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染料和进口染料的差距

合集下载

国产面料PK进口面料!!!你选谁?

国产面料PK进口面料!!!你选谁?

国产面料PK进口面料你选谁?国产面料VS进口面料我国服装进口面料主要是化纤产品,占进口面料总数的60%—70%。

棉、毛、丝及其混纤服装面料中有70%—85%为国产面料,麻及麻混纺服装面料中有98%为国产面料。

面料的货品来源可分为进口和国产两种。

进口面料以西班牙、法国、德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和近邻韩国、日本为主。

从正规渠道进口的面料,多具有布面平整、悬垂感强、手感舒适等特点。

一、进口面料、国产面料特点欧洲面料1、面料展示,细节的设计远远要超于国内2、全面且引领国际男装趋势3、强大的创意和设计4、产品系列性完整5、色彩高级,实用新颖6、针对性的样衣展示有力促进了面料的推广7、多品种小量、灵活8、样布配合便利,色彩和花型调整快捷9、注重品牌价值,定位清晰,重视对客户及市场的调研日韩面料1、侧重点突出,少而精2、服用性能好、稳定3、自身特点突出,与市场趋势贴近4、与本国品牌配合非常好,客户资源整合现货体系国产面料1、多而全,系统性弱,性价比高2、起定量高3、注重与品牌的配合度、品牌价值,整体包装4、国产面料需要买手型的面料设计师5、面料设计要领先于服装设计6、技术开发要与良好的服务相结合二、两者的区别国产面料和进口面料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纤维、纺纱织造、染整这3个方面。

纤维差距品种单一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和台湾,其最新面料的纤维组成已经发展到2—4种,多的达5—6种纤维混纺,通过纤维结构变化和织物组织结构的变化,实现仿真、超真效果,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我国目前新型化纤的性能还不稳定,应用还不普遍,混纺面料平均使用纤维1—3种。

国内功能性纤维单纤过粗如吸湿快干纤维在1.5D。

本身是舒适性纤维,但手感和风格不符合夏季穿着要求。

国内化纤印染仿真、超真主要通过"碱减量"实现。

"碱减量法"处理普通涤纶织物,其结果是织物柔软度增加,表面极光改善,但缺点是风格单一,面料制成服装时的成形性下降,织物的丰厚蓬松感、表面滑糯或滑爽感仍然不好。

阿杰涂料讲解进口涂料和国产涂料区别

阿杰涂料讲解进口涂料和国产涂料区别

进口涂料和国产涂料区别
现在的涂料工艺某种意义上同质化比较严重,跟电脑很相象,但是进口涂料和国产涂料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区别在哪,因为进口的涂料原材料质地就比较高,很多国产的产品不值得从国外原材料运过来,所以国产的涂料原材料都是国产化的,但是涂料的原材料欧洲和中国的标准差异很大,欧洲有一个出口标准认证,要达到这个标准认证才可以,这个产品必须要达到这个标准,他们对排放要求的非常高,这些原材料质量很高,价格会很高,造成进口的涂料比国产的贵一些,但是使用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国产的整个的导热性都不如进口的,这个差异性的造成就是原材料造成的。

国内经营理念和欧洲也不太一样,北欧是靠口碑传播产品的理念,传达产品的质量,而中国是靠广告传达的,所以中国往往我们的涂料成本很大一块是涂料,北欧的产品更多的可能是原材料方面,这也是一个差异。

有时候看到中国可能不太适应这个产品,一个很好的产品可能只能做高端的很小的市场,不光是因为我们贵,不是说中国老百姓买不起贵的产品,如果这么贵的产品加上很高的广告费,价格就是天价了,造成了我们不能投广告,国内的产品大多数通过广告宣传,广告多了就会压缩成本,还会有用高品质的原材料吗,这个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进口青料和国产青料的最大区别

进口青料和国产青料的最大区别

进口青料和国产青料的最大区别由于矿的类型不同,进口青料和国产青料的化学差别很大。

进口青料有苏麻离青和回青两种,它们全部属于低锰型,苏麻离青还含有微量铜或砷;而国产料则全部属于高锰型,不含铜或砷。

青花的锰钴比和铁钴比的意义?自然界中的钴常与其他矿物共生,最常见的共生矿物有锰、铁、铜、砷、镍等。

由于产地不同,共生矿物的种类和含量也有较大的差别,根据这些差别能够大体上看出钴矿的产区。

为了探求古代青花色料的来源,必须首先对已知产地的古代蓝色釉彩和玻璃以及当地的钴矿进行化学分析,并计算出钴和其他几种主要共生元素的比值,即锰钴比(MnO/CoO)和铁钴比(Fe203/CoO)等。

然后把色料来源不详的青花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同样计算出它们的锰钴比和铁钴比,再和上述已知产地的钴蓝数据进行比较,便能大体上判断其产地。

如果只测定锰、铁、钴的绝对含量,那不能说明问题,因为绝对含量和色料的浓度有关,浓度高的其绝对含量也高,浓度低的绝对含量也低。

历代青料的化学组成分布图说明什么问题?中国历代育花所采用的色料有进口料也有国产料,国产料有的直接用原矿,也有的采用精炼矿,这些不同来源和用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色料,它们的化学组成相差很大。

为了能够说明历代青花色料的化学组成特点,科学工作者首先把已知烧造年代的历代青花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再计算出它们的锰钴比和铁钴比,然后绘制成如图11.5所示的历代青花色料的化学组成分布图。

此图结合有关化学分析数据表明,中国历代青花色料大体上可分成四个成分组:(1)第一成分组——高锰型,不含铜不含砷。

全都清代青花和国产钴土矿都属于此组;历代民窑青花除了少数例外也都属于此组;部分元青花和永乐、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也属于此组;(2)第二成分组——低锰低铁型,含铜。

唐青花和唐三彩蓝釉都属于此组;(3)第三成分组——低锰高铁型,含砷,大部分官窑元青花和明代洪武、永乐、宣德的官窑青花都属于此组;(4)第四成分组——低锰低铁低铝型。

大货常与客户确认色样色差,90%是这里出现问题

大货常与客户确认色样色差,90%是这里出现问题

大货常与客户确认色样色差,90%是这里出现问题染色布的色泽要按客户指定的色号或来样进行生产。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有时染色成品的色泽与指定的标准色泽不符,并超过了允许色差标准。

首先色样确认1 . 色板样自我评价用灰卡对色。

原样与小样之间要求4.5级。

用测配仪对色时,一般△E1,考虑到系统误差,内控标准△E0.6,力争一次准样。

若高要求时,应将色相△H和彩度△C也考虑在内。

要充分了解染料的热敏性和光敏性。

光敏性的染料较少,如尽量不用汽巴克隆黄CR-01,尤其是汽巴克隆黄C-2R。

大多数染料或多或少都有热敏性,士林染料表现较突出,冷热干湿对色光都有影响,此类染料打样对色时,要考虑到染料色光稳定后的趋向,有意向反向偏离一点。

如多数染料色光稳定后偏向红光略深,刚打完样稍冷对色时,应偏绿光略为亮一点,这样色光稳定时刚好与原样相等。

光敏、热敏严峻的染料作主色调打样,可能会造成大生产色布堆置色档印,严峻时甚至不行逆转,如橄榄绿R,黄C-2R等染料。

因此,不能采纳此类染料。

手板样是否符合客户的要求,对常规客户打样要心中有数,结合客户习惯简单准样。

区域不同对颜色偏爱不同。

一般客户要求手板样至少3块,即A、B、C样,有时也有要求12块样的。

从深浅、明暗、艳亮和色相等方面考虑,从而提高一次准样率。

2 . 对小样的认可当客户意见与实际状况相差时,应考虑到可能光源问题,应与客户沟通。

当客户反应一块色板中大多数样偏深时,应考虑客户可能是双层对样,尤其是薄、透的织物,叠层看样会变深。

有些大公司对薄、透的机织物和针织物等要求叠4层对色。

而常规是单层对色。

当“跳灯”严峻时,考虑更换染料改善“跳灯”。

要了解染料的“同色异谱”性能,充分利用测色仪来筛选染料。

当本厂适用染料不能满意客户的“跳灯”要求或“跳灯”在△E0.5时,应与客户沟通。

一旦确认了本厂的小样,以确认样为基准样时,就不存在“跳灯”问题。

千万不能为满意客户的要求,而选择大生产不稳定的染色配方。

活性染料(结构)

活性染料(结构)
X2
X2
X1
X1
(1)二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X型) N 结构通式:
D NH Cl
N N
Cl
特点:反应性强,适于低温(25~45℃)染色,可在碱性 较弱的条件下与纤维反应,又称普通型或冷染型活性染 料。但染料容易水解,固色率较低,贮存稳定性差。
(2)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K型) 结构通式: N
D NH
X2
N
SO2CH3
N
CH3
特点: (1)反应性低 如 在取代基相同的条件下,嘧啶型比均三嗪型染料 的反应性低;二氯嘧啶型及三氯嘧啶型比K型染 料的反应性还低。在嘧啶环上引入吸电子基,染 料的反应性提高。 (2)稳定性高,不易水解, “染料-纤维”共价 键的耐酸、耐碱的水解稳定性好,适合高温染色。
3. 喹噁啉活性基
SO2NHCH2CH2NH CuPc (SO2NH2)b (SO3Na)c Cl NH
a
SO3Na
活性翠蓝 K-GL a≥1, a+b+c≥3.5
(四)其他母体
1. 甲 金属络合物
N CH
N HN N
O C O Cu O
NH F
NH2
NH
NaO3S
N
NH2
N
SO3Na
(formazan) 甲 活性深蓝 这类新型蓝色染料具有金属络合染料的深色谱和染色牢度好 的优点,而且色泽鲜艳。
(六)膦酸基活性基
结构通式:
D O P OH
OH 如:国产P型染料 Procion T型染料(英国ICI公司)
N N
N
活性黄P-4G:
CH3
H2O3P
HO
SO3Na
特点: 在弱酸性条件下(pH=5.5~6.5),用氰胺 或双氰胺为催化剂,在高温(210~220℃) 下脱水,膦酸基形成膦酸酐,与纤维素纤 维的-OH发生加成反应而固色。 可与分散染料拼混,用于T/C混纺织物的印 花和染色。

常用工业染料

常用工业染料

常用工业染料
在现代工业中,染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染料可以给纺织品、皮革、纸张、塑料、木材和其他材料注入色彩,使它们在视觉上更有吸引力,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工业染料。

1. 酸性染料:它们是一种水溶性染料,适用于蛋白质纤维(如丝绸、羊毛和亚麻),以及醛法染色的棉织物。

这些染料具有鲜艳的色彩和良好的亲和力,可以在低pH值下(通常在酸性环境下)使用。

2. 基性染料:这种染料适用于人造纤维(如聚酰胺、聚酯)和腈纶等纤维。

与酸性染料不同,它们是阳离子性的,并需要在高pH值下使用。

3. 反应染料:它们是一种与纤维分子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反应,从而将其永久性地染色的染料。

这些染料在普通温度下使用,在加压和加热下,它们可以快速反应,从而提供强烈的色彩和稳定性。

4. 分散染料:这种染料通常用于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上。

它们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可以在水中分散并渐渐进入纤维内部。

这些染料在低温和低压下使用,且不需要任何稀释剂。

5. 进口染料:在染料行业中,有一些从国外引进的染料,具有更高的色牢度、活性和亲和力。

由于其先进性能,这些染料在许多领域中都受到欢迎。

在使用工业染料时,还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避免对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我们应该选择低毒、低排放的染料,同时遵守相关的污染控制政策。

综合来看,选择适合的工业染料对于产品的外观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使用染料必须要遵守相关的工艺规范和环境管理政策,保护环境资源,达到可持续发展。

DAPI和Hoechst-PI染料

DAPI和Hoechst-PI染料

DAPIDAPI即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是一种能够与DNA强力结合的荧光染料,常用于荧光显微镜观测。

因为DAPI可以透过完整的细胞膜,它可以用于活细胞和固定细胞的染色。

DAPI介绍在荧光显微镜观察下,DAPI染剂是利用紫外光波长的光线激发。

当DAPI与双股DNA 结合时,最大吸收波长为358nm,最大发射波长为461nm,其发散光的波长范围含盖了蓝色至青绿色。

DAPI也可以和RNA结合,但产生的荧光强度不及与DNA结合的结果,其发散光的波长范围约在500nm左右。

DAPI的发散光为蓝色,且DAPI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或Texas Red染剂(红色荧光染剂)的发散波长,仅有少部分重叠,研究员可以善用这项特性在单一的样品上进行多重荧光染色。

DAPI能快速进入活细胞中与DNA结合,因此DAPI对生物体而言,也被视为一种毒性物质与致癌物。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操作与抛弃的处理程序。

中文名:4,6-联脒-2-苯基吲哚(?)英文名:4',6-diamidino-2-phenylindole,2-(4-amidinophenyl)-1H -indole-6-carboxamidine,DAPI dihydrochloride分子式:C16H15N5分子量:277.324CAS number:28718-90-3光谱性质:DAPI的最大激发波长为340nm,最大发射波长为488nm与双链DNA结合时最大吸收/最大发射为358 nm/461 nm;与RNA结合时,最大发射移动到400 nm左右。

DAPI染色原理:DAPI 为一种荧光染料,可以穿透细胞膜与细胞核中的双链DNA结合而发挥标记的作用,可以产生比DAPI自身强20多倍的荧光,和EB相比,对双链DNA的染色灵敏度要高很多倍。

分散金黄SE—3R代替进口染料在轧染中的应用

分散金黄SE—3R代替进口染料在轧染中的应用
元/ 。 米
44 经 过近 1 . 0万 m 的加 工 生 产 ,用 S 一R替 代 E3 E D染 料 是 可 行 的 。 T
( 稿 日期 2 0 . 7 2 ) 收 0 2 0 . 5
1 前 言 刖菁
在 T C机 织 物 的 轧染 中 ,常 常 会 出现 经 柳 条 、 / 布 面 色 不 匀 、左 中 右 色 差 ,前 后 色 差 等 疵 点 的 发 生 。特 别 在 薄 织 物 的灰 色 浅 中 系列 上 更 为 明显 , 最
3 生 产 实例 ( 灰 色 ) 广头 【 二 甲 中 J
等疵病 。
() 光纯正 , 面质量 好 , 有 色花现象 。 1色 布 没
() 2 没有 左 右 色 差 、 后 色 差 。 前
( )染 色 重 演 性 好 ,易 于 调 色 。对 经 柳 掩 盖 性 3
好。
42 S . E一3 R与 所 拼 混 染 料 的 配 伍 性 优 良 ,而 且
摘要 : 介 绍 了金 黄 S 一R代 替 进 口染料 在 轧 染 中使 用及 成 本 降低 的情 况 E3
关键词 : 分散 染 料 : 染 ; 色 轧 染
中图分类号 :S 9 . 3 文献 标识码 : 文 章编 号 :0 59 5 (0 2 0 —0 40 T 13 6 8 B 10 —3 0 2。
( ) 色牢 度 好 。皂 洗 牢 度 : 色 : 4染 褪 4级 , 色 4 沾
级 。 擦 牢 度 : 摩 : 4级 ; 摩 2~3级 。 渍 牢 摩 干 3~ 湿 汗 度 : 色 : 5级 ; 色 : 褪 4~ 沾 4级 。
4 3 与 全 用 进 口染 料 染 同 样 色 泽 ,成 本 低 0 0 4 .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产染料和进口染料的差距
产品存在差距
在采访过程中,来自重庆某印染企业的一位与会代表告诉记者,“简单地说,国产染料与进口染料相比,普遍存在着两个方面‘差距比较大’。

一是价格差距比较大,个别进口产品价格甚至要高出国产产品价格一倍。

二是质量差距比较大。

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目前对于很多印染企业来说,如果产品色牢度、鲜艳度等方面性能要求不高,会选择使用国产产品;如果要求比较高,仍会采用进口产品。


多数被采访工程师认为,国产染料产品与进口产品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稳定性差,批与批之间产品性能差距比较大,染色重现性差;力份不高,染料用量大;粒径不均匀,染色效果不好;有些染料品种的色谱不够宽,有待于继续拓宽。

这些参数都对染色的效果起决定性作用。

而进口染料与国产染料相比,价格比较高,这正是其高性能高附加值造成的。

那么,国产染料是不是就真的如此“一无是处”呢?安徽某印染企业工程师表示,近年来,国产染料的质量已经在提高了,与进口产品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尤其是大型企业的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性能差异较小。

一位从事染整多年的老工程师说,“现在一般染色需求国产染料都可以满足,可以说80%是没问题的。

”部分国内染料生产企业人士也表示,国内染料产品与进口染料产品之间进行比较,确实普遍存在质量差距。

但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如此,国内有些高端产品还是可以与国际品牌产品相抗衡的。

比如,徐州开达精化有限公司的还原染料,青岛双桃精化(集团)有限公司的分散染料,湖北华丽染料工业有限公司的活性染料……这些产品基本都可与国际品牌相抗衡。

除了上述这些产品本身存在差距外,国内企业还普遍存在一些其他问题。

比如售前售后服务方面,国内企业与大型跨国企业之间还存在差距。

许多企业仅仅是在做产品,而没有把这种附加服务当作销售内容,所以也阻碍了企业品牌的创建。

差距原因何在
根据调查,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造成此差距的主要原因。

首先,生产检验标准宽松与标准执行不力。

江苏某具规模染料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且不管国产染料的质量如何,也不要比较国产染料与进口染料质量相差多少,仅从我国目前执行的生产检验标准看,我们就与国外企业有差距。

该负责人介绍说,国内染料生产检验标准为±3%,国外同行业企业执行标准则为±2%,甚至有些巨头企业自身要求执行±1%的标准。

从这方面说,好象是只有一点差距。

但就因为这么一点差距,很多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印染企业的生产要求。

韩国某跨国企业驻中国代表告诉记者,国产染料的部分生产标准虽然比国外有些宽松,但是这并不是造成差距的惟一原因。

倘若国内生产企业执行标准力度能够达到要求,也许差距并不很大,许多产品仍然可与进口产品相媲美。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这就扩大了国产产品与进口产品之间的差距。

其次,市场竞争无序,劣币驱逐良币。

造成国产染料与进口染料质量如此差距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染料行业长期以来的无序竞争、价格战。

外在的压力迫使一部分生产企业采用了低成本的原料生产了质量较差的产品,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形象和产品质量声誉。

本来质量较高的产品也因此受到影响。

国内某大型染料生
产企业总经理这样告诉记者,许多印染企业都在追求低成本的加工,其中一部分就是通过压低染料的价格来实现的。

长期处于低利润状态,为了维持自己的生产能够得以顺利进行,一些染料生产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采用质量不完全保证的原料,劣质产品就出现了。

当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个别企业,而是多数企业中时,一些质量较高的产品就会被一同视为低档货,品质高的产品因为价格高而不能被接受,处于艰难境地。

一方面质量比较高,而不能得到认同;一方面没有进口产品的品牌效应,再次受到“挫折”。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出现了。

另外,也有人认为,新产品开发方面,国内企业做的还不够,研发投入不足,尤其是具有某些特殊要求产品的开发方面。

针对此方面问题,记者采访了某地区染料协会秘书长及一些企业负责人,他们告诉记者,一般国内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之比)大概为1%~2%,经营情况较好的企业能够达到2%~3%;而染界巨头汽巴等企业的投入强度平均为5%甚至更高。

此外,存在一些企业通过剽窃或者是通过其他不法手段,获取同行业企业的关键生产技术的情况。

这种现象多存在于中小企业,阻碍了行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