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药正确服用时间汇总
服用胃药要按照顺序来

服用胃药要按照顺序来
核心提示:服用胃药应按着顺序先后吃药,否则会影响到药物疗效。
正确的服用方法应是胃黏膜保护剂,餐前1个小时服用;胃动力药,餐前半小时服用;抑酸剂,晨起和睡前空腹状态服用;清除幽门螺杆菌药,餐后半小时服用
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食管炎患者在单药治疗无效时,医生往往会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1次可能开出2~3种药物,但是服用这些药物可不能一把抓,而应按着顺序先后吃药,否则会影响到药物疗效。
需要联合用药的胃病患者如消化性溃疡,一般常用的药物主要有胃黏膜保护剂、胃动力药、抑酸剂,部分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患者,还需同时服用清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
正确的服用方法应是胃黏膜保护剂,餐前1个小时服用;胃动力药,餐前半小时服用;抑酸剂,晨起和睡前空腹状态服用;清除幽门螺杆菌药,餐后半小时服用。
需要联合用药时,可按照不同的用药时间进行搭配与组合。
比如,如果病情需要抑酸剂搭配胃黏膜保护剂,正确的用法应是晨起或是睡前空腹状态先吃抑酸剂,之后在餐前1个小时吃胃黏膜保护剂。
服用胃药要把握好时间点

服用胃药要把握好时间点【摘要】服用胃药要把握好时间点至关重要。
胃药的作用机制与服用时间密切相关。
早上空腹服用可提高药效,但需注意不要与其他药物混合服用。
餐后服用需避免与食物相互影响,尤其是与钙、铁等食物同时服用。
夜间服用可缓解晚间胃痛,但需遵循医嘱,避免影响睡眠质量。
选择合适的时间点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药效,提高治疗效果。
在服用胃药时,一定要根据药物的具体作用机制和医嘱要求,合理选择服用时间,以确保药物的有效吸收和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要注意避开饮食的影响,合理搭配其他药物,才能更好地保护胃部健康。
【关键词】胃药、时间点、作用机制、早上空腹服用、餐后服用、夜间服用、效果、选择合适的时间点、注意事项1. 引言1.1 服用胃药要把握好时间点服用胃药时要把握好时间点,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时间点服用胃药,会对药物的吸收和效果产生影响。
了解胃药的作用机制和在不同时间点服用的效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治疗胃部问题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正文部分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胃药的作用机制,同时介绍早上空腹服用胃药效果更好的原因,以及餐后和夜间服用胃药的注意事项和效果。
通过这些内容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服用胃药的最佳时间点,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适反应的发生。
在我们再次强调选择合适的时间点至关重要,希望读者能在使用胃药时加以注意。
是关于胃药使用的重要话题,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一知识。
2. 正文2.1 胃药的作用机制胃药是指用于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缓解胃部不适:胃药能够有效缓解胃部不适,如胃胀、胃痛、反酸等症状。
这是因为胃药中的成分能够减少胃酸分泌,促进胃部的消化和排出,从而减轻胃部的压力和不适感。
2. 保护胃黏膜:胃药中常含有一些保护性成分,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减少胃酸对胃壁的刺激,帮助胃部黏膜修复和恢复健康。
3. 抑制幽门螺杆菌:胃药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这是引起胃炎和溃疡的主要细菌,通过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可以减轻胃部感染和炎症。
胃药应该这么吃

龙源期刊网 胃药应该这么吃作者:李鑫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9年第04期抗酸剂主要作用为直接中和胃酸,可快速缓解胃痛(进餐后1小时- 1.5小时,胃酸分泌达到高峰,此时服用可发挥药物最大的胃酸中和能力)。
如铝碳酸镁,成人在饭后1/小时-2小时,睡前或胃不适时服用,推荐服法1片/次-2片/次,3次/天-4次/天,嚼服;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时,2片/次,4次/天,嚼服,症状缓解后,至少坚持服用4周。
抑酸药主要作用是减少胃酸分泌,防止胃酸侵蚀胃黏膜。
H2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地阻断壁细胞膜上的H2受体,使胃酸分泌减少。
吸收利用基本上不受胃内容物的影响,一般在餐后或睡前服用。
如雷尼替丁胶囊,口服,成人1粒(150mg)/次,2次/天,早晚各一次;质子泵抑制剂容易受胃内食物的影响而降低药效,因此适宜空腹服用。
此外,质子泵对功能活跃的活性泵结合能力强,对静息泵亲和力差,而早上有大量的活性泵,所以早餐前服用抑酸作用最強。
但质子泵有时抑酸并不彻底,所以对于难治性溃疡也可以一天2次。
奥美拉唑肠溶片/胶囊,消化性溃疡者一次20mg,反流性食管炎者一次20mg -60mg,二者均为1次/天-2次/天,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泮托拉唑钠肠溶片/胶囊,口服,每日早餐前40mg,十二指肠溃疡疗程通常为2周~4周,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疗程为4周-8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应和液体一起整片吞服,而不应咀嚼或压碎,反流性食管炎者一次40mg,无食管炎的胃食管反流疾病者一次20mg,二者均为餐前每日一次。
胃黏膜保护剂可直接在胃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如L-谷酸酰胺呱仑酸钠胃粒,建议直接吞服,避免用水冲服。
通常一天三次,每次一小包(0.67g)直接于餐间服用;替普瑞酮胶囊,推荐成人每次口服50mg(1粒),每日三次,饭后服用。
饭后服用可以减少药物对胃部刺激,减少副作用;枸橼酸铋钾胶囊,口服,成人一次1粒,4次/日,前3次于三餐前半小时,第四次于晚餐后2小时服用,或一日2次,早晚各2粒。
吃肠胃药的最佳时间表是何时

吃肠胃药的最佳时间表是何时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吃肠胃药的最佳时间表是何时》的内容,具体内容:?接下来我为大家解答吧。
对于经常患胃病的人,经常会备一些常用药物,等胃病犯了可以自己吃药来解症状。
由于病因复杂,有时需要遵医嘱吃多种胃药,或在吃胃药同时用其他药。
这时,我们...接下来我为大家解答吧。
对于经常患胃病的人,经常会备一些常用药物,等胃病犯了可以自己吃药来解症状。
由于病因复杂,有时需要遵医嘱吃多种胃药,或在吃胃药同时用其他药。
这时,我们应当讲究先后,按最佳时间服用。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和雷贝拉唑等,是目前比较有效的胃酸分泌抑制剂。
这类药最好早上空腹时服用,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部分患者深夜症状加重,可在晚餐前或睡前加服一次。
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吗丁啉)、莫沙比利、伊托必利等建议饭前30分钟服药,到进餐时,药物浓度正好达到高峰,可以有效提高进餐后的胃动力作用,促进消化。
消化酶制剂,如多酶片、复方消化酶等建议进餐时或饭后服用,且不宜与酸性药物同服。
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铝碳酸镁等,在胃内能迅速崩解,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性薄膜,起到隔离、保护的作用。
黏膜保护剂应在饭后1~2小时、睡前或胃不适时服用,避免与食物混合后影响疗效。
如果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应间隔半小时后再吃胃黏膜保护剂,以免相互影响。
因此,以上几种吃肠胃药的注意事项,可能有效提高药物的服用效果,缓解胃痛带来的痛苦。
胃病应该如何预防?在我国,胃病患者的比例是相当高的。
目前在治疗上还没有什么特效药,所以胃病的预防、自我调养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首先,饮食规律化。
有人在饮食上不能控制自己,遇到好吃的就猛吃一顿,不合口味的就饿一顿,这样就易造成胃的蠕动功能紊乱,进而使迷走神经和胃壁内的神经丛功能亢进,促进胃液的分泌,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胃炎或胃溃疡。
因此,饮食应该定时定量,千万不要暴饮暴食。
对于已经出现的胃病,在饮食上更应该注意。
胃炎常用药物的服用时间一览表

五.根除Hp使用的抗生素
适用于Hp阳性者。
药物
服用时间
阿莫西林(胶囊)
早晚饭后服用,PPI+铋剂+两种抗生素方案,疗程10-14天
克拉霉素(片剂)
早晚饭后服用,PPI+铋剂+两种抗生素方案,疗程10-14天
左氧氟沙星(片剂、胶囊)
饭后服用与PPI、铋剂合用,疗程10-14天
甲硝唑(片剂)
饭后服用,PPI+铋剂+两种抗生素方案,疗程10-14天
药物
服用时间
甲氧氯普胺(片剂)
餐前口服
多潘立酮(片剂)
饭前15-30分钟服用
伊托必利(片剂)
饭前口服
莫沙必利(片剂)
饭前口服
四.消化酶类药
适用于胃酸偏低或食欲减退等症状为主者。
药物
服用时间
米曲菌胰酶(片剂)
需整片吞服于饭中或饭后服用
胰酶肠溶胶囊(胶囊)
饭前口服
复方消化酶(胶囊)
饭后口服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
饭后1-2h,睡前口服
铝镁加(混悬剂)
饭餐前半小时及睡前口服,根除Hp 220mg/次,2次/日
胶体果胶铋(胶囊)
三餐前半小时及睡前口服,根除Hp 200mg/次,2次/日
麦滋林-S(颗粒剂)
饭后口服
四.促胃动力药
适用于上腹饱胀、早饱、嗳气、呕吐等症状为主者。
四环素(片剂)
早晚饭后服用,PPI+铋剂+两种抗生素方案,疗程10-14天
呋喃唑酮(片剂)
早晚饭后服用,PPI+铋剂+两种抗生素方案,疗程10-14天
早晚饭时口服
法莫替丁(片剂、胶囊)
胃药的最佳服用时间

胃药的最佳服用时间作者:陈日益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5年第05期这里所说的胃药,主要是指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包括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和急慢性胃炎的各种口服药物(常见有胃肠动力药、助消化药、抗酸药、抑酸药、抗幽门螺杆菌药、胃黏膜保护药六种不同类型)。
由于胃药种类繁多、功能各异,除了要对症正确选用药物外,还要掌握合理的用药时间,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胃肠动力药胃肠动力药又称胃肠推动药,是能增加胃肠推进蠕动的一类药物。
临床用于胃肠胀满、食管返流、胃轻瘫、功能性消化不良及放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治疗。
常用药物有多潘立酮(吗丁啉、胃得灵、哌双咪酮)、西沙必利(普瑞博思)、伊托必利、莫沙必利等。
其中伊托必利、莫沙必利为新型胃肠动力药。
其中有的药物为全胃肠动力药,有的药物仅为胃动力药,在选用时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选用。
胃肠动力药宜在饭前30分钟服用。
这样到了进餐时,血液中药物浓度正好处在高峰水平,可以有效提高进餐后的胃肠推动作用,从而达到应有的促消化之目的。
温馨提示促胃动力药与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颠茄片、654-2等)对胃的作用刚好相反,二者不能同时服用,以免影响疗效。
助消化药助消化药是指能促进胃肠消化过程的药物,其多数含消化液中的主要成分(如盐酸和多种消化酶等),可用于消化道分泌功能不足;也有一些药物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并增强消化酶的活性,达到帮助消化的目的。
常用药物有胃蛋白酶、胰酶、强力胰酶、胰淀双酶片、复方淀粉酶粉(胖得生)、多酶片、康胃素(卡尼汀)、乳酶生片(表飞鸣)等。
其中有的药物主要作用于淀粉类食品,有的主要作用于肉类等高蛋白食品,应用时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选用。
这些药物应根据不同的效用合理选择服药时间,例如胃蛋白酶、胖得生宜饭前或饭时服;多酶片、康胃素宜饭前服;强力胰酶、胰淀双酶片宜饭时服;胰酶、乳酶生片宜饭后服。
温馨提示助消化类药除注意对症、按时服用外,因此类药物含有消化酶或活性菌类,送服水温不能超过40℃(乳酶生片要用凉开水),否则会使其变性失活而降低药效。
要想胃药有疗效

要想胃药有疗效,服用时间要记好作者:曹云来源:《祝您健康》 2019年第8期要想胃药有疗效,服用时间要记好曹云常大爷患胃病一个多月了,服用了好几种胃药,但效果都不理想。
复诊时,医生通过仔细询问,得知他服用胃药的时间不正确,因此影响了疗效。
只有在对的时间服用对的药,才能让胃药发挥最好的药效。
那么,不同的胃药应该在什么时间服用呢?胃黏膜保护药常用药:硫糖铝、L- 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麦滋林)、铝碳酸镁(达喜)。
胃黏膜保护药直接在胃黏膜形成一层保护膜,发挥屏障作用,从而阻止胃酸、酶对溃疡的侵袭,避免食物与胃壁的接触。
这类药物疗效的关键在于胃内药物的浓度,以及药物与胃黏膜接触的时间。
如果胃里有食物,会降低药物浓度,减弱药效。
此外,食物会减慢胃排空药物的速度,延长药物与胃黏膜的接触时间。
因此,多数药物建议在饭前0.5~1 小时服用。
铝碳酸镁具有可逆性吸附胆盐的独特作用,最适宜治疗胆汁反流。
餐后也是胆汁反流的易发时段,因此,宜在餐后 1 小时及晚上睡前嚼服,且可根据病情随时加服。
促胃动力药常用药:多潘立酮片(吗丁啉)、西沙必利、甲氧氯普胺。
这类胃药主要是增强胃肠道蠕动,加速食物在胃中的排空速度。
服药半小时达到高峰,对泛酸、嗳气和胃胀等有较好的疗效。
这类药物应在饭前15~30 分钟服用,这样当我们进食时,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能恰好达到高峰,从而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
抑酸药常用药:奥美拉唑(奥克)、雷贝拉唑、雷尼替丁等。
抑酸药主要作用于胃的泌酸细胞,从而抑制胃酸分泌。
虽然起效不如抗酸药快速,但是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疗效明显,是目前治疗胃病的主要药物。
雷尼替丁一般规定在餐后或睡前服用;奥美拉唑容易受到胃内食物的干扰,所以应在餐前空腹状态下服用,从而得到最佳疗效。
抗酸药常用药:磷酸铝凝胶、碳酸氢钠片。
抗酸药通过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因胃酸过多而引起的胃疼、反酸。
在我们进餐后的1~1.5 小时,胃酸分泌达到高峰,抗酸药须在胃内较空的时候才可发挥作用。
常用胃药的服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你知道吗?

常用胃药的服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你知道吗?随着生活节奏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饮食方式都发生着很大变化,年轻人总是喜欢熬夜,吃垃圾食品,喝酒,不按时按点吃饭,这些都会严重损害胃部健康,致使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胃部疾病。
发生胃病不能拖延,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
此时,胃药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我们常说的胃药,主要包含治疗消化性溃疡与急性胃炎的口服药物。
口服胃药需要清楚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还要在适当的时间内服药,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常用胃药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需要在饭前服用的胃药--胃动力药这类药物需要在用餐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服用。
生活中使用较多的药物有吗丁啉、西沙比利、莫沙必利以及胃复安等。
这些药物都具有较强的增加肠胃蠕动之功效,可加速胃中食物的排空,调节食管、胃与十二指肠间的相互运动,对于常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反酸打嗝儿等症有非常好治疗效果,还有些人吃了东西后就容易出现腹部胀满不适,使用该类药物也会得到显著缓解。
促胃动力药物应该在饭前半小时服用,进餐后,药物效果也达到最高峰,可促进食物消化,加快食物运转等。
切记,这类药不能与抗胆碱类药物一同使用,比如阿托品、山莨菪碱以及颠茄片等,这两类药物对胃的作用是相反的,故二者不能同服。
2、需要在饭后服用的胃药--碱性药物这类药物需要在用餐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服用。
抗酸类药物,使用较多的有氧化镁、氢氧化铝片、铝碳酸镁片以及三硅酸镁片等,主要功效就是中和胃中过多的胃酸,最理想的服用时间就是在用餐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这类药物还可在胃中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食物对胃黏膜造成的刺激与伤害。
胃酸分泌最多最旺盛的时间是用餐后1-3个小时之间,所以餐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服用抗酸药物,正好中和胃酸。
有些抗酸类药物在病人胃酸分泌较多较旺盛的阶段每天可服用六次,在三餐后一小时,两餐间以及临睡前,比如硫糖铝等。
要注意,胃舒平、铝碳酸镁咀嚼片以及盖胃平等都属于咀嚼剂,一定要先嚼碎后再服下,这样效果会更快更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药正确服用时间汇总,药店人必须收藏
Gcplive 药店智汇大学 6月12日
一、胃粘膜保护药
1、主要与血药浓度有关的药物
替普瑞酮:一次50mg,一日3次,餐后服用。
①可加速胃粘膜修复因子即高分子糖蛋白合成、增加胃粘膜前列腺素、增加和改善胃粘膜血流等作用。
②餐后1 小时内生物利用度无变化,餐后3小时服用降低23%。
2、主要与胃内浓度有关的药物
硫糖铝:一次1g,一日4次,餐前1小时及睡前服用,否则无效。
①硫酸铝为蔗糖八硫酸酯的碱性铝盐,在胃酸作用下,解离出的带负电荷的八硫酸蔗糖,能与溃疡处带正电荷的渗出蛋白结合,形成一层保护膜。
②胃肠道吸收仅5%,作用持续时间约5小时。
枸橼酸铋钾:一日4次,前3次于三餐前半小时,第4次于晚餐后2小时服用;或一日2次,早餐前半小时和晚餐后2小时服用。
①在胃酸条件下,与溃疡面上的蛋白质及氨基酸络合而凝结成保护膜。
②在酸性条件下,铋化合物极少吸收;胃pH升高可增加铋吸收。
二、促胃动力药
1、外周多巴胺受体
多潘立酮:一日3次,餐前15~30分钟服用,每日不得超过40mg。
①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和张力,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并能有效地防止胆汁反流。
②空腹服用吸收迅速,30-60分钟达峰值血药浓度,餐后服用吸收延迟。
餐前15~30分钟服用,待进食时药效达到高峰。
2、促乙酰胆碱释放药
西沙比利:一日3次,餐前15~30分钟服用,每曰不得超过30mg。
①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防止胃的弛缓,加速胃蠕动,协调胃窦-十二指肠、小肠和大肠的运动。
②口服后1~2小时内达血药峰浓度。
3、特别提醒
多潘立酮、西沙比利,均可引起QT间期延长,可致致命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型室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均应避免与西柚汁、红霉素、克拉霉素、伊曲康唑、氟康唑等联用。
三、抗酸药
1、单方药物:通常餐前服用
氢氧化铝:一日3次,餐前1小时服。
直接中和胃酸,对胃酸分泌无直接影响;极少量的氢氧化铝在胃内转变成可溶生的氯化铝被吸收。
碳酸氢钠:一日3次,餐前服用。
直接中和胃酸,可引起胃酸分泌反跳性增加;易吸收,可引起碱中毒,也不宜用于需控制Na+摄入的心力衰竭、高血压患者。
2、复方药物:通常餐后服用
铝镁加、铝碳酸镁:一日3~4次。
餐后1~2小时、睡前服用。
具有明显抗酸作用,兼有胃粘膜保护作用,对胆酸也有一定吸附作用。
维U铝镁双层片:一日3次,餐后服用。
维生素U可促进肉芽发育和黏膜再生;氢氧化铝与三硅酸镁中和胃酸,颠茄流浸膏可解除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
胃必治(复方铝酸铋):一日3次,餐后服用。
含铝酸铋、碳酸氢钠、重质碳酸镁、甘草浸膏、氟朗鼠李皮、茴香。
四、抑酸药
1、H2受体阻滞剂
第一代:西咪替丁,已较少使用;第二代:雷尼替丁;第三代:法莫替丁、尼扎替丁。
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一日1次,睡前顿服一日剂量;或一且2次,于清晨和睡前服用。
消化性溃疡病主要是夜间胃酸分泌较高,现多主张睡前顿服。
2、质子泵抑制剂
①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
②因对酸不稳定,均为肠溶制剂,推荐晨起或睡前空腹状态下服用。
③质子泵(酶)不可逆抑制剂,作用维持时间长。
3、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
夜间酸突破:指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患者,在夜间(当晚22时至次日早上6时)胃内pH小于4.0,且持续时间超过60分钟的现象。
联合用药:晨起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睡前加服小剂量H2受体拮抗剂,在不同环节同时抑制胃酸,可降低夜间酸突破发生率。
五、根除幽门螺杆菌
1、铋剂四联方案
目前推荐铋剂四联方案:1种铋剂(国内推荐枸橼酸铋钾) +1种质子泵抑制剂(可任选一种) +2种抗菌药物,疗程10~14天,建议14天。
2、服药时间
铋剂
•主要作用:杀灭幽门螺杆菌,减少幽门螺杆菌耐药性。
•服药时间:每日2次,餐前30分钟服用。
质子泵抑制剂
•主要作用:提高胃液pH值,降低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服药时间:幽门螺杆菌根除时,要求胃内pH> 5的时间超过18小时,需要每日服药2次,并分别在早餐和晚餐前30分钟服用。
2种抗菌药物
•主要作用:可从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6种药物中选择2种,高浓度时直接杀灭幽门螺杆菌。
•服药时间:为减少胃肠道反应,应饭后服用;抗菌药物在胃中药物浓度越高,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越强,不需要考虑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六、抑酸药+胃粘膜保护药
1、抑酸药+铋剂
铋性脑病:铋剂长期服用,铋可在体内蓄积,引起可逆性脑病、可逆性肾病、骨性关节炎。
①pH 升高,可增加铋吸收。
②铋剂,单药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个月;铋剂,尽量避免与抑酸药合用;当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时,疗程不要超过14天。
2、抑酸药+硫糖铝
硫糖铝:酸铝为蔗糖八硫酸酯的碱性铝盐,需要在胃酸作用下,才能解离出带负电荷的八硫酸蔗糖,并与溃疡处带正电荷的渗出蛋白结合,形成一层保护膜。
①抑酸药可升高胃液pH值,降低硫糖铝的作用。
②硫糖铝尽量避免与抑酸药合用。
③硫糖铝若与抑酸药合用,服药的间隔时间越长越好。
七、抑酸药+其它药物
1、抑酸药+胰酶
•可提高胰酶的疗效。
2、抑酸药+地高辛
•抑酸药升高胃液pH值,减少地高辛转化为活性物。
地高辛若与抑酸药合用,需要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必要时增加地高辛剂量。
3、抑酸药+铁剂
•胃酸增加铁剂的溶解度,有助于铁的吸收,抑酸药可降低铁剂的吸收。
4、抑酸药+四环素、伊曲康唑
•抑酸药升高胃液pH值,使四环素、伊曲康唑吸收减少。
5、抑酸药+甲氨蝶呤
•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肾脏的酶,从而抑制甲氨蝶呤的主动分泌,可增加甲氨蝶呤的毒性。
6、抑酸药+亚硝酸盐
•抑酸药升高胃液pH值,使胃内细菌总数增加,可使亚硝酸盐转化为致癌性亚硝酸。
八、其它胃药+抗生素
1、蒙脱石散+抗生素
①蒙脱石散可吸附抗生素,减少抗生素的吸收。
②蒙脱石散若与抗生素合用,建议首先服用抗生素,2个小时后在服用蒙脱石散。
2、柳氮磺吡啶+抗生素
柳氮磺吡啶:只有经肠道细菌分解为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后,才能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
抗生素:可抑制肠道细菌,降低柳氮磺吡啶的疗效。
柳氮磺吡啶应尽量避免与抗生素合用。
3、益生菌+抗生素
布拉氏酵母菌(亿活胶囊):不会被胃肠液、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所破坏,可与抗生素合用。
嗜酸乳杆菌胶囊(乐托尔):活性成分为嗜酸乳杆菌在乳糖血清培养基中培养后产生的代谢产物及经灭活后的杆菌,可与抗生素合用。
活菌制剂;若与抗生素合用,先服用抗生素,2小时后再服用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