变得更为脆弱,容易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
猪场环境卫生条件的优劣和饲养管理水平也会影响猪丹毒病的感染情况。
二、综合诊断对于猪丹毒病混合感染的综合诊断,我们需要综合分析猪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调查等多方面资料,采取综合诊断的方法进行判定。
在临床上,猪的高热、粘膜充血、皮下出血等表现是猪丹毒病的临床特征,而混合感染的猪可能还会出现其他感染病原菌的特异性症状,比如呼吸道感染的猪可能会出现咳嗽、鼻涕增多等症状。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等方法来确定猪丹毒病毒的存在,同时结合猪的临床表现和病死猪的病变学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
三、综合治疗对于猪丹毒病混合感染的综合治疗,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多种感染病原菌的存在和相互影响。
我们需要根据猪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病原菌进行准确鉴定,分别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维持猪的内环境稳定,保证其良好的营养状态和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增强猪的抵抗力。
在此基础上,还可根据需要使用免疫调节剂和对症治疗药物,加快猪的康复过程。
四、预防控制针对猪丹毒病混合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猪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保持猪场的清洁卫生,减少感染源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o i : l O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8 — 4 7 5 4 . 2 0 1 5 . 0 3 . 0 3 8
猪圃环病毒与猪丹毒◆ 猪巴氏杆菌病 混合感染 的诊治
刘涛 ’ , 王瑞 ’ , 温新 杰 z
( 1 . 信阳农林学院 河南信阳 4 6 4 0 0 0 ; 2 . 确 山县畜牧局 河南驻马店 4 6 3 2 0 0 )
将两种细菌液分别涂布于巧克力琼脂平板 , 以 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药物包括氟苯尼考 、 丁胺
中 国动 物保 健 2 0 1 5年 ( 第 1 7卷 ) 第 3期 9 1
c a i 1 7 8 @1 6 3 . c o n。 r
图说病例
卡那 霉 素 、 红霉 素 、 头孢噻呋钠 、 阿 莫 西林 、 氨 苄 青 霉素 、 卡那 霉 素 、 庆 大霉 素 、 环丙 沙 星 、 氧 氟沙 星 、 强 力霉 素 、 四环 素 、 恩诺 沙 星等 1 3 种 。结果 表 明 , 丹 毒 丝 菌 对 恩诺 沙 星 、 阿莫西林高度敏感 , 巴 氏杆 菌 对
摘
要: 通过临床症状、 病理剖检及 实验室诊断工作 确定一例由 猪 圆环病毒、 猪丹毒 猪 巴氏杆菌混合
譬 曩 曩 。 董 曩 ≯ 0 _ l ¨
感 染病例 , 并提 出针 对性 的控 制 方案 。
关键词 : 圆环病毒 ; 猪丹毒 ; 猪 巴氏杆 菌; P c R 0 ≥ 一
出红 斑丹 毒丝 菌和 巴氏杆菌 。
4 . 2药敏试 验
优势毒株的分子流行病 学及免疫 方案 的确定( 1 3 0 0 1 7 o 作者简 介 : 刘涛 , 男( 1 9 7 9 -) , 汉, 副教授 , 硕士, 执 业兽 医师 ;
研 究 方 向 :规 模 化 猪 场 传 染 病 防 控 技 术 : E — ma i l : d e —
4 . 1细 菌学 诊 断
4 . 1 . 1直接 涂 片观察
无 菌取 病 猪 的脾 、 肺、 肾脏 、 淋 巴结 、 直接涂片, 经革 兰 氏染 色 ,镜 下 可见有 革 兰 氏阳性 细长 杆菌 和
两端钝 圆的短 杆 菌 。
4 . 1 . 2细 菌分 离鉴 定
司、 兽药厂技术员推荐的治疗药物和控制方案进行
阿 莫西林 高 度敏感 。
行 消毒 。
3 ) 做好保 温 与通 风干燥 工作 。
4 ) 做好 猪群 圆环 疫苗 免疫 工作 。
6小 结
我 国许 多养 猪场 环境 污染 严重 , 猪病 非 常复 杂 , 以多病 原混 合感 染 和继发 感染 为 主 ,猪 场滥 用抗 生 素导致 许 多病原 性 细菌 已产生 广 泛耐药 性 ,发病 后 用药 效果 不理想 。诊 断 猪病要 结 合流行 病 学 、临床 症状 、 剖检 病 变 以及 实验 室 诊 断进 行 综 合 判定 才 能 确诊 , 否则 只 会误诊 和漏 诊 , 导 致 延误 治疗 时机 和加
2 0 1 5年 1 月, 驻 马店 市确 山县 某 猪场 持 续发 生
以发 热 、 体 表 出现 弥 漫性 皮 肤 出血 为。
切 面 出血或 灰 白色 ; 肺脏膨胀 , 质地实变 , 表 面有 灰 白色斑 块 。 肾脏 肿大 变形 , 呈 土黄 色 , 被 膜 剥 离 后
情, 猪场按按常规解热及抗生素治疗 , 病 情 未 得 到 控制, 最后通过实验室进行病原检测 , 确 诊 为 猪 圆
环病毒 、 猪丹 毒 、 猪 巴 氏杆 菌病 混合 感 染 , 经筛 选 敏
可见。 肾表 面 有 暗 红 色 出 血 点 ( 见图 3 ) 。肝 脏肿 大
黄染 , 胆 囊 充盈 ( 见图 4 ) 。 4实验 室诊 断
感药物以采取针对性 的综合防控措施控制 了疫情。
1发病 情 况 2 0 1 5年 1 月初 , 驻 马店 确 山县某 规模 化 猪 场 育 肥 猪 持 续 发 生 以体 温 升 高 、 呼吸困难 、 体 表 出 现 弥 漫 性 出 血 为 特 征 的疫 病 ,猪 场 先 后 按 多 家 饲 料 公
处理 , 用 过 治 疗 呼吸 道疾 病 的氟苯 尼 考 、 洁霉素 、 黄 芪 多糖 等 药 物 , 用 药 后 效 果 不 明显 , 该 病 发 病 率 达 1 0 % 以上 , 病死 率达 9 0 %。
2临床表 现
无 菌取 剖检 病 猪 的脾 、肺 和肾接 种 于鲜血 琼脂 平板 在 3 7℃培 养 2 4 h后 在平 板 上 可 见 到光 滑 、 圆 形, 边 缘 整 齐 的 白色 菌落 , 一 种 在 血平 板 上 不 溶 血 , 另一种 有不 完全 溶血 现象 ( 见图5 、 图7 ) 。经染 色镜 检 后可 见革 兰 氏染 色 阴性 细小 杆菌 和 两端钝 圆球杆 菌, 经生 化 鉴 定 为 丹毒 丝 菌 和 巴 氏杆 菌 ㈣ ( 见图 6 、
4 . 3病 毒 的检测
图8 ) 。
4 . 1 . 3动 物 试 验
病猪精神沉郁 , 体 温升高达 4 0 ~4 1 . 5 c ( = , 呼 吸 困难 , 喘气明显 , 耳根 、 颈部 、 背部 , 胸前 、 腹 壁 和 四 肢 内侧 等 处 , 出现鲜红色充血 区, 病程 长 者 中 心 部
位 形成 黑褐 色痂 皮 ( 见图 1 、 图2 ) 。 3剖检 变化 淋 巴结肿 大 ,尤其 是 腹股 沟淋 巴结 肿 大 明显 ,
取脾 脏 、 肝脏 、 肾脏等 脏器 , 用生理盐水 制成 1 : 1 0 悬液 ,以 0 . 2 mL经 皮下 接种 小 鼠 2只 ,在 接种 后 3
d , 试验小 鼠 2 只均发生死亡 。从其心血和肾脏 中检
基金项 目: 市科 技 攻 关项 目: 豫 南 地 区猪 场 免 疫 抑 制 性 传 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