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体正等轴测图画法
正等测轴测图的画法

(2) 画出正等测轴测轴
(3) 从三视图上直接量取与坐标轴平行的 线段画到相应的轴测轴的对应位置,从而 画出物体的轴测图
(一) 平面立体正等测轴测图的画法
(二) 曲面立体正等测轴测图的画法
1、平行H面的圆的画法:四心圆法 Z
o4
o2
o5
o3
2. 圆柱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X
36
O O
X
20 X
Y
步骤1
25
步骤2
Z
18 Z 10 Z
25
8
16 Y
X
36
O
O
X 20 X
16 Y
O
O
Y
完成
18 10
25
8
36
20
16
(2) 叠加法
例1:已知三视图,画正等轴测图。
例2
24 6 Z
步骤1
Z
6
20
28
8
Y
Z
X X
32
O O 24
O O Y X
Y
步骤2
24 6 Z Z 6
3. 圆角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O' Z' O X' O1 Z1 Y1 Z1
X1
X
Y
X1
Y1
整理、完成作图
X1 O' X' O1 X Z 1 Y1
Z' O
Y
(三)、 组合体的正等测轴测图的画法 (1)切割法
例1:已知三视图,画轴测图。
Z
X X
O
Y
例2
Z 18 Z 10 Z 25
8
16 Y O 8 O Y
机械制图第4章组合体

2、同一形体尺寸,应尽量注在同一视图中 3、回转体的直径尺寸最好注在非圆的视图中 4、避免在虚线上标注尺寸 5、与两个视图有关的尺寸,尽可能标注在两个视图之间
4.4 轴测投影图
4.4.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4.4.2正等测图的画法 4.4.3斜二测图的画法
4.4.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本章结束
谢谢观看/欢迎下载
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 BY FAITH I BY FAITH
4.3.1基本形体的尺寸标注
1.平面立体的尺寸注法
2.回转体的尺寸注法
3.切割和相贯立体的尺寸注法
4.3.2 组合体尺寸标注
视图中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 1) 正确 2) 完整 3) 清晰 4) 合理
一、组合体的尺寸分析
1. 尺寸基准
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 基准。组合体中的各基本形体 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都需 用定位尺寸确定其位置,并使 所注尺寸与基准有所联系,这 就需要组合体在长、宽、高三 个方向上都有尺寸基准。
4.5.1读图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4.5.2形体分析法 4.5.3线面分析法
4.5.1读图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1.线条的含义 2.线框的含义
3.抓住特征,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
综合反映形状特征、位置特征的视图,确定物体的结构
4.5.2形体分析法
4.5.3线面分析法
从“线和面”的角度出发分析组合体视图的读图方 法,称为线面分析法
《机械制图》叠加型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叠加型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二、绘制轴承座的正等轴测图
Xa z'
a'
a''
Z1
Za
x'
o'
x
o a
Ya
y
X1
Y1
((78))画整底理板图圆线孔,和完圆成角全;图。
谢谢观看
Thanks for looking
机械制图
MECHANICAL DRAWING
目录
CONTENTS
叠加型C组ONT合ENTS 体的正等轴图
叠加型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一、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对于叠加型组合体,要先进行 形体分析,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基本 体,明确各个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 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及表面 连接方式。
画图时,先对主要结构定位, 再用逐个叠加的方法画出各个基本 体的轴测图和连接处的界限,最终 完成组合体的轴测图。
叠加型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二、绘制轴承座的正等轴测图Xa z'a'
a''
O3 Z1
A
O2
Za
x' o'
x
o a
Ya
y
za
a O1 xa
X1
Y1
( (((154623) )))进 画画画行 支空 肋轴 底形 撑心 板测 板体 板圆 ;轴 ;分 ,柱;析 支体, 撑,确 板先定与找坐圆到标柱中轴体心和外O坐切2、标,O原需3, 点 要再, 根画选 据圆地 切柱点板体A顶;的面坐、标底,面确的定中A点点为的坐轴标测原投点影;, 相切处无交线;
绘图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正等轴测图的分类
正等轴测图可以分为正等侧轴测 图和正等俯轴测图两种类型。
正等侧轴测图是从物体的左侧投 影,而正等俯轴测图是从物体的
顶部投影。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选择不 同类型的正等轴测图来表示物体。
02
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
坐标系的建立
确定原点
选择一个基准点作为原点,通常 将原点设置在图形中心或任意方
THANKS
感谢观看
添加尺寸标注
标注长度
根据需要标注图形各部分的长度,利用坐标值和单位 长度计算标注值。
标注角度
标注图形各部分之间的角度,利用坐标值和单位长度 计算标注值。
标注高度
标注立体图形的高度,利用坐标值和单位长度计算标 注值。
03
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技巧
选择合适的视图角度
确定合适的角度
选择一个能够清晰展示物体特征的视角,使物体在正等轴测图中 呈现最佳的立体效果。
04
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尺寸标注不准确
总结词
在绘制正等轴测图时,尺寸标注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因为错误的尺寸会导致图 纸的误导。
详细描述
在进行尺寸标注时,要确保使用正确的测量工具,并仔细检查每个尺寸,确保 它们与实际物体或设计相符。如果发现尺寸标注错误,应及时更正,并重新测 量和标注。
投影关系不正确
绘制复杂立体图形
总结词:运用技巧
详细描述:复杂立体图形在正等轴测图中需要更高的技巧。在绘制过程中,需要 灵活运用各种绘图技巧,如旋转、缩放、镜像等,以准确表达立体图形的形状和 结构。同时,需要注意轴测投影的特性,确保图形符合视觉习惯。
绘制组合体正等轴测图
总结词:综合运用
详细描述:组合体是由多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而成的复杂物体。在绘制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时,需要综合运用前面学到的各 种技巧和方法,根据组合体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同时,需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连接关系,确保整体 效果协调一致。
5-4组合体的轴测图画法

本演示文稿中的Flash均可以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放大观看;
Flash中的 、 图标表示可选择不同的演示; 切割法 一、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画法 先画出完整的几何体轴测图,再按其结构形状特点 、 、 分别表示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二、组合体的斜二轴测图画法 请勿将本演示文稿及其中的素材用于商业用途,违者必究。 逐个切去多余的部分,然后完成切割后形体的轴测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切割法画组合体正等轴测图
[例5-2] 根据所给三视图,画出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Copyright © 2007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权所有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 五 章
第 四 节
组合体的轴测图画法
组合体的轴测图画法有两种: 建议在PowerPoint 2003或以上版本中运行本演示文稿;
叠加法本演示文稿中的Flash必须启用宏和ActiveX控件才能正常观看; 先将组合体分解成若干基本形体,再按其相对位置
逐个画出各基本形体的轴测图,然后完成整体的轴测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4.综合法画组合体正等轴测图
Copyright © 2007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权所有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例5-3]
作出如图所示的轴承座的正等轴测图。
Copyright © 2007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权所有
正等测轴测图的画法

PZ1 X1O1Y1ZOX Y斜轴测投影图正投影图SS01. 轴测投影图的形成正等测轴测图的画法2、三视图与轴测图的比较三视图可以较完整地确切地表达出零件各部分的形状,且作图方便,但这种图样直观性差;轴测图能同时反映形体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形状,具有立体感强,形象直观的优点,但不能确切地表达零件原来的形状与大小.且作图较复杂,因而轴测图在工程上一般仅用作辅助图样。
3、轴测投影的基本性质(1)物体上相互平行的线段的轴测投影仍相互平行;(2)物体上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段的轴测投影仍与相应的轴测轴平行;(3)物体上原来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在轴测图中可以按其原来的尺寸乘以轴向伸缩系数后,再沿着相应的轴测轴定出其投影的长短。
凡是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就可以在轴测图上沿轴向进行度量和作图。
轴测图正轴测图正等轴测图p = q = r正二轴测图p = r ≠q正三轴测图p ≠q ≠r 斜轴测图斜等轴测图p = q = r斜二轴测图p = r ≠q斜三轴测图p ≠q ≠r正等轴测图斜二轴测图4、轴测图的种类PO 1X 1Y 1Z 1OZXY正等轴测投影图S一、正等轴测投影图的形成二、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按实际轴向伸缩系数绘制按简化轴向伸缩系数绘制边长为L 的正方形的轴测图轴间角特性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简化轴向伸缩系数投影线方向轴向伸缩系数p 1=q 1=r 1=0.82p=q=r=1L0.82L120°120°120°Z 1O 1X 1Y 1三、正等测轴测图的基本作图方法(1) 在三视图上建立坐标系(2) 画出正等测轴测轴(3) 从三视图上直接量取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画到相应的轴测轴的对应位置,从而画出物体的轴测图(一)平面立体正等测轴测图的画法Zo 2o 3o 4o 5(二)曲面立体正等测轴测图的画法1、平行H 面的圆的画法:四心圆法2. 圆柱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3. 圆角的正等测图的画法Z 1X 1O 1Y 1OYXZ'X'O'Z 1Y 1X 1整理、完成作图O Y XZ'X'O'Z1X1O1Y1例1:已知三视图,画轴测图。
轴测图画法、组合体

分线框想形体 — 底板
第[27]页
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
分线框想形体—立板
第[28]页
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
分线框想形体—耳板
第[29]页
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
分线框想形体—肋板
第[30]页
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
综合起来想整体
第[31]页
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
小结: ⑴ 形体分析法和面形分析法两者的读图步骤虽然相似,但形体 分析法是从体的角度出发,划分视图所得的三个投影是一个形体的 投影;而面形分析法是从面的角度出发,“分线框对投影”所得的 三个投影是一个面的投影。 ⑵ 形体分析法较适合于以叠加方式形成的组合体,面形分析法 较适合于以切割方式形成的组合体。由于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往往既 有叠加又有切割,所以看图时一般不是独立地采用某种方法,而是 两者综合使用,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位置特征视图
第[17]页
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
(4)注意反映形体之间连接关系的图线
第[18]页
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
始终把空间想象和投影分析相结合 投影分析、空间想象 已知视图 修正 物体的视图 物体形状
物体形状
第[19]页
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
二、看图的方法和步骤 1.看图的基本方法 ☆ 形体分析法 用“分线框、对投影”的方法分析出组合体由几部分组成,从特 征视图入手,想象出各部分的形状、相对位置关系及组合方式,最后 综合想象出整体形状。 ☆ 面形分析法 用“分线框、对投影”的方法分析物体各表面的形状,从而想象 出物体的整体形状。
有线
第[06]页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步骤
一、概述 (1)形体分析; 分析其组合形式,弄清表面连接关系及有无对称性。 (2)视图选择; 1)主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是表达组合体一组视图中最主要的视图。应能较多的反映 形体的结构形状特征,反映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兼顾其它视 图的清晰。 2)其它视图的选择 所选视图应能配合主视图将组合体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形状表达完 整、清晰。在此前提下,视图的数量越少越好。 (3)选比例、定图幅、画图框线及标题栏; (4)选基准; (5)计算布图; (6)依次画各基本体的三视图,三个视图配合画; (7)检查、描深图线。
机械制图课件-第三章 第3节 组合体的轴测图

M
《机械制图》 机械类专业 第5版 金大鹰 主编
第四章 轴测图
第三节 组合体的轴测图
例2 根据三视图,画正等测。
Z
X
Y
《机械制图》 机械类专业 第5版 金大鹰 主编
第四章 轴测图
第三节 组合体的轴测图
例3 根据主、俯视图,画正等测。
作分图析 先因画圆出孔底和板半和圆立板板的的轴轴测测图图分,别再为分位别于画同半一圆轴板线和上圆相孔等的的轴椭测圆图和。椭圆
第三节 组合体的轴测图
例6:根据两视图,画正等测。
曲线按坐标法作图
X4 X3 X2 X1
A X A
Z ZZ Z Z
Z ZZ ZZ
《机械制图》 机械类专业 第5版 金大鹰 主编
第四章 轴测图
Y4 Z4 Z4
第三节 组合体的轴测图
例7:根据三视图,画正等测。
坐标原点
X4
2'
3'
4' 1'
坐
4"
标
法
Ⅱ ⅣⅠ
第三节 组合体的轴测图
画组合体的轴测图,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 叠加法 先将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几何体,然后按其相对位置逐个画出
各基本几何体的轴测图,进而完成整体的轴测图。
(2) 切割法 先画出完整的几何体的轴测图(通常为方箱),然后按其结构特点逐
个切除多余的部分,进而完成形体的轴测图。
例1 根据主、俯视图,画正等测。
第四章 轴测图
第三节 组合体的轴测图
例4:根据主、左视图,画斜二测。
B
B/2
B/2
AAA
A/2 A/2 A/2
45°
《机械制图》 机械类专业 第5版 金大鹰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