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价值量练习题

合集下载

商品价值量练习题

商品价值量练习题

商品价值量练习题1、下列概念成正比的有:()A、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B、个别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价值量;C、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2、发展农业生产,关键是要提高科学技术。

某农民由于学习并掌握了先进技术,在竞争中肯定会占据优势。

该农民生产技术的提高,下列选项中会发生变化的有:()①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②单位商品价值量;③使用价值的数量;④社会劳动生产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随着我国生产力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步入买方市场。

各企业的竞争尤为激烈,其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据此回答3——4题。

3、生产同一型号的产品的厂家,有的赚钱,有的亏本。

其主要原因是:()A、劳动积极性不同;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C、劳动产量不同;D、个别劳动时间不同;4、在商品竞争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即一个厂家提高劳动生产率后,另外的厂家也会想尽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导致整个社会生产这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了,这时该商品价值量:()A、不变;B、变小;C、变大;D、无法确定;2005年6月20日,中部某省的20多家省级医院的药品降价,让利于民。

降价后药品共计150种,平均降价幅度达15%,大部分是常用药品。

据此回答5——6题。

5、材料中的药品:()A、不是商品,但它是劳动产品;B、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C、有价值而无使用价值;D、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6、从根本上说,药品降价的原因是:()A、生产药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药品自身价值的增加;C、生产药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增加;D、生产药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减少;7、2005年7月份,在北京的一些农产品超市,寻常的西红柿、豆角、小白菜一装进泡沫塑料盒子,再蒙上一层薄薄的保鲜膜,身价顿时翻了几番。

这是因为:()A、包装过的蔬菜的使用价值增加了;B、包装过的蔬菜的价值增加了;C、包装过的蔬菜的营养价值增加了;D、包装蔬菜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8、把一根木头锯成木屑,虽然劳动时间增加了,可售价却下降了。

高一政治 商品的价值量 练习

高一政治 商品的价值量 练习

商品的价值量一、单项选择题1.在市场经济下,商品的价值量的确立和实现是( )A.通过商品的交换完成的B.由企业核算出来的C.由物价部门决定的D.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其中“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分别指的是( ) 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B.“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个别劳动生产率”C.“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和“个别劳动生产率”D.“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3.商品生产者是亏本还是赚钱,归根结底取决于( )A.生产规模的大小B.经营水平的高低C.“个别劳动生产率”是低于还是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D.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劳动时间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制造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5.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成正比的有(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量②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③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创造的商品总量④个别劳动生产率与该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6.分析说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一定的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的增多。

参考答案一、1.D 2.A 3.C 4.B 5.B二、6.(1)劳动生产率有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之分。

(2)不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3)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个别商品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商品数量的增加,因而商品的价值总量增加。

高中政治用公式解经济生活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

高中政治用公式解经济生活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

高中政治用公式解经济生活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常用公式1.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生产的商品总数量(使用价值总量)2.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用除法)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该商品原来的价值量÷(1±变化了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3.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正比,用乘法)使用价值量=原来的使用价值量×(1±变化了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4.单位商品价值量与货币本身价值的关系(成反比,用除法)单位商品价值量=该商品原来的价值量÷(1±变化了的货币价值)(升值用加法,贬值用减法)5.单位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成正比,用乘法)单位商品的价格=该商品原来的价格×(1+通货膨胀率)二.高考题举例分析例1.(2011年全国新课标)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某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

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它条件不变,则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解析:①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用除法,根据公式2,2011年该单位商品价值量=132÷(1+20%)=110元②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用乘法,根据公式3,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总数量(使用价值总量)=10(1+10%)=11万件。

③商品的价值总量等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乘以商品的总数量,根据公式1,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110×11=1210万元。

正确答案C例2.(2010年湖北文综)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商品的价值量”典型例题四

“商品的价值量”典型例题四

“商品的价值量”典型例题
(1998全国高考题)商家在促销时常采用这样的方法:为使消费者更多地购买自己的商品,往往降低该商品的单价。

这表明()
A.降低商品的价格就能扩大其销售量B.降低商品的价值就能扩大其销售量C.薄利多销是商家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D.降低成本是商家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分析] 答案:C。

商家降低商品的单价是为了促销,使消费者感觉到比其他商家的商品更便宜,因而能更多地购买自己的商品,故选已通过降低商品的单价能不能扩大其销售量,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必然,所以不选入至于降低商品的价值或降低成本,那不是商家的行为,而是生产者的行为,所以不选B、D。

《商品的价值量》专项训练

《商品的价值量》专项训练

《商品的价值量》专项训练1、【2009全国卷Ⅰ文综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

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B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2、【2009全国卷Ⅱ文综24】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

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C )A.720万元,6元 B.720万元,5元 C.600万元,5元 D.600万元,6元3、【2009安徽文综3】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l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

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l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B )A .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4、【08全国Ⅰ卷.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

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B )A、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5、【08全国Ⅱ卷.24】城市居民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3.5~4.0元/吨,而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价格约为1元/瓶(约500毫升),约折合2000元/吨。

矿泉水比自来水价格高的原因是( D )A、矿泉水比自来水更有营养价值B、人们对矿泉水的需求比对自来水的需求要少C、矿泉水比自来水更稀缺D、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6、【08北京卷.33】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常用公式:1、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生产的商品总数量(使用价值总量)2、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用除法)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该商品原来的价值量÷(1±变化了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3、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正比,用乘法)使用价值量=原来的使用价值量×(1±变化了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4、单位商品价值量与货币本身价值的关系(成反比,用除法)单位商品价值量=该商品原来的价值量÷(1±变化了的货币价值)(升值用加法,贬值用减法)5、单位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成正比,用乘法)单位商品的价格=该商品原来的价格×(1+通货膨胀率)二、高考题举例分析:例1.(2011年全国新课标)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某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

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它条件不变,则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 B.1320万元 C.1210万元 D.1100万元解析:①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用除法,根据公式2,2011年该单位商品价值量=132÷(1+20%)=110元②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用乘法,根据公式3,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总数量(使用价值总量)=10(1+10%)=11万件。

③商品的价值总量等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乘以商品的总数量,根据公式1,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110×11=1210万元。

正确答案C例2.(2010年湖北文综)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商品的价值量”典型例题七

“商品的价值量”典型例题七

“商品的价值量”典型例题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没有任何意义。

这是一道辨析题,考查的是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商品生产者和社会生产的影响。

题目的前半句话是正确的,后半句话则是错误的。

因此要对题目的两方面作出全面的分析。

答案要点如下。

l)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就越大,所以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采用新技术以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就可以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使它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在交换中仍按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交换,从而使其获得较多的利润,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3)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因此,无论是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还是社会劳动生产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

计算题昌高倪雄伟1、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例题)如果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半,那么1双皮鞋可以换()A.1件上衣B.4件上衣C.8件上衣D.16件上衣简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即二者成正比。

所以,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即皮鞋的价值量增加一倍,那么,1双皮鞋可换4件上衣;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即上衣的价值量减少一半,此时1双皮鞋可以换8件上衣。

所以答案为C。

2、关于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题(例题)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件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

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_________亿元。

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_________,这会引起_________。

A.8000 0.5 通货膨胀B.4000 0.25 购买力降低C.16000 2 纸币升值D.2000 3 购买力提高简析:根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5000×8)/5=8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纸币为16000亿元,为实际所需货币量的2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1元钱的购买力只相当于8000/16000=0.5(元)。

所以,答案为A。

3、关于分配方式的计算题(例题)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出租住房,年收入2万元。

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_______________。

A.10万元B.9万元C.8万元D.7万元简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劳动收入”,即通过付出劳动而取得的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价值量练习题
1、下列概念成正比的有:()
A、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B、个别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价值量;
C、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
2、发展农业生产,关键是要提高科学技术。

某农民由于学习并掌握了先进技术,在竞争中肯定会占据优势。

该农民生产技术的提高,下列选项中会发生变化的有:()
①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②单位商品价值量;③使用价值的数量;④社会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步入买方市场。

各企业的竞争尤为激烈,其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据此回答3——4题。

3、生产同一型号的产品的厂家,有的赚钱,有的亏本。

其主要原因是:()
A、劳动积极性不同;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C、劳动产量不同;
D、个别劳动时间不同;
4、在商品竞争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即一个厂家提高劳动生产率后,另外的厂家也会想尽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导致整个社会生产这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了,这时该商品价值量:()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确定;
2005年6月20日,中部某省的20多家省级医院的药品降价,让利于民。

降价后药品共计150种,平均降价幅度达15%,大部分是常用药品。

据此回答5——6题。

5、材料中的药品:()
A、不是商品,但它是劳动产品;
B、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
C、有价值而无使用价值;
D、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6、从根本上说,药品降价的原因是:()
A、生产药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药品自身价值的增加;
C、生产药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增加;
D、生产药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减少;
7、2005年7月份,在北京的一些农产品超市,寻常的西红柿、豆角、小白菜一装进泡沫塑料盒子,再蒙上一层薄薄的保鲜膜,身价顿时翻了几番。

这是因为:()
A、包装过的蔬菜的使用价值增加了;
B、包装过的蔬菜的价值增加了;
C、包装过的蔬菜的营养价值增加了;
D、包装蔬菜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8、把一根木头锯成木屑,虽然劳动时间增加了,可售价却下降了。

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②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④商品的价值是由该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9、近年来,我国彩电、空调等商品的价格大战此起彼伏。

主动挑起价格大战的往往是那些生产规模较大、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大企业,而中小企业则只是被迫应战。

一个企业要有能力主动挑起价格大战,就必须进行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是因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使:()
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效率提高;②单位产品的生产劳动时间减少,从而降低
成本;③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④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增加,价值量增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要在更广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既要降低生产成本,又要提高产品质量。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10——12题。

10、作为生产企业,要降低成本就必须:()
A、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减少企业的商品价值总量;
C、降低企业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
D、降低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11、企业之所以要提高产品质量,是因为:()
A、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载体;
B、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D、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12、要使企业提高商品质量,是因为:()
①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平竞争机制;②以市场为导向,产品及时更新换代;③提高企业科技水平;④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鼓励竞争。

在竞争过程中,竞争各方都会千方百计加强管理,从而加快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整个竞争过程是技术不断进步,商品价格不断下降的过程。

据此回答13——14题。

13、在竞争过程中,竞争各方都千方百计加强管理、改进技术的目的在于:()
A、增加其产品的价值量;
B、获得额外收益;
C、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D、增加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14、在竞争过程中,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商品价格不断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技术不断进步:()
A、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B、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D、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减少;
马克思曾经指出:随着大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技术进步。

据此回答15——17题。

15、马克思的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A、科技进步是大工业发展的基础;
B、科技水平是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
C、科技进步使商品价值量不再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科技进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具有决定意义;
16、在科技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商品生产者要盈利,从根本上说就要:()
A、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
B、使用先进技术,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C、使其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使其所生产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
17、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也可以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这说明:()
A、技术与有形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B、技术只有成为商品,才能不断得以发展;
C、市场经济中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商品;;
D、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遵循价值规律;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有的企业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

据此回答18——19题。

18、对上述口号理解正确的是:()
A、口号表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企业只要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C、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属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一部分;
D、商品出售时按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这个企业就能获得更多利润;
19、“时间就是金钱”是说:()
A、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越长,获得者的金钱越多;
B、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获得的金钱越多;
C、只有努力使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获得更多利润;
D、个别劳动时间越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大,赚钱越多;
20、在电视机行业中,某企业率先改进技术,改善生产条件,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电视机数量增多。

这意味着:()
A、该企业生产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变小,但其价值总量不变;
B、该企业生产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变大,但其价值总量增加;
C、该企业生产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但其价值总量增加;
D、该企业生产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其价值总量也不变;
21、商品生产者要想取得较好的效益必须重视以下三个条件:产品适销对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22、一把斧子=20公斤大米,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回答:
(1)二者为什么需要交换?
(2)二者为什么能够交换?
(3)二者为什么只能按这样的比例来交换?
(4)假如生产斧子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大米的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那么一把斧子可以交换多少公斤大米?
参考答案:
CBDBD;ABCAC;ADBAD;CAACC;
2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只有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商品交换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只有保证产品质量,才能顺利让渡使用价值,实现商品的价值;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才能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交换时才能获利增加。

22、(1)因为二者的使用价值不同;(2)因为二者都是劳动产品,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3)因为二者的价值量相等;(4)只能交换10公斤大米。

生产斧子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价值量下降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