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技术38页PPT
现代农业物联网培训课程( 66页)

不同温度下制冷机能耗变化
36
三、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
6.农产品流通物联网 (3)农产品物流宅配管理与优化系统
农业墒情监测设备, 电容式土壤水分传感器、土壤水分温度一体式 传感器、多剖面土壤水分监测设备等, 集成多种传感器, 监测农业生 产环境水分状况, 为建设节水农业提供数据支撑。
电容式土壤水分传感器
土壤水分温度一体式传感器
15
农业墒情自动监测系统
二、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和产品
3.网络通信技术和产品
网络传输对于物联网系统“物物相连”和应用服务的衔 接至关重要, 是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农业物联网信息融 合、知识发现、异构网络接入等技术, 以及低功耗、低损 耗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 信息处理技术: 对感知数据采集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决策,实现对物理实 体的有效监控与管理
8
9
二、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和产品
2.传感器技术和产品 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 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
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可通过声、光、电、
热、力、位移、湿度等信号来感知, 为物联网的工作采集、分 析、反馈最原始的信息。
喜温植物不能长期忍受5度以下的低温, 10度以下停 止生长, 如黄瓜, 西葫芦, 茄果类, 菜豆等;耐热蔬菜 生长温度要求在20至30度, 要求昼夜温差不低于10度
要求: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3
一、农业物联网
传统农业方式的转变
智慧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PPT课件

嗅觉感受器
听觉感受器
人体中枢神经网络
人体大脑
5
“一路一网一平台”新型智慧城市理念
信号灯检 测
管线 检测
井盖 检测
车辆 识别
停车位检 测环境 监测 Nhomakorabea有线光纤网络
√移动蜂窝网络
NB-IOT网络
Lora网络
智慧环保
智慧交通
智慧停车
智慧应急
智慧照明
平安城市
智慧旅游
— 路
— 网
一平台
6
城市大脑——智慧城市综合运行管理平台
50
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带动当地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与中国电子携手在当地落地物联网创新中心,以智慧城市项目为驱动力,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带动当地物 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众多具有千亿级规模产业的发展,并帮助城市在这些产业上取得领先优势。
应用层
平台层
网络层
感知层
芯片
传感器
ARM英特尔
高通华为海思
汉威电子霍尼韦尔
飞思卡尔华工科技
车道合并
活动
高速封路
21
智能交通诱导屏—其他交通指示标志
单行路段
禁止右转
前方限高
禁止通行
22
智能公交站牌
127路
车辆到站
9
分钟
轻轨东海路站 天滨公寓站 雀巢公司站 津滨发展站热电公司站 污水处理厂站
与生态城公交车车载GPS设备联动, 实时获取公交车位置
在路灯显示屏上实时展示公交车当前所在站点以及预计到站时间
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终端接收路灯 摄像头采集到的实时交通信息,生成 并执行自适应的信号灯配时方案
在路灯LED显示屏上显示绿 波带速度,按此速度行驶 即可享受一路绿灯!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与安全挑战ppt(38张)

通过政府平台,可以有效地对目标进行引导,搭建平台,推动资源要素 互动。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与安全挑战(pp t38页)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与安全挑战(pp t38页)
工业互联网的内涵
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 技术与全球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集 成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是工业智
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多层面、深领域、跨业界的合作交互。 交互过程中必将产生商业模式、产品体验、服务方式大创新,很可能带
来大跨越,使中国制造业跨越3.0,实现4.0。 信息跨界交流更加频繁,将会推动生产要素再分配、再优化。 随着要素、信息资源的层层递进和深化交互,基础技术领域短板会被补
齐,体现后发优势。
容的时代开端
4.0
目标 特征 战略方向 技术基础
工业互联网与全球智能制造变革
质量、效率、效益、创新、绿色……
外在: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 外在: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
智能制造 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工业CPS) +智能化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战略计划
德国工业4.0
美国先进制造/ 工业互联网
Hale Waihona Puke 中国制造2025/互联 网+/两化深度融合
德国工业4.0:人机物信息互联互通
工业4.0
工业3.0
开始应用信息物理融
复
应用电子信息技术,
合系统(CPS)
杂
工业2.0 将人类带入分工明确、
进一步提高生产自动 化水平
度
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
模式和“电气时代”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最新精品课件第1章 绪论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座舱系统
➢ 以车联网为依托, 集合丰富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 、网络传感器、云端数据、算力资源, 基于人工智 能技术和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 提供友好的人机交 互界面, 提升车辆行驶安全、通信感知能力、用户 体验的汽车座舱软硬件集成系统。主要由人机交互 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影音娱乐系统、信息通信系 统、导航定位系统等组成
2024/7/17
1.3.1 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
➢2.决策规划技术 ➢随着汽车驾驶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对车辆自主
决策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汽车不仅需要在某 个具体工况进行决策规划, 如超车、巡航和跟 车等单一工况, 还需要有在线学习能力以适应 更加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和不可预期工况。
2024/7/17
第8页
1.2 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术语及定义
➢ 智能汽车是通过搭载先进传感系统、决策系统、执 行系统, 运用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具有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 能, 由单纯交通运输工具逐步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 的新一代汽车。
第9页
第 10 页
智能汽车
➢目前典型的智能汽车是具有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车 辆, 如前向碰撞预警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盲区监测系统、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自动泊车辅助系统、自适应前照明系统、夜视辅助系统、平视 显示系统、全景泊车系统等。ADAS在汽车上的配置越多, 其智 能化程度越高, 其终极目标是无人驾驶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第1页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技术 ➢第3章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与通信技术 ➢第4章 智能网联汽车导航定位技术 ➢第5章 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 ➢第6章 智能网联汽车先进驾驶辅助技术 ➢第7章 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的前瞻技术
配电物联网微应用管控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

43供用电第38卷 第6期20216配电物联网微应用管控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张治明,王鹏,秦四军,郭屾,林佳颖,张冀川(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92)基金项目: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创新基金项目“配电物联网微应用管控系统技术研究”(52420018006C)。
Supported by Stat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52420018006C).摘 要:配电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理念与配电网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配电网形态,为配电网的精益化管理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为优化管理配电各类台区智能终端微应用部署,实现微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首先分析了台区智能终端微应用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试点的实际需求情况,结合互联网思想,提出了配电物联网微应用管控系统,实现对台区智能终端微应用的验证、授权、发布、运维、升级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技术构想,重点阐述了系统架构、数据交互、部署方式等关键技术;最后对配电物联网微应用管控系统试点应用成效进行了分析,为低压配电网精益化管理提供了一种可行性解决方案。
关键词:配电物联网;微应用管控系统;面向服务的架构(SOA );两级中心管理模式;微应用授权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21/ki.1006-6357.2021.06.007[引文信息]张治明,王鹏,秦四军,等.配电物联网微应用管控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J ].供用电,2021,38(6):43-49.ZHANG Zhiming ,WANG Peng ,QIN Sijun ,et 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application 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 technology for power distribution internet of things [J ].Distribution & Utilization ,2021,38(6):43-49.0 引言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逐渐与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应用,开启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1-8]。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

物联网概念与原理物联网概念与技术进展物联网(IOT, Internet of Things)Let all things be connected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
第2页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第3页物联网也是一种“泛在网络”,其原意是用互联网将世界上的物体都连接在一起,使世界万物都可以主动上网。
它是将射频识别设备( RFID )、传感设备、全球定位系统或其他信息获取方式等各种创新的传感科技嵌入到世界的各种物体、设施和环境中;把信息处理能力和智能技术通过互联网注入到世界的每一个物体里面,令物质世界被极大程度的数据化并赋予生命; 使物体会“ 说话” 、会“ 思考”、会“行动”;第4页物联网的本质就是借助于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把各种事物以信息化的方式通过网络表现出来,物品能够利用RFID等传感技术彼此进行智能“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第5页产生背景1 、1990 年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 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 Coke Machine。
2、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首先提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概念;是1999年MIT 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
提出了结合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
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 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 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这也是在2022年掀起第一轮华夏物联网热潮的基础。
最新安防技术培训(PPT)培训课件精品课件

1. 摄像机 2. 录像机
3. 配线
4. 监控(jiān kònɡ)外 围设备
第五页,共86页。
1.S摄ub 像title机
•摄像机基础知识 •摄像机分类 •CCD摄像机选购 •摄像机镜头概述 •镜头选择(xuǎnzé)计算
第六页,共86页。
1.1 摄像机基础知识
摄像机是把光学图象转变为电信号的设备。电信号方便存储 和传输。
2)按镜头尺寸分: 摄象机镜头尺寸规格应视摄象机的CCD尺寸而定,两者应相对应。
摄象机的靶面大小为1/2英寸时,镜头应选1/2英寸。 摄象机的靶面大小为1/3英寸时,镜头应选1/3英寸。 摄象机的靶面大小为1/4英寸时,镜头应选1/4英寸。
3)根据应用场合分类 广角镜头:视角90度以上,观察范围较大,近处图像有变形。(2.8—3.6mm) 标准镜头:视角30度左右,使用范围较广。(4mm,6mm) 长焦镜头:视角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
第十六页,共86页。
1.4 摄像机的关键(guānjiàn)性能指标
1)传感器类型:CCD、CMOS 2)分辨力(解析度):模拟用线数,网络用像素。 3)最低照度:让摄像机正常工作所需的最低照度。 4)信噪比(S/N) 5)自动增益控制(AGC) 6)白平衡(WB) 7)同步方式(外同步、内同步、电源同步) 8)电子(diànzǐ)快门(ES) 9)背光补偿 10)宽动态
**按摄像机照度划分: (1)普通型:正常工作所需照度为1~3(1x) (2)月光型:正常工作所需照度为0.1(1x)左右 (3)星光型:正常工作所需照度为0.01(1x)以下(yǐxià) (4)红外照明型:原则上可以为零照度,采用红外光源成像。
按传输方式: (1)有线 (2)无线
企业信息化技术基础

第1页,此课件共38页哦
回顾
1、应用信息技术创造竞争优势(ZARA案例) (1)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问题 (2)要设计一个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信息系统至少
需要两个条件:
• 对需要解决的商业问题或者想在其中产生竞争优势有一个 透彻的了解;
• 对可获得的技术有较深的了解,以及应用哪项技术来为当 前的商业形势设计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
▪ RFID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和传输特性进行非接触双 向通信,实现对静止或者移动物体的自动识别,并进行数据 交换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
第11页,此课件共38页哦
3、物联网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
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 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
造车间甚至卡车上。
第24页,此课件共38页哦
网络系统
❖ 对象名称解析服务Object Naming Service:ONS 除了将EPC代码存储在标签中,还需要将EPC代码与相应
商品信息进行匹配。
当一个解读器读取一个EPC标签的信息时,EPC码就 传递给了EPC中间件。中间件然后再在局域网或因特 网上利用ONS对象名解析服务找到这个产品信息所存储
❖案例
第29页,此课件共38页哦
RFID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分析
❖ 由于供应链管理和物流各环节可以对标签进行再
加工(修改数据、写入新的数据),RFID标签不
再是一个静态的货物标识,它的动态变化反映了 物品的状态、货物与货主之间互动作用。
第30页,此课件共38页哦
RFID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分析
❖由于RFID的动态作用,使得RFID与企业、与社 会能够保持联系。如:超市中采用RFID,当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