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连拱隧道正洞台阶开挖施工工法
双连拱隧道正洞台阶开挖施工工法

双连拱隧道正洞台阶开挖施工工法引言双连拱隧道是一种采用双向拱形构造的隧道结构,在支撑结构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双连拱隧道正洞台阶开挖施工工法。
工程背景该工程位于山西省某地,是一根长度为6.4km的双连拱隧道,挖掘施工将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工程预计耗时3年。
施工方案工程准备在正式施工前,需要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
包括:1.常规勘探工作,了解隧道地质情况。
2.制定施工方案,根据隧道地质情况和技术要求,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
3.装备和材料进场,包括钻机、爆破器材、测量设备等。
施工流程1.按设计要求,进行洞口开挖和爆破,将洞口开大,使得施工设备可以进入隧道内进行施工。
2.进行初始支撑。
通过安装锚杆、钢网片等方式进行隧道支护。
3.开挖台阶部分,需要使用特殊的开挖工具进行挖掘。
这些工具可以进行自动控制,确保挖掘的质量和精度。
4.施工设备进出口的建立。
为了方便施工,需要在隧道内设置进出口。
这些进出口需要符合规范,保证施工安全。
5.继续进行支护,保证隧道的稳定性。
此时需要进行超前支护,通过铁路、隧道灌浆等方式进行支护。
6.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隧道墙、顶的开挖和固结。
这个过程需要使用锚杆、钢筋网等材料进行支撑。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事项。
包括:1.在洞口区域设置安全围栏,防止人员误入。
2.保证施工现场通风。
3.施工人员穿戴好安全装备,保护好眼睛、呼吸道等器官。
4.对于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安全使用。
通过对双连拱隧道正洞台阶开挖施工工法的介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需要进行细致的规划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双连拱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工艺

双连拱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工艺1工程概况大岭隧道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流水镇,是包茂高速公路陕西境安康至紫阳段AME5合同段的浅埋双连拱隧道,全长156m。
隧道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衬砌,以锚杆、挂网、湿喷混凝土等为初期支护,并辅以大管棚、注浆小导管等支护措施。
2设计概况及特点双连拱隧道是在高速公路通过的山势不高、纵向长度较短、公路上下行线在此分离不开的地段设置的双跨连拱隧道,其单跨断面为单心圆结构,边墙为曲墙,中墙为直墙,单跨净宽10.25m,净高5.0m,上下行线隧道通过钢筋砼中隔墙相连,初期支护根据地质情况分别采用工字钢,Φ22早强锚杆、挂网、喷砼与单跨隧道基本相同。
3施工工艺3.1 开挖施工因双连拱隧道具有埋深浅、跨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围岩风化破碎、受雨季地表水影响大的特点,开挖施工必须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闭合”的原则。
根据围岩情况的不同,本隧道开挖施工采用导洞法。
3.1.1 导洞施工法导洞施工法就是首先在连接上下行线隧道的中隔墙处贯通一条小断面导洞,并施工中隔墙砼,在上下行隧道两侧分别开挖一条侧导洞,在中墙砼与边墙砼施工完后再开挖上下行线正洞的施工方法。
导洞开挖法施工顺序说明。
(1)先行中心导洞上部开挖、临时支撑。
(2)先行中心导洞下部开挖、临时支撑。
(3)模筑钢筋混凝土中隔墙。
(4)后行双侧壁导洞开挖、初期支护、临时支撑。
(5)先行单洞环形开挖中心预留核心土、初期支护。
(6)先行单洞中心核心土部分开挖。
(7)先行单洞中间底部开挖。
(8)后行单洞环形开挖中心预留核心土、初期支护。
(9)后行单洞中心核心土部分开挖。
(10)后行单洞中间底部开挖。
根据隧道进出口地形条件及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中导洞开挖从隧道一端开始施工,在另一端贯通。
根据地质条件,中导洞开挖采用全断面施工方法,均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初期支护紧跟开挖面,不允许围岩暴露时间太长,杜绝坍方,因为中导洞即使有小面积的坍方也会给正洞开挖带来很大的影响。
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开挖支护施工技术

高速 公 路 双 连 拱 隧 道 开挖 支 护施 工 技 术
汪 平 重庆 建工 交通 建设集 团 4 0 1 0 00
,
摘 要 : 年 来高 速公路特别是山区高速公路的修建 , 近 形式多种 多样 。 双连
拱隧道是其中的一种特殊形 式。结合某 高速公路 双连 拱隧道 的施工 , 对双
连 拱 隧 道 的 开 挖 施 工 技术 进 行 归 纳 总 结 。
2 3I 类 、 类 围岩 开挖 . I Ⅳ I () 挖 方 案 比选 1开 方案一: 中导 洞 、 台 阶环 导 分 部法 。其 特 点 是 , 使 用 中 、 正 可 小 型 机械 施工 , 工 工 序 多 , 求 工 作 面稳 定 性好 、 面 沉 陷 小 , 边 施 要 地 周 松 弛 控 制 较 好 、 全 ; 用 范 围为 地 质 条 件 差 、 安 适 安全 要 求 高 。方 案 二: 中导 洞 、 台 阶 分部 法 。其 特 点 是 , 使 用 大 中型 机 械 施 工 , 正 可 施
两 交 顺 施 ,便 上 阶 : = 步 替 序 工以 于 台 :
出渣 ; 时 , 尽 快 施 做 仰 拱 及 二 r肼 i 1 广 同 为 Ⅲ i … 次衬砌创 造条件 , 、 两步 均完 ① ② 不清 除, 以方 便 出 渣 , 做 仰 拱 和 施
图 1 双 连拱 隧 道 断面 设 计 ( 位 : m 单 c) 受 力 最 为 不 利 , 两 侧 正 洞 开 挖 , 别 是 上 台 阶 开 挖 时 , 对 且 特 会
中墙顶部 围岩扰动较大 , 合理 选择 正洞上台阶的爆破 开挖 方式, 并
严格控制 。
2 2 I类 围岩 开挖 . I
I类 围岩节理 、 I 裂隙发育, 岩体较破碎 , 围岩稳 定性差 , 安全要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法

施工工艺(一)工艺原理双连拱隧道施工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依据,以“短开挖、快封闭、强支护、勤量测”为指导。
首先开挖中导洞并灌注中墙混凝土,然后开挖右洞,贯通后再进行左洞施工。
两洞在开挖中可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分成若干单元,分步开挖及时施作工字钢支撑、锚喷混凝土等初期支护,与围岩共同组成承荷系统,协同变形一承荷,充分利用围岩自承能力。
建立监控量测体系,实施信息化管理,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指导施工,确保安全、稳定。
(二)工艺流程(三)施工方法1、开挖及支护步骤II类围岩采用中导坑加侧壁导坑法开挖,先墙后拱法衬砌。
开挖以中导坑超前并灌注中墙混凝土,然后侧壁导坑推进,衬砌边墙混凝土,上半断面开挖采用环形留核心土的方法,最后施作拱部二次衬砌,具体步骤见图。
III类围岩中导开挖并灌注中墙混凝土,正洞上下台阶法开挖(上下台阶相距不小于10m),全断面二次衬砌,具体步骤见图。
W、V类围岩中导先行,正洞全断面开挖、全断面衬砌,具体步骤见图。
2、开挖及运输方法开挖I类围岩主要以风镐为主,人工装碴,1t四轮翻斗车运碴,开挖ni、W、V类围岩用简易钻孔台车人工操纵7655型凿岩机钻孔爆破,ZL40B装载机配合8t自卸汽车运碴。
简易钻孔台车是自行研制的能供20人同时钻孔的工作平台,钻架的高度、宽度可根据开挖面的不同加以调整,它固定于东风车底盘上,进出方便,不必拆卸,操作安全可靠。
3、控制爆破及中墙防护在双连拱隧道正洞开挖过程中,因中墙混凝土已灌注,开挖时必须考虑爆破振动和飞石对中墙混凝土的影响,中墙混凝土厚度只有1.4m,且初期支护的工字钢支点已作用于中墙顶面,所以在施工中必须有严格保护措施,不得有任何影响和扰动。
办法是,111类围岩上下断面开挖,采用火雷管分段分区爆破,以减小爆破振动的叠加,把振动降低到最小程度。
具体见图。
W、V类围岩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但在靠中墙一侧预留1.0m保护层进行二次切割预裂爆破,具体爆破设计见图。
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引言隧道是一种人工地下通道,可以用于交通运输、水利工程、矿井等领域。
隧道施工技术一直是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双连拱隧道是一种常见的隧道结构形式,本文将介绍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施工方法和实施过程。
双连拱隧道的基本原理双连拱隧道是一种由两个弧形拱构成的结构形式。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设置两个拱顶,以增加隧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拱顶主要承受隧道地表和车辆荷载的压力,通过拱脚将这些压力传递到地基上,从而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行。
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地下开挖方法地下开挖是双连拱隧道施工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般采用的地下开挖方法有爆破法、隧道掘进机法和手开法等。
其中,爆破法是传统的开挖方法,需要先进行爆破设计,然后使用爆破装置将硐室内的岩石炸碎。
隧道掘进机法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方法,可以保证快速完成开挖工作。
手开法适用于小型工程,施工人员需要使用手工工具逐步开挖隧道。
支护与衬砌方法在进行地下开挖时,需要采取支护措施来保持隧道的稳定性。
双连拱隧道的支护方法包括喷射混凝土衬砌、钢筋混凝土拱洞支撑、锚喷等。
喷射混凝土衬砌是一种常用的支护方法,可以在地下开挖时迅速喷射混凝土来固定土壤和岩石。
钢筋混凝土拱洞支撑适用于较大跨度的隧道,可以提供更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锚喷以钢筋混凝土锚杆为主要支撑形式,通过在隧道边坡和拱顶设置锚杆来增加隧道的抗滑稳定性。
排水与通风方法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排水与通风来保证工作面的安全与稳定。
排水方法包括地下水的抽排和排水沟的设置等。
通风方法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自然通风是通过设置入口和出口来实现气流循环,机械通风则通过风机等设备来实现更大范围的通风效果。
双连拱隧道施工实施过程双连拱隧道的施工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预期规划:确定隧道的设计参数、施工方法、施工时间和投资预算等。
2.启动准备:组织施工队伍,采购施工所需材料和设备。
3.地下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下开挖,采取相应的支护与衬砌方法。
双连拱隧道正洞台阶开挖施工工法

连拱隧道正洞上下台阶开挖施工工法工法编号:GGG(鄂)D1 —2011王慧胡勇马佛领中天路桥有限公司1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连拱隧道作为公路隧道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其平面线型顺畅、占地面积小、便于运营管理等优点,尤其是在山区高速修建短隧道(隧道长≤500m)中,具有较大优势而常被采用,但由于受结构形式所限,连拱隧道施工工序较复杂,导致施工工期较长,且质量难以控制,因此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开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连拱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分为导坑施工法和正洞施工法两大类,早期的连拱隧道多采用导坑法施工,施工工序多,对围岩扰动频繁,施工周期长,工效慢、工期长、成本高,不利于隧道防水。
宜巴高速第三合同段的毡帽山隧道设计的施工方案为导坑法,考虑到隧道围岩情况较好,工期短等实际情况,后采用正洞上下台阶法施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此总结完成连拱隧道正洞上下台阶开挖施工工法。
2 工法特点1、先组织进行中导洞开挖、支护,直至贯通,可以改善后期隧道内的通风环境,也起到地质超前预报的作用.2、正洞上下台阶法是连拱隧道的一种高效施工方法,采用新奥法施工,减少了对围岩的扰动,并充分保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载能力,提高隧道结构的整体安全;3、施工工艺及条件相对简单,质量容易控制;4、与导坑法相比,减少了两个侧壁导洞的开挖及临时支护,且工序简单,有效地降低了对围岩的扰动,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成本。
3 适用范围本工法可适用于公路、市政、铁路连拱隧道的IV类围岩,II、III类围岩也可参照本工法。
4 工艺原理本工法的基本理论基础为新奥法。
根据新奥法原理,采用光面爆破大断面开挖,使用锚、喷、网、钢拱架和超前导管及超前管棚等支护手段,先开挖贯通中导洞,浇筑中隔墙混凝土,然后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左右正洞,左右洞围岩经多次扰动,应力重新分布均衡后进行主洞二次衬砌。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围岩和支护监控量测,以量测信息反馈来指导施工.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结合宜巴高速公路三合同段内毡帽山隧道的施工过程叙述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
双联拱隧道主洞开挖方案

双联拱隧道主洞开挖方案关帝门隧道主洞开挖施工方案1.1某高速公路新县段共设计有隧道三座,均为双联拱隧道,全长917m;隧道位于新县县城东偏北,经过大别山北麓低山区,路线展布在大别山北麓低山区;按四车道双连拱隧道设计,隧道宽22米,内净空高5米。
石堰口隧道K107+980~K108+390,全长410m;孟良山1号隧道K109+010~K109+172,全长162米;孟良山2号隧道K109+250~K109+595,全长345米。
1.2隧道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衬砌,以锚杆、挂网、湿喷混凝土等为初期支护,并辅以钢格栅、大管棚、注浆小导管等支护措施。
按新奥法组织施工,施工中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早封闭”等施工技术措施,并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及时修正设计参数,调整施工方案和指导隧道施工,确保安全、达到均衡、高效生产、优质工程、按期完成投资任务。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关帝门隧道》;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3、其它有关标准及规定。
(二)编制原则本着严格遵守合同、履行义务、保证权利、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本工程的思想,并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水文条件、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交通运输、材料供应等情况;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施工能力,技术装备,严格按照《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关帝门隧道》以及《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二、工程概况关帝门隧道位于承德市滦平县尹家沟村东南,京承旅游路右侧,为双洞连拱式单向双车道高速公路隧道。
本隧道全长2×210米,净宽10.75+2×0.75=12.25m,净高5.0m。
曲墙内半径为6.35m,仰拱内半径为13.25m,隧道路面中心至拱顶高7.96m;设双侧检修道,宽度为0.75m,边墙侧高0.46m,中墙侧高0.25m。
二洞最小净距3.0m。
本隧道由中侏罗纪土城组1段(J2tc1)砾岩、中侏罗纪土城组2段(J2tc2)的砂岩、粉砂岩与泥岩互层组成,土层主要为山坡上的残坡积土(Q3dl+pl)和中间冲沟覆盖有坡洪积土(Q4dpl)。
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16
4.4 左右侧导洞的施工顺序
●左右侧导洞 两侧同步进行 两侧不同步进行,以免引起围岩有较大变形和
应力的急剧释放。特别是浅埋地段,容易引起塌 方。 ● 侧导洞与正洞施工
超前一次掘完:不良岩层段长度不大时(数十 米),可将侧导洞一次掘完,再施工正洞;
分段超前交替施工。 ● 开挖顺序
全断面开挖:围岩比较好时 台阶法开挖:围岩极不稳定时
双 连 拱 隧 道 形 式
正在建设中的铜陵-黄山的汪王岭隧道
1
主
1 引言
要
2 开挖方案
内
3 中导洞的设置与施工
容
4 各部分之间的施工顺序 5 中隔墙的稳定性
6 洞口施工
7 建议与结论
2
1 引言
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公路、铁路工程中,双连拱形式的隧道 越来越多,尤其在丘陵山区中更为常见,如:
广环公路白云隧道 广邻公路冯家垭口隧道 沪蓉公路金竹林隧道 宁波329国道于家岭隧道 铜汤高速公路汪王岭隧道、焦家山隧道 沿江高速公路大尖山隧道等
17
4.5 初次支护与二次衬砌的顺序
▲初次支护肯定在二次支护之前。 ▲二次衬砌的时机要通过隧道变形监测确定。 ▲单行作业:正洞掘砌完后再施工内衬(二衬)。 ▲平行作业:
长段平行作业:围岩不太稳定时采用,在掘进 工作面的后方及时进行二次衬砌;
短段平行作业:围岩很不稳定时,二次衬砌要 紧跟初次支护进行。
施工,而且在一洞施工完成后还要滞后20d左右再施工
另一洞。左右洞的开挖顺序应是先难后易,岩体较差的
一侧正洞要先开挖,这样变形和位移较小;对偏压隧道
应先外侧后内侧。
从维护中隔墙的稳定角度分析,笔者倾向于第三种
顺序,且偏压隧道时外侧正洞超前、及时进行初次支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拱隧道正洞上下台阶开挖施工工法工法编号:GGG(鄂)D1 —2011王慧胡勇马佛领中天路桥有限公司1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连拱隧道作为公路隧道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其平面线型顺畅、占地面积小、便于运营管理等优点,尤其是在山区高速修建短隧道(隧道长≤500m)中,具有较大优势而常被采用,但由于受结构形式所限,连拱隧道施工工序较复杂,导致施工工期较长,且质量难以控制,因此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开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连拱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分为导坑施工法和正洞施工法两大类,早期的连拱隧道多采用导坑法施工,施工工序多,对围岩扰动频繁,施工周期长,工效慢、工期长、成本高,不利于隧道防水。
宜巴高速第三合同段的毡帽山隧道设计的施工方案为导坑法,考虑到隧道围岩情况较好,工期短等实际情况,后采用正洞上下台阶法施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此总结完成连拱隧道正洞上下台阶开挖施工工法。
2 工法特点1、先组织进行中导洞开挖、支护,直至贯通,可以改善后期隧道内的通风环境,也起到地质超前预报的作用。
2、正洞上下台阶法是连拱隧道的一种高效施工方法,采用新奥法施工,减少了对围岩的扰动,并充分保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载能力,提高隧道结构的整体安全;3、施工工艺及条件相对简单,质量容易控制;4、与导坑法相比,减少了两个侧壁导洞的开挖及临时支护,且工序简单,有效地降低了对围岩的扰动,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成本。
3 适用范围本工法可适用于公路、市政、铁路连拱隧道的IV类围岩,II、III类围岩也可参照本工法。
4 工艺原理本工法的基本理论基础为新奥法。
根据新奥法原理,采用光面爆破大断面开挖,使用锚、喷、网、钢拱架和超前导管及超前管棚等支护手段,先开挖贯通中导洞,浇筑中隔墙混凝土,然后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左右正洞,左右洞围岩经多次扰动,应力重新分布均衡后进行主洞二次衬砌。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围岩和支护监控量测,以量测信息反馈来指导施工。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结合宜巴高速公路三合同段内毡帽山隧道的施工过程叙述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主体流程如下:中导洞开挖支护→中隔墙浇筑→开挖主洞上台阶及初期支护→开挖主洞下台阶及初期支护→二次衬砌。
施工顺序图及具体工序如下:图-1 施工工序平面示意图图-2 施工工序立面示意图注:(1)、先期进行开挖的主洞与中隔墙回填抵抗方向一致,假设主洞开挖从右洞开始。
(2)、主要施工工序如下:①中导洞全断面开挖,并施工对应临时支护②中导洞贯通后,自中间向两端浇筑中隔墙,顶部回填、注浆;③中导洞临时支撑④开挖主洞上台阶,并施工支护和及时架设钢拱架,要求左、右洞上台阶开挖至少错开2倍洞径。
⑤跳槽开挖主洞下台阶,并施工支护和及时架设钢拱架,此时应严格控制开挖循环进尺和及时支护,并注意量测洞内、地表的变形;⑥主洞下台阶落底,并拆除临时支护;⑦施工防水系统和二衬模注混凝土;(3)、隧道围岩开挖、支护顺序:(4)、左洞主洞开挖和支护顺序参考右洞。
5.2 施工方法及操作要点5.2.1中导洞开挖及初期支护中导洞开挖采用全断面开挖,开挖应采用光面爆破,以直眼掏槽为宜,爆破设计参数应经过试验段检验和调整,如果无条件试验时,可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有关内容选用。
开挖进尺控制在1~3米,开挖时应严格控制洞顶和洞底的超欠挖。
初期支护的施工应紧跟掌子面,做到随开挖随支护。
采用“工字钢架+湿喷砼+水泥砂浆锚杆+钢筋网”支护,钢支撑纵向间距1米。
施工要点:①采用液压弯曲机加工钢架,把平面翘曲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充分保证连接板与钢架的焊接质量,将加工好的钢架先在平整的场地上预拼,检查合格后批量加工、编号分类存放;②钢架安装时,拱脚置于牢固的基础上,连接钢板的螺栓必须拧紧;③钢架之间采用纵向钢筋连接;④在拱脚处增设两根砂浆锚杆,并与钢架焊接牢固;⑤混凝土喷射时,应先将钢架与围岩间隙以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再喷射钢架周围,将钢架用喷射混凝土包裹,最后喷平钢架之间的部分。
5.2.2 中隔墙施工中导洞贯通后,自中间向两端浇筑中隔墙,分段长度为10m,施工前要将洞底的水、泥、碴清理干净,一般先施工中隔墙基础,再施工墙身,模板采用定型穿销式组合钢模板,混凝土浇筑宜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施工中加强振捣,确保砼密实,预留排水管必须固定牢固,保证畅通。
施工要点:①中隔墙施工时,中隔墙砼应与中导洞顶部顶紧、密实,无缝隙;②中隔墙施工时应注意预埋主洞钢支撑连接钢带。
③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中隔墙的同时进行护拱及管棚的施工。
5.2.3 开挖主洞上台阶及初期支护中隔墙浇筑完毕后,即可进行主洞上台阶的开挖,若先进行右洞开挖,则左洞上台阶应滞后右洞30 ~50m。
施工时应采用光面爆破,严格控制每次开挖长度和支护距掌子面的距离,每循环进尺控制在3m以内。
爆破出渣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先喷射5cm混凝土,再安装钢拱架,然后施作锚杆、挂钢筋网,分层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断面为止。
施工要点:右幅主洞开挖时,对应开挖位置的左幅中导洞需回填密实并增加临时支撑,防止拱部推力不平衡对中墙结构造成危害。
5.2.4 开挖主洞下台阶及初期支护当主洞上台阶每单洞开挖支护完成50m后,经量测围岩稳定,即可进行下台阶边墙部分围岩开挖。
为减少上台阶作业与下台阶作业相互干扰,同时为了平衡左、右洞对中隔墙的推力,进、出口的左、右两洞工作面要同时掘进,下台阶开挖工作面和上台阶开挖工作面相距不应小于两倍的洞径。
边墙部分围岩采取采用松动爆破,挖掘机装渣,自卸汽车运输的作业方式,为避免开挖边墙处围岩时使整段拱圈悬空,需采用马口跳槽施工。
为防止拱圈下沉,马口开挖长度应予以控制,不宜超过4m。
马口开挖过程中,要注意拱脚顺层滑动,必要时设置卡口梁,阻止拱脚下滑。
下部台阶(边墙)爆破出渣后,即刻进行侧墙支护,同时开挖该处下台阶其他部分围岩。
侧墙支护注意事项:①安装拱架时,连接螺栓一定要紧固。
加工拱架时,应避免在隧道拱架高度2/3高处附近设置接头,拱脚底必须回填密实,严禁拱架底悬空;②墙脚底面1m范围内严禁欠挖,超挖部分用与拱圈同标号砼回填密实;③锁脚锚杆须按施工要求做,防止拱架受力时墙脚内移,引起拱圈开裂。
5.2.5 二次衬砌施工二次衬砌可滞后开挖面20~30m,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施作,但其二次衬砌的仰拱和仰拱回填应紧跟初期支护。
为尽快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首先安排仰拱施工。
仰拱开挖时采用分段开挖,为了保证在仰拱施工时,隧道洞内能正常通行,在开挖处设置栈桥供车辆通行,仰拱开挖后及时施作仰拱,仰拱施工前将隧底虚碴、杂物、泥浆等清除干净,并用高压风将隧底吹洗干净,超挖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
仰拱混凝土终凝后,清理仰拱表面,回填仰拱。
仰拱施工要点:①仰拱与边墙衔接处要机械捣固密实;②仰拱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允许车辆通行。
在隧道初期支护形成稳定的闭合环后,立即进行二次衬砌边拱墙的施工,施工时首先要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铺设无纺土工布和防水板。
二次衬砌采用全液压模板台车浇筑,砼由输送泵泵送,附着振动器结合插入式震动棒振捣。
施工要点:①台车对位时,其隧道中线、台车拱顶标高、断面尺寸和净空大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②台车模板放样时,允许将设计测衬砌轮廓线扩大5cm,确保衬砌不侵入隧道建筑界限;③二衬砼浇注前,应将浇筑处的基面积水、泥浆、油垢、有害的附着物和松散物、半松散物或风化岩块等清除干净,尤其是明洞及偏压区;④二次衬砌施作完成后应检查背后与喷射砼之间的空隙,一旦发现应及时回填。
⑤在有预埋件的具体里程桩号,预留出来,以便确保预埋件的正常施工。
5.2.6 劳动组织(单口作业)①开挖钻爆手(兼钻锚杆眼)6~8人,出渣1~2人,记录1人,合计9~11人。
②初期支护网片、锚杆、钢支撑制作安装:12人。
锚喷:锚杆安装2人,砼喷射手2人,砼供料4人,砼运输车司机2人,质检、记录各1人,合计12人。
③衬砌立模6~8人,砼供料2~4人,成品砼运输2~4人,砼灌筑4~6人,合计14~22人。
另配备搅拌机操作手、输送泵司机各2人,质检、记录各1人。
④测量及量测测量放样2人,量测2人。
⑤其他风压机操作手1人,电工2人,管道工2人,试验员2人,安全员2人,调度及管理人员4~6人。
6 材料与设备主要施工机具和设备1、施工通风机具2、开挖机具3、初期支护机具4、衬砌机具5、其他测量、高压风管、水管、通风管、照明灯具的规格和数量,应根据隧道长度、设计水风压力、光照度等参数来确定。
7 质量控制1、本工法执行的规范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2、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要求(1)、洞身开挖施工质量应符合表1规定表1 洞身开挖质量标准(2)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质量应符合表2规定表2 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质量标准(3)锚杆支护施工质量应符合表3规定表3 锚杆支护施工质量标准(4)钢筋网支护施工质量应符合表4规定表4 钢筋网支护施工质量标准(5)钢支撑支护施工质量应符合表5规定表5 钢支撑支护施工质量标准(6)钢支撑支护施工质量应符合表6规定表6 混凝土衬砌施工质量标准(7)衬砌施工质量应符合表7规定表7 衬砌钢筋施工质量标准(8)仰拱施工质量应符合表8规定表8 仰拱施工质量标准3、质量保证措施(1)编制质量保证体系,成立质量管理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长为副组长,施工负责人、技术员、质检员等为组员的组织机构。
质量保证体系中明确每个岗位的质量职责。
(2)坚持三级技术交底制度,各分项工程开工前,由工程技术部隧道工程师对现场施工员、技术员、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讲清楚图纸设计要求(包括结构尺寸)、技术标准、测量方法、各部位的功能作用、施工参数、操作要点及安全等注意事项。
开挖班、支护班、爆破班、钢筋班、模板班、混凝土班之间协调由现场施工员督促,各班班长之间自行协调,确保下道工序与上道工序之间衔接,对施工位置的预埋件、结构尺寸和质量要求做好文字记录交接卡,防止出现质量及安全问题。
(3)项目施工过程实行三级质量控制,即工班实行质量自控自检,工区实行专控互检和工序交接检验,项目经理部实行专控专检。
工序之间的质量检查,严格按技术规范进行,上道工序不检查签认,下道工序不准进行,要严格执行工序之间的交接、签证手续,本级检查不合格的工程项目不准呈报上一级的质检人员检查、验收。
8 安全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2)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由安全部安全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书面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
专职安全员要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3)加强安全教育,对各类作业人员上岗前进行安全学习、培训,并要求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