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量测算专题

合集下载

旅游景点人流量估算方法

旅游景点人流量估算方法

旅游景点人流量估算方法**旅游景点人流量估算方法**旅游景点的人流量是衡量景区热度和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

准确估算人流量,对于景区的运营、安全以及规划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旅游景点人流量估算的方法。

### 观察法观察法是最基础的人流量估算方法。

通过在景区的各个入口和主要观景点设置观察点,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实时计数。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受限于人力和观察者的主观判断,往往不够精确。

### 电子计数器法利用电子计数器可以自动记录通过某一特定点的人数。

这种方法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数据较为准确,但安装和后期维护成本较高。

### 数学模型法1.**排队论模型**:通过构建排队论模型,结合景区的入口数量、通道宽度、游客移动速度等因素,估算人流量。

2.**时空分析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通过分析游客在景区内不同时间段的空间分布,推算出总的人流量。

3.**流量守恒法**:在景区不同位置设置观测点,利用流体力学中的流量守恒原理,通过测量不同观测点的流量和时间,计算出总的人流量。

### 人工智能技术1.**视频监控分析**:利用高清摄像头和人工智能技术,如深度学习算法,自动识别人流,并进行实时计数。

2.**手机信号分析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景区内手机信号数据,估算游客数量。

这种方法不受天气和环境影响,但可能涉及隐私问题。

### 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是将以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通过数据融合,提高估算的准确度。

例如,结合电子计数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同时考虑天气、节假日等因素,构建一个全面的人流量估算模型。

### 结论每种估算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景区应根据自身条件、预算和需求选择或组合适合的人流量估算方法。

游客量测算专题通用课件

游客量测算专题通用课件
分析竞争对手的策略和市场占有率,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06
结论与建议
结论总结
游客量测算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调查和模型预测等多种方法,对游客数量进 行科学测算。
游客量变化趋势
根据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预测未来游客数量的变化趋势。
游客来源分析
分析游客的来源地、年龄、性别、消费习惯等信息,了解游客的 构成和需求。
对策建议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和维护,提 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
意度。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根据市场需求和游客偏好,优 化旅游产品结构,提供更多符 合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加强市场营销推广
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利用多种 渠道和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提 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 力。
加强旅游安全管理
抽样调查法
总结词
随机选取样本进行调查
详细描述
在目标市场随机抽取一部分潜在游客作为样本,通过调查了解其旅游意向和行为特征,然后利用样本 数据推算整体游客量。该方法适用于难以进行全面调查的情况,但需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误差控制 。
03
游客量测算流程
数据收集
收集历史游客数据
01
从历史记录中获取游客数量、来源地、消费情况等信息。
05
游客量测算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数据来源的可靠性
数据收集的困难
由于旅游市场的动态变化,准确 收集相关数据是一项挑战。
数据质量的保证
数据来源需要经过验证和筛选, 以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数据处理的技巧
运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方法对数 据进行处理,以消除异常值和误
差。
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模型选择的重要性
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对于提高预测准确性至关重 要。

旅游客流量分析:客流量统计、高峰期与淡季、预测模型

旅游客流量分析:客流量统计、高峰期与淡季、预测模型

旅游客流量分析概述•引言•什么是旅游客流量分析•为什么需要分析旅游客流量客流量统计•客流量统计的重要性•如何进行客流量统计•数据收集方法•实时统计•问卷调查•客流计数仪•数据分析工具•Excel•数据可视化工具高峰期与淡季•高峰期与淡季的定义•影响旅游客流量的因素•季节性因素•节假日因素•天气因素•如何应对高峰期与淡季•推出促销活动•调整产品定价策略•加大宣传力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预测模型•为什么需要预测模型•常用的预测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基于回归的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模型选择和参数调整方法•模型评估方法•预测结果的应用结论旅游客流量分析旅游业是一个充满潜力和机遇的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旅游经营者来说,了解和分析旅游客流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提高运营效率以及增加收入。

引言旅游客流量分析是指通过收集、统计和分析旅游客流量数据,以便了解旅游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从而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和营销策略的过程。

通过客流量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客流量统计客流量统计是旅游客流量分析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旅游经营者了解客流量的大小和变化趋势,以及客户的特征和行为习惯。

以下是客流量统计的一些重要性:•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客流量统计,旅游经营者可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喜好,从而为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决策提供依据。

•监控市场变化:客流量统计可以及时掌握市场的变化,帮助企业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评估经营效果:通过客流量统计,企业可以评估自己的经营效果,了解产品的销售情况和客户的满意度,进而进行调整和改进。

要进行客流量统计,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实时统计:通过安装客流计数仪等设备,实时统计客流量的数量和变化趋势。

•问卷调查:通过实施问卷调查,了解客户的旅游偏好、购买力和消费习惯。

游客量测算专题

游客量测算专题
基地建成后,瞬时容量约为5800人。 按照平均0.8的周转率,日游客容量为 5838/0.8=7298,即约7300人次。
项目
S、M
d
瞬时容量
测算方法 (㎡、m)(㎡/人、m/人) (人)
游客服务中心 盐晶柱广场 盐博园
面积法 面积法 面积法
500 2000
10
50
20
100
393
中华盐心 面积法
2200
3000
100860
-
-
15
213
15
467
50
660
5
600
150
672
5838
注:游客密度参考风景区规划的规范并适当调整
14
3.2 旅游容量——测算示例2:镇远项目
分别按照面积法和线路法测算基地的生态游客容量。 面积法:Da=ST/dt
线路法:Da=MT/dt
Da为日客流容量 , S为游览区内游览面积,M为游览道路长度,d为游览线路上的游客合理密度,T为有效 游览时间(假设为8小时),t为每次游览平均所需时间(假设为2小时)。
18
2 初始游客量测算方法 ① 时间序列法:适用已有项目或区域,且历史资料明确可查, 增长率稳定、环境因素稳定、游客需求变化少 ② 目标预测法:适用已有项目和全新项目 ③ 市场比较法:适用全新项目(但市场有类似已有项目)
19
2.1 时间序列法
方法:根据历年游客量增长趋势,顺势增长或加快增长。 所需数据:历年游客量数据。
18.0%
下一年增长率=近5年平均增长率: 近年平均增长率为18.88%,预测2010年游客量为159.3×(1+18.88%)=189.3万人次 结合近年增长率变化趋势判断下一年增长率: 近年增长率从2005年逐年下降,到2009年有明显上升,预测2010年增长率为20%左右,则 2010年游客量为159.3×(1+20%)=191.6万人次

公园景区游客承载量测算

公园景区游客承载量测算

公园景区游客承载量测算一、景区承载量估算为进一步强化景区安全管理意识,应省旅游局要求,根据2015年国家旅游局官网发布的《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为指导,结合公园景区实际情况,计算如下:1.瞬时承载量定义:瞬时承载量是指在某一时间点,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核定方法:景区瞬时承载量一般是指瞬时空间承载量,瞬时空间承载量C1由以下公式确定:i i Y X C /1∑=Xi ——第i 景点的有效可游览面积;Yi ——第i 景点的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即基本空间承载标准。

2.日最大承载量定义:是指在景区的日开放时间内,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核定方法: 景区日承载量一般是指日空间承载量,日空间承载量C2由以下公式确定:Z C t T Y X C i i ⨯=⨯=∑12)/(Int /T —景区每天的有效开放时间;t —每位旅游者在景区的平均游览时间;Z —整个景区的日平均周转率,即Int (T/t )为T/t 的整数部分值。

二、景区承载量计算说明1.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即Yi 估算):为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社会心理容量和文化体验感知容量五类。

2.根据权威统计发布的七大景区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示例:博物院0.8-3.0平米,和园0.8-2.0平米,景区1.0-1.5平米。

参照上述景区,估算 主题公园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约为1-3平米,公园景区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约为25平米。

3.主场馆分布及有效占地面积(即Xi 估算)及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即Yi 估算):a.(8000平米),单位游览面积1.2平米;b.(1200平米),单位游览面积1.5平米;c.(540平米),单位游览面积2平米;d.(350平米) ,单位游览面积1平米;e.(350平米),单位游览面积2.5平米;f.(350平米),单位游览面积3平米;g.(4500平米),单位游览面积2平米。

游客量测算专题通用课件

游客量测算专题通用课件

03
游客量测算实践案例
案例一:历史数据法测算游客量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适用范围
优缺点
历史数据法是一种基于历史数 据预测未来游客量的方法,适 用于有可用的历史数据的情况 。
历史数据法通过分析历史游客 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未 来游客量。该方法需要考虑时 间序列相关性、季节性因素、 趋势变化等因素。
历史数据法适用于旅游目的地 或景区有可用的历史数据的情 况。
游客量测算方法的发展趋势
探讨了未来游客量测算方法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
指出了当前游客量测算方法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缺乏大规模实证研究、方 法适用性有限等。
未来展望
提出了未来游客量测算方法研究应关注的方向,如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智能化算 法的引入等。
实际应用与建议
实际应用
介绍了游客量测算方法在实际旅游规划、管理和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场景。
游客量测算对于旅游企业的经营决策也具有关键作用。例如,旅行社可 以根据游客量预测来规划旅游线路和调配资源,酒店可以根据游客数量 和分布情况来调整房间价格和预订策略。
游客量测算的常用方法
问卷调查法
通过发放问卷了解游客的来源 、目的、停留时间等信息,以
此统计和预测游客数量。
计数器法
在旅游区域设置计数器,统计 进出该区域的游客数量。
04
游客量数据质量与处理
数据质量评估与处理
01
02
03
数据完整性
检查数据是否存在缺失或 异常,如遗漏值、空值等 ,这些都会对数据分析产 生负面影响。
数据准确性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包括 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数据 计算的正确性等。
数据真实性

主题公园游客规模预测估算(最全)

主题公园游客规模预测估算(最全)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初 居民市场渗透率:20%-24% 期 游客市场渗透率:1%-3%
22
游客规模预测:发展规律
香 港迪士尼发展初期游客量爆发式增长经过5-7年培育,游客量趋于平稳 嘚嘚
单位:万人次
香 港迪士尼近10年游客量情况 嘚嘚
900
游客市场
• 根据海南省旅游“十三五”科学预估9%的增长及海南省近五年 游客平均增长率15%,年游客量增长幅度为10%
• 2015年海南省接待游客5300万,预计2018年达到7000万 • 首年市场渗透:保守1%,乐观2%
增长率:参考香港迪士尼发展初期阶段,预计年游客量增长率保守为7%,乐观10%
500 400 300 200 100
发展初期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增长率16%-20%)
770
780
670
8.45%
1.30%
20% 15% 10% 5% 0% -5%
2013 770 8.45%
2014 780 1.30%
-10% -14.10% -15%
2015 670 -14.10%
-20%
成熟期,增长率下降,发展平稳
新产品入市以后,游客量初期爆发式增长,增长率高达15%-20%,后期产品新鲜度下降,客群增长率下降,游客量逐 步趋于平稳
游客规模预测:目的地型主题公园市场渗透率
目标型主题乐园发展初期对市民的渗透率约24%,对游客的渗透率在3%
对 25.00%


市 20.00%


透 率
15.00%
目的地型主题公园市场渗透率
新加 坡环球影城 嘚嘚

公园景区游客承载量测算

公园景区游客承载量测算

公园景区游客承载量测算一、景区承载量估算为进一步强化景区安全管理意识,应省旅游局要求,根据2015年国家旅游局官网发布的《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为指导,结合公园景区实际情况,计算如下:1.瞬时承载量定义:瞬时承载量是指在某一时间点,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核定方法:景区瞬时承载量一般是指瞬时空间承载量,瞬时空间承载量C1由以下公式确定:i i Y X C /1∑=Xi ——第i 景点的有效可游览面积;Yi ——第i 景点的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即基本空间承载标准。

2.日最大承载量定义:是指在景区的日开放时间内,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核定方法: 景区日承载量一般是指日空间承载量,日空间承载量C2由以下公式确定:Z C t T Y X C i i ⨯=⨯=∑12)/(Int /T —景区每天的有效开放时间;t —每位旅游者在景区的平均游览时间;Z —整个景区的日平均周转率,即Int (T/t )为T/t 的整数部分值。

二、景区承载量计算说明1.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即Yi 估算):为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社会心理容量和文化体验感知容量五类。

2.根据权威统计发布的七大景区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示例:博物院0.8-3.0平米,和园0.8-2.0平米,景区1.0-1.5平米。

参照上述景区,估算 主题公园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约为1-3平米,公园景区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约为25平米。

3.主场馆分布及有效占地面积(即Xi 估算)及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即Yi 估算):a.(8000平米),单位游览面积1.2平米;b.(1200平米),单位游览面积1.5平米;c.(540平米),单位游览面积2平米;d.(350平米) ,单位游览面积1平米;e.(350平米),单位游览面积2.5平米;f.(350平米),单位游览面积3平米;g.(4500平米),单位游览面积2平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2 旅游容量——测算方法
Cr=(T/T0)*(A/Q) =D*A/Q
Cr——旅游心理日容量或环境日容量 T——每日开放时间 T0——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A——旅游区(或景点或设施)的空间规模
Q——基本空间标准,即单位利用者在一定时间内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量
根据项目性质不同,空间规模的选取标准不同,具体方法有: 面积法、线路法、卡口法三种 视项目具体情况选择。
3
1 旅游容量——构成体系
按规范性划分
旅游合理容量
旅游极限容量
按内容划分
旅游生态容量

旅游心理容量
旅游社会容量
旅游经济容量
注:红色标注为常用指标
按空间尺度划分:旅游景点容量、旅游景区容量、旅游地容量、旅游区域容量 按时间尺度划分:日旅游容量、季节旅游容量、年旅游容量
4
旅游经济容量相关指标——旅游者基本消耗(中国)
6
2.1 旅游容量——测算方法@面积法
1.面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游览面积计
C=A/a×D
A——可游览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a——每位游人应占有的合理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主景景点:50-100m2/人(景点面积);
一般景点:100-100m2/人(景点面积);
16
一拍:游客量
一. 旅游容量测算:限制或警示性指标,生态保护
二. 游客接待量预测:发展规划性指标,经济测算
17
1 游客量 一般测算期限:5-10年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测算:
1. 确定基点——初始游客量
2. 确定增长率——未来若干年游客量
18
2 初始游客量测算方法
① 时间序列法:适用已有项目或区域,且历史资料明确可查, 增长率稳定、环境因素稳定、游客需求变化少 ② 目标预测法:适用已有项目和全新项目 ③ 市场比较法:适用全新项目(但市场有类似已有项目)
20
2.2 目标预测法
方法:根据项目历年在上一级区域中的游客量占比,结合上一级区域的旅游规划目标数据测算。 所需数据:上一级区域的历年游客量数据及未来规划游客量数据,(项目历年在上一级区域中的游客量比重)
关键:比重判断,根据历年比重及项目建成后的吸引力能级判断
示例:
基于《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生态风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对章村的年游客量预测,根据项目特点和吸引力,估计龙王
浴场海域:10-20m2/人(海拔0~-2以内水面); 浴场沙滩:5-10m2/人(海拔0~+2m以内沙滩)。
7
2.1.1 旅游容量——测算方法@基本空间标准经验值
不同国家的标准有差异,如美国的标准一般大于日本的,我国的旅游容量测算一般参照欧美标准。 旅游场所旅游容量的基本空间标准(欧美)
8
2.1.1 旅游容量——测算方法@基本空间标准经验值
项目因素 20% 1
旅游环境 25% 1
整体规划 15% 1
市场基础 20% 1
年游客量 (万人次) 100
基地 黄河谷.马拉湾 基地
运城死海 基地 推算结果
0.3 1 0.4
1 1.1
0.5 1 2
1 1.5
0.1 1 0.1
1 0.8
1.1 1 1.1
1 1.4
0.05 1 0.3
1 1.1
36 50 36.5
20 23
约32万人次/年
以上:36=(0.3×20%+0.5×20%+0.1×25%+1.1×15%+0.05×20%)×100,后面以此类推。 注意:与不同项目类比出来的结果偏差不应太大。 结果:32=(36+36.5+23)/3
山景区游客量占章村游客量的50%,滑雪场占章村游客量的20%,公园占章村游客量的10%,则各项目年游客量为:
年份 2013年 86 42.90 17.16 8.58 2014年 94 47.19 18.88 9.44 2015年 104 51.91 20.76 10.38 2016年 112 56.06 22.42 11.21 2017年 121 60.55 24.22 12.11 2018年 131 65.39 26.16 13.08 2019年 141 70.62 28.25 14.12 2020年 153 76.27 30.51 15.25 2021年 165 82.37 32.95 16.47
10
2.2.1 旅游容量——测算方法@基本空间标准经验值
游憩用地生态容量 用地类型 1. 针叶林地 2. 阔叶林地 3. 森林公园 4. 疏林草原 5. 草地公园 6. 城镇公园 7. 专用浴场 允许容量和用地指标 人/公顷 2~3 4~8 15~20 20~25 70 30~200 500 500~3300 2500~1250 600~500 500~400 140 330~50 20 m2/人
163
90 2600 83 213 467 660 600 672 5838
基地建成后,瞬时容量约为5800人。 按照平均0.8的周转率,日游客容量为 5838/0.8=7298,即约7300人次。
动漂道 盐魔方 水世界 欢乐湾 水晶宫会议中心 其他可游览区域 合计
注:游客密度参考风景区规划的规范并适当调整 14
1
一拍:游客量
一. 旅游容量测算:限制或警示性指标,生态保护
二. 游客接待量预测:发展规划性指标,经济测算
2
1 旅游容量——发展及概念
发展: 引借自生态学中的“环境容量”(1938年,比利时数学生物学家P.E. 弗胡斯特); 1963年,Lapage首次提出; 20世纪90年代,广泛运用到旅游规划、旅游管理领域。 在我国: 关于旅游容量的研究,经历了概念性介绍、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的阶段,但大量问 题有待研究,一些技术性方法也值得推敲。 定义: 对某一旅游地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
3.2 旅游容量——测算示例2:镇远项目
分别按照面积法和线路法测算基地的生态游客容量。 面积法:Da=ST/dt 线路法:Da=MT/dt Da为日客流容量 , S为游览区内游览面积,M为游览道路长度,d为游览线路上的游客合理密度,T为有效 游览时间(假设为8小时),t为每次游览平均所需时间(假设为2小时)。 S、M (㎡、m) 37500 4000 42500 d (㎡/人、m/人) 50 5 80 T (h) 8 8 8 t (h ) 2 2 2 Da (人次) 3000 3200 2125 8325
章村游客量 (万人次)
龙王山年游客量 (万人次) 滑雪场年游客量 (万人次) 公园年游客量 (万人次)
21
2.3 市场比较法
方法: 通过与类似(产品类似)项目对比决定项目游客量的重要因素,继而对比出项目的游客量。
所需数据:
多个类似项目的近一年游客量数据、类似项目及本项目的重要资料(决定游客量的重要因素如 区位、吸引力等) 关键:(影响游客量的)因子及权重确定;类似景区选择(产品类似,最好是同区域的) 其他:此方法用途广泛,还可以用于门票定价、房产定价等
盐博园
中华盐心
面积法
面积法 盐雕博览馆 面积法
393
110 30
盐雕艺术园 面积法
百味美食街 面积法 不沉海 面积法 线路法 面积法 面积法 面积法 面积法 面积法 -
13000
1800 13000 250 3200 7000 33000 3000 100860 -
80
20 5 3 15 15 50 5 150
M——游道全长;
M——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 D——周转率,D=游道全天开放时间/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 F——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 E——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
12
2.3 旅游容量——测算方法@卡口法
3. 卡口法:实测卡口处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合理游人量
C= D×A= (t1/t3) ×A= (H-t2) ×A / t3
8. 浴场水域
9. 浴场沙滩
1000~2000
1000~2000
20~10
10~5
注:摘自《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 50298-1999 11
2.2 旅游容量——测算方法@线路法
2. 线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道路面积计
完全游道:C=M/m×D 不完全游道:C=
M ×D /(m +(m×E/F))
S、M
d
瞬时容量
(㎡、m) (㎡/人、m/人) (人) 500 2000 2200 1500 10 20 20 50 50 100
Da为日客流容量 , S为游览区内游览面积,M
为游览道路长度,d为游览线路上的游客合理密 度,T为有效游览时间(假设为8小时),t为每 次游览平均所需时间(假设为2小时)。
测算专题
0
我们需要测算什么?
旅游地产部 “五拍”
规范或经验值
项目建设规模 游客量
×
建设单价
= 项目投资
经营型项目: 游客量×人均消费=经营收入

销售型项目: 项目建设面积×销售单价=销售收入
= 项目收益
现金流量分析
经营成本

销售费用

税费
= 运营成本
融资方案
拍脑袋“拍”什么:方法、经验值、市场数据
游客量
(万人次) 增长率
下一年增长率=近5年平均增长率:
近年平均增长率为18.88%,预测2010年游客量为159.3×(1+18.88%)=189.3万人次 结合近年增长率变化趋势判断下一年增长率: 近年增长率从2005年逐年下降,到2009年有明显上升,预测2010年增长率为20%左右,则
2010年游客量为159.3×(1+20%)=191.6万人次
旅游场所旅游容量的基本空间标准(日本)
场所 动物园 植物园 高尔夫球场 滑雪场 溜冰场 码头 小型游艇 汽艇 海水浴场 划船池 野外比赛场 基本空间标准 25平方米/人 300平方米/人 0.2-0.3公顷/只 200平方米/人 5平方米/人 2.5-3.0公顷/只 8公顷/只 20平方米/人 250平方米/只 25平方米/人 引自:保继刚等《旅游地理学》 9 备注 上野植物公园 神代植物公园 9-18洞,日利用者228人(18洞) 滑降斜面的最大日高峰率为75%-80% 都市型的室内溜冰场 25平方米/艘 系留水域100平方米/艘 沙滩 上野公园划船场2公顷,80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