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综合探究 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教案

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教学设计【教材说明】高中政治必修Ⅳ,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之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人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确人的价值的实现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知道人的价值的实现途径。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学习哲学的落脚点和归宿是引导学生“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关心的问题很多,但最关心的问题集中一点就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
本探究活动正是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而设计的,与中学生的思想实际是吻合的,也理应是其思想教育的升华。
【教材分析】一、对于教材重难点的安排(一)重点: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二)难点: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二、对于教材的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究和把握,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确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正确地对待社会和人生,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因此,本课将“坚定理想铸就辉煌”作为主题,设计探究活动分析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国家理想的实现,展现如何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教法设计】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学法设计】案例分析法与小组讨论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过程】(一课时:45分钟)【导入新课】(4分钟)视频:《恰同学少年》之理想学生活动:这段视频的主题是什么?学生回答:理想(立志)教师总结: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四单元课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一起聊聊理想与人生。
设计意图:以小视频导入,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习新课】【学生分享】理想大家谈(12分钟)《恰同学少年》中,毛泽东学习时代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大学聆听的第一课就是理想,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树立这样的理想?视频中周世钊、毛泽东、教师等人对理想的思考对我们有何启示?(教师引导学生从短期理想、长期理想等多个角度思考;剖析各种选择的价值取向、主体立场、客观条件和社会效果)学生分享:略深入探究:(部分同学默不作声,是不好意思还是没有思考过)1、理想是不是可有可无?2、理想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略设计意图:以视频人物为启迪,引导思考理想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
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_高二政治必修4《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教案

坚定理想铸就辉煌_高二政治必修4《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教案高二政治《坚决抱负铸就辉煌》教案探究活动目标理解人的价值,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抱负信念。
探究活动过程1.预备阶段:第四单元内容结束时,围绕探究活动目标,与同学一起争论确定探究活动内容及探究活动方式,然后分成小组,各小组选择探究内容并分工收集材料或做调查等预备工作。
2.小组活动:围绕"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抱负'的探究活动主题,各小组依据下列问题收集、整理材料,并确立本小组争论的内容及观点,预备提交全班争论。
(1)收集2022年、2022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选出最让你感动的人,说出是什么感动了你;或列举最令你鄙视的人,说出让你鄙视的缘由;或讲一个最令你感动、令你难忘的故事,由此大家一起争论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
(2)列举你最喜爱的关于人生、抱负等方面的名言警句,或你最喜爱的书籍,说出让你喜爱的缘由和理由,并和大家一起争论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3)调查了解现在同学的职业抱负、职业选择(或对将来职业的期望);家长对同学的职业期盼,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职业选择或期盼?谈谈你自己最憧憬的职业、设想一下要实现它需要做哪些预备、必需具备哪些条件等,并说明为什么?由此引导同学思索:"如何正确选择职业抱负?怎样在处理好抱负与现实的关系中成长?'(4)收集由于缺乏抱负信念、志向而使人生误入歧途的事例,从反面说明抱负信念、志向对成就辉煌人生的重要作用。
(5)调查或收集目前社会上、同学中如何谈论抱负、如何看待抱负信念、志向等问题;争论一个人能否完全脱离社会去"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一个人是否必需通过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人生价值?3.以谈"感动'为切入点,开展全班争论活动。
(1)第一小组谈"感动'他们的人物或故事;在此过程中,老师适时的放"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青年志愿者徐本禹'的录像,与同学一起探讨这个一般的高校毕业生之所以感动中国的缘由。
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教学设计

《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教学设计作者:来风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将“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总体教学目标规定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一规定表明,学习哲学的落脚点和归宿是引导学生“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探究活动放在全书的最后,与这一总体教学目标是吻合的,也理应是全书思想教育的升华。
(摘自《生活与哲学》教师教学用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人的价值,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实现人的价值过程中的作用,明确人的价值的实现途径。
能力目标: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和对相关问题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自主课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其知道一个人活着的真正价值在于为社会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其认识到创造价值的根本途径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培养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意识,使其懂得作为当代的青年学生,必须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铸就辉煌的人生。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所需要的视频、文字等资料。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展示式教学方法。
(自主课: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内合作探究;展示课:各组进行成果展示)【教学实施过程】环节一:准备阶段第四单元结束时,围绕以上教学目标,与学生一起讨论确定探究活动内容及探究活动方式,然后各小组选择探究内容并分工搜集资料或做调查等准备工作。
坚定理想铸就辉煌.doc

《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探究活动目标理解人的价值,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探究活动过程1.准备阶段:第四单元内容结束时,围绕探究活动目标,与学生一起讨论确定探究活动内容及探究活动方式,然后分成小组,各小组选择探究内容并分工收集材料或做调查等准备工作。
2.小组活动:围绕“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探究活动主题,各小组根据下列问题收集、整理材料,并确立本小组讨论的内容及观点,准备提交全班讨论。
(1)收集XX年、XX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选出最让你感动的人,说出是什么感动了你;或列举最令你敬佩的人,说出让你敬佩的原因;或讲一个最令你感动、令你难忘的故事,由此大家一起讨论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
(2)列举你最喜欢的关于人生、理想等方面的名言警句,或你最喜欢的书籍,说出让你喜欢的原因和理由,并和大家一起讨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3)调查了解现在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选择(或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家长对学生的职业期待,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职业选择或期待?谈谈你自己最向往的职业、设想一下要实现它需要做哪些准备、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等,并说明为什么?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选择职业理想?怎样在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成长?”(4)收集因为缺乏理想信念、志向而使人生误入歧途的事例,从反面说明理想信念、志向对成就辉煌人生的重要作用。
(5)调查或收集目前社会上、学生中如何谈论理想、如何看待理想信念、志向等问题;讨论一个人能否完全脱离社会去“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一个人是否必须通过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人生价值?3.以谈“感动”为切入点,开展全班讨论活动。
(1)第一小组谈“感动”他们的人物或故事;在此过程中,老师适时的放“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青年志愿者徐本禹”的录像,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感动中国的原因。
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风景千万种,人生道路万千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综合探究 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教案(1)

《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2)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因此,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成功的起点。
(2)砥砺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要勇敢地站出来,用于对命运说不,用于向命运挑战,奋起冲击生命的制高点,同样能够与那些有条件的人一起搏击长空,铸就人生辉煌。
【教学重点、难点】人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教学背景分析】本课内容思想教育性很强,要联系现实生活、强化实践环节进行教学,否则,其思想性就很难实现。
本课的内容会引起学生的很多想法,可以提出一些引起争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方式及手段】教学方式:情境导入、讨论交流、启发思维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1、真题再现:(2016•全国卷Ⅱ)1708年,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历经10年成功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却一直被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
反之,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西方后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
可见,《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①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②取决于其科学内容适用范围的扩大③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④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 ③④2、(2016年天津卷)2016年新学期开始,浙江多所大学的学生社团共同发起了“蚂蚁助学计划”,发动大学生每月捐出2元钱,50个大学生组成一个“蚁窝”,资助一个蚂蚁宝宝(贫困地区小学生)。
人教版思想政治高二年级《生活与哲学》《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教学设计

坚定理想铸就辉煌一、探究设计思路这节综合探究课的设计以“理想”为主线,围绕中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树立理想与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实现理想的途径与环境、怎样实现理想四个环节展开。
采用以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提取归纳有效信息、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旨在达到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并使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课堂实施的过程贯彻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新课改要求,也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理念。
二、教学内容分析《坚定理想铸就辉煌》属于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模块第四单元的一节综合探究课。
本节课将“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实现人生价值、铸就人生的辉煌”作为探究主题,是对单元知识的拓展与升华,亦与课程标准中对《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总体教学目标相吻合,是全书思想教育的升华。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人的价值,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实现人的价值过程中的作用,明确人的价值的实现途径。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锻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材料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理解有价值的人生才是快乐和幸福的人生;使学生理解劳动是光荣的,只有在劳动的奉献中才能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使学生明确理想是个人的奋斗目标,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从而树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一致的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难点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2.确定的依据本课探究主题既是对单元知识的拓展与升华,亦与课程标准中对《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总体教学目标相吻合,是全书思想教育的升华。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教学设计【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1)本框的主要内容“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第一框。
本框分为三目。
第一目从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比较中,引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概念、关系;第二目分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第三目指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本框在全书中的地位《生活与哲学》第二、三单元主要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而没有把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进行讨论。
因此,第四单元首先要讲清楚的一个内容就是社会历史观。
本框属于社会历史观的重点内容,主要讲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目的是为下一框讲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为下一课讲人的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做准备。
2学情分析1、遵循“以生为主,还学于生”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坚决贯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策略”。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导向作用。
教师不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创设情境,预设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2、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在教学中,所举事例力求从学生生活中寻找,也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3、遵循“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教材只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资源,一种手段,避免以本为本,照本宣科。
4、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展示案例、图片等,既激发了学生兴趣,拓展了教学空间,又节约了时间,丰富了教学内容,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
3重点难点。
坚定理想铸就辉煌的教学设计

前仆后继的中国人有理想,才奔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
思考一分析:为什么要树立崇高的理想?
理性精神
公共参与
第二篇:价值判断与选择篇
寻找人生坐标
把握命运方舟
人生观是导航仪
做好人生选择题
圆桌议题:
什么样的理想是有价值的?
教师引导:核心价值观
在正确的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素养定位
议题探究环节
第三篇:奋斗篇
路在脚下……
圆桌议题:怎么样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站在个人的价值坐标系上,了解自己心灵的愿望,然后建立宏图大志,走到社会上有建树。
感受一张张新的中国名片给我们国人所创造的精神价值。
朗诵:
在接下来的许多年,找到一条自己要走的路,找到自己的天职,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即便有些愿望依旧没有达成,当我们回忆起那段过程,那种朝着一个方向一个劲儿地奔跑,疯狂而坚定的心情,就会发现,自己最最想要的那种感觉,终究还是实现了。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案例
【课标要求】
《生活与哲学》课标要求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材分析】
《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是《生活与哲学》最后一单元的综合探究课,是全书的落脚点和归宿。 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总结和升华。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就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教学设计
探究活动目标:
理解人的价值,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探究活动过程:
1.准备阶段:第四单元内容结束时,围绕探究活动目标,与学生一起讨论确定探究活动内容及探究活动方式,然后分成小组,各小组选择探究内容并分工收集材料或做调查等准备工作。
2.小组活动:围绕“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探究活动主题,各小组根据下列问题收集、整理材料,并确立本小组讨论的内容及观点,准备提交全班讨论。
(1)收集2003年、2004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选出最让你感动的人,说出是什么感动了你;或例举最令你敬佩的人,说出让你敬佩的原因;或讲一个最令你感动、令你难忘的故事,由此大家一起讨论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
(2)例举你最喜欢的关于人生、理想等方面的名言警句,或你最喜欢的书籍,说出让你喜欢的原因和理由,并和大家一起讨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3)调查了解现在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选择(或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家长对学生的职业期待,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职业选择或期待?谈谈你自己最向往的职业、设想一下要实现它需要做哪些准备、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等,并说明为什么?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选择职业理想?怎样在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成长?”
(4)收集因为缺乏理想信念、志向而使人生误入歧途的事例,从反面说明理想信念、志向对成就辉煌人生的重要作用。
(5)调查或收集目前社会上、学生中如何谈论理想、如何看待理想信念、志向等问题;讨论一个人能否完全脱离社会去“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一个人是否必须通过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3.以谈“感动”为切入点,开展全班讨论活动。
(1)第一小组谈“感动”他们的人物或故事;在此过程中,老师适时的放“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青年志愿者徐本禹”的录像,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感动中国的原因。
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风景千万种,人生道路万千条。
但是,只有有价值的人生才是快乐和幸福的人生。
人的价值有多种实现途径,无论哪种途径,都离不开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
最后用录像中的非常感人的一句话:“如果年轻一代都无一己之外的理想主义和冲动激情,国家、民族便无美好未来”引入第二小组的探讨话题。
(2)第二小组向全班推荐他们最喜欢、最欣赏的关于人生、理想等方面的名言警句或书籍,老师也介绍自己所欣赏的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列出的公式:
“I+We=Fully I,(我+我们=完整的我)。
”即,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人的价值,绽放出完美绚丽的人生。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和社会是统一的。
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的道理。
并由此引出第三小组职业理想的话题。
(3)第三小组介绍他们对学生职业理想等方面的调查情况及分析后,老师适时地放录像“感动中国人物袁隆平——让人类远离饥饿”。
通过袁隆平理想、志向的确立和实现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只有当自己的职业理想与社会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时,才是正确的选择,才能在更广阔的天地有所作为”。
并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体会“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坚定正确的方向,就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幸福集合起来,从而为自己的生命里程注入恒久的动力和无限的生机。
”
(4)在上述讨论话题的基础上,结合第四、五小组的内容,分析同学们所例举的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进一步讨论理想信念、志向对成就辉煌人生的重要作用;讨论为什么必须通过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这部分讨论内容视课堂时间而定)
4.感悟
人生是短暂的,有价值的人生却是永恒的。
理解了人的价值实现的途径等,就应该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理解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应该树立通过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的理想信念。
一个人没有理想,生活就没有重心,就缺少朝气。
为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追求,生活自然就会充实而有意义。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善于抓住人生的“三天”:不忘昨天,奋斗今天,创造明天,铸就无愧于时代的辉煌。
5.教室设置:——环形设置(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围成4-5个小圈,老师与课代表及邀请的嘉宾等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这种设置形式,使探究活动从形式到内容上,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平等交流、相互探讨的氛围,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不再是教师一言堂,而是师生一起畅所欲言,教学相长。
6.多媒体辅助:可以准备相关的光盘、录像、录音,或学生准备的其他音像图片等资料,穿插在讨论过程中适时播放或做背景,可以起到强化或烘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