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质控考核标准1

合集下载

病区院感质控考核标准

病区院感质控考核标准

病区院感质控考核标准引言概述:病区院感质控考核标准是医疗机构对病区院感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可以提高病区院感质量,减少院感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病区院感质控考核标准。

一、病区环境管理1.1 清洁与消毒病区内的清洁与消毒是院感质控的基础,包括对病房、洗手间、公共区域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考核标准应包括清洁频率、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等。

1.2 废物处理废物处理是病区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考核标准应涵盖废物分类、储存和处理的规范要求,确保废物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和伤害。

1.3 空气质量控制病区内的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院感的发生率。

考核标准应包括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使用、空气质量监测等方面。

二、医护人员操作规范2.1 手卫生手卫生是院感控制的关键环节,考核标准应包括医护人员正确洗手的步骤、频率和方法,以及手卫生设施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2.2 防护措施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考核标准应涵盖医护人员佩戴口罩、手套、隔离衣等防护用品的规范要求。

2.3 感染控制措施医护人员在处理感染性疾病患者时应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考核标准应包括医护人员对感染源的识别和隔离、使用消毒剂的规范等方面。

三、患者管理3.1 入院评估患者入院时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感染风险评估、皮肤状况评估等,考核标准应涵盖入院评估的内容和流程。

3.2 患者隔离对于感染性疾病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考核标准应包括隔离措施的选择和执行情况,确保患者和其他人员的安全。

3.3 患者教育患者教育是院感控制的重要环节,考核标准应涵盖患者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包括手卫生、咳嗽礼仪、感染预防知识等方面。

四、医疗器械管理4.1 消毒与灭菌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是院感控制的重要环节,考核标准应包括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的方法、设备的维护和使用情况等。

4.2 使用规范医护人员在使用医疗器械时应遵守使用规范,考核标准应包括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清洁和储存等方面。

病区院感质控考核标准

病区院感质控考核标准

病区院感质控考核标准引言概述:病区院感质控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乎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为了提高病区院感质控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病区院感质控考核的标准和内容,帮助医院建立有效的院感质控体系。

一、院感管理规范1.1 制定院感管理制度:明确院感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和管理流程。

1.2 建立院感档案:完善患者感染情况、院内感染事件等相关档案,便于跟踪和分析。

1.3 进行院感培训:定期开展院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技能。

二、环境卫生管理2.1 定期清洁消毒:加强病区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确保病区空气、水质的卫生安全。

2.2 废物处理规范:建立废物分类处理制度,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2.3 病区设施检查:定期检查病区设施的完好性,及时维修更换损坏设施。

三、医疗操作规范3.1 手卫生规范: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培训,规范手卫生操作流程。

3.2 医疗器械消毒:严格按照医疗器械消毒规范操作,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3.3 患者隔离管理: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隔离管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四、感染监测与报告4.1 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建立院感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报告院内感染情况。

4.2 感染事件报告:规范院内感染事件的报告程序,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4.3 感染原因分析:对院内感染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质量评价与改进5.1 定期评估质控效果:定期对院感质控措施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5.2 制定改进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提高院感质控水平。

5.3 持续改进机制:建立院感质控的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升病区院感质控的水平。

结语:病区院感质控考核标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只有严格执行标准和规范,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希望医院能够重视院感质控工作,建立健全的院感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

院感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院感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环境卫生
学监测
(0.3分)
1.每月配合院感部门对科室环境卫生学采样工作
2.环境卫生学采样结果合格率≥90%,并做好监测报告的保存。
3.如有不合格应再次监测并有分析反馈。
每月或每季度监测1次(随机抽查)、遇特殊情况随时监测
0.3
1.不配合院感部对科室采样不得分,给予院长例会通报
2.合格率<90%不得分。
4.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床头卡、一览卡、腕带有接触隔离标识。
5.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落实到位,包括手卫生、隔离措施、无菌操作、保洁与环境消毒、抗菌药物管理等。
6.了解医院与科室前五位的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及多重耐药菌名称。
7.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有效。
8.积极参加医院开展的有关多重耐药菌的培训。
9.科室每月对多重耐药菌制度流程执行情况检查评估、分析反馈、有持续改进措施。
2.根据微生物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随机抽查
0.1
0.1
1.未执行抗生素分级使用和预防用药规定不得分。
2.不做检查经验用药不得分,有化验结果无正当理由不参考扣0.1分。
院感知识培训学习
(0.4分)
1.科室院感质控小组每月活动,研究本科室院感相关问题,分析反馈本科院感质控情况,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做好记录。
8.参加培训率不达标不得分。
9.无检查评估、分析反馈、持续改进措施不得分。
接受检查(0.3分)
1.各级检查达标。
2.对上级检查问题积极整改,有持续改进措施。
随机检查
0.3
1.根据各级检查存在问题酌情扣分。
2.根据整改及改进情况酌情扣分。
4.科室每年组织院感暴发演练并留取资料。
每半年
检查一次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是评价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否达标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感染监测与报告。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对医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及时监测和报告。

监测内容应包括感染发生率、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感染部位及类型等。

报告应及时准确,确保信息畅通,为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感染预防与控制。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预防与控制体系,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医疗器械管理、环境清洁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

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提高感染控制意识,确保操作规范,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感染风险评估与管理。

医院应对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对于高危患者和高危科室,应加强监测和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四、医院感染管理团队。

医院应建立专业的感染管理团队,包括感染管理科室、感染管理委员会等。

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开展感染管理工作,保障患者安全。

五、感染管理质量考核。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机制,定期对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考核内容应包括感染监测与报告、感染预防与控制、感染风险评估与管理等方面,评估结果作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

六、持续改进。

医院应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提高感染管理工作水平。

通过定期的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感染管理质量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不断完善感染管理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护理院感质控考核标准

护理院感质控考核标准

( 2)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
1

( 3)每发现一件物品过期
1
6、一次性物品管理符合标准
5
2、是否存在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
(或查看一次性物品领用量和使
( 4)棉签无开启使用时间
1
用量是否相符
( 5)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
1
( 1)无归类放置,柜内不整洁、潮湿
1
( 2)消毒液标签不清晰
1
( 3)消毒液每过期 1 瓶
1、现场查看垃圾是否定点放置
( 1)医疗、生活垃圾无定位放置
1
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
( 2)垃圾混放每发现一次
1
16、医疗废物管理符合 《医疗废 10 暂存是否规范
( 3)医疗废物容器不符合规范
1
物管理条例》
3、现场此次锐器是否直接放入锐
( 4)医疗废物桶 / 箱无随时加盖
1
气盒
( 5)医疗废物无标识
1、现场查看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
( 3)深静脉穿刺敷料未及时更换
1
理措施符合预防导管相关性血
5
感染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 4)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手卫生不规范
2
流感染标准操作规程( SOP)
2、提问护士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
( 5)静脉推注药液前、后没有消毒导管接头
1
感染护理措施
( 6)三通开关等各类导管接头未按规定更换
2
1、现场查看消毒药品贮存有无过
( 4)消毒液、速干消毒液无注明开启及失效时间、签名
2
7、外用消毒药品存放、使用符
10 期,标签是否清晰
( 5)含氯消毒液无现配现用
1
合管理规范

临床科室(普通病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考核评分标准

临床科室(普通病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考核评分标准

标准分 检查方法
3、 扫 床巾 一 床一 套( 巾 ) ,抹 布一 床 一柜 一 用, 用 后 浸 泡 于 4 查看现场 250mg/L含氯消毒剂中30分钟,清洗晾干备用。多重耐药菌的病人 抹布(至少3张)拖布与其它病人的分开。
扣分标准
缺一样扣0.5分
得分
检查情况 检查情况
4、体温计一人一用一消毒,用75%酒精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浸 4 查看现场 泡30分钟。各类监护仪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检查者签名:
注:本标适用于自贡市二级及以上医院。评价标准为:三级医院≥95分,二级医院≥92分。
2 查看现场
3、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有记录,地面每日湿拭清扫2次,遇污染时 4 查看现场 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4、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整洁,操作前洗手(无明显污迹时可用 4 查看现场 快速手消毒剂)戴口罩帽子,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无菌物品必须 一人一用一灭菌。
5、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必须注明开启时间,超 4 查看现场 过2h不得使用;启封抽吸各种溶媒超过24h不得使用,溶酶瓶上不 得插针头与外界相同。
临床科室(普通病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
时间: 年 月 日
得分:
质量考核内容
标准分 检查方法
一、病房院感管理与制度建设
20
1、各级各类医院感染管理文件齐全,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控制 4 查看资料 小组,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职责明确,认真履责。
扣分标准
得分
未建立不得分,不合要求 一项扣1分
7、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 4 查看现场 用一消毒灭菌。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感染-隔离伤 口依次进行。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标准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标准
6、按要求做好员工的健康监测,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就诊,做好流调
(五)检验科院感质控标准
环境管理
1、每日物表、地面清洁、消毒,并有记录。遇污染及时清洁消毒
2、三区用物分开使用,布巾分区使用、固定放置,标记清楚。
3、空气紫外线消毒记录清洗。按照使用进行灯管强度监测,有记录
个人防护手卫生
l、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着装规范;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或戴面罩。
2.限制与手术无关人员入室,手表、手机等私人物品饰品和物品不得代入手术间。
3.连台手术时,手术人员应重新外科手消毒、戴手套、更换手术衣。
环境管理
1、各区门及时关闭不得互通。
2、洗手池清洁无污,手卫生用品和外科手消毒用品合规,干手毛巾有时间效期24小时。
3、洁净手术间定期维护和监测并记录,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2.知晓职业暴露发生后处理原则上报流程。
3.科室医院感染培训记录考核。
环境管理
1.环境清洁、无尘,各区布巾分区使用,标识清楚、用后清洁干燥。
2 工作区温度、相对湿度符合要求(去污区:温度16-21℃湿度30-60%。检查包装区:温度20-23℃湿度30-60%,无菌物品存放:温度低于24℃湿度低于70%)
1.科室人员参加医院感染培训率95%,考核有记录。新上岗人员有岗前培训,感染知识知晓率95%
2.根据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自查,并有相应考核、整改记录。
环境管 理
1.保持病室室环境整洁、干燥、每日空气物表清洁消毒有记录
2..设备仪器表面每天湿式清洁,有明显污染及时清洁、消毒。
3.治疗车物品摆放有序,上层清洁区、下层污染区。区域清洁无污渍。
4床单元使用应一人一更换。
5.洁具分区使用,标识请楚,擦拭物体表面的布巾地巾,区域之间应更换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洁消毒,干燥备用

院感考核标准(2023)

院感考核标准(2023)

院感考核标准(2023)引言概述:2023年的院感考核标准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它对于提高医院的感染控制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和提升医院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2023年院感考核标准的内容。

一、感染控制措施1.1 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医院应建立健全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明确责任分工,规范操作流程,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1.2 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机制,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感染病例,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1.3 感染控制培训:医院应定期开展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操作规范。

二、设施与环境管理2.1 感染控制区域划分:医院应根据感染风险评估结果,合理划分感染控制区域,明确区域边界和人员流动规则。

2.2 洁净与消毒管理:医院应建立洁净与消毒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设备、器械、环境等的清洁与消毒符合标准。

2.3 空气与水质管理:医院应建立空气与水质管理制度,保证空气和水质的洁净与安全,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三、患者管理3.1 患者筛查与隔离:医院应建立患者筛查与隔离制度,对高风险感染患者进行及时识别、隔离和处理。

3.2 手卫生与个人防护:医院应加强手卫生和个人防护的宣传教育,提供必要的消毒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并监督医护人员的操作。

3.3 医疗废物管理:医院应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规范废物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减少废物对环境和人员的污染。

四、质量评估与改进4.1 感染控制评估:医院应定期进行感染控制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改进的依据,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4.2 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医院应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对感染相关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3 经验总结与知识共享:医院应鼓励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经验总结和知识分享,提高整体感染控制水平。

结论:2023年的院感考核标准对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提升院感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医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