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常见病门诊和住院诊疗规范
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

卫农卫发〔2011〕61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农业(农牧、农林)厅(局、委):为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乡镇卫生院管理,完善和发挥其功能,更好地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现将《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二〇一一年七月七日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坚持乡镇卫生院的公益性质,明确乡镇卫生院功能和服务范围,规范乡镇卫生院管理,更好地为农村居民健康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0〕62号)等有关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乡镇设置、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院。
第三条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是公益性、综合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政府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乡镇卫生院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镇卫生院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设置规划第五条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乡镇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考虑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地理交通条件以及行政区划等因素,编制乡镇卫生院设置规划,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在本行政区域内发布实施。
在制订和调整乡镇卫生院设置规划时,应当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留有合理空间。
第六条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负责办理乡镇卫生院的设置审批、登记、注册、校验、变更以及注销等事项。
基层分级诊疗工作制度

基层分级诊疗工作制度一、总则为指导和推进基层分级诊疗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分级诊疗制度1. 基层首诊: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进行首诊,由基层医生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处理。
2. 双向转诊: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将患者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上级医疗机构可以将患者转诊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3. 急危重症抢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急危重症抢救能力,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应当立即进行抢救,必要时及时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
4. 慢性病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负责慢性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定期随访、药物调整、健康教育等服务。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责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基本的医疗服务能力,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并根据需要提供转诊服务。
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负责患者的初步诊断和处理,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应当及时将其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
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患者档案,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长期跟踪和管理。
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四、上级医疗机构职责1. 上级医疗机构应当具备较高的医疗服务能力,提供 specialized diagnosisand treatment services for serious and complex diseases.2. 上级医疗机构应当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的患者,并对其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3. 上级医疗机构应当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4. 上级医疗机构应当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
五、利益共享机制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应当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卫生部)

卫生部等5部门关于印发《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农卫发〔2011〕61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农业(农牧、农林)厅(局、委):为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乡镇卫生院管理,完善和发挥其功能,更好地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现将《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二〇一一年七月七日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坚持乡镇卫生院的公益性质,明确乡镇卫生院功能和服务范围,规范乡镇卫生院管理,更好地为农村居民健康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0〕62号)等有关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乡镇设臵、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院。
第三条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是公益性、综合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政府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乡镇卫生院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镇卫生院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设臵规划第五条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医疗机构设臵规划和乡镇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考虑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地理交通条件以及行政区划等因素,编制乡镇卫生院设臵规划,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在本行政区域内发布实施。
在制订和调整乡镇卫生院设臵规划时,应当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留有合理空间。
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

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坚持乡镇卫生院的公益性质,明确乡镇卫生院功能和服务范围,规范乡镇卫生院管理,更好地为农村居民健康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0〕62号)等有关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乡镇设置、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院。
第三条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是公益性、综合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政府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乡镇卫生院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镇卫生院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设置规划第五条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乡镇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考虑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地理交通条件以及行政区划等因素,编制乡镇卫生院设置规划,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在本行政区域内发布实施。
在制订和调整乡镇卫生院设置规划时,应当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留有合理空间。
第六条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负责办理乡镇卫生院的设置审批、登记、注册、校验、变更以及注销等事项。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于每年2月底前,将上一年度乡镇卫生院名册逐级上报至卫生部。
乡镇卫生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伪造、涂改、出卖、转让、出借。
第七条乡镇卫生院的命名原则是:县(市、区)名+乡镇名+(中心)卫生院(分院)。
乡镇卫生院的印章、票据、病历本册、处方等医疗文书使用的名称必须与批准的名称一致。
乡镇卫生院不得使用或加挂其他类别医疗机构的名称。
乡镇卫生院的诊疗规范

内容要求全面、完整、系统。现病史是住院病 史的核心部分,要认真把它写好,书写时要注 意逻辑性,记录以往治疗经过时,不要漏掉与 本次发病或治疗有关的重要内容。例如描述腹 痛时应阐明其部位、时间、性质、程度及其他 相关因素(与饮食关系、伴发症状以及用什么 方法可以缓解等),按系统询问伴随的症状, 以免遗漏。例如以前是否用过激素、化疗、抗 心律失常、抗结核化疗等比较特殊的药物,剂 量及用法,效果与反应;以前做过什么手术, 手术要点及结果等。
8.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1)糖类测定 (2)脂类测定 (3)无机离子测定 (4)酶学测定 9.免疫学检查 (1)免疫血清学检查 包括抗链球菌溶血素 “O”测定、类风湿因子测定、肥达反应、 斑 疹伤寒血清反应、冷凝集素试验、梅毒血 清学检查、艾滋病血清学检查。 (2)免疫功能检查 包括免疫球蛋白测定、 补体测定、C-反应蛋白测定、抗核抗体检 查、血清甲胎蛋白测定、癌胚抗原测定。
包括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流行病学史)、全 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全面的实验室检查和辅 助检查(如: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 等)。有时一点非常细微的发现就可以提供 非常重要的诊断线索,例如眼结膜出现一个 小出血点常提示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密切的牛羊接触史常提示布氏杆菌病的可能 性等。切忌“表面性”和“片面性”。
针对病原体的疗法具有清除病原体的作用,达 到根治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常用的有抗生素、 化学制剂和血清免疫制剂等。 (1)抗菌药的应用原则: 1)应及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2)熟悉选用药物 3)应根据患者病理生理状态 4)联合应用要有指征 (2)抗病毒药 (3)血清疗法: (4)糖皮质激素治疗 (5)免疫调节 (6)中医中药
一时还不能确诊的病例,要动态观 察病情变化,反复体格检查,尽早了解 实验检查结果。 X线、超声等要及时进行比较。 不要只看体温表上的体温变化,也要 根据病人的全身症状(精神、食欲等) 的变化。有时病人的体温虽无明显变化, 而病人全身情况明显好转,也提示可能 有效,对于体温很高而一般情况良好的 病人也要考虑有无“伪热”的可能,应 当面复试体温。
乡镇卫生院的诊疗规范

(二)辅助检查不全面和过分依赖辅助 检查 由于医院条件的限制或由于诊断 思路的限制,不能很好的选择合理的辅 助检查,这样也可以导致漏诊和误诊。 此外,部分医生不加分析过分依赖辅助 检查以至于延误诊断。
(三)诊断思路狭窄和鉴别诊断不 全面 在诊断时往往只考虑一种或 很少的几种病种,从而造成误诊和 漏诊。
(四)用药不规范和治疗方案不能及时调整 1.抗生素的滥用 表现为发烧病人不管是细菌感染 还是病毒感染一律应用抗生素;不考虑病原随意 用药;几种抗生素随意合用,这样不但不能很好 治疗疾病,甚至还可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2.糖皮质激素滥用 表现为对发烧病人不管体温高 低,为达到暂时的疗效而随意应用和大剂量应用 。结果不但延误病情,还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如股骨头的无菌性坏死。 3.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方案确定后,往往不能很好 的按照疾病病程的发展变化合理调节用药和治疗 方法,这样可以直接导致病程的延长。
如何写好现病史
4 、诊疗经过及结果。发病后曾接受检查与治 疗的经过,包括检查方法、时间、结果、诊断 名称及治疗方法、效果及不良反应,记录时诊 断及药名需加以引号。 5 、与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与现 病史有关的病史虽年代已久仍属现病史,如风 湿性心瓣膜病患者的现病史,应从风湿热初发 开始。 6\一般情况。包括发病以来患者的情绪、精神、 生活习惯、睡眠、食欲、大小便、体重及劳动 力等情况。
姓名: 出生地: 性别: 职业: 年龄: 入院日期: 民族: 记录日期: 婚姻状况: 病史陈述者: 注:1)日期≠时间;2)籍贯≠出生地; 3)可靠程度;4)住址
如何写好主诉?
具体要求: 1 简明扼要具有高度概括性,一般不超过 20 个字(1行) 2、 主诉:后写起,或直接写为“主因……” 3、 围绕主要疾病书写。 4、 一般使用症状学名 主诉多于1项时,应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列出, 一般不超出过三个
卫生院门诊急诊就诊流程入院出院服务制度范文

卫生院门诊急诊就诊流程入院出院服务制度范文一、卫生院门诊就诊流程1.患者到达卫生院门诊,前往挂号窗口办理挂号手续,并缴纳相应的挂号费用。
2.挂号成功后,患者将得到一个排队号码,根据该号码等待医生叫号。
3.当轮到患者就诊时,患者按照排队号码,前往相应的诊室。
4.医生在诊室内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询问、体格检查、病情分析等。
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医生可能会开出相应的检查、化验、治疗方案。
5.患者根据医生的指示前往相应的检查科室进行相关检查。
6.检查结果出来后,患者再次回到医生诊室,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对病情进行进一步分析,并开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7.患者根据医生开方的治疗方案,到药房购买需使用的药物,并缴纳相应费用。
8.患者取得购买的药物后,按照医生的用药指导进行用药。
9.若患者需长期治疗或复查,将根据医生的指示预约下次就诊时间。
二、卫生院急诊就诊流程卫生院急诊就诊流程是指患者在突发疾病或急性病情恶化时,到达卫生院急诊科就医时,需经过相关流程的过程。
一般来说,卫生院急诊就诊流程如下:1.患者到达卫生院急诊科,前往急诊挂号窗口办理挂号手续。
2.紧急情况下,挂号前也可立即报告工作人员,说明病情,以便工作人员快速处理。
3.挂号成功后,患者将得到一个排队号码,根据该号码等待医生叫号。
4.医生在急诊科内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询问、体格检查、病情评估等。
医生将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初步处理,包括紧急抢救、治疗、观察或建议住院治疗等。
5.患者根据医生的指示前往相应的治疗区域接受相应的治疗或抢救。
6.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7.治疗结束后,患者将得到相关的医疗证明和医嘱,并按照医嘱进行后续的治疗和用药。
8.若患者需住院治疗,将由医生或护士协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
卫生院入院出院服务制度主要规定了患者入院和出院过程中的各项服务事项和要求。
范文如下:一、入院服务制度2.接待人员将协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包括签署入院知情同意书、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等。
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

1.1功能任务能力标准评价要点【C】1.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2.提供预防保健服务。
3.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4.承担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卫生管理职能。
【B】符合“C”,并具有辐射一定区域范围的医疗服务能力。
【A】符合“B”,并承担对周边区域内其他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指导。
【C】1.提供当地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服务。
2.提供适宜技术,安全使用设备和药品。
3.提供中医药服务。
4.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有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
5.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6.提供转诊服务,接收转诊病人。
7.提供一定的急诊急救服务。
8.负责村卫生室业务和技术管理。
【B】符合“C”,并1.提供住院服务。
2.开展一级常规手术。
【A】符合“B”,并1.开展二级常规手术。
2.承担辖区内部分急危重症的诊疗。
1.2科室设置能力标准评价要点【C】1.设立全科医疗科、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
1.1.1基本功能1.1.2主要任务科室2.设置输液室、急诊(抢救)室、肠道及发热诊室等。
【B】符合“C”,并设立儿科、口腔科、康复科、中医综合服务区。
【A】 符合“B”,并至少设立3个以下科室或1个特色科室:眼科、耳鼻咽喉科(可合并设立五官科)、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室、急诊科、皮肤科、麻醉科、手术室(可合并设立)、体检中心;特色科室有一定的医疗服务辐射能力。
【C】设置药房、检验科、放射科、B 超室、心电图室(B 超与心电图室可合并设立)。
【B】 符合“C”,并1.增设消毒物品储藏室(可依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
2.中西药房分设。
【A】 符合“B”,并1.增设消毒供应室。
2.增设医学影像科。
【C】包含预防接种室、预防接种留观室、儿童保健室、妇女保健室、健康教育室等。
【B】符合“C”,并1.预防接种门诊达到当地规范化门诊建设标准。
2.设置听力筛查、智力筛查室。
【A】符合“B”,并1.增设心理咨询室、健康小屋、预防保健特色科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内科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第二节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第三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四节支气管哮喘(单纯性)第五节肺炎第六节胃食管反流病第七节急性单纯性胃炎第八节急性糜烂性胃炎第九节慢性胃炎第十节消化性溃疡第十一节功能性消化不良第十二节肠易激综合征第十三节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第十四节原发性高血压第十五节心绞痛第十六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第十七节糖尿病第十八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第十九节缺铁性贫血第二十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第二十一节腔隙性梗死第二章外科第一节急性乳腺炎和乳腺脓肿第二节乳腺囊性增生病第三节乳腺纤维腺瘤第四节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第五节肠梗阻第六节急性阑尾炎第七节胆囊炎、胆囊结石第八节腹股沟疝第九节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第十节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症第十一节痔第十二节肛裂第十三节肛瘘第十四节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第十五节慢性前列腺炎第十六节良性前列腺增生第十七节肾结石第十八节输尿管结石第十九节膀胱结石第二十节尿道结石第二十一节精索静脉曲张第二十二节鞘膜积液第二十三节包茎与包皮过长第二十四节隐睾第二十五节疖第二十六节痈第二十七节皮下急性蜂窝组织炎第二十八节丹毒第三章骨科第一节甲沟炎和甲下脓肿第二节脓性指头炎第三节腱鞘囊肿第四节急性腰扭伤第五节腰肌劳损第六节肱骨外上髁炎第七节肩关节周围炎第八节颈椎病第九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第十节低位颈椎半脱位第十一节单纯椎体压缩骨折第四章妇产科第一节急性盆腔炎第二节慢性盆腔炎第三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第四节流产第五节霉菌性阴道炎第六节早孕第五章儿科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第二节小儿腹泻病第三节流行性腮腺炎第四节水痘第五节手足口病第一章内科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史采集】1.诱因:淋雨、受凉、过度劳累等,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更易发本病。
主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
2.症状:(1)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头痛、疲乏等。
(2) 局部症状:鼻卡他症状:喷嚏、流涕(初为浆液性,后为混浊脓性)和鼻塞,咽、喉卡他症状(咽干、咽痒、灼热感和声音嘶哑),干咳或胸骨后疼痛等。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体位、皮疹以及全身系统检查.2.专科检查:(1) 鼻、咽腔粘膜。
(2)扁桃体。
(3)喉部。
(4)颌下淋巴结。
【辅助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因多为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症状或偏低,伴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者可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现象.2.病原学检查:因病毒类型繁多,一般无需病原学检查。
需要时可采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学诊断或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诊断要点】1.病史:起病多较急,但是预后良好,一般于5~7日痊愈.2.症状和体征:仅表现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和鼻、咽腔充血水肿及分泌物;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见黄色点状脓性分泌物;喉部水肿以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等体征.3.实验室检查:周围血在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并有核左移。
病原学检测可作出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1.过敏性鼻炎。
2.流行性感冒。
3.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4.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伤寒、斑疹伤寒等.【治疗原则】1. 对症治疗:对于急性咳嗽、鼻后滴漏和咽干的患者给予伪麻黄碱治疗以减轻鼻部充血,亦可局部滴鼻应用。
必要时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2. 抗菌药物治疗:目前已明确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除非有白细胞升高、咽部脓苔、咯黄痰和流鼻涕等细菌感染证据,可根据流行病学和经验用药,可使用口服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
3. 抗病毒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3。
中医中药治疗: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亦可选用,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第二节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病史采集】1.诱因:受凉、劳累。
2.症状:(1)全身症状: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
(2)局部症状:初为干咳或少量粘液痰,随后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伴血痰。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体位、皮疹以及全身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肺部听诊.【辅助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痰培养可见致病菌。
3.X线胸片检查大多为肺纹理增粗。
【诊断要点】根据病史、咳嗽和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两肺散在干、湿性啰音等体征,结合血象和X 线胸片,可作出临床诊断.病因和细菌学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鉴别诊断】1.流行性感冒。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其他肺部疾病如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肺癌、肺脓肿、麻疹、百日咳等多种疾病可变现为类似的咳嗽咳痰表现,应详细检查,以资鉴别。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多休息,多饮水,避免劳累.2.抗菌药物治疗: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应及时使用。
可以首选新大环内脂类、青霉素类,亦可选用头孢菌素类或喹诺酮类等药物。
多数患者口服抗菌药物即可,症状较重者可经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少数患者需要根据病原体培养结果指导用药.3.对症治疗:咳嗽无痰或少痰,可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咳必清)镇咳。
咳嗽有痰不易咳出可选用盐酸氨溴索、溴已新(必漱平),桃金娘油提取物祛痰.较为常用的为兼顾止咳和化痰的棕色合剂,也可选用中成药止咳祛痰.发生支气管痉挛时,可用平喘药如茶碱类、β2受体激动剂等。
发热可用解热镇痛药对症治疗。
第三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采集】1.病因:确切的病因不清楚,但认为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严重反应有关。
如吸烟、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因素等有关.2。
症状: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晚期患者可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
【体格检查】早期体征可无异常,随疾病进展出现以下体征:1.视诊: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称为桶状胸。
部分患者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
2.触诊:双侧语颤减弱。
3.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缩小,肺下届和肝浊音届下降。
4.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性啰音和(或)干性啰音。
【辅助检查】1.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有重要意义.2.胸部X线检查:早期胸片可无变化,以后可出现肺纹理增加,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外,主要为肺气肿改变。
对诊断特异性不高,主要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肺疾病鉴别之用.3.胸部CT检查:不作为常规检查,对有疑问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4.血气分析:对确定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判断出呼吸衰竭的类型有重要意义。
5.其他:合并感染时检查血常规、痰培养等.【诊断要点】主要根据吸烟等高危因素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
有少数患者并无咳嗽、咳痰症状,仅在肺功能检查时有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亦可诊断为COPD。
【鉴别诊断】1.与其他能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矽肺或其他尘肺相鉴别。
2.有喘息者应与支气管哮喘鉴别。
但有些COPD患者可合并哮喘或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原则】1. 稳定器治疗:(1)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因职业或环境粉尘、刺激性气体所致者,应脱离污染环境。
(2)支气管扩张药包括短期按需应用以暂时缓解症状,及长期规则应用以减轻症状.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主要有沙丁胺醇气雾剂等,抗胆碱能药:是COPD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茶碱类药:氨茶碱0.1g,每日3次。
(3)祛痰药:对痰不易咳出者可应用盐酸氨溴索。
(4)糖皮质激素:有客观证据显示对糖皮质激素有反应的COPD病人,可使用定量吸入制剂.急性发作时可用注射或口服制剂。
对皮质激素有反应的定义是:指稳定期COPD 病人,用强的松30mg/天,连用3周后,FEV1改善超过10%以上。
(5)长期家庭氧疗:对COPD慢性呼吸衰竭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2. 急性加重期治疗:(1)确定急性加重期的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最多见的急性加重原因是细菌或病毒感染。
(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门诊或住院治疗。
(3)支气管舒张药:药物同稳定期。
(4)低流量吸氧:可给予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应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引起二氧化碳潴留,吸入氧浓度28%—30%.(5)抗生素治疗.(6)糖皮质激素及祛痰剂治疗。
【疗效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肺部不可逆器质性病变.疗效标准为:1.肺功能已达最大限度的改善.2.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减缓.3.改善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提高.【出院标准】1.稳定期病人勿需住院。
2.对于急性发作病人,引起急性发作的病因(如感染)得到控制。
心、肺功能稳定,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PaCO2•恢复至病人稳定期的基础水平。
无血酸碱度,电解质失衡。
第四节支气管哮喘【病史采集】1.病因:患者个体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有关。
2.临床表现: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吸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有时咳嗽可作为唯一的症状。
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舒张药或自行缓解。
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
在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常是哮喘的特征之一.【体格检查】发作期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胸廓膨隆,叩诊呈过清音,多数有广泛的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延长。
严重哮喘发作时常有呼吸费力、大汗淋漓、发绀、胸腹反常运动、心率增快、奇脉等体征.缓解期可无异常体征。
【辅助检查】1.痰液检查:涂片在纤维镜下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2.呼气功能检查:通气功能检测在发作时呈阻塞性通气功能改变、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以测定气道反应性、支气管舒张试验用以测定气道可逆性、呼吸峰流速及其变异率测定PEF可反映气道通气功能的变化。
3.胸部X线检查:在哮喘发作时可见肺过度充气,透明度增高,注意有无气胸或肺炎。
4.动脉血气分析:急性发作时PaO2升高,PaCO2降低,45.特异性病应原的检测.【并发症】发作时可并发气胸、纵膈气肿、肺不张;长期反复和感染或并发慢支、肺气肿、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和肺源性心脏病。
【诊断要点】对于有典型症状和体征的患者,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后,可作出临床诊断;对不典型病例,应作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阳性者可确诊。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包括左心衰竭引起的喘息样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上气道阻塞、变态反应性肺浸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