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80套)2013年最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语言基础知识8 句子的运用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学常识(九年级下册)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学常识(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1. 【2013年重庆】【试题】5.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的《背影》《老王》都是他的作品。
B.鲁迅的散文《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情趣。
C.《变色龙》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契诃夫,他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
D.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答案】5.(3分)D(A.《老王》不是朱自清的作品;B.《社戏》是小说;C.俄国作家契诃夫)2. 【2013年甘肃平凉】【试题】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期,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范文正公集》和《欧阳文忠公集》中的“文正”“文忠”分别是范仲淹、欧阳修的谥号,这两本书都是以作者死后的封号作书名。
C.《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达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D.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他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
代表作有《哲学通讯》《形而上学论》等。
【答案】略3. 【2013年广西百色】【试题】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B.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
乡试中举,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C.《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D.唐代杜牧《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后来人们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答案】4. 【2013年贵州贵阳】【试题】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经》,也称“诗三百”,收录诗歌300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201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语言运用试题汇编(附答案,56页)

中考修辞手法讲解及训练修辞手法练习题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运用比喻。
(有的打“√”,没有的打“×”)1、她长得好像他的妈妈。
()2、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小明、小丽等等。
()4、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5、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6、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7、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8、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二、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音乐家常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常是霎时的喜悦。
三、句式仿写。
(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书籍书籍四、从修辞的角度,任选一道进行赏析。
1、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冰心《谈生命》)2、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王鼎均《那树》)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朱自清《春》)五、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
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
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
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一、常见常考的修辞手法。
1、中考要求掌握的修辞手法有9种: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问、设问、反复、引用。
(全国各地80套)2013年最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_语言基础知识7_句子排列与衔接

7、句子排列与衔接1、长沙市2013年依次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或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侗族人有一个特殊的成人仪式:滚泥巴。
5岁时,由母亲牵着去滚泥巴,孩子从田间的这头滚向另一头,。
10岁时,由父亲领着去滚泥巴,。
l5岁时,由祖父领着继续滚泥巴,,以后的路都要自己走下去。
侗族孩子明白,在这个世间,母亲可以给我,父亲可以给我,祖父可以传授我,但人生的道路最终靠自己去摸索,生活才是最好的导师。
①田间的另一头却空无一人,孩子滚到尽头后,要自己走路回家②那头有父亲接着③田间另一头则是祖父④帮助⑤经验⑥关爱③①②⑤④⑥ B.②③①④⑤⑥ C.③②①⑥④⑤ D.②③①⑥④⑤2、四川省达州市2013年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 )(2分)(1)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2)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3)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4)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5)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6)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5)(6)(4)(1)(3)(2)B.(5)(1)(3)(6)(4)(2)C.(1)(3)(2)(5)(4)(6)D.(3)(2)(5)(1)(4)(6)2、A3、2013黄石市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
②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③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
④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
⑤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④②① C.③⑤①④② D.①④②⑤③B4、江西省2013年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全国各地80套)2013年最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_语言基础知识10_图表_图片_漫画

10、图表、图片、漫画1、2013泸州市阅读下列有关某乡镇儿童自理能力和健康状况的调查表,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自理能力健康状况营养状况 视力情况强 一般 较差点 良好 一般 1.2以上 1.2以下 非留守儿童 28.4% 64.9% 6.7% 84.2% 15.8% 65.3% 34.7% 留守儿童64.5%33.6%1.9%39.9%60.1%94.8%5.2%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示例: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普遍较强,视力较好,但营养状况较差。
2、杭州2013根据下面这幅图片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
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
(3分)示例:三个在车站维持车站秩序的志愿者,身着朴素大方的校服,肩佩鲜艳夺目的绶带,面豆类灿烂如花的笑容,演奏着一首充满青春活力的进行曲。
3、东营2013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
(3分)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答案示例:漫画中有七个树桩,中间一棵小树,一人手拿绳子坐在中间的一个树桩上发呆,他望着眼内容等 级 类别前这棵高不盈尺的小树一筹莫展,原本用绳子栓到树上自尽的想法落空了。
画下有一行字“他有足够的理由活下去”。
漫画构图清晰,构思自出机杼,从人要自尽而不得的角度,反映树木被野蛮砍伐、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现象,令人发指而又发人深思。
评分:答对构成内容、特点得1分,答对寓意得1分,成语使用恰当得1分。
共3分。
意思对即可。
4、泉州某中学校报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莫言获奖”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媒体传统媒体新兴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比例12.7% 1.6% 30.5% 56.2%⑴根据表格内容,请将该问卷调查的结论..补充完整:从新闻的获知途径上来看,。
(2分)示例一: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知新闻的主要途径5.安顺近年来,初中生带手机上学的现象日益增多。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3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江苏省泰州市(二)阅读《魏公叔痤病》一文,完成8—11题。
(14分)魏公叔痤①病,惠王往问之。
曰:“公叔病,即不可讳②,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③,愿王以国事听之也。
为④弗能听,勿使出竞⑤。
”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⑥乎!”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
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
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
悖者之患,固⑦以不悖者为悖。
【注】①公叔痤(cuó):魏相。
②即:如果。
不可讳:意为不幸去世。
③御庶子:家臣。
公孙鞅:即商鞅。
④为:如果。
⑤竞:同“境”。
⑥悖:糊涂、昏聩。
⑦固:原来。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公叔痤对.曰 (回答) ②愿.王以国事听之也(希望)③秦果日.以强(一天天) ④悖者之患. ( 错误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C )例句:出而谓左右曰A.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八则》)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此/非/公叔之悖也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
译文:(公孙鞅)向西到了秦国,秦孝公接纳并重用了他。
(2)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
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11.读史可以使人明智,文中的惠王之“悖”给了我们怎样的借鉴?(2分)答:①作为领导者应该虚心纳谏,更要有一双慧眼,任用贤能②做事不应该太武断,而要三思而后行。
(三)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
年十九,举进士。
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
年全国各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八

2013年全国各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八德阳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全卷共6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交回。
2. 本试卷满分120分。
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共30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收敛.(liǎn)着.急(zháo)陨.落(yǔn)越俎.代庖(zǔ)B. 雏.形(chú)惬.意(qiè)拮据.(jū)面面相觑.(qù)C. 玄.虚(xuán)慰藉.(jí)炽.痛(zhì)戛.然而止(jiá)D. 绮.丽(qǐ)蓦.然(mò)哂.笑(shěn)义愤填膺.(yī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羸弱沉湎断章取意轻飞慢舞B. 测隐取缔冥思暇想迫不及待C. 挑衅缜视怒不可遏通霄达旦D. 赃物招徕正襟危坐断壁残垣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参加全球财富论坛的多是经济界叱咤风云....的人物。
C. 随着最后一个隧洞竣工剪彩,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贯通....。
D. 何大学问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这座桥。
②看着人类这种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
③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和稳健的判断。
④对你的痛苦,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你、鼓励你。
A. 崇拜狂妄胆量慰问B. 推崇狂妄胆识安慰C. 崇拜狂妄胆识安慰D. 推崇疯狂胆量慰问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小红刚转到我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201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语言运用试题汇编(附答案,56页)

冒号冒号的基本用处是提示下文和总括上文。
它表示较大的停顿。
提示下文:(一)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下边,有引起收信人、听众注意的意思。
(二)有在“某某说”后面,表示后面是引用的话。
(三)用在提示性的话的末尾,表示后边有话要说。
例: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
例: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四)用在总提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
或者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例:我们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五)表示后面是补充说明或解释性的话。
例: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六)用在强调动词后面的宾语,提起读者注意。
冒号前的动词常用的有:“想”“说”“问”“是”“记住”“认为”“证明”“宣布”“指出”等,宾语往往较长或复杂。
例: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例:事实证明:你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总括上文:在分项或从几个方面说了以后,用冒号表示后面还有一句总括的话。
例: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需要注意的是:(一)冒号是句内点号。
没有提示的意思,没有较大的停顿(即使出现了上述“想”“说”等动词),就不要用冒号。
例:华老师批评他:不尊守课堂纪律。
(冒号没有提示作用,因此应删掉冒号。
)例:我认为这首诗很好。
(没有冒号,使用正确)(二)冒号一般管到句末,如果需要延长,要管几句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
例:本词典主要作了如下修订:一、增加了一千多个新词;二修改了释义下确切之处。
例:姐姐来信说:“最近上海天气很热。
妈妈已迁入新居。
”(三)“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中间或者后边,不用冒号。
例:李老师说:“我走了还有王老师,王老师会照顾她的。
”例:“谢谢你,”李老师说,“车快来了吧?”例:“李老师,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范福喜问。
201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语言运用试题汇编(附答案,56页)

新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版权全部@新世纪教育网初中语文字词知识点:常有考法分析知识点总结本考点要求考生能“体会和斟酌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表达作用”。
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 ;2.理解重要词语在详细语境中的含义,并能依据语境进行推测,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 ;3.能依据语境需要正确采用词语,并能依据语境辨析词语 ( 或成语 ) 运用的正误 ;4.能依据语境正确、得体、连接运用词语 ( 或成语 );5.能依据语境正确运用关系词。
常有考法对词语的理解,经常以选择的形式出现,并且多以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作为考点,自然,在一部分地域也曾出现过将词语的理解与阅读剖析联合起来的考法,有填写、改正和简述等主观类试题。
但整体来看主要仍是两个方面:第一,明词意; 第二,会用词。
误区提示例析:挨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在我们赖以生计的绿色星球上,__________着几块色彩斑斓的陆地,那是地球上的五大洲,在陆地中间 __________着辽阔的蓝色水域,那是地球的四大洋。
这里有生命存在,生物活跃在多彩的生态系统中,它们__________这个星球以绿色的情调解生命的意义。
A. 嵌入充满呈献B. 勾画填补馈送C.镶嵌充盈给予D. 勾画覆盖赐予答案: C剖析:此题要点考察的是考生正确辨析和运用近义词语的能力,需依据语境和词义来剖析,有必定难度。
关于地球来说,因为大面积是大海,陆地居于此中,新世纪教育网--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全部@新世纪教育网新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版权全部@新世纪教育网用“镶嵌”更能表现陆地嵌入地球,而又高于海平面的情况 ; 而“嵌入”“勾画”“勾画”则不可以表现出陆地的这一情状。
地球上的水域,水面广阔,水量充分,用“充盈”不单能表现出水域的这类特点,并且还可以表现出水作为液体具有的那种晶莹、透明的特点,而“充满”“填补”“覆盖”则都显得过于直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句子的运用(仿写、扩写、改写等)
1、重庆市2013
参照划线部分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要求:语意连贯,具体形象。
(4分)一位诗人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一个眼神里有思念的影子;,;一块岩石里有群山的影子,一声细语里有关爱的影子。
的确,任何小事物都藏有大世界,任何细微处都含有真感情。
示例:一片绿叶里有春天的影子,一个微笑里有鼓励的影子一朵白云里有天空的影子,一次抚摸里有信任的影子。
(语意连贯2分,具体、形象2分)
2、2013 年广州市
班上开展“走进小说天地,体会别样人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杨志、孔乙己、韩麦尔先生、奥楚蔑洛夫”中挑选一个人物,仿照示例写心得,不超过60字。
(5分)
示例: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拉着一辆黄包车在烈日和暴雨下四处奔跑,我从中读出了下层百姓生活的辛酸苦难。
【参考答案】杨志,一个梁山泊的英雄,挥着一把朴刀在刀光剑影中搏杀,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豪迈英雄的赤子之心。
孔乙己,一个旧社会的读书人,摇晃着脑袋在酒馆里数着茴香豆喝酒,我从中读出了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的迂腐与自命清高。
韩麦尔先生,一个教学四十年的老教师,穿上平日轻易不穿的礼服严肃认真地上最后一课,我从中读出了一个知识分子深厚的爱国情感。
奥楚蔑洛夫,一个沙皇政权的警官,兴师动众处理街头小事,变化无常,我从中读出了沙皇政府的黑暗统治。
3、2013黄石市
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却忽然残疾了的史铁生,这才惊异地发现,在古老的地坛里,淡褪了容颜的断壁残垣,亘古不败的冉冉红日,以及满目荒芜的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令人震撼的生命的气息。
A.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的史铁生忽然残疾了。
B.史铁生发现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C.古老的地坛,处处令人惊异和震撼。
D.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B(提取句子的主干,就是语句的主要信息)
4、乐山市2013
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4分)
例句: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示例一:无论是烟波浩渺的太湖,还是清澈见底的漓江,都是大自然慷慨大方的馈赠品。
示例二:无论是济世兴邦的梦想,还是瑰丽无比的幻想,都是青年人勇往直前的助推剂。
示例三:无论是振奋人心的成功,还是灰心丧气的失败,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句式正确(2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前后语义相关(1分)]
5、2013年山东省临沂市
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
要求内容相近,句式相同。
(3分)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使软弱的性格变得坚强,,,。
示例:可以使卑微的生命变得高尚;可以使单调的生活变得多彩;可以使浮躁的心态变得平和。
6、宁波市2013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6分)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
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一直勇敢前行
......(A)的斗士。
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
的精神令人一下子产生敬佩之情
.........(B)。
(1)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加点的文字,使表达更简洁。
(2分)
(2)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
(2分)
(3)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第①句的句式仿写。
(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2分)(1)(A)勇往直前(一往无前)(B)肃然起敬(2)她看不见这世界,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或答“这世界,她看不见也听不到”)(3)【示例】有一个行者,他叫邓稼先,他在原子弹、氢弹研制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他在核应用领域贡献卓著。
7、泰安市2013
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B.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C.何大学问每天招待老秀才三顿净米净面,外加一壶酒;这个局面,穷门小户怎能支撑得住?
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8、宜宾市2013
对下列各旬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羲之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萧子云书如荆轲负剑,壮士弯弓,雄人措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
”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他们书法艺术的特征。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奋力划船船的情状。
C.“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请国留学生前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台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土地无比深沉的热爱之情。
D(设问)
9、东莞2013
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话,描写端午
节或中秋节的情境。
(80字之内)(4分)
A组:洋溢热闹张灯结彩兴高采烈齐心协力欢声笑语
示例一:(端午节)粽子飘香,龙舟竞发,好不热闹!看,健儿们齐心协力挥动船桨,龙舟箭一般往前飞;观众兴高采烈地欢呼、呐喊……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而且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示例二:(中秋节)中秋之夜,明月高悬,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大家一边品茶吃月饼,一边赏月聊天,脸上洋溢着幸福。
孩子们跑呀,跳呀,唱呀……到处是欢声笑语。
(两个词语共1分,关联词1分,节日情境1分,语意连贯1分)
10、仙桃潜江天门2013
请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2分)
聆听自然,万物皆有情。
小雨淅沥,泉水叮咚,诉说着心中的喜悦;夜莺歌唱,喜鹊报春,讲述着人间的欢乐;,,。
让我们心存感恩,为它们赞美,为它们歌唱:赞美这成长路上风霜雨雪的奇观,歌唱这前行途中鸟语花香的陪伴。
示例一:红梅傲雪,白杏吐蕊,绽放着生活的芬芳。
示例二:金风送爽,白雪轻舞,吟咏着生活的美好。
11、锦州
5.仿照加点句子,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
(2分)
钻石再大,若永埋地底也只是等同于砖石;黄金再多,若久藏土中也只是等同于黄土; ,……
世上许许多多东西,若永远不为人所用,原本珍贵的也会变得一文不值。
5.(2分)【要求:能准确把握提挈语“……再……,若……也只是等同于……”,内容不重复,语意连贯。
酌情赋分。
】
参考示例一:时间再珍贵,若任其流逝(不能抓紧)也只是等同于流水。
参考示例二:生命再宝贵,若虚度光阴(不知珍惜)也只是等同于朽木。
12.甘肃
13.盐城
4.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
根据示例,选择恰当的事物,仿写一个句子。
(2分)
示例: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
4.(2分)示例一:从鸣蝉的欢唱中,我们感受到夏天的热烈。
示例二:从湖水的起落中,我们体悟到生命的节奏。
恰当的事物1 分,语意1分。
14.黔东南州
15.凉山州
16.莆田
17.记忆里的传承(2分)
仿照下列语段中的画线句写一个有关传统习俗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惯。
莆田习俗文化底蕴深厚,寄托着兴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
辞旧岁挂灯笼,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冬至暝(前夜)搓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好运发财……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缭绕。
18.视觉上仙境(4分)
兴化大地美景无数,令人流连忘返。
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处你熟悉的莆田景点。
(要求:抓住景物主要特点进行描绘,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
景点:
17.(2分)示例:元宵节游龙灯,寓意人丁兴旺、迎祥纳福。
(写出节日习俗1分,寓意1分)18.(4分)示例一:九仙溪峡谷间的泉流飞湍急下,或冲砸在突兀的崖石上,或跌落在探幽的碧潭间,或激荡在险峻的大峡谷中,发出一阵阵高高低低的不同爆鸣声。
示例二:石室岩山上常年烟雾缭绕,宛如一个披着轻纱的仙女翩翩而至。
古朴的宝塔在袅袅的仙雾中,若隐若现。
沉沉的暮霭中,微风传来悠远的钟声,让人不由地想起常建的诗句“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7.鞍山
18.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