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中成语运用及病句改错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种类详解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种类详解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种类详解一、用词不当1.感情色彩不当。

如:他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效尤含贬义,可改为“学习”。

)2.关联词使用不当。

如:只要坚持下去,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关联词语一般成对使用,“只要”一般与“就”搭配,“只有”与“才”搭配。

)3.意思表达不当。

如:他这个人,性格直爽,为人忠厚,说起话来信口开河。

(“信口开河”意为“随口乱说一气”,此处误用为“快言直语”。

)4.词性误用。

如:从大量统计资料来看,吸烟能导致癌症是无可疑问的。

(“疑问”是名词,应改为“置疑”。

)5.大词小用。

如:每个老师日常从事的事业,是平凡而又伟大的。

(“事业”应改为“工作”。

)1.主谓搭配不当。

如:他的音容笑貌经常回响在我的脑海中。

(主语“音容笑貌”不能“回响”应改为“出现”。

)2.动宾搭配不当。

如:为了推行农村医疗合作,各镇各村都建立了农民档案工作。

(动词“建立”与“工作”不搭配,可将“工作”删去。

)3.主宾搭配不当。

如:夏天的青岛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

(主语“青岛”与宾语“季节”不搭配,可将季节改为“地方”。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他在学术研究方面花了很大心血。

(“很大”与“心血”不搭配,应该为“很多”。

)5.关联词搭配不当。

如:除非你肯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就能帮助你实现梦想。

(“除非”与“才”连用。

)1.动作的先后顺序不当。

(常考知识点)如:全校学生认真讨论和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学习”和“讨论”应交换顺序。

)2.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如: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如果两句话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则放在主语的前面。

应改为: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3.多重定语的语序不当。

如: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省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

正确顺序:他是省重点中学(所属性定语)的一位(数量词定语)有20多年教学经验(动词短语)的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老师。

初中常见病句及成语归纳总结

初中常见病句及成语归纳总结

初中常见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示例1。

博物馆展出了几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改为:博物馆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年前的文物。

)示例2.他做了两个丈夫喜欢的菜。

(应改为:他做了丈夫喜欢的两个菜。

)示例3.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了啊!”(应改为:赵老师走过来亲切地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了啊!”)示例4.这里的情况,对于我们已经很熟悉。

(应改为:对于这里的情况,我们已经很熟悉。

)二.搭配不当句子由词和短语组成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既有一定的规范性,也有一定的约定性。

示例果违背这些规律,就会出现搭配不当的毛病。

1.主谓搭配不当示例: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应改为: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浮现在我的眼前,那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2.动宾搭配不当示例: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

(应改为: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

)3.主宾搭配不当示例: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态度”与“提高”搭配不当,“态度”与“转变”搭配)4.修饰词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示例:春天到了,山坡上姹紫嫣红的梨花开得灿烂极了。

(“姹紫嫣红”不能修饰“梨花”。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示例:只要增加收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只要”改为“只有”。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句子成分残缺示例1:通过特级教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缺少主语,多用了介词或介宾结构,是原来的主语变成了状语,应去掉“通过”或“对”)示例2:我们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谓语残缺,句末加上“而努力”即可。

)示例3:市政府严肃处理了水泥厂擅自提价。

(宾语残缺,句末补上“的做法”才通顺)示例4:细菌是有害的。

(缺少必要的限制语,应在“细菌”前加上“有些”)2.句子成分赘余示例1: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

中考病句修改及成语

中考病句修改及成语
(双面词)
7 这消息真好,把学习中的疲:压缩主干; 第二步:判断是否是(缺、多、两个不当) 是否是“典型病句” 第三步:思考其他类型 (宿迁市中考基本不用走这一步)
——我们来试试宿迁市13年、14年的病句修改吧!
2013年
日前,①100余名左右小主持人、小记者来到消防 大队,参加消防知识培训活动。他们从消防队员生动 形象的讲解中,学到了很多消防知识,②初步了解了 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工具的操作要求。此外,消防 队员还特意组织了“火灾逃生”模拟演练活动。③通 过演练活动,使孩子们初步掌握了消防逃生技能。
A讨论并通过 C认识并了解 B滋生 泛滥 D成长 成熟
秘诀1:压缩句子,保留主谓宾;
秘诀2:牢记典型例句。
典型病句,牢记于心
1. 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语序不当) 2.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并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搭配不当)
3.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成分残缺) 4.看上去,他只有近20岁左右的年龄。(重复多余) 5.没有谁不承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动的。(否定不当) 6 课堂上能否认真听讲,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序号: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
“泛滥”和“滋生”调换 ③在“校园”后添加“活动”

(语序不当) (成分残缺)
四小病因——了解,基本不需要
用词不当(五三32页1)
句式杂糅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五三33页)
修改病句的原则:
(1)第 ▲ 句,修改方法: (2)第 ▲ 句,修改方法: ▲ ▲
第①句 删去“ 左右”或“余” ( 重复)
第③句 删去“通过”或“使” (成分残缺)

语文易错成语归纳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技巧

语文易错成语归纳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技巧

语文易错成语归纳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技巧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18.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9.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20.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1.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2.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3.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4.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5.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6.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27.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28.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第二类、对象误用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初中语文病句与成语运用

初中语文病句与成语运用

病句题一.成分残缺1.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2.在万恶的旧社会,逼得我们穷人逃荒要饭,卖儿卖女,家破人亡.3. 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4.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5.要想作出杰出的成就,就必须付出劳动.二.搭配不当1.我们要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我们的学习质量。

2.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3.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水平。

4.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丰富的打制石器,大量古生物化石和古人用火的痕迹。

5.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三.重复1.他无时无刻不忘为他人着想2.这些莘莘学子3. 切忌不要违规4. 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5. 那人大约二十五六左右四.语序不当1.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2. 一位优秀的有30年教学经验的西藏高原的乡村教师。

3.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就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4. 在休息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5.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观。

五.句式杂糅1.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2.山鸡椒的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从油中提取的柠檬醛,为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的主要原料,都离不开它。

3. "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能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4.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

5.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成语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初三成语运用及病句修改

初三成语运用及病句修改

中考语文成语运用病句文章修改试题集粹1、柳州市、北海市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对其人格的形成、健全和完善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美国总统布什在清华大学说,导弹防御系统是一个防御性的能帮助我们抵御来自不友好国家的袭击。

D.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推广和发展,从海藻中可以提取抗癌物质。

2、广东省佛山市(课改区)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

A.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B.谁也不会否认珠江不是向东流的。

C.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他的学识和人品。

D.有关部门严肃处理了某些加油站擅自哄抬汽油价格。

3、云南省(课改实验区)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诗句虽然不是为昆明而作,却也能贴切地反映昆明的特征。

情绪污染指的是一个人心情的好坏影响了其他人的好心情。

B.在英国《泰晤士报》的“2005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北大跃升至第15位,成为亚洲第一。

4、依次在下列语句中的横线上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那么柔和,①,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那霏霏的春雨,像轻烟那么迷濛,使所有的景物若隐若现,若幻若真②。

A.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的笔墨能如此飘逸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的笔墨能如此飘逸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5、黔东南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成果学生的标准之一。

B、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了过去。

C、学校的教学显著成绩,多次受到教育局表彰。

D、李春燕的感人事迹,使全体学生深受教育。

6、黔东南州课程改革实验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上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上网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新初中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练习及答案

新初中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练习及答案

新初中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练习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及惯用语1.下列句子中横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她一直诚惶诚恐,唯恐再做出恩钝的事情。

B. 李林处心积虑地准备期中考试。

C. 除夕夜,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D. 王老师和颜悦色地对犯了错误的同学进行教育。

【答案】 B【解析】【分析】A.诚惶诚恐: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这里使用正确。

B.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

这是一个贬义词,这里使用不合语境。

C.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这里使用正确。

D.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

形容和善可亲。

这里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因为在汉语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语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语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

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9年东台条子泥征文大赛,各地作家前仆后继,纷纷参赛,竞争十分激烈。

B. 四合院是传承百年的中国建筑智慧,更是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最好的诠释,雕梁画栋之间是中国人的情感寄托。

C. 上午第一节课,李老师精神焕发,他孜孜不倦地走到讲台前,开始讲课D. 他做事雷厉风行、不言而喻,效率很高,深受员工喜爱【答案】 B【解析】【分析】A.“前仆后继”意思是指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得英勇壮烈。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B.“雕梁画栋”指房屋华丽的彩绘装饰。

用在此处恰当。

C.“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用在此处形容老师上课不恰当。

D.“不言而喻”意思是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

用在此处形容一个人做事不恰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中考成语运用错题归类例析

中考成语运用错题归类例析
参 的 问 题 。下 面本 文 就 中 考 成 语 运
二 、湿 ’ 褒贬 。 没 有分 清 成 语 请 的 感情 色彩 ,褒贬颠 1 , 易闹笑话。 争 J
例 句 :1 K提 议 期 人 去 敏 老 .
用 常 见错 题 进 行 类例 析 。


用锚 对 象。 籽 适 用 于
段 落 ,总 是 巧 妙 地 借 用 标 点 ,“ 着 一 字 ,尽 不 得风流” ,淋 漓 尽 致 地 表 达 I 自己的 情 感 。在 I J
近 { 0r t1 小 , ㈨ 】 }. } 场 f _的 f 题 成 功 地 1殳 , J 妙 川 标 点 ,巧 配 文 ,给 『 老 师 以耳 目一 蒯卷
上只有爸爸好 》 “ 书 ” ;读 ,町拟 为 《 说 爱 你 想 也 容 易 》 。
新 之 感 ,增 添 了文 章 标 题 的形 式 美 。如 : 成 《 功 的 伴侣 一 一 拼 搏 》、 3( = 》、 爱 !爱 ?》 《 20 《 。 巧 用 标 点 ,不 仅 增 加 了 文 章 的 形 式 荚 ,也 增 加 了 标 题 的意 蕴 。使 文 章 的标 题 更 耐 人 寻 味 ,
冁鼹呶 l l l
项是 ( )

1 下 列 句 子 中加 点 的成 语 使 用 正确 的一 .
三、搭 配 彳 当。 成话 在 句 予 中和其 它词 二
话之 间错 嵌搭 配 ,造威病 句。
例 句 : . 过 大 家一 番苦 心 孤诣 的开 导 , 1经 他终 于 明 白 了团 队精 神 的 重要 性 。 解 析 :苦 心 孤 诣 ”指 费 尽心 思 钻研 或 经 营 , “
引 人 人胜 。
巧用标点 。构筑 形式 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中词语、成语及病句改错的运用词语课标与教材对词语这一考点的基本要求是:正确理解与运用课内外常见的词语;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析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表达效果;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章中有关生词和新生词语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一、复习要点:复习词语可以以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为基础,新生词语则以当前流行的一些热词为准线索。

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积累上下工夫,掌握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对于词语的考查,主要偏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并熟悉这些词语的含义;2、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3、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成语);5、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

6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表达效果;7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章中有关生词和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在学生所学教材中出现的常用词语和新词,试题载体则不限于学生所学教材,很大一部分是把所学词语移用于生活和时事中的鲜活材料。

二、考察题型中考中所考查的词语分值往往在三到六分。

对于词语的考查,可以在语文基础知识中进行,也可以在阅读中进行。

主要考题形式有以下几项:1、选择题:(1)选出字形、解释全对或有错误的一项;例如: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瞬息擎天撼地锲而不舍不可名状B.阴霾妇孺皆知一代天娇莫衷一事C.雏形更胜一筹消声匿迹眼花潦乱D.确凿四面楚歌义奋填膺三聚氰氨(2)选出一组恰当的词语填入一句话里面。

(3)选出依次填入句子或语段中的词语或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词语或关联词语或熟语使用有误或不当的一项。

例如: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 )着万顷绿地。

②初到台湾的“团团”和“圆圆”表现不( ),在众目睽睽下悠然自得,以它们顽皮、娇憨的俏( )向台湾同胞拜年,祝台湾同胞团团圆圆、快快乐乐!③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谁( )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 )不该错过。

A.滋养俗样子只要/就B.滋养错样子如果/就C.滋润错模样只要/就D.滋润俗模样如果/就2、填空题或表述题:(1)结合语境给词语写解释;(2)根据解释写词语;(3)分析语境中某个词语的表达作作。

例如:.请结合选文内容,从下面的两句话中任选一句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后来又传出香蕉中含有“疑似SARS病毒”,一时间人们谈蕉色变。

成语对成语运用的考核,是中考的一个典型考点,它体现了考生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其主要涉及到五个方面:①正确理解与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成语;②辨析常用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③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④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情色彩;⑤根据具体的语境意义写出成语,理解成语中加点字的含义。

考查的依据主要是在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成语。

一成语考查的题型主要有三种:①书写题:根据拼音写出成语中空缺的汉字②选择题:从不同的选项中选出运用成语正确或错误的一个选项例如: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很愤怒小兄弟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B.《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D.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③主观运用题:用指定的一个成语造句或用指定的几个成语围绕一个中心写语段。

二掌握成语的方法1、准确识记成语成语是在长期使用中逐渐形成的,是“约定俗成”的产物。

其词型固定,词义也相对稳定,每一个字不得任意换用和增减。

所以,要求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准确牢记成语。

例:全厂涌现出四个“先进集体”,一百多位“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可歌可泣”是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用在这里明显大词小用。

)2、根据解释写成语成语也有意义相近的现象,但在一定的语境里,一个意义解释往往只对应一个成语。

这种题型,要求学生对成语非常熟悉,即要记住成语又要理解其意思。

3、辨别成语的感情色彩成语也有意义相近的现象,但在一定的语境里,一个意义解释往往只对应一个成语。

这种题型,要求学生对成语非常熟悉,即要记住成语又要理解其意思。

色彩不当。

例:我们要虚张声势把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虚张声势”是贬义词,指假装出强大的气势,用在这里感情色彩明显褒贬不当。

)4、给语段补写成语一个语段有一个中心,前后句语意要连贯,前后词语要能搭配。

这些,是给语段填写成语必须揣摩的因素。

所以应该在读懂语段核心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填写。

例根据下面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序号填在空格处。

她(1) ,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广袤的土地上悠远的文明仍然熠熠生辉;她(2) ,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洗刷了百年的污浊;她(3),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骤,挺起不屈的脊梁;她(4),灼灼的光华穿透重重阴霾,熔铸了新的辉煌。

A.巍然屹立 B.蒸蒸日上C.激流勇进 D.地大物博病句考点:修改病句是中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必考内容。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试题主要涉及这样几个方面:①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②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③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④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或用符号修改。

题型: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修改病句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两种:①选择题:选出所给句子中没有语病或有语病的一项;选出对所给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②改错题:在所给病句上直接修改;在语段中修改画横线的有语病的句子;在语段中找出有表达错误的句子并改正;在句子中画出语病处并提出修改意见或结合具体病句写评语;在习作中用符号修改病句。

解题方略:修改病句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修改病句的能力。

修改病句以改正确、改通顺为原则,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正确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

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

从病句类型入手辨析病句,这是病句专题复习的惯用方法。

然而,有些小技巧也不容忽视,它们在病句辨析时,也常常收到了好的效果。

下面试举几例略作说明。

1看到介词不放过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

例如:(1)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残缺主语。

(2)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任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此例中介词短语“在……中”应改为“从……中”。

2、看到动词不放过读到一个句子,就应有意识地想想,这个句子中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否搭配。

例如:①、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此例中动词“输送”和主语“发电量”就不搭配。

3、看到否定词不放过否定不当是否定句中常见的毛病,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语,如: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等。

例如: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此例前面已用了“缺乏”这一表否定意义的词语,后面“不足”和“不当”即为多余否定。

4、看到两面词不放过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毛病。

例如:①、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

病因是两面与一面不搭配。

5、看到关联词语不放过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层次颠倒或强加关联词等毛病。

①、无论干部和群众,毫不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此例中“无论”后面不能接并列短语,只能带由选择性的连词“还是”或“或”组成的短语。

6、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毛病。

例如:①、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此例中的并列谓语“注视和倾听”和宾语“报告”只能部分搭配。

7、看到有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易与其他词语相矛盾。

例如: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1倍。

“减少”“下降”“贬值”都不能超过一倍,减少1倍就意味着把原数减完了。

7、语感审读法辨析病句,可以借助语感。

一般说,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出语病的地方。

①、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是不太熟悉的。

此例读起来很别扭,就是因为主语和宾语位置颠倒了。

8、主干分析法对句子作语法分析,可先提取句子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若主干无毛病,再检查它的附加成分,看修饰语和中心语有无毛病。

例如: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此句主干为“生产不能自给”,很容易看出主语“生产”和谓语“自给”不能搭配。

学生自测练习题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许多附近的居民都在他的带动下,认真搞好环境卫生。

B、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一根拐杖,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丢掉拐杖自己走路。

C、我不禁怀疑他是不是开玩笑。

D、我们如果前一时期已经克服了学习上不少因难,那么今后的困难也一定能克服。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十五”期间,泰州市将建立质量技术保证体系,力创国家级名牌产品30个。

B、源于新疆的沙土在西风环流带的吹送下,影响到太平洋地区、东亚和中国。

C、我们热烈欢迎教委领导到我校莅临指导。

D、三年来,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20%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专家呼吁尽快淘汰二冲程燃油助力车是当前形势的迫切需要。

B、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

C、春风一阵阵地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D、21世纪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她那一湾秋水闪耀着诗一般的深情,显然被这清幽的夜晚深深地吸引住了。

B、凡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C、用尺规作三角形,在许多书中是作为基本作图的。

D、对学生会提出的建议,我们举双手赞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议的加强和改进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是战略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