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 复习课(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解读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解读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内容解读
滑翔者和鸟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中,白 云在空中飘荡、小河在静静的流淌、鸟 儿在蓝天上翱翔……而人与鸟“比翼齐 飞”,令人惊奇和感动。
地面上的观众看滑翔者和鸟都飞得 很快,滑翔者看鸟也飞的这样快吗?
我们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如何测 定物体的速度?让我们从简单的运动开 始,共同认识这个运动的世界吧!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内容分析
本章概述
在自然界里,一切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着。在各种各样的运动 中,机械运动最普遍、最简单,学生也最熟悉。在小学数学课中, 学生已经学习过计算速度和路程的问题,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 初中物理从学习简单的运动开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来逐步展开对物理的学习。
此外,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方 法也是后续学习乃至学习其他科学课程 的重要基础。基于这些考虑,“机械运 动”被安排在本套教科书的第一章。
比翼齐飞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内容分析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按照《课标》的要求,本节应让学生通过对长度和时间这两 个物理量的了解,了解国际单位制并学会基本的测量方法。使学 生懂得人的直觉有时不可靠,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 述,必须用仪器来测量。
本节的重点是长度的测量。测量时,应引导学生先根据实际 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然后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通过对 1cm、lmm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国际单位制并会估测长度。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教学策略
内容
策略
通过测量平均速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也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
三 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实验是科学探究的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的复习课。

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包括:1. 机械运动的概念: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运动;2. 参照物的选择: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关键;3. 相对速度和绝对速度:物体运动速度的分类;4. 加速度和减速度:物体速度变化的度量;5.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的分类。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参照物的选择、相对速度和绝对速度、加速度和减速度、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等知识;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帮助学生巩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相对速度和绝对速度的理解,加速度和减速度的概念及计算;2. 教学重点: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参照物的选择,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物理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如桌子、椅子、黑板等,描述它们的位置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机械运动。

2. 知识点讲解:(1) 机械运动的概念:介绍机械运动的概念,解释物体位置变化的运动;(2) 参照物的选择:讲解参照物的作用,举例说明如何选择参照物;(3) 相对速度和绝对速度:介绍相对速度和绝对速度的概念,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4) 加速度和减速度:讲解加速度和减速度的概念,举例说明如何计算;(5)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介绍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概念,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一、机械运动1. 概念: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运动2. 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关键二、相对速度和绝对速度1. 概念:物体运动速度的分类2. 关系:相对速度与绝对速度之间的联系三、加速度和减速度1. 概念:物体速度变化的度量2. 计算:加速度和减速度的计算方法四、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 概念:物体运动轨迹的分类2. 区别: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的差异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物体运动类型,并解释原因。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D.以“江岸”为参照物,“青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A。
典例剖析
一、学科综合
题型2 判断多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题2】根据如图中的炊烟和汽车上的小旗,关于甲、乙两
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甲、乙两车一定向西运动
②甲、乙两车一定向东运动
③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西运动
近6min,且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
37.5s,因此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
(3)由物体长度记录数据14.51dm,可知测量结果准确到cm,则刻度
尺的分度值是1cm;物体长度的真实值最接近
L=(14.51cm+14.50cm+14.53cm)/3=14.51cm
典例剖析
二、实践应用
【例题3】2023年10月26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
“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了具有对称之美的三舱三船组合体,“神舟十
七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神舟十七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0.003m 。
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读数时,应该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
位,由此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01m=1cm,测量的准
确值为1.24m=124cm,估计值为0.003m=0.3cm。
典例剖析
一、学科综合
题型3 刻度尺与秒表的读数
【例题3】小明完成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圆形物体的
103
知识一
长度的测量
3. 测量工具:刻度尺、皮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谢谢!
易错题集
11.某跳伞员跳伞时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正在上 升,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上的人来讲是D( ) A.上升 B.静止 C.降落 D.都有可能
易错题集
12.如图所示,岸上旗子和甲乙两船上的旗子随 风飘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一定向左运动 B.甲一定静止 C.乙一定向右运动 D.乙一定向左运动
线运动,其理由
是 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若测得纸锥在A、
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
锥的速度为 16
cm/s.
(2)下右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能反应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 是 C 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选
易错题集
(3)此实验应复习
C 目录 ONTENT S
1 思维导图 2 知识梳理 3 易错题集
2
思维导图
量程
分度值
被测物体
垂直
分度值的下一位
数值
单位
m
思维导图
s 秒表 测量值
实际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思维导图
物体位置的变化 作为标准的物体
运动快慢
相对
路程与时间之比
m/s、km/h
3.6
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
①会放:把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 与被测物边保持平行,不能 歪斜 。
②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 垂直 ,不得斜
视。 ③会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 一 位。
(3)记录:要记录数据和 单位
,测量结果由
准确值、估计值和 单位 组成
知识梳理
二、时间的测量 1.时间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 表 。
易错题集
8.(202X•内江)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 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 的空气)高速迎面吹来,真实地模拟汽车在空气中 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复习课件(31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复习课件(31张PPT)

2.平移法: 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测量
3.化走路曲为直:把曲线转化为直线来具体测量的咱 们方法,也称“等效替抖 音代法”





4.化音直为曲:用轮子代替刻度尺,可以测量跑歌道的长度
这 是 高

12
参照物的性质
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任意性)
不以研究对象作为参照物(排己性)
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地面或者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有走变化 → 物体运动

无变化 → 物咱体静止

抖 音


声在描述同一物体运动情况时,参照物不校同,结论往往不同


这 是 高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4
运动的快慢----速度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观众比较法)
(裁判比较法)
①走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②相咱 们同路程,比较时抖 音间

的 声 音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8
学会两种测量工具的使用
会记: 测量结果 = 数值 + 单位
用刻度尺测量得到的结果为12.34m,那这把刻度尺的分度

值为 1dm 。










咱 们
抖 音
的 校 歌
这 是 高

9
学会两种测量工具的使用
三、停表的读数
读数 = 小盘分钟数 + 大盘秒数
大表盘有两组数据: 0~30 31~60
速度(v)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的 校 歌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这 是 高 手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复习(课件)八年级物理物理上册(人教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复习(课件)八年级物理物理上册(人教版)
第一章



运动和力
章末复习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米 ,符号为
(1)国际单位:
(2)常用单位及换算。
m。
知识梳理
2.刻度尺的使用。
量程 和 分度值 。
(1)测量前认清刻度尺的 零刻度线 、
(2)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 对准 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 紧靠 被
通常情况下,为了研究机械运动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
方便 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此时可不指明参照

物;如果选取了其他物体作为参照物,则一定要指明所选定
的参照物
知识梳理
五、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 经过的路程 ,
2.相同的路程内,比较物体 所用的时间 ,
六、速度
1.概念:路程和时间

v=
2.公式:
之比
路程长 的物体运动得快。
时间短 的物体运动得快。


3.意义:表示物体运动 快慢 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 单位时间 内通过
路程



4.单位:
米每秒(m/s)
(1)国际单位:
(2)常用单位: 千米每时(km/h)
1 m/s=3.6 km/h
(3)关系:



知识梳理
七、运动的类型
(4)要测量哪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就测量其对应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
间。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
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显示的时间(数字分别表示“时:分:

第一单元《机械运动》单元复习(PPT)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2024)

第一单元《机械运动》单元复习(PPT)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2024)

二、专题突破
典例5、(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看到路旁 的房屋和树木向后退。如果小明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D ) A.树木 B.房屋 C.地面 D.汽车座椅
【解析】[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数是要估读一位,则小车在水平面上行驶的路 程为50.00cm。 [2]秒表小圈代表分钟,一个小格代表1min,由指针的位置可知不到1min;大圈代表秒,一 个小格代表1s,因此秒表示数为24s。
二、专题突破
(二)参照物与机械运动 1.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二、专题突破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测量时 ③会放:要放正,不能倾斜,且有刻线的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 ④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 ⑤会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⑥会记:所记结果要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2.时间的测量主要考查停表的读数。 (1)大表盘 ①计时单位:秒(s)30s ②常见一圈时间30s或60s
体被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果一般不同。 2.参照物并不一定是静止的物体,但一旦被选为参照物,不论原来该物体是
运动的还是静的,都应该视其为静止不动。
典例突破
典例4、(2023·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小智在成都绕城绿道上跑步,看见一 群白鹭从远处飞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以绿道为参照物,小智是静止的 B.以白鹭为参照物,小智是运动的 C.小智的速度一定大于白鹭的速度 D.白鹭做机械运动,其速度一定不变
二、专题突破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小表盘 ①计时单位:分(min) ②常见一圈时间15min或30min (3)记录时间:大、小两表盘读数之和.
典例突破

第一章 机械运动专题 复习课件 (共31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专题  复习课件 (共31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开车时间
里程/km
1
大连北
始发站
08:30
0
2
沈阳北
10:00
10:04
380
3
长春西
11:00
11:10
681
4
哈尔滨西
12:04
终点站
921
1
2
3
4
5
(1)大连北站到长春西站列车运行时间;
解:(1)G47高速列车由大连北站到长春西站的时间t1=11:00-8:30=2 h30 min
=2.5 h
3. 滚轮法 如图甲所示的测距轮广泛用于道路工程、管线铺设工程,车轮转过的距
离可以通过齿轮的传动在车轮旁的显示盒上显示出来,如图乙所示,从显示盒上可
以看出,测距轮的分度值是
若车轮磨损后,测量结果
0.1 m
,一次可以测量最大的距离是 99 999.9 m,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痕迹将其剪下后对折,然后用刻度尺测量
对折后折痕(合理即可)
的 长度,

即硬币的直径。
(2)小刚利用无弹性的长细线和刻度尺测量硬币的周长,将细线缠绕硬币一圈后剪
掉多余的部分,再利用刻度尺测出
剩余细线的长度 等于硬币的周长。

1. 小启用刻度尺测量铜线的直径,他将铜线在笔直的圆柱形铅笔上紧密排绕了10圈
及时赶到高铁站。
1
2
3
4
5


类型二 过桥(隧道)问题
2. 如图所示,有一支旅行团乘坐的专车总长为15 m,以5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
途中车上一名旅客通过计时观察发现自己通过一条隧道的时间为2 min,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27张PPT)第一章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长度、时间的测量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机械运动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刻度尺的使用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4.时间的单位以及停表的读数1.机械运动的定义以及会判断机械运动2.参照物的选取以及如何判断运动和静止1.速度的定义、公式、单位、2.会认S-t V-t 图像1.掌握测量速度的实验长度单位的换算:1km = 1000m = 103m1m = 10dm = 100cm = 1000mm1dm = 0.1m = 10-1m1cm = 0.01m = 10-2m1mm = 0.001m = 10-3m1μm = 10-3mm = 10-6m1nm = 0.000000001m = 10-9m三1m1dm1cm5×10cm506.45×1000m6.45×1035dm= = cm6.45km= = m24nm= = mm24×10-6mm2.4×10-51.长度的测量①看:刻度尺的________和__________。

②选:根据被测物体的长度和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③放:________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与被测边保持________,不能将刻度尺放歪斜。

④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并且要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

⑤记:记录结果要有量程分度值平行垂直分度值的下一位结果=准确值+估读值+单位一:长度、时间的测量及误差知识点二:长度的测量零刻度线请读出下列物体的长度2.55cm4.6cm2.80cm1.40cm1.80cm2.6cm刻度尺的正确使用DB例1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例2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从图中知圆柱体的直径为cm.1 mm0.901 mm2.503.误差(1)定义: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差异。

(3)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________避免的,只能尽量________;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________避免的。

测量值真实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测量方法不可减小可以知识点三误差(2)减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____________、改进____________。

3、有四位同学测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值分别为:17.50cm、17.53cm、17.85cm以及17.51cm,他们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其中的数据是错误的,该铅笔的长度可记作:。

1mm17.85cm17.51cm4、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A.25.81B.25.82dmC.25.82cmD.25.816cmC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换算关系:1 h=______min=______s测量工具:钟、表、停表。

了解:人每分钟呼吸20~30次;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min。

秒s603600知识点四时间的测量读出停表上的时间t=20s第二节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一机械运动思考下列运动属于机械运动的是(考点):太阳升上天空五四运动电梯下降开水变凉√√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位置知识点二参照物2.参照物(1)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________的物体。

(2)选取标准:①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________的。

②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________的,但不能将研究的__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

③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

标准静止任意对象本身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参照物例2 如图3所示为动车组正在运行的情景.我们说:司机是静止的.“静止”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面B.树木C.车厢D.房屋图3C例3 2023年6月11日,我国实施了“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载人交会对接,对接后若说“神舟十号”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神舟十号”相对于地球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天宫一号运动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理解D第三节运动的快慢知识点一速度1.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________;相同路程比较________。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________的物理量。

(3)定义: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

(4)公式:________。

(5)单位: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

交通运输中的常用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1 m/s=______km/h。

路程时间快慢路程时间米每秒m/s3.6判断50km/h和15m/s哪个的速度大?常考的物体运动的速度的估测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5 m/s;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行驶速度约为33 m/s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例2 一列车从8:00出站,8:25到达终点站,这段时间内的路程为100km,求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解:已知s=100km, t=25min=25/60h则= =240km/h答: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40km/h。

100km25/60h知识点二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沿着________且速度________的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成________。

(2)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种图象直线不变正比a 路程与时间的图像b 速度与时间的图像√√变式题3如图4所示的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则v甲= m/s,甲物体以此速度运动20 s通过的路程是m.2.550变式题4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24km。

汽车先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然后以30m/s的速度行驶另一半。

此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A 25m/sB 28m/sC 24m/sD 50m/sC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V=2、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斜面、小车、金属片3、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实验结论1、小车在斜面上做运动2、在不同路段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不同3、必须强调物体在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变速直线路程/cm 时间/s 平均速度/(m· s-1)S1= T1= V1=S3= T3= V3=路程/cm 时间/s 平均速度/(m· s-1)S1= T1= V1=S2= T2= V2=(v2<v3)例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实验室做“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2)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 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m/s.0.20.24(3)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____(选填“缩短”或“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一定要注意在释放小车的同时开始计时,到碰到挡板的同时停止计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选填“偏大”或“偏小”).(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选填“快”或“慢”),是在作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增长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偏大快变速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描述参照物速度的测量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的计算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匀速直线运动V=s/t变速直线运动V = s / t平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