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信号分析与处理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3信号与系统》大纲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3信号与系统》大纲参考教材:郑君里《信号与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一、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1、了解信号的各种分类;2、掌握描述信号的各种方法;3、熟练掌握波形的各种变换及基本确定信号的函数波形;4、熟练掌握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的定义和性质;5、熟练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
二、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了解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的过程及步骤;2、掌握0-到0+状态的转换的意义;3、熟练掌握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定义,并运用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求解系统的响应;4、熟练掌握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的定义、性质及二者的关系;5、熟练掌握卷积的定义及性质,以及利用卷积的性质求解信号的卷积;三、傅立叶变换1、熟练掌握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分解及傅立叶级数的性质;2、熟练掌握傅立叶变换的定义以及常用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3、熟练掌握傅立叶变换的性质;4、熟练掌握周期信号傅立叶变换的求解;5、熟练掌握抽样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及抽样定理。
四、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1、熟练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收敛域;2、熟练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并能够利用性质求解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3、熟练掌握拉普拉斯逆变换的求解方法;4、熟练掌握用拉普拉斯变换法求解系统的时域电路;5、熟练掌握系统函数的概念并能够利用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分析系统时域特性、频域特性;6、掌握全通函数和最小相移函数的概念;7、熟练掌握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的判定方法;8、掌握双边拉普拉斯变换的求解方法。
五、连续时间系统频域分析1、熟练掌握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2、熟练掌握系统频率响应的概念和求解方法;3、掌握用频谱分析系统对信号的响应,通过理想低通滤波器的阶跃响应,掌握带通滤波器的基本概念;4、熟练掌握系统因果和不失真传输的条件。
六、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掌握离散系统的描述方法;2、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3、熟练掌握卷积和的计算以及时域分析方法。
2019年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自适应控制及应用(含案例)

《自适应控制及应用(含案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自适应控制及应用(含案例)英文名称:Adaptive Control and Its Application开课学院:电气信息学院课程编码:Z5210401学分:2 总学时:32适用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修读基础:(简述,修读本课程需要具备的基础)主讲教师:二、课程目的任务1.课程地位作用(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本课程主要面向控制学科的硕士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并了解自适应控制的相关前沿动态与应用情况。
2.课程主要内容(简述: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等)讲述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概念,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构成原理以及自适应控制理论的应用及发展情况;系统讲授两类主要的自适应控制系统,介绍自适应控制系统稳定性,收敛性及鲁棒性的基本概念。
3.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主要设计方法,掌握常规自校正调节器与自校正控制器的基本原理、主要设计方法与相关算法,并具备针对具体被控过程设计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含各时段学生课外学习要求)(一)理论教学第一章绪论——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概念(2学时)1. 自适应控制的一般定义、分类、发展概况;(1学时)理解自适应控制一般定义,了解其一般分类、发展状况与应用领域。
2.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与自校正控制的基本原理、典型结构及其数学描述。
(1学时)重点掌握与理解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与自校正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作业要求:理解自适应控制的相关概念。
第二章自适应控制理论基础(6学时)1. 李亚普洛夫稳定性理论;(2学时)了解李亚普洛夫稳定性概念,掌握李亚普洛夫稳定性分析方法,重点掌握李亚普洛夫第二法。
难点:李亚普洛夫函数的选取与构造2. 动态系统的正实性;(2学时)了解正实函数与动态系统正实性的基本概念,掌握一般传递函数正实性的判定方法,重点掌握动态系统正实性的充要条件与相关判定方法。
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927_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西南石油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一、参考书目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科学出版社,第六版
二、考试范围
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一)基本要求
1、了解反馈控制系统基本组成框图;
2、了解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控制方式:(1)、反馈控制方式,(2)、开环控制方式,
(3)、复合控制方式等;
3、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4、了解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稳态特性)和快速性(动态特性)基本要求。
(二)基本内容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4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基本要求
1、掌握运用拉氏变换解微分方程的方法;
1。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电路、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电路、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包括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两部分)一、试卷结构(一)内容比例电路分析约70分信号与系统约80分全卷 150分(二)题型比例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约60%解答题约40%二、考试内容及要求电路分析(一)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考试内容电路中电流电压及功率等变量的定义、参考方向的概念;基尔霍夫定律;电阻元件的定义及V AR;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的基本特性、电路两大约束方程的独立性以及支路分析法。
考试要求1. 了解集总参数电路模型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电压、电流及功率的定义和参考方向的概念。
3. 理解基尔霍夫定律,会理用基尔霍夫定律建立电路方程。
4. 了解电阻元件的定义、电阻元件得分类、以及有源电阻的判别依据。
5. 了解电压源、电流源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6. 了解受控源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
7. 了解电路中两大约束关系方程的独立性的基本内容。
8. 掌握支路分析法基本概念,能建立电路的支路电流或电压方程。
(二)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考试内容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电路的分析。
考试要求1. 掌握网孔分析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含有受控电源和电流源支路的电路。
2. 掌握节电分析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含有受控电源和电压源支路的电路。
3. 掌握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会建立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节点方程,并利用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性进行电路的简化。
(三)电路的基本定理考试内容线性电路的比例性,叠加定理,互易定理,置换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等效的概念以及简单电路的等效变换。
考试要求1.理解线性电路的比例性质,会利用电路的比例性质进行电路的求解。
2. 掌握叠加定理及其应用。
3. 了解互易定理的基本内容及适用范围。
4. 了解置换定理的基本内容以及使用条件。
5. 掌握戴维南定理的基本内容,戴维南等效电路的的计算方法,包括含受控源的电路。
2019年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非线性控制理论

《非线性控制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非线性控制理论英文名称:Nonlinear Control Theory开课学院:电气信息学院课程编码:S0811301学分:2 总学时:36适用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修读基础: 现代控制理论、线性控制理论主讲教师:二、课程目的任务1.课程地位作用由于复杂的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大都是非线性的,因此,非线性控制理论越来越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成为控制理论界非常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
本课程较全面地介绍了非线性控制理论中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包括:非线性控制系统概述,相平面分析,描述函数法及其应用,李雅普诺夫方法稳定性理论及其应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以及微分几何控制方法。
本课程从系统特性分析和综合设计两个方面介绍了非线性控制的一般问题,探讨了其分析方法及进行设计的工程途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非线性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在实际工业过程中运用非线性控制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提高运用非线性控制方法解决实际工业过程控制问题的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非线性控制理论概述(4学时)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学描述、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复杂性能以及常见的非线性系统设计与分析方法。
主要内容:1.1 非线性系统控制概述1.2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1.3 非线性系统特性1.4 常见的非线性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重点: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非线性系统特性。
难点:非线性系统特性。
第二章:相平面分析(4学时)目的与要求:相平面法分析是一种研究二阶非线性系统的图解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相平面的相关概念,绘制相平面图的方法,掌握借助于相平面分析提供的简单图形工具来研究二阶系统的方法。
主要内容:2.1 相平面的基本概念2.2 相轨迹的绘制方法2.3 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重点:相轨迹的绘制方法、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专业参考书目

孔祥元,郭际明主编.控制测量学(上册、下册).武 汉大学出版社,2006 张正禄著.工程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佑荣,唐辉明主编.岩体力学.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8
009 009 009 009
陈希哲. 土力学地基基础(第4 版),清华大学出 009 版社,2007年 刘立新,叶燕华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新1版). 009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高莲娣.袁锦根.《工程结构》(第2版).同济大学 009 出版社 刘晓君.《工程经济学》(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 009 出版社 严煦世.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009 严煦世.给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孙慧修主 009 编.排水工程(上、下两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付祥钊主编.流体输配管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秦佑国,王炳麟.建筑环境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周世勋,量子力学教程(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9年 009 009 010
石油地质综合—包含:油气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 和油矿地质学. 《高级英语》(1,2 册) 张汉熙主编;《实用翻译教 程》冯庆华编;《语言学教程》胡壮麟;《英汉互 译教程》张培基编 政治学概论》姜安, 赵连章 ,刘彤主编 ,高等教育 出版社 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 学(第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线性代 数,南京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线性代数(第2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国内近年出版的用英语编写的高级英语阅读、翻译 、写作教材,以及任何大学语文教材 国内近年出版的用英语编写的高级英语阅读、翻译 、写作教材,以及任何大学语文教材 国内近年出版的用英语编写的高级英语阅读、翻译 、写作教材,以及任何大学语文教材 《采油工程》李颖川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001 年 工程热力学,华志强,高等教育出版社; 传热 001 学,余佐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油藏工程原理》李传亮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 001 2005年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杨筱蘅主编,中国石油大 学出版社,2006年 001 《天然气管道输送》李长俊主编,石油工业出版 社,2008 《钻井与完井工程》陈平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 001 社,2005年 石油地质学,柳广弟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001 《天然气集输工程》曾自强,石油工业出版社, 001 2001年
2019年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自适应控制与最优控制

《自适应控制与最优控制》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自适应控制与最优控制英文名称:Adaptive Control and Optimal Control开课学院:电气信息学院课程编码:s0811403学分:2总学时:32适用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修读基础:学生在修读该课程前,应先修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线性代数,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掌握相关的理论基础。
主讲教师:二、课程目的任务1.课程地位作用《自适应控制与最优控制》是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硕士研究生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掌握自适应控制和最优控制的有关理论、方法及应用,为从事控制领域的更深入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包括自适应控制和最优控制两部分内容。
自适应控制理论部分在介绍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概念、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构成原理以及自适应控制理论的应用及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重点讲解两类主要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即自校正控制系统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
自校正控制系统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也是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难点。
最优控制理论部分首先说明最优控制问题的提出,给出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学描述,重点讲解确定性系统最优控制的三个基本理论:最优控制中的变分法、极小值原理和动态规划方法,同时对线性二次型问题进行介绍。
这部分教学内容的主要难点是极小值原理和动态规划方法。
3.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自适应控制和最优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系统的构成原理以及应用及发展情况,为毕业后从事控制领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部分自适应控制16学时这部分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课外学习时间不少于16学时。
第1章绪论1学时1.1自适应控制的概念1.2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类型1.3自适应控制的理论问题1.4自适应控制的应用概况第2章自适应控制的理论基础5学时2.1Lyapunov稳定性理论2.2正实性和正实引理2.3超稳定性理论2.4实时参数估计2.5随机控制基础第3章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5学时3.1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设计问题3.2局部参数最优化设计方法3.3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3.4基于超稳定性理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设计3.5自适应模型跟随控制系统3.6离散时间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设计第4章自校正控制系统5学时4.1随机性和预测性自校正控制4.2极点配置自校正技术4.3自校正PID控制第二部分最优控制16学时这部分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课外学习时间不少于20学时。
井场录井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井场录井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孙瑜;王兵;杨力;曹谢东;廖浩德【摘要】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comprehensive logging information system,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aiming at the lack of existing remote well-logging monitoring system 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sensors, automati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a new integrated architecture of comprehensive logging information collection platform was put forward. First, well site wireless local area data center based on multi-sensor fusion RTU, wireless security transmission channel based on IPSTAR satellite and real-time interaction platform between well field and remote data center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Second, main key technologie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finally a new means is provided for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logging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o digital well field.%针对现有录井远程监控体系的不足,运用现代传感器、自动化、计算机及通信技术,提出了新一代综合录井信息采集远程监控平台;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井场现场监控,基于IPSTAR 卫星实现安全移动传输通道,利用基于Web services的SOA架构构建远程中心发布平台,使用短信、电子邮件和手持移动设备实现立体监控;通过实验仿真和现场应用到苏丹、伊拉克以及国内川西气田录井信息采集中,表明系统可靠、稳定并收到良好效果,为数字井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年(卷),期】2012(020)008【总页数】3页(P2136-2138)【关键词】IPSTAR;远程监控;综合录井;SOA【作者】孙瑜;王兵;杨力;曹谢东;廖浩德【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0 前言由于油气勘探的特殊性:探区分散、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现场人员较少[2],勘探难度进一步加大,如何快速及时的利用井场钻录井信息实现安全高效的钻井和及时进行油气层评价解释和分析是现代综合录井信息化需要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信号分析与处理
英文名称:Signal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开课学院:电气信息学院课程编码:S0811202
学分:2总学时:36
适用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修读基础:
数理统计、复变函数等
主讲教师:
二、课程目的任务
1.课程地位作用
信号分析与处理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介绍各种类型信号的基本分析和处理方法,是专业基础理论课,必修课。
2.课程主要内容
介绍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包括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描述方法、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以及模拟数字处理方法,序列的傅里叶变换(FT)、Z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以及用它们对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进行频域分析。
介绍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的技术实现。
3.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1)掌握信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
2)掌握模拟信号和离散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处理方法;3)了解信号分析和处理方法新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32学时)
1.信号概述(2学时)
目的与要求:信号的定义及特性,信号的分类,信号的运算,信号的性质
重点:信号的定义,信号的运算
难点:信号的运算
2.信号的时域分析(4学时)
目的与要求: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的时域分析,采样过程,信号的时域分解,信号通过LTI系统,时域卷积积分、卷积和,时域相关分析
重点:采样过程,信号的时域分解,时域卷积积分、卷积和
难点:信号的时域分解,时域卷积积分
3.信号的频域分析(10学时)
目的与要求: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的频域分析,FT,LT,ZT,DFT,FFT,信号通过LTI系统
重点:FT,LT,ZT,DFT,FFT
难点:DFT,FFT
4.数字滤波器(8学时)
目的与要求:数字滤波器的定义、类型特点;IIR型数字滤波器的设计、FIR型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重点:IIR型数字滤波器的设计、FIR型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难点:IIR型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5.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4学时)
目的与要求:MATLAB环境中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DSP技术
重点:MATLAB环境中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
难点:MATLAB环境中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
6.随机信号(4学时)
目的与要求:随机过程的定义、特点,随机信号的统计特性,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重点:随机过程的定义、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难点:随机信号的统计特性
(二)实验教学(4学时)
目的和要求:MATLAB环境中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方法、DSP技术中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方法
必修实验项目
1必修MATLAB中用FFT算法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方法
2必修MATLAB中IIR和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选修实验项目
1选修用DSP实现数据采集
2选修用DSP实现FFT算法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笔试、论文、口试等)
笔试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比例)
平时成绩20%(包括出勤、作业、课堂小测验),上机和实验成绩20%,期末笔试6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一)教材:《数字信号处理》,清华大学胡广书主编
(二)参考书:《数字信号处理》、清华大学程佩清主编,《数字信号处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丁玉美主编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大纲执笔人:胡泽
大纲审批机构:电气信息学院学术(或教授)委员会
2015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