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9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7课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课件 中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师用)导学案

兴义五中教育集团四中校区导学案执教人杨湖锟学科历史班级九年级授课时间2019年9月9--13日主备李德倩副备杨湖锟课题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但他们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基督教兴起的状况。
简述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的演变过程及法、德、意三国的由来。
了解王权与教权是如何相互扶持利用的。
【能力目标】利用相关资料,归纳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通过分析法兰克国王支持教皇和教皇支持法兰克国王的目的,学习透过历史现象看问题的本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罗马教会的学习,认识在整个中古时期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对西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了解宗教在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作用重点难点考点预测重点封君封臣关系;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收集相关试题、总结易错点,印发导学案。
教学过程自主预习学法指导一、基督教的兴起1.兴起:1世纪时,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_______地区。
2.教义:耶稣是“救世主”,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3.发展:________,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_____,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二、法兰克王国1.前提:_________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
2.建立:481年,_______建立。
3.统治:(1)政治:皈依了基督教,承认_________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2)经济: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___________。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教案

一、作业检查完成情况:优良中差自评:教师评价:背诵5分钟,提问上节课相关知识点二、知识回顾1.氏族社会、国家的产生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关系、国家的产生2.金字塔汉漠拉比法典希伯来国家重印度种姓制度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衰汉漠拉比法典的实质印度的种姓制度3.斯巴达和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罗马霸权的建立。
斯巴达和雅典的区别;罗马和平。
三、知识整理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日本的大化改新日本历史:日本由许多岛屿组成,国土有限,资源匮乏。
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
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
思考:奴隶制之后的历史形态是什么?6-7世纪,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增强,政局混乱7世纪中期,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实施改革改革背景: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国际:中国隋唐制度非常先进。
改革核心人物——中臣镰足(1)646年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社会过渡。
(2)大化改新是日本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政治改革,对日本历史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其原因就国内而言;从国际来看是先进制度的影响。
(3)孝德天皇效法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进行的改革,打击了的势力,形成了以为首的国家。
这成为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转折点大化改新的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土地所有制上,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大化改新后的日本,开始进入封建时代,封建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但在日本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又形成了一个十分特殊的阶层,这就是武士阶层。
知识拓展:武士,10—19世纪在日本的一个社会,一般指通晓、以战斗为职业的军人,除了受到汉语语系影响的少数国家以外,绝大多数种语言以日语的“侍”(罗马字:以Samurai来显示,或者Bushi。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第8课 西欧庄园)

史料 世俗政权与教会的结合是查理曼政权的重要特征。加强与教会的结盟, 是查理曼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查理曼以教会保护人的姿态,极力维护和提高罗 马教会的权益。他每征服一地都强化基督教势力,强迫他们皈依基督教,要求 人民缴纳“什一税”同时还极力维护罗马教皇的统治地位。
795 年教皇利奥三世以阴谋手段登上教皇宝座,遭到罗马一些大 贵族的反对。利奥派使者赴法兰克王国向查理曼求救,并把彼得大殿 的钥匙和罗马城的旗帜呈献给查理,以示臣服与忠诚,得到查理的支 持,从而保住了地位。799年4月,利奥三世又被罗主马贵族废黜,只 身逃离罗马。
(二)封君对封臣的义务
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 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3.特点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①等级性,层层分封,不能越级;②以土地的封赐 为纽带;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4.影响
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封君与封臣之间都互有义 务。所以,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君,而对自己封君的封君却没 有臣属关系。所以,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 这种复杂的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的权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 生争夺和混战。
4世纪末,罗马帝国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 了基督教的传播
基督教
2.法兰克王国
建立时间:481年。
建立者:克洛维。
关键措施:
克洛维(约466-511)
(1)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2)在征服罗马帝国的过程中,他没收了2/3的土地,并分 封给自己的亲兵、廷臣和主教。
(3)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
2.交织的权利与义务
2019年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全册目录

2019年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目录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7课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8课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第14课清朝的鼎盛与危机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第24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28 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第19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第21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活动课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精品课件

3、称帝: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 行了加冕礼,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
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
查理加冕
查理大帝 或查理曼, 帝国的第一
个皇帝
814年冬 查理外出 狩猎感染 风寒后病 逝,时年 72岁。
查理曼帝国分裂
814年, 查理曼去世, 强盛一时的帝 国很快走向分 裂。843年, 查理曼的三个 孙子缔结条约 ,将帝国一分 为三,形成以 后德意志、法 兰西和意大利 三个国家的锥 形。 彼此不存在隶
2.原因: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 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3、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
4、教义: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
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
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5、基督教的传播:
4世纪末,罗马皇帝狄奥多
狄
西一世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
奥
多
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西
一
世
圣母玛利亚怀抱圣子耶稣
耶稣
Jesus
公元前6/前4~约29/30
十
字
架
《基 圣督 经教 》的 封经 面典
传说,耶稣曾被 钉在十字架上,为 救世人在十字架上 舍去自己的生命。 十字架成为基督教 的“圣物”。
基督教为世界三大 宗教之一,2016年基督 教各派已分布在世界上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徒人数达24.6亿,约 占世界总人口的33%。 至今主要发达国家,除 了日本,都是基督教文 化主导国家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措施的影响?
教会富有、势力强大
查理曼得到教会的支持
基督教盛行西欧 全方位
材料一:天主教会拥有大量田产。此外,教民按照教会当局的规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265年
1355年
1444年
帝国衰亡
由于游牧部 族冲击和内 部矛盾,帝 国陷入混乱。
6世纪 中期 之后
阿拉伯人不 断进攻拜占 庭帝国,占 领了从叙利 亚到北非的 大片土地。
7世纪 中后
期
拜占庭帝国又面临
外部多个军事势力 西欧封建主
(诺曼人;塞尔柱 组建十字军
突厥诸国)的进攻, 东征,占领
帝国版图不断被蚕 了君士坦丁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
庄园: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庄园内部土地经营权及权利义务划分
土地类型
经营管理者
权利及义务
领主自营地
农民 份地
自由农 份地
农奴 份地
领主 自由农 农奴
⑴提供农民土地; ⑵直接经营自营地; ⑶主持庄园法庭,审理案件,维护秩序。
(1)从领主处提领土地 (2)交纳地租,服劳役; (3)法律上自由
(1)原因: 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2)内容:
层层分封
效忠和 提供军
队
依次互为主给从予土地
和保护 帝王
土地、保护
封
效忠和
给予土地
封
服兵役
①国王或皇帝成
大封建主
和保护
②政治上出现
君
效忠、兵役
臣 为名义上最高统
服劳治役 者
小封建主
了不同程度的
分裂割据局提耕面供土农地。
(3)特点:
和耕种
农民
①以土地为纽带
(3)罗马法 《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 《新法典》
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查士丁尼一世 (483-565)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古代世界第一课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一、古代埃及和金字塔1、地理位置: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
2、发源地:尼罗河流域。
3、特点:以灌溉农业为特色。
4、国家出现: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小国。
5、统一:约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王朝,定都孟菲斯。
6、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被视为“神王”,拥有绝对的权威。
7、文明象征:巨大的金字塔式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权利的象征,更是古埃及人智慧和创造力量的象征。
8、文明成就: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就有了象形文字,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木乃伊的制作和金字塔的建造反映了他们较高的科学知识水平。
9、衰亡(1)“法老时代”结束:公元前4世纪,埃及逐渐处于外族人统治之下,“法老时代”结束。
(2)灭亡: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古埃及文明逐渐被伊斯兰文明代替。
二、两河流域文明和《汉谟拉比法典》1、两河:指亚洲西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发源于今土耳其的群山中。
2、早期文明: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在这里创造了最早的城市文明,史称两河流域文明。
3、古巴比伦王国(1)建立:公元前19世纪,阿摩利人在幼发拉底河中游建立了城市国家——古巴比伦。
(2)杰出国王: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是其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
3、文明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
(2)内容:包含雇佣、助理、损害赔偿、婚姻家庭、债权债务、买卖奴隶等内容,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发达的奴隶制关系。
(3)宗旨: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第二课古代印度社会一、种姓制度1、古代印度(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作为一个地理概念,相当于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
(2发源地:印度河和恒河是这里的两条最大的河流。
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3)主要民族:大约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从西北方向侵入印度,逐渐成为这里的主人。
【配套K12】[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
![【配套K12】[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https://img.taocdn.com/s3/m/287e685531b765ce0508149e.png)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提高练习一、选择题1.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A. 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B. 封建主加强了对市民的剥削C.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D. 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2.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是()A.8世纪B.9世纪C.10世纪D.11世纪3. 11世纪中国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究其影响,反映在( ) A.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B.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C.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D.所有的城市发动争取自治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4. 以下关于欧洲中古时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大小小的封建庄园遍布西欧B.教会垄断了教育,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峰C.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对瓦解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了重要作用D.希腊罗马文化继续繁荣发展5.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A.资产阶级 B.市民阶级C.地主阶级 D.农民阶级6. 十一二世纪,在西欧一些城市出现市民与封建主斗争的根本原因是()A.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B.封建主加紧对市民的剥削C.商品经济的发展D.市民阶级的形成7. 西欧的封建城市和中国的封建城市相比,它具有的哪一独特性为其后来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和早期资产阶级奠定了基础( )A.城市规模大B.商业繁荣C.拥有自治权D.人口众多8. 10世纪时,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等开始成为西欧著名的城市。
这些城市重新兴起的进步作用主要是(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B.封建主加紧对市民的剥削C.形成了市民阶级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9. 公元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铁制农具的使用C.封建城堡的修建D.交通事业的发展二、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这里的道路铺设很差,稍有点水就变得湿乎乎的,由于用大量的牲口车运水以及岛内多雨,这种情况经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