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之之名人轶事

合集下载

关于名人事迹作文(5篇)

关于名人事迹作文(5篇)

关于名人事迹作文(5篇)关于名人事迹作文(5篇)关于名人事迹作文(篇1)鲁迅先生小时辰很是狡诈。

一天,镇里的戏台正在排戏,鲁迅先生听到外面的锣鼓声,便在家里坐不住了,趁着父亲不细致,他一溜烟儿地跑到戏台前看热闹。

这时,戏台四周曾经挤满了人。

俄然,热闹的锣鼓声停了,从靠山走出一个人私家,对台下一拱手说:“哪位小兄弟情愿上台?咱们让他客串阎王殿里的小鬼。

”那些平时很是淘气的孩子这会儿却你推我、我推你地忍让起来。

“我来!”小鲁迅先生走上台去,让梨园的人画了个花脸,然后拿起一把钢叉就舞起来,戏台下连忙响起喝采声。

他写意极了,舞得更得劲儿了,小搭档们都很是服气他的勇气。

鲁迅先生12岁那年,被父亲送进了一所叫“三味书屋”的学堂就读。

初入学时,鲁迅先生对百草园中的那些小精灵很是感乐趣。

他在园中想起昔人东方朔说过有一种虫叫“怪哉”,用酒一浇,便会消逝踪不见。

鲁迅先生很是想晓得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便悄然地问学堂的师长老师:“师长老师,这‘怪哉’虫是怎样一回事呢?”师长老师却板着脸,很不开心地回复:“不晓得!”厥后,鲁迅先生慢慢体会到弟子应该念书,师长老师不喜爱弟子问各类瑰异的标题。

于是,鲁迅先生起头刻苦念书。

开初不凡很是峻厉的师长老师也起头喜爱鲁迅先生的聪明刻苦,立场逐渐和悦起来。

鲁迅先生为了鼓励自己进修,建造了一张小书签,书签上有10个正楷小字:“念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念书时,他把书签夹在书里,每读一遍就从上往下盖失一个字,读过几遍之后,就用默读来加深对课文的了解理睬,用不了多久,他就能谙练地把课文背出来了。

厥后,同窗们也都向鲁迅先生进修,纷纷建造“念书三到”的书签。

关于名人事迹作文(篇2)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关于名人事例的作文素材11篇

关于名人事例的作文素材11篇

关于名人事例的作文素材11篇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想要写一篇好的作文,拥有一定的作文素材累积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名人事例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收藏。

名人事例作文1海子的寂寞或许诗歌真是从寂寞中酿出来的,否则为什么所有的诗人都那么落寞?海子也不例外,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希望能与别人进行交流。

有一次,海子在百无聊赖之际随意走进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

他对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毫无浪漫情趣的老板抬眼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年轻人:长发凌乱,身材瘦小,落落寡欢,不修边幅,而且说话如此神经兮兮,就以为他脑瓜子是有些毛病的,便嘲讽地回答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

"海子无奈地耸了耸肩膀,默默地走出了餐馆,同时也走进了更深的寂寞。

分析: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与沟通。

沟通源于寂寞,无法沟通,也就更加寂寞。

话题:"寂寞与沟通""交流与理解""冷漠是毒药"名人事例作文2李立三做自我批评20世纪30年代,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时,推行"左"的路线,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后来,他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仅多次自我批评,还以自己为例教育别人。

有一次在部队作报告,讲完那次路线错误后,他大声问听报告的人是不是都认识李立三,许多人说不认识,他指着自己说:"我就是李立三。

希望你们从我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他的这种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使大家深受教育。

分析:面对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自我批评,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负责。

话题:"正确对待错误""批评与自我批评""名人的勇气"名人事例作文3沙漠中的仙人掌:三毛1、台北、香港、撒哈拉,一个孱弱的女子,背着她的行囊,带着她的思想,开始了她的流浪。

2019高考作文名人轶事素材_作文素材

2019高考作文名人轶事素材_作文素材

2019高考作文名人轶事素材许多名人、伟人的趣闻轶事,不仅娱乐我们的视听,而且陶冶我们的情操。

下面是橙子为您整理的关于20xx高考作文名人轶事素材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0xx高考作文名人轶事素材一公元前120xx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

由于“虞常事件”,苏武受牵连被扣押。

匈奴单于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威逼苏武投降。

然而苏武在刀剑下昂首不动,在甜言蜜语中侧耳不应。

他对前来劝降的匈奴官吏说:“以死报国,是我早就下定了的决心,只要能对国家有所贡献,即使是受刀剑,下油锅,肝脑涂地,我也心甘情愿。

”不管匈奴人如何折磨他,他都没有低下那颗高贵的头。

匈奴首领单于最后无计可施,只好把他赶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与羊群为伴。

20xx年后苏武归国时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了。

敢于以死报国,是苏武忠贞的集中体现。

正是如此,他才成为几千年来爱国尽忠的典型代表,世人效仿的楷模。

20xx高考作文名人轶事素材二李清照夫妇二人勤俭度日,常典当衣物,“取丰千钱”,买来一些碑文古迹,回家研习,且全身心投入。

她给自己立下规矩:不吃第二道荤菜,不穿第二件绸衣,更不置办贵重饰物。

有时她在街市上碰见珍贵史料,宁肯脱掉身上的衣服典当,也要买回。

1 / 3李清照夫妇为世人所称颂,流芳百世,这与其对治学的不断追求分不开的。

20xx高考作文名人轶事素材三宋庆龄自1920xx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20xx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0xx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20xx高考作文名人轶事素材四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将来撰写《三都赋》。

初中古今名人轶事作文素材

初中古今名人轶事作文素材

初中古今名人轶事作文素材没有好的素材,就如同没有了源头的泉水一样,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活力和新意。

名人素材就是我们经常用于作文中的素材。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初中古今名人轶事作文素材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古今名人轶事作文素材一苏武牧羊公元前120xx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

由于“虞常事件”,苏武受牵连被扣押。

匈奴单于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威逼苏武投降。

然而苏武在刀剑下昂首不动,在甜言蜜语中侧耳不应。

他对前来劝降的匈奴官吏说:“以死报国,是我早就下定了的决心,只要能对国家有所贡献,即使是受刀剑,下油锅,肝脑涂地,我也心甘情愿。

”不管匈奴人如何折磨他,他都没有低下那颗高贵的头。

匈奴首领单于最后无计可施,只好把他赶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与羊群为伴。

20xx年后苏武归国时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了。

敢于以死报国,是苏武忠贞的集中体现。

正是如此,他才成为几千年来爱国尽忠的典型代表,世人效仿的楷模。

初中古今名人轶事作文素材二埃德温追狗在英国首都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上,矗立着四座雄伟的青铜雄狮像。

这就是英国著名画家埃德温。

兰瑟的杰作。

埃德温从小就喜欢画形形色色的动物。

有一天,他意外地发现了一条奇特的狗,正要把它画下来,可那狗好像故意调皮似地,放开步子跑得飞快。

埃德温只好在后面紧紧追赶。

那狗沿着街,转过一个弯儿,穿过广场,又来到另一条街。

埃德温仍紧追不舍。

一会儿,那狗拐进一个大门,消逝在房后。

埃德温站在门前,“呯呯呯”地敲起门来。

看门人把门打开一条缝儿,探出头来问道:“小孩子,你来干什么?”“我能为您家的狗画张像吗?”埃德温彬彬有礼地说。

看门人尽管有些诧异,但还是说:“好吧,请进。

”埃德温走进房间,只见那条狗正伸着懒腰躺在地板上呢!他连忙在椅子上坐定,迅速从衣袋里取出了纸和笔…… 光阴似箭。

埃德温画了许许多多的狗——大狗、小狗;猎狗、家狗;神情沮丧的狗、欢蹦乱跳的狗……他长大以后,伦敦很多人都知道有那么一位画狗的专家,他就是埃德温。

【作文】作文素材名人小故事10篇

【作文】作文素材名人小故事10篇
当毕加索画了将近五十幅同样的作品后,鲁宾斯坦不耐烦地问:“每天都描绘同样的静物,难道你不厌倦吗?" 毕加索反问道:“你不觉得自己在说废话?难道你不知道,每一分钟都是不同的我,每一个钟头都有新的光线,每天虽然看同一瓶酒,但我可以从中看到不同的个性,看到不同的酒瓶,不一样的桌子,不同的世界里的不同的生命!在我的眼睛里,这一切都是不同的。”从此以后,鲁宾斯坦在重复弹一首歌时,皆可弹出不同的韵味。【名人小故事篇七:伽利略的故事】 落体问题,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
【名人小故事篇五:徐悲鸿三请齐白石】 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藤扶梦访徐熙。这是齐白石为赠与徐悲鸿的《月下寻归图》的题诗,由衷感激徐悲鸿“草庐三顾”的识拔之恩。久慕其名 一九二九年秋,近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出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他深信只有优秀的师资,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此用心物色遴选教授,意向聘请的第一人,便是齐白石。
百忙中三顾齐宅,而且是顶风冒雨而来,再次表敬爱之心,诚恳迫切相邀。齐白石感动之余,解释了“恕难应命”的真实原因:“年老体衰而外,是因为老朽木工出身,并未进过学堂,登台教授缺少经验,恐引教师非议,又恐顽皮学生捣蛋,连课都上不成。” “齐先生的顾虑不无道理,但似可不必。”徐悲鸿情真意切道:“教授的资格,在于真才实学,不计出身如何。有些留过洋的不也是徒有虚名?齐先生融合传统写意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巧,艺术风格独特。
当时初夏已热。徐陵是陈地来的南方使者,隋官中有—人以此戏说徐陵道:“今天天气真热哪,大概是徐常侍带来的吧?” 徐陵笑答:“太妙了,想不到我到洛阳,使你们懂得了寒暑。”从官无对。徐陵这年已75岁,又一官问他:“徐常侍高龄多少?”想以此发挥作些文章。徐巧妙答道:“小于如来5岁,大于孔子2年。

2020年中考作文素材:名人轶事.doc

2020年中考作文素材:名人轶事.doc

2020年中考作文素材:名人轶事名人轶事指的是别人对名人闻所未闻的事,不可思议的事。

以下是我为您推荐20xx年中考作文素材:名人轶事,欢迎阅读。

作文素材一崔健:中国第一个摇滚歌手作为中国的第一个摇滚歌星,崔健出现在1986年。

这年5月9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一场纪念国际和平年的百名歌星演唱会上,他穿一件颇像晚清时期的大褂子,背一把破吉他,两只裤脚一高一低地挽着蹦上舞台,观众还没醒过神是怎么回事时,他已声嘶力竭地吼唱起那首后来很有名的《一无所有》。

他赢得了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从这一天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在大街小巷都能听到这首歌。

后来他又举办了多场个人演唱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确立了他作为中国摇滚音乐奠基者的地位。

他的歌迷们这样的评价他的歌:"听崔健的歌,正常的人都疯了,不疯的人倒不正常!"国外有的音乐评论人士则认为他是"非常专业的、世界级的摇滚音乐家"。

作文素材二高敏:真正跳水的不败神话体型优美、动作轻盈、稳定性好、压水花入水技术尤为突出的高敏是当之无愧的跳水女皇。

她是世界上唯一突破600分大关的女子跳水运动员,她的技术难度和稳定性让同时代的其他选手望尘莫及、黯然神伤。

连续三年被美国《游泳世界》杂志评为年度世界最佳跳水运动员,她让挑剔的西方媒体也大加赞赏。

论风光她也许不及后来的伏明霞和郭晶晶,但她11次世界大赛全部夺冠的记录却成为后人难以超越的目标。

高敏——一个时代的不败神话。

作文素材三王宝强:俯首谦卑迎高局王宝强出生于河北省南和县大会塔村,6岁时开始练习武术,8岁—14岁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之后来到北京闯天下,带了600元钱,一个行李包,没有票,在火车上站了5个小时。

在电影厂执着的等活,在当武行替身,做群众演员,经常受伤。

别人还嘲笑他,说他长着一副苦瓜脸,难成气候。

命运似乎很眷顾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孩子,16岁时,王宝强被导演李扬挑中,主演独立电影《盲井》,这部电影让他一夜之间从武行变成金马奖最佳新人。

高考语文作文万能素材名人事例【三篇】

高考语文作文万能素材名人事例【三篇】

【导语】作⽂是语⽂考试的重中之重,想要写出好的作⽂,可以多背多记⼀些写作素材,灵活运⽤。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考语⽂作⽂万能素材名⼈事例【三篇】》希望对⼤家写作有所帮助。

【篇⼀:海伦·凯勒--残疾⼈的骄傲】 美国盲聋⼥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这对于⼀般⼈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

然⽽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

在⽼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字。

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的哈佛⼤学拉德克利夫⼥⼦学院。

以后她把毕⽣的精⼒投⼊到为世界盲⼈、聋⼈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民的赞誉和嘉奖。

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运动。

她写的⾃传作品《我⽣活的故事》,成为英语⽂学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字⼴泛发⾏。

素材分析:敢于正视⼈⽣的疾苦和磨难,是海伦成功的根本。

正是如此,她才成了全世界残疾⼈的精神代表,成了残疾⼈的骄傲。

素材使⽤话题:"残⽽不废""坚强成就⼈⽣""⽣命的价值"【篇⼆:博迪眨眼写作】 博迪是⼀名法国记者。

他在⼀次⼼脏病发作后四肢瘫痪,只有左眼可以活动。

但他决⼼把打好腹稿的作品《潜⽔⾐与蝴蝶》写出来,于是他要求笔录员门迪宝协助他,每天花6⼩时笔录他的著述。

⽽他们之间的沟通只能靠左眼的眨动来完成。

每次,门迪宝按顺序读出法语常⽤字母,博迪每眨眼⼀次表⽰字母正确,眨两次表⽰错误,然后拼成词语。

这种常⼈难以想象的"写作"终于在数⽉后奇迹般地完成了。

这本150页的著作已被出版,受到⼈们的欢迎。

素材分析:"博迪眨眼写作"的事迹让我们想到史蒂芬·霍⾦,⾝体上的极度残缺却丝毫不能阻⽌他们在⽂学及科学研究上的昂⾸阔步。

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简短范文(精选四篇)

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简短范文(精选四篇)

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简短范文(精选四篇)第一篇: 万能作文素材名人事例简短 1、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人,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李时珍家世代行医,他的父亲医术很高,给病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就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再当医生:因为那时候行医是让人看不起的职业。

李时珍可不这样想,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向父亲那样为病人治病。

李时珍22岁开始给人看病,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

他发现很多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于是下定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为了写这部药物书,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盛产药材的名山。

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

他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他回到老家,花了整整27年的时间,终于编写成了一部新的药物书,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这部书有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百多种药物,每一种都有图,是中药书籍中一部伟大的著作,已经被译成几国文字,在全世界流传。

2、.身残志坚张海迪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

张海迪15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

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张海迪身残志坚,抱着“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的坚定信念,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痛,自学了英,德,日语。

还翻译了十三万字的英文小说,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作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3、炸药之父———诺贝尔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万能经典作文素材【人物名片】丘吉尔 ,1874年生于英格兰牛津郡伍德斯托克。

1940年至 1945年和 1951年至 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 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 ,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他写的《不需要的战争》获 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16卷、《英语民族史》 24卷等。

首相丘吉尔眼中至高无上的“钉子户”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 为了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侵略, 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向军方下了一道命令, 快速构筑一张空中军事防御网,军方立即付诸行动。

在修建机场跑道时,免不了要征用老百姓的土地。

令英国空军感到欣慰的是,民众很配合,几乎都自觉自愿地搬迁到别处。

可有一条跑道在建设中遇到了棘手的问题, 一位名叫韦尔的农户任你磨破嘴皮, 给出多少补偿,他都不愿意搬迁。

在此情况下,不少人向军方建议:劝告不行,就强行拆迁。

丘吉尔知道此事后,立即打电话给负责建设飞机跑道的长官,说:“请你务必将跑道改建到别处,无论如何,也不能动韦尔的一砖一瓦! ”这位长官听后,感到十分惊讶,首相竟然亲自过问这么小的事。

不仅如此, 他居然站在钉子户韦尔一边! 这位长官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电话中问首相:“丘吉尔首相,不好意思,我真有点儿不明白,您为什么要这样做?”丘吉尔立即坚定地说:“ 我们不惜一切代价跟德国开战, 不就是为了保护民众的财产不受侵害吗? 如果我们现在拆了他的家, 毁了他家的财产, 那我们跟敌人还有什么区别?我们还有打仗的必要吗?” 在丘吉尔的过问与说服下, 这条飞机跑道最终改建, 韦尔的房屋和土地完好无损地被保留了下来。

【名师解读】站在人民的立场, 为人民说话办事, 才是人民真正的领袖。

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了一位不愿搬迁的农户而改建军用机场跑道,是为官的正确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这样亲民、为民的官员才会赢得更多人民的拥戴,才会被后人记载歌颂。

【适用话题】爱国亲民领袖品格看问题角度【人物名片】李叔同(1880~1942 ,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 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 后剃度为僧, 法名演音, 号弘一, 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

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弘一法师的认真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弘一法师(李叔同就最讲认真,凡事皆认真。

叶圣陶之孙叶兆言《陈旧人物》载:有次给学生上音乐课,有个学生放了一个臭屁,熏得大家分了神。

下课了, 李叔同十分认真地说:“以后方便,请到外面去。

”他说完便向大家深深一鞠躬,认真得让人莞尔。

刘质平是李叔同的音乐传人, 在日本留学无经济来源。

为帮助弟子并使他放心, 李叔同认认真真给弟子写了一封信, 细报自己的收入和支出, 让刘质平吃了定心丸。

李叔同后来出家做和尚,出家前,备了一大笔款子,供刘读书至毕业。

款未凑齐时,李写信说:“此款如不能借到,余仍就职,至君毕业时止。

”正因为拥有这种常人所不能及的认真精神, 所以李叔同每做一种人, 都做得十分像。

他做老师,就是个模范的教师;一旦出家,他就是个彻底的法师。

可以说,认真是李叔同人格魅力的第一特质,正是这种常人所没有的特质,成就了他丰厚人生的累累硕果。

【名师解读】认真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境界。

一个人,能认真做好一件事,说明他有认真的态度;当他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件事, 便是有了认真的境界,李叔同即是如此。

李叔同认真的习惯成就了他“百世之师” 的人生, 我们又何尝不需认真呢?保持认真这个好习惯,认真做事,认真为人,终能成就自我。

【适用话题】认真人格魅力成就自我【人物名片】胡光墉 (1823~1885 ,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幼名顺官,字雪岩。

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

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 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 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 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

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 ,为商必读《胡雪岩》。

” 胡雪岩 999遍写龙虎1874年, 胡雪岩在杭州开设胡庆余堂药店。

药店内有“癫狂龙虎丸” , 因内含剧毒药品砒霜, 配置时,如果搅拌不均匀就会危及人命。

当时搅拌全靠手工, 没有一个药工敢承担这个冒风险的活儿。

胡雪岩想了一个办法, 假称药王桐君老人托梦给他,教会他制作龙虎丸的秘诀。

他叫人把一间工房打扫干净,关闭门窗, 只留下几个操作工, 并向他们面授机宜, 让药工把研得极细的药粉摊在药匾上, 用木棒在药粉上写“龙” “虎”二字各 999遍,每顺写一遍后再倒写一遍。

这样一来,药粉自然拌透、均匀。

掌管胡庆余堂制药的是胡雪岩的远房亲戚, 他觉得按照胡雪岩的方法搅拌龙虎丸药粉太麻烦, 为了省时,就私下要求药工只写 300遍。

不料这事被胡雪岩发现,他十分生气,愤怒地斥责亲戚说:“你虽为我亲,却不知我心,你图个省时,却是害我误我毁我也。

”于是,胡雪岩决定将亲戚扫地出门。

胡雪岩的妻子闻讯赶来, 却胡雪岩给亲戚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胡雪岩思虑再三, 认为药业关系性命, 不能容忍犯错, 于是拒绝妻子的劝说, 宁愿多赠送亲戚一些银两, 也要将他开除。

【名师解读】医药关乎人的性命, 因此在这一方面容不得一点儿投机取巧, 胡雪岩坚持这样的态度制药, 恰恰反映出他的严谨认真的性格和正直的品质, 这是成功商人具备的品德, 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品德。

【适用话题】良知严谨正直态度阎若璩, 字百诗, 号潜丘, 生于明崇祯十一年 (1638年 , 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 山西太原人,侨居江苏淮安府山阳县。

清初著名学者,清代汉学(或考据学发轫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清代“学渣”阎若璩成功逆袭为“学霸”的秘诀偶然在书中看到一则阎若璩“以勤补拙” 的故事,内容描述清代著名学者阎若璩,生下来就口吃,性子迟钝,进学校念书,一篇文章读了上千遍,仍然不能背诵。

尽管如此,他仍坚信“勤能补拙”的道理,比其他同学下更多的工夫,直到十五岁,终于读熟了不少书。

书是读熟了,可是书中的意义还不大理解。

某个冬天的夜晚, 已经夜深人静,他还在思索书中的意义, 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词句解释。

四更打过了, 寒气更加逼人侵骨,阎若璩浑然不觉,仍然坐在书桌前苦思积虑,最后终于恍然大悟。

此后,他变得聪颖异常,更加努力地研究经史。

他集晋代学者陶弘景、皇甫谧的话,作了一副对联贴在书房的柱子上,用以自励:“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

” 勤问深思,学而不厌,正是阎若璩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的秘诀。

凡有所求,凡有欲做,不管艰难大小、能力有无,只要我们朝夕钻研,朝夕精进,天下绝对没有“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名师解读】生来迟钝,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必定一事无成;学而不厌,勤问深思,定能日益精进, 大有所获。

阎若璩就是最好的例证。

任何时候, 不要拿自己笨、能力不够当借口, 只要你有一颗进取的心,有“一物不知,以为深耻”的觉悟,有“勤问深思”的品质,朽木也可雕出花,因为勤能补拙,一分辛苦一分才!【适用话题】勤能补拙学而不厌毅力可能与不可能【人物名片】范纯仁 (1027~1101年 , 字尧夫, 谥忠宣。

北宋大臣, 人称“布衣宰相” 。

南京应天府 (今河南商丘人,范仲淹次子。

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

曾从胡瑗、孙复学习。

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城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

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 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 后拜相。

宋哲宗亲政, 累贬永州安置。

范纯仁于宋徽宗立后, 官复观文殿大学士,后以目疾乞归。

著有《范忠宣公集》。

范仲淹之子范纯仁:抬头辩解,不如低头认错范纯仁,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 。

范仲淹的二儿子。

虽然范纯仁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不及父亲,却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气度。

一代大儒程颐与范纯仁素有交往。

一天, 程颐去拜访刚刚卸任的范纯仁,谈起往事,范纯仁显得十分怀恋自己当宰相的时光。

程颐不以为然:“当年你有很多事情都处理得不妥,难道不觉得惭愧吗?”范纯仁不知程颐所指何事。

程颐解释说:“在你任相的第二年,苏州一带发生暴民抢粮事件, 你本应在皇上面前据理直言, 可你却什么也没说, 导致许多无辜百姓受惩罚。

”范纯仁连忙低头道歉:“是啊,当初真该替百姓说话! ”此后,程颐又指出了范纯仁的许多过失,范纯仁都一一认错。

事隔多日, 皇帝召见程颐问政, 程颐畅谈了一番治国安邦之策,皇帝听后赞叹不已,感慨地说:“你大有当年范纯仁的风范啊! ” 程颐不甘心将自己与范纯仁相提并论。

皇帝命人抬来一个箱子,说:“里面全是范相当年进言的奏折。

” 程颐似信非信地打开那些奏折,这才发现自己前些天所指责范纯仁的事情, 其实他早就进言过, 只是因某些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罢了。

程颐红了脸,第二天专程登门道歉。

范纯仁哈哈大笑:“不知者无罪,您不必这样。

” 范纯仁常说:“懂得恕人,受之不尽。

”恕,是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

面对他人莫须有的责备,与其抬头辩解,不如低头认错。

【名师解读】范纯仁被人误解却谦卑认错, 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大度胸怀——这也是古人倡导的“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的具体表现。

与其辩解,不如认错,这一做法能为自己塑造一种“勇于担当”的良好形象。

如果无法改变现状,谦卑认错也许是上上之策。

【适用话题】勇于担当谦卑认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