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图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 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 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 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 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 小时,每1?相差4 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
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光照图的几种类型及其判读课件

光照图的几种类型及其判读课件

昼夜光照图
总结词
反映全球昼夜变化情况,帮助理解地球自转对光照的影响。
详细描述
昼夜光照图主要用来表示全球昼夜变化情况,通过这种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自 转对昼夜变化的影响。这种图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和昼夜变化的关 系。
季节光照图
总结词
反映不同季节的光照情况,包括日出日落时间和太阳高度角 等。
学习地物判读技巧
通过不断实践和学习,掌握地物判 读的技巧和方法。
掌握地图分析方法
学习如何结合光照图的各种要素进 行综合分析和推断。
04
光照图的实际应用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光照图最常见的应用领域 。通过分析卫星遥感数据,气象学家 可以预测未来天气变化,包括温度、 降水、风向、风速等。
光照图中的云层分布、地表反照率等 信息有助于判断天气系统的发展和移 动,从而准确预报天气。
GIS中使用的地图和遥感数据很多来源于光照图,通过GIS可 以更好地管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服务于城市规划、资源管理 、环境保护等领域。
05
光照图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高分辨率的光照图
总结词
高分辨率的光照图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地表信息,有助于更准确的判读和分析。
详细描述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的光照图逐渐成为主流。这种类型的光照图能够捕捉到更多的地表细 节,如建筑物、树木、道路等,为地形分析、城市规划、资源调查等领域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数据支持 。
THANKS
光照图的判读基础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与地面之间的 夹角,它决定了太阳光的入射角度, 从而影响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
云量与云状
云量是指天空中被云覆盖的百分比, 云状则是指云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这 些因素都会影响太阳光的透过率和日 照时数。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如果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发生极昼(南极圈内部分 地区发生极夜),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 线之间;如果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发生极夜(南极 圈内部分地区发生极昼),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和南回归线之间。直射点的具体纬度可通过切点纬
度与直射点纬度的互余关系计算。
3、局部日照图 局部日照图实质上都是半球日照图的一部分。有的 为半球日照图的1/2、1/4甚至1/n,如图1、图2分别 为半球侧视日照图的1/2图、1/4图;图3为极地俯视 日照图的1/2图,图4和图5为极地俯视日照图的1/4 图;图6也是局部日照图,但不规则,就算1/n图。
高频考点讲练
(2)9个月后,下图中正确的是(
B
)
高频考点讲练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某纬线 圈至极点的昼夜分布状况,阴 影为黑夜。据此完成(1)~(3) 题。
(1)该纬度圈的纬度可能是( C ) A .0 ° B.23°26′S C.30°N D.30°S (2)关于T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 C.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D.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3)关于P地昼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昼长10小时 B.昼长11小时 C.昼长12小时 D.昼长13小时
为夏至日,晨昏线 起止于南北极圈, 除赤道上昼夜平分 外,其他各条纬线 的昼弧与夜弧都不 相等。北半球昼长 大于夜长,北极圈 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现象;南半球情况 相反
判读突破口 ①图中昼夜界线为 晨线,全球各地6 时日出,18时日 落;②太阳直射赤 道,正午太阳高度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 递减 ①图中昼夜界线为 晨线,全球只有赤 道上6时日出,18 时日落;②太阳直 射北回归线,正午 太阳高度由北回归 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D
)
高频考点讲练

太阳光照图(日照图)的判读内容和方法

太阳光照图(日照图)的判读内容和方法

• 季节、节气的判读 • 时间的确定 • 昼夜长短的判读 • 日出日落时刻的判读
一、季节、节气的判定
一般来说,日照图反应的往往是地球 在绕日公转中黄道上的几个特殊位置: 二分二至日时的情况。
步骤如下:
①确定南、北极。
可依据地球自转方向、海陆分布以及图上的 纬度分布特点来加以判断。
②注意晨昏线在地表的位置,尤其是与特殊


3、求乙图中D、O两点和甲图中H、K的昼长;
D:8h;
O:12h; H:18h;
K:24h
4、求甲图中G点的日出、日落时间
G点的日出时间为3时,日落时间为21时
晨昏线的画法: 1、过地心与光线垂直(侧视图) 2、平分赤道 3、二分时,与经线圈重合; 二至时,与极圈相切
线晨
线晨
S
N
昏 线
昏 线
问题:1、判断图示半球的季节、节气及日期
北半球的冬季,冬至日,12.22前后
二、时间的判定
时间的判定一般有两种方法:
• 从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出发推断时间
• 从晨昏圈与赤道交点推算时间
•从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出发推断时间
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分别平分昼弧和夜弧: •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 • 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后根据经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加西 减等原则判定某点所在经度的时间。
夏季
A
O
B
2、图中A点此时的地方时 是 4 时,C点的地方时是 12 时 3、A点昼长是 16 小时,B点昼 长 16 小时
C
点击高考
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 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 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慢。读图完成1--2题。 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 甲地为( ) B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太阳光照图分析

太阳光照图分析

(1)既能很好地遮雨,又能保证冬至日正午阳光最大限度地照进屋内,Leabharlann 该雨棚的宽度宜设计为( C )
A.1米
B.1.41 1米
C.1.732米 D.2米
(2)按以上要求装好雨棚,全年正午
有太阳光照进室内的时间是( B )
A.半年
B.近8个月
C.10个多月 D.全年
第十三页,共17页。
四、日影问题
1.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
这样我们就得出.在直射点上.太阳高度等于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 于0°;在直射点和晨昏圈之间的地区,即昼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大于0°,且 离直射点愈近,太阳高度愈大。
在地图上,把太阳高度相等的点用曲线连接起来,就形成太阳高度等值线图。 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具有以下特征:
1.昼半球上,太阳高度等值线以直射点为圆心,呈同心圆分布;太阳高度
第十五页,共17页。
【例4】2007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前国旗旗杆的杆影朝向与长度变 化规律分别是( A )
A.西北--北--东北 长--短--长
B.西北--北--东北 短--长--短
C.西南--南--东南 长--短--长
D.西南--南--东南 短--长--短
第十六页,共17页。
举一反三
以下图是某观测者在当地夏至日时。根据观测到的竖直标杆日影绘制的 示意图。读图答复(1)~(2)题。
从圆心向四周递减;0°太阳高度等值线为晨昏圈。
2.过圆心的横线为直射点的纬线。过圆心的竖线的大部分为直射点所在经线。
第三页,共17页。
3.假设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见右图),N、S为极点,NOS为一条完好的
经线,那么该经线为地方12时,经线NOS上所有点对应的太阳高度值均 为正午太阳高度值(H)。

《光照图的判读》课件

《光照图的判读》课件

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地 球的季节变化
04
光照图的应用
判断节气
光照图可以显示 太阳的位置和角 度
通过光照图可以 判断出太阳的直 射点
光照图可以帮助 我们了解地球的 公转和自转
通过光照图可以 判断出节气的变 化
判断昼夜长短
光照图可以直观 地显示地球表面 不同地区的光照 情况
通过观察光照图 的颜色和亮度, 可以判断出昼夜 长短的变化
判断太阳辐射强度
应用领域:气象、农业、能 源等
光照图:表示太阳辐射强度 的图像
判断方法:根据光照图的颜 色和亮度来判断太阳辐射强

应用实例:天气预报、农业 种植、太阳能发电等
05
光照图的解题技巧
熟悉各种光照图的画法
掌握光照图的基 本概念和原理
熟悉各种光照图 的画法,如阴影、 反射、折射等
学会分析光照图 的特点和规律
光照图还可以帮 助我们了解地球 自转和公转对昼 夜长短的影响
光照图在气象学 、地理学、天文 学等领域都有广 泛的应用
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光照图:表示太阳光照射强度的地图 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 应用: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可以了解太阳光照射强度和方向 方法:通过光照图可以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角,从而判断光照强度和方向
确定晨昏线
观察光照图的颜色和亮度,判断昼夜交替 寻找光照图中的阴影区域,判断晨昏线位置 根据光照图的经纬度信息,判断晨昏线的走向 结合实际地理知识,判断晨昏线的具体位置
确定太阳直射点
观察光照图,找出太阳直射点的 位置
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地 球的公转方向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地 球的自转方向

太阳光照图(日照图)的判读内容和方法

太阳光照图(日照图)的判读内容和方法

乙图中A、B点的地方时
甲图中 A:0时 B:12时
E:9时
乙图中 A:14时 B:20时

F:21时
三、昼夜长短的判定
• 同一条纬线上各点昼长相等,夜长也相等;
即:昼长+夜长=24小时
• 就南、北半球而言,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而在另一半球情况 则正好相反; • 春秋分日全球各纬度处昼夜等长,均为12个 小时;赤道处全年昼夜等长。
得出地球的天文位置,进而判定季节和节气, 还可以判定太阳直射点,如果条件具备,还可 以确定直射点的坐标。
方法如下:
①北极圈以北为极昼,南极圈以南为极夜— ——夏至日,6.22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23°26′N
②南极圈以南为极昼,北极圈以北为极夜— ——冬至日,12.22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 线,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23°26′S
甲地为( )B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读右图判断1`--2题(阴影部分 表示黑夜)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 标是 A
A.00,300E B.00,600E C.300E,300W D.00,1200E 2.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 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D A.日界线 本初子午线 B.00,1800 C.00,1500W D.1500W,1800
660 34′N 23026′N
图一
图二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
回答
1在下图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光照图分析

光照图分析

N
冬 至 日


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上绘箭头以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2、两物体从A点向南北分别做水平运动。用箭头画出实际 运动方向。
3、A比B的地方时大约要
(早或晚)
小时。
4、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看,C点和A、B两点的 根本区在于: 。
1、在图北极地轴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0
早一天
M 晚一天
X
Y
早一天
M 晚一天 180
0
0:00时经线
早一天 M 晚一天 X
Y
a ∠2
∠3
∠1
8.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比较
项目 自 转 公 转
绕转中 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地轴
自西向东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
太阳
自西向东 恒星年-365日6时9分4秒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1)B、C、D、E的经度是 B. 、C. 、D. 、E. 。 (2)根据图上阴影(表示夜)的位置, 判断这一天的节气是 。
(3)在北半球图上绘出恰当的阴影(夜) 部分。 (4)当甲点是22日16点时,乙处是 月 日 时。
读图,图中ED为昏线,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A、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 是 ,A、B两地日出较早的 。 (3)此时赤道上昼的范围是 。
6、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长=昼弧度数/150 昼长=(正午12时-日出时间)×2 昼长=(日落时间-正午12时)×2 夜长=(子夜24时-日落时间)×2 7、日出日落时刻的确定 日出时间=正午12时― 昼长/2 日出时间=(24 ― 昼长)/2 日落时间=正午12时+ 昼长/2 日落时间=24 ―夜长/2 8、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图画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半球。 3、该图表示的节气是 。这一天,出现极夜的范围是

4、这一天A、B、C三点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 的顺序为 。按白昼由长到短的顺序为 。
5、若A点经度为东经10度,D点经度为西经35度, 则先看到日出的是 。两者地方时相差 小时。
⒉根据晨昏线与经纬线的特殊关系判断 出所代表的日期(节气、季节):晨昏线 与某一经线重合—二分日;晨昏线与南 北极圈相切—二至日。
6、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长=昼弧度数/150 昼长=(正午12时-日出时间)×2 昼长=(日落时间-正午12时)×2 夜长=(子夜24时-日落时间)×2 7、日出日落时刻的确定 日出时间=正午12时― 昼长/2 日出时间=(24 ― 昼长)/2 日落时间=正午12时+ 昼长/2 日落时间=24 ―夜长/2 8、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晨昏线: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地方时6点,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判断:“右晨左昏” 光线从右射来晨昏线为晨线, 光线从左射来晨昏线为昏线。 晨昏线与12点线和0点线相垂直;与太阳光线相 垂直。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为冬至或夏至,晨昏线与相切 纬线的度数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晨昏线过 极点为春秋分。 相对两条经线的度数和为180°,如45°W对 面是135°E。
①东、西12区都在西半球。 ②东、西12区各跨7.5个 经度,都以1800为中央经 线,因此两区的时刻相同, 日期相差一天。 ③东12区总比西12区早一 天,即区时相差24小时。 ④从东12区向东越过日界线 进人西12区,日期要减一天; 从西12区向西越过日界线进 入东12区,日期要加一天。
(1)关于国际日期变更线 ①东、西12区都在西半球。 ②东、西12区各跨7.5个经度,都以 180°为中央经线,因此 两区的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 ③东12区总比西12区早一天,即区时 相差24小时。 ④从东12区向东越过日界线进人西12 区,日期要减一天; 从西12区向西越过日界线进入东12区, 日期要加一天。
(4)地球上不同地区正午日影长短和朝 向的变化
①正午日影的朝向 A.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四季太阳都是从南边 照射过来,日影永远朝向北。 B.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四季太阳都是从北边照 射过来,日影永远朝向南。 C.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一年中有的季节太阳从 南边照射过来,日影朝向北;有的季节太阳从北 边照射过来,日影朝向南。 D.北极点,太阳虽然永远从南边照射过来,但日 影也是永远朝向南方的;南极点正好相反,日影 永远朝向北方。
(4)9月23日一12月22日一次年3月21日(北半球的冬半年) 北半球夜长昼短,纬度越高黑夜越长,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 渐扩大。12月22日,黑夜最长,白昼最短,北极圈内的极夜范 围最大。南半球则相反。 (5)极圈内的昼与夜 ①极圈内因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并不是 每天都是24小时,纬度越高,昼夜更替的周期越长,极点附近 为一年。 ②由于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同,在远日点附近较慢、近日点附近 较快,所以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比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要多;反 之,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比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要多。 (6)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方,昼夜状况相反,时间长短相同。 例如:北纬40°的地方,6月22日这一天昼长14小时51分,夜 长9小时09分;那么,南纬40°的地方,这一天正好相反,夜 长14小时51分,昼长 9小时09分。
(2)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①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及 其以北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 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 及其以南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 球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3)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地区 ①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一次最大值和一次最 小值。 ②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不含南北回归线)—一 年中有两次最大值,一次最小值。 ③赤道上—一年中有两次最大值(春、秋分日), 两次最小值(冬、夏至日)。赤道是正午太阳高 度变化最小的地区,由赤道向两极正午太阳高度 变化逐渐增大,距赤道近变化小,距赤道远变化 大。
1)B、C、D、E的经度是 B. 、C. 、D. 、E. 。 (2)根据图上阴影(表示夜)的位置, 判断这一天的节气是 。
(3)在北半球图上绘出恰当的阴影(夜) 部分。 (4)当甲点是22日16点时,乙处是 月 日 时。
读图,图中ED为昏线,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A、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 是 ,A、B两地日出较早的 。 (3)此时赤道上昼的范围是 。
N
冬 至 日


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上绘箭头以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2、两物体从A点向南北分别做水平运动。用箭头画出实际 运动方向。
3、A比B的地方时大约要
(早或晚)
小时。
4、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看,C点和A、B两点的 根本区在于: 。
1、在图北极地轴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0
早一天
M 晚一天
X
Y
早一天
M 晚一天 180
0
0:00时经线
早一天 M 晚一天 X
Y
a ∠2
∠3
∠1
8.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比较
项目 自 转 公 转
绕转中 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地轴
自西向东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
太阳
自西向东 恒星年-365日6时9分4秒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为3月21日,非阴影 区为3月22日。读图回答。 (1)OP的经度为 ,ON的经度为 。 (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 日 时。
(1)图示的时刻前后数日内 A.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 B.南极长城站处于极昼时期 C.漠河的白天比广州长 D.硅谷地区天气干热 (2)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是图 A.9时40分 B.20时20分 C.8时20分 D.21时40分
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地,6月22 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据此判断下列各选项 中,对四地纬度位置的说法与图示情况相符合的是
①A.23°26′N B.46°52′N C.66°34′N D.90°N ②A.90°N B.66°34′N C.23°26′N D.0° ③A.0° B.23°26′N C.90°N D.66°34′N ④A.23°26′N B.46°52′N C.90°N D.66°34′N
光照图分析 的三大技巧
襄樊市第二十四中学 薛长胜
日照图分析的三大技巧: ⒈根据自转方向和已知经纬线(或特殊信 息提示)判断出图中各经纬线的经纬度。
自 转 方 向
1350W
135 W
0
⒉根据晨昏线与经纬线的特殊关系判断 出所代表的日期(节气、季节): 晨昏线与某一经线重合—二分日; 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二至日。

太阳直射哪 哪个纬度昼 昼长的纬度 正午太阳高 个纬度? 长最长? 分布规律? 度的纬度分 布规律? 南回归线 23°26′ 北回归线 23°26′ 赤道 南极圈以上 昼长由北极 南回归线向 向南极增加 两极递减 北极圈以上 昼长由南极 北回归线向 向北极增加 两极递减 都一样 都一样 赤道向两极 递减
11.地球自转运动与公转运动的联系
地球自转 赤道平面 地球公转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正 午 太 阳 高 度 角 的 昼 夜 长 短 的 纬 度 变 正 午 太 阳 高 度 角 的昼 夜 长 短 的 季 节 变 纬度变化 化 季节变化 化
五带划分
四季更替
12.地方时计算中的重要参考线
a ∠2
∠3
∠1
⒊找出晨线或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 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时间为6:00, 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时间为18:00,
赤昏点:18时
日落
子线:0时
子夜
日出
正午
午线:12时
赤晨点:6时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内容和技巧
1、日期判断 2、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3、南北半球的判定 4、东西经度的判读 5、地方时的判读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为6点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为18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为12点 昼半球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点 夜半球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3、当AC为晨线时,此时是
节气,
当DE为昏线时,此时是
当AD为晨线时,此时是
节气。
节气,
4,DF是
线。
(1)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 前后,判断理 由 。 (2)当DF为昏线时,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是 。 (3)当AC为晨线时,此时是 节气,当DE为 昏线,此日是 节气;当AD为晨线时,此日 是 节气。 (4)若DE为晨线,此时北京时间是 ;当北 京时间为8点整,DF是 线。
8、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8、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8、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90 -|α-β|
0
9、日期范围的确定 零点经线以东为今天,以西为昨天; 180°经线以西为今天,以东为昨天; 当180°经线上的地方时为零点时,全球日期相同。
1、当AB为晨线时,是

日前后,判断理由是:
2、当DF为昏线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冬至日 夏至日 二分日
9.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的规律
(1)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距直射纬线愈近正午太阳高度愈大,愈远愈小)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H=90°—某地纬度与直射纬度的度 数差 ①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 减。(H=90°-当地纬度) ②6月22日前后—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H=90°-当地纬度与23°26′N的度数差 ③12月22日前后—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H=90°-当地纬度与23°26′S的度数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