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磁场作业环境对职业健康有何危害

合集下载

高频电磁场对职业健康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

高频电磁场对职业健康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

高频电磁场对职业健康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我国的民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其导线周围存在有交变的电场和磁场。

当交流电的频率经高频振荡电路提高到10kHz以上时,电场和磁场就能以波的形式向周围空间发射传播,称电磁波。

频率从100kHz到300MHz的频段范围称高频电磁场。

其接触机会主要见于:1)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金属熔炼、热扎工艺、钢管焊接等,使用频率在300kHz?3MHz。

2)高频介质加热:塑料热合、高频胶合、木材与电木粉加热、粮食干燥与种子处理,纸张、布匹、皮革、棉纱及木材烘干,橡胶硫化等,使用频率在1?100MHz。

生物体组织接受一定强度的射频辐射,达到一定的时间,会使照射局部或全身的体温升高,此谓高频电磁场的热效应。

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并不能测定出人体局部温度的上升,可工人却有一系列的主观诉述,也能见到客观体征,人们把这种不足以引起人体产热而致的健康影响,称为非热效应。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轻重不一的类神经症。

通常,在强场源附近工作的人员,主诉有全身无力、易疲劳、头晕、头痛、胸闷、心悸、睡眠不佳、多梦、记忆力减退、多汗、脱发和肢体酸痛等。

女工常有要防护措施有场源屏蔽、距离防护、合理布局。

我国《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10437-89)规定,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8小时/天接触的容许限值,连续波为0. 05mW/cm2
(14V/m),脉冲波为0. 025mW/cm2 (10V/m)。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生活中所接触的电磁辐射已经越来越普遍。

而高频电磁场作为一种常见的电磁辐射,不可避免地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

但是,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在此,本文将会就高频电磁场的危害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探讨。

高频电磁场的危害高频电磁场通常产生于在电子设备和通讯设备中,如手机、微波炉、电视机、计算机和WIFI路由器等。

对于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人体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影响:1. 对健康的影响接触高频电磁场时间长了,会对人体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睡眠质量下降、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

2. 更高的患癌风险研究表明,当人体频繁接触高频电磁场的时候,患癌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这是因为高频电磁场会干扰人类体内的电子系统,从而影响身体各个部位的正常运转和细胞分裂。

3. 损害大脑发育孕妇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会严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研究证明,经常性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高频电磁场源会使孕妇的胎儿处于一个更大的风险中,患有心衰、自闭症、ADHD等疾病的比例会增高。

4. 减少生育能力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还会对男性的生育能力产生影响,这是因为较高剂量的微波辐射能够破坏精子形态、活力和DNA。

高频电磁场安全措施针对以上高频电磁场的危害,身为个体,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证身体健康。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1. 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各种电子设备的辐射对人造成的危害相当大,而这种电子产品也是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在适量减少至少不必要使用的情况下,使用电子产品时可以采取保护手段,如避开辐射源、移动设备使用距离等。

此外,最好使用无线网卡,而不是使用常规的网络线。

2. 使用防辐射护具在特殊环境下,比如在发射塔上或实验室中等,需要用一些专业的防辐射护具来保护身体的安全。

3. 空气净化器电子设备在使用时会放出一些负离子,这些负离子会令人身体有不良的影响。

高频电磁场的危害与防护

高频电磁场的危害与防护

浅谈高频电磁场的危害与防护【摘要】随着高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高频电磁场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高频电磁场对人体的危害的影响因素以及与防护措施。

【关键词】高频电磁场;辐射;危害;防护0 前言随着高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高频电磁场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了解高频电磁场对人体的生理危害及其影响对于高频电磁场的危险性,考虑防止电磁场危害的安全措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电磁场对人体的危害人体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吸收辐射能量,被吸收的微波辐射能量使组织内的分子和电介质的电偶极子产生射频振动,媒质的摩擦把动能转变为热能,从而引起温升。

在一定电磁场强度辐射下,对人体主要影响是神经衰弱症,多以头痛头胀、失眠多梦、疲劳无力、记忆力减退、心悸最为严重,其次是头痛、四肢酸痛、脱发、多汗等症状。

此外,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心前区疼痛、心肌供血不足、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色素、血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还可以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2 影响危害程度的因素高频电磁场对人体伤害程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辐射功率、电磁强度、电磁波频率和波形、照射时间、人体状况、环境条件等,各影响因素之间还有一些联系。

2.1 电磁场强度人体受电磁场伤害的程度取决于人体周围的电磁场强度。

电磁场强度越高,人体吸收能量就越多,伤害就越重。

电磁场强度的大小取决于发射源辐射功率和发射源的距离。

发射源的辐射功率越大,电磁场强度就越高;与发射距离越近,电磁场强度就越高;反之,电磁场强度就越低。

随着距离的增加,电磁场强度的大小按指数规律衰减很快。

2.2 电磁波频率和波形电磁场的频率也影响对人体伤害的程度。

人体内的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取向和极化,形成了正、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电偶极子。

随着频率增加,人体内的电偶极子的激励程度加剧,对人体的伤害加重。

2.3 辐射的作用时间电磁场对人体的伤害有积累效应。

低强度电磁场辐射产生的不明显症状,一般经过4-7天可以消失;但是,如果恢复之前又受到辐射,可转变为明显的症状。

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

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

38-40 40 40-42 30
分钟 分钟
汗腺排汗多,尿液浓缩、增加肾脏负担;高温下,肌肉工作能
42-44 20 分钟
力、大脑反应能力下降。 过量热积聚体内会产生中暑 (职业病)。 以上时间为轻劳动,若中度劳动,则工作时 间每个等级之间减少 10分钟。
参考标准:《高温作业分级》 GB/T4200-2008
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慢性影响:
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
易燃。汽油、柴油进入人体后对机体的神经系统有选择性损害。
由呼吸道吸入时,即可引起剧烈咳嗽、胸痛,甚则恶心、呕吐、
痉挛、抽搐、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状。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
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办公区照明标准: 色温: 3300K-5300K; 显色指数:大于 80Ra;
眩光指数: 19 参考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一般规定墙面上照度为 50Lx, 灯具的光强度为 2500坎德拉 显色指数 Ra 不小于 65
50034-2004
废弃电缆电线、电气设备
由有资质的承包商进行处理, 加工再利用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技术规范第 5部分
DL/T799.5-2002 《高温作业监测》 :
国际上对烟雾的能见度定义为 不足 1km,薄雾的能见度为 1km~ 2km,霾的能见度为 2km~ 5km。
测量 评估
测量
振动
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可致手麻、手胀、手痛、手胀多汗、 手臂物理和关节疼痛等,甚至导致手臂振动病(职业病) 。 有 下列表现之一者可能患有振动病:一是手部冷水复温试验,复
油漆

诱发中毒性脑病及慢性溶剂中毒综合症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背景介绍高频电磁场是指频率高于100 kHz的电磁波。

在现代社会中,高频电磁场已经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条件,比如手机、电视、微波炉等设备都会产生高频电磁场。

然而,长期暴露在高频电磁场中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因此,理解高频电磁场的危害及其安全措施对于保护人员健康至关重要。

高频电磁场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高频电磁场可能对人体产生多种不同的影响。

这些影响与暴露剂量、频率和时间有关。

以下是常见的影响:•热效应:高频电磁场产生能量,暴露在强烈电磁辐射下的人体会吸收这些能量,产生热效应,导致热病、热中亡等疾病。

•细胞损伤:高频电磁场辐射能够穿透人体,直接或间接地破坏细胞结构和功能,引起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多种疾病。

•影响人的大脑:高频电磁场会影响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功能,导致头痛、头晕、眼花、记忆力衰退等症状。

•影响生殖能力:高频电磁场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较为显著,男性的精子数量、质量和活性与高频电磁场的剂量、频率等有关。

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高频电磁场也会产生对环境的影响:•因为高频电磁场辐射会引起电流,这会导致电场和磁场的强度变化,进而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干扰。

•高频电磁场会影响鸟类、昆虫和其他动物的生态系统,引起逃离、损失生殖能力和免疫力等严重后果。

安全措施为了避免高频电磁场对人体的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曝光强度控制电磁场的强度是防止高频电磁辐射的一个有效方法。

在使用电磁设备时,尽可能远离天线、发射器和其它电磁源。

另外,大型电磁设备应该在密闭的屏蔽房间中维护,且应该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安全距离。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个人防护装备可以减少人体吸收电磁辐射的剂量,比如穿戴防射线衣、佩戴电磁波防护眼镜等。

定期做检测通过定期检测电磁辐射强度,及时了解所暴露电磁辐射的强度,进而采取必要的措施。

家庭中及公共场所的电磁辐射强度也需要定期监测,确保人员的安全环境。

结论高频电磁场是现代化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其对人体及环境产生的潜在风险不能忽视。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高频电磁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手机、电视、电脑、无线网络等设备都会产生高频电磁场辐射。

这引发了人们对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关注和研究。

虽然目前的研究结果尚未达成一致的结论,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关注这个问题并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高频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

高频电磁场是一种无形的辐射,它的频率高于射频辐射,但低于可见光。

这种辐射可以穿透人体组织,与人体的细胞产生相互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高频电磁场中可能会导致一些健康问题,如头痛、失眠、疲劳等。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发现,高频电磁场可能与癌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尤其是脑部肿瘤。

然而,这些研究结果尚未得到全面证实,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验证这些结论。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高频电磁场的辐射水平。

根据国际电磁场非电离辐射保护指南,高频电磁场的辐射水平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护人体免受不必要的辐射。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无法完全避免高频电磁场的辐射,因为它们无处不在。

然而,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暴露在高频电磁场中的时间和频率。

例如,我们可以减少手机和电脑的使用时间,尽量使用有线网络而不是无线网络。

此外,还可以选择佩戴电磁辐射防护器材,如电磁辐射防护眼镜、电磁辐射防护服等。

另外,我们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以更好地了解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些研究发现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而有些研究则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长期、大样本的研究来验证这些结果,并找出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确切影响。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高频电磁场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人们的健康得到有效的保护。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科学素养。

许多人对高频电磁场的影响并不了解,甚至存在一些误解和恐慌。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公众的科学教育,提高他们对高频电磁场的认知水平。

高频电磁场作业环境对职业健康有何危害

高频电磁场作业环境对职业健康有何危害

高频电磁场作业环境对职业健康有何危害电磁场是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这二者是统一的、互相联系的且同时存在的。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运动的带电体除显示电场外还能建立磁场,而运动的磁体除显示磁场外还能建立电场,这就是电磁场。

电磁场具有能量,电磁场能量的辐射是以波的形式进行的,我们把它叫做电磁波,电磁波的速度很大,它叫做电磁波,电磁波的速度很大,一般认为和光速相等,即3X108m/s。

人体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吸收辐射能量,使人体发生生物学的作用,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这些伤害也是由电磁场能量转化为热能而引起的。

实践证明,电磁场的频率不同,伤害的程度也不同,频率愈高,其伤害程度越大。

同时影响伤害程度的因素还有以下几点:①电磁场强度愈高,伤害愈重。

②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脉冲波比连续波对人体的伤害严重。

③电磁波连续辐射时间越长或辐射过程中间歇时间越短以及累计辐射时间越长,对人体的伤害越重。

④距辐射源愈近,伤害程度越大。

⑤人体被辐射面积愈大,伤害愈重;血管分布较少部位,造成伤害越大。

⑥环境温度或湿度越高,伤害越重。

⑦女性较男性重,儿童较成人重。

具体地讲,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一、在一定程度的中、短波电磁波辐射下,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将失调,将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白天嗜睡、夜间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将失调,将出现多汗、食欲不佳、心悸等症状;有的人还会脱发、手指颤抖、皮肤划痕异常、视力减退、男佳性功能减退、女性月经失调、心血管异常等症状。

二、在超短波和微波电磁波辐射下。

神经衰弱症状加重,植物神经功能将严重失调,心血管系统症状明显,如心动过缓或过速、血压升高或、心悸、心区有压迫感、心区疼痛等症状。

这时,心电图、脑电图、脑血流图异常。

微波电磁场可能损害眼睛,导致白内障。

三、330kV以上高强度工频电磁场,也会影响人体健康,如疲倦、乏力、头痛、睡眠不好、心区疼痛等症状。

电磁场引起的症状具有可恢复性,一般在脱离接触数周后即可复员,但在高强度、长时间作用下引起的症状不易恢复。

浅谈高频电磁场的危害与防护

浅谈高频电磁场的危害与防护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前言随着高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高频电磁场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了解高频电磁场对人体的生理危害及其影响对于高频电磁场的危险性,考虑防止电磁场危害的安全措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电磁场对人体的危害人体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吸收辐射能量,被吸收的微波辐射能量使组织内的分子和电介质的电偶极子产生射频振动,媒质的摩擦把动能转变为热能,从而引起温升。

在一定电磁场强度辐射下,对人体主要影响是神经衰弱症,多以头痛头胀、失眠多梦、疲劳无力、记忆力减退、心悸最为严重,其次是头痛、四肢酸痛、脱发、多汗等症状。

此外,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心前区疼痛、心肌供血不足、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色素、血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还可以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2影响危害程度的因素高频电磁场对人体伤害程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辐射功率、电磁强度、电磁波频率和波形、照射时间、人体状况、环境条件等,各影响因素之间还有一些联系。

2.1电磁场强度人体受电磁场伤害的程度取决于人体周围的电磁场强度。

电磁场强度越高,人体吸收能量就越多,伤害就越重。

电磁场强度的大小取决于发射源辐射功率和发射源的距离。

发射源的辐射功率越大,电磁场强度就越高;与发射距离越近,电磁场强度就越高;反之,电磁场强度就越低。

随着距离的增加,电磁场强度的大小按指数规律衰减很快。

2.2电磁波频率和波形电磁场的频率也影响对人体伤害的程度。

人体内的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取向和极化,形成了正、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电偶极子。

随着频率增加,人体内的电偶极子的激励程度加剧,对人体的伤害加重。

2.3辐射的作用时间电磁场对人体的伤害有积累效应。

低强度电磁场辐射产生的不明显症状,一般经过4-7天可以消失;但是,如果恢复之前又受到辐射,可转变为明显的症状。

低强度超高频或特高频电磁场辐射产生的症状,脱离接触后4-6周才能恢复;但是如果电磁场强度高,辐射时间长,则伤害可能是永久性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高频电磁场作业环境对职业健康有何危害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690-95 高频电磁场作业环境对职业健康有
何危害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电磁场是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这二者是统一的、互相联系的且同时存在的。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运动的带电体除显示电场外还能建立磁场,而运动的磁体除显示磁场外还能建立电场,这就是电磁场。

电磁场具有能量,电磁场能量的辐射是以波的形式进行的,我们把它叫做电磁波,电磁波的速度很大,它叫做电磁波,电磁波的速度很大,一般认为和光速相等,即3X108m/s。

人体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吸收辐射能量,使人体发生生物学的作用,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这些伤害也是由电磁场能量转化为热能而引起的。

实践证明,电磁场的频率不同,伤害的程度也不同,频率
愈高,其伤害程度越大。

同时影响伤害程度的因素还有以下几点:
①电磁场强度愈高,伤害愈重。

②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脉冲波比连续波对人体的伤害严重。

③电磁波连续辐射时间越长或辐射过程中间歇时间越短以及累计辐射时间越长,对人体的伤害越重。

④距辐射源愈近,伤害程度越大。

⑤人体被辐射面积愈大,伤害愈重;血管分布较少部位,造成伤害越大。

⑥环境温度或湿度越高,伤害越重。

⑦女性较男性重,儿童较成人重。

具体地讲,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
一、在一定程度的中、短波电磁波辐射下,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将失调,将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白天嗜睡、夜间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将失调,将出现多
汗、食欲不佳、心悸等症状;有的人还会脱发、手指颤抖、皮肤划痕异常、视力减退、男佳性功能减退、女性月经失调、心血管异常等症状。

二、在超短波和微波电磁波辐射下。

神经衰弱症状加重,植物神经功能将严重失调,心血管系统症状明显,如心动过缓或过速、血压升高或、心悸、心区有压迫感、心区疼痛等症状。

这时,心电图、脑电图、脑血流图异常。

微波电磁场可能损害眼睛,导致白内障。

三、330k V以上高强度工频电磁场,也会影响人体健康,如疲倦、乏力、头痛、睡眠不好、心区疼痛等症状。

电磁场引起的症状具有可恢复性,一般在脱离接触数周后即可复员,但在高强度、长时间作用下引起的症状不易恢复。

高频电磁场对通讯、测量、自动控制等电子设备的工作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信号混乱或事故,有时会因感应产生高频放电而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这些也要引起电气安全工作者的注意和警惕。

如何做好防护呢?
1.尽量避免到电磁场环境区域,如果有必要,需配备防护服,在同事的陪同下靠近电磁场环境。

2.企业做好生产及防护工艺的革新,使用替代及建设电磁场的频率能力,减轻对人体的危害。

3.生活场所尽量远离电磁场区域,防止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健康。

4.多吃蔬菜,含纤维食物、Vc含量较高的食物或水果,疏通血管,提高新陈排泄。

5.多运动,提高身体抵抗能力。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