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通讯网络及设备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手机基本知识面试题及答案

手机基本知识面试题及答案

手机基本知识面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手机?手机是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具备通信、信息处理和多媒体功能的个人智能终端。

它可以用于打电话、发送短信、浏览互联网、拍摄照片和视频、播放音乐和视频等。

2. 手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手机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处理器:负责手机的数据处理和运算。

•存储器:用于存储手机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数据。

•屏幕:显示手机界面和内容。

•电池:提供手机的电源。

•摄像头:用于拍摄照片和视频。

•扬声器和麦克风:用于声音的输入和输出。

•SIM卡槽:用于插入SIM卡,实现通信功能。

•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手机的软件和硬件资源。

3. 手机操作系统有哪些?手机操作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Android:由Google开发的开源操作系统,目前在全球市场份额最大。

•iOS:由苹果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只能在苹果设备上运行。

•Windows Phone:由微软开发的操作系统,目前市场份额较小。

•KaiOS:一种轻量级操作系统,主要用于低端功能手机。

4. 什么是手机的分辨率?手机的分辨率是指屏幕上显示的像素数量。

通常以横向像素和纵向像素的数量来表示,例如1920x1080表示横向有1920个像素,纵向有1080个像素。

分辨率越高,显示的图像越清晰。

5. 什么是手机的内存和存储空间?手机的内存是指用于暂时存储运行中的应用程序和数据的空间,它会随着手机的重启而清空。

常见的内存有RAM(随机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

手机的存储空间是指用于存储应用程序、照片、音乐等数据的空间。

存储空间可以通过内置存储器或者外部SD卡的形式存在。

存储空间的大小决定了手机可以存储的数据量。

6. 什么是手机的电池容量?手机的电池容量是指电池可以存储的电荷量,通常以毫安时(mAh)来表示。

电池容量越大,手机的续航时间越长。

7. 什么是手机的网络制式?手机的网络制式是指手机可以使用的通信网络类型。

常见的网络制式有2G (GSM)、3G(WCDMA、CDMA2000)和4G(LTE)。

数据通信与网络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与网络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与网络基础知识在现代社会中,数据通信和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输,还是通过手机进行通话和短信交流,都少不了数据通信和网络的支持。

本文将深入介绍数据通信和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传输介质、网络结构以及网络管理和安全等方面。

首先,数据通信是指将数据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它是通过使用不同的传输介质和协议来实现的。

在数据通信中,数据的传输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

有线传输通常使用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如网线、电信线等。

无线传输则通过无线电波进行,如Wi-Fi、蓝牙等。

数据通信过程中使用的协议也非常重要,如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这些协议规定了数据的传输方式、格式和处理过程,确保数据能够准确地传输和接收。

传输介质是数据通信中起到桥梁作用的物理媒介。

有线传输中,常用的传输介质包括光纤、铜缆等。

光纤传输具有高速、高带宽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长距离和大容量的数据传输;铜缆传输则便宜、易于安装和维护,适用于短距离和低带宽的数据传输。

无线传输中,常用的传输介质包括电磁波、无线电波等。

电磁波传输适用于广播和电视信号的传输;无线电波传输适用于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接入等。

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转换成电信号,通过传输介质传输,然后在接收端将电信号还原为数据。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调制解调器(Modem)将数据转换成电信号,并使用解调器将电信号还原为数据。

调制解调器是数据通信中重要的设备,它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以便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输,并在接收端将模拟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

调制解调器的速率决定了数据的传输速度,通常以波特率(bps)表示。

数据通信不仅仅是指点对点的数据传输,更多时候是通过网络进行的。

网络是由多个设备和传输介质组成的,它们通过互联网协议(IP)互相连接。

网络按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Internet)划分。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学生们不可避免地使用手机和其他移动通信设备来进行日常社交和业务工作。

但是,大多数人对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了解不足。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1.什么是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或电信网络进行通信的技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移动通信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进行语音、短信、媒体文件、互联网访问等多种通信方式。

2.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移动通信的核心是移动网络。

移动网络由一系列基站组成,这些基站通过信号连接集中控制系统,并与其他运营商的基站进行互连。

当一位移动用户启用手机或其他设备时,它将会与最近的基站进行连接。

基站使用微弱的无线电波或电信网络将数据传送到运营商的设施中心,并将其转发给接收者。

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包括:- 填充:手机或其他设备接收到的电波通过与基站之间的信号联系,将信息导出。

- 调制:手机将数据转换为可使用的数据处理格式并发送。

- 传输:无线电波或电信网络将数据传输到接收者附近的基站。

- 接收:接收者的设备从其最近的基站接收传入的数据,并将其转发到设施中心。

3.移动通信的类型一般来说,移动通信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G:1G是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它的速度很慢,只能提供简单的网络连接和语音通信。

- 2G:2G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它具有更快的速度,允许通过短信和语音通信进行简单的数据传输。

- 3G: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它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复杂的数据传输方式,允许人们使用像互联网访问等更复杂的应用程序。

- 4G: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它提供比3G更快的速度,同时为未来的技术演进打下了基础,例如更高质量的视频通信和更快的网络连接。

- 5G: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它的速度比4G要快得多,可提供更高质量的通信和更长的电池寿命。

4.移动网络的安全性虽然移动通信技术使人们能够在任何地方进行通信和交流,但这种技术也会带来一些安全问题。

例如,未加密传输提高了通信数据的泄露风险,并使黑客更容易获取移动设备上保存的个人信息。

【网络通信】移动通信基本知识

【网络通信】移动通信基本知识

【网络通信】移动通信基本知识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简单的语音通话到高清视频传输,从即时通讯到移动支付,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

那么,什么是移动通信?它又是如何工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移动通信的神秘面纱,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

移动通信,简单来说,就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这种移动可以是在步行、乘车、飞行等各种情况下。

与固定通信不同,移动通信的最大特点就是用户的位置是不固定的,这就给通信的实现带来了很多挑战。

要实现移动通信,首先需要有一个覆盖广泛的通信网络。

这个网络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基站、移动交换中心、传输网络等。

基站是我们最常见的部分,它负责与移动终端(如手机)进行无线通信。

基站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形成一个个覆盖区域,以确保用户在移动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通信连接。

移动通信所使用的频段是其关键之一。

频段就像是通信的“道路”,不同的频段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常见的移动通信频段包括低频段、中频段和高频段。

低频段信号传播距离远,覆盖范围广,但传输速度相对较慢;高频段则传输速度快,但传播距离较短,覆盖范围有限。

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移动通信系统会综合使用不同的频段。

在移动通信中,信号的传输方式主要有两种: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早期的移动通信采用的是模拟信号,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数字信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加密、便于处理等优点,能够提供更清晰、更稳定的通信质量。

当我们使用手机进行通话或上网时,手机会向附近的基站发送信号。

基站接收到信号后,通过传输网络将其传送到移动交换中心。

移动交换中心会根据目标号码或网络地址,将信号路由到相应的目的地。

在这个过程中,还涉及到一系列的编码、调制、解调等技术,以确保信号的正确传输和解读。

移动通信的标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不同的标准决定了通信的技术规格和性能。

通讯常识知识点总结

通讯常识知识点总结

通讯常识知识点总结通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每天都会使用各种各样的通讯设备来进行沟通和交流。

从电话、手机到电子邮件、社交媒体,通讯方式的多样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是一些通讯常识的问题,例如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如何正确地使用通讯设备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总结通讯常识知识点,帮助读者提高对通讯的理解和运用。

一、保护个人信息1. 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在使用各种通讯设备时,我们需要注意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特别是在社交媒体上,有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假冒身份、钓鱼网站等手段来获取个人信息,因此我们需要谨慎地选择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个人信息。

2. 注意隐私设置在使用社交媒体等平台时,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隐私设置。

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选择是否公开个人信息、联系方式等,以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

3. 谨慎处理陌生人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陌生人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我们,这时我们需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对方提供的信息,以免受到诈骗。

二、正确使用通讯设备1. 注意手机使用礼仪在公共场合,我们需要注意手机使用礼仪,不要在重要会议、演讲等场合使用手机。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大声通话、播放音乐等行为,以免给他人带来干扰。

2. 注意电子邮件和短信的使用规范在发送电子邮件和短信时,我们需要注意使用规范,例如避免使用过于随意的语言、不要发送垃圾邮件等,以维护良好的沟通环境。

3. 谨慎使用无线网络在使用无线网络时,我们需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避免连接不明来源的无线网络,以免个人信息被窃取。

三、防范通讯诈骗1. 注意电话诈骗在接到陌生电话时,我们需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对方提供的信息,尤其是涉及到财产、个人信息等重要内容。

2. 注意网络诈骗在使用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时,我们需要警惕各种诈骗行为,避免点击不明链接、泄露个人信息等行为。

3. 建立防骗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建立防骗意识,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提供的信息,避免受骗上当。

网络通信常识

网络通信常识

网络通信常识网络通信常识是现代社会人们必须了解的一项技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网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网络通信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也就是网络通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全面了解网络通信常识对于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认识网络通信1. 关于网络网络是指连接多个计算机的电子网络,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应用广泛,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机、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

2. 网络通信的四种方式网络通信的四种方式包括:(1)电子邮件,即通过网络传递信息的电子邮件系统。

(2)即时通讯,通过网络实时连接两个或者多个用户的通讯工具。

(3)网络电话,即通过网络将语音信号进行数字化后传输的通信方式。

(4)网络会议,即不同地点的人通过网络传输音视频信息,进行即时视频会议。

3. 网络通信该如何防范(1)保护个人信息,防止泄露具体包括随机密码、不重复的密码、不要在公共场合进行敏感信息的传递等措施。

(2)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尤其是带附件的邮件,一旦中毒,会给计算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 关于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计算机技术中必要的内容。

因为网络通信是为了方便人类的传播,开放的通道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机会。

网络安全包括了计算机硬件/软件配置的安全、网络通信的安全、以及对于恶意攻击、病毒和盗窃等的预防措施。

1. 预防网络攻击(1)网络攻击分为三种,即DoS(拒绝服务攻击)、DDoS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和黑客攻击。

(2)采取适当的网络安全策略,设置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等。

2. 预防病毒感染(1)病毒是一种破坏性程序,具有自我繁殖和传播的特点。

(2)采取相关安全措施,如安装杀毒软件、避免从不明来源下载文件等。

三. 个人信息保护个人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是网络安全的一部分,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1.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1)包括身份信息泄露、财务信息泄露、健康信息泄露、以及敏感公司信息泄露等。

电信通讯知识点

电信通讯知识点

电信通讯知识点电信通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的发展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电信通讯的基本知识点,包括通信技术、网络架构和常见应用。

一、通信技术1. 电信网络电信网络是指通过物理或无线方式传递信息的系统。

它由传输介质、传输设备和网络协议组成。

常见的电信网络包括有线电话网络、移动电话网络和互联网。

2.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信息在网络中传递的媒体。

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光纤、电缆和无线信号。

光纤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电缆适用于本地区域网络,提供较高的带宽。

无线信号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方便移动通信。

3. 信号传输信号传输是指信息在通信系统中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过程。

它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电流或电压,而数字信号则是以离散的位表示信息。

数字信号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误码纠正能力,广泛用于现代通信技术。

二、网络架构1. 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是构成网络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客户端是指使用网络服务的终端设备,如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

服务器是存储和提供服务的计算机,能够响应客户端的请求并向其提供所需的信息。

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定义了在网络中进行通信的规则和标准。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文件传输协议(FTP)。

这些协议保证了信息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和正确解析。

3. IP地址IP地址是标识网络中设备的唯一数字地址。

它分为IPv4和IPv6两种格式。

IPv4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字组成,通常以点分十进制表示。

IPv6地址由128位二进制数字组成,以冒号分隔的八进制表示。

IP地址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路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常见应用1.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一种通过互联网进行电子邮件交流的应用程序。

它允许用户发送和接收包含文字、图片和附件的信息。

电子邮件可以实现快速、便捷和低成本的通信,广泛应用于个人和商务领域。

手机上网原理

手机上网原理

手机上网原理手机上网是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在手机上进行互联网访问和数据传输的过程。

手机上网原理主要涉及到手机网络连接、数据传输和网络协议等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手机上网的原理及相关知识。

首先,手机上网的原理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连接。

手机通过SIM卡连接到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获得网络信号和数据传输的权限。

移动通信网络主要包括2G、3G、4G和5G等不同的网络技术,每种技术都有相应的网络频段和覆盖范围。

通过手机与基站之间的信号交互,手机可以实现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连接,从而实现上网功能。

其次,手机上网的原理涉及到数据传输的过程。

当用户在手机上进行上网操作时,手机会向运营商的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会将相应的数据传输到用户的手机上。

数据传输主要依赖于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传输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无线信号的传输和网络设备的数据处理,用户可以实现在手机上进行网页浏览、应用下载、视频播放等各种网络活动。

此外,手机上网的原理还涉及到网络协议的应用。

在手机上网的过程中,涉及到多种网络协议的应用,如TCP/IP协议、HTTP协议、DNS协议等。

这些协议在数据传输、网络连接和数据安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协议的应用,手机可以实现与互联网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总的来说,手机上网的原理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连接、数据传输和网络协议的应用。

通过手机与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网络的访问,从而实现在手机上进行各种网络活动。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手机上网的原理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为用户提供更快捷、稳定和安全的上网体验。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手机上网的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更好地利用手机上网进行各种网络活动。

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其原理对我们更好地使用手机上网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基站定位方式(CELL-ID方式)?GSM系统按大到小分别为:msc-bsc-bts-cell-carrier 。

其中bts是基站,cell是基站里的小区。

carrier是载频。

综上可知cell-ID 就是以基站小区的信息定位。

CELL-ID方式是基于GSM网络的定位方式,是指由GSM网络通过获取移动用户所在的蜂窝小区号,并将此蜂窝小区对应的位置信息作为移动终端所处的位置。

■ LAC区与BSC是什么关系?没啥联系的。

一个BSC可以对应多个LAC ,一个LAC也可以对应几个BSC,正常的网络中,如果话务负荷适中,规划合理,一般一个BSC对应一个LAC,但现实中的网络规划必须做到边界分明,就是不要出现小数的情况,比如5套BSC分为2个LAC,最好是一个LAC 对应2个BSC,另一个对应3个,不要出现一个LAC对应2.5个BSC 的情况。

■ LAC、CI、小区、扇区、基站都是什么?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大铁塔(每一个铁塔下方都有一个机房,用来装其他硬件设备的。

例如BTS基站收发信台,即我们通俗说的基站),上面固定着几个柱型的棒子,那个是基站的天线。

朝着不同的方向,用来发射和接收手机信号的。

一个基站一般有三个天线装在机房外边较高的空旷区,并朝着不同的方向,每个天线负责120度的区域,他们各自负责自己区域的手机信号发射和手机信号接受;有的是六个天线,这种情况下,有三个负责发送手机信号,有三个负责接收手机信号。

负责发送和接收的那个天线(或者是一个单独负责发送的天线和一个单独负责接收的天线组成的一对天线),所朝向的那个扇区,有一个编号,叫CI号。

同一个基站下的CI号的个位数是连续的,各位数一般是1、2、3。

若干个基站(BTS),连接到同一个基站控制器(BSC)下,并由这一个BSC控制。

联通的铁塔上,有的同时挂着GSM网和CDMA网的天线,所以有时我们也见到铁塔上有两层天线。

一般较高的天线是GSM 网的天线,较低的天线是CDMA的天线。

一个BSC下挂几个BTS,这根据当地的话务量来决定。

有的地区话务量较少,会出现一个基站控制器(BSC)下有70~80个基站(BTS)。

LAC----location area code 位置区编码(移动通信系统中),是为寻呼而设置的一个区域,覆盖一片地理区域,初期一般按行政区域划分(一个县或一个区),现在很灵活了,按寻呼量划分。

当一个LAC 下的寻呼量达到一个预警门限,就必须拆分。

LAC和BSC、BTS不一样,后两者都有相应的设备,而LAC是没有对应设备的,只是根据话务量等信息划分的一个寻呼区域。

通信部门人为的将若干个BSC组成一组,并给这个组辐射的区域起了一个编号,于是LAC就诞生了。

BCF是基站控制单元,一个BCF也就是一个机柜可以分成几个BTS,也就是几个扇区■手机的基站号组成基站的名称一般为6个英文加数字。

一般一个基站(LAC)有3个基站小区,为识别网络中的小区,每个小区都有一个识别码,就是基站小区号,即CI(Cell Identity):范围为0~65535。

详细点的话,请看下面:小区全球识别码(Cell Global Identity,CGI)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GSM对每个国家的每个GSM网络,乃至每个网络中的每一个位置区、每个基站和每个小区都进行了严格的编号,以保证全球范围内的每个小区都有唯一的号码与之对应。

采用这种编号方式可以达到下列目的:使MS(接收终端设备如手机)可以正确地识别出当前网络的身份,以便MS(接收终端设备如手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正确地选择用户(和运营者)希望进入的网络。

使网络能够实时地知道MS(接收终端设备如手机)的确切地理位置,以便网络正常地接续以该MS为终点的各种业务请求。

使MS(接收终端设备如手机)在通话过程中向网络报告正确的相邻小区情况,以便网络在必要的时刻采用切换的方式保持移动用户的通话过程。

小区全球识别(CGI)是主要的网络识别参数之一。

CGI(小区全球识别码)由位置区识别(LAI)和小区识别(CI)组成,其中LAI又包含移动国家号(MCC)、移动网号(MNC)和位置区码(LAC),如图所示。

CGI的信息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中发送。

MS(接收终端设备如手机)接收到系统信息后,将解出其中的CGI信息,根据CGI指示的移动国家号(MCC)和移动网号(MNC)确定是否可以驻留于(Campon)该小区。

同时判断当前的位置区是否发生了变化,以确定是否需要作位置更新过程。

在位置更新过程时,MS (接收终端设备如手机)将LAI信息通报给网络,使网络可以确切地知道MS当前所处的小区。

CGI的格式为:MCC-MNC-LAC-CI。

CGI=LAI(MCC+MNC+LAC)+CI(Cell)MCC(Mobile Country Code):三个十进制数组成,取值范围为十进制的000 ~ 999。

MNC(Mobile Network Code):二个十进制数,取值范围为十进制的00~99。

LAC(Location Area Code):范围为1~65535。

CI(Cell Identity):范围为0~65535。

CGI在每个小区的系统消息中周期广播。

作为全球唯一的国家识别标准,MCC的资源由国际电联(ITU)统一分配和管理。

中国的移动国家号为460(十进制),MCC不可改变。

MNC一般由国家的有关电信管理部门统一分配,目前中国有两个GSM网络,分别由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公司营运,他们的MNC分别是00和01,MNC也不可改变。

LAC的编码方式每个国家都有相应的规定,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对其拥有的GSM网上LAC的编码方式也有明确的规定。

一般在建网初期都已确定了LAC的分配和编码,在运行过程中较少改动,除非运行过程中发现设计的LAC非常不合理时,才可进行修改,但也需要进行统一分配。

位置区(LAC)的大小(即一个位置区码(LAC)所覆盖的范围大小)在系统中是一个相当关键的因素。

一般地,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位置区尽可能大。

对于小区识别CI的分配,一般没有特殊的限制条件,可以在0~65535(十进制)之间任意取值。

但必须保证在同一个位置区中不可以有两个小区有相同的小区识别码。

通常在网络的系统设计中已经确定。

除特殊情况外(如系统中增加基站等),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应该改变小区的CI值。

位置区码的设置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切忌在网络中(全国范围)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位置区采用相同的位置区码。

CI取值应注意在同一个位置区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区使用相同的CI。

■位置区域码LAC的解释位置区(LA)与BSC是什么关系,与小区呢?好像一个LA包含N个小区,每个小区为一个BTS覆盖的面积,但是与BSC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在什么情况下MS需要进行位置更新呢?是超过BSC所控制的基站范围吗?现在一般从本地到另一个地级市手机都要进入漫游状态,是不是一个城市就相当于一个位置位,而一个MSC呢?[基本概念]MSC/VLR业务区MSC服务区表示网络中由一个MSC所覆盖的部分。

一个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公共陆上移动网络)通常由多个MSC服务区组成,在该区内的移动用户要在该区的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内登记,MSC与VLR构成同一节点。

位置区(LA)每个MSC/VLR业务区分成几个位置区。

位置区是MSC/VLR业务区的一部分,在一个位置区内移动台可“自由地”移动,不需作位置更新处理。

在一个位置区内发射广播消息,以便找到移动用户,是一个寻呼区域。

一个位置区只属于某个MSC/VLR业务区,利用位置区识别码(LAI),系统能够区分不同位置区。

一个位置区含有几个小区,且可能和一个或几个BSC有关,它是定位和寻呼区。

小区(Cell)一个位置区包括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都有专用的识别码,它表示网络中一个基本的无线覆盖区域,是一个特定BTS所覆盖的区域。

利用基站识别码(BSIC)移动台能区分各小区。

[移动台的漫游与位置更新]漫游的解释对于处在开机但空闲状态下的MS,它要不断地移动,在某一个时刻它被锁定于一个已定义的无线频率上,即某个小区的BCCH载频上。

当MS向远离此小区的方向上移动时,信号强度就会减弱,当它移动到两个小区理论边界附近的某一点时,MS就会因原来小区的信号太弱而决定转到附近信号强的新的无线频率上。

为了正确选择无线频率,MS要对周围的邻近小区的BCCH载频的信号强度进行连续测量,当发现新的BTS发出的BCCH载频信号强度优于原小区时,MS就锁定于这个新的载频上,这就是移动台的切换。

MS所接收的BCCH载频的改变并没通知给网络。

移动中的MS,由于接收信号质量的原因,通过无线空中接口不时地改变与网络的连接,这种能力就称为漫游。

移动台的位置更新位置更新过程是由MS引发。

在GSM系统中有三个地方需要知道位置信息,即HLR、VLR和MS(或SIM卡)。

当这个信息发生变化时,需要保持三者的一致。

MS开机后就会对周围进行测试,并连接到接收性能最好的广播信道上。

如图4-1所示,移动台所处的区有三种情况:①在同一位置区内的不同小区(特征:属于同一BSC)其锁定的BCCH载频不同,但没有位置区的变化,无需位置更新。

②在同一业务区的不同位置区(特征:属于同一MSC),当MS从LA1向LA2移动时,信号强度会减弱,当它移动到边界附近某一点时,MS就会因原来小区信号太弱而决定转到邻近信号强的新的无线频率上。

为了正确选择无线频率,MS要对周围的邻近小区的BCCH载频的信号强度进行连续测量,当发现新的BTS发出的BCCH载频信号强度优于原小区时,MS就锁定于这个新的载频上(小区选择的规则主要来自无线传播条件,以达到最佳传输质量为目的。

一个正常业务状态的MS,收听由业务小区广播的频率表,从中获得同一PLMN(公用陆地移动网)中邻近小区的标志信道(CCCH),MS逐一与这些标志信道同步,以解调出每个BCCH上的信息,从中可以确定PLMN和位置区(LA)标志以及各种无线参数。

MS对允许接入的小区计算其无线环境并与当前环境比较,这些处理是与当前小区寻呼信道的接收并行的。

当MS在同一LA内发现一个更好的小区时,就切换到这个小区并收听新小区的寻呼信道,同时监视新的标识信道表。

位置区的变化要通知网络的MSC,MS要求接入网络来进行MSC/VLR内的位置更新。

此时,VLR 中MS的位置就由原来的LA1改为LA2。

③在不同业务区(特征:属于不同MSC)MS的业务区改变必须通知网络,以便能找到漫游的移动台,MS开机后就得报告网络它目前所处位置。

当它锁定在新的BCCH的载频上,并在BCCH消息中得知此时它所处的位置区及所属业务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