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学 习题
纺纱学习题0

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对纤维原料初加工的是()。
A. 和毛B. 洗毛C.炭化D.脱胶2.对羊毛脂去除的方法有()。
A. 喷水给湿法B. 清水清洗法C. 乳化法D. 汽蒸法3.一般皮辊棉比锯齿棉含短绒()。
A. 多B. 少C.一样多D. 不确定4.羊毛炭化的目的是()。
A. 去除短毛B. 羊毛改性C. 去除草杂D. 使羊毛伸直5.下列属苎麻脱胶方法是()。
A. 加热脱胶法B. 水脱胶法C. 机械脱胶法D. 生物化学脱胶法6.配棉中每队的接批原棉混用百分比一般控制在()。
A. 25%以内B. 35%以内C. 15%以内D. 40%以内7.梳条配毛一般采用()。
A. 分类排队法B. 配合毛排队法C. 分批法D. 主体配毛法8.纯毛条混合配毛时,主要考虑纤维的性能指标是()。
A. 纤维细度B. 纤维强度C. 纤维长度D. 长度离散系数9.亚麻纤维选配方法基本和()的选配方法类似。
A. 毛纤维B. 绢绵C. 棉纤维D. 化学纤维10.化学纤维性质的选配主要是对纤维()的选配。
A. 强度B. 伸长C. 长度与细度D. 弹性伸长11.梳条配毛主体毛和配合毛的毛丛长度差异一般不超过()。
A. 20mm B. 15mm C. 25mm D. 10mm12.毛纺大仓式混合机的混合方式为()。
A. 直放直取法B. 直放横取法C. 横铺直取法D. 横铺横取法13.FA025多仓混棉机向各仓喂料方式是()。
A. 各仓分别喂入B. 各仓同时喂入C. 各仓随机喂入D. 连续喂入14.混合度指的是多种原料()正确程度。
A. 原料性能混合B. 混合比例C. 纤维长度混合D. 纤维细度混合16.握持打击与握持分割相比,其开松与除杂效果是()。
A. 握持打击损伤纤维少B. 握持分割损伤纤维少C. 握持打击杂质破碎少D. 握持分割杂质破碎多17.增加豪猪开棉机落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加前补风B. 减少后补风C. 减少前补风D. 增加侧补风18. 开棉机打手与尘棒隔距调节规律正确的是()。
《纺纱学1》习题(第三章至第五章)

第三章梳理前准备一、名词解释自由开松、握持开松、程差混合、时差混合、除杂效率、落纤率、棉气比、均棉比、开清点、清梳联、横铺直取、临界混纺比二、问答1.开松与除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通常如何完成?2.开清棉联合机的排列组合原则是什么?此工序的任务有哪些?3.开松机件的形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4.自由开松与握持开松各有何特点?两者在开松加工的相对位置如何?为什么?5.在抓棉上,提高开松、混和效果应采用哪些主要工艺技术措施?并说明原因。
6.画出三角尘棒的结构及安装角的示意图,并说明安装角对开松除杂的影响?7.以豪猪开棉机为例,画出打手周围的气流规律,并说明其主要作用?8.简述影响抓棉机开松作用的因素?9.简述自动混棉机、多仓混棉机的作用原理?10.六滚筒开棉机开松特点是什么?欲充分发挥六滚筒开棉机的开松除杂作用,应怎样选择有关工艺参数?11.画出ZFA026自动混棉机的工艺结构图,并在图上标明机构名称与工艺路线。
12.试分析豪猪开棉机主要工艺参数对开松、除杂的影响。
13.生产上从哪些方面来控制豪猪开棉机的气流,以达到提高除杂效能、节约用棉和改善棉卷均匀度?14.简述天平调节装置的作用原理。
15.为什么开清棉联合机需要联动装置?它们是怎样进行控制的?16.开清棉工序在加工化纤时,应如何选用工艺流程及有关工艺参数?一、名词解释针面负荷、刺辊附面层、踵趾面、道夫转移率、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梳理长度、自由纤维量、刺辊分梳度、同向剥取、喂入负荷、锡林负荷、二、问答题1.梳理工序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梳理机有哪些种类?2.两针面间的作用分为哪几类?各起什么作用?3.什么是针面负荷?分析梳理机上锡林各部位的针面负荷组成。
4.刺辊的除杂作用是如何实现的?5.如何确定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及分梳工艺长度对分梳除杂影响?6.分析影响分梳作用的因素?7.什么是道夫转移率?它对梳理和混和有什么影响?8.如何提高锡林盖板间的分梳作用?9.锡林、道夫间梳理条中纤维的弯钩形态有哪些规律?10.生条的质量如何控制?11.锡林盖板工作区纤维分梳转移的四种情况。
纺纱学所有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原料选配1、何为配棉?其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配原棉时一般注意哪些原则?答:将几种唛头、地区或批号的原棉,按比例搭配使用的方法,称为配棉。
其目的要求如下:(1)能满足不同纱线的质量要求由于原棉的主要性能如长度、细度、强度、成熟度含杂等随原棉品种、产地、收摘期、批号及轧工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为了解决好不同纱线对原棉性能的不同要使得混合棉的性能基本上满足不同纱线质量要求;(2)能保持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采用多种原棉搭配成混合棉,则混合棉的批量要比单一品种的原棉批量大得多,其性能也不存在单一品种间的较大差异。
采用混合棉既可增加投产批量,又能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原棉性能的稳定,从而可使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保持相对稳定;(3)能节约原棉和降低成本原棉是按质论价的,选用高等级的原棉,成纱质量好但成本高,选用低等级的原棉,成本低但成纱质量得不到保证,通过配棉,可以利用某一种原棉的某些长处来抑制另一种原棉的某些短缺。
选配原棉时一般应注意的原则:挑选原棉时,要按纱线特数和用途挑选,依次为先细特后中、粗特,先高档后一般;要严格控制对与对之间和同一队中批与批之间的原棉质量差异。
2、配棉中的分类排队是什么意思?达到什么目的?答:分类就是把适合纺某种特数和用途纱线的原棉挑选出来归为一类,组成该种线纱的混合棉,这是配棉工作的第一个步骤;排队就是把同一类中的原棉按地区或质量相近的原棉挑选出来列为一队,准备接批时使用目的:可从进厂时间不同、数量和质量不等的多种批号的原棉中选出若干批号组成一种混合棉,使其既能满足某种特数和用途的纱线质量要求,又能降低成本和保持较长时间的质量稳定。
3、什么叫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各自的用途是什么?答:在纺纱过程中,各道工序都会产生一些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它们的产生部位不同,质量也不同,如果得当,使用合理能达到保证质量、节约原棉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回花:包括清梳工序的回卷、梳并粗工序的回条、粗细工序的粗纱头和皮辊花。
纺纱学 习题

纺纱学习题《纺纱学》作业第一章原料选配1、何为配棉,其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配原棉时一般注意哪些原则,2、配棉中的分类排队是什么意思,达到什么目的,3、什么叫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各自的用途是什么,4、原料的混合(选配)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其综合性能是如何表示的,5、什么是混纺比,什么是投料比,两者间有何关系,6、确定化纤混纺比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涤/棉混纺比选为65/35是适宜的,7、今将1.5D×38mm的涤纶(公定回潮率0.4%)与6000Nm×31mm的棉(公定回潮率8.5%)混纺(混纺比T65/C35),问混合原料的平均细度、长度和公定回潮率各为多少,如当时棉的实际回潮率为12%,则投料比(均按湿重计)应为多少,8、涤/粘混纺时的设计干重混比为65/35,若涤纶和粘纤的实际回潮率分别为0.4%和13%,/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 求涤9、简述目前计算机配棉常用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开清棉10、开松与除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通常如何完成,11、各种纺纱系统的开松与除杂有什么异同,12、开松机件的形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13、自由开松和握持开松各有何特点,两者在开松加工的相对位置如何,为什么14、影响开清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5、以FA106豪猪开棉机为例,说明开松机的开松、除杂过程及气流的分布规律和作用。
16、开松工序中的均匀混合是如何完成的,17、什么是除杂效率、落杂率、落纤率和落物含杂率,第三章梳棉18、梳理工序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梳理机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 19、针面间的作用分为哪几类,各起什么作用,20、什么是梳棉机的分梳工艺长度,如何确定分梳工艺长度,21、什么是分梳度,它与哪些因素有关,22、针布的形式和主要规格有哪些,对不同原料梳理时的针布规格主要应考虑哪些, 23、刺辊与锡林间的速比与什么有关,24、刺辊对分梳的影响是什么,什么是附面层气流,25、纤维在梳理机上是如何被分梳的、转移的,什么是纤维在针面上的“自制”,有何作用, 26、分析梳理机上各主要机件对纤维的作用。
纺纱原理试题题库及答案

纺纱原理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定向排列是通过以下哪个过程实现的?A. 梳理B. 并条C. 牵伸D. 卷绕答案:C2. 环锭纺纱机中,纱线加捻的主要部件是?A. 锭子B. 钢丝圈C. 罗拉D. 导纱器答案:A3. 以下哪种纺纱方法属于自由端纺纱?A. 环锭纺B. 转杯纺C. 喷气纺D. 环锭纺答案:B二、多选题1.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混和方式主要有哪几种?A. 混合B. 混纺C. 混条D. 混并答案:A B C2. 影响纺纱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A. 纤维品质B. 纺纱设备C. 工艺参数D. 操作环境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 纱线的强力与纤维的细度成正比。
答案:错误2.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伸直度越高,纱线的质量越好。
答案:正确3. 转杯纺纱是一种自由端纺纱方法。
答案:正确四、填空题1.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_________是影响纱线强力的重要因素。
答案:伸直度2. 环锭纺纱机中,纱线加捻是通过_________的高速旋转实现的。
答案:锭子3. 转杯纺纱机中,纤维的凝聚和加捻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答案:转杯五、简答题1. 简述环锭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案:环锭纺纱是通过锭子的高速旋转,将纤维条通过牵伸、加捻、卷绕等过程,制成具有一定强力和均匀度的纱线。
2. 请解释什么是转杯纺纱,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转杯纺纱是一种自由端纺纱方法,它利用转杯内的气流将纤维凝聚并加捻成纱。
其特点是生产效率高,纱线结构蓬松,毛羽少,适用于生产中粗支纱线。
六、计算题1. 已知某环锭纺纱机的锭速为12000转/分钟,求每分钟的加捻数。
答案:加捻数 = 锭速× 每转加捻数,假设每转加捻数为1,则加捻数= 12000 × 1 = 12000 次/分钟。
2. 如果某转杯纺纱机的转杯速度为100000转/分钟,求每分钟的加捻数。
答案:加捻数 = 转杯速度× 每转加捻数,假设每转加捻数为1,则加捻数= 100000 × 1 = 100000 次/分钟。
纺纱学习题与答案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篇纺纱原理第一章绪论1、.简述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初加工:在纺纱加工前对纤维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使其符合纺纱加工的要求。
原料选配与混合:合理使用原料,稳定成纱质量。
开清:大团到小块、小束,同时除杂的过程。
梳理:横向联系基本消除成单纤维状但有弯钩,除杂混合。
精梳: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和细小杂质。
牵伸:抽长拉细条子,纤维伸直、去弯钩。
并和:多根条子混合,改善均匀度。
加捻:回转,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给予一定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半制品在各工序过渡的形式,保证纺纱连续性。
2、纺纱的系统主要有哪些?答:根据纺纱加工的对象(纤维原料)的不同,纺纱系统有:棉纺、毛纺、麻纺和绢纺等。
3、写出棉纺(精梳)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答:(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
第二章初加工1、什么是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各有什么类型的初加工?答: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就是对纺纱前的纤维原料进行初步的加工,以尽量去除原料中的非纤维性物质,以有利于纺纱加工。
目前,初加工主要有:轧棉、洗毛、(麻)脱胶、(绢)精练等。
2、棉的预处理是什么?答:包括轧棉和对醣份高的含醣棉还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3、有哪两类轧棉方法,各有何特点?答:皮辊轧花:特点:转速低、作用柔和、不易轧断纤维,绵结、索丝、疵点少,原棉含杂多,短绒多。
锯齿轧花:特点: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有排杂系统)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低,棉松散。
4、指出唛头(329)各符号代表什么含义?答:(329)——手扯长度为29mm的3级皮辊黄棉。
5、含糖棉处理有哪些方法?其特点如何?常用的方法?答:(1)喷水给湿法特点:简便,适合含糖低,含水少的原棉。
(2)汽蒸法特点:占地大,能耗大,棉易泛黄,纤维强力下降。
(3)水洗法特点:去糖彻底,但费力、耗水、耗能,易产生棉结杂质。
(4)酶化法特点:费时、费工,去糖效果较好。
纺纱学全部试题及答案[1]
![纺纱学全部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7579234b7360b4c2e3f64c8.png)
答:化学精炼是利用化学药剂的作用,促使绢纺原料脱胶去脂。生物化学精炼原理:利用酶使丝胶油脂水解而去除,即:丝胶或油脂+酶→中间络合物→肽、氨基酸或脂肪酸、甘油+酶。方法:根据生物酶的来源分为腐化练和酶制剂练。
5、简述乳化洗毛的原理。简述洗毛工艺过程。
2、毛杂质成分包括:(生理夹杂物,如羊毛脂、羊毛汗);(生活环境夹杂物,如草刺、砂土)。
3、麻纤维的化学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木质素)和(脂蜡质)。
4、绢纺原料的种类:(桑蚕原料)、(柞蚕原料)和(蓖麻蚕原料)等。精炼工程的工序包括:(精炼前处理)、(精炼)及(精炼后处理)。
B、短绒少,杂质多,比较松软,但其棉结索丝多。
C、短绒多,杂质少,比较松软,但其棉结索丝少。
D、短绒多,杂质少,比较松软,但其棉结索丝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长细纤维易分布在纱的外层,短粗纤维易分布在纱的内层。
B、初始模量大的分布在内层,小的分布在纱的外层。
C、卷曲小的分布在纱的外层,大的分布在纱的内层。
11、什么是混纺比?什么是投料比?两者间有何关系?
答:混纺比指混纺纱中以混纺纤维干重计算的比例;投料比指混纺时以混纺纤维湿重计算的投料比例;若A、B两种成分的投料比为P1、P2,P1’、P2’分别为A、B两种成分的混纺比,W1、W2分别为A、B两种成分纤维的实际回潮率则有:
12、确定化纤混纺比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涤/棉混纺比选为65/35是适宜的?
10、原料的混合的目的是什么?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其综合性能是如何表示的?
答:目的:(1)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2)增加品种数量(3)提高可纺性能(4)降低产品成本;选配化纤原料时,产品的最终用途是很重要的依据,其次要依据质量要求选配原料,确定不回德混纺比,再者要依据纱线特数选配原料;其综合性能主要表现在所纺纱线的长度、细度以及纱线机械和物理性质。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doc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填空题 长片断不匀是指( )范围内的不匀。
本题答案: 2、名词解释 捻回 本题答案: 3、填空题 细纱纱线分三段,即( )、( )和( )。
本题答案: 4、名词解释 道夫转移率 本题答案: 5、填空题 导纱杆的作用是( )。
本题答案: 6、问答题 加工化纤时并条机牵伸工艺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本题答案: 7、问答题 实现正常牵伸条件。
本题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8、名词解释精梳机中喂给系数本题答案:9、名词解释机械波本题答案:10、名词解释时差混合本题答案:11、问答题开松机件的形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本题答案:12、单项选择题细纱工序中纱线张力的大小分布为:()A、卷绕张力大于气圈底部张力大于气圈顶部张力大于纺纱段张力;B、卷绕张力大于纺纱段张力大于气圈底部张力大于气圈顶部张力;C、卷绕张力大于气圈顶部张力大于气圈底部张力大于纺纱段张力;D、卷绕张力大于气圈底部张力大于纺纱段张力大于气圈顶部张力;本题答案:13、单项选择题关于变速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钳口间的隔距增大,变速点分布的离散性增加B、牵伸倍数增大,变速点分布的离散性减少C、长纤维变速点较集中且向前钳口靠近D、两对罗拉牵伸,变速点分布最分散本题答案:14、问答题为什么牵伸中纤维可以被伸直?不同牵伸倍数对前后弯钩的伸直效果有何不同?为什么?本题答案:15、填空题集合器是防止纤维扩散,也提供(),集合器口径的大小后区与喂入定量适应,前区与输出定量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纱学》作业
第一章原料选配
1、何为配棉?其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配原棉时一般注意哪些原则?
2、配棉中的分类排队是什么意思?达到什么目的?
3、什么叫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4、原料的混合(选配)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其综合性能是如何表示的?
5、什么是混纺比?什么是投料比?两者间有何关系?
6、确定化纤混纺比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涤/棉混纺比选为65/35是适宜的?
7、今将1.5D×38mm的涤纶(公定回潮率0.4%)与6000Nm×31mm的棉(公定回潮率8.5%)
混纺(混纺比T65/C35),问混合原料的平均细度、长度和公定回潮率各为多少?如当时棉的实际回潮率为12%,则投料比(均按湿重计)应为多少?
8、涤/粘混纺时的设计干重混比为65/35,若涤纶和粘纤的实际回潮率分别为0.4%和13%,
求涤/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
9、简述目前计算机配棉常用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开清棉
10、开松与除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通常如何完成?
11、各种纺纱系统的开松与除杂有什么异同?
12、开松机件的形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3、自由开松和握持开松各有何特点?两者在开松加工的相对位置如何?为什么
14、影响开清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5、以FA106豪猪开棉机为例,说明开松机的开松、除杂过程及气流的分布规律和作用。
16、开松工序中的均匀混合是如何完成的?
17、什么是除杂效率、落杂率、落纤率和落物含杂率?
第三章梳棉
18、梳理工序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梳理机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
19、针面间的作用分为哪几类?各起什么作用?
20、什么是梳棉机的分梳工艺长度?如何确定分梳工艺长度?
21、什么是分梳度?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22、针布的形式和主要规格有哪些?对不同原料梳理时的针布规格主要应考虑哪些?
23、刺辊与锡林间的速比与什么有关?
24、刺辊对分梳的影响是什么?什么是附面层气流?
25、纤维在梳理机上是如何被分梳的、转移的?什么是纤维在针面上的“自制”?有何作用?
26、分析梳理机上各主要机件对纤维的作用。
27、什么是固定盖板?什么是盖板反转?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28、什么是针面负荷?对梳理有什么影响?分析梳理机锡林上各部位的针面负荷。
29、梳理机是如何对纤维进行均匀混合的?
30、梳理条中纤维的弯钩形态有哪些规律?
31、什么是道夫转移率?什么是罗拉梳理机的分配系数?它们对梳理和混和有什么影响?
32、道夫是如何将纤维从锡林上转移出去的?
第四章精梳
33、什么是精梳,其实质是什么?目的意义是什么?
答:精梳:对纤维进行精细的梳理。
一般是在粗梳后的再次梳理,是一端积极握持,另一端接受梳理的方式。
目的:(1)梳理:精细梳理纤维呈平行顺直状。
(2)混合:纤维间有混合作用。
(3)去除大部分纤维结,杂质。
(4)去除不符合纺纱要求的短纤维。
(5)制成一定规格的精梳条。
34、精梳前准备工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1)预并条机—条卷机(条卷工艺)
特点:设备结构简单,对纤维伸直作用较好。
制成小卷层次清,不粘卷,但小卷横向条痕明显,不匀大。
(2)条卷机—并卷机(并卷工艺)
特点:此工序制成小卷,横向均匀度好,有利于精梳时钳板的可靠握持,但小卷退卷易粘连发毛,机器动力消耗大。
(3)预并条机—条并卷联合机(条并卷工艺)
特点:由于牵伸倍数和并合数较大,改善了纤维伸直度和小卷均匀度,但条并卷联合机占地面积大,且小卷易粘连,对车间温湿度要求高。
35、试述直型精梳机的四个工作阶段及其主要机件的作用。
36、何谓喂给长度、喂给系数和拔取隔距?它们对精梳落纤率及精梳质量有何影响?
37、什么是落纤中的最长纤维长度?什么是进入纤维网(条)中的最短纤维长度?精梳的理
论落纤率怎样求出?
38、给棉方式有哪两种?讨论其特点。
39、什么是分离丛长度、接合长度和有效输出长度?
40、棉型精梳机与毛型精梳机有和异同?
41、什么是梳理隔距、梳理死区、重复梳理次数?
第五章并条
42、什么是牵伸?实施牵伸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43、指出牵伸时纤维变细曲线中的浮游纤维、后纤维、前纤维和快、慢速纤维。
44、何谓变速点?影响其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其分布对纱条的不匀有何影响?
45、根据移距偏差说明为什么牵伸后纱条的不匀会增加?影响纱条不匀的因素有哪些?
46、说明摩擦力界的作用及其在牵伸区中的布置要求?牵伸区中的中间控制机构起什么作
用?在棉型和毛型纺纱中,牵伸机构有何不同?
47、何谓引导力、控制力、牵伸力和握持力?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关联?
48、影响牵伸力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牵伸力的?
49、牵伸力的大小与牵伸倍数的关系是怎样的?什么是临界牵伸倍数?
50、要实现正常牵伸,牵伸力和握持力应满足怎样的关系?
51、为什么牵伸中纤维可以被伸直?前后弯钩的伸直效果有何不同?为什么?
52、什么是牵伸波?什么是机械波?
53、波谱图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根据波谱图找出不匀产生的原因?
54、并合的作用有哪些?
55、并合与牵伸对纱条的不匀是如何影响的?
56、什么是自调匀整?其类型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其组成机构主要有哪些?
57、评定条子质量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第六章粗纱
58、加捻的实质与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加捻能增加纱条中纤维间的联系力?捻度的分布有何
规律?
59、衡量加捻程度的指标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60、什么是阻捻、捻陷、和假捻?它们各有和异同点?举例说明它们在纺纱加工中的应用。
61、计算下图中各段纱条上的捻度(注意捻向)
62、什么是管导、什么是翼导?各有何特点?
63、粗纱的卷绕方程是什么?实现这些卷绕方程的机构有哪些?各起何作用?
64、粗纱张力的来源、作用是什么?其分布规律是什么?
65、衡量粗纱张力的指标是什么?粗纱张力是如何测定的?
66、粗纱的质量评定指标主要有哪些?
第七章细纱
67、细纱的牵伸形式有哪些?什么是浮游区长度?其对牵伸有何影响?
68、细纱的卷绕是由什么机件完成的?其与粗纱有何不同?为什么?
69、钢丝圈的作用是什么?它与所纺的纱支有什么关系?
70、细纱的各段张力呈什么规律?影响细纱张力的因素有哪些?
71、细纱的气圈形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72、一落纱中,细纱的张力分布规律是如何的?
第八章后加工
73、纱与线有什么不同?
74、什么是捻幅?什么是捻心?
75、捻度和捻向对纱线的强伸度、光泽、手感以及对织物的风格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