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的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_电子元器件知识详解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_电子元器件知识详解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_电子元器件知识详解凡是能产生电感作用的原件统称为电感原件,常用的电感元件有固定电感器,阻流圈,电视机永行线性线圈,行,帧振荡线圈,偏转线圈,录音机上的磁头,延迟线等。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1 固定电感器:一般采用带引线的软磁工字磁芯,电感可做在10-22000uh之间,Q值控制在40左右。

2 阻流圈:他是具有一定电感得线圈,其用途是为了防止某些频率的高频电流通过,如整流电路的滤波阻流圈,电视上的行阻流圈等。

3 行线性线圈:用于和偏转线圈串联,调节行线性。

由工字磁芯线圈和恒磁块组成,一般彩电用直流电流1.5A电感116-194uh频率:2.52MHZ4 行振荡线圈:由骨架,线圈,调节杆,螺纹磁芯组成。

一般电感为5mh调节量大于+-10mh.电感线圈的品质因数和固有电容(1)电感量及精度线圈电感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线圈的直径、匝数及有无铁芯等。

电感线圈的用途不同,所需的电感量也不同。

例如,在高频电路中,线圈的电感量一般为0.1uH—100Ho电感量的精度,即实际电感量与要求电感量间的误差,对它的要求视用途而定。

对振荡线圈要求较高,为o.2-o.5%。

对耦合线圈和高频扼流圈要求较低,允许10—15%。

对于某些要求电感量精度很高的场合,一般只能在绕制后用仪器测试,通过调节靠近边沿的线匝间距离或线圈中的磁芯位置来实现o(2)线圈的品质因数品质因数Q用来表示线圈损耗的大小,高频线圈通常为50—300。

对调谐回路线圈的Q值要求较高,用高Q值的线圈与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有更好的谐振特性;用低Q值线圈与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其谐振特性不明显。

对耦合线圈,要求可低一些,对高频扼流圈和低频扼流圈,则无要求。

Q值的大小,影响回路的选择性、效率、滤波特性以及频率的稳定性。

一般均希望Q值大,但提高线圈的Q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应根据实际使用场合、对线圈Q值提出适当的要求。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大全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大全
数字电位器
电容器
➢ 主要教学内容
电容器的种类 常用固定电容器的种类 电容器的标注 电容器的检测 电容器的选用
电容器
电容器是一种储能元件,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 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 调谐,电能储能等电路。
电路符号:如下图所示 主要参数:标称容量、允许 基本单位:F、μF、nF、pF 偏差、 额定工作电压等
电阻器
➢ 电阻器的检测
1) 正确选择电阻器的阻值和误差
① 阻值选用:所用电阻器的标称阻值与所需电阻器阻值 差值越小越好。
② 误差选用:一般电路使用的电阻器允许误差为±5% ~10%,精密仪器及特殊电路中使用的电阻器,应选 用精密电阻器。
2) 注意电阻器的极限参数 所选电阻器的额定功率:P额≥(1~2)×P实际
将结晶碳沉积在陶瓷棒骨架 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将合金材料蒸
上制成。
镀于陶瓷棒骨架表面。
特点:稳定性好,高频特性好, 特点:金属膜电阻器性能优于碳
阻值范围宽、价廉等, 是目前 膜电路器,在仪器仪表及通讯设
应用最广泛的电阻器,但精 备中大量采用。此类电阻我公司
度较低。
目前选用较多。
电阻器
➢ 常用固定电阻器的种类
被测量 方式
频率
电容容量 并联
电解电容 100Hz
其他电容器 10kHz
按RLC 按钮使 “C”亮
显示电容 显示单位 容量测量值
电容器
1) 电容器种类的选择
➢ 电容器的选用
电源滤波、退耦电路
选用电解电容器
高频电路、高压电路 谐振电路 隔直电路
定时、延时等电路
选用瓷介和独石电容; 选用CBB、陶瓷和有机薄膜等电容器
➢ 主要教学内容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大全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大全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大全篇一: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第一讲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课程大纲:第一章电子元器件分类第二章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第三章集成电路的发展及分类第四章集成电路的命名第五章集成电路的封装第六章集成电路的第七章集成电路的品牌分销商第一章电子元器件分类第一节电子元器件分类●概念:●电子元器件分为两类:半导体、电子元件第二节行业概念●被动组件是电子产品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组件。

电子电路有主动与被动两种装置,所谓被动组件是不必接电就可以动作,而产生调节电流电压,储蓄静电、防治电磁波不干扰、过滤电流杂质等的功能。

相对应主动组件,被动足是在电压改变的时候,电阻和阻抗都不会随之改变。

被动组件可以涵盖三大类产品: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

●半导体分立器件主要包括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三极管阵列、MOS场效应管、结型场效应管、光电耦合器、可控硅等各种两端和三端器件。

●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简单地讲就是需能(电)源的器件叫有源器件,无需能(电)源的器件就是无源器件。

有源器件一般用来信号放大、变换等,无源器件用来进行信号传输,或者通过方向性进行“信号放大”。

电容、电阻、电感都是无源器件,IC、模块等都是有源器件。

●摩尔定律INTEL公司创建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法则,他曾经这样描述:“随着芯片上的电路复杂度提高,元件数目必将增加,然而每个元件的成本却每年下降一半。

”摩尔定律看似非常简单,实则对于半导体工业的发展的指导意义深远。

一些分析家预测摩尔定律终将实效――一种自我激励的机制,只要半导体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还能满足市场需要,摩尔定律还将继续生存下去,只不过是速度上的减缓。

第二章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第一节集成电路的基础介绍我们通常说的“芯片”是指集成电路,它是微电子技术的主要产品。

所谓微电子是相对“强电”、“弱电”等概念而言,指它处理的电子信号极其微小,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我们通常所接触的电子产品,包括通讯、电脑、智能化系统、自动控制、空间技术、电台、电视等等都是在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非常全面)

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非常全面)

目录第一章电阻基础知识与检测方法1.1 基础知识1.1.1 分类1.1.2 主要性能指针1.1.3 命名方法1.1.4 选用常识1.2 检测方法与经验1.2.1 固定电阻器的检测1.2.2 水泥电阻的检测1.2.3 熔断电阻的检测1.2.4 电位器的检测1.2.5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的检测1.2.6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的检测1.2.7 压敏电阻的检测1.2.8 光敏电阻的检测第二章电容分类说明2.1 基础知识2.1.1 常用电容的结构和特点2.1.2 主要性能指标2.1.3 命名方法2.1.4 选用常识2.2 电容器检测的一般方法2.2.1 固定电容器的检测2.2.2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2.2.3 可变电容器的检测第三章晶体二极管基础知识及检测方法3.1 二极管基础知识3.1.1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3.1.2 常用二极管3.2 TVS的特性及主要参数3.2.1 TVS的特性曲线3.2.2 TVS的特性参数3.2.3 TVS二极管的分类3.2.4 TVS的选用技巧3.2.5 TVS与压敏电阻的比较3.3 二极管的选用常识3.4 二极管的检测方法3.4.1 普通二极1管的检测3.4.2 普通发光二极管的检测3.4.3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检测第四章三极管基础知识及检测方法4.1 晶体管基础4.4.1 晶体管基础4.4.2 晶体管的命名方法4.4.3 用万用表测试三级管一电阻基础知识与检测方法1.1 基础知识电阻器是电路组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在电子设备中约占组件总数的30%以上,其质量的好坏对电路工作的稳定性有极大影响。

它的主要用途是稳定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其次还作为分流器分压器和负载使用。

1.1.1分类在电子电路中常用的电阻器有固定式电阻器和电位器,按制作材料和工艺不同,固定式电阻器可分为:膜式电阻(碳膜RT、金属膜RJ、合成膜RH和氧化膜RY)、实芯电阻(有机RS和无机RN)、金属线绕电阻(RX)、特殊电阻(MG型光敏电阻、MF型热敏电阻)四种。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第一篇: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1. 电子元器件的种类电子元器件是指用于电子设备中的各种组件,包括半导体器件、电容器、电阻器、电感器、变压器、晶体管、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几十种,每种电子元器件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和用途。

2. 电子元器件的作用电子元器件是构成电子设备的基础,不同的元器件具有不同的作用。

例如,半导体器件可以控制电流的通过,实现电路的开关功能;电容器可以储存电能,实现能量的转换;电阻器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电感器可以产生电场和磁场,被广泛应用于变压器和电源等方面。

3. 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基本上都是基于物理的原理,例如,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子、空穴和杂质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场的效应,电阻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材料的阻力效应,电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场的效应等等。

4.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电子元器件根据其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成几大类,例如,功率元器件、信号元器件、封装元器件、芯片元器件等等。

其分类标准包括尺寸、电气性能、功能、材料、工作环境、结构等因素。

5.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选择适当的电子元器件是组成各种电路的关键所在。

正确的选型应该考虑电气规格、尺寸、质量、价格和供应等因素。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通过参考电子元器件数据手册、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试验和模拟仿真等手段,选择最适合的电子元器件。

6.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名称和图示电子元器件的命名方式有时比较独特,例如罗马数字、字母等。

通过电子元器件的标识,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元器件的售后维修、更换和选型。

常见的电子元器件还包括二极管、电容器、电阻器、电感器、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第二篇:电子元器件的应用领域1. 电子元器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通信领域是电子元器件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通信领域,电子元器件主要用于移动通信、室内通信、卫星通信、电视广播、无线电广播、军事通信等。

应用的电子元器件包含了射频芯片、Baseband芯片、功率放大器、滤波器、晶振、电容器等。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表.误差允许范围标识方法
贴片电阻分为普通电阻(J)和精密电阻(F)两种,一般情况下,精密电阻可替代普 通电阻.
A、三号码:用三位数字表示阻值的大小,一般为普通电阻,误差为5%
●第一、二1)位三数位:数有字效(数普字通电阻)
第三位数:倍率
R =第1、2位有效数字组合×10n
●范例:
其中n为第3位数字
2)带小数点 R 代表小数点
变压器 二极管
三极管 集成电路IC 晶振crystal 保险丝fuse 开关switch
连接器 电池
两个或以上线圈 小玻璃体,一条色环标记为
1Nxxx/LED 三只引脚,通常标记为
2Nxxx/DIP/SOT
金属体
有触发式、按键式及旋转式, 通常为DIP
正负极,电压
有 有
有 有 四脚晶振有方向 无 有 有 有

B、 电路上以 R+数字 表示电阻。
3.电阻的作用 基本用途:限流和分压 其它应用:发热(电炉丝)
4.常见电阻类型
碳膜电阻
金属氧化膜电阻
水泥电阻
电位器
金属膜电阻
贴片电阻
线绕电阻
热敏电阻
光敏电阻
压敏电阻
直插排阻
片式排阻
5.常见电阻的结构和特点
电阻种类
电阻结构和特点
碳膜电阻
气态碳氢化合物在高温和真空中分解,碳沉积在瓷棒或者瓷管上,形成一层结晶碳膜。改 变碳膜厚度和用刻槽的方法变更碳膜的长度,可以得到不同的阻值。碳膜电阻成本较低, 性能一般。
第三环:倍率 ●范例:阻值:15×100=15Ω
误差:±20%
数 数倍
字 字率
2)四色环:误差>2%,多为碳膜电阻 环 环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一 .常见元器件类型:1. 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电感、晶振或钟振、IC 、插座等。

二、PCB 和PCBA 的定义:1. PCB :未贴片或未插件的基板叫PCB 。

2. PCBA :已插件或贴片的板叫PCBA 。

三、元器件的介绍:1. 电阻Resistance (Ω) 1.1. 什么叫电阻:电子在物体内流动所遇到的阻力就叫电阻,就象水在水管中流动必须克服管壁或其它障碍物对水流动的阻力一样。

1.2.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用字母R 表示为计算方便常用于千欧(K Ω),兆欧(M Ω)为单位。

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1.3.欧姆定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即R =U/I 。

1.4. 阻值:电流流过时对其阻碍作用大小的一个数值。

阻值多半都用数值标在电阻上,也有是用色环来表示阻值的. 各种颜色对应的数值色环电阻的读法:从最靠近引脚的色环开始读起.误差一般用金,银表示. 色环电阻阻值识别方法:A,普通电阻用四色环表示阻值,其中第一第二色环为有效数字第三色环为倍率第四位为误差. B,精密电阻用五色环表示阻值,前三色环为有效数字第四色环为倍率第五位色环为误差. 1.5电阻的种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敏感电阻等。

1.5.1固定电阻:这种电阻的阻值是固定不变的.色环电阻(330Ω) 色环电阻网络电阻水泥电阻1.5.2可变电阻:这种电阻的阻值,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a. 可滑动式电阻b. 可变线绕电阻电位器(可变电阻)3敏感电阻:它的阻值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特别显著符号如图所示,它们各自会随着光强弱,电压高低,气体性质,磁场变化等而产生变化。

压敏电阻热敏电阻1.6插件方法:电阻在一般情况下没有方向的要求,在插件时只要插入相应的回路。

色环电阻的插法水泥电阻的插法2.电容Capacitance(C)2.1什么是电容:电容器是一种能储存电能的元件。

它是由两块互相靠近但彼此绝缘的金属片组成的.2.2电容的单位:“法拉”简称“法”,用字母“F”或“f”来表示。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共59张PPT)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共59张PPT)

10
电子组件基础知识
(1)排阻有两种类型: 双列、单列直插和贴片排阻 直插排阻类似直插IC。
第一号管脚由小圆点或小凹槽来表示。
插第一号管脚的孔通常在电路板上用方或带尖角的焊盘标识。 插电阻网络时第一号管脚必须插入电路板上带有标明第一号管脚
的孔。
11
电子组件基础知识
8.电位器
电位器是一种可调电阻,可通过调整其组件体上的旋扭或螺钉 改变其阻值。
5
电子组件基础知识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环的位置国内外的标法有异,国外有此厂家把第四 环也标在另一端的金属帽上,遇此情况切记:金色或银色的一端不是
第一环。第一环是离组件体端部最近的一环。
例:某电阻的色环依次为“黄、紫、红、银”,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4700Ω=4.7KΩ,误差为±10%。
附表:电阻器用色环标志的种类及含义(附表见下页).
一个正号“ ,就表示该脚是正极。有的电容器没有极性,但 +” 2、对于误差小于±2%的电阻,阻值用四位数字表示,前三位数字代表重要数据,最后一位表示加零的个数。
现在有些高亮LED可发作照明用灯,如 显示屏背光源,某些装饰灯等。
稳压二极有的电时路符为号是了“VR外”、“观ZD”或的“Z”,整稳压齐二极一管致,也有规定有字的一面必须朝着一个
1微法=( )皮法,
0.47μF=( )pF,
33μF=( )pF,
68000PF=( ) μF,
1000PF=( ) μF,
36000000PF=( ) μF,
18
电子组件基础知识
三、根据色环标志含义表,写出下列名项的阻值和精度:
1.红-黑-棕-金
9.灰-红-黑-金
2.棕-棕-红-银
10.棕-黑-蓝-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无源元件:工作时,不需要专门的附 加电源,如电阻、电容、电感及接插件。
无源元件又可分为电抗元件及结构元件,而 电抗器件又分为耗能元件和储能元件。电阻器是 典型的耗能元件;电容器、电感器属于储能元件; 电容可储存电能,电感可储存磁能,而开关、 接插件属于结构元件。
通常称有源器件为“器件”,称无源器件为 “元件”。
表 3. 1 常用电抗元件标称系列
允差 E24 ±5% 1. 0 1. 1 1. 2 1. 3 1. 5 1. 6 1. 8 2. 0 2. 2 2. 4 2. 7 3. 0 E12 ±10% E6 ±20% E24 ±5% 3. 3 3. 6 3. 9 4. 3 4. 7 5. 1 5. 6 6. 2 6. 8 7. 5 8. 2 9. 1 E12 ±10% E6 ±20%
5.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方向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老的产品逐渐被更新 换代,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总的发展趋向 是:集成化、小型化、性能更好,结构更合理。 6.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 一般将元器件分为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两大类: (1 )有源器件:工作时,其输出除了需输入 信号外,还必须有专门的电源。它在电路中的作 用,主要是能量转换,如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列中,标称值的偏差是衔接或重叠的(有少数因
取舍化整的缘故略有间隙)如:E12系列中的2. 7
与3. 3,由于偏差为10%,则2. 7(1+0. 1)=2. 97,
而3. 3×(0. 9)也为2. 97,即2. 7与3. 3之间所有 数值均被覆盖。因此,工厂生产的电抗元件都是
按E系列生产的,具体生产时,系列的数值可乘以
4. 对电子元器件的要求 电子元器件是在电路中具有独立电气功能的 基本单元,元器件在各类电子产品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特别是一些常用(通用)电子元器件,如 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集成电路、开关及 插接件等,是构成电子设备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元 件,这些元器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子设 备的质量。因此,对元器件的主要要求是:可靠 性高,精确度高,体积小,性能稳定,符合使用 环境条件等。
10n即可得出全系列数值。
由 上 可 知 , 市 场 上 买 不 到 5 0 kΩ 的 电 阻 , 26 μF 的电容,5.9mH 的电感,而只能根据精度要 求在相应系列中选接近的规格,除非电路性能特 别要求,一般尽可能选择普通系列规格。 精密电抗元件可选用E48(±2%),E96 (±1%),E192(±0. 5%)等系列,但由于制 造、筛选及测试成本增高,使用数量较少,这些 元件价格要比常用系列高出数倍至数十倍。 表 3.1列出了E6、E12、E24系列的数值及相应的允 许偏差。
n=1 a1 例如: E=6时 2 a2 3 a3 4 a4 5 a5 6 a6 6. 81 12 a12
1 1. 467 2. 15 7 8 9 a7 a8 a9 10 14. 6
3.16 4.64 10 11 a10 a11
21. 5 31. 6 46. 4 68. 1
当 E 取6 、12 、24 、48 …… 所得数值构成数
由于电子元器件的制造技术发展很快,品种 规格也极为繁多,我们不可能都去介绍,本章只 是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主要特点、性
能、指标和命名方法,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学习, 使大家对五花八门的电子元器件有一个概括性的 了解,有利于今后从事的工作。
3. 1 电抗元件
电抗元件包括电阻器(含电位器)、电容器 和电感器(含变压器),它们在电子产品中应用 非常广泛,特别是电阻器和电容器,往往能占一 个产品元器件的 80% 以上。因此,称电抗器件为 基础元件。
3. 对电子工程人员的要求 作为从事电子行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熟 悉和掌握常用元器件的种类、结构、性能、特点 及使用范围,并能根据电路要求,正确选用。 特别是对于一些高级电子工程技术人员,不 但要熟悉常用基本元器件的性能特点,还应该能 够尽快了解,使用世界上最新出现的电子元器件, 并利用这些最新元器件,开发出电子新产品,这 样才能体现出作为一个高级电子工程技术人员水 平的高低。
列,分别称为E6、E12、E24、E48……系列。电 抗元件的数值就是按此数列分布的。同时对应不
同的数列,允许偏差值也不同,数值分布越疏, 偏差越大。常用的 E6、E12、E24 系列对应的偏
差分别为±20% 、±10%、±5% ,(E48为±2%、 E96为±1%)。
其偏差规定也是很科学的,理论上讲,任一 数值规格,都可在相邻两数值中找到,即同一数
3. 1. 1 标称值与偏差
由于工厂商品化生产的需要,电抗元件产品 的规格是按一种特定数列提供的,考虑到技术上 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目前主要采用 E 数列作为电 抗元件规格。
E数列通项公式: an=( 3……)
E
10
)n-1
( n=1、2、
当E 取不同数值时,计算所得数值四舍五入取 近似值,形成数值系列。(此系列 E 一经选定, 取E 个值时,即可得出E 个数值,当n 大于E 时,可 得出又一组数值,分别是前一组数值的10倍)。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1. 电子设备的构成
09.3.24-11
电子元器件是构成电子产品的基础,任何一 台电子设备都是由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部件, 按照一定的工艺结构所组成。
2. 电子设备的性能与质量 电子设备的性能及质量的优劣好坏,不仅取 决于电路原理的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的水 平,而还取决于能否正确合理地选用电子元器件 及各种原材料。
1. 0 1. 0 1. 2 1. 5 1. 5 1. 8 2. 2 2. 2 2. 7
3. 3 3. 3 3. 系 列
二、单位与偏差标准符号
将表3. 1中的数列 乘以10 n(n为正整数或负 整数),就形成E全系列数值,即各种不同规格 的电抗元件规格,为称呼和使用方便,通常采 用标准字符代表倍数,电抗元件常用字符如表3. 2所示。 偏差也由标准符号代表,表3.3 表示常用偏差 符号与精度级数对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