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气污染及其控制
治理大气污染的技术和方法

治理大气污染的技术和方法近年来,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空气质量不断下降,PM2.5等细颗粒物浓度高达危险级别,甚至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针对这一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技术和方法来治理大气污染。
一、源头治理源头治理是指从根源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这是治理大气污染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源头治理包括强化环保法律法规,加强企业的环保责任意识,提高企业的环保技术水平等。
目前,国家对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越来越严格,对于污染物的排放也有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和标准。
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强的环保压力,这促使他们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例如更换工艺流程、清洁能源等。
同时,政府也会对企业实行环保认证和环保评级,鼓励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行动。
二、减排技术减排技术是指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污染源的排放量。
这种技术手段包括改变生产过程、采用新的生产技术、使用新的清洁能源等。
一种比较常用的减排技术是加装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
这些设施对烟气进行处理,使其排放时含有的污染物浓度大大降低。
除尘设施可以除去烟气中的粉尘,脱硫和脱硝设施则可以去除烟气中的SO2和NOx等有害气体。
除了这些传统的技术手段,近年来,我国也发展出了一些新的减排技术。
例如,空气动力学分级收集技术可以将大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有效的分级和收集,减少它们的排放;生物逆渗透净化技术则可以将排放的废水通过生物逆渗透膜的过滤,达到净化的效果。
三、治理污染物除了减少污染源的排放,我们也可以通过治理已经排放出来的污染物来减缓大气污染的问题。
治理污染物手段包括进行废气、废水的处理,以及清理城市中的有害垃圾等。
对于废气治理,我们可以采用生物过滤、海绵城市等一系列技术手段。
植物污染物削减技术则可以借助植物的影响力把大气中的污染物捕捉及吸附,并通过微生物菌株的代谢清除捕集的污染物,达到净化大气的目的。
对于废水治理,也可以采用海绵城市等技术手段,包括雨水收集、雨水渗透、雨水净化等一系列工艺就可以保证水环境的干净。
大气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超过环境容忍范围,对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严重危害。
其主要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以及有机物等会进入人体呼吸系统,损害呼吸道,引发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肺癌等。
一些有毒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还会通过空气污染进入人体内部,影响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等器官的功能,导致慢性病和健康问题。
第二,对环境的危害。
大气污染物会导致酸雨的形成,酸雨会腐蚀建筑物、土壤和水体,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植物、动物和水生生物造成直接和间接伤害。
此外,大气污染也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加剧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过程。
第三,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威胁。
大气污染对景区旅游、城市建设和环境质量等诸多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给经济发展带来了阻碍。
此外,大气污染引起的健康问题和劳动生产力下降,也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为了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如下所示:第一,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和评估。
建立健全的大气污染监测体系,完善监测设施和技术手段,将监测结果应用于政策制定和环境管理中,及时掌握大气污染的程度和分布,为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提供依据。
第二,减少排放源。
加强对工业企业、车辆尾气、农业活动等污染源的管理,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和高效排放减排技术的应用。
通过政策手段,加大对老旧工业设施的淘汰和更新力度,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第三,加强跨界合作。
大气污染无国界,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制定共同的减排目标和标准,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大气污染问题。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环保组织的合作,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大气污染治理。
第四,加大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加强大气污染的科学研究,探索新的治理技术和方法。
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提高治理水平和能力。
促进大气污染治理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措施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还加剧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问题。
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来减少大气污染已迫在眉睫。
一、大气污染的危害1. 健康问题:大气污染中的细颗粒物、臭氧和有毒气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长期暴露于污染的空气中,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甚至导致生命的丧失。
2. 生态系统影响:大气污染对植被和水域生态系统产生了破坏性影响。
污染物沉降在土壤和水体中,导致土壤酸化和水质恶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3. 气候变化:大气污染释放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了助长作用。
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聚集,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引发极端气候现象和海平面上升。
二、大气污染治理措施针对大气污染问题,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来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改善空气质量。
1. 产业减排措施:推动工业和能源生产的清洁化、高效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采取环境税收政策和排放许可制度,鼓励企业投资研发和使用清洁生产技术。
2. 交通管理措施: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加强对车辆排放的监测和治理,推行车辆尾气排放标准,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
3. 提升城市环境治理能力:改善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方法,减少污染物对大气的贡献。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4. 国际合作与科技创新: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大气污染问题。
鼓励科技创新,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5. 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大气污染行为的惩罚力度。
同时,加强监测和数据公开工作,提高社会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参与度。
三、展望未来虽然大气污染问题依然严重,但各国和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了其严重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解决大气污染的方法和措施

解决大气污染的方法和措施1. 强化环境法律法规为了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国家应该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这些法律法规应该对大气污染的排放标准、检测监测和处罚措施进行明确规定。
此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执法机构,加大对大气污染行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
2. 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是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关键。
国家应该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它们不仅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同时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小。
3. 提高工业企业的排放标准工业企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对于重污染行业,国家应该加强对其排放标准的监管,迫使这些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
同时,政府还可以给予这些企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它们进行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 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机动车尾气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国家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要建立健全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测体系,对排放超标的车辆进行处罚。
其次,要鼓励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减少传统燃油汽车的使用。
最后,可以通过限制机动车的行驶范围和限制车辆数量等方式,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量。
5.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技创新可以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国家应该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攻关。
同时,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6.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国家应该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要加强宣传,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鼓励公众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7. 加强国际合作大气污染问题是全球性的,需要国际合作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国家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制定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案和目标。
同时,还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治理经验,加快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进度。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在现代城市的生活中,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排放、生活污染、自然源等多种因素。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的程度也不断增加。
因此,如何控制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是指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控制和治理。
目前,已经有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就其中几种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一、燃烧调节技术燃烧是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方式。
然而,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因此,燃烧调节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大气污染控制手段。
该技术通过对燃烧温度、燃气混合比、氧化剂浓度等因素进行调节,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废气排放中的污染物含量。
二、颗粒物捕集技术颗粒物是大气污染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直径一般小于10微米。
颗粒物捕集技术可以通过对气流进行处理或引导,使其通过捕集器,将颗粒物与气流分离。
常用的颗粒物捕集器有电除尘器、气动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
其中电除尘器通过利用电场力对颗粒物进行分离,而气动除尘器则是利用气流和惯性力对颗粒物进行分离。
三、脱硫、脱硝技术工业和交通运输产生的废气中通常含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成分。
这些有害成分会导致诸多健康问题,同时也会危害环境。
因此,脱硫、脱硝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大气污染控制手段。
该技术通过利用化学反应、吸附分离等方式,将有害成分从废气中去除。
目前常用的脱硫、脱硝技术包括吸收法、氧化法、还原法、催化剂法等。
四、人工增雨技术人工增雨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治理大气污染的手段。
这种技术通过向云层中喷洒水或其他化学物质,来引起降雨或雾霾消散。
虽然目前这种技术还存在诸多争议,不过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治理手段。
总之,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壮大的领域。
目前,这方面已经有多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通过继续研发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会越来越成熟和完善,人类居住的环境也将变得越来越健康和美好。
大气污染物排放与防治

交通运输
汽车、船舶、飞机等交 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会 产生大量的尾气排放。
农业活动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 、农药等物质会产生一 定的废气排放。
居民生活
居民生活过程中使用的 燃料、烹饪等也会产生 一定的废气排放。
排放物种类与特点
二氧化硫(SO2)
氮氧化物(NOx)
主要来自燃煤和石油燃烧,具有酸雨形成 的作用。
跨国项目合作
先进技术引进
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的大气污染物防治技术 和管理经验,提高治理水平。
开展跨国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合作,共同应对 跨国大气污染问题。
02
01
国际组织与论坛参与
参与国际组织、论坛等活动,加强信息共享 和经验交流。
04
03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技术创新与应用
加强技术创新,推广应 用高效、低成本的大气 污染物防治技术。
政策法规制定与执行
制定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01
限制各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确保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
准。
建立排污许可制度
02
对重点排污企业实施排污许可管理,要求企业按照排污许可证
的规定排放污染物。
加强执法监管
03
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排放大气污染物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
保政策法规的有效执行。
工业污染治理措施
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工业生产,对空气质 量有严重影响。
颗粒物(PM2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燃煤,对 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
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 响。
排放量与分布情况
排放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 加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 加。
分布情况
推动清洁能源替代
大气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大气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大气污染,保护大气环境,国家制定了大气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以规范和管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本文将介绍大气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等相关内容。
基本情况大气污染控制管理办法是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并于年月日出台实施的一项法律法规。
该办法旨在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和防控,推动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内容大气污染源监测和排放限值根据不同行业和污染源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大气污染源监测和排放限值标准。
这些限值标准旨在限制污染源的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物的释放,保护大气环境。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污染物治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
这些措施旨在促使企业和单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大气污染应急管理建立了大气污染应急管理机制,对突发性的大气污染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
同时,办法规定了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以保证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大气污染治理目标和评价根据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相关指标,制定了大气污染治理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评估和监督大气环境的改善情况,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和落实。
实施效果自大气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方面,大气污染排放总量得到明显减少,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得到了推广和完善,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都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结论大气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实施是国家大力推进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要举措。
通过加强对大气污染的监管和管理,推动了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污染物排放的减少。
但是,大气污染问题仍然严峻,需要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促进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一■土方施工施工过程中土方铲、运、卸等环节设置专人淋水降尘,现场一般情况下不堆放土方,如现场堆放时,需采取覆盖、表面固化、及时淋水降尘等措施。
开挖、回填施工时,密闭运输车在出大门口外马路上设置草垫,用于扫清运土车轮胎上外带土块。
二.施工现场道路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
现场临时施工道路,基层要夯实,路面做硬化处理。
为降低施工现场扬尘发生,每天派专人随时清扫现场主要施工道路,并适量洒水压尘处理,达到环卫要求。
三、施工现场地面采取措施降低扬尘施工现场地面采取措施降低扬尘,并按作业组划分区域管理,有作业组设专人负责保洁工作,配备相应洒水设备,及时洒水清扫,减少扬尘污染。
木工作业面要及时清理木屑、锯末,并要求木工棚和作业面保持清洁;钢筋棚内,加工成型的钢筋要码放整齐,钢筋头放在指定地点,钢筋屑当天清理;运输车辆不带泥沙出现场,并做到沿途不遗洒。
四、施工现场防扬尘清理施工垃圾,项目部使用封闭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造成扬尘。
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水泥及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当在库房内存放或严密覆盖,运输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
现场使用的混凝土采用预拌、减少扬尘。
土方及松散颗粒的堆放,采用覆盖和固化措施,防止尘粉对大气的污染。
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运转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施工现场使用的热水锅炉,炊事炉灶及冬施取暖锅炉等必须使用清洁燃料。
施工机械、车辆尾气应符合环保要求。
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有恶臭气味的物质,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洒水湿润和在仓库进行。
五、区域清理施工现场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工完场清,以免在施工完未进入装修封闭阶段,刮风时将灰尘吹如空气中;各区域内建筑垃圾随着施工区域进展及时清理,要求活完底清,不许将垃圾直接从高处倒入低处,及时将垃圾运入建筑垃圾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研究表明:PM10每上10g/m3,每日总死亡率
20
(二)含硫化合物
污染大气的含硫化合物有H2S、SO2、SO3 、硫酸酸雾及硫酸盐气溶胶等,但在大气中 主要是SO2。 大气中的SO2主要来源于矿物燃料的燃烧。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到大 气中的SO2可能超过一亿五千万吨,其中2/3 来自于煤的燃烧,1/3来自石油的燃烧,矿物 燃料燃烧时,主要生成SO2 。所以人类活动 排放到大气中的硫氧化物主要是SO2 。
大气圈:随着地球旋转的大 气 空气密度分布特点:海平 面处空气密度最大,随高 度的增加,空气密度逐渐 变小。
6
大气的组成
大气就其组分的含量变动情况可分为恒定组分、 可变组分和不定组分三种。恒定组分指N2、O2和 Ar。N2占空气体积78.09%、O2占20.95%、Ar占 0.93%.三者总和占空气总体积的99.97%,其余 为微量的氖、氦、氙、氡等稀有气体。可变组分 指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通常CO2含量为0.020.04%,水蒸气含量小于4%。可变组分在空气 中的含量随季节、气象与人类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不定组分指煤烟、尘埃、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 一氧化碳等,它与人类活动直接有关,这些组分 达到一定浓度,会给人类、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东方网2003年6月22日消息:6月21日,一个农民正在收割后的麦地里燃 烧麦秸。这是记者在山西省孝义市梧桐乡北姚村拍到的场景,该村有不 少农民在收割后的麦地里燃烧麦秸。这种做法不仅影响地力,污染环境, 37 还对周围的其他农作物也构成了威胁。此外,燃烧麦秸的烟尘会降低近 旁公路的能见度,对司机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18 (4)可吸入颗粒: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 粒子。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议将其定为粒径≤10µm。
大气飘尘的危害
(1)影响大气的物理性质 (2)使建筑物、金属制品等受到腐蚀; (3)对人、动植物产生危害;
(4)与其它大气污染物协同作用形成
大气污染。
上升1%,呼吸系统疾病上升3.4%,心血管病上升 1.4%,哮喘病上升3%,肺功能下降0.1%。 19
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有光化学烟雾和硫酸烟雾。
14
15
大气污染源的分类
自然污染源(如火山喷发、扬尘等) 工业污染源 按大气污染物产生的主要来源 人为污染源 交通运输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点源(一根烟囱) Volanic 按污染源的存在形态 线源(一条繁忙的公路) eruption 面源(设备的无组织排放) 固定源(由固定地点排放) 按污染源的运动特性 流动源(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轮船) 高架源(>100m) 按大气污染源的几何高度 中架源(30-100m) 低架源 低架源(<30m= 连续源(连续排放某一类或几类污染物) 按污染源排放物的时间长短 瞬时源(持续时间很短的源,如爆炸) <30 持续有限时间源(介于连续源和瞬时源之间)
3、交通运输污染源
由汽车、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 运输工具运行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 气。这类污染源属流动污染源,主 要污染物是烟尘、碳氢化合物、 NOx、金属尘埃等,是城市大气环 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32
钢铁厂排放的废气
火力发电厂排烟污染大气
33
烟尘 弥漫 整个 地区 排入大气中的 烟尘随风扩散
34
2、农业污染源 主要是不当施用农药、 化肥、有机粪肥等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挥 发扩散,以及施用后期NOX、CH4、挥发性 农药成分从土壤中逸散进入大气等形成的 污染源。
35
东方网2003年5月20日消息:5月19日,在湖北汉宜高速公路边的 农田里,农民正在焚烧作物秸秆。由于现在正值收割季节,许多 36 农民将收割下来的作物秸秆在田地里当场焚烧,焚烧形成的烟雾 飘荡在高速公路两边,既影响视线又污染环境。
13
一次污染物
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 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典型的一次污染物有:颗粒物、SO2、H2S、 CO、碳氢化合物、NOx等。
二次污染物
从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 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 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 质不同的新污染物。
(2)对植物的伤害
光化学烟雾能使植物叶片 受害变黄以致枯死。据 资料统计,仅加利福尼 亚州1959年由于光化学 污染引起的农作物减产 损失已达800万美元。 使大片树木枯死,葡萄 减产60%以上,柑橘也 严重减产。对光化学烟 雾敏感的植物还有棉花 、烟草、甜菜、番茄、 菠菜、某些花卉和多种 树木。
17
(一)颗粒物
颗粒物是指大气中弥漫着的固态和液态物质,成份较 复杂。 (1)总悬浮颗粒物:用标推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 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通常称为总悬浮颗 粒物,用TSP表示。其粒径多在100µm以下,尤 以10µm以下的为最多。
(2)飘尘:粒径小于10µm 的颗粒物称为飘尘。它们 能长时间地悬浮于大气中而不沉降下来。 (3)降尘:粒径大于10µm的颗粒物叫降尘。它们在 重力的作用下能很快降落到地面。
高架源 中架源
16
பைடு நூலகம்
30-100
>100
二、大气中主要污染物
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10种)
(一)颗粒物
(二)含硫化合物
(三)氮氧化物 (四)碳氧化物 (五)光化学氧化剂 (六)碳氢化合物
(1)SO2; (2)悬浮颗粒; (3)可吸入颗粒物 (4)氮氧化物; (5)CO2; (6)CO; (7)臭氧(O3); (8)铅; (9)苯并[a]芘; (10)氟化物
(五)光化学氧化剂
1、光化学反应和光化学烟雾 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大气中的某些污染物 发生反应,生成新污染物,这种反应叫光化 学反应。由此产生的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 2、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条件 (1)充足的阳光,无风; (2)有不利于光化学烟雾扩散的气象条件; (3)大气含有一定浓度的NO2和碳氢化合物。
21
SO2是无色、有刺激性和窒息性 的气体,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能 引起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值得注 意的是SO2与飘尘的协同作用将使 其毒性大大增强,使得大气污染加 剧。 大气中SO2可以通过均相或非均 相氧化生成SO3 。SO3一经形成, 便迅速与大气中的水蒸气作用生成 硫酸,因此大气中SO3的含量十分 低微,生成的硫酸是严重危害健康 的物质,其毒性远大于SO2。
大气圈是指包围在地球周围,距地球表 面约1000多公里厚度的气体构成。人类生 活在大气圈中,一般成年人每天需呼吸 10-13m3的空气,它相当ld食物量的10倍, 饮水质量的3倍。一个健康人在5周内不吃 食物,或5d内不喝水都可能生存下来。但 若5min不呼吸空气,会窒息死亡。由于大 气直接参与人和其他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代 谢,清洁的空气是一切生物生存的保证。
7
大气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大气组成 主 要 作 用 干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主要 N2 洁 成分 O2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空 气 次要 CO2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 成分 O3 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水
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作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8
固体杂质
24
(四)碳氧化物
大气中CO来源于燃料的燃烧。而
由汽车尾气中的CO造成的大气污 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值得 注意的是CO的另一人工源是吸烟 排出的烟气。吸烟者吸入的CO远 高于不吸烟者。 CO的主要危害是妨碍体内氧气的传输。它与血红 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200多倍,而生成的羰基血红 蛋白的解离速度比氧合血红蛋白小3600多倍,因此 一旦生成羰基血红蛋白就很难解离,导致输氧能力 降低,造成机体缺氧,体内缺氧时对所有的器官都 25 有影响,而最敏感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肌。
23
NO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不活泼的气 体,它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亚硝基血 红蛋白而引起中毒,并可产生缺氧症状 和中枢神经受损。 NO氧化后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的 NO2,它的毒性较强,能迅速破坏肺细 胞,可能是引起肺气肿和肺癌的病因。 NO2又是一吸光物质,易发生光化学反 应,是形成光化学反应的元凶,由此产 生的二次污染物的危害更大。
大气污染及其控制 技术
1
2
3
阳光明媚的乌鲁木齐, 五分钟后黄沙蔽日弥漫了整个天 空。
4
北京受到沙尘暴的袭击
本章内容
1. 2. 3.
大气结构与组成 大气污染物及来源
大气污染的危害 中国大气污染的特点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
5
4.
5. 6.
第一节
一、大气的结构 (一)大气圈
大气结构与组成
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及来源 一、大气污染
1. 定义: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的某些物质进入大 气中,累积呈现出足够的浓度,并驻留一定的时 间,使大气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生存和生态环 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11
2. 大气污染的形成过程
三个环节:
排放源
污染物
混合、迁移 大气 扩散、转化
接受者
12
3. 大气污染的划分 根 据 污 染 范 围 局部性大气污染 城市性大气污染 区域性大气污染 全球性大气污染 根据能源性质 煤炭型大 气污染 石油型大 气污染 混合型大 气污染
天 然 源
它和人为源相 比产生的污染 物较少,浓度 较低,具有局 部地区某段时 间内形成严重 影响的特点。 移 动 源 静 止 源
CO、CO2 、SO2 、 碳氢
化合物等
自然尘
森林植物释放 海浪飞沫
风砂、土壤尘等
萜稀类碳氢化合物。 硫酸盐和亚硫酸盐
人 为 源
汽车和火车、飞机 交 通 运 输 过 程 :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等,分布广泛分散, 现 代 化 交 通 运 碳氢化合物、硫氧化合 难监测和治理。 物和铅等 输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