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要求和实验标准和判定依据

合集下载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要点和判定原则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要点和判定原则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要点和判定原则药物临床试验是评价药物在人体内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毒性学等方面表现的重要手段,也是药物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进行临床试验时,为了保障试验对象的权益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

本文将重点讨论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的要点和判定原则。

一、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要点1.试验相关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对临床试验机构的试验相关文件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试验相关文件包括研究计划、伦理委员会批准文件、知情同意书、试验药品使用记录、试验数据记录等。

2.试验过程的合规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对临床试验机构的试验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试验过程的合规性。

试验过程包括受试者的招募、筛选和入组,试验药品的使用和管理,试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等。

3.试验设施和设备的合规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对临床试验机构的试验设施和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试验设施和设备的合规性。

试验设施包括病房、实验室、药房等;试验设备包括实验仪器、药品冷链设备等。

4.试验人员的资质和行为: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对临床试验机构的试验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试验人员具有必要的资质和行为符合规定。

试验人员包括主要研究者、副研究者、临床协调员、实验室人员等。

5.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对临床试验机构的受试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包括知情同意过程的合规性、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试验药品使用的安全性等。

二、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判定原则1.符合《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监督检查人员应当根据《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判定临床试验机构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是对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和规定,包括试验计划、试验数据、试验人员、试验设备、试验文件等方面的要求。

2.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监督检查人员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判定临床试验机构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血清学鉴定的实验步骤及判定方法

血清学鉴定的实验步骤及判定方法

血清学鉴定的实验步骤及判定方法
血清学鉴定的实验步骤及判定方法
血清学鉴定是对血清样本的微量元素、蛋白质和抗原/抗体的检测,用于诊断和预防疾病的有效和可靠的方法。

它主要是用于诊断疾病的诊断,临床治疗和疾病控制的影响。

该技术是在明确病人的病史,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免疫学和临床化学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对血清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查,用以诊断疾病。

血清学鉴定的实验步骤主要包括:
1、血液采样:采样前应空腹或者清晨空腹采血,并将血液用采血管或收集液瓶装入,一般收集24毫升血液,血浆在室温下或在摇床或离心机上离心30分钟,分离血浆和红细胞,冷却离心时离心速度不要太快,以免造成血浆沉淀,影响细胞膜和细胞结构的破坏。

2、实验条件的准备:将血清加入实验容器,将参考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数量等于血清的体积,用以反映血清中各物质的浓度;液体实验材料和悬浮的颗粒;酶标等工具。

3、实验过程:按照特定的实验步骤,实验者进行实验,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血清样本中物质的检测。

4、数据分析与判定:实验者收集的数据将被记录在实验报告中,比较实验结果和总结报告中的标准值,以便判断样本是否满足诊断要求。

血清学鉴定判定有多种,具体方法可根据检测物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如,血清学检测可以结合血清蛋白电泳,血清抗原抗体的检测,
血清抗体酶标板,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清微量元素检测,微量数据检测等,综合应用;血清学检测实验报告中的比较结果和报告标准的对比,来判定血清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诊断要求;也可以根据血清检测数据计算出几种指数,和指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判断血清检测结果是否正常。

水泥实验报告精选版

水泥实验报告精选版
(2)实验数据及结果
凝结
时间
初凝时间:140min
终凝时间:203min
第2部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1、实验依据:GB17671-1999?水泥胶砂度检验方法(ISO法)
2、实验仪器、设备:1、金属丝网试验筛应符合GB/T6003要求。2、行星搅拌机,应符合JC/T681要求。3、试模由三个水平是模槽组成,可同时成型三条截面为40mm×40mm×160mm的棱形试体,其材质和尺寸应符合JC/T726要求。在组装备用的干净模型时,应用黄干油等密封材料涂覆模型的外接缝。拭模的内表面应涂上一薄层模型油或机油。成型操作时,应在拭模上面加有一个壁高20mm是金属模套。4、一个播料器和一金属刮平尺。5、振实台应符合JC/T682 要求。6、抗折强度试验机应符合JC/T724要求。7、抗压强度试验机。
试验所加的各级压力(kPa)p
50
100
200
400
各级荷载下固结变形稳定后百分表读数(mm)hi
25
5
2
25
总变形量(mm)
=h0-hi
5
5
44
2
仪器变形量(mm)
Δi
0.122
0.220
0.275
0.357
校正后土样变形量(mm)
Δhi=-Δi=h0-hi-Δi
24
24
47
44
各级荷载下的孔隙比
步骤:
(1)整脚螺旋使测点位于光学对中器十字丝中心。
(2)调节三脚架腿使气泡居中,此项工作需要重复多次进行。
(3)开水平制动钮转动照准部,使照准部水准器轴平行于任意两个脚螺旋的连线,相对旋转该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气泡向顺时针旋转的脚螺旋方向移动)。

ISO9606国际焊工考试实验方法及要求

ISO9606国际焊工考试实验方法及要求

ISO9606国际焊工考试实验方法及要求一、对接、角接实验项目如下表:对接焊缝试验项目试验标准 判定标准 试样尺寸(mm) 数量 备注超声波检验 ISO 17640:2010 ISO9606-1:2012 Clause 7 焊接试板 1弯曲试验ISO 5173:2010ISO9606-1:2012 Clause 7 250╳12╳104侧弯角接焊缝宏观试验 ISO 17639:2003 ISO9606-1:2012 clause 7 60╳60╳20(厚) 2 单面二、实验过程1、试样截取区域:(a )对接焊缝试板两端25 mm 丢弃,内部区域为取样区域。

超声波检验:将焊缝周围40mm 内用砂轮将母材表面打磨光滑,无飞溅,见图1弯曲试验:沿焊缝长度方向均匀截取4段试样,其中必须有一处试样截面取在息弧起弧(箭头处),试样尺寸见图2。

试样圆角r 取2mm ,四边全倒角。

图1图2弯曲试样(本实验指横向侧弯试样)(b )角接焊缝试板两端25mm 丢弃,内部区域为取样区域。

取样区域如图3所示,其中必须有一处试样截面取在息弧起弧(箭头处)。

截取的试样尺寸见图4,实物图见图5焊缝余高及背面磨平距端部25mm 内不做试验距焊缝40mm 内清理飞溅均匀截取4段试样两个切割面要求铣面四条棱边倒R2角至少一处试样截面取在箭头图3 角焊缝试样图4宏观试样尺寸图5宏观试样实物图三、实验标准及评定依据1、宏观测试实验标准:宏观测试应该根据ISO 17639-2003标准进行。

判定依据:依据ISO9606-2012(第7节)中判定。

验收要求按照ISO5817-2006中说明。

具体内容如下:焊缝余高超高(502)、角焊缝凸度过大(503)、焊缝厚度过大(5214),下塌(504)、咬边(501)缺陷在C级之内,其他缺陷需在ISO 5817质量等级B之内才能判定合格。

表 3.12、超声波试验实验标准:超声波试验应该根据ISO17640-2010标准进行。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总结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总结

实验报告总结实验报告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人们为了检验某一种科学理论或假设,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如实地把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结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

实验报告具有情报交流的作用和保留资料的作用。

以下是整理的实验报告总结,欢迎阅读!教育实验报告对某种教育现象实验后,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一个客观的、概括的、能反映全过程及其结果的书面材料,即谓教育实验报告。

教育实验报告可分为三部分:①前言。

②实验过程和结果。

③讨论及结论。

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1)题目。

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出教育的对象、领域、方法和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判断出有无阅读价值。

(2)单位、作者。

应写明研究者的工作单位,或写明某某课题实验者或牵头人、组长、撰稿人,其他人员可写在报告的结尾处。

以示对实验报告的负责,并便于读者与之联系。

(3)课题部分。

是实验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实验报告的核心。

课题的表述要具体、清楚,明确表示出作者的研究方向、目的,并说明课题来源、背景、针对性及解决该课题的实际意义的价值。

(4)实验方法。

这是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下和情况中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定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可依此进行重复验证。

关于实验方法主要应交代:①怎样选择被试,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实验时间及研究结果的适应范围。

②实验的组织类型(方法)及采取这种组织类型的依据。

即: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还是轮组实验;采取这种实验类型的依据包括哪些方面,如考试成绩及评分标准;基础测定及测定内容等。

③实验的具体步骤;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处理的情况。

④因果共变关系的验证(要注意原因变量一定要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或两者同时出现,但不能产生于结果变量之后,否则先果后因,实验就不成立了)。

这里,要对两个变量进行测定。

测定方法也应交代清楚:是口头测定,书面测定还是操作测定;是个别测定还是集体测定;有无后效测定的时间等。

信号检测法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法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法实验报告信号检测法实验王嘉俊、俞伟飞(⼴东第⼆师范学院)摘要:本实验运⽤有关仪器,通过信号检测法测出了我院两位⼼理班学⽣在不同先定概率条件下的重量感受性。

经过分析认为:先定概率会影响被试的反应结果,随着先定概率的增⼤,感受性会先下降再升⾼,判定标准会降低。

关键词:信号检测法范式、先定概率、感受性、判定标准⼀、引⾔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简称SDT,或称信号侦察论、信号觉察论)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传输系统中信号的接收问题。

在⼼理学中,它是借助于数学的形式描述“接收者”在某⼀观察时间内将掺有噪⾳的信号从噪⾳中辨别出来。

信号检测论应⽤于⼼理学中的基本原理是:将⼈的感官、中枢分析综合过程看作是⼀个信息处理系统,应⽤信号检测论中的⼀些概念、原理对它进⾏分析。

信号检测论在⼼理学中具体应⽤时,常把刺激变量当作信号,把对刺激变量起⼲扰作⽤的因素当作噪⾳,这样就可以把⼈接收外界刺激时的分辨问题等效于⼀个在噪⾳中检测信号的问题,从⽽便可应⽤信号检测论来处理⼼理学中的实验结果。

信号检测论的理论基础是统计决策。

信号检测论本⾝就是⼀个以统计判定为根据的理论。

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某⼀观察到的事件,从两个可供选择的⽅⾯中选定⼀个。

⼈们要想作这样的决策,必须有⼀个选择的标准。

由于事物之间的区别并不那么明显,⼈在作选择决策时往往不是对就是错,因此当刺激超过这⼀标准时被试就以有信号反应,当刺激达不到这⼀标准时被试就以⽆信号反应。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被试对有⽆信号出现的判断可以有4种结果:1.击中。

当信号出现时(SN),被试报告为“有”,这称为击中(hit),以y/SN表⽰。

我们把这个判断的条件概率称击中的条件概率,以P(y/SN)表⽰。

2.虚报。

当只有噪⾳出现时(N),被试报告为“有”,这称为虚报(false alarm),以y/N 表⽰。

我们把这个判断的条件概率称为虚报条件概率,以P(y/N)表⽰。

标准击实试验报告击实实验报告

标准击实试验报告击实实验报告

标准击实试验报告击实实验报告试验名称:标准击实试验报告1. 试验背景:标准击实试验是土工工程中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用于评估土壤的密实性和抗剪强度。

该试验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和冲击力,将试验土壤压实并测量相应参数,以确定土壤的工程性质和适用范围。

2. 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评估试验土壤的密实程度,并通过测定其抗剪强度,了解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试验设备和材料:- 标准击实试验仪器- 打击器和支撑装置- 石头或金属块(用于提供冲击力)- 试验土壤样品- 筛孔和筛板- 秤4. 试验步骤:步骤1:收集试验土壤样品,并将其筛分成不同的颗粒级配。

选择合适的颗粒级配进行试验。

步骤2:将试验土壤放入标准击实试验仪器的试验筒中。

步骤3:按照试验要求确定试验重数,并将打击器和支撑装置安装到标准击实试验仪器上。

步骤4:通过调节试验仪器,使打击器落下和抬起的高度保持一定的标准。

步骤5:开始试验,用打击器给土壤施加冲击力,每次冲击后测量试验土壤的密实度(可使用试验土壤的干密度来衡量)。

步骤6:重复进行多次冲击,直到试验土壤的密实度达到一定的标准(通常为95%的最大干密度)。

步骤7:将击实后的土壤样品收集起来,并进行抗剪试验。

步骤8:在试验设备中应用一定的剪切力,测量土壤在剪切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步骤9:记录试验数据并分析结果。

5. 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得出试验土壤的密实度和抗剪强度。

根据试验要求和工程需要,评估土壤的工程性质和适用范围。

6. 结论:通过本次标准击实试验,对试验土壤的密实性和抗剪强度进行了评估,获得了实验数据和结果。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判断试验土壤的密实程度和稳定性,并对其在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进行判定。

7. 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可以根据工程要求对土壤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处理。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调整施工工艺和方案,以确保土壤在工程中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以上是标准击实试验的实验报告。

具体报告内容可能因试验设计和要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会包括试验背景、目的、设备和材料、试验步骤、试验结果、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药敏试验的实验步骤及结果判定方法

药敏试验的实验步骤及结果判定方法

药敏试验的实验步骤及结果判定方法一、实验准备在进行药敏试验之前,需要准备以下物品:1. 抗菌药物纸片。

2. 药敏试验培养基(如MH琼脂)。

3. 待测菌株。

4. 无菌棉签。

5. 吸管或微量加样器。

6. 手套、口罩和实验服。

7. 药敏试验记录表。

二、菌株接种1. 使用无菌棉签蘸取待测菌株,轻轻涂布在MH琼脂表面,确保菌株分布均匀。

2. 将涂布好的培养基放在37℃恒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

三、药物稀释1. 根据抗菌药物的说明书,配置好所需浓度的药物溶液。

2. 使用吸管或微量加样器,将药物溶液按比例稀释。

四、药敏片制备1. 准备抗菌药物纸片,根据说明书要求进行剪裁。

2. 将抗菌药物纸片放在无菌平皿中,每片纸片标记对应的药物名称。

五、药敏试验1. 在培养基上标记好菌株的名称和实验日期。

2. 使用无菌棉签或吸管,将菌株涂布在药敏试验培养基上,确保菌株分布均匀。

3. 用无菌镊子取抗菌药物纸片,轻轻贴在培养基表面,每个药物纸片间隔15-20mm。

4. 将培养基放在37℃恒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

六、结果判定1. 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并记录每个抗菌药物纸片周围的抑菌圈大小。

2. 根据抑菌圈大小,参照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判定标准,判断菌株对药物的敏感度(如敏感、中介或耐药)。

3. 综合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结果,给出最终的药敏试验报告。

七、结果记录将实验步骤和结果详细记录在药敏试验记录表中,以便后续分析和报告编写。

记录内容包括:菌株名称、实验日期、药物名称、药物浓度、抑菌圈大小、敏感度判断和实验员等信息。

八、结果解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临床医生可以了解菌株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从而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药敏试验结果也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和抗生素的滥用。

同时,实验室可以通过药敏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了解地区或医院内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抗菌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