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针入度试验操作规程
沥青针入度试验操作规程

沥青针入度试验操作规程一、试验材料和设备准备1.沥青样品:按照规定量取代表性的沥青样品。
2.试验设备:沥青针入度仪、热水槽、温度计、针入度孔板等。
二、试验前准备工作1.将沥青样品放入恒温槽中,使其温度恒定在试验温度下。
2.校准沥青针入度仪,确保其准确性。
3.清洁试验设备,确保无杂质和污染。
4.检查试验设备的状况,确保正常运行。
三、试验操作步骤1.将恒温槽中的沥青样品倒入试验杯中,使其填满杯底平面且表面光滑。
2.将试验杯放入沥青针入度仪的针入台上,使其与针入度孔板接触。
3.将针入度孔板放置在试验杯上方,将沥青针入度仪的放泄阀阀杆旋紧,使其与放泄阀密封。
4.慢慢转动针入度仪的升降旋钮,使针舌逐渐下降,直至针舌底面与试验杯胆底面平行。
5.用秒表计时,并记录下针入度仪指针从下降至沥青表面的时间,即渗透时间t。
6.温度计测量恒温槽中沥青的温度T,记录下来。
7.关闭沥青针入度仪的放泄阀,旋紧其阀杆,使其与放泄阀密封。
8.迅速把试验杯取出,将试验杯倾斜,使其中的沥青流向试验杯胆口,记录下沥青的流动距离L。
9.根据渗透时间t和流动距离L计算出沥青针入度值(入度值=√t/L)。
四、数据处理1.将得到的沥青针入度值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2.将得到的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判断沥青的质量是否合格。
五、试验注意事项1.沥青针入度试验需要在恒定温度下进行,且试验过程中温度要保持稳定。
2.试验杯、针入度孔板等试验设备应保持清洁,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3.在操作试验设备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试验前应先对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5.对于不同类型的沥青,其试验温度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以上是沥青针入度试验的操作规程,通过按照规定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评估沥青的质量状况。
沥青针入度仪试验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沥青针入度试验(沥青针入度仪)1.0准备工作1.1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T0602的方法准备试样,将预先脱水的式样加热熔化,加热温度不得高于试样估计软化点90℃,时间不得多于30min,充分搅拌。
1.2将式样注入盛样皿中,其深度至少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约10mm。
并盖上盛样皿,以防落入灰尘。
放置于是15-30℃的室温中冷却1-1.5小时(小盛样皿)1.5-2小时(大盛样皿,或2-2.5h特殊盛样皿)后,移入保持规定实验温度±0.1℃的恒温水浴中1-1.5h(小盛样皿),1.5-2h(大盛样皿)或2-2.5h(特殊盛样皿)。
2.0实施步骤2.1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可用恒温水浴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
2.2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正好和试样表面接触。
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之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2.3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向5s的瞬间,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指针停止移动。
注:当采用自动针入度仪时,计时与标准针落下贯入试样同时开始,至5s时自动停止。
2.4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读数,精确至0.5(0.1mm)。
2.5同一试样平行实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与盛样皿的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每次实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浴,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度。
每次试验应换一根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现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
2.6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3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
沥青针入度实验(图文版-完整)

沥青针入度实验(图文版-完整)一. 沥青针入度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沥青的针入度,以评价道路粘稠石油沥青的粘滞性,并确定沥青标号。
还可以进一步计算沥青的针入度指数,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计算当量软化点800(相当于沥青针入度为800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计算当量脆点 1.2(相当于沥青针入度为1.2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2.试验仪具(1)针入度仪(图7-1):(图7-1)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0.05g,另附50g±0.05g砝码一只,试验时总质量为100g±0.05g。
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解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
(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针及针杆总质量2.5g±0.05g。
针应设有固定用装置盒,以免碰撞针尖。
(3)盛样皿(图7-2):(图7-2)金属制,圆柱形平底。
小盛样皿的内径55mm,深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m(适用于针入度200~350)。
对于针入度大于350的试样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试样体积不小于125mL。
(4)恒温水浴:容量不小于10L,控温准确度为0.1℃。
水槽中应设有一带孔的搁架,位于水面下不小于100mm,距水槽底不得少于50mm 处。
(5)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小于1L,深度不小于80mm。
内设有一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样皿稳定。
(6)温度计:0℃~50℃,分度为0.1℃。
(7)秒表:分度为0.1s。
(8)盛样皿盖:平板玻璃,直径不小于盛样皿开口尺寸。
(9)溶剂:三氯乙烯。
(10)其他:电炉或砂浴、石棉网、金属锅或瓷把坩埚等。
3.试验方法图7-3 沥青针入度试验(1)沥青试样准备方法①将装有试样的盛样器带盖放入恒温烘箱中,当石油沥青试样中含有水分时,烘箱温度80℃左右,加热至沥青全部熔化后供脱水用。
沥青针入度试验

实验8.1 沥青针入度试验
(1) 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测定针入度小于350的固体和半固体沥青材料的针入度。
非经另行规定,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砝码的合重为100±0.1 g,温度为25 ℃,时间为5 s。
特定实验可使用的其它条件应按下表的规定。
表10-5 针入度特定实验条件规定
温度/℃荷重/g 时间/s
0 200 60
4 200 60
46 50 5
(2) 实验前的准备
①将预先除去水分的沥青试样在砂浴或密闭电炉上小心加热,不断搅拌,加热温度不得超过软化点100℃。
加热时间不得超过30 min,用筛过滤除去杂质。
②将试样倒入预先选好的试样皿中,试样深度应大于预计深度
10 mm。
③试样皿在15~30℃的空气中冷却1~1.5 h(大试样皿),防止灰尘落入试皿。
然后将试样皿移入保持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浴中。
小试样皿恒温1~1.5 h,大试样皿恒温1.5~2 h。
(3) 实验步骤
(4) 实验数据处理
取3次测定针入度的平均值,取至整数,作为实验结果。
3次测定的针入度值相差不应大于下表数值。
若超过,应重做。
实验的重复性与再现性应符合规定。
表10-6针入度测定允许最大差植
表10-7针入度测定重复性与再现性应符合规定。
沥青针入度操作规程

沥青针入度操作规程一、操作目的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沥青针入度仪的仪器设备是否正常,确保温度计和针入器的准确性。
2.准备好测试所需的沥青样品,并将其加热至测试温度。
3.清洁测试工作台面,确保无灰尘或杂物。
三、操作步骤1.将沥青样品倒入沥青针入度仪的烧杯中,并将烧杯放置在预先设定的测试温度下加热。
2. 同时将针入器插入沥青针入度仪的设备孔中,并将温度计插入孔中,确保温度计的浸入深度至少超过沥青液面1cm。
3.在沥青温度稳定后,用手将烧杯慢慢转动,使沥青均匀受热。
注意不要使沥青溅出烧杯。
4.当沥青温度达到设定的测试温度时,稳定温度2-3分钟,待沥青完全熔化。
5.将预先校准好的针入器轻轻插入沥青中,其中底端针尖与沥青液面平行。
6.按下针入器上的按钮,使针入器以恒定速度,垂直向下插入沥青,直至插入一定深度为止。
7.保持针入器停留在插入深度的位置,两分钟后再慢慢抽出针入器。
注意不能旋转针入器,以免沥青带出针孔。
8.用刻度尺或测度器测量针入器上沾有沥青的长度,记录下入度值。
四、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以防止沥青的溅出。
2.操作过程中严禁用力抽动针入器,以免损坏仪器或造成安全事故。
3.操作前要确保温度计和针入器的准确性,避免因仪器故障导致测试结果错误。
4.每次操作前要对仪器进行清洁,以避免测试误差。
5.沥青样品在加热时要均匀受热,避免出现局部高温或熔化不均匀的情况。
五、操作记录与报告1.每次操作完成后,要记录下沥青的测试温度、入度值、操作人员等信息。
2.操作完成后要对沥青针入度仪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六、操作风险与应急措施1.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护手套和护目镜的佩戴,防止沥青的溅出。
2.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沥青冒泡或溅射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措施清理和处理。
3.如果发生仪器故障或操作失误导致的危险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主管人员。
通过遵守以上沥青针入度操作规程,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沥青针入度仪操作规程

沥青针入度仪操作规程一、设备准备1.确保沥青针入度仪处于稳定、水平的状态下。
2.确保所需试验沥青样品准备充分,满足试验要求。
3.准备好所需检测工具和备品备件。
二、操作步骤1.打开沥青针入度仪控制面板电源开关,将其置于“打开”位置。
2.调整仪器控制面板的温度控制旋钮,使其指示温度与试验要求一致。
3.打开沥青针入度仪台面上的沥青样品盘,并在上面放置试验样品。
4.使用合适的工具,调整仪器的探测头,使其与试验样品表面接触。
5.使用控制面板上的下降按钮,将探测头缓慢的下降到试验样品内部,直至其触碰到底部。
6.按下控制面板上的读数按钮,此时读数器将记录试验样品的入度数值。
7.使用控制面板上的上升按钮,将探测头缓慢的抬升到试验样品表面,并注意观察探测头是否与试验样品粘连。
8.将试验样品从仪器台面上移除,并清洁沥青针入度仪的台面,确保干净整洁。
三、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需穿着防护手套和眼镜,以防试验样品溅出引起伤害。
2.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控制面板的显示和指示,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3.在操作前应检查沥青样品是否符合试验要求,样品不符合要求时应更换。
4.清洁仪器时,应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并按照清洁剂的说明进行操作。
5.定期检查沥青针入度仪的性能和准确性,如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维修或更换设备。
四、维护保养1.每次使用结束后,应清洁沥青针入度仪的探测头和台面,避免沥青堆积。
2.定期清洁仪器的过滤器和排水装置,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3.定期检查仪器的电气线路和连接器,确保其连接稳固。
4.定期检查仪器的控制面板和仪表的显示和指示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以上即是沥青针入度仪操作规程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只有操作人员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仪器的正常运行。
在使用过程中,还需密切关注试验样品的质量和温度等因素,并及时进行记录和分析。
同时,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沥青自动针入度仪操作规程

沥青自动针入度仪操作规程一、概述本文档介绍了如何操作沥青自动针入度仪。
针入度仪是通过针入沥青样品的方式来测量其粘度。
正确的操作方式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在测量之前先将仪器仔细清洁干净,以免样品受到污染。
•准备好需要测量的沥青样品,并将其加热至约135°C左右,以确保其液态状态。
•打开记录仪,确保其稳定连接。
2. 安装样品•轻轻旋开下部夹层的螺丝,将样品卡片放在样品支架上,紧贴样品支架。
•拧紧螺丝,固定样品卡片,将针管头放在样品中央,针管需轻轻压到样品中心。
•通过轻轻旋开螺丝,使得完成针头和样品之间的接触,并保证针头可以自由移动。
•操作主界面上的“开始测量”按钮。
•针头会自动下降到样品中心进行测量。
•稳定后,测量结果将在操作屏幕上显示。
4. 测量完毕•测量完毕后,用清洁纸巾将针头上的沥青样品擦干净。
•取下样品卡片,对其进行清洁,以确保其准备好下一次测量。
•关闭记录仪并清理仪器。
三、注意事项•操作前确保已经阅读并理解操作手册,遵守所有操作规程。
•确保测量之前仪器已经清洗干净,以免污染样品。
•在针头和样品接触前,确保针头可以轻轻移动,不要用力推动针头。
•在测量过程中,请勿拔出样品卡片或移动针头,以免影响测量操作。
•完成操作后,请及时清理仪器,确保其处于干净的状态之下。
通过本文档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如何正确操作沥青自动针入度仪。
这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的重要步骤,需要根据规程执行,遵循操作步骤以确保结果的正确性。
沥青针入度试验操作规范流程

沥青针入度试验操作规程1.按试验要求将恒温水槽调解到要求的试验温度,保持稳定。
2.将试样注入盛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10mm,并盖上盛样皿,以防落入灰尘。
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1-1.5h后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1-1.5h. 3.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
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它外来物,无明显摩擦。
4.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角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5.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
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6.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5s的瞬间,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7.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读数,准确至0.5(0.1mm).8.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9.试验完毕后,切断电源,清理仪器上的污物,填写使用记录。
沥青延度仪试验操作规程1.将隔离剂拌和均匀,涂于清洁干燥的试模底板和两个侧模的内侧表面,并将试模在试模底板上装妥。
2.按规定的方法准备试样,然后将试样仔细自试模的一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试模中,最后略高出试模,灌模时应注意勿使气泡混入。
3.试件在室温中冷确30~40min,然后置于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保持30min后取出,用热刮刀刮除高出试模的沥青,使沥青与试模面齐平。
然后将试模连同底板再浸入规定试验温度的水槽中1~1.5h。
4.检查延度仪延伸速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然后移动滑板使其指针正对标尺的零点。
将延度仪注水,并保温达试验温度±0.5℃。
将盛有试样的试模自玻璃板或5.将保温后的试件连同底板移入延度仪的水槽中,然后将盛有试样的试模自玻璃板上取下,将试模两端孔分别套在滑板及槽端固定板的金属柱上,并取下侧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针入度试验操作规程1.按试验要求将恒温水槽调解到要求的试验温度,保持稳定。
2.将试样注入盛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10mm,并盖上盛样皿,以防落入灰尘。
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1-1.5h后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1-1.5h. 3.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
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它外来物,无明显摩擦。
4.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角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
5.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
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6.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5s的瞬间,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7.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读数,准确至0.5(0.1mm).
8.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
9.试验完毕后,切断电源,清理仪器上的污物,填写使用记录。
沥青延度仪试验操作规程
1.将隔离剂拌和均匀,涂于清洁干燥的试模底板和两个侧模的内侧表面,并将试模在试模底板上装妥。
2.按规定的方法准备试样,然后将试样仔细自试模的一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试模中,最后略高出试模,灌模时应注意勿使气泡混入。
3.试件在室温中冷确30~40min,然后置于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保持30min后取出,用热刮刀刮除高出试模的沥青,使沥青与试模面齐平。
然后将试模连同底板再浸入规定试验温度的水槽中1~1.5h。
4.检查延度仪延伸速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然后移动滑板使其指针正对标尺的零点。
将延度仪注水,并保温达试验温度±0.5℃。
将盛有试样的试模自玻璃板或
5.将保温后的试件连同底板移入延度仪的
水槽中,然后将盛有试样的试模自玻璃板上取下,将试模两端孔分别套在滑板
及槽端固定板的金属柱上,并取下侧模。
6.开动延度仪,仪器不得有振动,水面不得有晃动。
如试验中,发现沥青丝浮于水面或盛入槽底时,则应在水中加入酒精或食盐,调整水的密度至于试样相近后,重新试验。
7.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的读数,以厘米表示。
8.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验不少于3个,如3个测定结果均大于100cm,试验结果记作“>100cm”。
9.切断电源,填写使用记录。
沥青软化点试验操作规程1.将试样环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试样底板上。
按规定的方法将准备好的沥青试样徐徐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
2.试样在室温冷却30min后,用环夹夹着试样杯,并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试样,务使与环面齐平。
3.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5℃±0.5℃的恒温水槽中至少15min ;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一同置于水槽中。
4.烧杯内注入新煮沸并冷却至5℃的蒸馏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5.从恒温水槽中取出盛有试样的试样环放置在支架中层板的圆孔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为5℃±0.5℃。
环夹上任何部位不得附有气泡。
将0℃-80℃的温
度计由上层板中心孔垂直插入,使端部测温头底部与试样环下面齐平。
6.启动试验机开始加热,使杯中水温在3min 内调节到维持每分钟上升5℃±0.5℃。
7.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坠,至与下层底板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准确至0.5℃。
8.同一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软化点试验结果,准确到0.5℃。
9.切断电源,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试验操作规程
1.采用A类容器时,将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