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诗词曲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诗词曲五首》练习题及答案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舂.谷(chōng)狗窦.(dòu)松柏.(bó)B.瀚.海(hàn) 风掣.(chè) 兜鍪.(mú)C.都.护(dū) 零丁.(dīng) 羌.笛(qiāng)D.踌躇.(chǔ) 宫阙.(què) 惶.恐(huáng)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B.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D.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葵持.作羹(拿着)B.何处望神州..(中国的别称)C.留取丹心照汗青..(史册)D.愁云惨淡..万里凝(暗淡)4.下列各项中对《过零丁洋》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5.按原文填空。
(1)《十五从军征》中与《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抒发了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是:?。
(4)《过零丁洋》中以死明志,表达诗人爱国情怀的句子是:?。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命运的诗句是:,。
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6~7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精选练习附答案解析)

诗词曲五首(附答案解析)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踌.躇(chóu)瀚.海(hàn)冷难着.(zháo)B.松柏.(bǎi)羌.笛(qiāng)寥.落(liǎo)C.狗窦.(dòu)风掣.(chè)飘絮.(xù)D.狐裘.(qiú)兜鍪.(móu)羹.饭(gěng)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中庭生旅谷..(野生的谷子)B.辛苦遭逢起一经...(指遇到朝廷选拔)C.何处望神州..(指中国大地)D.望西都..(指长安)3.根据要求填空。
(1)《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汉代极度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
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_____,_____”。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抒发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及不尽愁绪与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
词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坚持抗战的句子是“_____,_____”。
点明该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
(4)《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是“_____,_____”。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气势雄伟,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英雄是人类历史天空的璀灿星辰,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
中华民族起起伏伏,低潮时有慷慨悲壮之士力挽民族危亡,振兴时有英雄豪杰人物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
《诗词曲五首》习题精选

诗词曲五首?习题精选【根底题】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烂柯(k。
)酬乐天(Chó;U)折戟(ji)B、干戈(gθ)认前朝(Chá;0)宫阙(què;)C、琼楼(qió;ng)贬谪(Zhdi)零丁(ding)D、婵娟(Chá;n)踌踞(Chti)绮户(qi)2、选出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巴山楚水萋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B、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平。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选出下面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沉舟I侧畔I千帆I过,病树I前头I万木I春。
B、折戟I沉沙I铁未销,自将I磨洗I认前I朝。
C、辛苦I遭逢I起一I经,干戈I寥落I四周I星。
D、我欲I乘风归去,又恐I琼楼玉宇。
4、选出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酬乐天(以诗答谢)长精神(振作)自将磨洗(将要)B、折戟(古代兵器)铁未销(销蚀)叹零丁(孤苦无依)C、丹心(比喻忠心)不胜寒(承受、经受)干戈寥落(指代战争)D、经行处(经过)共婵娟(指月亮)照汗青(指史册)5、默写或理解性填空。
⑴,暂凭杯酒长精神。
⑵?酬乐天扬州逢席上见赠?的名句是O⑶?过零丁洋?中比喻飘摇不定的南宋朝廷的一句是(4)?水调歌头?中写出词人矛盾心理的一句是o⑸?山坡羊&bu11;潼关心古?写曲人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诗句是6、说出你对下面名句的理解。
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阅读下面短文,答复以下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做个小诗人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你很棒的!)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酬”,这里是________的意思。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赤壁一、做个小诗人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没问题的!)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1.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
2.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过零丁洋一、做个小诗人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看你的了!)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又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诗中最负盛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水调歌头一、做个小词人请把这首词默写在下面!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词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朝________家。
2.请用原文语句来回答问题。
(1)“此事古难全”中“此”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描述夜晚思乡之情的诗句是:“床前明月光,______。
”2. 杜甫的《春望》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______,______。
”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象,其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的下一句是:“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A.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D.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 以下哪首诗是描写春天的?A. 《静夜思》B. 《春望》C. 《登鹳雀楼》D. 《琵琶行》三、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中诗人李白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2. 《春望》中,杜甫是如何通过诗句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的?四、赏析题1. 赏析《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句,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五、创作题1. 以“春天的校园”为题,创作一首四句诗,要求押韵。
答案:一、填空题1. 疑是地上霜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选择题1. C2. B三、简答题1. 在《静夜思》中,李白通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夜晚月光如霜的景象,进而引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
2. 在《春望》中,杜甫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哀伤,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四、赏析题1.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渴望拓宽视野,追求更高远目标的意境。
同时,也隐喻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五、创作题春回大地万物苏,校园花开满径途。
书声琅琅入耳来,青春梦想正当时。
【完】。
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后练习【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 选出下面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A.何处望神州:作者登临京口北固楼,梦想上战场杀敌却不得重用,报国无门,故而发问。
B.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悠悠,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自己思绪之无穷。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歌颂孙权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反衬当朝文武怯懦苟安。
D.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感慨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B.《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
词人热情歌颂孙权,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C.《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散曲,作者思绪驰骋纵横,从潼关要塞想到古都长安,又从古都长安想到历代兴亡,“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是令他伤心的根本原因。
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军营送别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和对战友的真挚情谊。
3. 下列对《过零丁洋》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作者在生死关头回忆自己的经历,他抓住入仕和勤王两件大事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
B.颔联作者以凄凉的自然景象为喻,先说个人的坎坷再道国事的衰微,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对仗工整,比喻贴切,感情炽烈。
C.颈联作者将“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笔法巧妙、自然。
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城春草木深2.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黄河入海流4.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把酒问青天5.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浓睡不消残酒二、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A. 春眠不觉晓B. 举头望明月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同是天涯沦落人答案:D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杜甫《望岳》B. 李白《庐山谣》C. 王维《终南山》D.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答案:A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哪首词中的名句?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述李白《静夜思》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答案:《静夜思》通过描述夜晚宁静的月光和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绘了月光如霜的清冷,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表达了诗人抬头仰望明月时,心中涌起的乡愁。
2. 请简述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诗的内涵。
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和朋友的深情厚意,即使相隔千里,也希望能与他们共享明月,寓意着无论距离多远,真挚的情感都能跨越空间的界限,共同感受美好时光。
四、论述题1. 请结合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望岳》,分析两首诗在表达诗人情感和思想上的异同。
答案:《登鹳雀楼》和《望岳》都是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诗词曲五首课时作业单选题1.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 “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 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 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选出对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有误的一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A. 这首词起笔一问一答,举目远望,收入眼底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风光,流露出对被占领的中原地区的怀念。
B. “年少万兜鍪”中用“兜鍪”代指兵士,孙权统帅千军万马,更显英姿飒爽,少年有为。
C. “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人引用曹操的话肯定孙权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表达对满朝文武庸碌无能、怯懦苟安的痛心。
D. 这首词上阕纵怀远古寄豪情,下阕落笔眼前引遐思,怀古伤今,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3.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雉尾(zhì)峰峦(luán)寥落(liáo)瀚海(hán)B. 狗窦(dòu)宫阙(què)荒冢(zhǒng)飘絮(xù)C. 羹饭(gēng)风掣(zhì)踌躇(chóu)阑干(lán)D. 潼关(tóng)舂谷(chōng)兜鍪(máo)羌笛(qiāng)4.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òu)瀚海(hàn)冷难着(zháo)B. 松柏(bǎi)羌笛(qiāng)寥落(liǎo)C. 狗窦(dòu)风掣(chè)飘絮(xù)D. 狐裘(qiú)兜鍪(mòu)羹饭(gěng)5.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一
一、注音或写字
畔 绮 闻笛f ǜ 折jí 干g ē 风pi āoxù hànq īng 宫què qióng 楼 chánju ān f ēngluán 二、填表
三、解释词语 长.精神 铁未销. 自将.磨洗 寥落.. 零丁.. 丹心.. 汗青..
把.酒 不胜. 何似.. 何事.. 婵娟.. 绮户.. 经行.. 四、按原文填空:
A 、 ___________ _,到乡翻似 。
, 。
B 、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
, 。
C 、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今夕是何年。
D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事古难全。
, 。
E 、峰峦如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望西都,____________ 。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百姓苦;亡,____________ 。
五、诗句的理解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4、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 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
7、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中作者 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
"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9、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
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略二、
三、四见课文五、1、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3、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4、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5、表达了作者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赤胆忠心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6、交代写作缘由,引出下文。
7、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9、思念远方亲人的作者自己。
10、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
在作者看来,不管封建王朝的兴还是亡,带给老百姓的都是苦!封建王朝"兴"时,必大兴土木,剥削压迫百姓,百姓受苦;而亡时,老百姓因战祸流离失所,百姓更遭殃!11、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周瑜们的胜利带有运气,而曹操才是真正值得歌颂的对象。
12、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良好祝愿。
新课标第一网练习二
[基础知识训练]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阅读诗词,答文后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7、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9、苏轼在孤寂、愁苦、矛盾中思索,词中哪几句最能看出他的人生感悟?
10、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
(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
11、你是怎样理解诗句“高处不胜寒”的?你能联系生活实际举这样的一个事例吗?
[探究拓展训练]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2、、从诗文的描写来看作者身处什么环境?
13、作者当时正做太守,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性格?
参考答案
25、《诗词曲五首》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低沉愤懑高昂乐观8、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9、交代时间、地点及作词缘由,领起全篇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诵,大致原因是:(1)、艺术魅力:由于结构精巧、想像奇特,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2)、思想内容: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12、日高人困之时,口干舌燥的作者来到了一个农村。
意对即可。
13、当时作者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
可以看出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
意对即可。
新课标第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