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长征》观后感3则.doc
《长征》观后感范文800字精选三篇

《长征》观后感范文800字精选三篇《长征》观后感范文800字篇1在学校看了几集电视剧《长征》,使我认识到红军长征能够成功,这完全是集体奋斗、团结、努力的结果。
因为他们相信: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中国要富强,只有靠自己共同努力与奋斗,达到步调一致才能走向胜利。
在看《长征》片时,我高兴、我悲戚、我感动、我流泪。
看到那湘江激战、那四渡赤水、那抢渡乌江、那飞夺泸定、那爬雪山、过草地、攻克腊子口,以及马蹄声急,见到那一个个倒下去的革命先烈,使我一次次流下了热泪,那十盼红军的旋律在我耳边不时回环,那千万红军的身影不时在我脑中呈现。
我再次翻阅了毛泽东主席描写《长征》的历史诗篇,“红军不怕远征能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好一首气势辉宏,雄伟壮观的诗歌,它深刻的体现了当年中央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突破了敌人的层层围剿。
在前有埋伏,后有追兵,再加上天上有飞机轰炸的重重困难下,不惜千里跋涉,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难万险,踏过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的到达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从而挽救了中国的命运。
更重要的是中国工农红军制定了一个适合于党的发展路线方针政策,一个正确的长期发展目标,一个完整的行军计划,一个统一而又明智的军事指挥团队,并充分发扬了民主的精神,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幸福生活的今天,我和大家一起看《长征》,使我为自己的党、自己的军队、自己的先辈、自己的人民和国家倍感无比骄傲和荣光,也被毛泽东、周恩来等一代天骄和成千上万革命烈士的革命气概、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所折服和感动。
正是我们的革命前辈、先烈们用满腔的热血和激情换来了新中国的解放,繁荣与富强。
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当年的红军战士们经过长途的跋涉,历尽艰辛万苦的革命精神,根本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与自由民主。
”作文在我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充分发扬红军长征的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奋斗不息。
《长征》观后感心得体会

《长征》观后感心得体会《长征》用毛主席写的诗,做开头曲,写的是即将看到长征胜利的曙光,但道出了多少血汗艰辛。
那么《长征》观后感心得体会该怎样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长征》观后感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长征》观后感心得体会(一)人的精神力量若强大起来,可以到什么境界?从1931年开始的那段征程应最能诠释。
从瑞金到延安,从东南到西北,为救国救民倾尽所有,最终,真理战胜了谬误,血泪凝聚成了丰碑,镌刻了那一代共产党人不朽的精神力量。
可以说,长征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是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外是蒋介石的"围剿",内是博古、李德"左"的错误。
初期的战役无疑是悲壮的,"血战湘江"一役红军从八万锐减到三万,剧中一个叫"阿玉"的姑娘,打游击战,被捕后高唱一曲《十送红军》,沉塘牺牲。
红军,不仅要抗击各地围追堵截的军阀、国民党的中央军,还要、也更为重要的,是纠正党内的错误,否则,工农红军,全军覆没。
故说长征,是一场坚守信仰、追求真理的跋涉。
剧中党内一切以"苏联军事顾问"为王的指导方针让我讶异,军事顾问并不能结合中国的实际,指导方针出现严重错误,导致中国的工农红军一败再败,甚至可以说到了四面楚歌的绝境,但,指导方针将博古、李德的教条主义奉若神明,丝毫不考虑党内的实际情况,这时的红军是艰难的,是压抑的,也是岌岌可危的。
但,幸好,毛泽东等领导人,一再坚持打游击战、西进川滇黔等作战方针,创造了四度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著名战役,终于,让党走上了正确的道路,高奏起了凯歌。
回望长征,不禁感叹那对信仰与真理的不懈追求。
信仰,是多么崇高的名词啊,它由不得任何人侵犯与亵渎,在任何情况,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仍是天边那颗最亮的星,始终在心中亮着,即使,触碰不到它,即使,实现它在好远好远的未来。
崇敬红军当时的信仰,敢问若心中没有坚定的追求,岂会拼上一切,倾尽所有,只为那个"缥缈"、"虚无"的将来?乱世,让当时的人迫切改变一切,小至个人的生死,大到国家的存亡,唯有坚持,才可能有出路。
《长征》观后感(通用23篇)

《长征》观后感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征》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征》观后感篇1“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看完了《长征》这部电影,林伯渠的这首诗萦绕在我耳旁,心中感慨万千。
电影中讲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一边要抵抗敌人的疯狂追击,一边要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凭着惊人的毅力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甘肃会宁地区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一幅幅浴血奋战的画面让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长征的艰难。
相比之下,平日里连一点长路都不愿意走,吃不了苦的我们真是自惭形秽。
长征途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那些互相帮助、亲密团结的瞬间,那种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都给我深深的震撼。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位十三岁的小红军在随部队前进时捡到一袋干粮却掉进了河里,她没有告诉战友们,反而用野菜塞满了腰袋。
不久后,她便因饥饿难耐倒下了,战友们了解情况后纷纷拿出干粮给她,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走完了长征路。
二万五千里长征无疑是充满艰难困苦的,但最终却胜利了。
这不仅是因为红军战士团结与坚强,像一根无法斩断的麻绳紧紧拧在一起;更因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和自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为了革命的胜利一往无前。
这也不禁令我想起了一句话:“木叶飞舞之处,火亦生生不息。
”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我们心中充满希望,勇往直前必能战胜困难。
穿越历史的长河,祖国今天的和平稳定离不开革命先辈们的付出和牺牲,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记“长征精神”,更应该以此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发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为祖国繁荣富强、为中华文明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征》观后感篇2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长征》的电影。
长征观后感

长征观后感《长征》是一部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题材的电视剧,该剧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展现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和英勇顽强的精神,向观众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观看完《长征》后,我深受感动,对红军长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包括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围剿和追击等。
红军在艰苦的条件下,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斗志,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韧和毅力。
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最终完成了长征的壮举,这种英雄气概令人敬佩。
其次,红军长征中的革命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不仅要面对敌人的进攻,还要应对内部的艰难困苦和磨难。
但他们始终坚持着“为了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信念,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一切。
这种革命精神激励着红军战士们不断前行,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最后,红军长征中的团结合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团结合作的精神,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克服困难。
正是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使得红军能够在长征中战胜一切困难,最终取得了胜利。
通过观看《长征》,我对红军长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红军战士们的英勇顽强和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红军长征不仅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延续。
这种精神将激励着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团结合作,共同前行。
长征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指引着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电视剧长征观后感(精选31篇)

电视剧长征观后感电视剧长征观后感(精选31篇)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视剧长征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电视剧长征观后感篇1我眼中的长征是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他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
被敌人前后夹击、围追堵截,他们还是刻服了许多的困难,顺利的到达陕北。
在我的心中,他们永远是那么高大、那么不屈不饶、那么的舍己救人,我要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困难的精神。
他们每次被困难重重包围时,而是想方设法的打退敌人,是自己又能踏上新的征程。
而有些战士在打退敌人时侯,又自己做出的牺牲。
我想那些做出牺牲的战士会想,我是光荣牺牲的,我也付出了一份力,我是值得的。
如果我是其中的一个战士,我也会为我自己而感到骄傲、自豪!我为我自己的祖国而感到骄傲、自豪。
我们的英雄前辈为我们做出了好的榜样,我要学习进取,为我的祖国增一份力!电视剧长征观后感篇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句诗,出自于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的《长征》。
也许,这只是一句看上去简简单单,听上去朗朗上口的诗,但,里面却饱含着多么深刻的含义呀!如今,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感受着家庭的幸福与温暖;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和伙伴们在草地上无忧无虑地奔跑与玩耍……我们现在之所以有如此幸福快乐的生活,是因为一辈辈革命英雄们付出了无数汗水与艰辛。
他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是多么勇敢,多么不容易呀!看完《长征》这部影片,发现里面的故事是如此令人感动!故事讲述的是红军在一场战斗中损失惨重,只得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长征旅程。
茫茫无际的大雪山,狂风在怒吼,放慢了战士们前进的脚步;漫漫无边的泥草地,仿佛永远都没有尽头,消磨着战士们的意志;大渡桥上木板早已被敌人拆去,只剩下光溜溜的铁索链,上面摇摇晃晃,下面水流湍急,只要谁一不小心,就会给掉下去;金沙江畔,江水在狂风中不停地翻滚,如同一头头作文咆哮的豹子。
观看长征电视剧观后感

观看长征电视剧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关于长征的电视剧,那可真是让我感触颇深啊!以前对于长征,只是在课本里、在老师的讲解中知道个大概,觉得就是一场很艰苦的战略转移。
可这次通过电视剧,那些画面、那些情节,就像是把我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充满艰难险阻的年代。
剧里有一幕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红军战士们在过草地的时候,那茫茫的草原看上去好像很平静,但实际上却是危机四伏。
脚下的泥潭,一不小心踩进去,整个人就会往下陷。
战士们饿着肚子,拖着疲惫的身躯,小心翼翼地前行。
有个小战士,看着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瘦瘦弱弱的,他走在队伍的后面。
突然,他的一只脚陷进了泥潭里,他拼命地挣扎,想要把脚拔出来,可是越挣扎陷得越深。
旁边的战友们发现了,赶紧过去帮忙。
他们手拉手,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小战士拉出来。
小战士的脸上满是惊恐和疲惫,但眼神里却透着坚定和不屈。
他没有哭,只是默默地跟着队伍继续往前走。
还有就是粮食短缺的问题。
战士们把能吃的都吃了,草根、树皮,甚至是皮带。
有个老班长,为了让年轻的战士们多吃一点,自己偷偷地饿着肚子。
有一次,战士们发现老班长在偷偷地煮着什么,以为他藏了好吃的。
结果走近一看,发现老班长在煮自己的皮带。
那皮带被煮得黑乎乎的,老班长却还笑着说:“这可是美味啊,大家都来尝尝。
”看着他那故作轻松的样子,战士们的眼眶都红了。
在爬雪山的时候,狂风呼啸,大雪纷飞。
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服,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有个战士实在是太累了,就想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结果这一坐,就再也没能起来。
他的战友们想把他拉起来,可是他已经被冻僵了。
大家只能含着泪,继续前进。
看着这些场景,我的心揪得紧紧的。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每天都能吃饱穿暖,不用经历战争的苦难,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长征途中,不仅有自然环境的恶劣,还有敌人的围追堵截。
红军战士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真的太不容易了。
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新中国,付出了一切。
电视连续剧《长征》15集观后感

电视连续剧《长征》15集观后感
在这15集里,我看到红军战士们面临着数不清的困难。
就像过草地的时候,那草地看着是一片绿,可走进去才知道有多可怕。
脚下全是软乎乎的泥沼,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
有个红军小战士,他年纪和我们差不多大呢。
他走着走着,突然一只脚就陷下去了,旁边的大哥哥赶紧伸手去拉他。
那泥沼就像一个大怪兽,死死地拽着小战士的脚,小战士的脸都吓白了,眼睛里满是惊恐。
大哥哥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他拉出来,小战士的鞋子却被泥沼吞掉了,他只能光着脚继续走。
可他没有哭,也没有抱怨,还是紧紧跟着队伍。
还有翻雪山的时候,那雪山又高又冷。
风呼呼地刮着,像刀子一样割着战士们的脸。
战士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好多人都被冻得嘴唇发紫。
有个战士身体本来就不太好,在爬雪山的时候,他实在是走不动了。
可是他知道,自己不能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就会被冻死。
他就咬着牙,一步一步地挪着。
旁边的战友们都来扶他,大家互相鼓励,就这样坚持着翻过了雪山。
红军战士们为什么这么勇敢呢?我想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信念。
他们相信自己走的路是正确的,他们要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去战斗。
他们不怕吃苦,不怕牺牲。
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现在的生活实在是太幸福了。
我们有温暖的房子住,有美味的食物吃,还有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
可是我们有时候还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不开心,就不想努力学习。
电视剧《长征》观后感

电视剧《长征》观后感电视剧《长征》观后感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今天,战争的硝烟早已从我们身边散去,再看长征,长征留给我们的是苦痛的回忆,是全世界的感慨,是战无不胜的长征精神!第一,长征所唱响的是中国人民对自由的向往,对国家、对政党、对自己的信任!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有能力改变现实,有能力改变世界,有能力创造历史!只要运用好我们的双手,合适的运用我们自己的主管能动性,没有什么不可能!长征所完成的不仅仅是战略转移,还为新的革命阶段的到来酝酿了力量,最重要的是其对于人的生命、尊严的倡导和践行.长征,二万五千里一路走来,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存权、发展权的斗争.人在社会上的存在,不仅仅要贡献义务,还要获得自身生存繁衍的条件,在当时内外夹击、重重压迫的情况下,人要想想获得真正称之为“人”的自由和生活,就必须斗争.长征和革命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就其精神内涵则是中国历史上不绝如缕的对人的价值和权利的追求传统的外在体现.第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息繁衍的最原初的精神支持和精神动力.“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中这样写道,而我想给它的后面加上一句——“敢于审视真实的自我”,没有我们“敢于自省,敢于正视自己缺点,敢于努力改正自己的瑕疵”的共产党人,就不会有长征的伟大胜利!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品质,这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他指导我们推翻三座大山,带领我们取得长征的胜利,进一步取得改革开放的胜利!第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发展强盛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共产党在历史赋予的重任面前,义无反顾,卧薪尝胆,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走完了充满艰辛坎坷的漫漫长征路,带领中国革命和社会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历史上无数鲜活的例子也一次次的证明了这种精神力量的强大和重要.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运用这个法宝取得胜利的典范,并以其穿越时空的魅力鼓舞着新时代的建设者为了民族繁荣强盛的理想继续奋斗.“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树树(里格)梧桐,叶落尽;愁绪(里格)万千,压在心间;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这首歌贯穿《长征》这部电视剧中,听着它心里总有一些说不出的沉重,这一首《十送红军》唱出了人民心中的红军,唱出了人民心中的共产党,我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个处处为国为民的政党感到骄傲,更为我加入这样一个先进的政党而深深地感到责任重大.我们要努力让长征精神永远的传递下去,让红军精神永远的传递下去,让我们的党的精神永远的传递下去,把这首歌永远的唱下去!电视剧《长征》观后感2适值建党九十周年来临之际,省院在全省检察系统开展了“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按照活动部署,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重新观看了电视剧《长征》,受到了一次非常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剧《长征》观后感 3 则
大家平时有看电视剧吗,特别是抗战时期的电视剧,看完有什么感受呢 ?下面就是小编
给大家带来的电视剧《长征》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
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红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气势磅礴的片头曲,将我带进了《长征》这部电视连续剧。
这部片子再现了万里长征的艰难征途,一幅幅战火纷飞的画面,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场景,令我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1934 年,蒋介石不顾日本军国主义入侵东北三省,侵略我们中华民族的事实,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红军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
由于苏联来的顾问李德和中央
主要负责人博古的错误指挥,红军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初期的错误指挥,使红军连连失利﹑损失惨重,由出发时的 8.6 万人锐减到 3 万人。
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领部队为红军殿后,等到大部队撤退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待
他们要撤退时,湘江已被封锁,他们只能退回湘西打游击。
不料陈师长腹部中弹,他命令其他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不幸被敌人抓住。
在敌人抬着他去邀功的路上,陈师长把自己的
肠子掏出来扯断,最后壮烈牺牲,牺牲是他年仅 29 岁。
红军这种宁可牺牲自我,保全集体的
团队精神使我感动至深﹑难以忘怀。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新指挥红军作战,局面才有所好转。
毛泽东指挥四渡赤水﹑巧
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把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远远甩在后面。
令我印象最
深的是“飞夺泸定桥”。
1935 年 5 月,红军在强渡大渡河成功后,国民党调集大量兵力增
援泸定桥,企图把红军的队伍切开,但先头部队的战士们用两天的时间走了一百六十公里,
赶在敌人增援部队的前面到达。
红军组织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击队,攀着只剩下铁链的
“铁索桥”,冒着对面桥头堡敌人的枪林弹雨,匍匐前进。
他们身下的大渡河水流湍急,一
旦失手或受伤落入水中则必死无疑。
但勇士们依然冒着密集的炮火,勇敢顽强的向前冲,
一个掉下去,下一个冲上来,受伤的战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还在向敌人射击。
勇士们冲破
了敌人在桥头堡的火墙,冲进了泸定城,和后续上来的红军战士一起消灭了国民党的部队。
红军过雪山草地异常艰难。
央金山海拔四千多米高,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翻越雪山
时,为了躲避敌人的飞机轰炸,红军常常半夜起来爬山,许多红军战士身上还穿着单衣,
天上一会儿下着大雨,一会儿又下起大雪,有些战士由于饥寒交迫走着走着就倒下去了。
草地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沼泽地不但有瘴气﹑气候恶劣﹑变化无常,不时还会遇到青草遮盖的深水坑,稍不注意就会陷进去淹死。
红军过草地时靠吃野菜和草根充饥,渴了喝沼泽中的积水,有些战士不幸中毒,永远长眠于草地上。
作战的疲劳﹑负伤的身体加上
饥饿,使很多红军战士体弱多病,不少战士未能走出草地,一具具烈士的遗体成为明显的路
标。
经过一次次战斗,冲破一次次包围,克服一个个难关,英勇顽强的红军战士终于到达了
陕北,长征取得了最终胜利。
在整个长征的 368 个日日夜夜里,他们一共爬过了 18 座
崇山峻岭,渡过了 24 条湍急的河流,穿越了 12 个省份,占领过 62 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
了 10 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挺进和顺利通过了 6 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没有食物,没有交
通工具,物资极度匮乏,面对 30 万武装精良的敌人,在一个地球上最为险峻的地带迂回穿
插,最终征服了两万五千里的艰难险阻。
《长征》让我领略了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感受到中国革命的波澜
壮阔和艰辛曲折,体会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如今我们生活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
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的和平年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
好生活。
做为一名学生,我要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征服学习﹑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
﹑一条条大河,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读书,绝不能浪费光阴﹑虚度年华,要为中华之崛
起而奋斗!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走过了两万五千里的伟大征程,在战火纷飞中历尽了千难万险
胜利地到达了陕北,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打开了新的局面,为了纪念这伟大的
胜利,在省博物馆举行了大形展览。
12 月 1 日,我们来到了这里参观,感受长征,缅怀先
烈 !
1 号下午,省博前的广场上,早已站满了等待参观的人,排了二十多分钟的队后,终于
进了展厅。
步入展厅,我们被一幅幅生动的画片所吸引,我们仿佛重新走上了长征的道路。
通过展览简介,我们了解到此次展览分为:“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用兵如神突出重围、斩关夺隘一往无前、艰苦卓绝理想胜天、胜利会师抗日救国、长征精神光耀千秋”七大部分。
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展柜中真实的长征文物,让我们亲身体会到
了长征的艰苦卓绝。
跓足在方志敏等烈士的照片前,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
对战胜困难的坚强决心,对牺牲生命的不屑一顾。
参观完展览,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总是浮现出红军将士们在长征途中克服
艰难险阻,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感人景象。
走出展馆,马路两旁高楼林立,
车辆川流不息,孩子们在草坪边玩耍,行人们带着平静微笑的表情奔向各自的目的地。
这是我
们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 !是红军将士和无数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美好的今天!
而现在,我仍然在学习中,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里是我未来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走
在一条新的长征路上,在这条路上,仍然有急流险滩,坎坷荆棘,但是,我不会迷失方向,因为有老师的教导、父母的督促,从年幼无知走向年轻有为,为建设和谐社会,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在学习这条长征路上努力拼搏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读到这首诗,我就想起了一部既感人又伟大的连续剧——《长征》。
看了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长征》这部连续剧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从 1934 年 8 月至 1936 年 10 月间从长江
南北各根据地向陕西、甘肃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
剧中,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一些战士受伤后怕拖累大部队而自愿牺牲的场面。
还看到了战士们没有食物,只能吃树根,喝泥水但仍未放弃的画面剧中最后讲述了红军过完草地后,毛泽东主席骑着马在草原上奔腾的场景,顿时,剧中的高潮被掀了起来,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胜利啦 !此时,我既伤心又高兴,伤心是因为战场上牺牲了许多战士,高兴是因为红军终于胜利了 !
观看完《长征》后,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红军战士们英勇奋战,用鲜血换回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沐浴在祖国和煦的阳光下,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出一份力,不再让其他国家看不起我们。
《七律·长征》是毛主席在长征后写出的诗歌,是一首雄伟壮观的七律诗,它蕴涵着
毛主席对长征的种种感受,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在那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中,有许许多多
的感人故事,我们不能一一道出,但却能用一个字形容,就是:苦 !红军那大无畏的精神和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气魄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代人。
长征之所以能够胜利,除了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指挥外,还有一批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红军战士,长征才能够走向胜利,新中国才能成立 !
观看完《长征》这部连续剧之后,红军那崇高的精神让我敬佩,使我获益匪浅:生活
在这幸福的社会里,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建设祖国贡献一切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