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周边形势分析解析
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局势

论我国周边的政治格局近年来,国际风云激荡,国际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多变。
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此起彼伏。
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从本拉登的陨灭,到卡扎菲的死亡。
我们可以认为他们是罪有应得,但倘若我们仔细思考便会在细微中发现事实的真相。
从冷战结束,失去了苏联的抗衡,美国成为了世界头号强国,而欧洲等西方各国则成为第二世界。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世界也在一步步地登上世界的大舞台,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因此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已悄然改变从单极化到多极化。
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正采取种种手段来制裁着我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维护中国的利益,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就必须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交际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部署,才能为中国和平发展,成为世界强国创造前提。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中美关系随着雅尔塔格局的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这使得美国从地缘政治的意义上成为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邻国。
因此中美关系对我国意义重大, 但中美关系一波三折, 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冷战时期,中国是美国及西方国家与苏联进行地缘战略竞争的平衡因素, 对华政策是手段。
冷战结束后,中国在亚太及全球地缘政治地缘政治局中的分量不断加重, 角色定位发生质变,美、欧、日对华地缘战略已从政策手段转化为政策目标, 成为独立要素。
从与美国与日本的频繁的军事演练(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不惧路途的艰辛坚决驶入黄海)似乎已向中国示威,如果这还不能说明我国处境的尴尬,那么美国积极参与朝韩问题似乎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理解,朝韩本是一家而正是因为美国的参与才有了三八线,让本来的兄弟处于相互对立的一面,正如军事专家的解析,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美国不只是想帮韩国更想在日后的日子里对中国这个曾经的世界大国实施压制。
论文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周边海上问题解析 谈钓鱼岛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周边海上问题解析谈中日钓鱼岛争端内容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局面。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进入21世纪以后,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兴起,世界多极化进程不断加快。
而近几年国际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新型大国在各个领域发挥影响,经济也在调整中缓慢复苏,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不容乐观。
近期的钓鱼岛等问题就给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增加了新的变数,从今年四月日本政府荒诞的“购岛”将钓鱼岛“国有化”的行为,以及日本右翼分子登岛,美日海军在钓鱼岛海域进行联合军演,到中方保钓人士在钓鱼岛附近被抓,中国解放军在东南沿海展开海陆空抢滩演习,以及在这期间几个月中国国内上演的各种反日游行,各种抵制日货的活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我国周边海上安全不稳定与不确定性的上升。
关键词:中国周边海上,钓鱼岛,安全问题正文:在上形势政策课时,有一节老师讲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周边海上问题,就讲到了钓鱼岛,可以说钓鱼岛事件的发展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今年我国与邻国频频发生领土争端,黄岩岛、钓鱼岛等词汇时常会出现在各大新闻和报纸上。
中国为何与他国频繁发生领土争端呢?这是因为中国不仅陆上邻国多,海上邻国也多,因此出现领土争端的几率也就大,而且在中国周边地区正在形成一种多极的力量结构,这不是世界性的多极化趋势的产物,而是一种地区性的结构。
与我国临海相望的日本由于地域狭小,自然资源有限,经济陷于停滞与低速发展,使得他与亚洲其他国家力量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在自然资源方面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急需自给自足,钓鱼岛就成了日本觊觎的对象。
钓鱼列岛位于台湾的东北与日本冲绳的西南部之间的海域,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其附近海域还蕴藏了大量的石油资源、丰富的渔业资源。
这些对于资源消耗巨大的日本充满了诱惑力。
今年4月,日本极右翼政客、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再次宣称,东京都政府开始发起为“购买”钓鱼岛的募捐活动,使得中日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
中国海疆情况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中国海疆情况分析中国海疆问题解析众所周知,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达 960 万平方公里,而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约为 300 万平方公里。
但其中一半以上的海洋国土面积都跟邻国有争议,也就是说实际控制面积还远远小于这个数字。
而日本的海洋国土面积有 780 万方公里,但是有争议的海洋国土面积却比较小,与邻国争议部分还不到日本总海洋国土的 1/5,根据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整个海洋可划分为内海、领海、群岛水域、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海域。
其中,领海和内水属于国家领土的范围,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则组成国家管辖区域。
我们中国主张 12 海里领海权,即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十二海里, 12 海里外就不是中国领海。
大家常说的 300 多万平方公里是指包含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水域面积。
我国的边缘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也是幅员辽阔,岛礁众多。
但是事实上有许多岛礁并不处在我方控制范围内。
下面我就向大家详细讲解一下:一、我国海疆问题争议现状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岛礁主权1 / 10争议,即传统疆域不等于现代国界,二是经济主权争议,即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划分争议。
在黄海海域,我国与朝鲜有着 3 千平方公里争议区,与韩国有 6万平方公里争议区, 焦点在日向礁(此岛礁为黄海区域)。
在东海海域,我国与韩国有着 12 万平方公里争议区域。
其中的焦点在苏岩礁。
韩国在这个海礁上修建大型人工基地(老师,此为我新加的,比较有意义),将来以此据点继续向西扩张、占海。
同时中日之间的资源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争议区也达到了16 万平方公里,在这我想着重谈一下愈演愈烈的钓鱼岛问题。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具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宛如一条巨龙横卧亚洲东方。
早在16世纪杰出军事家,政治家拿破仑就曾经说过:“中国是头沉睡的雄狮,未来的某一天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事实证明了这位伟人的预言。
新中国建国六十余载,其间遭遇坎坷艰辛,但都坦然度过,付出了巨大代价,也收获了宝贵经验。
自改革开放战略实施以来,中国这一块古老的土地上又一次迎来了新的活力,改革开放如今已实施三十余年,我国所取得的各项成就足以令世界为之瞩目,我国已经开始了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之旅。
随着波澜壮阔的二十世纪的结束,世界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我国也怀着满腔的热情迈入二十一世纪,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开始有了愈加清晰的轮廓。
不可否认,我国现在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近三十年来,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国家实力进一步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三十年间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
众所周知,自70年代对越反击战后,我国基本处于和平状态,无明显对外战争,然而不幸的是,近年来我国的周边环境逐渐恶化,领土、海洋争端不断凸显,周边国家政局动荡,恐怖势力蔓延。
而一国的周边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们寻求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周边形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影响着国家和平发展和战略机遇的实现。
我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
回顾历史,冷战结束后,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已不存在现实的战争或武装冲突,我国在国土周围也不再面临重大的现实军事威胁。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总体上是稳定的,有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进一步增强,不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时有激化,总体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显特征,而这些都促使我们必须加紧重视周边安全形势。
由于我国邻国最多,因此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
从当前国际形势及中国周边安全现状看我国外交政策解析

从当前国际形势及中国周边安全现状看我国外交政策当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些西方大国还未从中脱身,中国已然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GDP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实力不断上升,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军事实力不断提高,多边外交日趋活跃,软实力不断加强,中国成为具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已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然而纵观目前国际局势及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我国切不可放松警惕,麻痹大意,仍需坚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致力于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当前国际形势虽说整体太平,局部动乱可谓险恶。
中东问题永远是个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发端于突尼斯的中东乱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直到2月11日卡扎菲被枪杀事件才告一段落,可难民潮,宗教势力发展又接踵而至,随后引起的多米诺效应让局势变得更乱了,而一些大国对中东问题的表态和干预让大国关系更加紧张。
在这件事情上我国始终坚持着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保持不干涉态度,避免搅入这场乱局,无疑是非常明智的。
而面对着中东这场汹涌的动荡大波,美国又更新了战略调整的发展方向,更加加重了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的投入力度,其独霸的意愿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其内部对于各大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博弈手段肯定也是一贯的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对我们中国,在关键时刻往往连表面都不做。
自从911之后,美国的眼里再也揉不进沙子,恨不能将全世界都掌控起来,飞速发展的中国让其可谓忧心忡忡,它的太平洋海舰队从地图上一看,简直就是对中国的包围,怕留了空隙,还美曰其名维护第三世界和平地专门在非洲建立了军事基地。
被一直以主动防御而著称的美国如此在乎可不是件好事。
再看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可谓东核西恐,北患南忧,海急陆缓,而内部东邪西独,其中意味大家自能领会。
现在我国表面相较世界局势而言已是太平,可是还有很多问题都是处在一个未解决,还缓着的阶段,各个国家都在加紧发展实力以加重自身砝码,以达到本国利益的实现,大家好像把弦都绷紧了,因为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没有贸然行动的。
中国周边局势分析(五篇范例)

中国周边局势分析(五篇范例)第一篇:中国周边局势分析中国周边局势分析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
中国周边共有邻国20个,其中,陆上接壤14国,隔海相望6国,涵盖了各种地理条件。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多年来,又是与别国领土争端最多的国家。
尽管近年解决了部分争端,但是,仍存在着更为复杂的领土和领海纠纷,且海洋权益不断遭受蚕食。
中国与俄日印3大战略主体共处,掣肘因素颇多。
俄国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普京加强集权、重振军备,国力日渐发展,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国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
日本重新武装步伐加快。
面对这种复杂的局势,历史的镜子中可以照射出未来之路:(一)一球多制,多元共存,世界多极化将继续成为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基本方向。
世界力量已初步出现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的转移进程,继欧美之后,亚、非、拉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大国出现。
基辛格分析说,一些国家已经成长为强权大国,同时存在着几个实力相近国家的世界。
国际权力呈分散化态势,世界多极化特征明显。
非西方力量在世界事务中影响力上升。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模式多样化、文化多元化将是世界进入下个十年的基本面貌。
享誉世界的美国已故世界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6年前深刻断言:在全球大动荡中诞生的新世界将因其多重政治格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初生的新世界的特征不仅表现为政治格局的多重性,而且表现为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幸运的是,世界历史的趋势是向全球多样化发展而不是走向同一化;今天,再也不能断定只存在一条资本主义道路了。
(二)各种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依存、调整变革、竞相发展将成为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是多元共存。
20国集团中,有很多不同的发展模式;亚洲模式也有不同的版本;即使是美国盟友的国家,也是千差万别。
继续认真规划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成为各类国家共同的追求。
二是变革调整。
国际金融危机告诫世人,任何一种制度与模式并不完美,其获得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永远成功,更不可能适用于全世界。
我国周边形势安全分析(5篇)

我国周边形势安全分析(5篇)第一篇:我国周边形势安全分析我国周边形势安全分析我国的发展,与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密不可分。
中国目前的周边安全形势十分复杂。
以下,是我的分析:北方的威胁莫过于俄罗斯,但是由于90年代苏联解体以及现在的北约东扩,已经让俄罗斯意识到能与之为伍的国家已经为数不多了。
而作为同是5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则更是重中之中,当今的俄罗斯若与中国交恶,那他们将万劫不复。
因此北方的威胁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严重了,使中国可以抽出兵力镇压东南。
西南的威胁莫过于印度,这个被国人称之为阿三的国家,他们有着仅次于中国人口基数,并且也有着称霸南亚即而成为世界大国的野心。
他们与中国有边界纷争,也有因败于过中国而耿耿于怀的复仇之心。
因此造成这个国家与中国短期内不太可能成为真正的好邻居,但是因为中国内地与之有着青藏高原的阻隔,并且还有巴基斯坦这个中国的忠实盟友夹在其中,因此印度与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地面战争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韩国及东南亚各国:首先说韩国,因朝鲜战争,中韩之间还是有一定的恩怨的,但是中韩的一些有共识文化传统以及同对日本的愤慨又造就了中韩之间并非有很大的矛盾,再说还有朝鲜夹在当中。
即使有美国的蛊惑,韩国应该也不会公然与中国作对。
而那些东南亚的小国,我国时常以老大哥的身份多慰问慰问也就应该可以摆平了。
东海的威胁,也可以说日本的威胁:客观的说日本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国家,一个加起来不过中国的一个省大的岛国,有着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规模,并且他们依靠他们的经济和民族的忧患意识,把他们的国家和为数不多的军队都发展的非常先进。
在他们的骨子里,始终都有走出岛屿,踏上大陆的意识!但他们也不是无懈可击,比如:与周边国家的不和,而自身的区域狭小没有战略纵深,没有核武器,因此他们还离不开美国这座靠山。
海上第一岛链的元凶台湾的威胁: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走出大陆,才能屹立在世界强国的舞台。
冲出第一岛链的封锁是重中之重,而台湾则是第一岛琏封锁的咽喉,解决台湾问题是国家的生存大计,不能有任何闪失,一旦失败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要稳、准、狠!幕后的黑手:美国,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自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了不使自己的军工力量因没有挑战而萎靡荒废,因此不断的寻找战争的理由和借口,中东战争,海湾战争...使南联盟、伊拉克等国家成了美国的武器试验场,为美国的武器出口及石油等资源的来源做出了贡献。
形势政策--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分析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分析摘要:目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总体稳定,但是存在不稳定因素。
本文就此从台海问题、领土问题、极端势力等非传统威胁三个方面对这些因素进行剖析。
关键词:周边,安全,不稳定因素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中国在其国土周围面临的安全条件和所处的安全状况,也即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利害关系。
总体来说,目前周边安全环境总体稳定,比如中俄边界线正式划定,中越陆地边界线的划定,中日关系改善,中日韩首脑会晤实现机制化等等,可以说是处在以说正处于历史上周边安全比较好的时期。
此外,在共同应对金融危机、能源合作、东南亚次区域合作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进展。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
如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主权争端等“热点”问题。
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不稳定因素。
一、台海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对外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成为中国周边的一个热点问题。
2008年5月20日,台湾地区新当选领导人马英九正式宣誓就职。
这意味着台海关系走进一个新纪元,台湾正式开启马英九时代。
马英九主张一中,不支持法理台独,在两岸关系上主张理性务实开放,这比陈水扁时代的“急独”有了一些进步,目前两岸关系正在稳步发展,因此马英九提出一系列关于两岸经贸往来的开放政策主张。
在经济领域,两岸已经达成某些成果,诸如周末两岸包机及定期班机、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开放人民币在岛内兑换、放宽台商赴大陆投资限制、开放陆资进岛等等,营造出开放与自信的氛围。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马英九政府并没有放弃武力据统的想法,仍然还在向美国购买先进的武器。
而且由于台湾地区政府政策的连贯性也值得怀疑。
另外,在国际上,美日等国不会放弃这个遏制中国崛起的机会,会在台海问题上频频制造麻烦。
所以我国的对台战略首先要坚持以政治手段促统一,应在和平统一的旗帜下,继续推进两岸政治谈判,拓展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一个中国”的国际共识。
同时要以军事手段反台独,中国政府努力谋求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要使美日及台独分子得到明白无误的信息:统一台湾是中国最根本的地缘战略利益所在,迫不得已时,中国将毫不含糊地使用武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resented by DuanJingshu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
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我国周边外交关系?
Presented by DuanJingshu
• 3、周边国家之间也存在不信任关系。
Presented by DuanJingshu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
Presented by DuanJingshu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
日本陆海空自卫队“夺岛”演习
Presented by DuanJingshu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
俄日北方四岛之争
Presented by DuanJingshu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
周边外交工作座会谈
10月24日至25日
• 谋局:顶层规划,多元并举 • 布局:固本强基,全面提升 • 破局:直面矛盾,破解难题
Presented by DuanJingshu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
三、制约中国周边外交发展的几大因素
• 1、中国与周边一些国家间尚存在若干涉及国家主权 的领土领海问题争端。 • 2、中国与周边一些国家间的贸易存在不平衡问题, 主要是中国对周边国家贸易顺差较大。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
Presented by DuanJingshu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
Presented by DuanJingshu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
一、中国周边地理环境概况
• 中国周边国家有21个, 陆地邻国14个,海上邻 国9个。 • 按地域划分大致可分为 东北亚、东南亚、南亚、 俄罗斯及中亚四大块。
Presented by DuanJingshu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
一、中国周边地理环境概况
• 在东北亚,地缘政治的核心是朝鲜半岛。 • 在东南亚,主要是南沙群岛及其水域的争议问题。
• 在中亚,《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是合作的平台。
• 在南亚,有印度和巴基斯坦。
Presented by DuanJingshu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
二、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历史演变
• 改革开放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从改革开放到二十世纪末:睦邻外交 • 二十一世纪以来:与邻为善,与邻为伴
Presented by DuanJingshu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
俄、印、蒙三国总理10月22日同日访华
Presented by DuanJingshu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
四、推动中国周边外交发展迈向新高度
• 要继续推进中国与周边各国的经济、贸易、投资合作关系 以及互联互通工程,促进共同繁荣发展、互利共赢。 • 进一步推进战略与安全合作、人文交流和地区一体化进程。
• 要秉持“守望相助”、“相互帮扶”、“亲、诚、惠、容”
等理念,承担大国责任,帮助周边国家解决安全与发展难 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