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园区的总体规划知识分享

合集下载

城市农业园区建设的规划与管理

城市农业园区建设的规划与管理

城市农业园区建设的规划与管理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临着严重的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农业园区的建设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途径。

本文将探讨城市农业园区建设的规划与管理,以期为城市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城市农业园区的规划1.城市农业园区的定位城市农业园区的定位是基于城市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的。

首先,要考虑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发展潜力,确定农业园区的规模和功能。

其次,要考虑城市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的农作物和养殖品种。

最后,要考虑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确定农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

2.城市农业园区的布局城市农业园区的布局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首先,要合理划分土地,确定不同功能区域,如种植区、养殖区、休闲区等。

其次,要考虑交通便利和设施配套,确保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

最后,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规划绿化和水源保护区。

3.城市农业园区的设施建设城市农业园区的设施建设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要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施,如温室大棚、养殖场和加工厂等。

其次,要建设先进的灌溉和排水系统,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养殖动物的健康。

最后,要建设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二、城市农业园区的管理1.农业生产管理城市农业园区的农业生产管理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首先,要科学制定种植和养殖计划,合理安排作物的轮作和养殖动物的饲养。

其次,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和土壤的养护,保证农作物的健康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要加强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合格。

2.市场营销管理城市农业园区的市场营销管理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额。

首先,要加强市场调研和产品定位,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

其次,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要加强与超市和餐饮企业的合作,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农业园区的规划

农业园区的规划

农业园区的规划农业园区的规划是指对农业园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以达到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目标。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农业园区规划的要点和方法。

首先,农业园区的规划要考虑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当地的农业资源和市场需求,确定农业园区的定位和产业结构。

可以选择特色农产品、高效种植、畜牧养殖、农业旅游等方向进行规划,根据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其次,农业园区的规划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通过土地利用评价和科学规划,确定农业用地的分布和面积。

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土地的适宜性、可耕性、生态环境等因素,合理设计农田和农业用地的布局。

可以采取集约化种植和养殖、规模化经营等措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第三,农业园区的规划要注重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是农业园区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冷链物流设施、农产品直销中心等,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要注重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通过市场调研和营销策略,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保障。

最后,农业园区的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农业园区规划应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划定农业生产区、生态保护区和公共服务区。

通过生态景观规划、水资源管理、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等手段,保护和改善农业园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总之,农业园区的规划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的整体发展水平。

同时,农业园区规划也需要与相关政策和产业链条相配套,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课件—农业园区农业用地规划

课件—农业园区农业用地规划

课件—农业园区农业用地规划介绍农业园区农业用地规划是指对农业园区内的用地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档将介绍农业园区农业用地规划的概念、目标、原则以及规划的步骤与方法。

农业园区农业用地规划的概念农业园区农业用地规划是指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对农业园区内的用地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的过程。

它包括了对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土地质量、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园区农业用地规划的目标农业园区农业用地规划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业生产潜力。

2.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合理布局和保护措施,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提高农民收入: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促进农产品优势产区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业园区农业用地规划的原则农业园区农业用地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规划原则:将农业园区内的用地规划与农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进行综合考虑和协调,确保农业用地规划与综合规划的一致性。

2.科学规划原则:根据农业发展需要和土地资源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合理的用地规划和布局。

3.生态优先原则:在用地规划和布局过程中,注重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4.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5.公平公正原则:在用地规划和布局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和需求,确保农业用地规划符合农民的利益和期望。

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

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

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及意义第一节:规划背景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是为了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也为了保护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第二节:规划的必要性及意义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的必要性在于,现代农业需要更加高效和科学的管理方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和食品需求。

同时,规划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规划区范围及基本情况第一节:规划范围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范围包括农业生产区、农村居民区和农业服务区,总面积为XXX平方公里。

第二节:基本情况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区的自然环境较好,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

同时,该区域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

第三章: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及建设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生态环保为前提,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以经济效益为导向。

第二节:建设原则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的建设原则是以高效、节能、环保为基础,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

第四章:总体布局规划第一节:园区性质、功能定位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的园区性质是以现代农业生产为主,同时也包括农村生活和农业服务等多个方面。

功能定位是以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第二节:建设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的建设标准是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为基础,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

第五章:建设重点及规划布局第一节:建设重点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的建设重点是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为主,同时也包括农业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第二节:规划布局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的布局是以农业生产区、农村居民区和农业服务区为主要布局,同时也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

第六章:重点项目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的重点项目包括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农村居民住房建设、农业服务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

农业园区规划

农业园区规划

农业园区规划
农业园区规划
农业园区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环境。

下面将就农业园区规划主要包括土地选择、农作物种植、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土地选择是农业园区规划的基础。

农业园区应选择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气候宜人的地区。

土地肥沃可以保证农作物生长的营养供应;水源丰富可以解决农作物灌溉的问题;气候宜人可以提供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有利的环境。

其次,农业园区的农作物种植要根据市场需求、土地条件和气候条件来进行选择。

在市场需求方面,农业园区应针对当地的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农作物种植;在土地条件方面,应根据土壤肥沃度、排水条件等选择适合的农作物种植;在气候条件方面,应根据气候的温湿度、光照等选择适合的农作物种植。

另外,水资源管理也是农业园区规划的重要环节。

水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合理管理水资源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农业园区应根据水资源的供应情况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方案,包括灌溉水的节约利用、排放水的处理等。

通过合理管理水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减轻对水资源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农业园区规划还要注重环境保护。

农业生产往往会产生
一定的环境污染,如农药残留、水体污染等。

农业园区应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提倡有机农业,加强水体的监测和治理等,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总之,农业园区规划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工作,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园的整体规划与综合布局

农业产业园的整体规划与综合布局

农业产业园的整体规划与综合布局1.引言农业产业园是指为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而建设的一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区域。

其整体规划和综合布局对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农业产业园的整体规划与综合布局进行探讨。

2.整体规划的重要性农业产业园的整体规划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整合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进农产品加工、流通和营销,促进农民增收。

此外,整体规划还能够使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更具长远性、可持续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整体规划的原则3.1 综合规划农业产业园的整体规划应综合考虑农业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农民收入增长等多方面因素,达到综合规划的目的。

综合规划要注重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实现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一体化。

3.2 科学规划整体规划应以科学性为基础,考虑到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科学性,合理安排各类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互补效应。

3.3 生态环境保护整体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区、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3.4 社会稳定和农民增收整体规划要注重社会稳定和农民增收,通过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布局,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4.综合布局的关键要点4.1 主导产业综合布局应确定主导产业,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等因素,选择适合的主导产业。

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选择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作为主导产业。

4.2 产业链完整性综合布局应注重产业链的完整性,打破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从种植、养殖到加工、流通、销售的一体化发展。

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4.3 区域特色和差异化经营综合布局应考虑到区域特点和差异化经营,发挥各地的资源和优势,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园。

第二章农业园区规划的内容与布局

第二章农业园区规划的内容与布局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十八分。
(一)规划的基本内容
5、 农业园区产业布局 土地利用现状及利用效益评估 产业关联程度分析 功能分析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十八分。
(一)规划的基本内容
6、 农业园区功能布局 确定若干个功能区、产业带以及景观经济
轴线 确定农业园区的核心区、示范区及辐射区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十八分。
(一)规划的基本内容
3、发展战略 确定实现目标的可能途径 找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制定农业园区发展战略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十八分。
(一)规划的基本内容
4、 园区项目规划 各级市场前景分析与预测 关键技术选择 适用性评估 制定操作方、方案 投资运行费用预算 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
(一)规划的基本内容
1. 调查搜集基础资料 该区域农业园区宏观布局规划成果 当地农业现状 各级农产品的市场情况 所在地的自然条件 所在地的社会条件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十八分。
(一)规划的基本内容
2、定位定性
农业园区的性质和规模 农业园区的功能与发展方向 农业园区的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的发展目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十八分。
四、农业园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1、农业园区规划的层次 宏观层面
微观层面
区域规划 (农业园区 的空间布局) 属长期规划
总体规划
是在区域规划 的基础上进行
详细规划
是总体规划的 深化和具体化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十八分。
2、不同层次的规划内容
(1)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农业园区规划的内容与布局
一、农业园区规划的原则
二、农业园区规划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农业园区的总体规划

农业园区的总体规划

农业园区的总体规划第一节现状分析农业园区的规划必须结合当地的现有条件,尤其是优势条件。

现状分析内容包括:农业园区所在区域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

1、社会条件(1)农业发展现状:包括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主要农业产业。

(2)经济发展现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

(3)土地利用现状:主要调查当地土地利用效益水平。

(4)交通条件:调查农业园区所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5)现有设施的调查:包括给排水设施、能源、电源、电讯等。

(6)环境质量:包括水、气、噪声。

(7)园区所在区域与园区建设相关的宏观布局规划(8) 旅游资源的调查规划设计观光农业园区时,要在分析区域旅游发展基础上,着重考虑农业旅游资源的类型、特色、资源分布,注意外围旅游资源的状况。

2、自然条件(1)气象方面:包括气温、湿度、降水量,无霜期、风力、风速、风向、日照天数、大气污染等。

(2)地形方面:调查地表面的起伏状况,包括坡度、面积、高度等。

(3)土壤方面:土壤理化性质,如土质、养分含量、pH值等。

(4)水质方面:现有水面及水系范围、水质及地下水状况。

(5)地质方面: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等。

(6)植被调查第二节农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农业园区代表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和经营水平,同时也展示着农业发展的方向,因此要明确园区发展的方向和思路,推进园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定位的内容根据基础资料的分析来进行农业园区定位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园区的性质与规模;2、园区的主要功能与发展方向;3、园区的发展阶段及每阶段的发展目标。

二、定位的要求农业园区要努力达到“适、优、新、大、高”的要求。

1、“适”——园区的功能设置要和当地的主导产业发展相适应,选择适销对路的主导产品。

2、“优”——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创造优质产品的品牌。

3、“新”——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加园区发展后劲。

4、“大”——不断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5、“高”——园区的劳动生产率高、产出率高,经济效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农业园区的总体规划第一节现状分析农业园区的规划必须结合当地的现有条件,尤其是优势条件。

现状分析内容包括:农业园区所在区域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

1、社会条件(1)农业发展现状:包括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主要农业产业。

(2)经济发展现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

(3)土地利用现状:主要调查当地土地利用效益水平。

(4)交通条件:调查农业园区所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5)现有设施的调查:包括给排水设施、能源、电源、电讯等。

(6)环境质量:包括水、气、噪声。

(7)园区所在区域与园区建设相关的宏观布局规划(8) 旅游资源的调查规划设计观光农业园区时,要在分析区域旅游发展基础上,着重考虑农业旅游资源的类型、特色、资源分布,注意外围旅游资源的状况。

2、自然条件(1)气象方面:包括气温、湿度、降水量,无霜期、风力、风速、风向、日照天数、大气污染等。

(2)地形方面:调查地表面的起伏状况,包括坡度、面积、高度等。

(3)土壤方面:土壤理化性质,如土质、养分含量、pH值等。

(4)水质方面:现有水面及水系范围、水质及地下水状况。

(5)地质方面: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等。

(6)植被调查第二节农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农业园区代表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和经营水平,同时也展示着农业发展的方向,因此要明确园区发展的方向和思路,推进园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定位的内容根据基础资料的分析来进行农业园区定位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园区的性质与规模;2、园区的主要功能与发展方向;3、园区的发展阶段及每阶段的发展目标。

二、定位的要求农业园区要努力达到“适、优、新、大、高”的要求。

1、“适”——园区的功能设置要和当地的主导产业发展相适应,选择适销对路的主导产品。

2、“优”——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创造优质产品的品牌。

3、“新”——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加园区发展后劲。

4、“大”——不断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5、“高”——园区的劳动生产率高、产出率高,经济效益高。

第三节园区项目规划与功能布局一、项目规划的原则1、服从农业园区的定位不同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业园区的主攻方向和示范内容不一样,项目规划也不尽相同。

应立足于本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立足本地区的农业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农业和农民提供切实的科技示范和推广服务,从整体上促进本地区农业的发展。

2、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农业园区的项目必须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定。

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技术为支撑,才能达到“双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

3、注意项目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在某种程度上适用性比先进性更重要。

比如,引进国外的先进温室设施,从技术上来说,具有先进性,但往往投资过高,运行成本太大,导致经济效益不高甚至出现亏损,并且现阶段农民尚无法使用,超前太多,适用性反而差。

4、考虑开发的难度和投资风险农业园区的建设资金投入较多,建设周期长。

项目开发的难易度对农业园区的项目选择影响很大,与风险投资成正比。

一般来说,项目开发难度大,投资风险也较高。

因此在农业园区建设初期,选择项目上尽量避免开发难度高的项目。

只有这些初始项目运行成功,后续项目的开发才有可能。

二、项目构成:包括几方面:1、农业:如设施蔬菜园、果园、花圃等;2、林业:如林场、森林游乐区等;3、牧业:如特种养殖场、养鸡场等。

4、渔业:如贝类养殖场、渔港等;5、农副产品加工业:如蔬菜加工、饲料加工、粮食加工等;6、服务业:如餐厅、宾馆、游乐场所等。

三、农业园区的功能分区1、生产区:生产区主要分为种植和养殖两大部分。

(1)种植部分①设施蔬菜园:主要种植反季节蔬菜、特种蔬菜,给游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游人到此,除了了解到蔬菜生产的有关知识外,还可以品尝到平日少见的新鲜蔬菜。

②果园:可以作为综合性农业园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是专门的观光果园。

一般利用原有果园条件,发展优良品种,形成优质高产果园。

品种上,南方以荔枝、龙眼、柑擂为主,北方则以苹果、梨、水蜜桃等为主。

果园可全面开放或仅局部开放,由游人自己入园采果、尝果。

③花圃:栽培观赏类植物,可以进行各种花卉造景设计,以作为农业园区的一个景点。

④茶园:在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茶园中饮茶,是一种高雅的休闲形式。

观光性茶园中一般建有茶室。

茶室的建筑风格要素雅、简朴,与清茶一杯、凡尘皆无的境界相协调。

可用简单的竹木结构,竹篱茅舍,别具情调,也可采用古朴的民居风格,体现地方特色。

(2)养殖部分①水产养殖:利用鱼塘养殖家鱼及各种珍贵水产品,在生产的同时,也可作为游人游玩、垂钓场所。

②畜牧养殖主要养殖牛、羊、猪等家畜,也可开辟专门场地,养殖野生动物。

畜牧养殖需建笼舍,污染又大,应放在农业园区的边角地段和下风方向,并适当隔离。

2、示范区:示范区是农业园区中因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科普示范、新品种新技术的生产示范的需要而设置的区域。

3、观光区:是观光农业园区的核心,是人流集中的区域,设观赏型农田、瓜果、珍稀动物饲养、花卉苗圃等。

要合理地组织空间,要有足够的道路、广场和生活服务设施。

观光区利用当地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结合现代园林造景手法,可以将景观优美的地段建成专门的观景游览区。

该区的规划有以下几个要点:(1)观景游览区中要尽可能地利用自然的风景资源,在其中规划游览道路,增设园林小景,林间漫步,尽览湖光山色。

对温泉、溶洞等自然奇景要予以特别注意,可开发为特色旅游项目,如温泉洗浴、溶洞探奇,倍添游人兴趣。

(2)结合农业观光区的性质,可以布置百果园、百花园等园林景区。

百果园中种植各种果树品种,选择有代表性的普通品种及部分珍稀品种,让游人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百花园则将现有林分较差的山坡地进行改造,群植大片开花植物,满山遍野,山花灿烂,在其中布置游览小道,人在花间行,其乐无穷。

(3)充分利用具有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建立风景点。

(4)将条件好的村寨开发成观光项目。

风格独特、历史悠久的民居本身就极具观赏价值,可让游人体验到实实在在的乡村生活情调。

4、管理服务区包括管理、经营、培训、会议、车库、生活用房等,一般位于大门入口附近,与农业园区主要干道有方便的联系,以便运输和消防。

5、休闲配套区一般靠近观光区,靠近出入口,并与其他的地区用地分隔开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内容包括餐饮、垂钓、度假、游乐、烧烤等,营造一个能使游人深入乡村生活空间、参加体验的场所。

一些以度假为主的农业观光区中,除了一般的旅馆外,还可设立专门的别墅区、小木屋区,提供更为舒适的住宿条件。

案例一双龙岭农业观光园位于北京房山区佛子庄乡西班各村,距北京市区55km,交通十分便利。

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植被茂盛、山场广袤、空气新鲜、水质清澈。

该观光园是集农业观光、垂钓娱乐、林果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观光园。

设有水上垂钓区、观光农业区、林果采摘区等。

果品采摘园53.33hm2,栽植黄金梨、樱桃、磨盘柿等果树; 垂钓园有垂钓水面1.33hm2,养殖有饵鱼、金蹲、虹蹲等鱼类可供游人垂钓、品尝。

案例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力求充分体现国家设立示范区的目的,突出"农"、"高"、"产"、"示"四大功能。

以农业科学研究、教学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以产业经济为支柱,以示范推广为目标,把杨凌建成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产业城。

布局上以"绿心“——现代农业及乡村建设示范农业园区为中心,由网络状的农作物、林地和水网体系,将几个功能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型田园城市。

规划示范区分为以下七个农业园区:第一,现代农业及乡村建设示范农业园区:位于示范区中部,以大面积的林带、农田和人工水面、湿地构成示范区的“绿心”。

重点展示区内各类农科技术和农业产业化成果,展示人工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环境改良成果,展示现代化乡村改造与建设成果。

第二,农业科学农业园区:以现有的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为基础,加强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形成综合性科研、实验、教学和信息中心。

第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园区:(1)北部布置农业产业农业园区,主要服务于近期的产业发展,以安排各类农业科技加工工业为主。

(2)南部布置高新技术产业农业园区,主要安排高档次、环境要求高的高新技术产业。

第四,农业综合农业园区:结合示范区东部的地貌类型多样、生态条件丰富的特点,在东北和东南部布置两片农业综合农业园区,作为栽培和展示各类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的基地。

第五,农业中试农业园区:提供小麦育种、旱作与节水农业、生物工程等农业高新技术的试验场所。

第六,生活服务农业园区:在示范区北部布置综合性多功能的城市中心,安排行政管理机构、商业设施、会议展览中心和其他第三产业的各类设施,建设标准较高的居住小区和环境优美的公园。

第七,农业观光及休闲带:利用较好的交通条件,通过全面改善沿河地区的建设与环境条件,建设沿渭河北岸的农业观光及休闲带。

四、土地规划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农业园区发展的规模来确定用地界限。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农业用地、建筑用地、林业用地、难利用地、滨河水系等各类用地的面积和现状比例;(2)人均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面积及森林覆盖率等。

2、用地界限的确定:用地规划要根据农业园区的功能而确定。

(1)分区布局生产区 40%~50 % ;示范区 15% ~ 25 %;观光区 30% ~ 40%;管理服务区 5% ~ 10% ;休闲配套区 10% ~ 15%。

(2)用地类型五、总体规划各类指标的确定1、建设规模(1)建设面积:一般核心区的面积 66.67~200hm2,示范区的面积 333.33~1333.33m2,辐射区的面积 6666.67~13333.33hm2。

(2)投资规模农业园区要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水、电、路等配套设施,生产设施,交通、通讯设施等。

国家级农业园区建设总投资规模不低于2000万元,省级农业园区投资规模不低于1000万元。

2、布局指标:土地平坦、田块成方、道路相连、树林成网、水渠相通、环境优美。

(1)田成方①田块的大小:田块越大,机械作业效率越高。

对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进行分析,当田块面积超过0.33hm2时再扩大田块面积,对机械的作业效率影响相对来说不十分明显。

②长宽比:在田块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田块越规则,作业效率越高,一般田块长宽比为3:1~4:1的长方形时,农业机械作业效率较高。

一般南方水田的方田内耕地有效利用率不低于94%,北方平原地区方田内土地利用率不低于98%。

山区的农业园区坡度大于15°要修成梯田,使地面平整,防止水土流失。

(2)渠成网:渠道的建设标准为三面光,同时建好涵管、闸等配套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