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踏上健康之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小学科学六下《1.4.踏上健康之路》word教案 (2)

苏教小学科学六下《1.4.踏上健康之路》word教案 (2)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第四课踏上健康之路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我们长大了》中的第4课。

它是在前面几课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相关资料并进行自我对照,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从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社会对健康赋予了新的含义,健康已不单是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还应是身体的、心理的以及对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儿童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一些常见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对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乃至全民族的素质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本课的宗旨就是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应该注意的卫生问题,以促进健康成长。

统计全班同学(男、女)的身高,绘制统计图,是本课的主要活动。

它是评价生长发育的依据,有了对自己生长发育情况的正确认识以后,引入健康生活方式的话题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课上四十分钟的效益,课前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先统计好全班同学的身高,课上就重点进行统计图表的绘制。

“怎样做才会有健康的身体?”这是本课教学的最终落脚点。

教材从个人卫生、营养及膳食卫生、学习卫生、体育锻炼、睡眠情况、电脑使用和科学用脑几方面向学生做了这相关的介绍。

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实际情况或取舍或补充。

本课的设计意图通过调查、统计、制图等活动,了解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比较、分析、评价等活动,来科学认识健康成长的意义;通过讨论活动,明确要有健康的身体,现在该如何做起。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去观察、去分析、去发现,提高了全体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度,使更多的学生都能获得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一种学习的自信,求知欲必然会得到充分的激发。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课前,教师让学生亲历搜集资料的全过程,使他们对本班学生的身高有了初步的感知,再加上课上的作图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全班同学身高整体情况的了解。

苏教小学科学六下《1.4.踏上健康之路》word教案 (1)

苏教小学科学六下《1.4.踏上健康之路》word教案 (1)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第四课踏上健康之路《踏上健康之路》作为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的最后一课,起着总结和引导的作用。

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以学生熟悉的事物(P11页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和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为引入探究活动的契机,以学生的自主讨论为探究的主要方式,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研究研究,把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大家。

以教师适时的点拨、指导为主要的辅导形式,引导做全班同学的身高统计图。

以交流、评价研究成果为教学活动的总结。

引导学生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意识到健康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懂得珍爱生命。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为学生创设了观察的情境,提供了充足的观察时间,让学生尽情地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学习活动的开展与深入。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学生的汇报中,我发现,他们的观察能力是极强的,不仅发现了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更难得的是,连男、女生之间的细微身高差异都没有逃过他们的慧眼。

这远比语文课还要让他们心细。

这可能就是科学课的魅力所在吧。

我知道现在的孩子最缺少的不是金钱,不是物质,而是缺少对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缺少亲身的经历、切身的感受,缺少丰富的、生动的、鲜活的直接经验。

这可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孩子们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世界观的基础,而孩子们缺少的这些东西正是科学课所能够弥补的。

因此,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自身科学知识的水平,提高掌握现代科技的能力。

有空多读读《十万个为什么》《少年自然百科辞典》等,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把自己的经验、感受记下来,写出来,做一个合格的科学教师。

六下一单元备课+第4课《踏上健康之路 》教学设计

六下一单元备课+第4课《踏上健康之路 》教学设计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指地理条件及气温、适度、日照等气候条件,这些因素对儿童的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比较大,南方气温高、湿度大;北方气温低,较凉爽。北方儿童的身高均值大于南方儿童。如17岁男孩的身高值,北京为169.7厘米,武汉为168.4厘米,广州为166.7厘米。
季节对的身高、体重的发育也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春夏季身高增长快。
2.悄悄发生的变化。青春期是人生一道靓丽的风景,青春期教育是近年来教育专家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能够健康、安全地度过青春期,对每个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课安排了以下活动:
(1)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以“说悄悄话”的形式交流自己身体近期的变化;
(2)通过访问、查阅资料,了解青春期应该出现哪些变化,对这些身体上的、心理上的变化建立全面、正确的认识;
影响生长诸因素
遗传
遗传就是子代继承亲代的特征。但是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不是绝对的。据研究,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下成长至成年,其身高与父母平均身高之间的遗传度是0.75,也就是说,人体的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其余25%决定于环境因素。
营养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每天摄入热量的15%以上是供给生长发育的。
长期不合理的膳食会引起营养素缺乏。当机体的代谢消耗速度超过了合成的速度,儿童体格发育将受到影响,身高、体重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影响体内组织器官的发育成熟。
(3)通过讨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为学生们顺利度过这个时期提供必要的帮助。
3.人生之旅。本课通过认识人的生命周期,唤起学生对弱势人群的关爱。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知道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
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踏上健康之路》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踏上健康之路》教学设计
2.学生看身高评价表进行自评。
3.小组交流自己的评价结果,小组互相评价。
4.全班汇报本组情况,教师总结。
活动三:了解健康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生活观。
1.谈话: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2.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总结:从个人卫生、营养及膳食卫生、学习卫生、体育锻炼、睡眠时间、科学用脑、正确使用电脑几方面加以认识。
5.绘制我们班的身高统计图。
(1)出示一张空白统计表,按照身高分段统计人数。(身高数据已在第一课中测量中获得)
(2)分别绘制男女生的身高统计图。
观察此表,看自己处在哪个等级上。
(3)学生分组进行,教师指导。
6.教师总结整个探究活动。
活动二: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在班级的状况了,再来根据教材第10页的身高评价表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
教学内容
踏上健康之路
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
1
教学目标
1.能够用绘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
2.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
3.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4.知道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
5.对增进自身健康有一定的行为表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
难点: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自己的生活。
4.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分析全班同学的身高。
1.谈话:这是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以及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从中你能发现什么?
(提示:学生看一看教材上的数据资料和统计图)
2.讲述: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教材上的数据资料和统计图,交流得到的信息。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踏上健康之路》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踏上健康之路》教案

4. 踏上健康之路【教学目标】1.能够用做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

2.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

3.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

【教学重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身高统计图对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评价。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学生搜集班级同学的身高数据并制作统计图。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我们已经从出生、幼年走到青春期,还将要走过青年、中年、老年,完成人的一生。

那怎样才能活的健康呢?[设计意图:直入课题,让学生更深入地探究如何踏上健康之路。

]二、研究身高规律,制作身高统计图(一)研究身高规律1. 看图研究身高规律上面这一张是一组12岁男女生的身高统计表,下面是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

你能从图中读出哪些信息?2. 你们发现了什么?3. 小结:同一年龄中,中等身高占多数,矮个和高个差不多一样多,比较少。

女生身高普遍比男生高一点。

(二)制作班级身高统计图表1. 在上本单元第一节课的时候大家自己测量了身高,我们就用第9页上的表格,统计我们全班的男女生身高。

2. 根据统计出的数据,完成柱状统计图。

3. 对比全班的身高水平,你处在什么位置?这说明了什么?4. 对应P10表格,看看你的身高等级评价。

说说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5. 小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突出表现为生长幅度猛增,促进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年龄不断提前。

(三)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1. 我们的身体还在不断生长着,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2. 分成两个方面来汇报:生活和学习生活:个人卫生、营养及饮食、睡眠、体育锻炼……学习:学习卫生、科学用脑……3. 思考:你有哪些好的生活方式?还有哪些还需要改进?4. 小结:我们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提高自身的健康水有着极大的作用,而且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受益终身。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4《踏上健康之路》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4《踏上健康之路》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4《踏上健康之路》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踏上健康之路》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第4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以及如何踏上健康之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健康生活方式对身心发展的作用,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健康知识,但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了解到一些健康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但未必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玩手机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改正。

三. 教学目标1.知道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认识到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2.了解不良生活习惯对身心发展的影响,学会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会踏上健康之路的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认识到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2.学会踏上健康之路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生活场景的模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2.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踏上健康之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健康计划,并进行阶段性总结,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教材内容、图片、案例等的多媒体课件。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案例,用于分析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

3.活动材料:准备健康计划模板,供学生制定个人健康计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健康生活方式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健康生活方式?为什么我们要追求健康生活方式?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1-4踏上健康之路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1-4踏上健康之路教案

4.踏上健康之路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做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

·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

·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

科学知识
·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健康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珍爱生命。

二、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及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

层次2: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及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但不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

层次3: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及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并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用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

层次2:能够用作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但不能根据统计图对同学的身高情况做出解释。

层次3:能够用作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并能根据统计图对同学的身高情况做出解释。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影响健康生活的资料。

四、教学步骤。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4《踏上健康之路》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4《踏上健康之路》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4《踏上健康之路》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踏上健康之路》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第4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行为与健康习惯、健康饮食与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对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仍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如熬夜、不合理饮食、缺乏运动等。

此外,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凸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知道健康行为与健康习惯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3.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饮食观念和运动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质。

4.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知道健康行为与健康习惯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饮食观念和运动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健康行为与健康习惯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健康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健康实践活动,如饮食搭配、运动锻炼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案例、视频等。

2.准备教学道具,如食物模型、运动器材等。

3.提前安排实践活动场地,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健康与不健康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健康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踏上健康之路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数据统计图表对学生身高情况作出解释;能够根据年龄身高规律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

2.知道影响身体健康的各种因素;知道如何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

3.培养学生对健康在人体生长发育中所起作用的意识,让学生更加懂得如何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知道如何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

【教学难点】
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影响健康生活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从出生、幼年走到青春期,还将要走过青年、中年、老年,完成人的一生。

那怎样才能生活得健康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4课的内容《踏上健康之路》。

二、研究数据,看图解释
(一)研究身高规律
1.出示教材第11页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讲述:上面这一张是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下面是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

2.谈话: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这些数据和相关的统计图,看看大家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3.汇报:谁愿意把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大家?
4.小结:是呀,在同一年龄组中,中等身高占多数,矮个和高个差不多一样多,相对较少,分布在两头。

5.阅读课本资料,对照青少年身高等级评价表,对自己的身高作出评价。

(二)、注重身体健康
1.提问:为了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该怎么做?
2.小组活动:学习进行交流讨论。

3.课件展示活动结果:1.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澡、勤洗手、不挖鼻孔。

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

合理安排每天进餐的次数和时间;吃饭时,要细嚼慢咽;饭后不要立即做剧烈的运动。

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

正确的书写姿势,正确的阅读姿势,注意采光与照明。

4.加强体育锻炼。

游泳、跑步、踢球等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

5.保证充足的睡眠。

6.不迷恋电脑。

7.科学用脑。

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三)、练习与拓展
课件展示练习题,学生进行练习。

(四)、作业布置
完成本课同步指导训练与测试。

【板书设计】
4.踏上健康之路
1.身高规律:同一年龄中,中等身高占多数,矮个和高个差不多一样多,比较少。

女生身高普遍比男生高一点。

2.注重身体健康:
生活:个人卫生、营养及饮食、睡眠、体育锻炼……
学习:保证睡眠、科学用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