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史料集锦:“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是哪个朝代

开元盛世是哪个朝代开元盛世是指唐代,在皇帝唐玄宗的治理下,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因为年号为“开元”,所以史称“开元盛世”。
唐玄宗登基以后,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改革官职,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唐朝国力达到鼎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
一、政治改革1.唐玄宗知人善用,任用贤能唐玄宗启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为相,知人善用,重用贤臣,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将他们的政治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使政局得到稳定,改善官吏制度。
2.唐玄宗虚怀纳谏,修订律法唐玄宗能够听取官员们的意见,运用有能之士,训练他们的政治才能,并且充分给予信任,用人不疑。
修订当时的律法,完善法治。
使得政局稳定,加强了皇权的统治。
二、经济改革1.重视农业发展唐玄宗派专使督查州县,大力捕蝗,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重视农业的发展,并且命令各地屯田,加强农田水利管理,使百姓们的生活有了保障,促进经济的发展。
2.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唐玄宗开展查田盖户运动,派遣官员查田隐地,庇护农民,防止豪强侵占农民土地,逃避国家税收。
检查过的土地全部没收,同时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这些有效措施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三、文化改革1.打击佛教势力,提倡文教武则天时期,佛教势力恶性发展,僧尼数量膨胀,供职不纳税。
于是唐玄宗下令消灭天下僧尼,镇压佛教势力。
2.开放外交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重视外交,比如鉴真东渡日本,促进友好交往。
文化方面重视科学考试,以诗赋为士的主要内容,促进了诗歌的发展,提高了科举的地位,并有开明的民族政策,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为郡王,从而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
四、军事改革1.改革兵制唐玄宗对兵制进行改革,采取很多军事方面的措施,比如在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提高军队战斗力,扩张疆域。
2.扩大疆域在东北设置了靺鞨都督府、室韦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等,中国历史上首次将东北三省全境纳入中国版图,扩大了疆域统治,历史版图发展壮大。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战功卓著
唐
昭
陵
北
重大考古发现
司 马
门
遗
址
飒(sà)露唐紫(太复宗制令品)人立拳石毛纪騧(念gu六ā)匹(战复制马品说)明了什么?白蹄乌
特勒骠(biāo)
材料二:……(武后)长安二年,教人习武艺,其后每岁 如明经、进士之法,行乡饮酒礼,送于兵部。——《通 典·选举三》
材料三:自是士族所趣向,唯明经、进士二科而已。— —《唐会要·选举三》
史料研读: 材料一中的“殿前试人”指的是哪一举措?材料二中的“教人习武 艺……送于兵部”又是科举制度中的哪一创新?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教材思考,这些举 措和创新起到了什么作用?
壹
贰
叁
肆
目
唐 朝
贞 观
女
开
皇
元
录建
之
武
盛
立
治
则
世
天
一、唐朝建立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同年,李渊在山西晋阳起 兵,攻占长安,建立 唐朝 。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 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 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 ,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 ,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 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 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 赫战功。
西侧
东侧
于阗王伏阇信
突厥乙沴泥熟侯利苾可汗右武卫大将
军阿史那思摩
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
突厥答布可汗右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
焉耆王龙突骑支
新罗乐浪郡王金真德
七年级历史下册《开元盛世》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开元盛世》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开元盛世》知识点整理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
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
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
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商业繁荣:①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5、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①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
②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安定。
③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④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⑤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⑥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
⑦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
唐朝的开元盛世

唐朝的开元盛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被人们誉为“开放包容、繁荣昌盛”的开元盛世。
唐朝的开元盛世主要指的是唐玄宗时期,从公元713年到756年,整整43年的时间,唐朝到达了极盛期,不仅在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崭新的成就,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了极高的声誉。
一、开元盛世的公元713年——唐玄宗登基唐玄宗是唐朝的第七代皇帝,他的登基在唐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
唐玄宗在位期间,不仅把唐朝的版图扩展到了现在的西安、陕西、甘肃、青海等地,还通过改革,推动了唐朝的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在唐玄宗的治理下,唐朝成为了一个以经济和文化为主的强盛国家,国家的文化气息也日益浓厚。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腾飞,铸铁技术和纺织技术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农业生产也得到了全面升级。
二、开元盛世的公元743年——以灭夏为终结灭夏之战是唐朝在开元年间进行的一次战争。
在开元年间,西州地区的夏、羌、吐蕃等少数民族渐渐形成了威胁中原的态势。
唐朝当时即意识到这种威胁非同寻常,便启动了战争,以收复西南方的地区。
这场战争在743年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并把精华地区的一部分收入到了唐朝的版图之内。
灭夏之战的胜利也让唐朝成为了亚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三、开元盛世的公元750年——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叛乱之一,它的发生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也让唐朝的开元盛世逐渐走向衰落。
安史之乱的发生并不仅仅是一个军事事件,而是一个社会、政治、文化的大危机,它的发生也意味着唐朝的一个新的变化时期的到来。
对于中原社会而言,安史之乱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波及到了整个唐朝国家,甚至还对整个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开元盛世的社会繁华开元盛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在文化和社会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这个时期,唐朝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人物和作品,如白居易、杜甫、王之涣等人的文章和诗歌在当时受到了极高的崇拜和推崇。
什么是“开元盛世”?它又是属于哪个朝代出现的呢?

什么是“开元盛世”?它又是属于哪个朝代出现的呢?
本文导读:“开元盛世”是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所出现的盛世,发生在7136年至741年期间,所以“开元盛世”发生在唐朝。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在唐玄宗的治理之下,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因此,历史上将其称作“开元盛世”。
那么“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因为唐玄宗时期的政局安定。
在唐玄宗登基之前,在武则天的统治之下唐朝的政局是动荡不安的,但是在唐玄宗登基之后,唐朝的政局得以稳定下来。
再加上登基之后的唐玄宗在吏治方面进行了整治,他精简机构,限制官员的人数,将整个官吏的素质往上提,从而不但减少了政府方面的财政支出,还将处理事务的效率有所提高。
再加上他重用贤臣,虚怀纳谏,使得政治清明,从而政局稳定,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其次,在社会的安定方面,他采取和解的民族政策,与吐蕃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与西域方面友好往来,民族关系和谐。
而民族关系的和谐又有助于社会的安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然后是在经济方面,唐玄宗在位期间,打击豪门士族,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大兴屯田来发展农业。
农耕技术得到发展,生产工具得到改进,手工业技术高超,朝廷的财政变得丰裕起来,全国范围内的粮仓充实起来,物价低廉,唐朝的商业发展繁荣。
国内交通变得更加地完善,对外贸易不断增加。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唐玄宗时期的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而历史上将这副景象称为“开元盛世”。
2024年最新中国历史第二册知识集锦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隋唐一、知识点部分:1、隋唐时期,581年——907年,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大兴。
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3、隋朝留给后世的最大贡献是:开通了大运河;4、隋文帝时,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时,创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武则天首创殿试。
5、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6、618年,李渊建唐朝,定都长安。
唐朝建于618年,亡于907年,经历了289年。
7、李世民于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627年改年号为“贞观”。
8、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9、唐太宗时期,重用人才: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贞观时期著名宰相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能断大事,人称“房谋杜断”;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10、唐朝农业发展迅速,改进了生产工具,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
11、唐朝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久负盛名,唐三彩是唐朝瓷器中的精品。
12、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
13、为加强对西域管辖,唐太宗在天山以南设立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在天山以北设北庭都护府。
14、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15、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了尺带珠丹;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16、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政府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日本共向中国派遣13批“遣唐使”。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备课素材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贞观之治”是本课的重点。
这一重点的突破可依据这样一条线索:“开明思想——有利措施——社会状况”。
首先,通过君臣论治的一些史实和唐太宗的一些名言来分析唐太宗开明治国思想的形成是“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前提条件;其次,通过表格的方式罗列与总结唐太宗时期的一系列治国措施,体会其开明政策的实施;再次,通过一些史料表述贞观时期的社会状况,这些状况符合了一个治世局面的标准,因而被命名为“贞观之治”。
2.女皇帝武则天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这一重点的突破可从《无字碑》图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探究女皇帝一生的经历与统治措施,并将她在位时期采取的措施与唐太宗在位时期采取的措施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出武则天在位时期的统治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而正确评价武则天。
3.“开元盛世”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填充图片和动手绘制图示的方式,对“开元盛世”的原因、表现等进行了解和掌握。
把唐朝放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去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分析盛世出现的原因及实质。
4.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是本课的难点。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从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条件中,注意历史人物的阶级性和时代性,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去评价,看其对历史发展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要一分为二地评价,防止以偏概全。
1.知识网络学习法:比较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和唐太宗等君主登上帝位的方式。
图示如下:2.总结归纳学习法:总结中国历史,明确朝代更替的规律。
如总结秦亡汉兴和隋亡唐兴的相似之处。
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朝代;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者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汉唐的兴起都是因为统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训;汉唐两朝都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汉唐两朝初期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发展生产,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臣。
开元盛世的名词解释

开元盛世的名词解释开元盛世,作为一个历史名词,源自中国古代的唐朝。
这个名词常常用来形容唐朝初年盛世繁华的景象和兴盛的时期。
唐朝开元时期,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创造的一个辉煌时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开元盛世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626年,太宗李世民击败了王世充和突厥,建立了唐朝。
从公元626年到公元649年,这段时间被称为开元盛世。
在开元盛世期间,唐朝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
从政治体制、军事制度、法律制度到文化教育的改革,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些改革政策的执行不仅巩固了太宗李世民的统治地位,而且也为整个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政治方面,唐太宗李世民推行了“开元之治”。
他设立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等各种职能部门,建立了有效的行政机构体系。
他还推行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与官员,为后来的唐制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在军事方面,李世民采用了军队严密组织、优质装备的战略,成功地将突厥等敌人打败。
这为唐朝的国家安全和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经济方面,唐太宗采取了诸多措施推动经济发展。
他实行均田制,进行土地的重新分配,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他还降低了税收,鼓励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这些措施促进了唐朝的经济繁荣,使开元时期成为一个辉煌的商业时代。
在文化艺术方面,开元盛世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
唐太宗非常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
他先后设立了太学、国子监等教育机构,培养了一批才华出众的文人墨客。
这些文人墨客常常被称为开元文人,他们的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艺术方面,唐代的绘画、雕塑、音乐、戏剧等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开元盛世的文艺活动繁荣多彩,不仅推动了当时的艺术发展,而且对后来的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开元盛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辉煌和繁荣,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文化传承产生的积极影响。
开元盛世对后来的唐代和整个中国历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开元盛世最终随着唐太宗李世民的去世而结束。
唐太宗的继任者没有能够继续李世民的改革政策和治国理念,导致了后来的安史之乱和唐末的动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元盛世”
材料一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
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
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入河湟之赋税,满右藏;东纳河北诸道租庸,充满左藏。
财宝山积,不可胜计。
四方丰稔,百姓乐业。
户计一千余万,米每斗三钱。
丁壮之夫,不识兵器。
路不拾遗,行不赍粮。
——[宋]王谠《唐语林》卷三《夙慧》材料二
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
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疋二百一十二文。
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
毎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
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
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二十年,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
——[唐]杜佑《通典》卷七《食货七·历代盛衰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