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设备设计复习资料8-1

合集下载

《过程设备设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过程设备设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过程设备设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规程与标准1-1 压力容器设计必须遵循哪些主要法规和规程?答:1.国发[1982]22号:《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简称《条例》);2.劳人锅[1982]6号:《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3.劳部发[1995]264号:关于修改《〈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压力容器部分"有关条款的通知;4.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容规》);5.劳部发[1993]370号:《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6.劳部发[1998]51号:《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管理与监督规则》;7.劳部发[1995]145号:关于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实施《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的规定;8.劳部发[1994]262号:《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9.化生字[1987]1174号:《液化气体铁路槽车安全管理规定》;10.质技监局锅发[1999]218号:《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

1-2 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职责是什么?答:1.设计单位应对设计文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负责;2.容器的设计文件至少应包括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样;3.容器设计总图应盖有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书标志。

1-3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适用与不适用范围是什么?答:适用范围:1.设计压力不大于35MPa的钢制容器;2.设计温度范围按钢材允许的使用温度确定。

不适用范围:1.直接用火焰加热的容器;2.核能装置中的容器;3.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设备(如泵、压缩机、涡轮机、液压缸等)中自成整体或作为部件的受压器室;4.经常搬运的容器;5.设计压力低于0.1MPa的容器;6.真空度低于0.02MPa的容器;7.内直径(对非圆形截面,指宽度、高度或对角线,如矩形为对角线、椭圆为长轴)小于150mm的容器;8.要求作废劳分析的容器;9.已有其他行业标准的容器,诸如制冷、制糖、造纸、饮料等行业中的某些专用容器和搪玻璃容器。

过程设备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过程设备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4.8下列有关焊接接头系数和材料设计系数的表述错误的是:(D)
A.为弥补焊缝对容器整体强度的消弱,在强度计算中需引入焊接接头系数。
B.焊接接头系数的大小主要与焊接接头形式和焊缝无损检测的要求及长度比例有关。
C.料设计系数是为了保证受压元件强度有足够的安全储备量。
D.抗拉强度安全系数一般小于屈服强度安全系数,我国目前前者取1.6,后者取3.0
A.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器中,管式换热器仍占绝对优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换热器。
B.蛇管式换热器是管式换热器的一种,它由金属或者非金属的管子组成,按需要弯曲成所需的形状。
C.套管式换热器单位传热面的金属消耗量小,检测、清洗和拆卸都较为容易。
D.套管式换热器一般适用于高温、高压、小流量流体和所需要的传热面积不大的场合。
B.周边固支的圆平板仅在刚度方面均优于周边简支的圆平板
C.周边固支的圆平板仅在强度方面均优于周边简支的圆平板
D.周边简支的圆平板在刚度和强度两方面均优于周边固支的圆平板
2.3下列有关受均布外压作用圆筒的失稳情况的叙述,错误的是:(A)
A.失稳临界压力与材料屈服点无关
B.受均布周向外压的长圆筒的临界压力与L无关
A.强制密封
B.自紧式密封
C.半自紧式密封
D.以上三种都不是
4.2同一承载能力下,仅受内压作用的圆筒按哪种计算方法计算的壁厚最薄:(A)
A.中径公式
B.最大拉应力准则
C.形状改变比能准则
D.最大切应力准则
4.3下列有关压力容器失效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C)
A.韧性断裂是在容器整体应力水平较高状态下发生的,因而比脆性断裂更具危害性。
D.常规设计中需对圆筒的热应力进行校核计算。

国开化学反应过程及设备复习资料

国开化学反应过程及设备复习资料

化学反应过程及设备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 关于釜式反应器的种类特点与应用,描述错误的是(D)A 釜式反应器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传质效率高,温度分布均匀且操作灵活B 釜式反应器按操作方式分为间歇式半连续式和连续式C 釜式反应器按材质分为钢制铸铁及搪玻璃反应釜D 釜式反应器适用于液液均相反应,但不可用于非均相反应2. 关于釜式反应器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描述错误的是(B)A釜式反应器主要由壳体,搅拌装置,轴封和换热装置四大部分组成B 釜底常用的形状有平面形蝶形椭圆形和球形,其中平面形多用于高压反应C 搅拌装置根本目的是加强反应釜内物料的均匀混合,以强化传质和传热D 轴封是用来防止釜的主体与搅拌轴之间的泄露,主要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3. 关于理想置换和理想混合流动模型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D)A理想置换流动模型也称作平推流模型活活塞流模型B 理想置换流动模型沿着流向,物料的参数变化,垂直于流向的截面参数相同C 理想混合流动模型也称作全混流模型D 理想混合流动模型中混合均匀,所以所有物料的停留时间一致。

4. 关于返混及工程中降低返混的措施描述错误的是(D)A 返混是指不同时刻进入反应器的物料之间的混合,是逆向的混合B 间歇操作反应器中不存在返混C 理想置换反应器中不存在返混D 降低返混程度的主要措施有横向分割和纵向分割,其中重要的是纵向分割。

5. 关于反应速率描述和表示方法错误的是(B)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某一物资在单位时间单位反应区域内的反应量B 反应区域是指反应器体积C 在反应速率钱赋予负号,表示该物质为消耗速率D 在反应速率前取正号,表示该物质的生成速率6. 关于化学动力学方程描述错误的是(A)A 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相等B 定量描述反应速率与影响反应速率因素之间的关系式称为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C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温度组成压力溶剂性质催化剂性质等D 对于绝大多数的反应,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温度7. 关于复杂反应及其类型说法错误的是(D)A复杂反应是通过多步骤反应完成的B连串反应的选择性随反应转化率的增大而下降C 复杂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D 复杂反应只有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8. 关于搅拌器作用类型和选型原则说法错误的是(A)A搅拌器只能够使得均相液体混合B 通过搅拌器搅拌可加强釜式反应器内物料的均匀混合,以强化传质和传热C 工业上较为常用的搅拌器类型有桨式搅拌器涡轮搅拌器和推进式搅拌器D 搅拌器的选型主要根据物料性质搅拌目的以及各种搅拌的性能特征来进行9. 关于搅拌釜式反应器的传热装置说法错误的是(D)A在传热夹套装设螺旋导流板可提高传热效果B 列管式反应器的主要特点是传热面积大,可提高传热速度C 常用的蛇管式反应器有水平式蛇管和直立式蛇管D 沸腾温度下进行反应时应选择外部循环式换热器10. 关于反应器高温热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A低压饱和水蒸气加热时温度最高只能达到100度B 利用某些有机物常压沸点高熔点低热稳定好等特点提供高温热源C 反应温度在300度以上可以用熔盐做热载体D 电加热法可以分为电阻加热法感应电流加热法和短路电流加热11. 关于反应器低温冷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A空气不可以作为低温冷源B 传送和分配冷量的媒介成为载冷剂C 常用的有机载冷剂有3类,即水盐水及有机载冷剂D 有机载冷剂适用于比较低的温度12. 关于气固相催化反应器的类型及选择说法错误的是(A)A 气固相催化反应器只有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B 气固相催化反应器主要有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C 固定床适用于气固相反应D 流化床适用于气固相反应13. 关于固定床反应器的类型和特点说法错误的是(D)A固定床主要分为绝热式和换热式两种B 催化剂不易磨损可长期使用C固定床反应器可用于高温高压反应D 固定床适合使用细小的催化剂14. 关于固定床反应器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C)A绝热式固定床与外界无热量交换B 单段绝热式固定床结构简单,维护方便C 换热式固定床可分为列管式和对外换热式D 换热式固定床利用换热介质来移走或供给热量15. 关于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D)A物料的流动更接近于理想混合流,返混较严重B 颗粒比较细小,有效系数高,可减少催化剂用量C 传热强度高,适宜于强吸热或放热反应D 适合高转化率的反应及催化剂层有温度分布的反应16. 关于流化床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说法错误的是(A)A流化床基本结构包括壳体气体分布装置内部构件及固体颗粒的加入和卸出装置B 气体分布装置是保证获得良好流化质量的关键C 反应器内部构件目的是使大气泡破碎,改善气固相的接触,减小返混,提高反应效果,其形式有挡网挡板和填料D 气固分离装置常由旋风分离器来完成,其作用是回收气体所夹带的细粒,并将其输送到床层中去17. 关于双器流化床描述错误的是(B)A适用于催化剂使用寿命较短且易再生的气固相催化反应B 适用于催化剂使用寿命较长且不易再生的气固相催化反应C 双器流化床适用于催化剂寿命较短的情况D 双器流化床适用于催化剂易再生的情况18. 关于催化剂的定义描述以及基本特征说法错误的是(D)A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反应热力学平衡位置,且自身不被明显消耗的物质B 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位置19. 有关固体催化剂的组成及各自功能描述错误的是(A)A 所有的催化剂均由活性成分抑制剂和载体组成B 主催化剂是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起催化作用的根本性物质C 助催化剂具有提高活性组分活性和选择性,改善催化剂耐热性,抗毒性,提高机械强度和寿命的作用D 载体可提高催化剂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20. 有关工业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描述错误的是(C)A 沉淀法广泛用于制备高含量的非贵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B 浸渍法是负载型催化剂最常用的制备方法C 离子交换法中离子交换反应不可逆D 熔融法制备催化剂需要在高温下进行21.关于催化剂失活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A)A 催化剂表面污染不会导致失活B 催化剂强吸附毒物常造成永久中毒从而失活C 催化剂烧结是由高温引起催化剂结构的变化过程,导致其失活D催化剂导热性能不好货空隙过细会造成积碳使得催化剂失活22. 关于固定床催化反应器dv da ds 物理参数描述错误的是(D)A体积当量直径dv即采用体积相同的球形颗粒直径来表示非球形颗粒直径B 面积当量直径da即采用外表面积相同的球形颗粒直径来表示非球形颗粒直径C 比表面积当量直径ds即采用比表面积相同的球形颗粒直径来表示非球形颗粒直径D 在固定床的流体力学研究中,非球形颗粒的直径常常采用面积相当直径23. 关于固定床床层空隙率的描述,影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B)A床层空隙率的大小与的影响因素有颗粒形状,颗粒的粒度分布,颗粒表面的粗糙度,填充方式,颗粒直径与容器直径之比等B 紧密填充固定床的床层空隙率高于疏松填充固定床C 紧密填充固定床的床层空隙率低于疏松填充固定床D 固定床中同一截面上近壁处空隙大,而中心空隙率较小24. 关于催化剂有效系数说法错误的是(B)A 催化剂有效系数为实际反应速率与内扩散影响的反应速率之比B 当催化剂有效系数大于1时,反应过程为内扩散控制C 当催化剂有效系数小于1时,反应过程为内扩散控制D 当催化剂有效系数约等于1时,反应过程为动力学控制25. 关于固定床反应器中的传热过程描述错误的是(D)A 反应热由催化剂的内部向外表面扩散B 反应热由催化剂外表面向流体主体传递C 反应热少部分由反应后的流体沿轴带走D传热过程只发生热传导与热对流26. 关于气体通过固体颗粒床层的三个阶段的描述错误的是(D)A 固体床阶段---气体通过床层的压力降随气速的增加而增大B 流化床阶段---气体通过床层的压力降不随气速改变而改变C 稀相输送床阶段---气流中颗粒浓度降低,由浓相变成稀相,压力降变小D 临界流化床阶段---固体颗粒刚好悬浮流体中27. 关于流化床反应器中气体分布板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A)A起支撑作用B 均匀分布气流C 使得流化床有一个良好的起始流态化状态D 操作过程中不易被堵塞和腐蚀28. 关于催化剂,错误的是(D)A催化剂的贮藏要求防潮防污染B 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碎末细粉会增加床层阻力C 催化剂在装填前需要过筛D 对催化剂的包装没有特殊要求二填空题1.一个典型的化工生产过程大致由原料的预处理、化学反应、产物的分离三部分组成。

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考试复习资料

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考试复习资料

1.过程工业是以流程性物料为主要处理对象、完成上述各种过程或其中某些过程的工业生产之总称。

2.成套装备是为生产某些产品或完成一定任务所必需的整套设备,过程工业成套装备是过程工业生产用的主要机器、设备和各种辅助设备由管道连接起来组成的一个能完成特定工艺过程的一整套设备。

3.过程装备成套技术的主要任务是补充从产品开发、可行性研究、工艺设计、专用设备技术、定型机器设备选型、生产参数自动控制到装置安装、调试、投产全过程所需知识中其他专业课程没有涉及的知识,以拓宽知识面、开拓思路。

4.过程工业新产品开发的基本步骤:第一阶段的内容是商品信息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第二阶段的内容包括小试和概念设计。

第三阶段包括模型试验、中试和基础设计等内容。

第四阶段的内容为工程设计和施工。

5.工艺过程开发程序⑴信息研究⑵实验性研究⑶第一次可行性研究⑷小试⑸概念设计⑹第二次可行性研究⑺模型试验⑻中试⑼基础设计⑽第三次可行性研究⑾工程设计⑿施工注:第二次可行性研究可以作为同有关部门签订合同的依据。

6.实验性研究第一是对工艺方法进行研究;第二是对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第三是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和生产成本估算;第四是对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的质量进行研究;第五是产品用途及应用产品质量的研究。

7.工艺路线选择⑴调查⑵分析⑶生产成本计算⑷评价⑸工艺路线的选择8.工艺设计的内容:原料和技术路线的选择;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工艺设备设计与选型;车间布置设计;管道设计;非工艺设计项目的考虑;编制设计文件。

9.工艺设计的程序: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有时也分为初步设计、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10.初步设计的设计文件⑴设计依据⑵设计指导思想⑶设计范围及工厂组成⑷建厂规模及建厂方案⑸主要原材料、燃料的规格⑹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⑺工艺计算⑻厂址概况⑼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⑽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⑾工厂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⑿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⒀消防设施⒁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意见⒃附图、附件11.经济分析与评价:初步决策的依据通常是某个经济指标,最终的决策还必须考虑安全以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等不能用金钱来定量表示的因素,这种决策过程常称为经济分析与评价。

过程设备设计第三版课后答案及重点(郑津洋)

过程设备设计第三版课后答案及重点(郑津洋)

过程设备设计题解1.压力容器导言习题试应用无力矩理论的基本方程,求解圆柱壳中的应力(壳体承受气体内压p ,壳体中面半径为R ,壳体厚度为t )。

若壳体材料由20R (MPa MPa s b 245,400==σσ)改为16MnR (MPa MPa s b 345,510==σσ)时,圆柱壳中的应力如何变化?为什么?解:○1求解圆柱壳中的应力 应力分量表示的微体和区域平衡方程式:圆筒壳体:R 1=∞,R 2=R ,p z =-p ,r k =R ,φ=π/2○2壳体材料由20R 改为16MnR ,圆柱壳中的应力不变化。

因为无力矩理论是力学上的静定问题,其基本方程是平衡方程,而且仅通过求解平衡方程就能得到应力解,不受材料性能常数的影响,所以圆柱壳中的应力分布和大小不受材料变化的影响。

对一标准椭圆形封头(如图所示)进行应力测试。

该封头中面处的长轴D=1000mm ,厚度t=10mm ,测得E 点(x=0)处的周向应力为50MPa 。

此时,压力表A 指示数为1MPa ,压力表B 的指示数为2MPa ,试问哪一个压力表已失灵,为什么?解:○1根据标准椭圆形封头的应力计算式计算E 的内压力: 标准椭圆形封头的长轴与短轴半径之比为2,即a/b=2,a=D/2=500mm 。

在x=0处的应力式为:○2从上面计算结果可见,容器内压力与压力表A 的一致,压力表B 已失灵。

有一球罐(如图所示),其内径为20m (可视为中面直径),厚度为20mm 。

内贮有液氨,球罐上部尚有3m 的气态氨。

设气态氨的压力p=0.4MPa ,液氨密度为640kg/m 3,球罐沿平行圆A-A 支承,其对应中心角为120°,试确定该球壳中的薄膜应力。

解:○1球壳的气态氨部分壳体内应力分布: R 1=R 2=R ,p z =-pMPa t pR t pR pr t pR k 100202100004.022sin 2=⨯⨯===⇒===+θφφθφσσφδσσσ ○2支承以上部分,任一φ角处的应力:R 1=R 2=R ,p z =-[p+ ρg R (cosφ0-cos φ)],r=Rsin φ,dr=Rcos φd φ由区域平衡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3支承以下部分,任一φ角处的应力 (φ>120°) : R 1=R 2=R ,p z =-[p+ ρg R (cos φ0-cos φ)],r=Rsin φ,dr=Rcos φdφ有一锥形底的圆筒形密闭容器,如图所示,试用无力矩理论求出φ0h锥形底壳中的最大薄膜应力σθ与σφ的值及相应位置。

过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整理汇总复习资料

过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整理汇总复习资料
小为矩心到作用线的距离,所以合力矩的大小 与矩心的选取有关;但是合力的矩与各分力矩 的和总是相等的,这一等量关系与所取矩心的 位置是无关的。
提示4: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构
件,所以力系的合力和合力矩总是等于零,在 这种条件下,我们可以说,处于平衡状态的构 件的合力矩与各分力的矩的和相等,且等于0, 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了解拉/压杆件的受力变形 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及其
特点,能够根据实际结构抽 相应的力学指标,能够借助教
象出相应的力学模型。
材和工具书获得相关数据。
掌握内力和截面法的涵义, 了解典型材料的拉伸/压缩曲
能够采用截面法求解内力并 线特征,明确脆性材料和塑性
绘制轴力图。
材料的划分依据。
应力、应变和胡克定律等是 明确工作应力、许用应力、安
3 约束的基本类型
约束的基本类型有柔性约束,光滑面约束, 固定铰链约束,辊轴支座约束和固定端约束 等5种基本类型。各种约束产生的约束力参 看教科书。
提示1:约束的本质是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提示2:除了这些约束外,构件之间的相互作 用也可以看作约束。
4 画受力图的基本步骤:
根据题意选取研究对象,单独画出其简图; 画出作用在分离体上的主动力;
新构件的截面设计
已有构件的承载能力确定
3.5直杆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
1 绝对变形与相对变形
绝对变形是指在拉伸/压缩载荷的作用下引 起的轴向(或横向)单位尺寸的增大或减小 (减小或增大),单位通常为m或mm。
相对变形是指在拉伸/压缩载荷的作用下引 起的轴向(或横向)单位尺寸的增大或减小 (减小或增大)量,称为应变。
4 材料力学的三个假设
连续性假设; 小变形假设; 各向同性假设。

过程装备成套技术复习

过程装备成套技术复习

填空1、过程工业新产品开发中,第一次可行性研究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技术)、(经济)和(环境)的评估,做出该产品是否值得继续开发的决定。

P92、第二次可行性研究,又称方案论证,可以估算工厂规模、投资费用、成本及经济效益等;要做出开发应该中止或继续的决定;可以作为同有关部门签订合同的依据。

P103、第三次可行性研究,又称方案审定,着重在工程投资和经济效益方面做出详细评价。

P114、(初步设计)是根据(中试结果)而进行的生产规模的全面设计,是工程研究的终结,也是开发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5、施工图设计为工程设计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图纸,把设计者的意图和全部设计结果表达出来,作为施工制作的依据,它是设计和施工工作的桥梁。

6、工厂的总体布局要满足(生产)、(安全)和(发展)三个方面的要求。

7、工厂的公用工程通常包括(动力)、(给排水)、(采暖通风)、供电、制冷、办公及生活设施、交通道路及景观绿化等内容。

8、对大型石化装备的自动控制系统有三个基本要求,分别是(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

9、经济分析与评价的基础是(投资估算)与(成本分析)。

10、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两个序列分别是(基本建设序列)和(技术改造序列)。

11、流动资金等于(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

12、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先进)、高效、低耗、(环保)、(可持续发展)。

13、设备布置设计基本原则:满足工艺及流程要求、符合经济原则、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便于安装和维护、有良好的操作条件。

14、成组布置的塔,以外壁或(中心线)为基准排列,并设置联合平台。

15、反应设备主要有(搅拌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三大类。

16、进行干燥设备选型时,应充分考虑(物料特性)、(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和(使用地环境及能源状况)。

17、设备安装的找正:设备支承的底面标高应以基础上的标高基准线为基准;设备的中心线位置应以基础上的中心划线为基准;立式设备的方位应以基础上的距离设备最近的中心划线为基准;立式设备的铅垂度应以设备两端部的测点为基准;卧式设备的水平度一般应以设备的中心线为基准。

过程设备设计期末考卷及答案

过程设备设计期末考卷及答案

过程设备设计期末考卷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过程设备设计的基本原则?()A. 安全性原则B. 经济性原则C. 环保性原则D. 美观性原则A. 设备选型、设备布置、设备计算B. 设备选型、设备布置、设备制造C. 设备选型、设备制造、设备计算D. 设备布置、设备制造、设备计算3. 在过程设备设计中,设备布置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设备的功能B. 设备的形状C. 设备的大小D. 设备的颜色4. 过程设备设计中,设备计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 设备选型、设备布置B. 设备负荷计算、设备材料选择C. 设备安装、设备调试D. 设备运行、设备维护5. 下列哪项不是过程设备设计的主要任务?()A. 确定设备类型B. 确定设备数量C. 确定设备尺寸D. 确定设备颜色6. 过程设备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生产效率B. 降低生产成本C. 确保生产安全7. 在过程设备设计中,设备选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设备的功能B. 设备的价格C. 设备的形状D. 设备的颜色8. 过程设备设计中,设备布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保设备之间的合理间距B. 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C. 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9. 下列哪项不是过程设备设计的基本要求?()A. 设备的可靠性B. 设备的经济性C. 设备的环保性D. 设备的美观性10. 在过程设备设计中,设备计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设备的最佳运行状态B. 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C. 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过程设备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安全性原则B. 经济性原则C. 环保性原则D. 美观性原则2. 在过程设备设计中,设备布置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设备的功能B. 设备的形状C. 设备的大小D. 设备的颜色3. 过程设备设计中,设备计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 设备选型、设备布置B. 设备负荷计算、设备材料选择C. 设备安装、设备调试D. 设备运行、设备维护4. 下列哪项不是过程设备设计的主要任务?()A. 确定设备类型B. 确定设备数量C. 确定设备尺寸D. 确定设备颜色5. 过程设备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生产效率B. 降低生产成本C. 确保生产安全6. 在过程设备设计中,设备选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设备的功能B. 设备的价格C. 设备的形状D. 设备的颜色7. 过程设备设计中,设备布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保设备之间的合理间距B. 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C. 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8. 下列哪项不是过程设备设计的基本要求?()A. 设备的可靠性B. 设备的经济性C. 设备的环保性D. 设备的美观性9. 在过程设备设计中,设备计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设备的最佳运行状态B. 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C. 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10. 下列哪项不是过程设备设计的基本步骤?()A. 设备选型、设备布置、设备计算B. 设备选型、设备布置、设备制造C. 设备选型、设备制造、设备计算D. 设备布置、设备制造、设备计算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过程设备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环保性原则和美观性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反应设备§8-1 概述一、反应设备的应用及基本要求1、反应设备应满足化学反应过程的要求物料的性质(粘度、密度、腐蚀性等);相态;反应条件(温度、压力等);反应过程的特点(气相的生成、固相的沉积等);2、反应设备应满足传质、传热和流体动力过程的要求二、反应设备设计的几个问题(1)反应物的混合(2)适宜温度的维持(3)停留时间的控制三、反应设备的分类 (1) 化学反应器分类(2) 生物反应器分类按结构特征:机械搅拌式、气升式、流化床、固定床等四、常见反应器的特点 (1) 机械搅拌式反应器 (2) 管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可用于连续生产,也可用于间隙操作,反应物不返混,也可在高温、高压下操作。

(3) 固定床反应器气体流经固定不动的催化剂床层进行催化反应的装置称为固定床反应器。

它主要用于气固相催化反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稳定、便于控制、易实现大型化和连续化生产等优点,是现代化工和生物反应中应用很广泛的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有三种基本形式:轴向绝热式、径向绝热式和列管式。

(4) 流化床反应器流体(气体或液体)以较高的流速通过床层,带动床内的固体颗粒运动,使之悬浮在⎪⎪⎪⎪⎪⎪⎩⎪⎪⎪⎪⎪⎪⎨⎧⎪⎪⎪⎩⎪⎪⎪⎨⎧⎪⎩⎪⎨⎧固相反应器—液—气固相反应器—液固相反应器—气液相反应器—液液相反应器—气非均相反应器固相反应器液相反应器气相反应器均相反应器、按物料相态分1⎪⎪⎪⎩⎪⎪⎪⎨⎧其它形式流化床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管式反应器搅拌反应器、按设备结构形式分2流动的主体流中进行反应,并具有类似流体流动的一些特性的装置称为流化床反应器。

§8-2 机械搅拌反应器一、搅拌反应器的基本结构(一)搅拌反应器的总体结构1、釜体部分(1)釜体部分由圆筒和上、下封头组成,提供物料化学反应的空间,其容积由生产能力和产品的化学反应要求决定。

(2)中、低压筒体通常采用不锈钢板卷焊,也可采用碳钢或铸钢制造,为防止物料腐蚀,可在碳钢或铸钢内表面衬耐蚀材料。

(3)釜体壳能同时承受内部介质压力和夹套压力,必须分别按内、外压单独作用时的情况考虑,分别计算其强度和稳定性。

(4)对于承受较大外压的薄壁筒体,在筒体外表面影设置加强圈。

2、传热装置为及时送入化学放应所需热量或传出化学放应放出的热量,在釜体外部或内部可设置传热装置,使温度控制在需要的范围之内。

常用的传热装置是在釜体外部设置夹套或在釜体内部设置蛇管。

3、搅拌装置由搅拌轴和搅拌器组成,可是物料混合均匀、良好接触,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搅拌过程中,物料的湍动程度增大,反应物分子之间、反应物分子与容器器壁之间的接触不断更新,既强化了传质和传热,又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进行。

4、轴封装置为维持设备内的压力或阻止釜内介质泄漏,在搅拌轴伸出封抖出必须进行密封(动密封)。

轴封装置通常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两种。

5、其它结构如人孔、手孔、各种接管、温度计、压力表、视镜、 安全泄放装置等。

(二)搅拌反应器的类型(三)搅拌反应器的机械设计内容1、 釜体的结构形式及及和尺寸的确定包括釜体结构、釜体尺寸(直径、高度)、封头形式的选择等。

2、 材料的选择根据工作温度、压力、物料的性质、设备加工要求等条件选择。

3、 强度计算及校核如釜体壁厚的计算、封头壁厚的计算、搅拌轴直径的确定等。

4、 主要零部件的选用搅拌轴、传动装置、轴封装置等的选择。

⎪⎪⎪⎪⎩⎪⎪⎪⎪⎨⎧旁入式搅拌反应器)卧式容器搅拌反应器底搅拌反应器倾斜式搅拌反应器偏心式搅拌反应器器立式容器中心搅拌反应按结构形式分5、 绘图、编制技术文件装配图、各种零部件图、设计计算书、设计说明书、技术要求等。

二、搅拌容器 (一)搅拌容器1、作用:为物料反应提供合适的空间。

2、装料系数如果物料在反应过程中产生泡沫或呈沸腾状态,取0.6~0.7; 如果物料在反应中比较平稳,可取0.8~0.85。

3、操作容积和罐体容积工艺设计给定的容积,对直立式搅拌容器通常是指筒体和下封头两部分容积之和; 对卧式搅拌容器则指筒体和左右两封头容积之和。

V 0=η1V罐体的直径和高度 4、高径比(表9-3)(1)罐体长径比对搅拌功率的影响 (2)罐体长径比对传热的影响 (3)物料反应对长径比的要求 5、罐体壁厚的确定(二)换热元件)(44)(4122310v V D D vV H V D H D i i ii -=-==ηππηπ1、夹套结构(1)整体夹套常用的整体夹套形式有圆筒型和U型两种。

(2)型钢夹套(3)半圆管夹套(4)蜂窝夹套(二)内盘管优点:浸没在物料中,热量损失小,传热效果好。

缺点:检修较困难三、搅拌器作用:(1)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混合均匀,良好接触。

(2)强化釜内物料的传质与传热效果,改善操作情况。

(3)使反应物料分子频繁碰撞,不断更新接触,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4)防止悬浮物料的沉降,防止粘稠物料的“挂壁”。

(一)搅拌器的功能和流型功能:提供工艺过程需要的能量和适宜的流动状态1、通过自身的旋转把机械能传递给流体,形成桨叶附近高湍流充分混合区。

2、推动流体沿一定的路径在釜内循环流动,形成不同的“流型”(1)轴向流——液体轴向流入,轴向流出特点:搅拌器叶片与旋转平面夹角小于90°如:折叶桨、推进式搅拌器(2)径向流——液体轴向流入,径向流出特点:搅拌器叶片与旋转平面夹角等于90°如:平桨搅拌器(3)切向流——物料粘度较低而搅拌器旋转速度较高时,液体会围绕搅拌轴作旋转运动,流体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起不到混合作用,反之,物料还会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发生分离,影响搅拌反应器的正常操作。

发生旋转运动的区域称为“圆柱状回转区”为消除圆柱状回转区,通常在釜内设置挡板。

(二)挡板与导流筒——通常指在搅拌釜内为改善流体流动状态而设置的零件,如挡板、导流筒等。

圆柱状回转区→漩涡→叶轮吸入空气→物料发生分离→搅拌轴振动加剧1、挡板两种型式:纵向挡板;横向挡板常用的是纵向挡板,物辽粘度较高时使用横向挡板。

挡板的作用:(1)将切向流转变为轴向流或径向流(2)增加流体湍动程度,改善搅拌效果。

挡板的宽度:W=(1/10~1/12)D i全挡板化条件:(W/D i)1.2z=0.35挡板对流型的影响挡板的安装方式2、导流筒常用于推进式或涡轮式搅拌器推进式搅拌器的导流筒推进式搅拌器和导流筒的几何尺寸(三)搅拌器的型式搅拌器的型式很多,其结构与被搅拌液体的性质和要求实现的流型有关,应根据工艺要求选用。

1、桨式搅拌器2、推进式搅拌器3、涡轮式搅拌器4、框式和锚式搅拌器5、螺杆式和螺带式搅拌器(四)搅拌器的尺寸和搅拌器的选用1、搅拌器的尺寸主要指搅拌器的直径(桨径)、桨叶宽度、桨叶数目,它们将影响搅拌功率和搅拌效果,其大小和搅拌器的类型和釜体直径有关。

* (d j/D i)的大小影响搅拌效果推进式及涡轮式搅拌器(d j/D i)较小,其原因在于:推进式搅拌器轴向流量大,体积循环能力强;涡轮式搅拌器多用于搅拌低粘度液体。

* (b/d j)的大小影响搅拌功率对于低粘度液体,桨叶宽度较小时,消耗功率的大小与桨叶宽度成正比,但当b增至一定值后,功率将不再增大。

对于高粘度液体,消耗功率的大小与桨叶宽度b成正比。

* n的确定主要是从结构上考虑2、搅拌器的选用*介质的性质(1)液体的粘度随着液体粘度增高,各种搅拌器使用的顺序是:桨叶式、推进式、涡轮式、框式和锚式、螺杆(带)式(2)液体的密度(3)液体的腐蚀性*反应过程的特性间歇操作还是连续操作;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是否结晶或有固体沉淀物产生等。

搅拌器型式选择(表8-9、8-10) (五)搅拌器的功率——指搅拌所需功率,即液体混合所需能量。

搅拌器的功率和搅拌器的位置、尺寸、转速,液体的性质及挡板、导流筒有关,可采用因次分析的方法得到搅拌功率关联式,然后用实验方法得到不同流动范围的准数关联式,从而计算搅拌器的搅拌功率。

搅拌功率关联式影响搅拌功率的主要参数:①搅拌器的运动参数(转速n )②被搅拌液体的物理参数(密度ρ、粘度μ) ③反应器及搅拌器的几何尺寸 ④重力的影响功率关联式:⎪⎭⎫ ⎝⎛==,...,,)((Re)53D h D B D d f Fr K d n P N qp p ρ功率表达式:N=f (n ,d j ,ρ,μ,g ) =Kn a d j b ρc μd g eRushton 算图(图8-27)四、搅拌轴设计 (一)结构设计1、轴颈、轴头、轴身的设计2、搅拌轴材料的选用 ① 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 ② 优良的切削加工性能xeyKR Fr NP ==φ③ 耐腐蚀要求 ④ 加工直线度的要求 (二)轴的计算设计搅拌轴时,应考虑四个因素: ①扭转变形; ②临界转速;③扭转和转矩联合作用下的强度; ④轴封处允许的径向位移。

1、按扭转变形计算搅拌轴的轴径搅拌轴的外形特点是细而长,搅拌器连在轴的一端,轴工作时承受扭转和弯曲联合作用,以扭转为主。

轴扭矩的刚度条件: []γαγ≤⨯-=544max10)1(5836Gd M n 式中 d —搅拌轴直径,mmG —轴材料剪切弹性模量,MPa ; M nmax —轴传递的最大扭矩,1max 9553η⋅=nP M nn ,N.m ; n —搅拌轴转速,r/min ; P n —电机功率,kW ;α—空心轴内径和外径的比值; η1—传动装置效率;[γ]—许用扭转角,对于悬臂梁[γ]=0.35o /m ,对于单跨梁[γ]=0.7o /m 。

得搅拌轴的直径:[]414max )1(4.155⎪⎪⎭⎫⎝⎛-=αγG M d n 2、按临界转速校核搅拌轴的直径通常把工作转速n 低于第一临界转速的轴称为刚性轴,要求n ≤0.7n c把工作转速n 高于第一临界转速的轴称为柔性轴,要求n ≥1.3n c搅拌轴的的转速在200r/min 以上时,应进行临界转速的验算。

具有m 个搅拌器的实心轴一阶临界转速n c :()Sc W a L L EIn +=121330π式中 α—悬臂轴两支点间距离,mm ;E —轴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I —轴的惯性矩,m 4;L 1—第1个搅拌器悬臂长度,mm ;n c —临界转速,r/min ;W s —在s 点所有相当质量的总和,kg 。

3、按强度计算搅拌轴的直径搅拌轴的强度条件:[]ττ≤=pW teMmax式中 M —弯矩, A R M M M +=;M A —由轴向力引起的轴的弯矩, N.m ;M n —扭矩,N.m ;M R —水平推力引起的轴的弯矩,N.m 。

te M —轴上扭转和弯矩联合作用时的当量扭矩,22M M M n te +=N.m ;p W —抗扭截面模量,对空心圆轴()43116απ-=d W p m 3; [τ]—轴材料的许用剪应力,[]16nστ=,MPa ;τmax —截面上最大剪应力,MPa ;n σ —轴材料的抗拉强度,MP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